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法门寺地宫出土银盐台考.pdf

    • 资源ID:618833       资源大小:2.86M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VIP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法门寺地宫出土银盐台考.pdf

    1、113一、问题的提出我国盐业考古起步较晚。近十几年来,通过国际交流与专题盐业考古项目的推进、制盐考古遗址的发现,我国在很短的时间里缩短了与国外在这一研究领域的差距,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盐业考古已经成为中国考古学中富有潜力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我国盐业考古的主要着眼点为制盐遗址与制盐工具的研究,并结合中国古代盐政制度,从盐业角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诸多领域进行解读,但对制盐业、盐政之外的盛盐器具的考古研究涉猎甚少。我国在考古发现中,可以确定为盐器具的器物均于唐代法门寺地宫遗址发现,它们是盘丝座葵口素面小银盐台与摩羯纹蕾纽三足架银盐台,前者在一同出土的 应从重真寺随真身供养道具

    2、及恩赐金银器物宝函等并新恩赐到金银宝器衣物账碑(以下简称 物账碑)中被明确记录为“银盐台”,后者在其三足架錾刻的铭文上被明确命名为“银金涂盐台”。这两件器物在法门寺考古发掘报告 均归类为“生活用具”里的“茶具”,特别是摩羯纹蕾纽三足架银盐台长期以来被视为唐代吃茶加盐时所用的茶器具,是唐僖宗恩赐给佛门的一套唐代宫廷茶器具之一。之后学界对其功能和详细考证处于停滞状态,转向了在唐代茶文化和宫廷成套茶器具的背景下展开器物赏析;而盘丝座葵口素面小银盐台迄今为止除器物描述,并依据定名将其视为放盐器物且归入茶具外,没有相关的分析和考证。本文研究认为小银盐台并非茶具,而是密教法器,所盛盐可能用于密教护摩。摩羯

    3、纹蕾纽三足架银盐台也不一定是茶道用,也可能与密教法事有关。最后,本文并没有停留在就器物而论器物的层面,而是反思了古器物考证中内证与外证的关系问题。二、从盐与密教关系的角度看小银盐台的功用盘丝座葵口素面小银盐台,共出土3件(编号FD5:042-35)。盐台口为五曲葵形,浅腹,平底。盐台座以银丝盘曲三圈,与台底相焊接。口径8.7厘米,FD5:042-3、4、5,高分别为6.2、6.5、6.1厘米,重分别为75、76.5、85克。盘丝座不仅具有支撑功能,也具有类似弹簧座的功能,随着托盘的重量增加会出现收缩情况。物账碑的记载非常明确:“金函一,重廿八两;银函一,重五十两;银阏伽瓶四只,共重六十两;银阏

    4、伽水碗一对,共重十一两;银香炉一,重廿四两;银盐台三只,共重六两。已上遍觉大师智慧轮施。”即包括三只银盐台在内的六种器物为晚唐密教高僧智慧轮所施。阏伽有功德、功德水等意,阏伽瓶从字面上就可知为密教法器。此外,基于智慧轮所施的金银函上的铭文信息,金银函的生产时间是咸通十二年(871年),且刻意为真身舍利敬造。既然银夏 慧1,陈锦航2(1.浙江大学,浙江 杭州 310058;2.兰州文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法门寺地宫出土银盐台考摘要:本文结合出土文物和密教文献,对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盘丝座葵口素面小银盐台和摩羯纹蕾纽三足架银盐台进行了考证。笔者发现盘丝座葵口素面小银盐台并非茶具,而应放在密

    5、教法事用盐的背景下去认识。摩羯纹蕾纽三足架银盐台的功能也可以从密教用盐的角度重新审视。最后本文讨论了一个方法论问题,即器物考证应以内证为主,外证为辅。关键词:法门寺;银盐台;密教用盐114考古札记Archaeological Notes盐台亦为该僧所施,所以很有可能与唐代密教法事有关,且可能是为了此次迎奉舍利活动特制。在密教相关经文中,明确提到了盐的使用。盐在密教中的用途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盐作为密教医疗的药物。如菩提流志译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云:“若患腹痛,真言红盐汤与令饮服则便除愈。”密教认为咒语加持后的盐水可以治疗腹痛。另外一种情况更为普遍,即盐作为密教护摩的供物。护摩,梵语homa,又

