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生活型滨水公共空间品质评价研究——以上海苏州河为例.pdf

    • 资源ID:707387       资源大小:3.80M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VIP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生活型滨水公共空间品质评价研究——以上海苏州河为例.pdf

    1、84|城市研究Study on the Quality Evaluation of Daily-living Waterfront Public Space:A Case Study of Suzhou Creek in Shanghai生活型滨水公共空间品质评价研究以上海苏州河为例刘若昕 王 林 任 宁 鲍柏江 LIU Ruoxin,WANG Lin,REN Ning,BAO Baijiang生活型滨水公共空间与本地城市居民联系密切,承载居民大量日常交往活动,其品质的优化对提升“人民城市”幸福感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当前生活型滨水空间缺乏精细评价体系,不利于以人为本的滨水公共空间品质提升与城市

    2、更新。为解决上述挑战,以文献综述、现场调研、民意调查、政策梳理等多源数据为支撑,以上海苏州河居民活跃核心段滨水公共空间为例,建构并应用生活型滨水公共空间品质评价量化指标体系,提出慢行体验、风貌特色、滨水景观、空间活力和服务设施5个评价维度,深入分析不同维度中各指标的建设现状,为生活型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提供更具在地性、差异性和人本价值的规划建议。Daily-living waterfront public spaces are closely linked to local urban residents and carry a large number of their daily inter

    3、action activities.The optimisation of their qual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hancing the happiness of the people-centred city.However,the lack of a fine-grained evaluation system for daily living waterfront spaces is not conducive to people-centred waterfront public space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4、 urban regeneration.To address these challenges,this study uses archival research,field research,public opinion survey and policy review as support,and takes the waterfront public space in the active core section of the Suzhou River in Shanghai as an example to construct and apply a quantitative ind

    5、ex system for 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living waterfront public space.The system provides planning suggestions for the design of waterfront spaces with more local,differentiated and people-oriented values.生活型空间;滨水公共空间;品质评价;指标体系 daily-living space;waterfront public space;quality evaluation;index sys

    6、tem文章编号 1673-8985(2023)03-0084-07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11982/j.supr.20230312摘 要Abstract关 键 词Key words作者简介刘若昕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 硕士研究生王 林(通信作者)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 宁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 硕士研究生鲍柏江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 硕士研究生0 引言随着我国科技、经济等的迅猛发展,城市化水平到达一定阶段,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上海杨浦滨江公共空间时提出建设“人民城市”的重要目标,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提升空间品质的重要性

    7、。在新时代背景下,滨水公共空间的建设重点逐步从工业时代服务生产为主转向新时代服务人民日常生活为主,从宏大叙事转向关注居民日常的生活型公共空间建设1-3。目前,滨水空间经过一轮更新改造,经历了从清理河道到两岸贯通的过程4-6,然而对于当前大量的生活型滨水公共空间改造成果还缺乏系统性的评价体系。城市研究|85 在公共空间品质评价方面,国内外学者皆有相关研究。国外研究者提出,从经济角度看,城市空间的品质是指城市提供的客观环境和条件满足居民主观需求的程度,需要考虑经济、文化、景观等多维度指标7-8。在我国建筑和城市规划领域,研究街道、历史文化街区等公共空间的品质时,会将交通系统、生态景观、历史环境和社

    8、会人文等要素作为评价公共空间质量的指标9-18。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已有的品质评价研究对象上多聚焦于街道、历史街区,针对滨水空间品质评价的研究较少,尤其缺乏对生活型滨水公共空间的研究。综合各体系分析发现,空间品质评价指标重点关注交通系统、腹地功能、风貌特色、空间环境、滨水景观、空间活力和服务设施7大维度。1 生活型滨水公共空间品质评价体系 的构建1.1生活型滨水公共空间的特点城市生活型河流是指与城市居民联系密切的河流,其宽度与腹地狭窄,与社区联系紧密,拥有丰富的多元社群。生活型滨水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一部分,与城市慢行系统重叠,承载着附近居民大量的交往活动。这种公共空间属性使滨水两岸明

