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伊利石基铁_锰氧化物制备及As(V)吸附性能研究_史默涵.pdf

    • 资源ID:600792       资源大小:5.41M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伊利石基铁_锰氧化物制备及As(V)吸附性能研究_史默涵.pdf

    1、-58-第46卷第3期 非金属矿 Vol.46 No.32023年5月 Non-Metallic Mines May,2023伊利石基铁/锰氧化物制备及As(V)吸附性能研究史默涵 杜玉成*周琴琴 林彭辉 李 扬(北京工业大学 材料与制造学部,北京 100124)摘 要 为提高伊利石对 As(V)的吸附性能,以 FeCl36H2O 为铁源、KMnO4为锰源、NH3H2O 为沉淀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模板剂,采用水热法在伊利石表面分别制备了纳米球状结构 Fe2O3、纳米线状结构 MnO2;采用 X 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技术对样品进行表征分析。制备

    2、的 Fe2O3/伊利石和 MnO2/伊利石两种样品的比表面积分别为 54 m2/g 和 62 m2/g。在室温下,pH 为 7,MnO2/伊利石样品用量为 50 mg,反应 70 min,MnO2/伊利石对 As(V)的吸附容量为 78.2 mg/g,样品对 As(V)的吸附复合 Langmuir 等温吸附模型,主要为化学吸附,吸附去除率达 95%以上。关键词 Fe2O3/伊利石;纳米线状结构 MnO2;As(V);吸附中图分类号:P619.23+1;X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098(2023)03-0058-05Preparation of Illite-Based Fe/M

    3、n Oxides and Study of As(V)Adsorption Performance Shi Mohan Du Yucheng*Zhou Qinqin Lin Penghui Li Yang(Department of Materials and Manufacturing,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124)Abstract The hydrothermal method was used to prepare the nano-spherical structure Fe2O3 and nano-linear str

    4、ucture MnO2 on the surface of illite in order to enhance its ability to adsorb As(V).The iron source was FeCl36H2O,the manganese source was KMnO4,the precipitant was NH3H2O,and the templating agent was sodium dodecylbenzene sulfonate.XRD,SEM and XPS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samples.Fe2O3/illite

    5、 and MnO2/illite samples had specific surface areas of were 54 m2/g and 62 m2/g,respectively.MnO2/illite samples were utilized to adsorb arsenic.The reaction was conducted for 70 minutes at room temperature,pH value of 7,and dosage of 50 mg.As(V)had an adsorption capacity of 78.2 mg/g,the As(V)adsor

    6、ption by MnO2/illite was consistent with Langmuir isothermal adsorption model,which focused mostly on chemical adsorption,and the elimination rate was more than 95%.Key words Fe2O3/illite;nanowire structured MnO2;As(V);adsorption重金属离子砷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摄入一定浓度的砷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严重时会致死,同时砷还具有致癌性、致畸变性,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1,砷具有易

    7、迁移性、富集性强及生物毒性强等特点2,进入自然中会随着食物链进入人体对其产生危害3。砷在水体中呈酸根阴离子状态,如 H3AsO4、H2AsO4-、HAsO42-、AsO43-等 5 价砷,安全阀值低至 0.01 mg/L,达标处理困难。含砷废水的有效处理方式包括化学法、生物法、物理法。其中物理法简单、经济实用、效率高4。铁、锰及其氧化物是对砷最敏感化合物,迄今已有诸多用于去除 As 的吸附剂相关研究报导。纳米结构的 MnO25和抗坏血酸包覆的 Fe3O4纳米颗粒6对As(V)的吸附容量分别为 8 mg/g 和 17 mg/g。Fe-Mn氧化物7和 Fe-Zr 氧化物8对 As(V)的吸附容量分

    8、别为 84 mg/g 和 204 mg/g。纳米结构铁、锰氧化物可显著提高对 As(V)的吸附能力。Fe3O4CuO&GO9用于去除废水中的砷离子,增强了 3 价和 5 价砷的去除率,但金属氧化物的粒径达到纳米级别时会造成团聚,影响吸附效果;吸附后样品和溶液分离难度增大,造成二次污染,后续处理困难。单一纳米结构金属氧化物成本高昂,应用范围受限。因此,开发价格低廉、性能优异、易于分离、规模化生产的吸附剂具有重要意义。多孔及黏土矿物作为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具有较好的结构与成本优势,经金属氧化物改性过的沸石、滑石、黏土矿物等物质10能有效提高吸附容量;黏土类矿物因含有大量活性基团,且自身的凝聚性可有效

