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传统、现代与未来: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化在场.pdf

    • 资源ID:609412       资源大小:3.35M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VIP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传统、现代与未来: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化在场.pdf

    1、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文化在场的中国形态。从文化本源溯寻,人类文明新形态沉淀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天人合一、天下大同、和合思想、厚德载物等思想滋养生成现代化发展所需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及道德观等价值理论;从文化的现代化形态分析,人类文明新形态展现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第二个结合”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的新形态;从文化发展的未来导向看,人类文明新形态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以中华文化的守正创新为途径、以人类共同价值的实现为目标,彰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活力。关键词:人类文明新形态;传统文化;当代价值;文

    2、化导向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 0 9 5-47 35(2 0 2 3)0 4-0 0 7 8-0 62023年6 月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与资本主义现代化文明不同,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具有中国形态特征的现代化文明,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新的历史时期与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具有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体现了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的文化在场。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沉淀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丰厚底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

    3、0 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2 14的概念,随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其中指出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3。从理论生成逻辑分析,人类文明新形态内涵丰富,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世界历史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也是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内生过程中形成的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全新文明范式。新时代,各国文化异彩纷呈,为人类文明形态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是创新人类社会发展范式、开拓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路径的本质要求,也是我国基于文化自信主动性做出的时代选择,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厚的底蕴,天人合一

    4、的宇宙观以人道与天道的有序共生为人类社会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可行性。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内涵丰富、由来已久。季羡林曾指出“天人合一命题正是东方综合思维模式的最高最完整的体现”4。就其思想本身发展历程来看,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前秦、西汉和宋明三个阶段,内容从早期对人与物的本源阐释、天人感应发展至与物同体,体现出天人合一思想在历史变迁中的嬉变。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概括了自然界运行法则;孟子以人先天善端出发提出“仁民爱物”,以人文主义精神收稿日期:2 0 2 3-0 6-14作者简介:潘丽嵩(19 9 2 一),女,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范晓阳(19 9

    5、 2 一),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总第2 18 期论证人与物的关系,奠定了儒学天人关系的基调。宋明时期对这一观点进一步深化,以“以物待物”取代“以我待物”,反映了在此过程中古代先哲对天人之间主客体关系的不断论证与反思。在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关系中,实质蕴含的三方面理念令人深思:首先是“天行有常”思想,指出自然界发展尤其是自身客观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5 12 8 4;其次,“制天命而用之”的主动精神,指出人可以通过掌握自然规律为我所用,强调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增强人的主动性;三是“以物待物”的平等观念,以“小

    6、我”融于自然的“大我”之中,从认识论的角度以“一体之仁”将人与万物有机结合。总体来讲,天人合一思想具有中国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和历史性,反映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与自然统一的肯定,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正确处理天人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天下大同的天下观以万邦和谐的协同发展拉近各国距离,深化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发展方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天下大同反映的社会理想彰显中国特色,是我国古代先人对于公平正义社会环境的早期探索。从最初的“有事共商、有饭同吃”到“天下为公”,大同思想几经变化。诗经在很多内容里反映了广大民众尤其是下层人民对没有剥削和压迫的自由生活之憧憬与向往。从“彼

    7、君子兮,不素飨兮”6 117 到“硕鼠硕鼠,无食我黍”6 118,劳动者对带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现实实有诸多不满,这表明此时民众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有趣的是,中国古代先哲往往采取“托古改制”的形式,借助神话传说以反向构筑理想社会。先秦诸子对于理想社会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如孔子的均安思想、墨子的兼爱尚同、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等。礼记礼运托名孔子将中国古代社会理想具体勾勒出来,所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17 9 8,其中蕴含的理想社会特征便有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之意。礼运篇的思想先进性在于不仅将大齐鲁师范学院学报同社会具象化,更强调大同社会的实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即便中国古代大同思想仍带有封建社会的残

