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聚酯纤维的改性技术及其在海洋领域的应用.pdf

    • 资源ID:651514       资源大小:800.69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聚酯纤维的改性技术及其在海洋领域的应用.pdf

    1、综述与专论合成纤维工业,2023,46(4):52CHINA SYNTHETIC FIBER INDUSTRY 收稿日期:2023-03-22;修改稿收到日期:2023-07-12。作者简介:宇平(1989),男,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性能树脂 及纤维 增强 复合材 料。E-mail:yup 。基金项目:江苏省先进材料功能调控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jsklfctam202109)。通信联系人。E-mail:hzm 。聚酯纤维的改性技术及其在海洋领域的应用宇 平1,孙钦超2,王 彦3,胡祖明3(1.江苏海洋大学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5;2.山东华纶新材料有限公司,

    2、山东 临沂 276600;3.东华大学 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620)摘 要:介绍了聚酯纤维的抗菌、阻燃、导电、超疏水、黏附力改性技术进展,指出添加无机抗菌剂共混熔融改性,添加磷系等无卤阻燃剂共混熔融改性,采用碳纳米管、石墨烯等导电材料填充改性,采用硅氧烷、含氟化合物等低表面能物质修饰改性,采用等离子体、紫外光表面改性等是当前赋予聚酯纤维抗菌、阻燃、导电、超疏水、黏附力的主要手段。阐述了聚酯纤维在深海缆绳、海洋混凝土、油污收集网、大型远洋渔具等海洋工程领域的应用及发展前景,指出研发高性价比、高可靠性及差别化的高性能聚酯纤维具有重要意义,市场前景巨大。关键词:聚酯纤维 表面改性

    3、 海洋领域 应用 发展前景中图分类号:TQ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041(2023)04-0052-05 聚酯通常是以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得到,其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一种通用的热塑性聚酯材料,其重复单元含有柔性链段和刚性苯环,可广泛应用于纺织纤维领域。由于聚酯纤维具有强度高、模量高、耐化学试剂性好,以及较高的性价比,自 1947 年英国帝国化学工业集团实现聚酯纤维的工业化试验和 1951 年杜邦公司将其命名涤纶以来,其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已占世界纺织品市场的 40%1-2。2020 年,国内聚酯纤维产量 49 227 kt,约占化学纤维总产量的 82

    4、%,在化学纤维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与天然纤维和部分化学纤维相比,聚酯纤维存在具有亲水性、染色效果差及阻燃性能不佳等缺陷,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发展,亟待进一步扩大其应用领域。作者综述了聚酯纤维的改性技术及其在海洋工程领域的应用情况,旨在为高性能聚酯纤维的研发和生产提供借鉴。1 聚酯纤维的物理化学改性和功能化1.1 抗菌改性织物由于本身具有微孔结构,被认为是最适合真菌和细菌等微生物滋生和繁殖的温床,因此,聚酯纤维及其织物的抗菌改性逐渐受到重视。为提高聚酯材料的抗菌效果,许多科研工作者开展了大量研究。WANG S H 等3将 PET 与抗菌材料混合,使用双螺杆挤出抗菌母料,再将抗菌母料和纯

    5、 PET 树脂通过高速熔纺设备制得抗菌率达90%且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复合抗菌 PET 纤维。DAI S H 等4通过“种子”和“后期生长”两步化学溶液法在 PET 纤维表面合成氧化锌纳米结构(ZnO PET),该纤维对大肠杆菌的抗菌率为99%,洗涤 20 次后,虽部分纳米 ZnO 脱落,但抗菌率仍保持在 62%。LIN Y X 等5将光敏剂四羧基酞菁锌接枝到聚酯纤维上,然后在其纤维表面涂覆壳聚糖开发了一种双接枝抗菌纤维材料,可杀灭高达 99.99%的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同时表现出比未经处理的 PET 纤维更好的细菌捕获效率(95.68%),为开发能够高效杀灭空气中病原体并具有良好生物安全性的

