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一方热土——河池文学巡礼.pdf

    • 资源ID:603926       资源大小:1.56M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VIP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一方热土——河池文学巡礼.pdf

    1、桂学研究一方热土 河池文学巡礼李果河土地是滋养万物的当然也滋养人类滋养人类的一切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然也滋养人类的文明滋养人类的文学滋养出一批文人文学从哪里来?当然从人的社会生活中来 有什么样的土地就有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文学拉丁美洲是一块开垦较晚的土地人们对这块土地不甚了解总觉得它很神秘 人们对它的神秘越是探索就越产生神秘感越有神秘感也就越想探索在一大批文人的探索过程中产生了一种风靡全世界的文学 “魔幻现实主义”!我对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曾经很感兴趣读了一些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也曾经生活在他们的迷幻之中 当我从他们的迷幻中回过神来的时候我发现了我们也有一片神奇的

    2、土地我们也有我们“神奇”的文学这就是我身在其中的河池山水我曾游弋其中的河池文学如果你生活在海洋上或生活在无际的大平原、草原或者无边的沙漠来到我们广西河池你一定觉得这片土地神奇无比你看那蜿蜒穿行于千山万之中的河流水流浑红如血 她从神秘的山崖里滚滚流出 你一定惊魂难定地发问:“这是一条血的河流吗?它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时就会有人告诉你:“红河之水天上来!”你一定情不自禁地发出“呵呵”之声如果有人带你在河池游山玩水你就会发现这里的石山重重叠叠、森林密布、青峰奇峭你看那双龙瀑布犀牛泉美女湖水晶宫百鸟岩百魔洞仙姑洞响水滩八滩山珍珠洞山山奇特洞洞深邃该地区的罗城县有位民间诗人陈庆华写有两句诗歌颂河池

    3、一带的奇山异水:青脆溪声奇峭峰江山到此不平庸的确河池的江山实在不平庸特约稿除了山水奇峭河池地区的人文历史也很奇特悠久 从壮族的创世之神布洛陀、莫一大王到近代的共产党员韦拔群领导的土地革命多少人文故事还有多少奇特的壮族、苗族、瑶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等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趣的习俗文化 这些都是河池文人最感兴趣、最喜探索、最爱描述的文学题材以及研究、探讨的对象你说供给文人们抒写的题材、描述的内容还不够丰富吗?就像拉丁美洲一样地域文化宝藏的丰厚成为文学内容丰厚的基础光是少数民族的题材就让作家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最大的一支少数民族 壮族就可以分为几个族群:南壮、北壮、布衣壮等语言有异风情不同 瑶族有

    4、 个部族之多如平瑶、过山瑶、白裤瑶、京瑶、蓝靛瑶等等就是河池地区的苗族也分为三四种:白苗、花苗、黑苗等不一而足 年我做过近一年时间的民族调查 年至 年在“河池少数民族干部学校”(简称“民族干校”)当过五年教师跑遍河池地区 个县各个民族的风情风味(我本人是水族)都浅尝一遍 的确光是少数民族丰富的生活就让作家书之不尽 我的文学作品里就有不少少数民族文学题材的东西河池的确是一块丰厚的文学热土 据我所知在这块土地上前前后后就培养出四百多名著名文人 远的不说在我们广西我敢说它是首屈一指的因此我与河池文学结下不解之缘 我知道她像一股清泉发源于河池的深山老林汇聚于全国的大江大河奔腾于广袤的中华大地远古的不说

    5、单说她的现代 年以前河池地区就已出现一批著名的文化名人:罗城县的曾敏之、周钢鸣、刘名涛宜山县(今宜州区)的饶韬 年以后 年代初期的包玉堂、韦照斌和伍任禄等人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涌现的文学浪潮有聂震宁、蓝阳春、潘琦、蓝怀昌、任君、蓝汉东、常剑钧、鬼子(廖润柏)等一批文化名人涌现后来河池师专(今河池学院)文学的兴起一股新鲜的河流涌入河池文学的大潮 至此河池文学犹如一条大江汪洋恣肆滚滚向前几乎所有的大江大河的发源都是涓涓细流其中汇聚了不少的支流然后才气势磅礴奔流前行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其源头是一条不显眼的小沟长江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南麓其源头与黄河源头无异窃以为河池文学源自曾敏之、周钢鸣、饶韬、

