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酸性水旋流-聚结除油脱固中试研究.pdf

    • 资源ID:715707       资源大小:2.63M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酸性水旋流-聚结除油脱固中试研究.pdf

    1、酸性水的除油脱固预处理是后续汽提工艺稳定及装置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随着酸性水中乳化油和细微固体悬浮物杂质含量的提高,当前预处理系统普遍存在预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以酸性水进入汽提塔前预处理流程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旋流-聚结组合的除油脱固技术并开展了中试试验,该技术对酸性水除油率平均可达9 8.7 8%,悬浮物去除率平均可达8 9.8 7%,同时,试验设备可降低酸性水的化学需氧量。关键词:酸性水旋流-聚结除油脱固汽提石化企业产生的酸性水主要来自常减压蒸馏、延迟焦化、催化裂化、加氢精制、加氢裂化等工艺装置 1,由于酸性水中含有较多硫、氮、酚、氰化物和污油等成分而不能直接排入污水处理场,一般常用汽提法对

    2、酸性水进行净化处理2。为保障汽提工艺的效率及稳定性,需要在酸性水进人汽提塔前进行除油脱固预处理。随着高硫原油加工比例及加工深度的提高,酸性水中油类和悬浮物等杂质含量不断增加;同时,油类污染物乳化严重、悬浮物以细小焦粉颗粒为主的特点导致酸性水预处理难度大大提高 3-41。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保重视程度的增加,各石化企业对酸性水的除油脱固处理都非常重视 5-8 。针对酸性水的除油脱固处理,传统的“双储罐”仅是利用沉降作用对油进行分离去除,其沉降时间长,但对乳化油的分离效果不明显 9;“罐中罐”旋流除油器以及除焦粉系统均是利用离心作用对酸性水中的油或固体悬浮物进行去除,但是旋流分离器的高速转动会造成

    3、油的二次乳化,不利于乳化油的去除 10-12 ;增设砂石过滤器仅能去除0.15mm以上的大颗粒焦粉,对于粒径较小的焦粉并没有明显的过滤效果 13;采用絮凝、气浮法除油脱固效果较好,但是需要用到化学药剂辅助,成本高且会产生溶气、浮渣等二次污染问题 14-151;采用膜过滤等精密去除方法对杂质较多的酸性水进行处理时,过滤膜容易堵塞,使用寿命较短 16-17 。图1为某石化企业酸性水进人汽提塔前的预处理工艺。酸性水首先进人沉降罐对较大粒径的固体颗粒以及悬浮油进行沉降分离,随后利用旋流除油器和沉降罐进一步去除油和固体颗粒,再将处理后相对洁净的酸性水送至酸性水罐,由增压泵将酸性水送入过滤器进行深度分离,

    4、分离后的酸性水通过换热器换热后进入汽提塔。由于处理原油性质的劣化,酸性水中乳化油及小粒径焦粉颗粒含量增加,经过当前沉降、旋流、过滤的预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效果较差,酸性水进人汽提塔后对其工艺稳定及设备安全产生了较大影响。鉴于此,本研究提出了旋流-聚结组合技术方法,在实验室测试分析水质的基础上,开展酸性水进入汽提塔前除油脱固的中型试验,考察技术装备对酸性水的净化效果。沉降酸性水罐A收油罐试验沉降罐B装置酸性水罐图1酸性水进入汽提塔前预处理工艺流程示意1实验1.1酒酸性水水质分析试验酸性水由某石化企业延迟焦化、加氢精制、加氢裂化等装置产生的酸性水汇聚而成,成分较为复杂。对该混合酸性水的水质进行分析,其

    5、中石油类物质质量浓度为30 0 8 0 0 mg/L,悬浮物质量浓度为40 0 2 50 0 mg/L,波动较大。酸性水中大量的乳化油滴及小粒径焦粉颗粒易与表面活性收稿日期:2 0 2 2-12-2 7;修改稿收到日期:2 0 2 3-0 4-2 0。作者简介:王刚,副研究员,从事油田地面工程工作。通讯联系人卢浩,E-mail:。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合同项目(32 0 0 47,32 2 0 35)。净化产物、换热旋流除油器器A汽提塔过滤器增压泵换热器B第9 期剂作用,形成难以通过重力沉降分离的稳定状态,导致沉降罐分离效率很低;旋流除油器内部旋流搅动,加剧了酸性水中油滴的乳化。为

