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国FDI与制造业GVC地位的关系研究—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视角.pdf

    • 资源ID:608382       资源大小:2.05M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VIP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中国FDI与制造业GVC地位的关系研究—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视角.pdf

    1、 38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o.1,Vol.38 Mar.,2023在数字化时代,生产过程的“分割化”与生产“任务和活动”的“国际离散”,导致“无国界生产体系”逐步形成。在产品由概念、设计研发、部件制造、组装到最后制成品营销等所有任务的组合中,价值的产生与实现在参与地区间不断往复,形成GVC(Global Value Chain),按照GVC分工,产品的某一生产环节在具有生产成本比较优势的国家进行。跨国公司拥有控制或协调全球供应链企业的权力,能够将货物和服务的跨境生产联系在一起,并建构增加值网络,是G

    2、VC分工的主要推动者与引导者,由跨国公司主导的GVC与全球贸易比重约为80%(UNCTAD,2013)1。中国过去通过嵌入GVC实现快速发展,贸易规模迅速扩张、巨额顺差,背后却是中国出口企业获取的极其微薄的加工费,但嵌入GVC分工路径是决定分工地位的关键(王岚,2015)2,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外需持续疲软,制造业长期依赖FDI嵌入GVC低增加值环节的弊端进一步凸显,贸易规模和贸易获利能力的错配是GVC分工给中国制造业发展带来的巨大挑战。FDI是中国制造业融入GVC分工的主要方式,FDI能够通过增加资本和提升技术水平促进中国制造业GVC地位升级。但不同动机的FDI对制造业GVC地位的影响有差

    3、异。市场导向型FDI抢占市场份额,凭借高技术或生产效率加剧东道国国内市场竞争(王恕立等,2014)3,东道国企业为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技术引进研发获得技术进步(傅元海等,2010)4,为GVC地位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出口摘 要 文章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视角,从理论层面论述FDI、GVC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内在机理:FDI主要从示范模范效应(技术知识溢出效应)、竞争效应、人力资本流动效应以及产业关联效应对东道国GVC地位产生影响。利用OECD-TIVA数据库,测算中国制造业的GVC地位与参与指数,发现制造业实际使用FDI与制造业GVC地位变动趋势相反,FDI的引入并未改善制造业GVC分工地位。

    4、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中,技术密集型制造业GVC地位最低,GVC参与度最高;劳动密集型制造业GVC地位最高,GVC参与度最低。在低技术、中低技术、中高技术以及高技术制造业中,高技术制造业GVC地位最低,GVC参与度最高;低技术制造业GVC地位最高,GVC参与度最低。最后,提出未来优化制造业FDI是提升GVC地位的主要路径。关键词 经济高质量;FDI;制造业;GVC中图分类号 F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1286(2023)01-0038-07收稿日期:2023 02 11作者简介:何达开(1997 ),四川省人,新疆师范大学商学院2021级

    5、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全球价值链。王维然(1971 ),山东省人,新疆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FDI与制造业GVC地位的关系研究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视角何达开,王维然(新疆师范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830017)39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第 38 卷第 1 期 2023年3月导向型FDI生产产品多用于出口,同东道国国内下游产业联系较弱,不利于下游行业价值链地位提升(李怡等,2018)5。当前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制造业GVC地位升级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表现,但由于在

    6、产品架构一体化领域、制造工艺一体化领域以及既具有一体化特征又需要前沿科技支撑的核心零部件领域缺乏技术优势,中国制造业表现出低端嵌入GVC分工的特征。因此,厘清FDI与我国制造业GVC所处地位的关系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首先将经济高质量标准界定为经济增长动能、经济增长结构与经济增长稳定性三方面,分别从这三方面对GVC影响机理进行理论阐述。其次测算了我国制造业GVC地位与参与指数,按资本、技术劳动密集型细分的分类GVC地位与参与指数。以及不同技术水平分类的GVC地位与参与指数。基于此,提出制造业通过优化利用FDI 提升其国际分工地位的途径建议。一、FDI与GVC影响理论机制FDI是资金、技术、管理经