    6、空气过滤材料提供了新思路。ZHOU J L 等6将质量分数为0.2%的纳米片材氧化铜 磷酸锆整合到原位聚合的 PET纤维中,该纤维表现出高效的抗菌性能(抗菌率大于 92%)。K.OPWIS 等7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将有机金属化合物引入 PET 纤维,赋予了改性PET 纤维纺织品电学、抗菌及催化性能。田梅香8利用二碳酸二叔丁酯作为丝氨醇分子中氨基的保护基合成第三单体并参与 PET 共聚,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可达93%和 95%。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公司成功实现纤维级抗菌聚酯试生产,生产出合格产品超过1 kt9。袁凯等10制备了一种载银海藻酸盐/PET 复合纤维,其亲水性、抗静电性能及

    7、抗菌性能较 PET 纤维具有明显的提升。目前,无机抗菌剂以添加灵活、效果显著等优势成为新型抗菌聚酯纤维的研究热点。1.2 阻燃改性PET 纤维织物属于易燃材料,如果发生火灾,会剧烈燃烧,熔体滴落会对皮肤造成很大伤害,因此,开发阻燃性能优异且能自熄的聚酯织物具有重要意义。J.FABIA 等11基于商用的有机蒙脱石,提出了降低聚酯纤维可燃性的替代方法,改性聚酯纤维极限氧指数(LOI)值为 24.0%,同时氧化降解产物毒性没有明显增加。ZHU S F 等12利用辐照剂量为 200 kGy、剂量率为 12 kGy/s 的电子束对聚酯纤维进行辐照处理,发现辐照后的纤维断裂伸长率增加,断裂强度降低,这主要

    8、是因为辐照过程交联度会降低,同时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纤维的损伤;另外,燃烧时,由于交联密度不够高,该体系不能有效地防止燃烧熔体的滴漏。XUE B X 等13以碳微球为碳源,磷酸三聚氰胺为酸源和气源制备 PET 复合纤维,纤维 LOI 值和垂直燃烧等级分别为 27.4%和 B-1 级,纤维的阻燃性能提高。何秀泽14通过添加含磷的阻燃剂进行改性,阻燃共聚酯纤维的 LOI 值约为 29%,垂直燃烧 UL-94 级别为 V-2 级。许卓等15将新型环保阻燃剂 2-羧乙基苯基次磷酸与乙二醇进行预酯化制得酯化液,再与精对苯二甲酸的酯化液混合,经聚合反应后得到阻燃聚酯,其 LOI 值为32%,达到 FV-0 级

    9、。总之,基于共混技术的阻燃物理改性相对化学改性,具有成本低、制备简单、易于市场推广等显著优势,同时由于卤系阻燃剂的环境影响,磷系等无卤阻燃剂改性聚酯纤维逐渐受到关注。1.3 导电改性静电会对聚酯纤维的生产过程造成影响,同时使得衣服纠缠人体,产生不舒服感,更为严重的是静电会引发火灾等危险16。导电纤维具有导电、导热、抗电磁屏蔽等特点,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纤维,近年来广泛受到研究者的关注。马良玉17研究了碳纳米/石墨烯复合导电液与聚酯纤维相互作用,改性纤维电阻稳定在 100/cm 以下。W.K.CHOI 等18对超细 PET 纤维表面进行化学镀镍使得纤维导电性能增强。S.MAZINANI等19采用多

    10、壁碳纳米管对 PET 熔纺纤维进行改性,获得高导电性能(电导率为 0.01 S/cm),最大断裂拉伸应变值是纯 PET 纤维的 3 倍。目前主要采用填充法制备聚酯导电纤维,赋予材料抗静电和导电等功能。1.4 超疏水改性像荷叶一样的超疏水材料具有自清洁、油水分离、防污、防腐蚀、减阻等功能,为满足复杂环境的需求,具有优异耐久性和自修复性能的超疏水织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周存等20为制备兼具疏水和导电功能织物,先对 PET 织物进行导电整理,再采用溶剂诱导结晶的方法在导电织物的表面构造微观粗糙结构,然后用甲基三氯硅烷修饰,制备出水接触角不低于 158.6的导电织物。ZHOU F 等21利用十二烷基

