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四重理据下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探究.pdf

    • 资源ID:721360       资源大小:1.39M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VIP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提示    |    会员权益      领5元活动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四重理据下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探究.pdf

    1、台州学院学报Journal of Taizhou University2023年10月第45卷第5期Oct.2023Vol.45,No.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经过不懈努力“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1,创造了世界现代化实践奇迹。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建构,多次在不同场合就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性和价值等进行概括和阐述,实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创新,不仅体现在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而且提炼升华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国特色,即所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

    2、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对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独特历史观进行理论分析和深入探讨,对于全面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一、勇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所谓历史使命,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现在的人去解决和完成前人没有完成的、有待解决的各种历史问题和历史任务。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就展现出与资本主义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毫不讳言自己具有独特的阶级属性,具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历史使命。对于一个政党而言,其政治价值主要体现于公开承诺并践行落实的历史使命。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政党肩负着引领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的

    3、历史使命。(一)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使命上高度一致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3 44的政党,自成立100余年以来始终以“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作为自己的宗旨。纵观 180余年的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毫无疑问,中国式现代化的创建主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将近代以来的中国现代化道路整体转向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轨道。经过长期坚持和持续探索,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规律认识持续深化并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崭新阶段形成最终理论。从这个维度上讲,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根本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中国近代史上其他类型现代

    4、化等世界各种四重理据下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探究王在亮(台州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临海 317000)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既反映世界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也带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思想印记。可从历史使命、历史自觉、历史自信、历史耐心等四个方面探寻中国式现代化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逻辑,深刻洞察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规律,为推进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关键理据。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历史逻辑;历史使命;历史自觉;历史自信;历史耐心DOI:10.13853/ki.issn.1672-3708.2023.05.012收稿日期:2023-08-13基金项目:国家社科青

    5、年项目“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一带一路 区域间公共卫生安全治理研究”(20CGJ012)作者简介:王在亮(1987),男,山东临沂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共党史党建。台州学院学报第45卷类型现代化道路的本质属性。因此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使命上具有高度契合性,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够承担起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重任。(二)中国式现代化克服艰难险阻朝着不可逆转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迈进回顾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浴血奋战推翻了残酷压迫和剥削中国人民的国民党反动政权,建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新中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现代化前进发展方向,为中国

    6、式现代化奠定根本制度前提。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未知领域,中国共产党从“照抄苏联”的“走俄国人的路”到“以苏为戒”的“学会自己走路”,历经艰苦努力,尽管出现失误和挫折,仍然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四个现代化”实践,向世界各国展示了一个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拼尽全力朝着现代化努力拼搏奋斗的中国形象。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吸取过去教训的基础上,坚定“走自己的路”,正式确立了到 21世纪中期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创造了更加厚重的物质技术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7、在践行“两个确立”和“两个维护”的更高历史站位基础上基本构建起比较完整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实现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三)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雄辩地证明了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三次历史性飞跃,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巩固和长期坚持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开始确立和形成的毛泽东思想,为中国找到了摆脱落后挨打、实现救亡图存的正确方向和“唯一的出路”,即社会主义现代化,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向何处去”的方向之问,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提出的“四个现代化”战略设想,勾勒了清晰的未来发展蓝图。第二次历史性

    8、飞跃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探索实践中确立和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式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重要命题,制定和确立了切实可行的现代化战略安排和阶段性任务目标,为中国找到了富起来的理论“金钥匙”。第三次历史性飞跃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确立和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科学回答了“现代化之问”,实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突破,引领中国实现强盛。历经三次历史性理论飞跃,中国成功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取得了国家民族独立、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无与伦比的现代化成就。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成功,让我们充分感受到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有蓬勃生机与光明前景,大大增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世界影响力,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进步,也充分证明了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二、正确把握不同类型现代化实践的历史自觉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不能拘囿于传统单一视角,而要将中国式现代化投射到人类社会现代化实践图景全貌中,放置于中国近代以来现代化探索进程中,融入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历史中。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自觉是运用唯物史观科学看待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进程及其内在规律、中国近代社会各种现代化思潮论争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实践的经验反思和理性建构,是全面认识和深刻洞察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共识。(一)尊重遵循人类社会现代化一般规律现代化

    10、是人类综合运用各种资源和智慧源源不断地创造、积累和扩大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等智慧结晶,从而更好地实现对美好生活向往目标的长期历史进程。从过去 400年的世界近现代史看,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道路的主要模式。马克思认为,以“世界市场”和“大工业城市”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化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启,“在它的不到一百年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3 36。与此同时,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化也进行了反思,认为其具有“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4“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3 33-34“极端伪善和它的野蛮74第5期本性”3 690的弊病,

    11、其“灭亡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尽管资本主义现代化是人类现代化实践的“先行者”,但由于其制度缺陷所决定的自身矛盾不可调和性及其带来的不可避免灭亡的结局,其只不过是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而已,不能够将其作为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唯一路径和终极目标。实现现代化是生活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除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实践以外,其他广大发展中国家也有自主推进和实现现代化的正当权利。中国式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根据自身独特的情况,自主推进本国现代化实践的典型代表。中国式现代化不仅遵循人类社会现代化一般规律,摆脱资本主义现代化可能出现的“贫困陷阱”“中等收入陷阱”等现代化过程难题,积极主动地扎根于

