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近代我国东北地区传统农业经济转型的特点.pdf

    • 资源ID:651397       资源大小:825.71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近代我国东北地区传统农业经济转型的特点.pdf

    1、2023 年第 1 期 历史研究 杨凤霞(绥化学院,黑龙江 绥化 152061)摘要:第二次鸦片战争打破了我国东北地区原有的平静局面,致使边疆危机不断加深,开禁放垦成为清政府无奈的选择。随着近代俄、日势力的不断渗透,我国东北地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逐渐被打破,被逐步纳入到世界近代经济体系之中,同时也使我国东北地区陷入国内军阀混战和外来列强势力的混战角逐之中,致使东北地区的农业经济发生巨大变化,垄断兼并成为造成东北地区人地关系紧张的主要因素,地主土地所有制逐渐成为东北地区占主导地位的土地占有形式,殖民统治下的东北农业经济也必然带有鲜明的殖民化色彩。关键词:近代;我国东北地区;传统农业经济;转型

    2、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62(2023)01-0074-07周礼 职方氏 上记载,“东北曰幽州,其镇山曰医巫闾”。这是从地理方位上将东北划为中国一隅。到明清时期,“东北”一词已将方位和区域之意合二为一。本文所指东北地区系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东部区域。东北地区是我国的边疆要地,自然资源丰富。1616 年,女真族首领爱新觉罗 努尔哈赤在这里建立了后金政权。1635 年,皇太极把“女真”族名改为“满洲”,后来,“满洲”也成为满洲人居住地的代称。出于保存祖脉、独享资源的考虑,清初统治者自康熙七年(1668 年)始实施封禁政策,严禁汉族人出关耕种,这种封禁政

    3、策一直持续到道光年间,也是当时清朝统治者对满、汉分而治之的政略表现,其直接结果是延迟了东北地区的文明进程。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东北边疆危机不断加深,东北地区原有的平静局面也随之被打破,致使东北地区传统农业经济出现了新的特点。一、“开禁放垦”推动了我国东北地区的全面开发1644 年,清顺治帝迁都北京,大批满人“从龙入关”,造成大量原有耕地荒芜,“荒城废堡,败瓦颓收稿日期:2022-10-04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改革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教学改革研究专项项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线上线下结合多维立体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ISJ20110202)阶段性

    4、研究成果作者简介:杨凤霞,女,绥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历史研究。近代我国东北地区传统农业经济转型的特点近代我国东北地区传统农业经济转型的特点742023 年第 1 期垣,沃野千里无人”1成为当时的写照。对此,顺治年间(1644-1661 年)就曾屡下诏书,招民垦荒,使东北荒原得以部分开发,经济开始出现复苏景象。(一)清政府局部开禁放垦的无奈选择从顺治年间颁布“辽东招垦令”起,就不断有关内汉民出关垦殖,即使在封禁期,也常常是禁而不能止,结果是“私垦既久,驱逐不易,惟有升科而已”2,出现了辽东地区大片沃野已有汉民耕种的现实状况。咸丰十年(1860 年),吉林将军景淳和黑

    5、龙江将军特普钦分别奏请朝廷招民实边,促使清政府实行弛禁(即部分地区实行开禁放垦),于是,吉林由西向东逐渐弛禁,几年后,珲春渐成边陲重地。光绪十一年(1885 年),清政府为了解决大量朝鲜移民越境垦殖问题,把图们江沿岸划为朝鲜移民专垦区,设立了越垦局,光绪二十年(1894 年),又改为抚垦局,此时,吉林荒地已被大量开发。黑龙江地区也于咸丰十一年(1861 年)首先在呼兰地区驰禁放荒,但后来因黑龙江将军德英“新荒续领未能踊跃,拟请暂时停放”3,此后,不但出现屡放屡停的情况,光绪十年(1884 年)和光绪十三年(1887 年),清政府还曾两次下令永远封禁黑龙江。因此,相对来说,东北黑龙江是清政府招垦