    9、防止吸附过离子的返溶,是处理重金属离子废水有效的吸附材料之一。伊利石是一种富钾铝硅酸盐黏土矿物,具备独特的片状结构、丰富的内部通道及阳离子交换性,有机基团、无机离子可与伊利石层间的 K+、Na+和 Mg2+进行交换进入到结构中11。伊利石表面基团种类繁多,包括 Al-OH、Si-OH 等,Al3+能被强极性金属离子替收稿日期:2023-03-1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74011);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BFG02032)。*通信作者,E-mail:。-59-换。伊利石表面物质可与铁锰形成氧代物或者氢氧络合物,既能丰富伊利石表面的活性位点12,又能诱发表面强酸性,与

    10、外来电子结合。伊利石表面带负电归因于硅羟基水解为 Si-O-和氢离子,因此,需要对伊利石表面电性改性以增强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基于以上分析,本试验以 FeCl36H2O 为铁源,KMnO4为锰源,NH3H2O 为沉淀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模板剂,采用水热法制备纳米结构Fe2O3、MnO2修饰的伊利石,并选取 As 作为测试改性伊利石吸附性能的重金属源,期望获得具有高吸附容量的复合吸附剂,以提升伊利石在重金属污水净化领域的应用潜力。1 试验部分1.1 原料、试剂及仪器设备 伊利石,取自河北承德,提纯后作为试验原料,化学成分为(w/%):SiO2,76.017;Al2O3,14.152;K2O,5

    11、.986;Na2O,1.473;Fe2O3,1.215;CaO,0.378;TiO2,0.287。无水乙醇、六水氯化铁(FeCl36H2O)、HCl(质量分数 37%)、NaOH、过硫酸铵(NH4)2S2O8)、高锰酸钾(KMnO4)、氨水(NH4OH)、六偏磷酸钠(Na6O18P6)、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均为化学纯,北京化工厂。DF-101S 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101-1A 电热鼓风干燥箱,北京科伟永兴仪器有限公司;BX 型电子分析天平,日本岛津;HL-2B 型数显恒流泵,上海沪西分析仪器厂有限公司;pHS-25 型 pH 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

    12、司;聚乙烯高压反应釜,北京大学无线电加工厂;Shimazu ICPE-9000 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日本岛津;SSX550 型扫描电镜,日本岛津;Autosorb iQ 吸脱附测试仪,美国康塔仪器;D/MAX-型 X 射线衍射仪,德国布鲁克;ESCALAB 250Xi 型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仪,赛默飞世尔科技。1.2 吸附剂制备 在 2 000 mL 烧杯中放入 200 g 伊利石,加入 1 000 mL 自来水和 1 g 六偏磷酸钠,常温搅拌 10 min,二次分级,去除上清液,底浆过 200 目(74 m)筛,筛下物抽滤、洗涤、烘干备用。称取 3 g 上述处理过的伊利

    13、石样品放入 100 mL烧杯中,加入 20 mL去离子水,常温磁力搅拌30 min制得伊利石悬浊液,依次加入0.1 g SDBS、7 g FeCl36H2O、3 mL 氨水,搅拌均匀后倒入 100 mL 高压釜,将高压釜放置在烘箱中,在 180 下水热处理一定时间,冷却至室温后,抽滤、洗涤、烘干,在马弗炉中于 500 下煅烧 3 h,冷却至室温制得 Fe2O3/伊利石样品。称取1 g处理过的伊利石样品放入100 mL烧杯中,加入 20 mL 去离子水,常温磁力搅拌 30 min 制得伊利石悬浊液,依次加入 0.1 g SDBS、0.79 g KMnO4、1.106 g(NH4)2S2O8,搅拌