    11、三甲氧基硅烷改性二氧化钛作为涂层材料,使得 PET 织物的水接触角达到 158.60.6,经过 50 次洗涤循环后仍能保持在 150以上。H.J.KIM 等22基于聚二甲基硅氧烷涂层改性 PET 织物的吸水和吸油行为,织物表层水接触角高达 1554.9,对水分的吸收率由 25.1%降至 0.1%,具有比聚丙烯织物更为优异的吸油性能,是一种潜在的石油吸附剂,可用于清理石油泄漏。周旋23利用有机硅氧烷甲基三甲氧基硅烷、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和三甲基氯硅烷、含氟改性剂 1H,1H,2H,2H-全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及含氟树脂聚偏氟乙烯在 PET 织物表面构造超双疏表面,其在紫外光持续照射35 h 的情况下

    12、仍保持着超疏水和疏油性能(油接触角大于 140)。朱宝顺24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母粒和季戊四纯硬脂酸酯改性 PET 纤维,使得体系的水接触角由 68.6提高到 110.3,提升了织物的拒水性能。聚酯纤维的超疏水改性手段包括纳米颗粒沉积,以及硅氧烷、含氟化合物等低表面能物质修饰改性等,在实验室中已相对比较成熟,相关文献研究也较多。1.5 黏附力改性聚酯纤维材料的黏附力会影响其与其他材料的复合效果。J.TREJBAL 等25探究离子体处理对水泥复合材料中 PET 纤维的表面性能影响,通过显微镜观察和润湿角测量,证明等离子体处理能有效改变 PET 纤维表面,离子轰击使纤维表面粗糙化,同时激活纤维表面极

    13、性基团,使纤维与胶35第 4 期 宇 平等.聚酯纤维的改性技术及其在海洋领域的应用凝基质的附着力更好。LIU X D 等26提出一种通过在甲苯溶液中用异氰酸酯处理,高效提高PET 织物黏合力方法,与未改性 PET 织物相比,其最大剥离强度达到 2.27 kN/m,提高了 3 倍。M.RAZAVIZADEH 等27采用紫外线照射将 PET羧基化,增强了其与丁腈橡胶的附着力。聚酯纤维功能化改性方法包括熔融共混改性、接枝改性、复合纺丝改性、化学溶液改性、原位聚合改性、后处理改性等。其中,熔融共混改性对原料的粒度要求不严格,但在制备过程中要考虑共混料的分散效果、相容情况及热稳定性;复合纺丝改性改性剂用

    14、量少,对聚酯纤维力学性能影响小,但存在喷丝板加工难度大、生产成本高的缺点;采用接枝改性制备出来的改性聚酯性能比较稳定、成分通常不易析出、耐久性好,但制备过程复杂、反应条件严格,不利于工业化生产;后处理改性操作简单、易实施,但往往会出现纤维耐久性、耐水洗牢度较差及环境污染等问题28。2 聚酯纤维在海洋领域中的应用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并且海洋工程正在向深海和远海发展。面对海上复杂的极端环境及海洋工程向深水区域发展的未知风险,开发具备耐海水侵蚀、耐老化、高强度及抗蠕变等特性的高性能纤维对推进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经济发展和海防建设,培育壮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具有十分重大

    15、的意义和作用。目前,聚酯纤维已在深海缆绳、海洋混凝土、油污收集网、大型远洋渔具等海洋工程领域取得一定进展,极大地提高了材料的安全服役寿命,并拓展了聚酯纤维在深海远海等高端领域的应用。2.1 深海缆绳传统的钢缆绳难以在水下保持紧绷状态,同时由于其密度大,安装过程比较复杂性,且减弱了船舶的有效载荷能力。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纤维绳就被建议作为主要的系泊绳索,以避免链条和钢丝绳的缺点29。纤维绳密度小、质量轻,且力学性能、耐磨性及拒海水性好,不仅可以提高船舶的载荷能力,而且拥有钢缆绳优良的力学性能。聚酯纤维具有高强、耐磨、耐疲劳等特点,且耐海水腐蚀性较好,可以提高系泊系统的耐磨性和耐久性,已

