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定位、功能与发展战略.pdf

    • 资源ID:596175       资源大小:1.59M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定位、功能与发展战略.pdf

    1、 2 0 2 3年7月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 u l.2 0 2 3 第5 0卷 第4期 J o u r n a l o fH e n a n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P h i l o s o p h ya n dS o c i a lS c i e n c e s)V o l.5 0N o.4 D O I:1 0.1 6 3 6 6/j.c n k i.1 0 0 0-2 3 5 9.2 0 2 3.0 4.0 5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定位、功能与发展战略李 笑 宇(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北京1 0

    2、0 0 8 9)摘 要:民主是现代政治的主要目标,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发展任务的高度复合性、发展时空的高度压缩性和发展领域的多重协调性三重特征。中国共产党将民主发展确立为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任务之一,同时主导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与民主政治的发展。中国的民主发展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渐次拓展与深化,服务于不同时期现代化的中心任务。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践行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之维,有助于创造动态有活力的政治稳定,创造有序可持续的政治发展,推动有效的经济社会发展。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应当做到坚持治理定位以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性,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以维系党领导民主发展的自主性,

    3、加强智能升级以健全和完善民主政治制度体系的适应性。关键词: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式现代化;政治发展;协商民主作者简介:李笑宇(1 9 9 2),男,河南安阳人,博士,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讲师,主要从事政治学等相关研究。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 1 C K S 0 2 2)中图分类号:D 6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0-2 3 5 9(2 0 2 3)0 4-0 0 2 8-0 7 收稿日期:2 0 2 2-0 4-0 6一、引言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全面转型的过程,具体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社会领域的城

    4、市化以及文化领域的世俗化,标志着人类在技术、物质、制度、组织、观念层面发生了巨大变迁。“二战”后,众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获得独立解放,开启了现代化进程。对后发国家而言,政治民主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比较政治学的研究表明,民主化运动往往会激发广泛的社会动员,挑战既有的价值和资源分配秩序,造成政党体制的衰败,导致国家陷入权威匮乏、行政不力、秩序动荡、制度供给不足等问题。因此,如何在现代化进程的多重任务中定位民主发展,利用民主发展保障现代化的顺利推进,成了后发国家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由于先发国家的现代化模式具有示范效应,后发国家普遍面临模仿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或者独立探索自己的政治发展

    5、道路两种选择。现代化没有固定模式和统一标准,其实质在于一国是否能够结合现代化普遍规律和本国特殊国情,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政治经济体制,推动生产力从落后迈向先进。中国式现代化在性质层面强调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目标层面注重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世界意义层面创造了人82类文明新形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并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性质、地位、作用、目标和路径进行了界定与阐释,凸显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6、现代化强国中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总结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领导民主发展的策略经验以及民主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功能作用,并提出发展建议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定位中国是一个超大规模的发展中国家,始终处于快速的变迁和全面的转型之中,必须在有限的时空中同时解决工业化、市场化和社会主义制度转型三大任务。总体而论,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发展任务的高度复合性、发展时空的高度压缩性和发展领域的多重协调性特征,遵循着并联式发展的逻辑,是一种多领域均衡化发展的现代化模式。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之维,理解两者的关系需要从目标任务、领导主

    7、体和发展特征三个方面来把握。(一)目标任务:民主发展是实现现代化的主要政治发展目标近代中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组织化水平较低的背景下被迫开启赶超型的现代化进程,既缺乏成熟的市场和社会力量,也缺乏完整的现代国家制度体系,长期深陷弱国家-弱社会的困境之中。经济基础的薄弱与组织资源的匮乏对能够迅速集中权力、积累财富的有效行政和有效权威有着迫切的需求,故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主题就是建构现代国家。一是分权改革为民主发展创造动力。新中国成立后前三十年的国家建设战略聚焦于以提高控制力为核心的民族国家建构。执政党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集中权力建立现代国家,重建国内政治经济秩序。1 9 4 9年中国人民政治

    8、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实现了民主建政。1 9 5 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此后,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和协商机构继续存在并发展。为保障少数民族权利、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我国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时期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奠定了制度基础。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的民主建设在2 0世纪6 0、7 0年代陷入困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定,国家建设的战略转变为以提高国家合法性为核心的民主国家建构。自2 0世纪8 0年代至9 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对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进行改革,市场化与社会化浪潮成为现代化