    9、显地溢出了岸线首要的防洪功能,涵盖社交模式、居住形态和审美趣味的生活景象,滨水公共空间不应是一个只供观赏和使用的客体,而应视为一个带有社会公共生活意味的生活场景19-20。该类型公共空间一般具备丰富且便民的服务设施和精美的滨水景观,是城市公共活动的走廊。在空间体验上,注重城市居民慢行的畅通性与舒适感,提供良好的休闲活动环境;在河流文化方面,注重本地文化的保留与风貌彰显;在日常活动方面,关注水体与人的互动性等与居民生活需求息息相关的环境要素。1.2指标筛选与量化笔者在7大类公共空间品质评价维度的基础上筛选并确定指标,沿用与居民生活关联度较大的评价维度如空间活力、服务设施、滨水景观和风貌特色,并对

    10、其他维度进行调整。交通系统方面,由于居民抵达滨水区以步行为主,因而应当从交通系统中对道路、停车场等车行空间的关注转向对慢行体验如步道舒适性、桥梁密度等方面的关注。腹地功能方面,由于生活型河流周边多为建成区,对用地功能重新调整的可能性较低,因而不作为本文研究的主要指标。空间环境方面,主要指建筑与滨水环境的关系,由于生活型滨水空间历史悠久,在建成环境的基础上对滨水空间进行整体改变的可能性较低,因而也不作为本文研究的主要指标。最终确定评价维度为慢行体验、风貌特色、滨水景观、空间活力和服务设施等5个维度。1.2.1 慢行体验维度慢行体验维度包含沿岸慢行便捷度、慢行无障碍程度和跨江便捷度3个指标。沿岸慢

    11、行便捷度方面,由于居民在日常休闲游憩中经常会沿着滨水廊道行走、慢跑或骑行,因而其中的慢行空间体验度较为重要21,如有廊道被迫中断或建设情况不佳等问题,则会影响整体滨水空间的品质。以研究地段内漫步道、跑步道、骑行道覆盖率和断点个数进行评测。覆盖率以0%到100%为总量分为6个等级,0%50%为最低等级,其余每提高10%则高一个等级。断点数以0到4为总量分为5个等级,超过4个为最低等级,其余每少一个断点则高一个等级。慢行无障碍程度方面,生活型河流附近会有许多老年人来欣赏风景,无障碍通道的建设情况将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等行动不便群体在滨水空间活动的体验感。本文对慢行道无障碍设计覆盖率与坡度情况进行评测。

    12、无障碍覆盖率度量标准与慢行覆盖率相同,坡度度量标准参考无障碍设计规范,以0到15度为总量分为5个等级,超过15度且无扶手情况为最低等级,每降低5度则高一个等级。跨江便捷度方面,除了平行于河道方向的可达性,垂直于河道、串接河道两侧空间的桥梁建设也十分重要,它们保障了垂直于河道空间的可达性,因而本文将对桥梁间距进行测评。将桥梁所在位置划分为中央活动区和其他,对标美国芝加哥河、新加坡河、墨尔本雅拉河,中央活动区参考同等区位河窄桥密的共性特点,桥梁间距小于300 m为最优等,每多150 m则降一个等级,超过1 000 m为最低等级。非中央活动区桥梁间距小于500 m为最优等,每多500 m则降一个等级

    13、,超过2 500 m为最低等级。1.2.2 风貌特色维度风貌特色维度包含历史建筑保留与再利用程度、新旧建筑风貌协调度和桥梁风貌彰显度3个指标,每个指标测量结果都将按照现状情况从优到极差分为6个等级。历史建筑保留与再利用程度方面,鉴于历史建筑影响着一个区域内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本文将对历史建构筑物的物质保留情况和功能使用情况做测评,测评细节包括是否完全还原历史建筑,是否具有极高的社会、文化或经济价值,并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新旧建筑风貌协调度方面,新旧建筑高度、色彩等方面的协调情况一定程度上凸显该段文化特质,因而测评细节包括新建筑是否能从高度和色彩方面融入周边环境,是否凸显地段文化特质,

    14、风格是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特色。桥梁风貌彰显度方面,生活型河流具有桥密且窄的特点,是展现当地历史文化特色、传承居民生活记忆的载体。本文对桥梁综合风貌测评的细节包括保留桥梁能否彰显历史风貌特征、桥涵等标注在景观风貌方面是否较为协调、桥下空间是否缺乏规划和设计、人车是否分行等。1.2.3 滨水景观维度滨水景观维度包含人文景观品质、生态绿化品质和滨水可视性3个指标。人文景观包括景观小品、景观灯、花箱花池等美化装饰性要素,空间的人文景观品质影响着居民步行时的视觉感觉,本文将从6方面展开测评,包括公共艺术氛围、特色景观地标、历史文化氛围、景观环境质量、活动场所容量和环境卫生状况,测量结果从优到极差分为6