    16、成为深远海系泊系统首选材料30。国外深海系泊聚酯纤维缆绳生产商主要在欧美国家,代表性的缆绳制造商有 Bexco 公司、Lankhorst Ropes 公司、Bridon 公司等。2001 年,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将聚酯纤维绳索成功应用于钻井平台、浮式生产及储存和卸载系统31。国内海洋工程用聚酯纤维缆绳生产、应用起步较晚。2020 年,在南海陵水 17-2 气田上,聚酯纤维缆绳首次被应用于深海油气田作业平台的系泊系统。目前该聚酯纤维缆绳已应用于国际多个深海系泊平台项目,为国产聚酯缆绳的自主研发生产提供坚强保障32。2021 年,我国自主勘探开发的首个 1 500 m 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在海南岛

    17、东南陵水海域正式投产,标志我国海洋工程中油气田开采进入“超深水”时代,不断增加的水深和风、浪、流的影响,对工作平台的系泊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待开发性能更优的聚酯纤维缆绳以满足新的、更高的应用需求。浙江金汇特材料有限公司采用特殊结构喷丝板纺得的海洋缆绳用高强低伸涤纶工业丝涂覆拒海水型功能油剂后,耐磨次数对数值最高达 4.21 且上油均匀性好,油剂添加量明显减少33。该纺丝工艺可有效降低海洋缆绳用高耐磨高强低伸涤纶工业丝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山东华纶新材料有限公司通过共混反应先得到侧基含蒽官能团的增黏聚酯,再与双马来酰亚胺进行熔融共混纺丝,可在不影响熔体可纺性以及废旧聚酯纤维回收利用的前

    18、提下提高纤维的强度及抗蠕变性,在海洋用绳索及其他工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34。2.2 海洋混凝土海洋环境下的强腐蚀性和海洋微生物的破坏对混凝土的耐久性和耐腐蚀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通水泥混凝土由于易膨胀开裂、脆性大、表面起层剥落等缺陷,很难适应海水中的氯离子渗透腐蚀和海洋微生物的破坏。聚酯纤维具有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高、耐碱性好等优势,在混凝土中掺杂聚酯纤维可大大改善抗裂性和抗渗性,提升强度和韧性35。2.3 油污收集网溢油已成为海水的重要污染来源,严重危害人类生存健康,清除泄漏到海洋、河流和陆地的石油一直备受关注。为了有效地分离油与水,研究者对各种吸收剂结构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表明,聚酯纤维

    19、织物是一种潜在的用于去除泄漏石油的吸收剂,具有很好的成本效益,且吸油性能优异。王洪杰等36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以氟硅烷为疏45 合 成 纤 维 工 业 2023 年第 46 卷水改性剂,采用一步法制备了负载硅纳米粒子的超疏水聚酯纤维织物,水接触角可达 156.2,对水和柴油混合物的分离效率达到 98.32%。2.4 大型远洋渔具聚酯纤维由于具有性价比高、耐腐蚀性好及强度高等优势已取代天然纤维,应用于捕捞和渔业工程方面。20 世纪 90 年代,日本东丽公司推出一种聚芳酯(Vectran)纤维,具有耐磨性、耐切割性、耐冲击性及耐酸碱性好等优势,已用于钓鱼线、绳索等的生产 37。2017 年 11

    20、月,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多家科研院所攻克了聚酯纤维材料抗蠕变和抗水解的关键技术难题,具有抗海水腐蚀、拒紫外线照射等特殊功能,大大提升了聚酯纤维在海洋环境下的应用韧性。2022 年 9月,江苏德力化纤有限公司的“高均匀性超柔软聚酯纤维”、“微细聚酯纤维”、“亲水速干涤纶”、“亲水阻燃功能性聚酯纤维”及“亲水抗菌功能性聚酯纤维”五款产品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有望助推聚酯纤维在海洋领域的拓展应用38。3 展望近 10 年来,虽然我国聚酯纤维改性技术取得了很大进展,不少改性品种已投入工业化生产,但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在海洋工程领域,如水下防护网、隔离网、过滤网及防污网用高强