    6、称火供,本是古印度外道往火中投入供物来供养神灵的一种祭法,后为密教采用。盐是密教护摩中常见的供物,如唐代阿地瞿多译陀罗尼集经 云:“咒白芥子、盐一千八十遍,摩自身心,咒一遍一掷火中,准前作法,满七日已,一切横病、一切横障、一切官事、口舌等事。悉皆消灭。”盐和白芥子经常一起作为供物,在护摩中起到重要作用。开元三大士所译经中皆提到包含盐的护摩法,如善无畏译苏悉地羯罗供养法:“其护摩物。谓莲花、酪饭、酥乳、胡麻及蜜芥子、盐”金刚智译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祇经:“又取黑盐护摩,能召一切天,随名呼之,能满所求事。”不空译金刚恐怖集会方广轨仪观自在菩萨三世最胜心明王经:“又寒热一日二日乃至四日等病,盐和三甜

    7、,护万遍。然取此灰加持七遍,点病人额上即愈。”此经成就心真言品 有偈云:“由护摩盐故,那哦皆敬伏,一切鬼魅病,见触皆自除。”相关史料还有很多,兹不赘举。在密教息灾、祈福、召神、愈病、驱鬼等诸多用途的护摩中,盐或单独为用,或与白芥子、胡麻等同为供物,是这些护摩中经常使用的重要物品。智慧轮作为晚唐有影响力的密教高僧,对护摩法必定非常熟悉。再结合物账碑的记载,智慧轮供养的银盐台与金银函、银阏伽瓶、银水碗、银香炉并列,其他数种都是佛教法器,并非茶具。因此,独盐台为饮茶之物,不合常理。考虑到盐在护摩中的广泛使用,此三只小盐台很可能是护摩中的法器。密教护摩与舍利信仰也有联系。不空译圣迦柅忿怒金刚童子菩萨成

    8、就仪轨经卷二有三处相关记载:“于舍利塔前安本尊像,于三月十五日涂坛,随力供养。取沈香、揾酥、蜜酪,昼夜掷火中护摩,一诵真言,一掷炉中。若道场中幡花摇动,持诵者当知即有效验”;“又法于有舍利塔前安本尊像,若俗人,应受八戒,于像前广设供养,以遏迦木然火,取佉陀罗木长十指,两头揾酥,从白月十四日起手护摩。”“又法于有舍利塔前安本尊像,取佉陀罗木然火,取莲华三万茎,诵真言一遍一掷于火中,满已则见本尊现前,即献阏伽供养,所愿皆满。”这三种护摩皆有所求满愿的效果。最有意思的是第三种,提到护摩满已本尊现前时,“献阏伽供养”。法门寺地宫中智慧轮所供四个阏伽瓶分置于后室四角,瓶底有墨书“东”“南”“西”“北”,

    9、或许是当年智慧轮在舍利塔前作此护摩,之后将阏伽瓶放置于四角,用于供养、守护舍利。虽然盐不曾在记载这三种护摩的经文中出现,但结合上文所述盐在护摩中有广泛使用的情况,可能盐台,乃至阏伽瓶、银水碗、银香炉,皆是智慧轮护摩所使用的法器,且此护摩与法门寺舍利直接相关。吕建福在法门寺出土文物中有关密教内容考释中指出“舍利入藏时,在地宫进行过密宗的舍利供养法仪式”“从供养坛场看,前、中室成长方形,而后室呈方形,与密宗供养法中的护摩坛场相同”。从 圣迦柅忿怒金刚童子菩萨成就仪轨经 记载的与舍利相关的护摩情况来看,智慧轮所供阏伽瓶、银盐台等器物可能用于护摩,但此护摩未必是在地宫中进行,而可能是在舍利塔前安本尊像

