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含裂隙类岩石力学特性研究现状与展望.pdf

    • 资源ID:621221       资源大小:3.74M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含裂隙类岩石力学特性研究现状与展望.pdf

    1、期四第年O材建海程料材P59息信闻新沿前技科含裂隙类岩石力学特性研究现状与展望伏德柱1,经纬1,2,3.4,金仁才3,钱元弟3,经来旺2.5,薛维培1,2(1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安徽淮南2 3 2 0 0 1;2 安徽理工大学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徽淮南2 3 2 0 0 1;3.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土木工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安徽马鞍山2 43 0 0 0;4.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安徽淮南2 3 2 0 0 1;5.安徽理工大学力学与光电物理学院,安徽淮南2 3 2 0 0 1)摘要:针对裂隙对类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阐述了近年来关于含裂隙类岩石力

    2、学性质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不同裂隙数目、裂隙倾角和裂隙形状下裂隙类岩石的力学特性。通过对预制裂隙类岩石试件的深入探究,系统分析了在单轴压缩试验、双轴压缩试验、三轴压缩试验以及数值模拟中含裂隙类岩石试件的力学特性。此外,介绍了含裂隙类岩石研究时所用试验设备,结合现有研究成果,提出了关于含裂隙类岩石力学试验研究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裂隙的数目、倾角及形状均会对含裂隙类岩石试件的力学性质产生显著影响。关键词:裂隙;类岩石材料;力学特性;研究现状中图分类号:TU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 0 6-117 7(2 0 2 3)0 4-5 9-6 3doi:10.3969/j.issn.1006

    3、-1177.2023.04.012Research Status and Prospect of Fractured Rock Mechanical PropertiesFUDezhu,JINGWeil.234,JINRencai,QIANYuandi,JINGLaiwang25,XUEWeipeil.2(1.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ainan 232001,China;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Deep Coal

    4、 Mining Response and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and Technology,Huainan 232001,China;3.Postdoctoral Research Station of Civil Engineering,China 17th MetallurgicalGroup Co.,Ltd.,Maanshan 243000,China;4.Postdoctoral Research Station of Civil Engineering,Anhui University

    5、ofScience and Technology,Huainan 232001,China;5.School of Mechanics and Optoelectronic Physics,Anhui University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Huainan 232001,China)Abstract:Due to the uneven texture of the natural rock,it is hard to ensure the same properties of each sam-ple,thus a rock-like material was

    6、used as replace,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it in recent years was elaborated,including the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ractured rock-like material under different fracture numbers,the dif-ferent fracture inclination angles and the different fracture shapes.Through deep analysis of prefabricated

    7、 frac-tured rock-like material specimens,the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ractured rock-like material specimens in thesingle axial compression test,the biaxial compression test,the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 an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test were conducted and studied.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i

    8、fferent fracture numbers,inclination angles andshape of fractured rock-like material specimens were discuss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umber,inclination angleand shape of fractures have played significant impacts on their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In addition,various e-quipment for fractured rock

    9、-like material research and testing was introduced,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fractured rock-likematerial tests was proposed.Keywords:crevice;rock-like material;mechanical property;research status期四第年材建海程与料材P60息信闻新沿前技科0引言近年来,我国基础建设发展迅速,在岩质地层中穿越的工程项目日益增加。天然岩体是由结构面与岩石材料组成的具有各向异性、非均质性和不连续性的复杂混合

    10、物,其内部由多种胶结物和矿物质材料等构造而成,其结构面不连续且随机分布 2 。此类不连续的结构面在空间上的分布具有多样性,其在不同应力状态下表现出非线性力学响应的特征,导致岩体强度和变形均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和各向异性等复杂的特点。节理、裂纹、层理等瑕疵均会对岩体的力学特性产生显著影响4。因此,在研究裂隙对岩体工程的影响时,呕需在认识岩体结构特征的基础上揭示导致岩体发生失稳的原理、条件及前兆规律,并获得解决岩体工程相关问题的分析方法,据此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这是保证岩体工程可以长期稳定的必由之路15-6。由于天然岩石的质地不均匀,难以保证每个试件性质相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以类岩石代替岩石