    7、验和人力资源等在内的一篮子资源转移过程,对东道国GVC地位的影响是多途径的。FDI凭借与跨国公司GVC网络的天然联系,主要通过示范模仿效应、竞争效应、人力资本流动效应和产业关联效应对GVC发挥影响。1.示范模仿效应跨国公司FDI蕴含着更先进的知识和管理经验,对东道国企业产生技术示范作用:知识或技术的溢出效应。FDI加快了东道国掌握通用技术的速度,提高东道国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实现更高产出。2.竞争效应FDI一方面通过提升供应产品质量能够有效提高市场竞争程度(杨波等,2022)6,倒逼东道国企业加强研发和创新,改进产品质量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外资企业的竞争优势对东道国市场份额产生挤

    8、出效应以及形成技术壁垒效应,以此加强自身对价值链高端生产环节的掌控。3.人力资本流动效应GVC分工下,外资出于对中间品质量要求,会对东道国劳动力进行职业技术技能培训,人力资本的积极效应表现为,积累到足够优秀的人力资本和知识技术,东道国可以实现由GVC链条上的制造工序(第二产业)转向服务工序(横向升级)。消极效应表现为,外资企业相较于东道国企业工资溢价水平更高,吸引东道国高水平人力资本流向外资企业,降低东道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Jude,2016)7。4.产业关联效应产业关联包括:前向联系为当地企业提供中间投入;后向联系从当地购买投入品。FDI产生的诱导性要素需求对国内投资、产出和就业增长产生乘数

    9、作用,促进增长。但是FDI也会冲击东道国自我服务的产业链,在消费端与生产端造成需求转移和高级要素支撑乏力,抑制制造业服务化。而生产性服务业的滞后会阻碍制造业升级(顾乃华,2010)8。二、经济高质量与GVC地位的内在机理本文将经济高质量增长内涵界定为增强经济增长动能、优化经济增长结构、夯实经济增长稳定性。1.经济增长动能与GVC从经济增长角度来看,增强经济增长动能的关键是培植先进制造业集群。制造业通过提高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质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通过增加RD促进新技术或新业态对传统制造业的融合改造与提升,制造业能够承接更高增加值的生产工序,实现GVC地位攀升。40 Journal of

    10、Beijing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o.1,Vol.38 Mar.,20232.经济增长结构与GVC优化产业结构表明过去以高污染、高能耗、高投入以及低收益的“三高一低”模式嵌入GVC分工的落后制造业产能被淘汰,生产资源配置到具有高生产率的制造业,进而促进制造业GVC地位攀升。此外,制造业服务化作为制造业结构优化的典型特征,能够显著提升企业GVC分工地位(刘斌等,2016)9。3.经济增长稳定性与GVC夯实经济增长稳定性就是增加研发投入比重,加快攻关制约价值链发展的关键技术,技术进步使制造业能够生产更多工序环节的中间品,并促进GVC高增加值

    11、工序稳固在国内市场,实现GVC地位攀升。4.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效应政府对FDI的引导与规范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峰,2002)10。因此,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通过提高FDI的质量与限制FDI追逐低端加工制造业并引导其流入高生产效率的产业门类,使生产要素配置到具有更高生产效率的企业。“一降一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拥有先进生产力或从事高增加值生产活动的企业能够在现代化物流与通信技术支持下,增强集聚效应,形成规模经济。从而协同实现向高附加值生产工序的攀升。三、制造业GVC测算和分析(一)GVC地位与参与指数计算一国GVC地位可以从经济地位和物理地位两方面测度。测度经济地位普遍采用出口国内增加

    12、值率。出口国内增加值率越高,代表出口拉动GDP的能力越强。相反,出口外国增加值率越高,代表出口中贸易增加值更多被别国吸收。测度物理地位通过构建生产端离最终需求距离的上游度或离初始增加值的下游度,以此确定具体工序阶段。鉴于我国加工贸易的占比高于一般贸易,强调出口促进经济以及人均收入增长。因此本文参考Koopman et al(2010)11,从经济地位测度一国GVC地位,具体公式如下:(1)其 中,下 标表 示 行 业 业,表 示 国 家。表示 国 行业价值链经济地位;表示 国 行业出口国内间接增加值;表示 国行业出口国外增加值;表示 国 行业出口总值;的数值代表 国 行业GVC分工中获取增加值