    10、行之,之后将护摩中所用法器放入地宫,用于守护、供养舍利。综上所述,此盘丝座葵口素面小银盐台并非茶具,而是密教法器,其中所盛盐并非茶道用盐,而是密教仪式的用品,很可能是护摩中的供物。此外,密教法术中所用的盐有种类之别,如上文提到的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祇经是取“黑盐”护摩,菩提流志译 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 卷三云“以白盐诵满八千遍,火中烧之”,所用为“白盐”。智慧轮所供盘丝座葵口素面小银盐台有三个,下文提到的摩羯纹蕾纽三摩羯纹蕾纽三足架银盐台115盘丝座葵口素面小银盐台足架银盐台顶部莲蕾造型处与中部台盘均可打开,或许是在密教仪式中用于存放不同功能和颜色的盐。三、摩羯纹蕾纽三足架银盐台并不一定

    11、是茶具该器物通高27.9厘米,盖高11.2厘米,盘高1.6厘米,架高15.8厘米,盘口径7.8厘米,腹深1.5厘米,重564克。由盖、台盘、三足架等组成。盖上有莲蕾捉手,中空,有铰链可开合,与银筋焊接并与盖相连。盖心饰团花一朵,盖面饰摩羯四尾,盖沿为卷荷形。三足支架与台盘焊接相连,支架以银筋盘曲而成,架中部斜出四枝,枝端有摩羯铸件二、智慧珠三。珠下且有莲蓬座,珠周有火焰纹,座下衬以团花。三足架上錾刻:“咸通九年文思院造银金涂盐台一只,并盖重一十二两四钱,判官臣吴弘悫、使臣能顺。”结合 物账碑 记录和器物铭文以及一些相关研究,能够明确定为茶器具的只有四件,分别是鎏金仙人驾鹤纹壶门座茶罗子、鎏金团

    12、花纹银碢轴、鎏金鸿雁流云纹银茶碾子、鎏金蔓草纹长柄银匙。摩羯纹蕾纽三足架银盐台长期以来也被认为是茶具,但这一点仍然值得商榷。笔者对四件明确考证为茶具的器物与该盐台的铭文信息进行整理后,总结如表1所示。从生产日期、皇家编号和“五哥”划文来看,可以推导出茶罗子、茶槽子、碾子均为咸通十年生产的同一批器物,与匙子均属“五哥(唐僖宗)”之物,结合 物账碑 关于茶器具“一副七事”的记录,这四件器物均为茶器具无疑。而摩羯纹蕾纽三足架银盐台从皇家编号和生产日期早于上述茶器具,且纹饰采用了非常具有佛教特色的摩羯纹。摩羯纹是在南北朝时期随佛教东传进入中国的,从南北朝起至隋唐时期,伴随着佛教的传播,西来的摩羯形象经

    13、历了一个中国化的过程。流行于印度和中亚地区的摩羯鱼本无翅膀,唐初的摩羯纹样尚且维持了这一特征,中晚唐时期的摩羯纹鲤鱼化,出现了强壮的双翼,该盐台上的摩羯纹也具备中晚唐摩羯纹中外文化融合的上述特征。此外,该盐台还用了智慧珠与莲花造型这种佛教色彩浓厚的装饰,根116考古札记Archaeological Notes据上述特征,可判断该盐台最初制造时的功能指向可能与佛教有关,而非茶具。从法门寺博物馆最新元素分析结果来看,银盐台为18K银,其他四件器物为20K银,也能充分证明二者的生产序列为两个批次。鉴于盐在密教中的广泛使用,摩羯纹蕾纽三足架银盐台可能与小盐台一样,也与密教法事有关。其顶部莲蕾造型处与中