    6、放荒力度最弱的地区。总体上看,这个时期清政府对东北地区开禁的态度是犹豫和被动的,一定意义上可以看作是应对危机的现实举措。然而,关内汉民的大量涌入,也引起了清朝统治者的担忧。为保护“龙兴之地”和“旗人生计”,康熙七年(1668)曾下令封禁,停止“辽东招垦令”,并划出相关禁地,如移民居住地有禁、田地垦群有禁等,无不表现出清政府在开禁问题上的犹豫态度。(二)清政府全面开禁放垦的无奈之举第二次鸦片战争对我国东北地区产生了直接的冲击。沙俄凭借 1858 年的 瑷珲条约 霸占了我国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地区,把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中国由此丧失 60 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随后,沙俄又通过

    7、1860 年的 中俄北京条约,强占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吉林地区的全部海岸线和海参崴 4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沙俄的鲸吞之势迫使清政府不得不做出反应。随着牛庄被迫于咸丰十一年(1861 年)开港(同年改为营口),列强势力纷至沓来,使东北地区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之中,并由此引发了东北地区的动荡局面。沙俄则乘虚而入,借助不平等条约强占了我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 100 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东北边疆危机局势日增,迫使当时处于内忧外患的清政府不得不调整已经持续两个世纪之久的封禁政策。到 19 世纪中期,东北地区的北疆不断遭到沙俄势力的威胁,黑龙江江口附近的阔吞屯、庙街、克默而湾

    8、、哈吉湾等地逐步被沙俄实际控制。1854 年 5 月,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率领舰队强行驶入阿穆尔河(黑龙江)进行军事考察,并强行通过瑷珲到达奇吉湖入河口阔吞屯的马林斯克哨所,由此为沙俄打开了通往东洋的道路。随后又出现了 1855 年、1856 年、1857 年三次沙俄的强行武装航行,并相继在阿穆尔河左右岸安置来自伊尔库茨克和外贝加尔的农夫 481 人,在中国的土地上出现了一个个俄国村庄,实现了沙俄对中国黑龙江以北地区和黑龙江左岸的非法占领,在黑龙江沿岸大建村屯哨所,成为此后沙俄侵略中国的基地。面对沙俄的侵略行为,清政府并未做出相应的反应,却以放垦必将有碍贡场、呼兰 70 处官屯旗丁生计

    9、为由,继续维持封禁状态。直到 19 世纪 60 年代,清政府被迫近代我国东北地区传统农业经济转型的特点752023 年第 1 期开禁放荒。东北地区曾有长达二百年的封禁期,由此造成东北地区发展迟滞。“开禁放垦”打破了东北地区沉寂的局面。19 世纪末,俄、日列强势力相继侵入我国东北地区。1896 年,沙俄逼迫清政府签订 中俄密约,获得了修筑中东铁路的权利。1897 年底,沙俄悍然出兵占领旅顺和大连湾,并通过 旅大租地条约 强行把旅大地区作为沙俄的租借地。1895 年,沙俄又乘人之危把我国东北地区划为其独占势力范围。1900年,沙俄又趁中国出现义和团运动之机,直接出兵东北,从而把整个东北地区置于沙俄

    10、的直接控制之下,并由此引发了俄日列强势力的利益冲突,导致日俄战争爆发。战争结果是沙俄战败,被迫把中国东北南满地区的权益让给日本,由此形成了日、俄势力分据中国东北的局面,使我国东北地区的民族矛盾和边疆危机日益加剧。在这样的危局下,清政府别无选择地彻底放弃封禁政策,全面开禁放垦,丈放官荒,招民垦种,移民实边。到 1912 年,“东北所有地区的荒地均已全部放垦”4,由此带动了东北地区的全面开发,也充实了边防。二、“人地关系”紧张造成我国东北农业生产的掠夺式经营近代时期,来自我国山东、直隶、山西、河南等省的大量移民涌入东北各地,他们大多为贫苦农民,主要以务农为生。他们带来了内地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丰富