    21、高模聚酯纤维,高性能经编格栅及土工布用聚酯纤维,抗芯吸轻量化耐磨聚酯纤维,悬浮式海洋油污拦截网和处理收集网用聚酯纤维,以及基于海洋风电和海上制氢的海洋清洁能源装备用聚酯纤维等,开发应用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同时,我国海洋工程用聚酯纤维在设备、自动化控制,以及专业测试手段方面还相对比较薄弱,亟待加强。绿色化、清洁化、差别化、功能化是实现聚酯纤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未来,在实现聚酯纤维绿色、清洁生产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强以 PET 为基材的差别化新型聚酯及其纤维的研发,进一步拓宽聚酯纤维在海洋工程领域的应用,同时赋予聚酯纤维功能化,提高产品综合性能和附加值。参 考 文 献1 CHU J W,HU X

    22、 Y,KONG L H,et al.Dynamic flow and pollution of antimony from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fi-bers in China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21,71:144643.2 金联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020 年聚酯新产能持续增长增速放缓EB/OL.(2020-12-25)2023-07-10.http:/ WANG S H,HOU W S,WEI L Q,et al.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composite an

    23、tibacterial PET fibersJ.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09,112(4):1927-1932.4 DAI S H,ZHANG J P,WENG L,et al.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ZnO on nonwoven PET fiberJ.Chemical Physics,2021,551:111335.5 LIN Y X,CHEN J Y,MAI Y H,et al.Double-grafted PET fi-ber material to remove airborne bacteria

    24、with high efficiencyJ.ACS Applied Materials Interfaces,2022,14(41):47003-47013.6 ZHOU J L,FEI X,LI C,et al.Integrating nano-Cu2O ZrP into in situ polymerized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fi-bers with enhanc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J.Polymers,2019,11(1):113.7 OPWIS K,PL

    25、OHL D,SCHNEIDER J,et al.Metallization of PET fibers in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the textile sectorJ.The Journal of Supercritical Flu-ids,2022,191:105722.8 田梅香.PET-co-PST 共聚酯的合成表征及抗菌性能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8.9 钱伯章.辽阳石化公司试产纤维级抗菌聚酯J.合成纤维工业,2020,43(5):47.10 袁凯,胡祖明,于俊荣,等.载银海藻酸

    26、盐/PET 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合成纤维工业,2017,40(1):37-41.11 FABIA J,GAWLOWSKI A,ROM M,et al.PET fibers modi-fied with cloisite nanoclayJ.Polymers,2020,12(4):774.12 ZHU S F,SHI M W,TIAN M W,et al.Effects of irradiation on 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fibers impregnated with sensitizerJ.The Journal of The Textile I

    27、nstitute,2018,109(3):294-299.13 XUE B X,QIN R H,SHAO M Q,et al.Improving the flame retardancy of PET fiber by constructing the carbon micro-spheres based melamine polyphosphate powderJ.The Jour-nal of The Textile Institute,2020,111(4):597-603.14 何泽秀.含磷阻燃共聚酯耐水解改性及纤维应用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22.15 许卓,支海萍,张顺花.阻燃

    28、改性聚酯的合成及性能分析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7(3):323-328.16 李珊珊,乔辉,胡蝶,等.聚酯纤维抗静电改性的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17,37(9):17-20.17 马良玉.碳纳米导电液与聚酯纤维相互作用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8.18 CHOI W K,KIM B K,PARK S J.Fiber surface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electroless Ni-plated PET ultra-fine fibersJ.Carbon Letters,2013,14(4):243-246.19 MAZ

    29、INANI S,AJJI A,DUBOIS C.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melt-spun PET/MWCNT nanocomposite fibers J.Polymer Engineering and Science,2010,50(10):1956-1968.55第 4 期 宇 平等.聚酯纤维的改性技术及其在海洋领域的应用20 周存,何雅僖.超疏水导电聚酯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J.纺织学报,2018,39(8):88-94.21 ZHOU F,ZHANG Y F,ZHANG D S,et al.Fabrication of ro-bust and self-h

    30、ealing superhydrophobic PET fabrics based on profiled fiber structureJ.Colloids and Surfaces A,2021,609(1):125686.22 KIM H J,HAN S W,KIM J H,et al.Oil absorption capacity of bare and PDMS-coated PET non-woven fabric;dependency of fiber strand thickness and oil viscosityJ.Current Applied Physics,2018

