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微文化传播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优策略.pdf

    • 资源ID:592724       资源大小:1.60M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VIP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微文化传播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优策略.pdf

    1、收稿日期:2022-11-14作者简介:莫立华(1983),男,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建党百年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演进研究:以人民性为视角”(21YJA710045);吉林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研究”(JJKH20210035WS);吉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微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研究”(GH21149);四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研究”(SPSK22075)。微文化传播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优策略莫立华(吉林师范大学 党委宣传统战部,吉林 四平 1

    2、36000)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微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样态在网络中呈现,并深受大学生青睐,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创优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要顺应时代潮流,厘清微文化的时代内涵和微文化传播的特征,分析微文化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探究从聚合理念、丰富内容、优化队伍、融合载体等方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优的新举措。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微文化;传播;创优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3118(2023)03-0013-05第37卷 第3期2023年6月白 城 师 范 学 院 学 报Journal of Baicheng Normal Un

    3、iversityNo.32023Vol.37Jun.进入21世纪,伴随移动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微媒体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必要工具,其强大的交互性、即时性、共享性、开放性特点,深深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在传播和交互信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样态微文化。微文化集信息多元、形式新颖、角色多样等多重优点,在网络中快速传播,因其具有多元、包容、精练、即时、立体、多维的特征,一经诞生便迅速得到大学生的青睐,大学生在享用微文化先进性的同时,微文化也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等带来了消极影响,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挑战。一、微文化的时代内

    4、涵和微文化传播的特征在20世纪90年代,麦子组建了一支名为“微”的摇滚乐队,首次使用了微文化一词,使微文化进入了人们的视野,随后出版 微的哲学 一书,试图传播“生命本微,万物无痕”和“微即温暖,宇宙即微”的“微哲学”思想。进入21世纪,微文化伴随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不断赋予其丰富鲜活的时代内涵。微文化的时代内涵是在微文化产生背景、产生条件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通过与时代结合,对现行微文化内涵进行的阐释。微文化是指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借助快速发展的智能通信、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或工具,通过信息的沟通、传播和共享等活动而创造的具有明显个体特征和价值导向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1微文化借助

    5、微媒体,以信息容量大、传播链路多、覆盖范围广、传送速度快等符合互联网时代的鲜明特点,迅速占据网络文化市场。微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样态,能够迅猛第37卷白城师范学院学报传播的原因是其具有独特的时代特征。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维度:一是内容维度的“微”,微文化具有多元、包容的特征。微文化的创造者是广大人民,他们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阐释对事件或生活的想法、态度和意见,创造出符合自己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微言”“微语”“微视频”等,这些“微”观念汇总后呈多元样态。网民对这些“微思想”不受发布主体的身份、态度、语言、语法等影响,只要贴合阅读者的思想观念都能够积极接受,呈现出包容的特征。二是时空维度的“微

    6、”,微文化具有精练、即时的特征。微文化的核心就是“微”,微文化的盛行贴合当代人们快节奏的生活特点,迎合人们利用间歇性时间,浏览碎片化信息的现实需求,微文化以简洁精练的文字、短小精悍的视频传播,不受时间、地域等限制,时时发布、处处推送,精练和即时的特征非常明显。三是传播维度的“微”,微文化具有立体、多维的特征。任何文化都与传播密不可分,相比传统文化传播,微文化的传播渠道更加多元,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让微文化呈现出多向、互动、网状、裂变式传播,并且有着“一次采集、多形态生产、无限次传播”的特性。2微文化的传播实现了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虚拟与现实之间的信息互通,构建了一张信息巨网,形成了

    7、多维、立体的传播矩阵。二、微文化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挑战(一)微文化的多元传播削弱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微文化的繁荣,使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受年龄、理念、认知、技术等方面的限制而导致掌握网络发展方向相对滞后、掌握微媒体操作技能相对滞后、掌握网络传播的各种社会思潮相对滞后,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存在距离,致使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权有所削减。微文化通过微媒体平台不断扩充“微民”用户,由于门槛较低、操作简便,使“微民”成为微文化创作源和传播源,传播的微文化只要青年大学生产生兴趣、自主接受、广泛浏览后,微媒体平台通过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会源源不断地推送相似内容。