    15、个等级。滨水空间品质与生态绿化品质息息相关22,作为居民日常86|城市研究休闲游憩的主要场所,生态绿化品质将评测对象范围内路面铺装情况和过大封闭绿化空间个数。路面铺装情况以是否整洁无破损、铺装形式丰富程度和抗滑排水能力为标准,从优到极差分为6个等级。过大封闭绿化空间个数以0到5为总量分为5个等级,超过5个为最低等级,其余每少一个断点则高一个等级。滨水可视性可以体现驳岸的开放度和空间亲水程度,本文将对护栏和防汛墙高度进行评测。参考上海苏州河、广东都市区碧道建设的相关规划,以0.51.5 m高度为总量分为5个等级,超过1.5 m为最低等级,每降低0.3 m则高一个等级,低于0.5 m为最优等级。1

    16、.2.4 空间活力维度空间活力维度包含活力集聚性、活动发生频次和活动类型丰富度3个指标。活力集聚性方面,人群的聚集度和聚集持续时间是主要的评价标准。评价细则包括是否白天夜晚皆有人群集聚,周末周内是否皆有人群集聚,人群集聚峰值持续时间是否超过2 h。活动发生频次方面主要关注市民到访的频率。以“每天都会来”“每周来23次”“每周只来1次”“每个月来23次”“每个月来1次”和“基本不来”6个程度分为6个等级进行评价。活动丰富度方面,滨水空间活动组织的类型将影响空间的活力度。本文对滨水公共空间中的活动类型个数进行评测,类型包括城市大型节庆活动、文化艺术活动、地方传统文化活动、科普教育类活动、社区公益性

    17、活动和一般常规节庆活动。1.2.5 服务设施维度服务设施维度包含设施类型丰富度、设施舒适度和各类设施密度3个指标。由于生活型河流滨水公共空间较窄,是城市绿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而设施的配建对标绿道建设,如广东省的广东万里碧道试点建设指引、上海的上海市绿道建设导则(试行)和深圳的绿道规划设计导则,并参考苏州河的相关规划。在设施类型丰富度方面,设施丰富度越高,越能满足居民展开日常休闲活动的需求。设施舒适度方面,主要测评市民的使用体验,如是否有遮荫棚等,同时应当兼顾智能化设计和无障碍设计。各类设施密度方面,密度涉及一定区域内的数量和布局。本文对休憩、标识、环卫和夜间照明设施密度进行评测。休憩设施方

    18、面,每50 m至少有一个为宜,以0个/km到20个/km为总量分为5个等级,超过20个/km为最优等级。标识设施方面,每100 m至少有一个为宜,以0个/km到10个/km为总量分为5个等级,超过10个/km为最优等级。环卫设施方面,中央活动区垃圾桶每50 m有一个为宜,非中央活动区则每100 m有一个为宜,分别以0个/km到20个/km和0个/km到10个/km为总量分为5个等级进行测评。厕所每500 m保证有一处为宜,间距低于500 m为最优等级,每多100 m则降一个等级。夜间照明设施每50 m有一处为最佳情况,以0个/km到20个/km为总量分为5个等级进行测评。1.3权重确定将各层次

    19、的因素从上到下用A、B、C、D等代表不同层次,同一层次从左到右用1、2、3、4等代表不同的评价因子,构建生活型滨水公共空间品质评价递阶层次结构(见图1)。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评价因子权重进行进一步确定,步骤如下。(1)对23位具有城市公共空间评价经验的专家进行问卷调查,用几何平均法汇总23位专家的打分结果,将同一个准则层次的n个指标进行两两对比,构造比较分析矩阵,计算各个指标的总得分,计算公式如下:(1)(2)对表格进行一致性检查,以确保重要性表格的内容没有逻辑错误。在一级指标重要性判断表中,通过计算得到的最大特征值max=5.123,CI=0.031。根据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表得出,