    14、均匀后倒入100 mL高压釜,将高压釜放置在烘箱中,在 180 下水热处理一定时间,冷却至室温后,抽滤、洗涤、烘干,制得MnO2/伊利石样品。1.3 吸附试验方法 将 100 mL 一定浓度的 As(V)标准溶液添加到 250 mL 锥形瓶中,用 0.1 mol/L 稀 HCl和 NaOH 溶液调节水溶液的 pH 值,将一定量 Fe2O3、MnO2修饰的伊利石样品分别添加到上述溶液中,磁力搅拌不同时间。用 0.22 m 针头过滤器进行过滤,取滤液,随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技术测定滤液中的 As(V)浓度,计算去除率和吸附量。2 结果与讨论2.1 样品的 XRD 分析 伊利石原土与不同

    15、水热反应时间制得 Fe2O3/伊利石样品和 MnO2/伊利石样品的 XRD 图谱,见图 1。图1 水热处理不同时间后Fe2O3/伊利石(a)和MnO2/伊利石(b)的XRD图谱从图 1a 可看出,伊利石原土在 2 为 17.750、19.963、27.907、29.906、35.140、42.516 和45.554处出现白云母特征衍射峰,在 2 为 20.955、26.571和 50.093 处呈现杂质石英特征衍射峰。延长反应时间,出现新的衍射峰,分别在 2 为 24.126、33.111、35.611、40.825、49.413、53.993、62.381 和 63.962处,对应(012)

    16、、(104)、(110)、(113)、(024)、(116)、(214)、(300)晶面,与-Fe2O3标准卡片 PDF#89-0598吻合。延长反应时间,Fe2O3晶体衍射峰强度增强、峰宽变窄,有利于晶体生长。从图1b 可看出,在2 为12.744、18.061、28.739、36.591、37.627 的 5 处特征衍射峰分别对应晶面(110)、(200)、(310)、(400)、(121),与 MnO2标准卡片(JCPDS PDF#72-1982)吻合,判定为 MnO2晶体衍射峰。反应 10 h 后,MnO2晶体衍射峰强而尖锐,同时峰宽变窄,说明延长反应时间对晶体生长、结晶度有利。反应

    17、12 h 后,MnO2晶体衍射峰强度降低,峰宽宽化,结晶度减弱。2.2 样品 SEM 分析 伊利石原土和水热反应不同 伊利石基铁/锰氧化物制备及As(V)吸附性能研究史默涵,杜玉成,周琴琴,等-60-第46卷第3期 非金属矿 2023年5月时间所得 Fe2O3/伊利石样品的 SEM 图片,见图 2。a-原土;b-6 h;c-8 h;d-10 h;e-12 h;f-8 h(增加铁量)图2 伊利石原土与不同反应时间的Fe2O3/伊利石样品的SEM图从图 2a 可看出,伊利石呈多层鳞片状堆叠结构、颗粒形貌较完整,单层厚度为 50100 nm。水热反应6 h、8 h,伊利石表面原位生长出椭球状物质,分

    18、散在鳞片表面,同时有絮状物质生成,絮状物质中夹杂着小球颗粒,球体颗粒直径约为 200 nm。样品 EDS 测试表明,该球体主要成分为 Fe2O3。水热反应 10 h、12 h 时,絮状物质消失,小球出现老化现象,表面变得粗糙。从图 1e 可看出,单个小球膨大,由单个小球生长出多个小球,球体颗粒直径约为500 nm。与图1c相比,图 1f 铁基小球数量明显增多。伊利石原土和水热反应不同时间所得 MnO2/伊利石样品的 SEM 图片,见图 3。a-原土;b-6 h;c-8 h;d-10 h;e-12 h;f-12 h(e图针状结构放大)图3 伊利石原土与不同反应时间的MnO2/伊利石样品的SEM图