    8、留,但是它反映的广大人民追求人际平等、社会和谐的思想为溯源中国传统文化天下观与社会伦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以和合万物的传统伦理思想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源。传统社会伦理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以其仁爱、孝悌、忠信等丰富的理论内涵承接了人与人、人与家、人与国之间的联系。古代中国是农业文明社会,聚族而居,以家庭延伸至家族、氏族、部族、民族,反映到文化上即从家庭至家国、家天下的文化体系形成。所以,家风、家训、家教文化流传至今,依旧对家族乃至氏族发展影响巨大。论语学而有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8 5 儒家以孝为仁之本,对于家庭和顺具有积极意义。以

    9、家庭孝文化延伸出的和谐思想推及社会层面,则强调和而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是一种能够推已及人的思想观念,体现出以人与自我的和谐推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国家的延展性。从“和合故能谐”19 15 1的早期出现,和合思想不仅从内涵上延伸出和而不同、和生万物、和谐万邦等理念,更是在其思想延展性上将和合理念扩展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民族性、国家性培育有重要的涵养作用。“和而不同”理念,通过对“不同”的相互协调整合达到“同一”,以此促进万物共生的最终目标。同时,“和”是对自我文化的自信与坚守,并非随意附和,而是肯定万物之间的差异性存在,并强调万物之间的相互包容与交流,即所谓兼

    10、收并蓄、求同存异。厚德载物的道德观以人心和善的仁爱贤德构筑个人修身及社会、国家发展所需的精神基础。“君子博学、深谋、修身、端行,以侯其时。”10 2 6 5中国古代社会历来重视对德行的培养,讲究“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9 2 18。从中国传统文化道德观内容理析,其包含了人与自然、社会相处之道,是体系庞大的整体观。儒家的道德观以79.80.“仁”“义”为核心,内含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方面的要求。老子的道德与儒家仁爱思想一致,并认为德性是化育万物的本源。老子对于道、德、仁、义、礼有自已独特的排序,“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18 6 从这一角度来讲,中

    11、国传统文化不仅涵盖内容丰富的道德观,更包含与之相配的培养与约束机制。从中国传统文化道德观内容来讲,其包括了个人层面道德的自我修养,社会层面的尊老爱幼、人际和谐,国家层面的大义奉献。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基和实现理想的基本途径。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传统文化道德观与现代伦理学道德观有着很大不同。现代伦理学将道德的主要内容定义于人际交往的行为准则及义务等,中国传统文化道德观内容更广、体系更为完备。厚德载物的道德观,将人道与天道紧密结合,以个人的道德修养推进社会、国家的有序发展。二、中华文化的当代发展坚定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化价值底气“周虽旧邦,其命维新。”6 12 7 4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

    12、华文明历久弥新且时代特征各有差异。从中国历史发展来看,有一个问题令人深思:作为民族多样的世界人口大国,民族融合发展呈现高度统一态势的原因在哪里?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12 可见,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才是中国历史发展历久弥新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展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独特标志。新时代中,人类文明新形态以中华文化在当代的文化包容性展现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有赖于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马克思主义在新的时代下能够焕发生机与活力,亦得益于在其中国化的进程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

    13、化的结合。可以说,“第二个结合”作为又一次思想解放,在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了“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潘丽嵩等:传统、现代与未来: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化在场2023年第4期创新”的实践可行性。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1318 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民族和人民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坚强的精神命脉。坚定人类文明新形态下的中华文化,是我们屹立在世界发展洪流的精神支柱,也是民族复兴发展的不竭

    14、动力。新征程上,人类文明新形态以中华文化在当代的主动性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积累的宝贵实践经验。从文化内质分析,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包含历史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涵盖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改革过程中领导全国人民总结出的社会主义建设先进经验。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是指导中华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中国近代史中,伴随着民族危亡和西方思潮的进人,中国传统文化一度成为腐朽封建文化、落后文化的代名词而受到质疑与抵制。新中国建立之初,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改革的进程中,从理论与实践双向维度解决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走向问题,为中华文化现代化转型提供了发展机遇。毛泽东