    11、来进行相关岩石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其中,混凝土砂浆、石膏等为常见的类岩石材料。为形成预制裂隙,通常采用预埋钢片等方式,在类岩石材料凝固前将钢片拔出。笔者将介绍国内外关于在类岩石试件中形成单裂隙和多裂隙的相关研究,试验方法包括单轴压缩试验、双轴压缩试验、三轴压缩试验以及数值模拟,最后对含缝隙类岩石力学性能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1含裂隙类岩石的力学特性研究1.1单轴压缩试验下含裂隙类岩石的力学特性研究随着岩体工程的发展,岩体内部会存在不同大小的细微裂隙,因此岩体并非一个完整体。采用类岩石来代替岩石进行试验研究可以解决天然岩石质地不均匀所导致的难以保证每个试件性质相同的问题。相关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内进行单

    12、轴压缩试验,对不同裂隙数目、倾角、孔隙形状下的类岩石进行力学特征分析。秦楠等7 以砂浆为材料制作单裂隙类岩石试件,研究发现裂隙倾角越小,试件单轴抗压强度越低。在此基础上,索永录等8 在单轴压缩试验中发现,应力应变曲线最高点对应的应力峰值强度与类岩石试件的单裂隙倾角呈正相关。崔景昆等19 研究发现,单裂隙类岩石试件的倾角为3 0 45 时试件强度受到的影响最大。武旭等 0 针对不同分布状态交叉裂隙的类岩石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研究发现裂隙和压力夹角对类岩石强度的影响较大。Wong等 采用含3 条平行裂隙的类岩石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研究发现在任意3 条平行的裂隙中,有且只有2 条裂隙可以实现贯通。

    13、部分学者针对裂隙的形状进行了研究。张棚栩2)用水泥砂浆材料制备椭圆孔洞试件,并对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以椭圆孔洞与正应力的夹角为变量,研究发现试件的峰值强度随裂隙倾角的增大而降低。Lin等 13 对含双圆形孔洞和裂隙的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结果发现裂隙倾角对试件强度有显著影响。1.2双轴压缩试验下含裂隙类岩石的力学特性研究在单轴压缩试验的基础上,学者对不同裂隙数目、倾角和形状下的类岩石进行了双轴压缩试验。刘学伟等14对预制不同裂隙倾角的单裂隙类岩石试件进行了单轴与双轴压缩试验的对比,与单轴压缩试验相比,在双轴压缩试验下峰值强度(应力应变曲线最高点对应的应力)和峰后应力(应力应变曲线达到最高点后的

    14、应力变化趋势)不会减小。Wang等15 对预制不同裂隙倾角和岩桥倾角的双裂隙类岩石试件进行了双轴压缩试验,研究发现局部拉应变和压缩应变均较小,且随着轴向应力的增大,局部应变增大。杨平 6 对双裂隙类岩石进行了双轴压缩试验,研究发现双裂隙具有多种扩展模式,缓解裂隙尖端的应力、应变集中现象有利于防止裂隙的扩展。黄凯珠等 17 对三裂隙类岩石进行了双轴压缩试验,研究发现随着压力的增大,预制裂隙逐渐闭合,导致内摩擦力增大,裂纹沿着最大主应力方向发展。唐利明18 采用水泥砂浆材料制备含孔洞和孔周裂隙类岩石试件,根据岩石力学和断裂力学相关理论,并结合高清工业相机和高精度应变片来进行含裂隙类岩石材料的双轴压

    15、缩试验,研究发现试件局部应变峰值并不对应于其峰值强度,在加载过程中也没有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1.3三轴压缩试验下含裂隙类岩石的力学特性研究在单轴和双轴压缩试验的基础上,学者对不同裂隙数目、倾角及形状下的类岩石进行了三轴压缩试验。肖桃李等19 以砂浆预制单裂隙试件,在不同围压下进行三轴试验,研究发现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随着试件裂隙倾角的增大而增大,峰值强度随着裂隙长度的减小而增大。黄彦华等 2 0 对不平行双裂隙类岩石试件进行三轴压缩试验,研究发现试件的峰值强度、峰值应变均随着围压的增加而增加,但峰值裂隙强度与倾角呈负相关。杨超等 2 1 对3 种不同裂隙倾角组合的非平行双裂隙类岩石试件进行多级

    16、时效荷载下的三轴压缩试验,并将其与常规的三轴压缩试验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常规三轴压缩试验下试件强度均略大于多级时效荷载下的期四第年材建海程料材P61息信闻新沿前技科试件强度,且不同裂隙倾角下2 种试件强度的大小顺序一样,破坏形式受裂隙分布的影响较大。1.4含裂隙类岩石的力学特性数值模拟研究随着关于预制裂隙岩石裂纹扩展研究的不断深人,关于岩石裂隙扩展的数值模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Shen2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含裂隙类岩石试件进行单轴试验,发现得到的裂隙扩展规律与试验相同,相比之下,数值模拟方法更具优势。汪中林 2 对单裂隙类岩石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和三维有限差分程序(fastla-grangian an