    9、的驱动力。随后开启了政党向政府、中央向地方、国家向社会、政府向市场、企业向员工的多领域多层次分权改革,党政之间以职能分工为基础进行分权,中央与地方之间实行财政包干制,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逐步引入价格机制、供需机制和竞争机制,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激发了地方政府、市场、社会、企业乃至个体的积极性。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国家权力的收缩、地方权力的扩大、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步培育出了体制外新生的经济社会力量和新的权力要素,形成了执政党、政府、市场与社会之间全新的权力结构和互动模式。经济体制改革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对党政关系、国家与社会关系、政府与市场关系进行合理化再造。二

    10、是改革开放后民主发展的主要成就。1 9 7 8年后,我国的民主发展逐步明确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探索形成了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政治民主与社会民主互联互动的发展路径。这些民主发展的主要成就表现为:(1)选举民主。选举是民主政治的重要环节。我国的选举民主包括人大代表选举、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一府一委两院”主要领导、党内选举、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选举、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代表选举。改革开放后,我国重视改革和完善选举制度,规范和创新选举程序,不断提高选举质量。1 9 7 9年确立了差额选举原则,并不断扩大差额比例;直接选举的应用范围更广泛;选举组织技术更加丰富

    11、,在全国各地选举实践中,涌现出海选制、两票制、公推公选制等形式。(2)协商民主。我国的协商民主广泛运用于中央、地方和基层三个层次的政治空间中,总体分为三个类型:中共中央与各民9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日报,2 0 2 2年1 0月2 6日。张宇:过渡政治经济学导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 0 0 1年,第5页。徐勇:基层民主发展的途径与机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1 5年,第1 7页。主党派就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事务展开的政治性协商;党组织、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与公民围绕公共事务进行沟通对话的治理性协商;城乡基层社区中居(村)

    12、民围绕基层公共事务展开的自治性协商。(3)基层民主。基层民主是当代中国最广泛和最直接的民主实践,能为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的民主发展积累经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以村(居)委会为主要载体,不断丰富和完善民主选举、协商、决策、管理、监督形式;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通过职代会选举和工作制度、厂(院)务公开制、集体合同制得以进一步健全。(4)党内民主。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者,党内民主直接反映着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程度。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执政党在发展党内民主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思路和新措施,例如深化党代会常任制、党内选举制度的完善、党

    13、内差额选举的推广、党内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等。(二)领导主体:执政党对现代化进程与民主发展的双重主导对英美国家而言,市场和社会力量是推进现代化的主导,整体上遵循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共同驱动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在现代化进程的不同阶段依次稳妥解决了权力的合法性来源、权力的有效制约与监督、普选权扩大、社会福利的完善等问题。后发国家由于社会组织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容易产生政党、军队等政治力量主导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并需要同时处理国家建设与民主发展两大目标。近代中国迈向了政党主导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以及民主发展均是由执政党及其主导的公共权威所设计、控制和推动的。这一双重主导的结构呈现

    14、出了两个特征:一是自主性。根据政党与现代国家产生的时序,早发国家的政党是既有政治秩序内部的产物,往往由立法机构内部的派系或者社会运动的团体与利益集团演变而来,作为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中介,发挥着利益凝聚、组织竞选、政策录用等功能。后发国家的革命型政党则是社会遭遇总体性危机的产物,其组织化水平高于社会,既是新政治秩序的缔造者也是现代化事业的领导者。作为一个具有强烈现代化取向的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中国共产党将自身的价值取向、制度设计、组织体系输入到国家政权,缔造了具有列宁主义政党色彩的现代国家机器。执政党凭借其政治权威和组织体系,自上而下地整编和控制了国家政权组织系统、军队组织系统,全面渗透进社会组

    15、织系统,同时成了国家政治生活的领导核心和社会的组织核心。政党主导型的现代国家建设模式决定了政党的能力与自主性也深刻地影响和塑造着国家的能力与自主性。执政党的自主性源于科学的指导思想、严密的组织体系、严格的纪律约束、精干的干部队伍、远大的理想规划等要素的有机组合。因此,执政党能够通过制定国家和社会重大发展方略,自主选择现代化的发展模式;通过塑造衔接规划、决策、执行、评估、监督五大功能的治理体系,自主建构推进现代化的运作体制;通过加强对经济工作、社会工作、文化工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全面领导,自主调适现代化各领域的目标任务。同时,执政党根据我国社会-历史-文化的内在规定性与现代化转型的要求,自主确