    11、的农业生产经验,使东北地区的耕地面积成倍增长,对东北地区的农业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移民潮也带来了东北地区人地关系紧张的问题,打破了东北地区农业经济的传统模式。(一)地主阶级大量兼并土地边疆危机迫使清政府在东北地区开禁放垦,催生了移民潮的出现。从咸丰十年(1860 年)到宣统三年(1911 年),由于连年的战乱,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虽然总人口数量没有增长趋势,但东北地区的人口却增长了 5.4 倍,以往的边荒,渐臻蕃庶。仅以 1860 年和 1911 年东北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为例,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人口增长分别超过 3.6 倍、16.8 倍和 12 倍,详见表一。表一:1860 年和

    12、1911 年我国东北地区人口数量变化情况(单位:人)注:表内资料来源于赵文林、谢淑君主编:中国人口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年版,第 462-471 页。20 世纪 20 年代,东北地区的移民潮达到高峰阶段,即从 1923 年的 341 638 人增至 1929 年的1046 291 人5。自清末开禁后,东北地区的历届地方政府为安置移民,曾先后推出招垦、催垦、抢垦等措施。如 1914 年,吉林省颁布了 吉林全省放荒规则;1914 年,黑龙江省设立了全省清丈兼招垦局,同时颁布了 黑龙江省清丈兼招垦章程 黑龙江省放荒规则 黑龙江省招垦规则 等文件;1915 年,奉天省官地清丈局开始丈放省属闲

    13、荒,鼓励移民开垦荒地,并随着移民的增多,针对出现的问题做出了适当的调整。如 1927 年,吉林针对前期放荒后,由于大户从中居奇,包揽大段,却不能实行开垦,垫款年 份辽宁人口数量吉林人口数量黑龙江人口数量1860 年3 099 800329 000267 6301911 年11 205 2675 538 4053 220 554近代我国东北地区传统农业经济转型的特点762023 年第 1 期招户,致使大片沃野荒芜如故,于是规定从前已放荒未垦之地准许有力无地者抢垦,反映出当时东北地区的人地关系已现紧张之势,人口的剧增速度与耕地的扩张速度已现比例失调。清末民初,在东北地区官田开禁、私人开垦的过程中就

    14、伴随着土地兼并情况,一些大军阀倚仗权势已经附加了“军阀地主”的身份,大肆掠夺土地,置地成风。如段祺瑞以“德正堂”之名、张作霖以“三堂”和东北军二十七师之名分别在东北各地大量占地。此外,吴俊升、常荫槐、张作相、于国翰、潘桂庭等大小官僚也都在东北各地大量揽占土地,还有一些新兴地主依靠雄厚的财力大规模包领官荒,一些地主同时兼营工商业而成为商人地主。东北北部地区是当时官僚和商人土地投资最集中的地区,也是地主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由此产生的人地矛盾、苛捐重税、封建剥削关系直接冲击了东北农村的经济发展,出现了“军阀官僚地主阶层”垄断兼并土地成风,致使一些移民被迫沦为佃农,或放弃农耕选择其它职业的普遍现象。到

    15、 20 世纪 20 年代,奉天曾普遍存在的王公庄园已基本消亡,曾在东北地区占主导地位的官荒旗地基本被消灭,地主土地占有制逐渐成为东北地区占主导地位的土地占有形式。(二)掠夺式经营对传统农业产生冲击来到东北垦荒的关内移民多为贫苦农民,他们在早期开荒种植过程中能够发挥自己掌握的耕种技术,但因为他们在应对土地环境变化以及耕作技术要求方面缺少自觉性和创新性,甚至进行掠夺式经营,造成土地肥力下降,致使农作物产量呈下降趋势。同时,由于遭受 1929 年至 1933 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我国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出现了急剧衰退的趋势,对此,可以 1924 年至 1931 年我国东北地区五种主要农产品单产指数为例