    17、alysis of continua,FLAC 3D)数值模拟,室内试验数据均略大于模拟数据,但两者总体趋势一致,随着裂隙倾角的增大,试件峰值强度先减小后增大。付金伟等 2 4 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对立体椭圆裂隙类岩石进行单轴试验,研究发现三维裂隙与二维裂隙的受力情况相似,但裂隙扩展情况比二维要复杂,峰值强度随着三维裂隙侧压的上升而增大。潘翔 2 5 采用颗粒流程序(particleflowcode,PFC2D)数值模拟方法对共面双裂隙类岩石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发现类岩石试件的峰值强度与裂隙长度呈负相关(裂隙长度越短,峰值强度越大),随着岩桥长度的增加,试件峰值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杨海平

    18、2 6 通过对交叉裂隙类岩石进行单轴试验并采用真实破裂过程分析(realistic failureprocessanalysis,RFPA)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发现主裂隙倾角对峰值强度的影响显著,当且仅当主裂隙的倾角为0 时,次裂隙才会对强度有明显影响。米文静 2 7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对预制单裂隙、双裂隙类岩石进行双轴压缩试验,研究发现裂隙扩展优先从裂隙尖端开始。Huang等 2 8 针对预制3 种双裂隙的类岩石试件,采用ANSYSAUTODYN2D数值模拟软件来验证三轴压缩试验,发现数值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裂隙扩展和贯通过程不仅与已有裂隙的几何形状有关,还与围压有关,且与围压相比,预制裂隙

    19、几何形状对试件峰值强度的影响更大。2合含裂隙类岩石试验研究的相关设备现有的室内三轴试验机功能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和加载系统。为了进行裂隙类岩石试块裂纹扩展试验,武东阳等 2 9 在利用MTS816岩石伺服试验机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的同时采用了声发射和数字照相技术,对裂纹扩展的过程进行监测与记录,并对试件进行连续拍摄,直至试件破坏,以记录加载过程中试件表面的位移变化,如图1所示。从类岩石试件应力、声发射与表面应变特征的关系中可以看出,裂隙类岩石试件的应力与声发射以及表面应变特征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岩石伺服试验机声发射系统数字照相量测系统图1试验设备(Fig.1 Test equipment)如图2

    20、 所示,为了实时监测岩石表面的应变场变化特征,郭奇峰等3 0 在声发射的基础上增加了VIC-3D型三维表面应变场测量系统,以声发射的突变信息为依据,并结合压缩试验过程表面最大的主应变分布来确定裂隙的起裂位置、起裂顺序以及岩石破裂模式。Zhou等 3 1 为深人研究在静态地应力与动态扰动同时作用下岩石破坏的特征,采用改进的霍普金森杆进行冲击试验。为了研究微观结构对试样强度的影响,袁璞等 3 2 对试件进行扫描电镜试验,发现试件的松散会导致强度的劣化。数码相机GAW-2000试验机PCI-2声发射系统白光源VIC-3D软件图2 表面应变场测量试验(Fig.2Surface strain field

    21、 measurement test)3含裂隙类岩石力学特性研究的发展趋势由于深部巷道围岩处于“三高一扰动”的繁杂力学环境中,同时受到高地应力、高地温、高渗透压和强烈开采扰动的作用,导致其与浅部岩体的力学特性区别很大。为保证每个试件性质相同,采用类岩石来代替岩石进行试验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针对含裂隙类岩石的力学探究,无论是机器研制、开拓性的研究成果,期四第年材建海程与料材P62息信闻新沿前技科还是学者对其科学的认识,均获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基于现阶段的研究,裂隙类岩石力学特性研究的发展趋势包括如下几点:(1)关于材料方面,深部巷道往往涉及多种岩石,在岩石交界处不同种类岩石表现出的力学特性不同,