    8、但由于“微民”用户的政治立场、价值观念、思想倾向、文化层次等差异,使得网络中出现了不良价值观念和负面信息,加之微文化传输速度之快、覆盖范围之广,自然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导地位。(二)微文化的杂糅信息侵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情况复杂,主流当然是好的,但也有很多杂音噪音,甚至有很多负面言论。这个战场很重要,对青年人影响很大,很多青年都是在网上接受信息的”。3在移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趋势下,微文化呈裂变式传播,较传统文化传播模式的辐射范围和影响人群有很大的超越,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发展,丰富了文化的样态,但在此过程中,也加剧了多元价值观念的碰撞。微文化自 20

    9、世纪 90 年代发展至今,逐步向“庸俗化、无序化、娱乐化、浮夸化”方向发展,特别是受经济利益的影响,网络空间充斥着非主流和反主流的不良信息,微文化生态受到污染。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实施文化渗透,他们凭借先进的网络技术,通过某些网络媒体平台对我国青年大学生进行西化和分化,妄图实行精神殖民、和平演变。国内少数分裂分子也通过网络平台和新媒体传播非法舆论,企图破坏我国安定、团结、繁荣的大好局面,他们还通过编撰还原事实、揭秘史实等虚假信息和谎言谬论,意图动摇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政治信仰,颠覆广大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三)微文化的传播方式干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环境随着智能移动设备的更新迭

    10、代,人们高效运用智能移动设备创造出移动网络环境,当代大学生更是“人机相依”,长时间嬉戏在网络环境中,给14莫立华:微文化传播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优策略第3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带来了新的空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课堂教学、报告讲座、社会实践等为主要环境,特别是在国家对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进行改革创新的趋势下,课堂教学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仍为主要环境。但网络环境的产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创优的“最大变量”,移动网络环境通过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形式飞速传播微文化,具有极强的加速度、穿透力和辐射面,导致青年大学生越来越适应和依赖网络环境,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

    11、主体环境的重要作用。三、微文化传播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优的新举措(一)聚合理念,夯实根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优“铸魂”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就是做人的工作,要牢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要铭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根本问题和根本任务为根本遵循,顺应时代形势、筑牢思想根基、凝聚育人共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优铸造思想之魂。一是聚合到党的教育方针上来。我国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优秀人才的高校。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党的教育方针为行动指南,深刻领会党的教育方针的科学内涵、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

    12、,将党的教育方针落到实处,真正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历史使命,承担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重任。二是聚合到国家人才强国战略上来。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培养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关系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才强国战略就是要培养出一大批有信仰、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积极为党、为国家、为人民服务。党的二十大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的高度来强调,充分体现了党真心爱才、悉心育才、精心用才的政治远见和深厚情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把培养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的政治信仰、良好的道德品质、深厚的爱国情怀、扎实的工作作风作为培养目标和方向

    13、,积极培养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三是聚合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上来。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确立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根本任务的提出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遵循。高校要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魂,不断筑牢青年大学生的信仰之基、补足青年大学生的精神之钙、铸就青年大学生的思想之魂,引导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在思想上弄清楚理解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在学习上学深悟透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行动上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14、”、做到“两个维护”。(二)丰富内容,精准供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优“固本”在当下的数字信息时代,针对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大学生群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创优工作更应该贴合媒体、贴合生活、贴合实际,根据学生的现实需求,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造出更多符合青年大学生的微文化产品,实现精准供给。一是贴合媒体,“微化”内容。微文化传播的介质是微媒体,每类微媒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传播形式,运用微文化产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要符合微媒体的传播方式、内容结构、表现形式等,这样的微文化产品才能够吸引青年大学生的眼球,博得青年大学生的青睐。要针对青年大学生的习惯、兴趣、爱好,结合人文历史、国家时事、娱乐信息、体育赛

    15、事等,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现对学生现实需求的精准供给。内容的“微化”就是要构建符合微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运用“微”的思想,从题目上“微化”、内容上“微15第37卷白城师范学院学报化”、语义上“微化”,使创作的微文化产品贴合网络媒体的传播模式。但“微化”不等于“微小”,而是要做到“微言大义”,保证信息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二是贴合生活,“活化”话语。微文化之所以传播速度快,主要是话语体系贴近生活,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要突出其政治性和理论性,在传播过程中难免出现晦涩难懂、钩章棘句等现象,所以,利用微媒体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需要将具体内容“活化”

    16、成“微话语”体系。首先要掌握“微语言”。网民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达到诙谐、逗乐的目的而采用的语言方式,包括中英文字母、标点、符号、拼音、图标、图片和文字等多种组合,这种组合往往在网络传播中表达特殊的意义。其次要运用“微语言”。走进微空间,掌握“微语言”的具体含义、话语模式、表述方法和使用情境,运用“微语言”传递“大能量”。再次要优化“微语言”。优化过程也是创造过程,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合学生喜欢和惯用的话语,创作出“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言之有义”的微话语。三是贴合实际,“纯化”思想。高校做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既要管好课堂,也要管好课外,既要管好网下,也要管好网上,坚决防范和清