    16、立了民主发展的基本原则、建构了民主政治的制度体系、安排了民主发展的具体议程和民主发展的战略节奏。二是统筹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拓展、健全和深化,历经从“两个文明”到“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的演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并联式发展逻辑强调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统筹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这一逻辑决定了执政党领导的民主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将之放在现代化的总体布局和现代国家建设的大局中统筹考虑。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民主发展表现出了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适应性,体现在两个方面:(1)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民主发展立足于物质文明和精

    17、神文明的现实水平,不搞跃进式的民主建设,不再从抽象的民主理念出发运用组织化的手段拉动民主,而是以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建设为着力点,强调民主发展的制度化与法治化。(2)民主发展充分考虑其他方面建设的要求。经济建设要求民主政治体制满足经济发展对决策体系、执行体系、监督体系提出的效率与公平,文化建设要求民主政治建设要涵养平等、自由、包容、理性的公共文化,03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求是,2 0 0 2年第2 2期。林尚立:建构民主:中国的理论、战略与议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 0 1 2年,第3 7 8页。社会建设要求民主政治

    18、体制具有整合社会持续变迁分化的能力。我国民主发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确定政治体制改革的切口、范围和节奏,注重对密切结合经济体制的行政管理体制、公共政策的决策体制、社会治理中的协商体系、城乡居民基层自治制度、公共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司法体制进行改革创新,使民主政治建设顺应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势。(三)发展特征:民主发展伴随现代化的进程渐次拓展与深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每一个阶段和历史时期均有相应的重点任务和工作重心。改革开放以来,为有效推进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我国的体制改革先后围绕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大渐次升级的核心使

    19、命展开。邓小平指出:“民主和现代化一样,也要一步一步地前进。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愈发展。”我国的民主发展伴随现代化的进程渐次拓展与深化,围绕不同时期现代化的重点任务,以服务于现代化事业的整体推进。一是阶段性重点推进。2 0世纪8 0年代农村人民公社体制解体和城市单位制日益衰微,为加强城乡基层政权建设,在官方的大力支持下,基层民主的发展迎来热潮。1 9 8 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选举产生了第一个村委会;1 9 8 2年 宪法 确认了村委会和居委会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法律地位;1 9 8 7年颁布实行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在1 9 8 9年颁布实行 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这些重要法律为基层民主

    20、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2 0世纪9 0年代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为建构合理的政府-市场关系,我国以行政民主和企业经济民主为突破口,带动民主政治整体发展。进入2 1世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现代化的新任务在于处理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我国侧重于从满足新的基层治理需求出发,缓和与化解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对基层民主的形式和机制进行改革创新。这一时期民主发展的重点任务在于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并大力发展各种层次和类型的协商民主。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

    2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加强顶层设计,各地不断探索发展基层立法联系点、政协委员进网格等一系列民主政治的新形式与新机制,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二是渐进性推进改革。就发展路径而言,中国的民主发展是渐进性而非激进性的发展。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渐进性发展是在坚持既有宪法制度和维持宏观秩序稳定的前提下,从某一领域启动局部改革,分步有序推进;激进性改革则彻底否定了旧体制,在短时间内改变了政治制度的组织逻辑与价值取向。渐进性改革的路径表现为:(1)以功能开发带动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内涵要求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前提下,通过制度创新、制度积累和制度

    22、完善的方式,有效开发激活既有制度的功能并带动整体性的制度建设。这些路径表现为:注重对实践操作层次的体制机制与程序设计进行变革来优化制度功能的发挥,例如各地人大通过设计基层立法联系点等工作机制优化立法功能;激活已经写入正式法律文本却尚未得到实施的制度,例如杭州市人大通过述职评议机制激活了长期休眠的质询权;重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赋能体制机制改革,例如各级人民政协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拓宽民意征集渠道。(2)中央与地方的良性互动。渐进化改革的策略在制度体制建设与创新过程中具体表现为,由中央主导改革创新方案的总体设计,制定改革创新的政策,划定法律与意识形态边界,通过问题推动、试点推进的策略在地方进行操作机制层

    23、次的调适和创新,以降低和分散改革风险。在充分积累一定经验和理论认知之后,再将其纳入政策和法律框架中进行正式确认,形成正式的政策和制度扩散。三、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功能作用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权威资源、组织资源和财政资源,往往无力应对快速且复杂的现代化,一些国家出现了由合法化危机、贯彻危机、整合危机、分配危机和认同危机构成的发展危机“症候群”。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中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实践证明,我国已经找到了一条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的民主发展道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主要发挥三个方面的功能:13林尚立:制度与发展:中国制度自信的政治逻辑,