    31、,18(4):369-376.23 周旋.聚酯纤维的超疏水改性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9.24 朱宝顺.基于共混方法制备拒水 PET 聚酯纤维及其性能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9.25 TREJBAL J,KOPECKL,TESREK P,et al.Impact of sur-face plasma treatment on the performance of PET fiber rein-forcement in cementitious compositesJ.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2016,89:276-287.26 LIU X D,S

    32、HENG D K,GAO X M,et al.UV-assisted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PET fiber for adhesion improvementJ.Ap-plied Surface Science,2013,264:61-69.27 RAZAVIZADEH M,JAMSHIDI M.Adhesion of nitrile rubber to UV-assisted surface chemical modified PET fabric,part II:Interfacial characterization of MDI grafted PETJ.A

    33、pplied Surface Science,2016,379:114-123.28 章瑞,李院院,周潘飞,等.氧化锌抗菌聚酯的制备及其性能J.现代纺织技术,2023,31(3):113-120.29 连宇顺,刘海笑.海洋系泊工程中合成纤维系缆研究述评J.海洋工程,2019,37(1):142-154.30 UMANA E C,TAMUNODUKODIPI D T,INEGIYEMIEMA M.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ibre rope(polyester)and steel(wire)rope for a Floating Production Storage an

    34、d Offloading(FPSO)terminal J.Ocean Engineering,2022,243:110081.31 PETRUSKA D,GEYER J,MACON R,et al.Polyester moor-ing for the Mad Dog spar-design issues and other considera-tionsJ.Ocean Engineering,2005,32(7):767-782.32 王宇骅,李航宇,董海磊,等.海洋工程中国产深海聚酯缆绳述评J.合成纤维,2022,51(10):36-40.33 马建平,严剑波,林启松,等.海洋缆绳用高耐磨高

    35、强低伸涤纶工业丝的开发J.产业用纺织品,2019,37(3):10-16.34 胡祖明,孙钦超,王彦,等.一种海洋用抗蠕变高强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202210862789.6P.2022-11-08.35 朱丹.海洋环境下改性聚酯纤维混凝土耐久性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13:42-43.36 王洪杰,赵娜,潘显苗,等.超疏水聚酯织物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研究J.高分子通报,2022(6):46-53.37 石建高,王鲁民,陈晓蕾,等.渔用合成纤维新材料研究进展J.现代渔业信息,2008,23(5):7-10.38 钱伯章.恒力石化超细纤维再填国内技术空白J.合成纤维,2022,5

    36、1(10):32.Modifica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polyester fibers in marine fieldYU Ping1,SUN Qinchao2,WANG Yan3,HU Zuming3(1.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Jiangsu Ocean University,Lianyungang 222005;2.Shandong Hualun Advanced Materials Co.,Ltd.,Linyi 276600;3.State Key Laborat

    37、ory for Modification of Chemical Fibers and Polymer Materials,Donghua University,Shanghai 201620)Abstract: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f polyester fiber modification in antibacterial,flame retardant,conductive,superhydro-phobic properties and adhesive force was introduced.The techniques to endow poly

    38、ester fibers with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flame retardance,conductivity,superhydrophobicity and adhesive force mainly involve blend melting modification by adding inorganic antibacterial agents or halogen-free phosphorus flame retardants,filling modification using carbon nanotubes,graphene and othe

    39、r charged materials,modification using siloxane,fluorine compounds and other low-surface energy materials,plasma and ultraviolet light surface modification and so on.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polyester fibers in marine engineering fields,such as deep-sea cables,marine concrete,oil

    40、 spill collection nets and large ocean fishing gear,were described.It was pointed ou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high-performance polyester fibers with high cost-effectiveness,high reliability and differentiation be of great significance and the market prospects be enormous.Key words:polyester fiber;surface modification;marine field;application;development prospect65 合 成 纤 维 工 业 2023 年第 46 卷


    注意事项

    本文(聚酯纤维的改性技术及其在海洋领域的应用.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