    19、从 图 3b图3f 可 看 出,反 应 6 h 伊 利 石 颗 粒表面生成丝线状结构物质,直径约为 20 nm,长 2 0003 000 nm。样品区域 EDS 测试表明,该物质主要成分为 MnO2。随反应时间增加,丝线状结构直径增大至 50 nm,逐渐由丝线状结构转化成针柱状结构,将伊利石完全包裹。2.3 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伊利石原土和所制得 Fe2O3/伊利石样品及 MnO2/伊利石样品的 N2吸脱附曲线和 BJH 曲线,见图 4。Fe2O3/伊利石样品:a-N2吸附-脱附等温线;b-BJH曲线;MnO2/伊利石样品:c-N2吸脱附曲线;d-BJH曲线图4 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20、从图 4a 可看出,伊利石和 Fe2O3/伊利石二者表现为类似 IV 型吸附等温线,样品具有介孔结构的特征13。当 0.5p/p01.0 时,样品吸脱附曲线出现 H3型迟滞环,归因于狭缝状孔道结构和毛细管凝结单层吸附14。当 0.9p/p01.0 时,吸脱附曲线一直处于上升趋势,未达到饱和状态,表明样品中存在大孔结构。从图 4b 可看出,样品孔径集中分布在 515 nm,原土存在大孔径分布,孔径为 2030 nm。伊利石原土比表面积为 16 m2/g、Fe2O3/伊利石样品最大比表面积为 54 m2/g。从图 4c 可看出,3 个 MnO2/伊利石样品同样表现为类似 IV 型吸附等温线,具有介

    21、孔结构特征。当 0.6p/p01.0 时,样品出现 H3 型迟滞环,该迟滞环归因于狭缝状孔道结构和毛细管凝结单层吸附。当0.9p/p01.0 时,吸脱附曲线一直处于上升趋势,未达到饱和状态,表明样品中存在大孔结构。从图 4d 可看出,3 个样品孔径集中分布在 510 nm。MnO2/伊利石样品最大比表面积为 62 m2/g。2.4 样品对砷的吸附性能 本研究制备的 Fe2O3/伊-61-利石样品与 MnO2/伊利石样品去除 As(V)性能相近,对As(V)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72.8 mg/g和78.2 mg/g。在室温下,不同因素对伊利石原土和水热反应 10 h 的MnO2/伊利石的吸附性能的

    22、影响,见图 5。a-pH 值影响,其他条件:样品用量50 mg,反应时间70 min,As(V)初始质量浓度 30 mg/L;b-吸附时间影响,其他条件:样品用量 50 mg,pH 为 7,As(V)初始质量浓度 30 mg/L;c-吸附剂用量影响,其他条件:pH 为 7,反应时间70 min,As(V)初始质量浓度30 mg/L;d-初始As(V)浓度影响,其他条件:pH 为 7,反应时间70 min,样品用量50 mg图5 不同因素对伊利石原土和水热反应10 h MnO2/伊利石去除As(V)效率和吸附量的影响2.4.1 pH 值的影响:从图 5a 可看出,溶液 pH 值为24,随着 pH

    23、 值增大,样品对 As(V)的去除率增加;pH值为 48,去除率波动范围较小,均保持在 95%以上;pH 值为 812,随着 pH 值的增大,样品对 As(V)的去除率减小。这是因为 pH 值变化导致伊利石表面电位变化。后续试验在pH为7的条件下进行,即不调节pH值。2.4.2 吸附时间和吸附剂用量的影响:从图 5b 可看出,MnO2/伊利石样品在 040 min 内吸附速度较快,对 As(V)的去除效果明显;在 4070 min 内,样品吸附As(V)的速度放缓;反应 70 min 后,吸附达到饱和,吸附主要发生在 MnO2/伊利石的外表面和部分微孔上。从图 5c 可看出,样品用量在 104

    24、0 mg 范围内,对 As(V)的去除率增长较迅速;样品用量在 4060 mg范围内,样品对 As(V)的去除率增长速度放缓。这是因为溶液中的样品用量增多,吸附剂碰撞加剧产生聚集,而吸附剂与 As(V)的碰撞减小,故样品对 As(V)的去除率趋于饱和。2.4.3 As(V)初始浓度的影响:从图 5d 可看出,相同条件下伊利石原土和 MnO2/伊利石对 As(V)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 18.4 mg/g、78.2 mg/g。当溶液中As(V)的初始质量浓度超过 75 mg/L 时,MnO2/伊利石对砷的吸附效率减弱;当砷质量浓度大于 150 mg/L时,吸附达到饱和,去除率基本保持不变。2.5