    24、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 0 1 6年第2期。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 9 9 4年,第1 6 8页。第一,创造有活力的动态政治稳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发展与秩序之间存在着悖论式的关系,一方面发展需要秩序的保障,没有秩序就没有可持续的发展,秩序也需要发展的巩固与支撑,否则也将难以维系;另一方面,发展却又制造着紧张,不断冲击和打破既有的秩序。赶超型的现代化发展既需要更为有力的权威和秩序,但同时对权威的挑战和秩序的改变也更为频繁。改革开放后,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从革命动员型转变为利益导向型,参与议题侧重对公共政策的讨论,非制度化和群体性参与日益增多,目前我国网民数量已超过十亿,网络参与成为重要的

    25、政治参与手段。政治参与的广度、深度、形式均对政治体制的吸纳能力、回应能力和政治权威供给制度的能力带来了挑战。由强大政党主导的民主发展路径在总体上形成了可控的政治参与,创造出了富有活力的动态政治稳定。这些路径具体包括:(1)丰富参与形式。全过程人民民主建构的选举机制、协商机制、责任机制、透明机制、回应机制、整合机制、监督机制,广泛覆盖到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参与积极性。(2)调适参与范围。全过程人民民主构筑了包括政党吸纳、人大与政协吸纳和社会组织吸纳三种形式的政治吸纳机制,根据经济社会结构的变迁动态地调适吸纳的范围,服务于不同时期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为新兴经济

    26、社会力量提供组织化和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渠道。(3)维护政治权威。渐进性的民主发展是执政党和国家权力主动分权改革的结果,民主发展又进一步引起了执政党-国家-社会的权力结构变化。执政党通过周期性的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与中央宏观调控体系,使两者与处于变迁中的经济社会运行体系相互适应,保持了政治体制改革与创新中的稳定性与可控性。第二,创造可持续的有序政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领导主体、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路径所构成的整体性政治发展形态,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创造出了可持续的有序政治发展,表现为:(1)将民主发展与法治建设相结合。改革开放后的政治发展开始确立并导入人权、民主、法治的基本价值理念,用

    27、民主的、法治的、发展的逻辑与体制逐步取代了以往集权的、革命的、动员的逻辑与体制。新时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着重提高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水平,提升选举、协商、决策、管理、监督环节的可操作性,不断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和人民团体的互动关系,加强对法定民主政治体制的贯彻实施,厘定政党、国家和社会关系的边界以及各类政治主体职能的定位。(2)将民主发展与国家建设相结合。我国于2 0世纪8 0年代在全能型国家体制的基础上启动了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在9 0年代中期加强国家能力建设应对分权改革带来的冲击,于2 1世纪初又进行市场经济与社会建设的双向运动,于新时代坚持和加

    28、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在民主发展中不断调适党政关系、央地关系、政府与市场关系,实现了国家权能的不断增长。(3)将民主发展与公民权利发展相结合。我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坚持科学的权利发展观,坚决反对公民权利的绝对论、抽象论,根据不同阶段经济社会文化状况为不同类型权利的实现创造条件,推动公民权利诉求和权利实践有序发展。第三,推动有效的经济社会发展。后发国家的政治合法性往往来源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绩效。对后发国家而言,有效的政治发展一定能够提高生产力,创造良好的治理,推动经济和社会的有效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据统计,2 0 2 1年我国的社会组织登记总

    29、数已经突破9 0万家。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上层建筑出现和发展的根源是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生产关系,同时又以顺应、阻碍或推动三种方式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对经济社会的有效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为:(1)执政党具有统筹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强大战略规划能力,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定政治发展战略,防止政治发展在现代化进程中单兵突进,过度超前或者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通过持续性改革提升党与政府管理和组织社会的效率等,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提供政治资源的保障。(2)我国社会组织的发育和公共空间的拓展源于党政权力有意识的统筹、引导和培育。实践中,我国形成了针对不

    30、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进行分类治理的体制,构建了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利益凝聚、利益表达、利益协调机制,通过多种形式将社会组织纳入协商民主等制度化的参与渠道,使其在23王绍光:大转型:1 9 8 0年代以来中国的双向运动,中国社会科学,2 0 0 8年第1期。房宁:民主的中国经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0 1 3年,第1 8 4页。党政引领下发挥化解矛盾、反映诉求等功能,有序参与到社会治理,总体上实现了民主发展过程中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的动态平衡与双向扩张,形成了党政统筹引领下市场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治理。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战略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不断推进、拓展和深化的过