    16、说明情况,详见表二。表二:1924 年至 1931 我国东北地区五种主要农产品单产指数情况注:此表内容来自王杉:二十年代移民开发东北农业略论,史学月刊,1999 年第 6 期。1932 年日本侵略者在我国东北沦陷区成立的满洲国政权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傀儡政权,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是实际上的太上皇,日本侵略势力依赖所谓的 日满议定书 相关内容无限期地“驻屯”于满洲国内,并在所谓的“日满经济一体化”口号下进行各种方式的经济掠夺。我国东北地区沦陷后,日本侵略者就把移民作为一项重要国策,在日本拓务省炮制的“满洲移植计划大纲”中明确提出了农业移民方针。日本关东军更是大肆鼓吹实行“新国家主义土地制度”,要以强权方

    17、式夺取我国东北地区的土地,结果是不仅强占了大面积的官庄土地和原东北军政要员、抗日将领的所谓“逆产”,还以售卖“不在地主的土地”之名强行夺走了大量普通农民的自耕地,东北地区农民年份大豆高粱玉米谷子小麦1924100100100100100192598927685101192690947580100192785857478118192881787677103192976787981981930807774749819317874746898近代我国东北地区传统农业经济转型的特点772023 年第 1 期的土地财产被掠夺、被强占等情况已经成为当时无法掩蔽的事实。此外,“东亚劝业株式会社”成立后,还以

    18、“商租”、“合办”、“典契”、“租契”、“借款”等方式在我国东北地区大肆强占土地。“满铁”也是日本在我国东北地区进行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侵略活动的指挥中心,除了拥有铁路之外,还在铁路两侧拥有 16.7 米至 3000 米不等的所谓“满铁附属地”,附属地总面积达 482.9 平方公里。此外,“满铁”在沈阳境内各村屯购买土地达一千万亩以上,在吉林境内也购买了大量土地,详见表三。表三:“满铁”在吉林购买土地情况统计注:统计数据来自乌廷玉:东北土地关系史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年版,第 177 页。日本侵略者利用这些土地开办农事试验场,修筑飞机场、铁路等基础设施,同时,也经常在延吉、吉

    19、敦路沿线和满铁沿线等地出现盗买农耕地的情况,在依兰、土龙山等处以商租之名行掠夺没收之实,还强令并村,致使部分农民无地耕作,流离失所。从 1932 年至 1936 年,日本侵略者曾先后五次向我国东北地区进行武装移民,霸占中国居民耕地 20 余万垧(180 万亩)。1936 年,日本确定了“二十年百万户移民计划”,更加剧了侵略者对我国东北农村土地的大肆掠夺。1934 年至 1935 年,我国东北地区“约有半数左右的农户没有土地”6,超半的东北耕地被日本侵略者、地主、富农所占有,更加剧了人地关系的紧张局面,也必然会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经济产生极大的冲击,打破了传统的农业经济面貌。三、殖民统治造成我国东北

    20、农村经济的畸形发展随着俄、日势力的不断渗透,我国东北地区原有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逐渐被打破,东北地区开始被纳入世界近代经济体系之中。到“九一八事变”前,我国东北地区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但随着国内军阀混战和外来列强势力的掠夺,我国东北地区农村经济蒙受巨大的冲击,出现了畸形发展的特点。(一)东北地区小农经济体系崩溃20 世纪初,随着中东铁路的开通,以及俄、日等列强资本的涌入,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经济迅速被纳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之中。在我国东北地区,以大豆、高粱、玉米、谷子、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种植为基础,油坊、粉坊、烧锅等加工业逐渐成为东北地区民族工业的三大支柱。在 1929 年爆发