    25、MnO2/伊利石吸附 As(V)机理探讨 为探究MnO2/伊利石对 As(V)的吸附机理,对吸附 As(V)前后的样品进行了 XPS 测试。水热反应 8 h 制得的MnO2/伊利石吸附 As(V)前后的 XPS 图谱,见图 6。a-全谱图;b-O 1s轨道图;c-Mn 2p 轨道图;d-As 2p轨道图图6 水热反应10 h MnO2/伊利石样品吸附As(V)前后的XPS图谱 从图 6a 可看出,吸附前后均存在 Mn 2p 的特征信号峰,图 6c 中 Mn 2p 的结合能为 641.9 eV 和 653.5 eV,分别对应 Mn4+(MnO2)的 Mn 2p1/2和 Mn 2p3/2轨道15;

    26、从图 6a 和 6d 可看出,样品吸附 As(V)后在 1 326.2 eV 处出现了新的信号峰,对应 As 2p轨道,说明 MnO2/伊利石对 As(V)进行了有效吸附。从图 6b 可看出,吸附 As(V)前后在 530.2 eV、531.4 eV 和 532.5 eV 均存在特征信号峰,分别对应晶格氧(O以M-O形式结合)、吸附氧(H-O,羟基与金属元素成键)和吸附水,同时吸附 As(V)后在 530.9 eV出现新的信号峰,可归因于 As-O 键16。As-O 价键表明有新物质基团生成,存在化学吸附;吸附后 As(V)晶格氧的强度较吸附前略有增大,吸附氧的强度略有降低但整体高于晶格氧的强

    27、度,表明样品有新物质(As-O)生成,同时还有一定的物理吸附,导致样品吸附 As(V)后,虽然有 As-O 键生成,吸附氧部分转换为晶格氧,但整体仍高于晶格氧。故 MnO2/伊利石去除 As(V)是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Langmuir 等温线方程和 Freundlich 等温线方程式,分别见式(1)和式(2)。ce/qe=1/(qmKL)+ce/qm (1)伊利石基铁/锰氧化物制备及As(V)吸附性能研究史默涵,杜玉成,周琴琴,等1 200 1 000 8006004002000结合能/eV吸附后吸附前As 2pMn 2pC 1sAs 3pSi 2pAl 2pa536534532

    28、530528526M-OH-O吸附前吸附后M-OAs-OH O2532.5 eV531.4 eV530.2 eVH O2H-Ob658654650646642638吸附后吸附前653.5 eV641.9 eV结合能/eV结合能/eVc1 3351 3301 3251 3201 3151 326.2 eV结合能/eVd-62-第46卷第3期 非金属矿 2023年5月 qe=KFce1/n (2)式(1)、式(2)经过转换,得到式(3)、式(4)。1/qe=1/(ceqmKL)+1/qm (3)lg qe=lg KF+1/n lg ce (4)式中:ce 为平衡质量浓度,mg/L;qm为最大吸附量

    29、,mg/g;qe 为平衡吸附量,mg/g;KL为 Langmuir 等温吸附模型常数,KF和n为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常数。MnO2/伊利石样品吸附 As(V)的 Langmuir 和Freundlich 等温方程的线性拟合曲线,见图 7;拟合参数,见表 1。图7 样品对As(V)的Langmuir(a)和Freundlich(b)吸附等温模型表 1 样品对 As(V)的 Langmuir 和 Freundlich 吸附方程参数Langmuir 方程Freundlich 方程KLqm R2KFnR20.01140.80.989 433.741.680.917 44 由表 1 可知,M

    30、nO2/伊利石样品吸附 As(V)的 Langmuir 和 Freundlich 等温吸附模型 R2分别为0.989 43 和 0.917 44,表明样品对 As(V)的等温吸附更符合 Langmuir 方程,As(V)主要以单分子层的形式被吸附到 MnO2/伊利石上,以化学吸附为主。1/n 为0.595,说明 MnO2/伊利石样品对 As(V)的吸附过程容易进行。3 结论1.采用水热法,在 180 水热 10 h 分别制备了纳米球状结构 Fe2O3/伊利石样品、纳米线柱状结构MnO2/伊利石样品,样品比表面积分别为 54 m2/g、62 m2/g,是伊利石原矿比表面积的 3 倍。两种样品具有