    6、包玉堂诸人暴涨于聂震宁、蓝怀昌、潘琦诸人东西、凡一平、鬼子、田湘、何述强等人也是在她的暴涨期涌现出来的有幸的是我是她发源、汇流、暴涨期的见证人亲历她的起源到暴涨 因此很有一番经历值得说一说桂学研究记得是 年夏天我作为广西代表出席中国写作学会在深圳市召开的“全国写作学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个学会的主席是著名诗人臧克家广西代表除了我还有广西师范学院(今广西师范大学)的欧阳若修、黄绍清(二人均是我就读广西师大时的恩师)诸人更有幸的是出席这次会议的还有著名作家、香港文汇报副总编曾敏之先生此外还有全国著名散文作家秦牧先生等人 置身于此班文人之列我的心情十分兴奋 我决定造次“采访”(其实应叫“拜访”)曾

    7、敏之先生在此之前我拜读过不少曾敏之和秦牧的文章对他们的经历也略知一二曾敏之是广西罗城县黄金镇人 岁时便混迹于江湖 年在重庆任大公报记者国共重庆谈判期间采访中共首席谈判代表周恩来发表了长篇专访十年谈判老了周恩来从此驰名文坛那时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高校教师因此拜访曾先生是我的一次“冒险”他在台上发表长篇谈话时我即斗胆向他“报名”递了张纸条上书“曾先生乡人李果河求见”他的报告结束后我即趋步向前自我介绍他听说我是家乡来的格外热情 我想不到曾先生竟是如此大方、客气、从容 我们在会客厅谈了近一个小时他约我当夜去喝茶我欣然答应那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刚刚起步深圳市是中央首批改革开放的试点新区空中到处是刚搭建的楼房

    8、高架地下是一片片污泥浊水 像春笋一样这是一座像刚从地面冒出来的城市她的一切都是刚刚披上的彩色新妆夜里曾先生和我一同走上茶楼我是个乡巴佬从未喝过夜茶但我知道那是香港、广州人的习惯我有几分担忧 茶楼设在当时深圳最豪华高大的顶楼上和我们一同步上茶楼的还有当时全国著名的散文作家秦牧先生 他们两人十分热情地款待我施礼毕便邀我上座 我想不到这两位当时中国文坛巨人那么的平易近人真的是叫我受宠若惊我们很谈得来这两位名人待人如水柔和而又欢畅曾先生已有好多年没回广西没回罗城 他的家乡我知道他一定想知道家乡的情况于是我主要介绍广西、介绍罗城、介绍黄金乡各方面的情况也谈谈我拜读曾先生和秦牧先生著作的心得 他们都很高兴

    9、那夜我们尽欢而别从深圳回来我写了篇人物报道曾敏之印象发在河池日报副刊上我把剪报寄给曾敏之他非常高兴立即回信 他的信先寄到河池日报编辑部由河池日报编辑部转给我 信中对我的文章和写作水平作了充分的肯定 但也对我文中的溢美之词作了批评说“我不喜欢那些歌颂型的东西”我特约稿从此知道曾先生是个十分谦逊的人我同曾先生从此便有密切的书信来往 我把我的几篇散文习作寄给他他都发在香港文汇报副刊上 那时香港文汇报副刊所发的大多是内地、香港名作家的作品我能跻身其列很感荣幸从此我同曾先生成了忘年之交我尊他为老师 曾先生年长我 岁应是父辈人物但我们没有任何隔代之感 后来他经常回广西回柳州回北海回宜山回罗城他在为广西的经

    10、济发展为家乡的文化事业奔忙 他每一次回广西都事先写信通知我和河池师专校长韦启良教授去同他会面 我们很谈得来从天文地理、文化现象到家乡的山水我们三观一致融洽无边 难得这样一位老人活到 岁仍念念不忘于我临终前还嘱托他的家人把他毕生的著作全套寄送给我曾敏之的精神和作为 关心下一代深深感染了我 我后来在河池学院的写作教学中在“河池作家群”的形成过程中所以能发挥余热是和曾先生的人格、学风分不开的我毕业于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 我自小热爱文学少年时对一些古诗词、古典小说、戏剧故事很着迷很感兴趣并能背诵和记忆那些东西 高中毕业时我即立志今后从事文学方面的事业 我能考取广西师大中文系是十分兴奋的我的文学基础是在广

    11、西师大中文系打下的我的文学志向也是在广西师大立下的 我那时的奋斗目标就是先做好一名中文系的学生将来做一名作家我们生活在一个十分幽雅的生活环境和艺术环境里那时中文系坐落在桂林王城外的叠彩山脚下背靠美丽的漓江木龙渡面朝高峨的独秀峰还有峰下的月牙池 长廊古画古帖充盈视野 更让我难忘的还有古风古貌的老师和教授如文学大家冯振、彭泽陶、胡光舟、曹淑智、黄素芬诸位才人 彭泽陶教授慷慨激昂课堂上时而鸦雀无声时而欢声笑语曹淑智老师则是娓娓道来入木三分 最让人激动的是黄素芬教授她那时才 多岁可说是花容月貌课堂上飞声动人 她讲诗经中的关雎讲到男负女情时伤情处潸然泪下感染了学生(特别是女生)于是很多人也泪水涟涟最叫学