    22、目前研究对象基本上是相同材料的含裂隙类岩石,未来可针对不同材料和不同几何形状裂隙的耦合情况进行含裂隙类岩石的力学试验。(2)关于锚杆方面,锚杆可增强岩体的力学性能,并具有抑制其变形的作用,目前关于加锚杆的含裂隙类岩石的试验仅为单裂隙,未来可针对锚杆与多裂隙耦合的情况进行含裂隙类岩石的力学试验(3)关于渗流方面,孔隙静水压力和孔隙动水压力均能降低岩石的强度,这会严重影响深部围岩的力学特性,目前很少考虑渗流对含裂隙类岩石试验的影响,未来可针对渗流情况进行含裂隙类岩石的力学试验(4)关于扰动方面,在扰动的影响下深部围岩变形量增大,这大大降低了岩石的力学性能,目前很少考虑扰动对含裂隙类岩石试验的影响,

    23、未来可针对扰动情况进行含裂隙类岩石的力学试验。4结语研究人员在裂隙类岩石力学特性方面已经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对深人了解裂隙类岩石特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后可在以下方面进行深人研究:(1)在实际工程中裂隙往往是不规则的,其受力也并不单一,应针对存在不规则缺陷的类岩石进行双轴压缩试验和三轴压缩试验,为实际工程提供更好的借鉴。(2)由于地下工程同时承受高地应力和孔隙水压力,因此有必要分析多重应力下的力学特性。(3)由于模拟软件的精确性还有提升空间,因此可以改进模拟程序,来提高数值模拟的速度和精确度,进而提高数值模拟的使用率。(4)类岩石试件的制备过程繁杂,其步骤越多,出错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可对

    24、裂隙类岩石试件的制作设备进行改进,提高机械化和智能化操作水平,降低在含裂隙类岩石试件制备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参考文献【1 周家文,杨兴国,符文熹,等.脆性岩石单轴循环加卸载试验及断裂损伤力学特性研究 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 0 10,2 9(6):1172-1183.2魏元龙,杨春和,郭印同,等.单轴循环荷载下含天然裂隙脆性页岩变形及破裂特征试验研究 J.岩土力学,2 0 15,3 6(6:1649-1658.3陈新,李东威,王莉贤,等.单轴压缩下节理间距和倾角对岩体模拟试件强度和变形的影响研究 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36(12):2236-2245.【4 杨圣奇,陆家炜,田文岭

    25、,等.不同节理粗糙度类岩石材料三轴压缩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J.岩土力学,2 0 18,3 9(1):0 0 2 1-0 0 3 2.5经来旺,赵翔,经纬,等.基于岩石长期强度的深埋巷道围岩弹塑性分析 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 0 2 0,40(5):1-7.6经纬,张坤,杨简,等.巷道围岩塑性软化区粘聚力变化规律理论新解 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 0 19,3 9(3):35-41.7秦楠,张金龙,王永岩.含不同倾角单裂隙类岩石单轴强度及蠕变速率的研究 J.应用力学学报,2 0 18,3 5(3):6 6 2-6 6 7.【8 索永录,屈慧升.不同裂隙角度岩石相似试样

    26、力学特性及声发射特性研究 J.煤炭安全,2 0 19,5 0(11):5 4-5 7.9崔景昆,吴东涛,张浩,等.不同单一裂隙倾角对岩体破坏特征的影响 J.煤矿安全,2 0 19,5 0(2):3 4-3 7.10武旭,王帆,席迅,等.正交型交叉裂隙岩石强度特征与破裂机理试验研究 J.煤炭学报,2 0 2 0,45(7):2 6 8 1-2 6 9 0.11JWONG R H C,CHAUK T,TANG C A,et al.Analysis of crackcoalescence in rock-like materials containing threeflaws-part I:Expe

    27、rimental approachJ.International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2001,38(7):909-924.12张棚棚.预制椭圆形缺陷类岩石材料单轴压缩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D.衡阳:南华大学,2 0 2 0.13LIN Q B,CAO P,CAO R H,et al.Mechanical behavior arounddouble circular openings in a jointed rock mass underuniaxial compressionJ.Archives of Civil and

    28、Mechani-cal Engineering,2020,20(1):1-18.14刘学伟,刘泉声,刘建平,等.复杂应力条件下裂隙网络扩展机制试验研究 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 0 16,3 5(增刊2):3662-3670.15JWANG M,WAN W,ZHAO YL.Experimental study on crackpropagation and the coalescence of rock-like materi-als with two preexisting fissures under biaxial com-pressionJ.Bulletin of Engineeri