    20、当n=5时,RI=1.12,CR0.0270.1000,因此该判定通过了一致性检验。其他矩阵也以上述方式确定,并全部通过一致性测试。(3)对判断矩阵的数据进行处理,分别使用几何平均法和归一化处理,得到最终的维度权重:空间活力0.30,服务设施0.27,滨水景观0.18,慢行体验0.14,风貌特色0.11。1.4评价方法根据李克特量表问卷法,每个指标的最高分是100分,最低分是0分,滨水公共空间评价的总分在0,100之间。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实际情况给出的评价集为:图1 生活型滨水公共空间品质评价递阶层次结构Fig.1 Progressive hierarchy for evaluating t

    21、he quality of daily living waterfront public spaces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城市研究|87 W=W1,W2,W3,W4,W5,W6=优,好,良,中,差,极差其中以100分为满分,将滨水公共空间评价分为6个等级,用等差打分法,则可设定:优100,90),好90,80),良80,70),中70,60),差60,50),极差50,0。在明确评分等级的基础上采用分区段评价的方法,根据现状特征和行政区划分,针对实证对象滨水两岸公共空间现状特征的差异性进行精细化评价,兼顾整体性和个性,从而确定一级维度评分值和综合评价值,计算方法为:式中:O为一级维度的评分值

    22、,Lm为二级指标的评分值,Y为各段最终得分,Ji为一级维度相应权重值。每项一级指标的分数乘以各自的权重,相加后计算出每个区间的最终分数和综合等级。2 生活型滨水公共空间品质评价实证分析2.1研究对象穿越上海城区的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是亲切和谐、引人向往、与市民日常生活紧密关联的生活型滨水场所2-3,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苏州河滨水公共空间最窄处仅有4 m,最宽处不足100 m,与城市腹地的衔接较为紧密,空间上有利于居民展开日常活动,是居民每天工作后能前往、10 min即可到达的场所(见图2)。本文选取的研究范围是苏州河现状中居民活跃度最高的核心段,东起黄浦江与苏州河的交界口至外环高速之间42 k

    23、m滨水公共空间,范围内涵盖6个行政区的滨河区域。考虑到其不同行政区管辖范围内长度、功能和环境质量差异,对苏州河滨水公共空间进行分区对比精细化评价,同时兼顾整体性和个性。根据不同行政区划、滨水长度与面积将其划分为8个区段,部分段落在基于功能分布等现状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共分为14个区段(见图3)。2.2研究方法随着大数据使用的热潮,新的机遇与可能性随之产生,然而通过大数据调研方法所获取的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存在部分区段数据颗粒度不高和上传时间差的问题,不利于获取与行人体验和人本视角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密度与分布现状,如10 m范围内桌椅等休憩设施、垃圾桶等环卫设施、路牌路灯等标识系统设施。因而

    24、本文将综合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现场调研、民意调查、政策导向等多方式辅助校核的方法,保证数据内容的全面和客观。研究数据获取时间段为2021年3月至10月。2.3基于评价体系的分析研究2.3.1 总体品质评价情况从品质综合对比图中得出(见图4),第一梯队为80分以上,共4段,分别为A1外白渡桥至河南中路段(虹口北外滩段)、A2河南中路至恒丰路段、E1外白渡桥至南北高架路段和G1曹杨路至万航渡路段(华东政法大学滨水段)。该梯队总体品质十分出色,滨水公共空间的总体建设较为完善且有一定的主题性,但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第二梯队为70分以上,共5段,分别为E2南北高架路至长寿路桥段、F恒丰路段至

    25、曹杨路桥段、G2万航渡路至泸定路桥段、H1泸定路图2 苏州河范围与风貌图Fig.2 Suzhou Creek area and landscape picture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3。图3 苏州河研究范围Fig.3 Suzhou Creek study area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参考文献3自绘。88|城市研究桥至淞虹路段、H2淞虹路至外环高速段。该梯队总体表现较好,在不同的空间建设方面各有特点,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整体河流的建设情况,但距离出色的滨水公共空间建设还有一定距离。第三梯队为60分以上,共5段,分别为B恒丰路段至曹杨路桥段、C1曹杨路桥至枣阳路段、C2枣阳路至泸定路桥段、D1泸定路桥