    12、生难以忘怀的是中文系主任秦似教授他那时 多岁年纪身体微胖精神矍铄知识丰厚侃侃而谈 学生们对他先是敬仰后是佩服因为听说他是“左联”后期的诗人、散文作家曾是当时著名刊物野草的编辑和撰稿人 说到这些学生们就不由得肃然起敬 我那时还年轻阅历不广我总以为他和广东作家秦牧是兄弟 因为他们两位作家的散文风格很接近故事性很强很风趣语言平实而动人 后来我才知道秦似姓王名缉和是广西博白人他的父亲就是当年大名鼎鼎的北京大学语言学教授王力先生 后来王力桂学研究教授也时常到广西师大来教授我们的古汉语课程 我也有幸成了王力教授的学生当年秦似教授教我们唐诗宋词 有一节课讲到唐代诗人杜牧的诗他的兴趣特别的浓烈侃侃而谈 他特别

    13、有兴趣的是杜牧一首七绝金谷园诗曰:“繁华四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我记得秦似高声地说:“西晋的首富石崇的爱妾叫绿珠石崇死后悲伤过度在金谷园跳楼而死 这个坠楼人就是绿珠中国古代著名美女之一”停了一会儿秦似问:“这绿珠是哪里人你们知道吗?”学生们都愣了没有一个能回答秦似笑笑说:“广西博白县人 有幸的是我和绿珠是同乡”“呵!”下面一片惊奇那时有这样一位闻名的大作家做我们的老师陶冶我们鼓励我们其所产生的内热是难以估量的 我们读秦似的文章听秦似讲学欣赏他的经历和为人这对我后来从事文学事业影响不小!有人说我们是“师出名门”“弄文罹文网抗世违世情”(鲁迅诗)后来秦似老师因为三首

    14、诗被一位叫宋郡的评论家发表文章大肆批判、咒骂 宋郡的文章掀起全国性的对秦似老师的大批判 秦似从此被打入另册销声匿迹“文革”后只听说他调任广西大学中文系主任一直没有机会再见广西师大中文系叫我难忘她对于我的成人成长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此外还有我的写作老师欧阳若修教授、黄绍清教授、蓝焕成教授等等 不能一一记述后来我也成了一名大学的写作教师我秉承秦似等老师的衣钵发扬他们的精神做了我应该努力从事的工作广西师大是培养人才的摇篮那里的老师是喂养我们乳汁的保姆从此我们开始书写我们自己的文学人生中国新时代的文学在 世纪五六十年代也曾轰轰烈烈出现过像红岩铁道游击队山乡巨变创业史这样一批很受群众欢迎的作品也涌现出一大

    15、批像王蒙、赵树理、周立波那样让人难忘的作家 但是那时政治运动太多作家们的创作积极性受到很大限制创作思想受到很大局限 新中国真正的文学热潮应是在 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广西的文学热潮、河池的文学热潮、河池学院的文学热潮也出现在那个年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了“解放思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口号全党全国人民从过去的极左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全中国掀起了一股轰轰烈烈地建设社会主义热潮 有工业、农业建设热潮更有文化、教育建设特约稿热潮 所谓热潮那就是指参与的人数众多(几乎是全民动员)项目众多成就斐然面貌刷新河池地区的文学创作热潮和河池学院的文学创作热潮随着全国文化建设热潮而出现它是全国文化热潮和文学

    16、创作热潮中的一朵美丽的浪花回想当年中国那股文学热潮气势磅礴、浪花汹涌、热闹非凡那时刊物众多作家众多更重要的是读者众多 青少年学生、党政机关干部、街道市民、农村农民凡是有点阅读能力的人都天天读各种报纸、各种杂志人人都显得如饥似渴真的是历史上罕见 年我在广西日报副刊上发表了一篇小说韦老黑翻身我回到家乡不少人遇到我都问:“你写的是我们村的事情吗?我们也有一个韩长楷(小说中的人物农村中的极左分子)如今包产到户我们不怕他喊长街了!”弄得我脸上发热 我心想我的那篇小文真的有如此反响吗?足可见当年人民群众的阅读普遍性和关注度 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人的文学热情是多么高涨!那时在中国的文坛上先是出了“伤痕文学”继