    12、中国的特殊国情,将人的现代化,即“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 53,作为现代化发展的永恒主题,不仅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优越性,也超越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实践,成功创造出全新的人类社会现代化新形态。(二)整体把握中国近代社会现代化思潮论争中国近代社会现代化,被动开始于1840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在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和中国人民“救亡”“寻路”的并行过程中,各种西方现代化思潮大量“输入”中国,既有晚清时期的“以商立国”“以工立国”“以农立国”的现代化道路之争,也有民国时期的“自由经济”资本主义现代化与“统制经济”(或计划经济)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之争,还有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经济”和共产党

    13、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现代化道路之争。此外,具有本土特色的走文化救国路线的“儒学现代化”,走农业救国路线的“乡村建设运动”等不同类型的现代化思潮也占据一席之地5。对于中国这样的拥有上千年文明历史的巨型国家而言,不可能指望有一个包罗万象的现代化方案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只能依靠持续不断地摸索、实践、总结、再摸索、再实践、再总结,才能够一步一步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现代化道路。也就是在这个历史进程中,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民族文化、工业立国等思潮相继在近代中国现代化思潮流变过程中占据一席之地,为新中国成立以后独立自主探索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夯实坚定思想基础。纵览近现代中

    14、国社会,现代化议题并非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但却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才逐渐有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和解决方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关于现代化的理论设想和实践方案有很多,“各种主义和思潮都曾在中国进行过尝试”6,但是都没有能够彻底解决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畸形社会形态及其内部衰败化和外部边缘化困难。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人民苦苦追寻正确现代化道路的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初创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也无疑非常弱小,不仅党员数量少,就连理论、章程、制度等都尚未发展成熟,但即便是在这样的不利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按照“中华民族大翻身”“中国人民大解放”的实践逻辑,实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正确方向的

    15、真正跨越,进而为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目标不懈努力。(三)善于总结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实践的经验教训苏联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诞生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较短时间内通过探索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新型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实现国家现代化目标。苏联创造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权力高度集中,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在广泛调动全国人民生产积极性、快速实现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同时,也带来了官僚主义盛行、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缺乏人民监督、个人崇拜盛行、脱离群众等大量缺点,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苏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及其结局,证明了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现代化实践模式,也为中国进行现代化实践提供了可

    16、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越南走了一条定向革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不仅提出了“民富、国强、民主、公正和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总目标,还制定了建设繁荣幸福越南的“三阶段”发展目标,长期目标是到2045年成为高收入发达国家7。古巴作为西半球唯一社会主义国家,受制于美国长期的封锁和制裁,但并不满足于仅仅维持国家的基本生存,更是试图通过创造性抗争和完善发展纲要,实现更新方式的现代化8。总体来说,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国家数量屈指可数,在探索进行本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既不能迷信西方现代化,也不能照抄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经验。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总结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不同特色的现代化实践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形成

    17、的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王在亮:四重理据下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探究75台州学院学报第45卷三、善于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成功经验的历史自信经验是行动的前提。善于总结经验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和进步、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优良传统。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正式提出,不仅受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所取得的宝贵经验的丰富滋养,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拥有高度重视、善于总结并运用转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成就经验的历史自信。(一)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及其成就的高度自信对于一个政党而言,历史自信从不是天然就存在的,也不是故步自封的。历史自信首先源于这个政党对过去所走过历史道路的方

    18、向正确性的高度确定、符合历史规律的理性把握、创造历史成就的骄傲自豪。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所展现出的历史自信,不仅来自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就充分相信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是“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9,也源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利用几十年的时间就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超越,更缘于新时代十年来取得的“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成就对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以及人类文明产生前所未有的深远影响。(二)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高度自信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预见指导作用。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所展现出的历史自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善于运用人类社会

    19、发展规律及其历史趋势、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等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来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和挑战,探索与现实条件相吻合的现代化实践图谱。二是中国共产党在坚持“两个结合”的基础上,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指导思想、发展动力、依靠力量、领导力量等方面的理论突破,超越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实践的价值旨归,有效地打破了带有明显西方中心主义色彩的“现代化=西方化”的话语壁垒,拓宽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深度和广度。这也客观上证明了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同样具有多样性、多元化的特点。三是中国共产党主动书写自身领导现代化实践历史及其内在规律时展现出的高度自信,

    20、不仅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成就、历史经验,也不回避、敢于承认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曲折和失误,并勇于将这些曲折和失误与党的成功经验共同写入历史教材,真正做到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尊重规律,为当下和未来现代化发展提供深刻的历史借鉴,从而能够历经艰难困苦不断创造新的现代化成就。(三)对待繁荣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高度自信中国共产党人“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0自己的历史。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力量的相互作用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发展紧密相连的、兼具传统和现代的综合文化样态,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肥沃