    6、了明确样品所含油类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检测酸性水中污染物组分含量,结果见图2。706050403020100图2 水质污染物GC-MS分析结果王刚,等.酸性水旋流-聚结除油脱固中试研究研究主要考虑石油类物质和悬浮物杂质的去除 18 。1.2试验装置及流程1.2.1装置流程旋流-聚结除油脱固设备设置在沉降罐A与酸性水罐之间(图1),考虑设备入口酸性水油含量较高,同时大量的固体悬浮物易被精密分离内件拦截,可能造成设备堵塞,为了保证设备的分离效率及其安全稳定运行,试验采用三级设备串联的形式进行酸性水的除油脱固处理,其装置流程及现场照片如图3所示。第一级为自适应旋流分离器,第

    7、二级为颗粒脱固除油器,第三级为纤维聚结器。烷烃多环芳烃BTEX有机组分115由图2 可见,酸性水中所含油类主要为烷烃、多环芳烃和苯系物(BTEX),总质量分数为9 5.7 6%,本其他由沉降罐A引出的酸性水依次进人三级设备进行深度除油脱固处理,净化后的酸性水接人酸性水罐,排油排水酸性水出油出油早出水进水旋流芯管分离原理自适应旋流分离器强化沉降分离原理(a)装置原理及流程纤维聚结器亲油颗粒脱固除油器W/O纤维O/W油亲水颗粒亲油颗粒悬浮物杂质油滴水异性颗粒床层分离原理流动亲水纤维:油滴水滴节点破乳纤维聚结破乳原理自适应旋流分离器颗粒脱固除油器(b)现场照片图3试验装置流程及现场照片纤维聚结器11

    8、6三级设备分离出的油类和悬浮物杂质从油相出口流出,经由管道汇集到收油罐中回收。1.2.2技术原理自适应旋流分离器内部旋流芯管由1根主管和直径较小的3根副管组成,副管之间呈12 0 分布,主管与副管用切向矩形流道连接,主副管产生梯级旋流场,快速分离水中的悬浮态油滴 19 。颗粒脱固除油器内布有散堆异性分散颗粒床层,利用亲疏水颗粒将小油滴聚并成大油滴,并通过拦截作用对水中悬浮物进行分离 2 0。纤维聚结器中主要起分离作用的是纤维聚结床层,由异质纤维以特定形式编织而成,能够提供较高的比表面积及填充密度,利用液滴在亲水和亲油纤维上的极性受力差异,迫使酸性水乳液在异质纤维的交叉节点破乳分离 2 1。三级

    9、设备内部均设有波纹板结构的强化沉降内件,油滴在流动过程中能够在波纹板表面聚集形成油膜,油膜脱离后形成大油滴。2结果与讨论酸性水除油脱固试验周期为2 8 d,期间分别选取了悬浮物含量较低(质量浓度小于10 0 0 mg/L)的混合酸性水和悬浮物含量较高(质量浓度大于1000mg/L)的罐区切水,每种工况下各进行14d连续分离试验,进料量为2.53.0 m/h。2.1混合酸性水工况图4为混合酸性水工况下石油类物质及悬浮物浓度变化情况,图5为石油类物质及悬浮物去除率。酸性水进人第一级设备后,其石油类物质质量浓度平均由58 2.6 9 mg/L降为2 43.58 mg/L,悬浮物质量浓度平均由518.

    10、54mg/L降为3 0 2.6 1mg/L;经过第二级设备后,酸性水中大部分石油类物质及悬浮物杂质被去除,石油类物质及悬浮物质量浓度平均分别降为10.6 9 mg/L和118.6 4mg/L;经过第三级设备处理后,酸性水中石油类物质及悬浮物质量浓度平均分别降为7.10 mg/L和64.27mg/L,其平均除油率为9 8.7 8%,悬浮物平均去除率(除悬效率)为8 7.6 1%。由以上结果可知,酸性水进入第一级设备后,在旋流芯管的离心作用下,粒径较大的油滴与水分离,同时,粘附在大油滴中的部分悬浮物颗粒被排出设备;经过第二级设备颗粒床层后,酸性水中大量悬浮物被拦截,且异质颗粒床层的聚结与强化沉降内