    26、至祁连山路段和D2泸定路桥至外环高速段。该梯队总体品质有待提升,总体的建设情况能保证基本的使用,但大部分指标距离高品质的滨水公共空间仍有较大的距离。2.3.2 分维度评价情况(1)慢行体验维度慢行体验维度指沿岸慢行便捷度、慢行无障碍程度和跨江便捷度3方面。从评价结果发现,中心城区段基本实现贯通,慢行道总体建设情况较好,区段中表现80分及以上的超过一半,但由于部分段落三道(骑行道、跑步道、慢行道)建设仍有断点,影响了总体的舒适度(见图5)。此外,曹杨路桥至外环高速段落跨江桥梁密度较低,部分桥梁未能实现人车分行。(2)风貌特色维度风貌特色维度综合考虑建筑和桥梁等风貌情况,如滨水第一界面历史建筑保留

    27、与再利用情况、新旧建筑风貌协调度和桥梁风貌特征情况等。从评价结果发现,苏州河滨水公共空间整体风貌较好,80分以上有6个,其中A1外白渡桥至河南中路段、E1外白渡桥至南北高架路段和G1曹杨路至万航渡路段历史遗存丰富,工业遗产区的原真性得到保留,保护及再利用方面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政策指导,且沿岸现状建筑色彩整体协调,天际线层次感丰富。其他区段如B恒丰路至曹杨路桥段总体风貌特征与腹地功能较为匹配但缺乏自身的特色,沿线住宅区建筑高度偏高,天际线缺乏层次变化。D2泸定路桥至外环高速段整体呈现不同风格,视觉冲击力强,但缺乏与环境的和谐性,部分区域滨水风貌设计简单粗放,存在美学导向不明确的问题(见图6)。(

    28、3)滨水景观维度滨水景观维度包括人文景观、生态绿化品质和滨水可视性指标。绿化景观品质指标包含铺地、绿地、驳岸、小品等。从评价结果发现,苏州河两极分化较为明显,表现80分以上的有5个,70分以下的有4个。其中A1外白渡桥至河南中路段、G1曹杨路至万航渡路段、H2泸定路桥至淞虹路段滨水岸线景观整体性强,点状、线状、面状的景观系统相互结合,景观元素丰富度高,植被覆盖率广,驳岸设有硬质与软质结合的岸线,可以成为其他区段景观建设的优秀案例。其他区段如C2枣阳路至泸定路桥段和G2万航渡路至泸定路桥段,建筑周边广场区域地面铺地类型单一,水体验的感官性和趣味性不足,绿化养护需加强管理,同时考虑效益性、可持续性

    29、等(见图7)。(4)空间活力维度空间活力维度包括活力集聚性、活动发生频次和活动丰富度3个方面。从评价结果发现,不同区域差异明显,其中表现80分及以上的区段有3个,分别是A1外白渡桥至河南中路段、E1外白渡桥至南北高架路段和G1曹杨路至万航渡路段。以上3段滨水空间建设的优秀经验在于一方面建筑界面统一且较为开放,滨水空间视线通透性较好,另一方面地段内建设了活动场地类型多样、功能合理、具有文化魅力的开放绿地和广场,实现全民共享。其他区段需要进一步强化滨水空间的整体发展,如B恒丰路段至曹杨路桥段周边多是住宅区,应当针对居民诉求优化已有的活动场地(见图8)。图4 品质总分结果Fig.4 Total qu

    30、ality scores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图6 风貌特色评价结果Fig.6 Cultural character evaluation results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图5 慢行体验评价结果Fig.5 Non-motorized transport experience evaluation results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图7 滨水景观评价结果Fig.7 Waterfront landscape evaluation results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城市研究|89 图8 空间活力评价结果Fig.8 Spatial vitality evaluation results 资料来

    31、源:笔者自绘。图9 服务设施评价结果Fig.9 Service facility evaluation results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5)服务设施维度服务设施维度指各类设施种类的丰富度、舒适度和密度,具体包括休憩设施、标识设施、环卫设施和夜间照明设施。从评价结果发现,除了最近完成更新的区段,苏州河整体服务设施水平有待提高,且北岸设施的配建品质相较南岸而言较低。区段中表现80分及以上的有3个,分别是A1外白渡桥至河南中路段(虹口北外滩段)、E1外白渡桥至南北高架路段和G1曹杨路至万航渡路段(华东政法大学滨水段)。以上3段滨水空间建设的优秀经验在于其根据区段内的历史建筑和公园绿地等资源优势