    17、而是“反思文学”“知青文学”最后是多分流的“现代派文学”作家、作者也是一批批涌现出来最早唱响文坛的是 年被划为“右派分子”、以王蒙为代表的“右派作家群”这个群体非常出名的作家怕有一两百人之多 这个群体之后又涌现出一大批上山下乡的“青年作家”这一群体人数无法统计 广西文学和河池文学也和全国文学几乎同步那时河池地区也涌现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作家 旗帜性的人物应该是聂震宁和蓝怀昌诸人之后是潘琦和任君等人 有幸的是我同他们都有较深的交往我比他们年长可以说是看着他们“成长壮大”的“文革”时聂震宁还是宜山一中的一名学生那时我是宜山高中的教师因某些事情的关系我们相识、相处在一起 年间在宜山县文化局工作的韦佩红(

    18、我读中学时的同学)来找我她说县文化局局长夏敏(作家)分配她一项工作任务叫她为全县人民办一个文学期刊叫宜宛配合党的宣传工作培养党的文化人才 她说她有困难请我出面帮忙 我很乐意因为一来是我的爱好二来我也不太忙我答应了我在第一期阅稿过程中发现一篇文章很有特色一看作者是聂震宁我熟悉的一个青年 我把情况汇报给夏敏和韦佩红她们也很高兴并叫我为其写一篇评论推广一下 于是我写了苗圃新花一文同期刊在宜山县办刊物文苑上面 从此我和聂震宁结下了文缘 我发觉聂震宁是个很有写作才华的青年桂学研究 年解放军宜山县人民武装部把聂震宁和在宜山县文物馆工作的莫瑞扬(作家)招去他们收集了大批 年以来全县民兵斗争材料两人合作写成了

    19、一部书稿准备由出版社正式出版 在出版之前为了质量问题想征求当地一些文人的意见于是把我请去参加讨论提出意见 被县人民武装部请去的还有宜山师范的语文教师韦启良(作家)等人 讨论中与会者对聂震宁、莫瑞扬的写作水平给予高度的评价从此我同聂震宁的交识更进一步聂震宁的确是个有才华的青年作家他后来调到河池文艺当编辑培养了河池地区一批青年作家对河池学院作家群的形成有极大的帮助 后来他的小说频频在全国性大型文学刊物上发表还获得全国性的文学创作奖从此蜚声中国文坛 他可以说是河池文学的领军人物和中流砥柱 受聂震宁的鼓舞和影响河池地区文坛冲杀出一批年轻有为的作家和诗人聂震宁出名之前广西著名作家文人很少河池地区的作家文

    20、人更少 我所认识的那时河池地区的出名作家有包玉堂、韦照斌、韦志彪、蓝汉东、伍任禄、徐著文等寥寥数人 这些作家中和我交往很深的只有包玉堂、韦照斌、伍任禄三人包玉堂是罗城人比我年长三岁 年教育“大跃进”时宜山师范办起了大学班叫宜山师专包玉堂和韦照斌是这个班的大学生我是宜山高中的学生与宜山师范仅一条马路之隔 那时包玉堂已在诗刊和广西日报副刊上发表诗作我对他很敬仰 韦照斌则是我初中(宜山一中)同学 后来(大约是 年)包玉堂调南宁工作韦照斌到一所中学任教 大约 年包玉堂和韦照斌受区党委宣传部委托写一部歌颂广西著名英雄人物韦江歌事迹的长篇叙事诗:高原凯歌 两人便跑到我们学校找我我一听也很高兴表示支持 于是

    21、包玉堂便在我家住下与我同吃同住两个多月 他天天埋头终于把这部长诗写就并叫我为此书题写书名 包玉堂和韦照斌给我的启示是埋得下头所以能有成就那时经校革委会主任同意我请包玉堂为宜山高中全体学生作报告谈他在党的培养下如何成为一名诗人的经历学生们热情高涨纷纷向老包提问包玉堂、韦照斌、伍任禄等作家在河池文学这条脉络中是承周钢鸣、曾敏之诸人之“前”启聂震宁、蓝怀昌诸人之“后”的桥梁人物 没有他们之“前”很难有后来人之“后”韦照斌是聂震宁的语文老师有文脉相传之味大约是 年夏季一个星期六晚当时的宜山县文化局和宜山县毛泽东思想文化宣传队在宜山县人民礼堂隆重演出文艺节目我受县文化局之邀前往观赏 我坐在观众席的第一排