    11、件共同作用能够去除酸性水中剩余的大部分油滴;最后,第三级设备中的异质纤维能够通石油炼制与化工过聚结作用对酸性水进行深度除油脱固。80070060050040030020016900750F600450300150F01234567891011121314时间/d(b)悬浮物图4混合酸性水工况下石油类物质及悬浮物浓度变化一第三级出口;第二级出口;一第一级出口;1009560555009085%率潮子8075454035300图5混合酸性水工况下石油类物质及悬浮物去除率一第一级;一第二级;一第三级2023年第54卷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时间/d(a)石油类物质24(a

    12、)石油类物质24(b)悬浮物一总人口68时间/d68时间/d101012121414第9期通过进一步测试发现,伴随石油类物质和悬浮物的分离,此套设备对酸性水的化学需氧量(COD)也有一定的影响,COD从 4 7 8 0 mg/L降至 2 918 mg/L。图6 为混合酸性水工况下各级设备处理后酸性水的照片。由图6 可见,经过三级设备净化分离后的酸性水由黑色转变为黄色澄清透明,设备处理效果明显。总入口第一级出口第二级出口第三级出口图6混合酸性水工况下各级设备处理后酸性水的照片2.2罐区切水工况图7 为罐区切水工况下石油类物质及悬浮物浓度变化情况,图8 为石油类物质及悬浮物去除率。酸性水进入第一级

    13、设备后,其石油类物质质量浓度平均由37 3.6 0 mg/L降为2 13.8 3mg/L,悬浮物质量浓度平均由16 0 0.57 mg/L降为802.61mg/L;经过第二级设备后,酸性水中石油类物质及悬浮物质量浓度平均分别降为31.35450400(1-Tu)/善3503002502001501005002.40021008001150012009006003000图7 罐区切水工况下石油类物质及悬浮物浓度变化第三级出口;第二级出口;一第一级出口;一总人口王刚,等.酸性水旋流-聚结除油脱固中试研究4(a)石油类物质959085504550图8罐区切水工况下石油类物质及悬浮物去除率第一级;第二

    14、级;一第三级与混合酸性水工况类似的是,第一级设备能够初步对罐区切水中的油和固体物质进行粗分离,第二级设备作为主要的分离设备能够分离罐区切水中的大部分石油类物质及悬浮物杂质,第三级设备则是进一步去除罐区切水中的油和固体2345678 9 10 11 12 13 14时间/d(a)石油类物质3456789 10 11 12 13 14时间/d(b)悬浮物117mg/L和2 0 1.55mg/L;经过第三级设备处理后,酸性水中石油类物质及悬浮物质量浓度平均分别降为2 0.46 mg/L和16 2.2 2 mg/L,其平均除油率为94.52%,悬浮物平均去除率为8 9.8 7%。1009590%率潮子

    15、8545403550物质,实现对罐区切水的除油脱固深度处理。对比图8 和图5发现,在悬浮物含量较高的罐区切水工况下,第一级和第二级设备的除悬效率提高。经测定,经设备分离后,罐区切水的COD由7300mg/L降为4914mg/L。图9为罐区切水工总入口第一级出口第二级出口第三级出口图9罐区切水工况下各级设备处理后酸性水的照片226时间/d46时间/d(b)悬浮物88101012121414118况下各级设备处理后酸性水的照片。由图9 可见,经过三级设备处理后,罐区切水被净化为黄色澄清透明状态,表明对油和固体物质的分离效果良好。3结束语基于当前酸性水进入汽提塔前预处理工艺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了旋流-

    16、聚结组合的预处理技术方法,并对不同悬浮物含量工况混合酸性水和罐区切水的处理情况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旋流-聚结除油脱固技术对酸性水的平均除油率可达98.7 8%,悬浮物去除率可达8 9.8 7%,同时还能降低酸性水的COD。该技术及装备适用于含油含悬乳化的酸性水处理,且无需额外增加化学药剂即可实现酸性水中石油类物质和悬浮物杂质的高效分离,为酸性水进入汽提塔前除油脱固预处理方法的改进提供了新思路。参考文献1王建文,汪华林.污水汽提装置酸性水旋流分离器的研制J.炼油技术与工程,2 0 0 7 37(2):49-512于峰,宋庆慧,郑宝,等炼油厂酸性水汽提装置的典型流程和工艺设计参数的选择 J石油化