    29、ng Geology and the期四第年O材建海程料材P63息信闻新沿前技科Environment,2020,79(6):3121-3144.16杨平.双轴压缩下混凝土预制双裂纹扩展与应力应变关系研究 J.硅酸盐通报,2 0 18,3 7(2):7 3 7-7 43.17黄凯珠,林鹏,唐春安,等.双轴加载下断续预置裂纹贯通机制的研究 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 0 0 2,2 1(6):8 0 8-8 16.18唐利明.双轴压缩下含孔洞和孔周预制裂隙类岩石材料加固前后破裂特性研究 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 0 2 0.19肖桃李,李新平,贾善坡.深部单裂隙岩体结构面效应的三轴试验研究与力

    30、学分析 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 0 12,3 1(8):1666-1673.20黄彦华,杨圣奇,鞠杨,等.断续裂隙类岩石材料三轴压缩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J.岩土工程学报,2 0 16,3 8(7):12 12-12 2 0.21杨超,冯振华,王鑫,等.多级时效荷载下双裂隙砂岩变形与破裂特征试验研究 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 0 17,3 6(9):2092-2101.22JSHEN B.The mechanism of fracture coalescence in com-pression experimental study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J.Engi

    31、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1995,51(1):73-85.23汪中林.单轴压缩下单裂隙类岩石力学特性和破坏规律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2 0 18.24付金伟,朱维申,曹冠华,等.岩石中三维单裂隙扩展过程的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 J.煤炭学报,2 0 13,3 8(3):411-417.25潘翔.共面断续裂隙岩石单轴压缩特征的颗粒流模拟 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 0 17,13(4):8 9 2-8 9 8.【2 6 杨海平.含交叉裂隙类岩石试样物理力学特性试验及其RFPA模拟 J.水电能源科学,2 0 2 0,3 8(2):13 9-142.【2 7 米文静.含裂纹

    32、试件双轴压缩裂纹扩展数值模拟研究 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 0 2 0,16(2):5 16-5 2 3.28JHUANG D,GU D M,YANG C,et al.Investigation on mechan-ical behaviors of sandstone with two preexisting fla-ws under triaxial compressionJ.Rock Mechanics andRockEngineering,2015,49(2),375-399.29武东阳,蔚立元,苏海健,等.单轴压缩下加锚裂隙类岩石试块裂纹扩展试验及PFC3D模拟 J.岩土力学,2

    33、0 16,42(6):1681-1692.30郭奇峰,武旭,蔡美峰,等.预制裂隙花岗岩的裂纹起裂机理试验研究 J.煤炭学报,2 0 19,42(2):47 6-48 3.31JZHOU Z L,CAI X,LI X B,et al.Dynamic response and ener-gy evolution of sandstone under coupled static-dynamiccompression insights from experimental study into deeprock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J.Rock Mechanics andR

    34、ockEngineering,2020,53(3):1305-1331.【3 2 袁璞,戚少先,位宁宁.干湿循环深部砂岩抗压强度劣化及微细观研究 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 0 2 2,42(3):10-15.作者简介:伏德柱(19 9 7 一),男,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为岩土工程。通信作者:经纬(19 8 9 一),女,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地下结构设计理论与支护技术研究。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 19 0 40 12);安徽省教育厅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资助项目(KJ2021ZD0053);安徽省博士后研究人员科研活动经费资助项目(2 0 2 2 B6

    35、40);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SKLMRD-PC19KF02);华能庆阳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宁正煤田大埋深超厚煤层沿空跟底掘进巷道关键支护技术研究资助项目(HN-QMHTY-051-2022-JZ01);大柳煤矿有限公司“三软”煤层回采巷道支护技术研究科技资助项目(HNMYKJ19-04)固废物制备装配式建筑绿色(ALC)板材智能化装备技近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编制的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2 0 2 3 年版)正式发布。目录中收录了固废物制备装配式建筑绿色(ALC)板材智能化装备技术。该技术包含一套可编程的控制系统,可实现生产线的上料、计量、搅拌、温控、浇注、模具运行、报警、切割、包装等作业的自动化。建立了生产线全自动运行状态下的关键信息实时监测、异常捕捉、预报预警机制,可用于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砌块绿色制造生产线,适用于工业固废制备装配式建筑建材领域。涉及关键技术为ALC生产线柔性化、数字化、模块化及系统集成化技术。主要技术指标为固废料占比超过8 0%,可实现新型建材产品生产制造的无人化、少人化,产能提升约5 0%,能耗降低约3 0%。


    注意事项

    本文(含裂隙类岩石力学特性研究现状与展望.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