    22、中间位置上 演出前几分钟韦照斌带着一位身特约稿着旧军装的年轻人来到我前面郑重地向我介绍:“这位是蓝怀昌同志”我们热情地握手韦照斌介绍:蓝怀昌同志在广州军区战士歌舞团工作是个专业创作员我立即肃然起敬 因为那时广州军区战士话剧团出了个著名作家金敬迈写了部长篇小说欧阳海之歌风靡大江南北人人爱读 我也拜读了很受鼓舞我从此结识蓝怀昌和他成为朋友 他当时是河池地区文化局事业创作员(即后来的专业作家)蓝怀昌对自己的专业十分执着、十分勤奋 不久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祖国大地吹活了中国经济也吹新了中国文化 蓝怀昌年轻有为可以说生逢其时埋头苦干 不几年的工夫写出短、中、长篇一系列作品蜚声文坛 他和聂震宁成了河池文学扎

    23、扎实实的领军人物也带动和鼓励了一大批后来的年轻作家蓝怀昌为人开朗、豁达又平易近人、可亲可爱 他酒量大得惊人素有“文人不倒翁”之称谓 每次开作家笔会只要我们两人在一起他就要和我过过招 他对我说:“你代表水族我代表瑶族碰一碰看哪个民族酒量大”我无奈只得奉陪好在我也有几杯酒量叫我们水族人不丢脸蓝怀昌第一本小说集相思红一出版河池文坛一阵震动 河池文化局、文联召开了座谈会评论家们纷纷拿出评论文章我和广西教育出版社总编李人凡先生合作写了一篇评论表达了忠实读者的心意 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全国的文学热潮催生和带动了河池文学的热潮 远处的不说单说河池地区那时刊物多报纸多 个县县县有报刊文学的、政治理论的、经济的、教

    24、育的尤以文学刊物读者最为众多因此培养出来的文学作者、作家也多 各县中我所指导的最为出名、影响较为深远的有宜山县的文学刊物宜苑 宜苑曾获批准全国发行我和河池师专韦启良教授都是它初期的编稿人作者有全国各地的知名作家更多的是本土作家 一、二、三期的每期印数都达 万多册不得不叫人惊奇 比较出名的还有南丹文学丹凤等等 各县都有自己的作家群落都有自己杰出的作家 那时的确是一个写作的黄金时代 一个准确的数字显示时至今日河池地区共培养出著名的作家 人之多其中最多的是都安县有作家 人其次是罗城县 人!现在仍活跃在文坛上、卓有建树的作家、文学创作者恐怕有 人之多!最近又涌现出一个作家群体被人称为“巴马作家群”除了

    25、聂震宁和蓝怀昌这两位重量级作家河池文学中还有几位不得不提及的重要人物那就是潘琦、任君、鬼子诸人 我和以上诸人交情都很好桂学研究我 年就认识潘琦他是罗城县人那时刚从中南民族学院毕业在河池地区革委会(今河池市政府)当专业报道员(相当于今天的专职记者)潘琦喜欢下棋他和诗人伍任禄是一对棋手 我和伍任禄是初中、高中同学两人友谊很深 有时伍任禄邀我去找潘琦下棋一下就下到深夜 那时潘琦是个漂亮的后生仔精力非常充沛潘琦是河池地区或者说全广西亦官亦文的人才 他任职中共广西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他的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作品丰富多彩文笔朴实流畅潘琦文学创作的成就影响了河池地区年轻一代文人 平时言谈

    26、中不少官员均以潘琦为榜样 如今河池作家中不少人也是亦官亦文形成了“潘琦现象”潘琦也曾多次到河池学院出席多种文学创作活动和会议每次都做重要的讲话对推动“河池学院作家群”的形成和发展作用不小任君是当今著名的获奖剧作家影视作家小说作家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编导系 任君成就非凡为人直爽健谈是至今仍和我有来往的文友 至于他在广西乃至全国戏剧界有多大的影响我不懂戏剧做不出多少评论鬼子在广西文学界与东西、凡一平齐名被誉为广西文学界“三剑客”年 月我有幸与鬼子一同作为广西少数民族作家代表团成员在团长包玉堂同志率领下到北京出席“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工作会议”我们从此结识鬼子是罗城人创作颇丰在河池作家、河池文学中有代

    27、表性 但他的作品我读得较少 读他的作品总有一种魔幻的感觉现代派的味道较浓 我私下把他的创作划入现代派也许我的感觉是十分肤浅的、错误的纵观河池文学窃以为可分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早期以周钢鸣、曾敏之、包玉堂、韦照斌等人为代表第二时期是河池文学的高潮期这一时期以聂震宁、蓝怀昌、潘琦、任君、鬼子为代表第三时期是第二时期之后至今以潘红日、黄伟林为代表包括谢树强、瑶鹰(蓝振林)、杨合、姚魔、罗伏龙诸人他们均属于“少壮派”这些作家中还包括新涌现出来的以瑶鹰为代表的“巴马作家群”(巴马作家群中很多作家属“河池学院作家群”下面再作叙述)河池文学第三期作家的事业方兴未艾我想他们前途无量前景辉煌 因我年老退休已不太