    17、工,2 0 14,43(5):555-56 03吕三雕,陆鹏宇.含硫污水汽提装置优化生产方案探讨 J.石油炼制与化工,2 0 12,43(4):6 4-6 74侯继承,卢浩,刘健.延迟焦化含硫污水高效除油技术的工业应用 J.石油炼制与化工,2 0 18,49(8):94-975王航空,张梅,杨洋,等,延迟焦化装置含硫污水治理措施与建议 J.石油炼制与化工,2 0 11,42(9):8 3-8 66周瑾,刘文君,李章强,等.提高酸性水除油措施 J。石化技术,2 0 18,2 5(5):315-316石油炼制与化工7杨万强,唐媛媛,牟炜.延迟焦化装置酸性水脱除焦粉技术的应用 J.石油炼制与化工,2

    18、 0 16,47(7):18-2 08王乐毅.动态旋流分离技术在酸性水除油中的工业应用 .炼油技术与工程,2 0 17,47(5):11-139文冰,马良军.酸性水罐区污水处理及除臭新工艺 J.炼油与化工,2 0 13,2 4(5):30-32 10 郑军勇,王旭晟.酸性水汽提装置的工艺优化 J.化工管理,2021(22):164-16511高虹,杨军勤,陈虎,等除油器系统在酸性水汽提装置中的应用 门.石化技术,2 0 10,17(2):2 6-2 8,5912李林,张伟伟,杜陕君.延迟焦化装置酸性水旋流除焦粉技术应用.齐鲁石油化工,2 0 16,44(2):133-135,15913王文举.

    19、非加氢酸性水汽提装置运行优化探讨 J.硫酸工业,2 0 2 1(6):40-4314李林,刘小维,姚伟,等减少延迟焦化装置焦粉携带的技术措施 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 0 17,46(3):2 7-30,3515吕玉娟,张雪利气浮分离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J工业水处理,2 0 0 7(1):58-6 116 Weschenfelder S E,Borges C P,Campos J C.Oilfield producedwater treatment by ceramic membranes:Bench and pilot scaleevaluationJ.Journal of Membra

    20、ne Science,2015,495:242-25117黄斌,张威,王莹莹,等陶瓷膜过滤技术在油田含油污水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化工进展,2 0 17,36(5):18 90-18 9818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HJ6372018S.201819杨强,刘懿谦,卢浩,等一种自适应多相一体化分离装置和方法:中国,2 0 2 0 112 8 392 7.2 P.2021-02-2320杨强,孙盖南,卢浩,等一种海上油田生产水亲疏水颗粒组合聚结除油的方法及其装置:中国,2 0 1910 2 6 56 53.5P.2019-08-0221杨强,许萧,卢浩,等一种适用于油水深度分离的2

    21、 型纤维编织方法:中国,2 0 1410 2 112 0 1.6 P.2014-07-302023年第54卷PILOT STUDY ON HYDROCYCLONE-COALESCENCE METHOD FOR OIL ANDSOLID REMOVAL FROM ACID WATERWang Gang,Sun Limei,Gu Limei,Yu Bin,Dai Pinyi?,Wu Heping,Lu Hao?(1.Petroleum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engli Oil fieldCompany,SINOPEC,Dong

    22、ying,Shandong 257000;2.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Power Engineering,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Abstract: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ontent of emulsified oil and fine solid suspensions in acid water,the pretreatment for oil and solid removal from sour water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23、for the stability ofthe subsequent stripping process and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unit,but the current pretreatment systemgenerally has the problem of poor performance.Based on the pretreatment process of acid water beforeentering stripper,a new technology for oil and solid removal was put forward

    24、using hydrocyclone-coalescence combination,and a pilot test was carried ou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oilremoval rate of acid water was 98.78%,the average removal rate of suspended solids could reach89.87%,and the test equipment could reduce COD in sour water.Key Words:sour water;hydrocyclone-coalescence;oil and solid removal;stripping


    注意事项

    本文(酸性水旋流-聚结除油脱固中试研究.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