    21、世界经济危机以前,欧洲就已经成为我国东北地区大豆和豆油的重要市场。仅1926 年,欧洲就从我国东北地区进口豆油 147 518 吨,占东北豆油出口总额的 81.6%。同年,日本从我国东北地区进口豆饼 1 467 226 吨,占东北地区豆饼出口总额的 76%。7在世界市场旺盛需求的刺激下,我国东北地区“大豆三品”(大豆、豆油、豆饼)的输出贸易空前繁荣,同时也大大提升了东北地区农产品的商品化率。1924 年至 1930 年间,我国东北地区大豆及其制品平均出口量占总产量的 79.27%8。“大豆三品”在世界贸易市场份额的不断提升,促使东北地区大豆的种植比例不断增长,成为种植比例延吉县伊通县敦化县蛟河

    22、县桦甸县7 209 町步2 129 亩13 927 坪16 588 坪660 坪近代我国东北地区传统农业经济转型的特点782023 年第 1 期近代我国东北地区传统农业经济转型的特点最大的作物,种植结构和区域分布都发生了显著变化,甚至出现了大豆种植的畸形发展。随着经济危机的蔓延,我国东北地区由于对世界贸易市场的高依存度致使农业商品生产遭受重创,迅速陷于危机状态,农产品出口贸易大幅度缩减,农业生产也出现萧条状态,农产品的耕种面积、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都出现大幅度下降的趋势。1931 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我国东北地区相继沦陷,东北地区除了遭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还处于政局混乱、社会动荡的社会环

    23、境下。侵略者不但烧杀抢掠,还为了稳定殖民统治以及满足军事需要,强力推行经济“统制”政策和“出荷”政策,以及具有掠夺性质的产业开发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严重破坏了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环境和农民生产积极性,出现农民弃种、改种现象,也破坏了东北地区原有的农业商品经济链条,致使农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的缩减,其中东北地区大豆耕种面积就从1931 年的 4 202 000 公顷减少到了 1934 年的 3 273 220 公顷9。东北地区沦陷后,日本侵略势力推行掠夺政策,甚至为解决繁重的财政支出,大肆实行鸦片统制政策,迫使烟农种植鸦片,并统种统销,给东北农村经济带来了不利影响,使当地的农村经济日显附庸化和殖民

    24、化。20 世纪 20-30 年代,我国东北地区的农村经济已经呈现急剧衰落趋势,农产品市场萧条,农民生活贫困不堪,与此相伴而生的结果,一是广大中小农户被迫出卖土地,二是一般农家陷于负债的深渊,借贷已成为我国东北地区广大农户无奈的选择,借贷关系也成为当时我国东北农村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关系。因政局不稳、天灾人祸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东北农村经济衰败不堪,广大农民的生活日陷贫困。“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又进一步加据了我国东北地区广大农民的贫困程度,加之自然灾害的突袭,也成为促使我国东北地区小农经济体系迅速崩溃的重要因素。土地关系紧张诱发了借贷关系,灾荒战乱频发推升了借贷关系,金融秩序

    25、混乱造成了东北农村的经济灾难。(二)传统借贷关系制约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近代以来,我国东北农村社会发展乏力、经济凋敝、农民日益贫困,都与人地矛盾、捐税负担、封建剥削、殖民掠夺等因素相关。清末民初,我国东北地区内忧外患加剧,频繁的自然灾害和不断的兵灾匪患,以及混乱的金融市场,导致农村大量家庭负债度日,甚至一些农家被迫陷入滚利做本的恶性循环之中。1934 年,伪满洲国临时调查局曾对北部 17 县 17 个村庄 681 户进行调查,其中负债的农家有411 户之多,占到农户总数的 60%。从各阶层的负债人数情况来看,贫苦农民是负债的主要群体,其中,雇农的负债户数最多;从负债者在本阶层的占比情况来看,地主

    26、、富农、上下中农阶层的负债率整体上大于小农、半雇农、雇农和杂业者阶层。其中,富农阶层的负债率最高,占本阶层的近 94%,雇农阶层的负债率相对较低,占本阶层的 43.6%。10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情况并不意味着贫雇农阶层不缺资金,而是因为乡村借贷关系具有封建性,借贷者需要抵押品、中保人等一系列的信用条件作保证,而广大贫雇农是欲借贷却无门。如果将这部分贫雇农也计入负债户,农民的负债率还会有提升。我国东北农村大部分农户为负债者的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我国东北乡村社会经济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会助推东北农村经济枯衰的趋势。20 世纪 30 年代前后,是我国金融史上新旧更替的转型时期,新型的借贷关系已经