    32、,确定了滨水公共空间的主题,并根据主题差异化配置设施,综合考虑不同人群的生活诉求,使得河流景观在整体上是和谐且有特色的。其他区段在配置滨江整体设施时忽视了不同层级的均衡性,从而难以进一步提升滨水区的品质度(见图9)。3 实证分析总结经过以上系统分析发现,苏州河研究范围内的滨水公共空间具有如下特征。在服务设施方面,苏州河由于刚贯通不久,设施配备尚不完善,两岸的服务设施种类的多样性和数量仍需增加,尤其应注意优化便民设施的布局和兼顾不同人群的需求。在慢行体验方面,经过苏州河滨水岸线的贯通工程,整体的开放度和滨水活力有所提升,但空间精细化设计仍需加强。一方面,部分零碎空间有待进一步整合优化,例如桥下空

    33、间和滨水第一街坊的一层空间等;另一方面,部分段落需要增设有主题的空间节点,从而丰富滨水公共空间的层次性和标志性,打通腹地与滨水岸线的阻隔,提高滨水区纵向与横向的联系性。在风貌特色和滨水景观方面,目前苏州河两岸的历史建筑得到良好的保留和利用,但部分段落由于尚未充分利用自身文化的特色,导致建筑和景观风貌有同质化的现象。此外,对于河流文化的挖掘仍需加强,目前苏州河缺乏与河流主题相关的文化活动。在空间活力方面,苏州河两岸多是以社区居民为主导的活动,影响和宣传力度有限,同时,政府、市民和企事业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基础有待加强,由于共建共治共享的合作平台尚不完善,缺乏相关的政策保障机制,未能实现对滨水公共空

    34、间的长效共治。4 结语本文从生活型滨水公共空间类型出发,提出空间活力、服务设施、慢行体验、滨水景观、风貌特色5个滨水空间品质评价维度,构建生活型滨水空间品质评价体系,设立相关评价指标。通过政府、专家、民众等多方参与支持的方式,为体系的构建提供合理科学的技术路径,并将该评价方法应用于上海苏州河居民活跃核心段,从而获得评价结果。评价生活型滨水公共空间的品质是对过去建设实践的综合反馈,也是支持未来滨水区再开发设计的重要依据。目前苏州河中心城区滨水岸线基本贯通,沿岸公共空间品质持续提升,为创造世界级城市会客厅夯实了基础,但部分区段还需增强滨水岸线的精细化设计。实践证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

    35、公室.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EB/OL.(2018-01-17)2021-11-20.https:/ Master Plan Preparation Leading Group Office.Shanghai Master Plan 2017-2035EB/OL.(2018-01-17)2021-11-20.https:/ Municipal Peoples Government.The 14th Five-Year Plan for the Shanghai Huangpu River and the Suzhou Creek developmentEB/OL.(2021-08-

    36、02)2021-11-20.https:/ Municipal Bureau of Planning and Natural Resources.Construction plan for the coastal area of the Huangpu River and the Suzhou Creek(2018-2035)EB/OL.(2020-08-18)2021-11-20.http:/ References123明,该评价方法可以较全面系统地评价滨水空间与居民生活的关系,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为后期生活型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提供建议和指导。90|城市研究t20200818_980

    37、485.html.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一江一河:上海城市滨水空间与建筑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21.Shanghai Municipal Bureau of Planning and Natural Resources.Huangpu River and Suzhou Creek:the waterfront space and architecture in ShanghaiM.Shanghai:Shanghai Culture Press,2021.徐毅松.迈向卓越全球城市的世界级滨水区建设探索J.上海城市规划,2018(6):1-6.XU Yisong.Construction

    38、 and exploration of striving for a world-class waterfront area in the excellent global cityJ.Shanghai Urban Planning Review,2018(6):1-6.赵爽.超大城市沿河地区规划编制方法研究以上海市黄浦江、苏州河沿岸地区建设规划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20(4):91-97.ZHAO Shuang.On the planning method of metropolis riverside area:a case study of Shanghai Huangpu Rive

    39、r and Suzhou Creek riverside area regeneration planningJ.Shanghai Urban Planning Review,2020(4):91-97.COSTANZA R,FISHER B,ALI S,et al.Quality of life:an approach integrating opportunities,human needs,and subjective well-beingJ.Ecological Economics,2007,61(2-3):267-276.LAMBIRI D,BIAGI B,ROYUELA V.Qua