    31、良好的砷吸附性能,对 As(V)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72.8 mg/g、78.2 mg/g。2.MnO2/伊 利 石 样 品 对 As(V)的 吸 附 符 合 Langmuir 等温吸附模型,对 As(V)的吸附主要为化学吸附,即通过样品表面羟基与 As(V)进行离子交换。参考文献:1 ALVAREZ CRUZ J L,GARRIDO HOYOS S E.Effect of the mole ratio of Mn/Fe composites on arsenic(V)adsorption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19,668:47-55.2 DA

    32、KIKY M,KHAMIS M,MANASSRA A,et al.Selective adsorption of chromium(VI)in industrial wastewater using low-cost abundantly available adsorbentsJ.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02,6(4):533-540.3 VERMA L,SIDDIQUE M A,SINGH J,et al.As(III)and As(V)removal by using iron impregnated biosorbents derive

    33、d from waste biomass of Citrus lim-meta(peel and pulp)from the aqueous solution and ground water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19,250:109452-109464.4 OH C,RHEE S,OH M,et al.Removal characteristics of As(III)and As(V)from acidic aqueous solution by steel making slagJ.Journal of Hazardous Mat

    34、erials,2012,213:147-155.5 CHEN J,WANG J Y,ZHANG G S,et al.Facile fabrication of nanostruc-tured cerium-manganese binary oxide for enhanced arsenite removal from waterJ.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18,334:1518-1526.6 FENG L Y,CAO M H,MA X Y,et al.Superparamagnetic high-sur-face-area Fe3O4 nanoparti

    35、cles as adsorbents for arsenic removalJ.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12,217/218:439-446.7 WANG Y R,GAO Y Y,ZHU Z Q,et al.Enhanced arsenic removal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Fe/Mn-C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compositeJ.Adsorption Science&Technology,2021,2021:1-12.8 GUO Q,LI Y,ZHENG L W,et al.Facile

    36、 fabrication of Fe/Zr binary MOFs for arsenic removal in water:High capacity,fast kinetics and good reusability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23,128:213-223.9 WU K,JING C Y,ZHANG J,et al.Magnetic Fe3O4 CuO nanocom-posite assembled on graphene oxide sheets for the enhanced removal of arsenic(I

    37、II/V)from waterJ.Applied Surface Science,2019,466:746-756.10 尤婷婷.镁锰铁水滑石及其氧化物对 As(),As()的吸附性能研究 D.沈阳:沈阳化工大学,2020.11 YI X,LIANG X F,XU Y M,et al.Remediation of heavy metal-polluted agricultural soils using clay minerals:a reviewJ.Pedosphere,2017,27(2):193-204.12 BAHABADI F N,FARPOOR M H,MEHRIZI M H.Re

    38、moval of Cd,Cu and Zn ions from aqueous solutions using natural and Fe modified sepiolite,zeolite and palygorskite clay mineralsJ.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7,75(2):340-349.13 DU Y C,YAN J,MENG Q,et al.Fabrication and excellent conductive performance of antimony-doped tin oxide-coated diatomite

    39、 with porous structureJ.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2012,133(2/3):907-912.14 MELIAN-CABRERA I,ESPINOSA S,GROEN J C,et al.Utilizing full-exchange capacity of zeolites by alkaline leaching:Preparation of Fe-ZSM5 and application in N2O decompositionJ.Journal of Catalysis,2006,238(2):250-259.15 LIU

    40、T,WU K,XUE W,et al.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s of arse-nate adsorption onto manganese oxide doped aluminum oxideJ.Envi-ronmental Progress&Sustainable Energy,2015,34(4):1009-1018.16 KANG D J,YU X L,TONG S R,et al.Performance and mechanism of Mg/Fe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for fluoride and arsenate removal from aqueous solutionJ.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13,228:731-740.


    注意事项

    本文(伊利石基铁_锰氧化物制备及As(V)吸附性能研究_史默涵.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