    15、强调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文化发展实际相结合,并提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秉持科学和客观的态度,他指出:“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147 0 8 毛泽东对于中华文化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认识,更是从方法论角度系统阐述了中华文化应与马克思主义结合、与中国实际结合的发展进路。此后,我党以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观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创新性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结合不同时代特征延伸出社会主义先进

    16、文化,不断为中国式总第2 18 期现代化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新形势下,人类文明新形态以中华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中华文化自信与认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在当代的“两创”发展,焕发了中华文化自身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发展活力,对解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价值参考;同时,中华文化“两创”发展的实践价值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价值导向,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展现中华文化的时代风采。当代中华文化的文化在场,更加肯定国家发展进程中所包含的悠久历史及坚定不移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

    17、强国建设”2 。由此可见文化兴盛对于国家兴旺发达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对比于过去“中体西用”“西体中用”“全盘西化”等理论,人类文明新形态更加侧重于建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独特性,是在世界文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形态基础上探寻的具有中国式现代化特性的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体现出的文化时代性价值,首先表明我国的当代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而不是别的什么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滋养、以新时代的当代环境与世界形势为实践基础。中华文化历经千年,在长期历史演进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国人对世界、社会、人生的独特看法,并以这种独特的思想理论、价值体系、精神品质区别

    18、于其他国家与民族文化,从而铸就了我国文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悠久的历史告诉我们:优秀的文化能够给予国家和民族发展以强大的力量。三、中华文化发展的未来导向肯定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化旨归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创造的,其旨归实质是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思想等在文化上的反映,具有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特点。齐鲁师范学院学报人类文明新形态下的中华文化建设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从文化本身来看,其产生和发展与人的生存、发展相统一。一部中华民族发展史,也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发展史。文化不仅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社会的存在状况,更是记录了这一时期人的思想与观念。马

    19、克思强调:“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35 从这个角度分析,文化对于社会的反映在本质上是对于人的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人”的地位和发展,所谓“天地之间,人最为贵”16 9 6。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以人的全面发展实现自身的内在超越。如儒家文化中主张修身养德以达到理想人格;道家文化中通过对自然本性的参悟追求主体精神的自由和谐等。虽然封建等级观念与现实遏制了传统文化中对“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可能性,但就其思想本身的出现而言具有价值层面的先进性和超越性。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压迫和斗争,马克思发出最强号召:“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此后,马克思主义为“人”的觉醒带来曙光。中国共产党自19 2

    20、1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可见,人类文明新形态下的文化建设,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毛泽东认为党领导下的中国文化“应为全民族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147 0 8。此后,“文化为人民服务”成为我国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中国形态的未来文化建设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也是我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前提下、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得出的宝贵经验。人类文明新形态下的中华文化建设应以守正创新为主要途径。“守正”,要求我们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文化软实力塑造中国精神、中

    21、国价值、中国力量;“创新”,则要求我们不断适应时代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创新思想、创新路径、创新举措,坚持包容互鉴。党和国家的历史表明,中国形态的未来文化建设既不能对传统文化故步81.82.自封,也不能一味逢迎西方文化。自古以来,中华文化就以其自身多元性、包容性对世界人类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影响力。近代以来,伴随着西方文化的输入,中华文化虽受到质疑但仍以其自强不息的文化基因获得持续发展。不可否认,近代以来西方以先进技术获得的强大的生产力将西方文化快速推至各国。但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同样证明一味逢迎西方文化的结果就是走向灭亡。中华文化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灵魂,是我们坚守

    22、国家独立发展之路的文化脊梁。守正创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华文化在新时代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人类文明新形态下的中华文化建设应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目标。中华文化追求的大同社会是全人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随着全球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加深,我国文化建设致力于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尽管世界各国发展水平、文化制度、风俗习惯各有差异,但是从人的本质上讲,人类对于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是相通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 0 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