    40、lity of life in the economic and urban economic literatureJ.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2007,84(1):1-25.周进,黄建中.城市公共空间品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建筑师,2003(3):52-56.ZHOU Jin,HUANG Jianzhong.A discussion on the index system for 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urban public spaceJ.The Architect,2003(3):52-56.阳建强.城市设计与城市空间品质提升

    41、J.南方建筑,2015(5):10-13.YANG Jianqiang.Urban design and space quality improvementJ.South Architecture,2015(5):10-13.宋洁,何浩,邹润涛,等.新城市议程视角下武汉城市公共空间评估探索J.规划师,2019,35(15):67-71.SONG Jie,HE Hao,ZOU Runtao,et al.Urban public space assessment and exploration in Wuh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Urban AgendaJ.P

    42、lanners,2019,35(15):67-71.王林.有机生长的城市更新与风貌保护上海实践与创新思维J.世界建筑,2016(4):18-23,135.WANG Lin.Organic growth of urban regeneration and preservation:rethinking Shanghai practiceJ.World Architecture,2016(4):18-23,135.王林,莫超宇.城市更新和风貌保护的城市设计与城市治理实践J.规划师,2017,33(10):135-141.WANG Lin,MO Chaoyu.Urban design and gov

    43、ernance for urban renewal and landscape preservationJ.Planners,2017,33(10):135-141.王林,薛鸣华.基于精细化治理的街道城市设4567891011121314计以上海徐汇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为例J.时代建筑,2021(1):56-61.WANG Lin,XUE Minghua.Urban street design based on delicacy governance:a case study of the Xuhui Hengshan Road-Fuxing Road Historical and Cu

    44、ltural Area in ShanghaiJ.Time+Architecture,2021(1):56-61.樊钧,唐皓明,叶宇.街道慢行品质的多维度评价与导控策略基于多源城市数据的整合分析J.规划师,2019,35(14):5-11.FAN Jun,TANG Haoming,YE Yu.Multi-dimensional evaluation and guidance for quality pedestrian street space:an analysis of multi-sourced urban dataJ.Planners,2019,35(14):5-11.韩咏淳,王世福,

    45、邓昭华.滨水活力与品质的思辨、实证与启示以广州珠江滨水区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21(4):104-111.HAN Yongchun,WANG Shifu,DENG Zhaohua.Critique,empirical study,and implications of the vitality and quality of urban central waterfront:a case study of GuangzhouJ.Urban Planning Forum,2021(4):104-111.周广坤,林轶南.黄浦江两岸地区公共空间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城市规划,2020,44(5):6

    46、2-73.ZHOU Guangkun,LIN Yinan.Research on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public space in Huangpu river waterfront areaJ.City Planning Review,2020,44(5):62-73.马贺迪.人性化视角下海河滨水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策略C/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141-155.MA Hedi.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waterfront public

    47、space of the Haihe Riv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izationC/Spatial governance for high-quality development-proceedings of the 2020 China Annual National Planning Conference.Beijing:China Architecture&Building Press,2021:141-155.黎莹.基于社区生活圈视角的盘龙江滨水空间景观更新设计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20.LI Ying.Study on the re

    48、newal design of the waterfront space of Pan Long River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ty living circleD.Kunming:Kunm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20.明亮.重庆主城居住片区滨江公共空间活力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9.MING Liang.Study on the vitality of the riverside public space in the residential area of Chongqing main cityD

    49、.Chongqing:Chongqing University,2019.杨春侠,耿慧志,陈莉.桥梁及两岸城市慢行驻留空间的体系建构研究以上海市苏州河河口地区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3(6):98-105.15161718192021YANG Chunman,GENG Huizhi,CHEN Li.Construction of the slow-traffic and lingering space system of the bridges and both banks:a case study of the estuary area of Suzhou Creek in ShanghaiJ.Shanghai Urban Planning Review,2013(6):98-105.张亢,孙娟,张振广.流域型绿道系统协同规划路径以上海“一江一河”为例J.规划师,2021,37(5):52-59.ZHANG Kang,SUN Juan,ZHANG Zhenguang.Watershed green way system coordination planning:the case of Huangpu River and Suzhou Creek in ShanghaiJ.Planners,2021,37(5):52-59.22


    注意事项

    本文(生活型滨水公共空间品质评价研究——以上海苏州河为例.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服务填表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