    27、兴起,但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广大农村,还仍以传统的借贷关系为主流。1937 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日本加紧了侵华的步伐,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我国东北地区的贫苦农户数量迅速上升,店家往往就以农家的偿还能力以及信用程度来衡量赊卖的限度,一般中小农家想要赊卖十分困难,因此,这个时期赊卖关系在东792023 年第 1 期近代我国东北地区传统农业经济转型的特点北地区也急剧减弱。总体而言,在 20 世纪 30 年代以后,我国东北农村借贷关系虽然已经相当活跃,但仍以传统借贷方式为主,私人借贷尤居主要地位,投机现象十分明显,雇佣关系也随之产生。“东北新旧垦区之间的农业生产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了从雇工经营农场到租

    28、佃经营再到自耕经营为主的变化”,在地域分布上大致表现为“东北北部地区以自由雇工经营农场为主、东北中部地区以家庭租佃农场为主、东北南部地区以家庭自耕经营农场为主”11。其中,东北北部新垦区大面积的农场粗放经营特点更为突出,土地集中程度高,多采用自行雇工经营,租佃关系不发达;中部地区的租佃关系相对活跃,土地细碎化特点突出;东北南部地区的租佃关系甚至弱于北部地区,自耕经营的特点突出。综上,我国东北地区伴随着清政府开禁政策的推行,开启了农业经济大开发时代。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近代东北地区土地关系呈现出复杂性的特点。移民潮的出现,形成了东北地区私人土地占有制的垄断地位;“人地关系”紧张,造成了掠夺式经营

    29、模式;外来侵略势力的影响,造成了东北农村经济的畸形发展。粗放经营是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方式的共同特点,随着耕种时间的推移,土地肥力不足、农作物产量下降成为必然,对东北农村经济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我国东北地区农业经济走向近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在规模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由封建农业向机械化、企业化农业经济转化,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东北北部地区是规模经营的典型区域,那里的劳动生产率仅次于同时代的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世界上少数几个地区12。规模经济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和农业生产专业化的发展趋势,也有利于农业经济资本主义化。但是,殖民统治下的近代我国东北农村经济,也必然带有鲜明的殖民色彩。到 20 世纪 20、3

    30、0 年代,随着经营地主和富农经济的发展,东北地区农业经济的商品化日益发达,雇佣关系和借贷关系的普遍化发展趋向,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对农村经济渗透的日益加强,都在表明我国东北地区的封建经济关系正在日趋瓦解,资本主义因素在农业经济中已经普遍出现,但更突出的是殖民统治下的畸形发展形态。参考文献:1丛佩远著.中国东北史:第 4 卷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1550.2白宏钟.移民与东北近代社会文明的建构(1860-1911),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 7 卷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385.3清代黑龙江历史档案选编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333.4马汝珩,马大正.清代边疆

    31、开发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19.5高乐才.近代中国东北移民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19.6李淑娟.日本移民侵略与东北土地产权结构的演变J.北方文物,2008,(01):91.7日陆军参谋部.满蒙资源要览M.东京:兵用图书株式会社,1932:11,112.8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 2 辑M.北京:三联书店,1957:231.9国民党东北物资调解委员会.东北经济小丛书农产生产篇M.北京:精华印书局,1948:41-42.10汪宇平.东北农村金融的分析M.沈阳:东北问题研究社,1940:17-18.11王大任.压力下的选择近代东北农村土地关系的衍化与生态变迁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3(4)-69.12衣保中.论近代东北地区的“大农”规模经济J.中国农史,2006,(06).责任编辑:吴艳春80


    注意事项

    本文(近代我国东北地区传统农业经济转型的特点.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