    23、的全人类共同价值。”2 16 文化的多样性造就了世界文化的异彩纷呈,文化的求同存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找到世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提出,是对不同国家发展路径的文化探索,也是中华文化应对时代之变做出的中国式选择,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华文化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国家转型过程中,以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现代化发展的实践逻辑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的未来导向三重维度构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明新形态。可以说,人类文明新形态体现出的文化在场既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与底色,也饱含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和改革阶段对于各个历史阶段先进文化的积淀。未潘丽嵩等:传统、现代

    24、与未来: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化在场2023年第4期来,人类文明新形态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鲜明导向,不断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实现以中华文化涵养下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引领人类社会新发展。参考文献:1习近平.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N.人民日报,2 0 2 3-6-3(1).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 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M.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2 1.3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N.人民日报,2 0 2 1-11-17(1).4季羡林.“天人合一”新解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3(1).5李清泉.

    25、老子大义 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9.6罗吉芝,译注.诗经 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7梁鸿,编选.礼记 M.长沙:时代文艺出版社,2 0 0 3.8杨伯峻,杨逢彬,注译.论语 M.长沙:岳麓书社,2 0 18.9吴文涛,张善良,编著.管子 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 9 5.10祝鸿杰,校注.苟子 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11赵炜,编译.道德经 M.西安:三秦出版社,2 0 18.12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强调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N.人民日报,2 0 2 1

    26、-12-15.1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M.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2 2.1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12.16袁康,吴平著.越绝书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总第2 18 期Tradition,Modernity and Future:On the Cultural Presence of the New FormAbstract:The new

    27、 form of human civilization is a Chinese form with a unique cultural presence formed by the Chinese people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racingfrom the cultural origin,the new form of human civilization has depo

    28、sited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and nurturedthe cosmology,the world,the social and moral values needed for modernization with such ideas as the unity of heaven and man,the great harmony of the world,the idea of harmony,and the concept of benevolence.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form of

    29、culturalmodernization,the new form of human civilization shows a new picture different from the western mode of modernization,andit is a new form of socialist modern civil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second combina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uture orientation o

    30、f cultural development,the new form of human civilization wil take the all-rounddevelopment of people as the foundation,the integrity and innov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as the way,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common values of mankind as the goal,highlighting the development vitality of the modern civili

    31、z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Key words:A new form of human civilization;Traditional culture;Contemporary value;Cultural orientation齐鲁师范学院学报of Human CivilizationPan Lisong Fan Xiaoyang?2(1.School of Marxism,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89,China;2.School of History,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B

    32、eijing 100089,China)83(责任编辑:田丽)+(上接第5 9 页)Value Implications,Realistic Difficulties,and Improvement Pathways of PhDCounselors in UniversitiesYanYu(College of Resource Environmeng and Tourism,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100048,China)Abstract:PhD graduates as an emerging force in the university c

    33、ounselor team,possess significant value implications forguiding ideology and values of students,cultivating high-quality talents,optimizing and innovating educational methods,whichserve as excellent reserves for building high-quality,innovative,and professional counseling team.By analyzing various r

    34、ealisticdifficulties faced by PhD counselors,such as insufficient development and performance of flexible thinking,lack of workexperience and professional skills,and weakened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sense of achievement,this article tries to explorebetter pathways to exert“doctoral abilities”.Firs

    35、tly,PhD counselors need to cultivate flexible thinking and construct a linkagemechanism of logical thinking and flexible thinking.Secondly,they should continuously improve professional skills in a timelymanner which effectively promote their professionalization level.Thirdly,talent cultivating mechanisms require to be optimizedto stimulate professional motivation and sense of achievement.Key words:PhD counselors;Value implications;Realistic difficulties;Improvement pathways(责任编辑:关欣)


    注意事项

    本文(传统、现代与未来: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化在场.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领证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