    31、程。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分两步走”总的战略安排,并在2 0 3 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更加健全。面对新的政治形势和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形态、科技创新趋势,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应当做到:(一)坚持治理定位:持续提升民主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性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快速的民主化转型削弱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治理能力和绩效,出现了治理困境并进而导致民主崩溃。因此,实现国家治理与民主政治的有效融合愈发成为2 1世纪现代政治的理想图景。实际上,以治理绩效为目标导向和评判标准早已构成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种“根深蒂固的政策文化”。以治理定位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

    32、不仅要求人民群众能够依法行使选举权和监督权实现领导人的有序更替,还要求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全过程和实质性地参与并决定公共事务,持续提升民主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性:(1)开发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治理资源。利用民主的价值和方法重构国家治理体系的各类协调整合机制、责任监督机制、评估保障机制,合理安排治理主体的职能定位、提高治理资源的利用效率、及时纠正治理主体的失范行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发挥管控利益分歧、化解社会矛盾、统筹发展目标、盘活治理资源的作用。(2)以协商民主赋能基层治理。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的水平直接反映国家治理的水平。新时代以来,基层协商民主成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重

    33、点。在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背景下,以协商民主赋能基层治理,针对近年来出现的基层协商行政化和精英化问题,重点围绕丰富协商议事形式、协商代表产生机制、协商议事清单机制、协商议事决策执行监督闭环机制进行制度建设和创新。(二)推进自我革命:始终维系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发展的自主性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进程与民主发展的双重主导,决定了党的建设与国家政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党的自身建设成为推动中国民主发展的重要资源。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我们党仍将长期面临四大危险、四种考验,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增强党的全面领导和长期执政能力。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资产阶

    34、级政党和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显著标志,是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律的第二个答案,对于维系党领导民主发展的自主性和主导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实践路径包括:(1)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通过完善巡视制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贯通融合各类监督机制,维护党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地位,增强党在领导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中把方向、谋全局的能力,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驾驭能力,党中央对重大决策的协调和落实能力。在经济社会利益多元复杂、国际局势动荡情况下,为民主发展提供有效的权威资源。(2)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根据实践需要对全面从严治党法规制度体系、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纪检监察法规制度

    35、体系及时进行增补修订完善,对抽象模糊条款做出细化解释,不断提高权力监督、制约、规范和协调的制度化程度,为管党治党提供法规资源保障,有力排除各类利益集团、特权阶层和权势团体的干扰。(3)提高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领导能力。在正确认识资本特性和规律的前提下,提高运用资本、规范资本、驾驭资本的能力,避免资本逻辑和市场交换原则无节制地扩张到所有社会领域,健全资本监管体系和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动态调整资本负面清单,防止资本影响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安全。(三)强化数字赋能:健全完善新时代民主政治制度体系的适应性现代化的发展史与工业革命紧密相关,科技革命对人类开启和推进现代化进程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当前,人类

    36、社会正在迈向由第四次科技革命造就的智能时代,它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元宇宙、区块链为标志性技术,形成了以数字经济为先导的产业化浪潮。这些具有强力渗透性、广泛覆盖性和高频迭代性特征的人工33陈明明: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扩展与世界意义,中国社会科学报,2 0 2 2年1 2月1 4日。祝灵君:党的自我革命: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马克思主义研究,2 0 2 2年第1 0期。智能技术,催生了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发展模式,革命性地重塑了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挑战和冲击了各国政府和政党在大工业化时期形成的组织形态、功能类型与互动模式。智能技术在权力、规则、组织层面塑造了民主政治的

    37、崭新空间和运作机理,为新时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创新奠定了新的技术条件和物质基础。为健全完善对智能时代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的适应性,应当充分利用智能技术从三个方面进行制度创新:(1)以技术嵌入的方式,对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进行优化与重构,搭建电子党务、政务、群团、事务数据信息平台,推动扁平化电子政务体系与垂直化科层制治理体系实现互动,打破不同组织和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破解部门与组织的信息孤岛、决策孤岛、执行孤岛难题,提高公共部门对民意的回应性和执行力。(2)以技术赋能的方式,再造党务、政务工作流程,打造城市大脑等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形成基于技术赋能的公共决策、执行、监督机制以及民意表达、民意