    13、的能力。(2)为 国家 行业的GVC前向参与度,代表对国际市场提供中间品的能力;为 国行业的后向参与度,代表对国际市场供给中间品的依赖程度;的数值反映 国 行业的国际贸易中有多少是以GVC形式进行,即在全球中间品贸易生产网络中的融入程度。(二)典型事实分析1.FDI与制造业GVC指数整体分析 OECD-TIVA数据库的数据图1显示了按照上述公式和计算的制造业GVC地位与参与指数以及实际使用FDI。首先从GVC指数而言,制造业GVC地位指数数值偏低,说明中国制造业更多是以后向联系嵌入GVC,即制造业主要是将进口的中间品用来生产出口制成品且进口中间品国外增加值占比更大,核心技术与关键中间品都依赖进

    14、口。制造业GVC参与度较高,意味着制造业深度融入GVC分工。从综合地位与参与指数可以得出,中国制造业主要嵌入加工组装等生产工序,在生产来料加工出口产品时,贡献的仅仅是简单的劳动服务,这是GVC增加值最低的生产环节。在加工贸易高占比重背景下,制造业出口最终产品中包含外国增加值越来越多,大部分增加值被位于GVC高端位置的发达经济体俘获。其次,制造业GVC地位指数与制造业实际使用FDI变动趋势相反,制造业实际使用FDI越多,41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第 38 卷第 1 期 2023年3月越不利于GVC地位指数升级。原因可能如下:一是FDI过量涌入制造业,能够直接享用先进知识与技术导致制造业缺乏自

    15、主创新的动力,绕开技术壁垒并减少研发成本的战略导致增加对技术引进或进口关键中间品的依赖。尤其对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而言,由于先进技术的自主研发成本高于直接引进成本,自然会选择依赖FDI的技术溢出并维持在GVC原有位置,此时FDI的低端锁定效应较正向溢出效应更明显。二是本文是基于宏观行业视角。在GVC分工下,区分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是很有必要的。从微观企业视角来看,加工贸易中,进料加工企业与国际市场联系更紧密,享受国际技术或知识溢出效应更显著,因此更助于企业提高生产品质量(Halpern et al,2010)12。高质量的中间品意味着需要更多R&D,R&D具有明显的空间外溢效应和价值链外溢效应(余

    16、泳泽,2015)13,因此对于FDI的技术或知识吸收学习能力更强,高R&D能够产生FDI对GVC地位促进的协同效应。三是本文FDI统计口径是基于行业整体而言,需充分考虑异质性。相较于我国港澳台地区资本,来自于发达经济体的FDI对内资企业创新促进更突出(曾国安等,2010)14。2.制造业GVC的类型差异(1)按生产要素区分的制造业GVC将制造业按照生产要素区分为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以及劳动密集型,表1显示了分类GVC地位与参与指数。劳动密集型制造业GVC参与指数最低,大约0.66,比技术密集型制造业GVC参与度(0.78)低约12%,比资本密集型制造业GVC参与度(0.73)低约7%,在GV

    17、C分工模式下,需强调所处的生产工序,即考察生产环节所具备的技术含量或获取增加值的能力。事实上,FDI的确能促进高技术或高资本制造业占比提高,但并不益于促进高技术或高资本工序占比提高(葛顺奇,2015)15。另外,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凭借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禀赋更容易获取生产要素,因此参与GVC分工更具有竞争力。以出口制成品的技术或资本要素含量来衡量一国制造业发展情况不具有实际意义,无论是技术、资本还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中,中国均是以下游生产工序嵌入产品的垂直分工,出口的技术产品都更多是进口中间品组装制成品。技术密集型制造业GVC地位指数远小于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这意味着即使都处于加工组装的

    18、生产环节,由于技术密集型产品更重视研发设计与营销售后等生产活动,强调核心技术的附加值,因此产品的附加值会更多流向上述工序,挤压加工组装环节增加值,形成价值链压迫。表1 按生产要素区分制造业类型的GVC地位与参与指数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劳动GVC地位指数0.2470.2770.3110.2960.3280.3020.2890.3040.3160.3250.3540.3610.3490.343GVC参与指数0.6820.6820.6830.6510.6340.6230.6260.6320.6440.6490

    19、.6620.6810.7010.711资本GVC地位指数0.1940.2030.2040.2050.2560.2110.1930.2100.2330.2580.3060.2890.2490.222GVC参与指数0.7440.7500.7490.7380.7300.7200.7230.7270.7370.7390.7460.7120.6790.670GVC 地位指数GVC 参与指数FDI(亿美元)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0.80.60.40.206004002000FDIGVC指数图 1 制造业 GVC 地位