    28、熟悉他们不敢妄作他言大约是 世纪 年代末广西文学界诞生了一个新鲜的名称和概念:“河池学院作家群”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我只记得 世纪 年代初柳州文联和广西作协联合在柳州召开柳州作特约稿家“柯天国作品研讨会”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区内外文艺评论家、一些文化单位的领导同志、广西作协、广西文艺和柳州一批作家 我也有幸被邀赴会 在一次会上群聊时不知是蓝怀昌还是潘荣才谈到河池师专出了一批写作人才时说“河池师专如今已形成一个文学创作群体”那时东西、凡一平已经出名了大约那时“河池学院作家群”在他们的心中已具雏形柳州会议回来我向韦启良校长汇报我们两人就觉得我校学生、校友如今文学写作的劲头正浓这所学校的名声在社会上已经

    29、脆响 柳州文联可以召开柯天国作品讨论会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召开“东西、凡一平作品讨论会”呢?韦启良校长立即作出决定:“开!”并叫我和副校长银建军(广西著名文学评论家)负责筹划于是我们以学校的名义开了“东西、凡一平作品讨论会”与会的区外代表由东西、凡一平邀请区内代表由我们指定 区外代表如今我只记得有影视作家、评论家石一宁等一批人 区内评论家有著名的文艺理论家黄伟林、陈学璞、张柱林等人 此外参与会议和活动的还有河池学院中文系已毕业的校友加上全体河池学院中文系在校的学生和老师 会议热闹空前代表们热烈发言会议取得很大成就 这对于东西、凡一平两位青年作家的创作对于毕业于河池学院的作家的创作以及对校内学生的写

    30、作热情是一种极大的鼓舞和推进!鉴于河池学院校友在广西乃至全国文学创作的成就与驰名我们又筹划召开大型的“河池学院校友文学创作笔会”这次会议的规模与参会人员与上次大体相同 只是从河池学院毕业仍在文学创作方面积极活动并产生一定社会影响的校友才回校参加会议 我记得回校校友有七八十人之多!为自己的校友召开大型笔会的广西高校乃至全国高校恕我寡闻河池学院为仅有!从此“河池学院作家群”正式形成驰名广西文坛如今共有作家 人他们都是出版有长、中、短(集子)著作的知名作家!或许要问:河池学院这么一所不显眼的高等学校怎么会培养出如此众多的作家?“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活水”就是党的教育、学校的教育、社会环境

    31、的洗造、学子们的努力“河池学院作家群”的形成我是其中之人因此很可以说上一些话河池学院的老校长龙卧湘后来的校长韦启良、银建军可以说是“祖孙三代”他们都是喜爱写作敬仰写作喜欢为学校创造业绩的党的教育工作者韦启良是散文作家出版散文集启良集银建军是当代广西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作家 老校长龙卧湘虽然年老时代的影响他没有从事文学创作但他是个文学爱好者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党的创始人之一、著名哲学家李达的学桂学研究生)知识丰富视野开阔心胸宽广 韦启良和银建军本身就是作家对文学创作的热心不用描述 有幸的是河池学院由他们三人来主持如果没有他们三人“河池学院作家群”根本无从谈起 至于我只是一个奔忙的穿线人物仅此而已

    32、 年春我收到母校广西师大中文系教授欧阳若修和黄绍清教授的邀请赴桂林广西师大中文系召开的“中南写作学会广西分会成立筹会”参加此次会议的有广西师大欧阳若修、黄绍清、林飞、袁明光等教授广西大学中文系来了两位一位姚正康教授另一位我已忘记名字还有广西民族学院梁成林教授南宁师院林士良教授等一共 余人 这些教授几乎全部是广西师大中文系毕业的学生后来被人们称为“桂林派”在欧阳若修教授的主持下与会者认真讨论决定成立以欧阳若修教授为主导的“中南写作学会广西分会”与会者一同做了一番筹划 说到开会地点欧阳若修教授说:“我们师院的学术活动较多可能安排不下 李果河同志你看能不能在你们学院召开?”我说:“我很高兴但是我只是

    33、普通老师我回去后向龙校长汇报由我们学校领导决定”我回来后立即向龙校长、教务处副主任韦启良汇报想不到他们非常高兴龙校长有些喜出望外说:“行就在我们学校召开我们这山沟沟里的大学能够有一些全国名作家、名教授到来能提升我们的知名度真是求之不得 经费我们想办法解决!”有了领导的拍板我和韦启良召集了学校热心的教师紧锣密鼓地开展筹划工作那时河池学院所在地宜山在全国来说偏之又偏河池师专更是名不见经传 武汉大学中文系诸人如刘道玉教授等都不知广西宜山在什么地方找来地图才知道有这么一个不太出名的县城 南京大学、江苏师院的一些教授收到开会通知后来信询问:广西宜山通不通火车呀?足可见当年宜山在全国人民心中多么微不足道经