    14、部台盘均可打开,或许是为了在密教仪式中用于存放不同颜色和功能的盐。四、结语本文结合出土文物和密教文献,对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盘丝座葵口素面小银盐台与摩羯纹蕾纽三足架银盐台进行了考证。发现盘丝座葵口素面小银盐台作为密教高僧供养的法器,并非茶具,而是密教法事用盐台。又从与确定为茶具的四件器物生产批次不同和纹饰佛教色彩浓厚等角度发现了摩羯纹蕾纽三足架银盐台的初始制造功能并不一定为吃茶用盐容器,而可能也与密教有关。即两个器物均可放在盐与密教仪式的背景下去认识,尤其是小盐台,其功能当是在密教护摩中盛放盐,且可能曾用于与法门寺舍利相关的护摩。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反思古器物考证中内证与外证的关系问题。内证指器物自身

    15、信息,如形制、铭文、纹饰、材料、同时出土物、空间位置等,外证是历史文献信息。我国是一个历史文献记载丰富的国家,但史料文献仅提供可能的考证方向与文化范围。如我国古文献中,既有吃茶用盐,又有宗教用盐。研究者若仅凭个人偏好,向某个方向去找文献证据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可能亦非常容易发生误判,两类盐台过去之所以被默认为是茶具,主要原因是茶文化研究的火热,使得研究者仅关注与茶相关的古文献,这是研究中忽视内证信息和对密教用盐欠缺了解造成的。因此,夏慧,女,汉族,安徽庐江人,博士候选人,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文献学。陈锦航,男,汉族,甘肃兰州人,副研究馆员,博士,研究方向为社科研究方法。作者简介注释李水城:中国考古

    16、学年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年。李水城,罗泰:中国盐业考古,科学出版社,2006 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法门寺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7 年,目录第 6 页。张高举: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茶具看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文博,1993 年第4 期。赖小春:中国茶文化研究的知识图谱可视化演进分析,新闻知识,2020 年第1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法门寺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7 年,第133 页。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法门寺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7 年,第228 页。智慧轮:晚唐著名密教僧人。宣宗大中年间,在长安大兴善寺行大曼荼罗法。咸通十二年(871)即奉诏为迎佛骨

    17、作准备,咸通十四年(873)参与迎送佛骨。大正藏 第20 册,第231页。大正藏 第18 册,第794 页。大正藏 第18 册,第703 页。大正藏 第18 册,第267 页。大正藏 第20 册,第11页。大正藏 第20 册,第15 页。大正藏 第21 册,第108 页。大正藏 第21 册,第113 页。大正藏 第21 册,第111页。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法门寺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7 年,第188 页。法门寺出土文物中有关密教内容考释,见吕建福著密教论考,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 年,第140 页。法门寺出土文物中有关密教内容考释,见吕建福密教论考,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 年,第

    18、142 页。大正藏 第18 册,第267 页。大正藏 第19 册,第 653 页。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法门寺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7 年。如韩伟:从饮茶风尚看法门寺等地出土的唐代金银茶具,文物,1988 年 10 期;孙机法门寺出土文物中的茶具,文物 1988 年 10 期;张高举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茶具看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文博 1993 年第 4 期;刘文娟:法门寺地宫出土茶具名物研究,云南大学 2011 年硕士学位论文等。见(日)高桥忠彦:唐代饮茶与法门寺出土的茶具,王竞香,译,法门寺博物馆:法门寺博物馆论丛,三秦出版社,2008 年第320-321页。潘飚,王娇:唐宋时期佛教纹饰之发展以摩羯纹为例,中国民族博览,2019年第2 期。在古器物考证中应坚持内证为主,外证为辅。先内证,再外证,内证明确了外证历史文献的范围,应在明确范围之后再研读相关历史文献。表 1 茶器具与盐台铭文信息整理表物账碑 器物名生产日期皇家编号序列花纹装饰特色铭文中是否与“茶”相关是否有个人归属茶罗子咸通十年十九号字道家仙人驾鹤是均有“五哥”划文(唐僖宗小名)碾子咸通十年十七号字如意云纹否茶槽子咸通十年十六号字鸿雁流云纹是匙子无无蔓草纹否盐台咸通九年四号字摩羯纹、火焰纹、智慧珠、莲花否否


    注意事项

    本文(法门寺地宫出土银盐台考.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