    20、与参与指数以及实际使用 FDI数据来源:GVC指数根据OECD-TIVA数据库(https:/stats.oecd.org/)中原始数据计算而得(下同);FDI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https:/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o.1,Vol.38 Mar.,2023技术GVC地位指数0.1030.1350.1440.1490.2440.2060.1720.2000.2060.2190.2590.2620.2420.250GVC参与指数0.7730.7830.7940.7830.7820.7730.7620.77

    21、00.7640.7660.7750.7780.7760.777注:按照OECD分类方法,本文将纸质印刷类企业划分至资本密集型分类。(2)按技术含量区分的制造业GVC将制造业按照技术水平分为低技术、中低技术、中高技术以及高技术制造业,表2显示了按OECD-TIVA分类法区分的技术含量分类制造业GVC地位与参与指数,低技术制造业GVC地位指数最高,高技术制造业GVC地位指数最低。事实上,低技术制造业相较于中高技术或高技术制造业,加工贸易比重最低(王岚,2015)2,而参与技术密集度越高的GVC链条,由于缺失核心技术,加工贸易倾向越严重,在技术前沿就越容易被“低端锁定”。进一步分析,GVC参与指数高

    22、技术制造业最高,低技术制造业最低。原因可能是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制造业的工厂。发达经济体的“无工厂制造商”将下游生产制造链条“外包”至中国,只保留核心技术与高附加值GVC环节在母国,而这部分“无工厂制造商”多是中高技术或高技术制造业。大量中高或高技术制造业在中国被投资设立辅助性业务生产线,使中高技术制造业GVC参与度提高。同时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代表着优质化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与低技术制造业投资相比,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往往能获得较高收益,因此FDI通常会流向中高技术制造业,同样提高GVC参与度。表2 按照技术含量区分的制造业GVC地位与参与指数20052006200720082009201

    23、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低技术GVC地位指数0.247 0.276 0.310 0.295 0.328 0.302 0.289 0.304 0.316 0.324 0.354 0.361 0.348 0.341GVC参与指数0.684 0.684 0.684 0.653 0.636 0.625 0.628 0.634 0.646 0.651 0.664 0.683 0.701 0.710中低技术GVC地位指数0.193 0.202 0.203 0.204 0.255 0.209 0.191 0.207 0.231 0.257 0.305 0.288 0

    24、.247 0.220GVC参与指数0.744 0.750 0.748 0.738 0.730 0.720 0.723 0.728 0.738 0.739 0.746 0.712 0.678 0.669中高技术GVC地位指数0.210 0.234 0.241 0.235 0.299 0.264 0.243 0.266 0.269 0.283 0.314 0.321 0.307 0.303GVC参与指数0.739 0.767 0.762 0.753 0.754 0.745 0.745 0.753 0.731 0.733 0.743 0.746 0.742 0.725高技术GVC地位指数0.059

    25、0.087 0.094 0.105 0.213 0.174 0.133 0.159 0.168 0.181 0.230 0.229 0.207 0.222GVC参与指数0.787 0.791 0.811 0.800 0.799 0.789 0.771 0.781 0.784 0.786 0.793 0.797 0.794 0.807(3)重工业与轻工业前后向参与指数将制造业分为轻工业与重工业,图2和图3分别显示了轻工业和重工业的GVC_b(后向参与)与GVC_f(前向参与)指数。横向比较,重工业无论是GVC_b或GVC_f均高于轻工业,这表明中国制造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部分大型复杂装备领域。竖向

    26、比较,轻工业GVC_b高于GVC_f,但两者差距整体上有缩小趋势,尤其是20152018年,GVC_f 超 过 GVC_b。重 工 业,GVC_b 明 显高于GVC_f,并且重工业GVC分工地位在经历了20152017年 的 增 长 后,20182021年 又 呈 现下降趋势,冲击可能来自高端制造业的国际变化,(续表)43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第 38 卷第 1 期 2023年3月比如美国引导高端制造业回流。综上,中国制造业具有典型大而不强的特征,在全球制造四级梯队格局中,仅处于第三梯队。尤其是技术标准较高的制造业深度融入GVC分工呈现出低端锁定的倾向,大部分附加值被国外优势企业俘获,传统

    27、制造业的路径依赖导致制造业的发展思路仍然局限于传统的比较优势以及产业结构。0.180.160.140.120.100.080.060.040.02-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GVC-fGVC-b图 2 轻加工制造业的前后向联系指数0.300.250.200.150.100.05-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GVC-fGVC-b图 3 重型制造业的前后向联系指数注:数据来源ADB-MRIO四、结论与政策建议制造业