    34、过一番筹划这次中南五省区高校的写作学术年会于 年 月在广西宜山县河池师专召开 参加此次会议的中南五省区各高校的教师、教授有 多人还邀请了广西作协、广西文学、广西日报、金城编辑部、河池日报等单位的记者和编辑出席河池师专热闹非凡连宜山县城也增添异彩像过盛大的节日 龙卧湘校长决定本校中文系全体师生作为听众参加会议会议决定聘请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当代著名作家刘孟宇(笔名汉特约稿水长篇小说勇往直前的作者)给中文系学生讲授“文学创作问题”广西南宁师院中文系主任、教授林士良讲授“写作技巧问题”我代表学校讲授“小说结构”专题这次盛大的学术会议诞生了广西写作学会会长欧阳若修教授、副会长黄绍清教授、林士良教授

    35、秘书长是广西日报记者万一知我和黄征旺是副秘书长其余有几个委员这次盛大会议让我们大长了见识特别是我校中文系师生包括一些很想在文学创作方面有所成就的学生如东西、凡一平、田湘一帮人 从此中文系很多学生都想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试一试、闯一闯 之后有好几个学生写出一些文学作品有小说、散文、诗歌都交给我不久当时河池地区唯一一家公开发行的文学刊物金城的编辑聂震宁到我家闲谈我把这一批习作交给他他很高兴决定在金城杂志同期发表 当时有凡一平、东西、田湘、梁颖武一共五位同学的作品被选上 那一期连同我的一篇小说一共发了六位师生的文章这些作者后来都著有专集全都成为广西当代著名的青年作家 我想这是后来“河池学院作家群”的源

    36、头起到先锋作用龙卧湘校长老了以后由韦启良接任韦启良校长老了以后由银建军接任他们“祖孙三代”知识丰厚视野开阔都是热衷文学创作热衷培育河池学院作家的领导人 这是“河池学院作家群”得以薪火相传并发扬光大的原因 年河池师专召开那次大学学术会议以后几乎每隔一两年就召开一次全国、全区性的文学创作会、笔会、研讨会后来历史系也召开了几次这类大型学术会议我记得大约有 次之多 那些年也是中国文坛十分红火的年代韦启良和银建军发展“河池学院作家群”的方针是“走出去请进来”即“校内的教师要经常到外地去参加各种学术、创作活动多接触些外地的名家、有成就的人也经常把校外的名家、有成就的名人请到学校来”河池学院虽是个偏僻的高校

    37、但起码在广西在同类高校中是名不居下的我刚调到河池学院便去拜访龙校长谈到教学工作时我对龙校长说:我想教古典文学 龙校长说我们缺乏写作理论教师 要你来就是想要你教写作理论这门课 你在报章杂志上发表过文章又有一些名气 你教这门课最合适 我们现有两位写作教师都不写文章 自己都不(会)写文章怎么能教好学生?校长言真意切我不能推卸 校长的那一句话我难以忘怀:“自己不写文章怎么能教好学生?”这句话深深地埋在我心里 我想起我在广西师大读书时的秦似教授、彭泽陶教授、欧阳若修教授和黄绍清、蓝少成、胡光舟、曹淑智等教授我在学校读书时他们都发表了不少文章给学生们很大鼓舞也特别受学生桂学研究们的尊崇 他们是我的榜样我一

    38、定要跟上他们的步伐我记得我师大读三年级时写了一篇作文叠彩山游记受到写作老师的表扬给很高的分 年级作文讲评时做重点讲评对我后来的写作活动鼓舞很大于是我接手河池学院中文系写作课后也十分重视对学生的作文教学学生们的每一次作文我都像阅读经典一样认真阅读认真批改(有眉批和总批)于是我从学生作文中发现不少写作人才 至今活跃在“河池学院作家群”“河池作家群”“巴马作家群”中出名的作家如东西、凡一平、杨合、覃波、韦云海等 我还把一些我认为写得好的经我修改的作文推荐给报章杂志 粗略统计我在教学期间经我批改作文能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的学生有 人之多(含师训班学生)当年我很希望他们未来能成为作家 可惜不少学生兴趣于一时