    17、除各种错误思潮、分裂主义、宗教活动等对学校的侵蚀。当今的网络空间内,虽然主流声音是好的,但仍然存在消极和错误的言论观点。面对多元主体所传播杂糅的微文化内容,高校要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勇于亮剑、敢于发声、善于引导、勇于批驳,要创作更多优秀的微文化作品,充分发挥微文化的传播优势,积极传播科学的理论、正面的声音、真实的历史,用正向内容来武装青年、引导青年、激励青年,进而使网络空间得到“净化”,用“净化”后的思想“纯化”学生的价值观念。(三)优化队伍,锻造技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优“聚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创优的主要力量,高校要持续提升他们的政治素养和网络技能,努力打造

    18、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恪尽职守、甘于奉献的优秀思政队伍,积极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凝聚人才力量。一是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政治素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4高校要加强顶层设计,积极开展理论研修、实践培训等活动,帮助思政工作队伍拓宽视野、丰富阅历,持续提升他们的政治素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要通过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等方式,深入学习党的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史”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网络强国等重要

    19、论述和讲话精神,养成常态化的学习习惯,夯实自身的理想信念,牢记自身的职责与使命。二是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网络技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高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对信息化发展的驾驭能力、对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5在当前的网络信息时代,高校要把稳把牢网络的领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就需要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具有良好信息素养、过硬网络技能和全媒体意识,培养网络“先锋战士”,积极占领网络阵地。要强化他们对网络信息的读取、整合、分析、研判的技能,了解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要加强他们对各类微媒体的使用技能,包括安装、浏览、发布、转载、评论等;要培养

    20、他们树立全媒体意识,提升对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驾驭能力。(四)融合载体,拓宽渠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优“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优要顺应时代脉搏,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发展优势,将思政课堂的教育内容传送到互联网上,实现内容同步,还要将思想政16莫立华:微文化传播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优策略第3期治教育的传播载体融合,积极构建立体多维的宣传模式。一是课堂教学与互联网同向同行。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就是课堂教学,高校在持续改进提升思政课的内容体系、授课模式的同时,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其他课堂教学中,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积极构建科学的课程思政体系。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21、高校要秉持“学生在哪、教育到哪”的思想,做好课堂教学内容与互联网内容同行建设,因此,高校应该加强课程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将课堂教学内容搬到网上,搭建思政课堂“云平台”、打造网络思政“金课”、创建课程思政“智慧课堂”,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界限,拓宽教育场域,构建网上网下协同并进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二是传统媒体与微媒体同频共振。随着网络微媒体的兴起,虽然传统媒体看似不被重视,但其独具的权威性仍然无法撼动。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坚决捍卫传统媒体的主体地位,积极利用校属报纸、期刊、电视、广播等媒体宣传党的思想、国家建设成就、党和国家的大事要事等,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引导作用。同时,还要借助新

    22、媒体不受版面、形式等的限制,扩充传统媒体传播内容以外的信息,使其作为传统媒体的重要“帮手”。通过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使其两者相互补充、互为犄角、同向发声、协同发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舆论生态,更好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优赋予新能量。参考文献:1张社强.微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其时代价值 J.传媒论坛,2021(6):5-7.2周艳红,伍友龙.“微文化”的表现特征与发展指向 J.人民论坛,2018(29):132-133.3 5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49,11.4张烁.把思

    23、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N.人民日报,2016-12-09.Strategies forcreating excellenc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icro-culturecommunicationMO Li-hua(Party Committee Propaganda United Front Department,Jilin Normal University,Siping 136000,C

    24、hina)Abstract:With the arrival of the mobile Internet era,micro-culture as a new cultural pattern in the net-work,and favored by college students,which brings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the innovation of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olleges and universit

    25、ies should follow thetrend of the times,clarify the connotation of micro-cultur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culture communi-cation,analyze the new challenges of micro-culture communication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explore new measures to improve th

    26、e excelle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aspects of aggregating ideas,enriching content,optimizing teamand integrating carrier.Key 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micro-culture;communica-tion;create excellence(责任编辑:管晓莉)17


    注意事项

    本文(微文化传播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优策略.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服务填表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