    21、的文化土壤,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顺利发展、理论有效实施、制度良好运行中发挥文化生命动力作用,尤其是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论、制度的选择产生深刻文化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11在这个意义上,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的“五结合”重要论述,繁荣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展现出的历史自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成功引领中国人民步入现代化世界的行列,确保中华文明固本开新,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并发展出现代化形态的中华文明。二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繁荣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

    22、价值引领和意识形态感召力作用,以此为基础造就有机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新文化生命。三是始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守正创新中创造更多的优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品,实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脉赓续,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高质量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四、涵养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耐心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关系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和未来前途的重大战略问题,其重要性决定了76第5期不能够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选择、理论总结、制度设计等实际问题上出现重大失误和挫折。要保持足够的历史耐心,不仅要实事求是,忠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史和事实;也要精准研究分析判断顺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环境,实现客观条件和主观能动力

    23、相统一;还要充分认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复杂性和长期性,避免违背客观规律、急于求成;更要对中国式现代化前途葆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坚决不能因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长期任务,就觉得遥遥无期而无所作为。(一)忠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史和事实恩格斯说过“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12。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具有客观实在性,任何人都不能随便改变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与事实,尤其是不能将中国独特国情概况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模式的塑造完全割裂开来。从古今中外的现代化实践历史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没有可以借鉴和参考的“现成答案”,需要正确评价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生过的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过度夸大

    24、或无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不仅是错误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导向,而且对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也是十分有害的。(二)精准研判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环境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历史性范畴,不同程度地受到动态变化的历史环境的影响,需要对中国式现代化在不同阶段的历史环境进行科学洞察和精准研判,并从中找到规律性内容。列宁曾经指出:“如果不是从整体上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都不如。”13从这个意义上说,坚决反对用碎片化、孤立化、简单化、绝对化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看待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环境,应当整体性揭示、全面性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主流和主线,从较长周期视角对

    25、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进行全面审视和评价,将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进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事件、关系、形势等放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大坐标和大背景下去观照,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全局看局部。(三)充分认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长期复杂性和动态曲折性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还有许多“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14,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还是一个具有较强挑战性和探索性的事业。因此,推进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长期性的发展战略和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在符合客观规律和历史条件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符合特定历史阶段和本国具体国情的中国式现代化短期、中期和长期规划,经得起历史检验。一是牢固树立正确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观和政绩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26、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始终牢记一切政绩的获取都是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坚决反对为了所谓的个人政绩脱离中国式现代化的实际情况盲目硬干。二是针对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当中的错综复杂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襟和境界,有甘于“栽下树,让后人乘凉”的奉献精神,有不计个人得失、着眼于长远利益的使命感、事业心、大局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对历史、对时代、对人民负责。三是以科学的态度做好中国式现代化的“长跑”准备,采取不急不躁,稳扎稳打,一张蓝图干到底的稳进、渐进战略,不搞一刀切现代化,不搞运动式现代化,不搞“毕其功于一役”现代化,不搞违背客观规律

    27、的脱离实际、盲目冲动的冒进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只有经过无数次量变的实践积累,才能迎来天翻地覆的实践质变。(四)对中国式现代化前途葆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制胜法宝。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将中国式现代化置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进行思考,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人民群众力量的科学认知基础上,对所从事的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历史必然性和价值合理性深信不疑,由此产生对中国式现代化前途的坚定信念和不畏艰难困苦的积极进取精神。简而言之,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葆有必胜信念,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乐观。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要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充分发挥历史主体性,具备不达目的

    28、誓不罢休的历史豪气,以负责任的、积极主动的历史斗争精神,积极作为、乘势而上,投入到中国式现代化事业中。如果没有这种驱动力的内在支撑,历史耐心可能会被现实困难“磨”成一种无为、无奈,甚至会放弃,从而丧失历史主动性,甚至出现历史倒退的不利境况。王在亮:四重理据下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探究77台州学院学报第45卷参考文献:1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8.2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1.3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

    29、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43-744.5 何爱国.中国现代化思想史论(19121949)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4:导论.6 秦宣.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探析 J.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29(2):7.7 戴长征.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现实状况与模式:基于几个典型案例的分析 J.人民论坛,2023(6):18-22.8 贺钦.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各国特色与共同特征 J.社会主义论坛,2023(7):4-6.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

    30、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五册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400.10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69.11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N.光明日报,2023-09-01(1).1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520.13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28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64.1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三册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421.Th

    31、e Historical Logic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Underthe Fourfold RationaleWang Zailiang(School of Marxism,Taizhou University,Linhai 317000,China)Abstract: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not only reflects the general laws of world modernization,but also has the ideological imprint of unique world

    32、outlook,values,historical outlook,civilization outlook,democracy outlook,ecological outlook and so on with Chinese local characteristics.This paper explores the historical logic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from thefour aspects of historical mission,historical co

    33、nsciousness,historical confidence,and historical patience,and has a deep insight into the historical laws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to provide the key rationale for promoting and realizing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Keywords: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historical logic;historical mission;historical consciousness;historical confidence;historical patience78


    注意事项

    本文(四重理据下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探究.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服务填表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