    38、征集、民意回应机制,有效降低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成本,创新党和政府的群众工作能力,实现民意的高效征集与公共服务的精准供给。(3)以技术管控的方式,增强党组织和政府对网络空间的识别和管控能力,提高其联系和整合网络空间中新型组织的能力,避免网络空间及其舆论生态成为游离于公共权力管控以外的政治空间。五、结语现代化与民主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是确定的,但现代化与民主化的道路与模式则是可以选择的。中国共产党结合现代化和民主化的基本规律,立足于现实制定民主政治的发展目标,渐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和创新话语体系,创造出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这条兼具传承与创新、稳定与变迁特质的中国

    39、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妥善地处理了民主与权威、民主与治理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市场成长、社会发育、治理创新和民主发展良性互动的格局,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内源性、自主性、均衡性和有序性的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自主探索适合本国国情且能有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民主政治道路提供了积极的借鉴意义。T h eW h o l e-P r o c e s sP e o p l esD e m o c r a c y i nt h eC h i n e s eP a t ht o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L o c a t i o n,F u n c t i o na n

    40、dD e v e l o p m e n t S t r a t e g yL iX i a o y u(P a r t yS c h o o l o f t h eC e n t r a lC o mm i t t e eo fC P C/N a t i o n a lA c a d e m yo fG o v e r n a n c e,B e i j i n g1 0 0 0 8 9,C h i n a)A b s t r a c t:D e m o c r a c y i s t h em a i ng o a l o fm o d e r np o l i t i c s.C h i

    41、 n e s ep a t ht o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h a st h et r i p l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h i g h l yc o m p l e xd e v e l o p m e n t t a s k s,h i g h l yc o m p r e s s i b i l i t yo fd e v e l o p m e n t t i m ea n ds p a c e,a n dm u l t i p l ec o o r d i n a t i o no fd e v e l-o p m

    42、 e n t f i e l d s.T h eC P Ch a s e s t a b l i s h e dd e m o c r a t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 a so n eo f t h eg o a l s a n d t a s k so f r e a l i z i n g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a n da tt h es a m e t i m e,i t h a s l e d t h e a d v a n c e m e n t o fC h i n e s ep a t h t om o d e r n i

    43、z a t i o na n d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d e m o c r a t i cp o l i t i c s.T h ed e-v e l o p m e n to fd e m o c r a c y i nC h i n a i sg r a d u a l l ye x p a n d i n ga n dd e e p e n i n gw i t ht h ep r o c e s so f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s e r v i n gt h ec e n t r a lt a s ko fm o

    44、 d e r n i z a t i o n i nd i f f e r e n tp e r i o d s.D e v e l o p i n gp e o p l esd e m o c r a c yt h r o u g h o u t t h ep r o c e s s i st h ep o l i t i c a ld i m e n s i o no fp r a c t i c i n gC h i n e s ep a t ht o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w h i c hh e l p s t oc r e a t ed y n a m

    45、i c a n dd y n a m i cp o l i t i c a l s t a b i l i t y,c r e a t eo r d e r l ya n ds u s-t a i n a b l ep o l i t i c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p r o m o t ee f f e c t i v ee c o n o m i ca n ds o c i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I nt h ep r o c e s so fp r o m o t i n ga n de x p a n-d i n g

    46、C h i n e s ep a t ht o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p e o p l esd e m o c r a c yt h r o u g h o u t t h ep r o c e s ss h o u l da d h e r e t ot h eg o v-e r n a n c eo r i e n t a t i o nt oi m p r o v et h e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o fe c o n o m i ca n ds o c i a ld e

    47、v e l o p m e n t,p r o m o t et h eP a r t yss e l fr e v o l u t i o nt om a i n t a i nt h ea u t o n o m yo ft h eP a r t yi nl e a d i n gd e m o c r a t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s t r e n g t h e ni n t e l l i g e n tu p g r a d i n gt oi m p r o v ea n dp e r f e c t t h ea d a p t a b

    48、i l i t yo f t h ed e m o c r a t i cp o l i t i c a l s y s t e m.K e yw o r d s:C h i n e s ep a t ht o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t h ew h o l e-p r o c e s sp e o p l esd e m o c r a c y;p o l i t i c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d e l i b e r a t i v ed e m o c r a c y 责任编校 陈浩天43李笑宇: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治理效能与优化路径,科学社会主义,2 0 2 2年第5期。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定位、功能与发展战略.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