    28、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抓住GVC重构与产业变革机遇,打造自主可控价值链,形成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制造业标准体系。长期“两端在外”的发展模式使得中国制造业核心技术严重依赖国外GVC链条。中国需坚持以价值链战略为出发点,超越价值链低端组装出口环节,并持续重视创新研发设计等高增加值工序。一是增强高技术制造业企业的基础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提高我国研发经费支出中基础研究经费占比,增强高技术制造业企业的基础创新能力,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增强国内生产配套能力,引进高端专业化人才等积累制造业本身的高级生产要素,提升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以及FDI转移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提升制

    29、造业GVC地位,构建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高技术制造业GVC地位升级。二是提高引入FDI的门槛。从多维度对FDI质量进行优选,营造公平、公开的投资环境,加强对FDI的监督,引导FDI合理流向制造业。同时注重引导国内优秀资本流入制造业。三是引导生产要素配置到具有较高生产率的企业。通过经济高质量发展,引导生产要素配置到具有较高生产率的企业。扩大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占比,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增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扩大高速宽带覆盖,在现代化物流与通信技术支持下,融合制造业数字化发展。注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增强规模经济。参考文献:1 UNCTAD.World I

    30、nvestment Report 2013:Global Value Chains:Investment and Trade for Development:CHAPTER IVR,2023-02-11,https:/unctad.org/system/files/official-document/wir2013ch4_en.pdf.2 王岚.中国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路径研究-嵌入位置和增值能力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5(02):76-88.3 王恕立,向娇娇.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不同投资动机的经验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4(09):109-119.44 J

    31、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o.1,Vol.38 Mar.,20234 傅元海,唐未兵,王展洋.FDI溢出机制、技术进步路径与经济增长绩效J.经济研究,2010(06):92-104.5 李怡,李平.FDI对中国工业价值链升级影响的异质性考察J.世界经济研究,2018(05):37-50+135-136.6 杨波,任飞.双向FDI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J/OL.软科学:1-172023-02-06.7 Jude.Technology Spillovers from FDI.Evidence on t

    32、he Intensity of Different Spillovers ChannelsJ.World Economy,2016,39(12):1947-1973.8 顾乃华.生产性服务业对工业获利能力的影响和渠道基于城市面板数据和SFA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05):48-58.9 刘斌,魏倩,吕越.制造业服务化与价值链升级J.经济研究,2016(03):151-162.10 高峰.利用外资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作用机理探讨J.经济问题,2002(11):18-20.11 Koopman R.,Powers W.,Wang Z.,et al.Give credit wher

    33、e credit is due:Tracing value added in global production chainsR.NBER working paper,No16426,2010.12 Halpern L,M.Koren,A.Szeidl.Imported Inputs and Productivity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5,105(12):3660-3703.13 余泳泽.中国区域创新活动的“协同效应”与“挤占效应”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5(10):37-52.14 曾国安,马宇佳.论FDI对中国本土企业创新影

    34、响的异质性J.国际贸易问题,2020(03):162-174.15 葛顺奇,罗伟.跨国公司进入与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研究J.经济研究,2015(11):34-48.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s FDI and GVC Position in Manufacturing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HE Dakai,WANG Weiran(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Urumqi Xinjiang 830017,

    35、China)Abstract:The paper discusses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FDI,GVC,and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According to the OECD-TIVA database,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divided by technology,capital,and labor factor intensity,and the corr

    36、esponding GVC status and participation index are calculated.It is found that the GVC position in technology-intensive manufacturing is at a low level,while the GVC position in labor-intensive manufacturing is relatively high.Further according to the technical level,the GVC status and participation i

    37、ndex were calculated,which showed that in high-tech manufacturing,the GVC position was the lowest and GVC participation was the highest.GVC has the highest division and the lowest participation in labor-intensive manufacturing.Moreover,FDI cannot improve the GVC position i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

    38、y through the positive spillover effect,and the low-end lock-in effect is more prominent i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Therefore,China need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threshold of manufacturing FDI,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production factors,and enhance the basic innovation capacity of the high-tech manufacturing industry.Key words:high-quality economy;FDI;manufacturing;GVC(责任编辑:何耀琴)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FDI与制造业GVC地位的关系研究—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视角.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