    39、没有坚持写下去这叫我失望和遗憾 所以有些爱好写作的学生叫我给他们题词我就写上这一句话:“写作是一项埋头苦干的事业谁埋得下头谁才有希望取得成就”因此我最赞赏的是东西、凡一平、田湘、何述强、班源策、韦云海、杨合、罗继高(短火)一批学生 他们埋得下头所以取得辉煌的成就“河池学院作家群”是河池学院这只摇篮培育出来的摇篮里有三位校长和几位教师学校社会环境社会土壤天上的阳光党的春风雨露那时中国社会掀起一股文学热潮河池学院也掀起一股文学热潮 河池学院前后也产生过七八个由学生自发组织的文学社团每一个文学社团都有自己的一帮作者自己弄钱出版自己铅印的文学刊物发表自己的文学作品互相竞争互添异彩 河池学院文学高潮时期

    40、颇有些类似于中国 世纪的“五四时期”“左联时期”刊物多、作者多读者也多 这对于“河池学院作家群”的形成起到壅培、栽花的作用 仅在这一点上要特别感谢文学评论家银建军校长还有就是十分热衷文学社团活动的如今广西著名散文作家何述强老师文学是人学是写人的文学人写的文学离开了人就不可能有文学银建军校长是教文学理论的也是作家、文学评论家 他在校长的位置上能如此关心学校文学和学生的创作是很难得的 他和韦启良校长当年主持了 余次由河池学院出面召开的广西乃至全国的文学创作笔会和学术研究讨论会接待来自广西乃至全国的名家(有时还请来外国学者如美国的于仁秋教授)来到偏僻的河池学院开展创作讲学、学术研讨活动 这对于提高这

    41、所学校的人气、名气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我至今所能记忆的除了前叙的中南写作学会年会暨广西写作分会成立大会还有广西写作学会几次年会仫佬族文学研讨会中国著名青年作家笔会和研究会(刘振林、李发模等 余人赴会)广西少数民族文学笔会全广西仫佬族文学研讨会(前期在河池学院召开在罗城县闭幕)东西、凡一平作品研讨会河池学院校友文学创作笔会刘三姐文学研讨会广西特约稿青年作家讲学会广西乃至全国著名的理论家、学者黄伟林、温存超、常剑钧、张燕玲都曾参与会议并作指导银建军校长主持时期是河池学院校园文学最兴旺的时期那时学校有四多:学校刊物多、校园小作家多、文章作品多、学校读者多 银校长还出面组织了 余位老师、学生“赴罗城采风

    42、队”由我带队赴罗城仫佬族、苗族聚居地采风历时 天学生们都写出了一批作品 这对“河池学院作家群”的形成起到了不可缺少的壅培作用“河池学院作家群”的形成过程中有一位标志性的人物叫人不能忘记那就是当今驰名广西文坛的散文作家何述强何述强是罗城人被誉为“罗城才子”河池师专中文系 级学生毕业后在罗城县中学任教 大约于 年调入河池师专任学报编辑部主任 何述强是个很聪颖的年轻人思维十分敏捷博学强记口才很好何述强一调入河池师专就给河池师专学生们的文学创作带来生机 他除了负责学报的编辑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抓学校文学社团的学生文学创作 何述强生性活泼算得上是个社会活动家 他接管这项工作把河池师专原先的文学社团组合归并

    43、如把原先的“南楼风”“丹霞社”合并成一个大社团叫“南楼丹霞”出版的刊物也取此名 该社团最多时可能有五六十人之多还招来附近学校的一些文学青年加入其中 可谓人马楚楚声势浩荡 在何述强的主导下他们出版刊物如公开发行的河池师专校报副刊还有南楼丹霞(不定期文学刊物)除本校学生作者以外还约请广西乃至全国一些知名作家写文章、搞讲座 南楼丹霞一度蜚声文坛引起文学界的重视和关注他们一次出版版面很大发有中短篇小说、散文、诗歌 这个社团十分活跃时常搞采风、郊游 他们聘请我为“顾问”我也非常乐意与他们交往 社团的文学作品有的被区内外刊用转载文学创作一度轰轰烈烈的“河池学院作家群”就是这么来的他们的摇篮就是河池学院教师是这座花园里的园丁河池文学、河池作家群、河池学院作家群以及方兴未艾的巴马作家群他们的产生和兴旺离不开以下的客观、主观因素:.奇特而神秘的自然环境.突出的时代条件:党的领导、社会繁荣、生活丰富.全国性的文学热潮的推助.地区、单位的热忱、支持或参与.作者的刻苦、努力.文艺界、教育界的支持桂学研究以上文字仅凭个人的回忆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对此问题感兴趣者请参阅本人小文:我看河池文学(载河池学院院报副刊)、东西、凡一平和我(载江南月刊)以及李果河文学作品选(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年 月版)


    注意事项

    本文(一方热土——河池文学巡礼.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