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5_T+2136-2023茶树病害测报与绿色防控技术规程.docx

    • 资源ID:576296       资源大小:186.45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Fis****915】。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Fis****91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DB35_T+2136-2023茶树病害测报与绿色防控技术规程.docx

    1、ICS65.020.20CCSB 1635福建省地方标准DB35/T 21362023茶树病害测报与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orecast and green control of tea disease2023 - 10 - 25 发布2024 - 01 - 25 实施目次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调查与预测2 4.1 茶芽枯病2 4.2 茶白星病4 4.3 茶云纹叶枯病5 4.4 茶 饼病6 4.5 其它病害7 4.6 症状图示、防治适期和指标7 5 绿色防控技术7 5.1 苗木防控7

    2、5.2 健体栽培7 5.3 清园管理7 5.4 施药技术与要求7 附录 A(资料性) 茶芽枯病、茶白星病、茶云纹叶枯病和茶饼病等病害调查记录表8 附录 B(资料性) 气象因子记录表12 附录 C(资料性) 茶树主要病害症状图示、防治适期和指标13 附录 D(资料性) 茶园防治病害可使用的农药品种、防治对象、使用方法及其安全标准15 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福建省种植业技术推广总站提出。 本文件由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福建省茶产业标准

    3、化技术委员会(SAFJ/TC 2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省种植业技术推广总站、福建恒馨茶业有限公司、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宁德市南岭农业有限公司、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华祥苑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雯婧、于学领、苏峰、孔灿钟、李慧玲、陈百文、叶昌博、徐斌、陈林海、翁蔚、杨美丽、金珊、徐杰、曾明森、高峰、张恋芳、黄福生、董明花、傅丽娟、叶建钟、叶雄英。 茶树病害测报与绿色防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茶树主要病害的调查、测报和绿色防控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由真菌性病原引起的茶树病害茶芽枯病(Phyllosticta gemmiphilae)、茶白星病(Elsinoe

    4、leucospila)、茶云纹叶枯病(Colletotrichum camelliae)、茶饼病(Exobasidium vexans Massee)的调查预测和茶树病害的绿色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5018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绿色防控green prev

    5、ention and control采取生态调控、农艺改良、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使用农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控制茶园病害的植物保护措施。 3.2防治指标optimum control index病害所为害造成的损失量达到需防治的数值。 3.3防治适期optimum control period病害发生、发展过程中最适宜的防治时期。 3.4系统调查systematic investigation为了解病害发生消长状态,进行的定点、定期调查。 3.5大田普查field investigation为了解病害发生整体情况,在较大范围进行的多点调查。 3.6茶园类型types of tea planta

    6、tion茶树不同品种、树龄(幼龄、成龄、衰老茶园)以及栽培模式构成的不同类别的茶园。 3.7发病率incidence表示病害普遍程度的一个数值。 3.8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表示群体水平上病害发生程度的一个数值。 4 调查与预测4.1 茶芽枯病4.1.1 调查内容与方法4.1.1.1 越冬基数调查在每年 12 月和次年 3 月进行,各调查 1 次。选取 23 块发病茶园,按 5 点取样法,每点取样 100片老叶,统计老叶发病率,发病率计算方法见式(1),记录调查情况,记录表见附录 A 中的表 A.1。 I式中: I病叶率,; D发病的茶树芽头(叶片); T调查样本总数。 4.1.1

    7、.2 定点发病系统调查𝐷𝐷=𝑇𝑇100 (1) 在 3 月下旬至 6 月下旬进行,每隔 5 d 调查一次,发病严重 3 d 一次,春季寒流来临前后应增加 2 次调查。选择发芽早、晚不同的品种,固定 5 点,每点随机检查 100 个芽头(芽梢)统计病芽头(病芽梢)数,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病情指数计算方法见式(2),记录调查情况,记录表见附录 A 中的表 A.2,茶芽枯病叶片病情分级标准见表 1。 X= (𝑛𝑛𝑆𝑆) 100(2) N𝑆𝑆

    8、𝑚𝑚𝑚𝑚𝑚𝑚式中: X 病情指数; n 各级级值; S 各级病叶数; N 调查总数; Smax最高级值。 表1 茶芽枯病叶片病情分级标准发病程度 分级标准 0 级 无病斑 1 级 A5 2 级 5A25 3 级 25A40 4 级 40A65 5 级 A65 A为发病面积占比 4.1.1.3 茶园大田普查4.1.1.3.1 在萌芽期、盛采期、夏茶期间,随机选择当地不同品种、不同类型的茶园各 23 个进行 1次普查。 4.1.1.3.2 按 5 点取样法,每点取样 100 个芽梢,统计茶芽枯病发病面积

    9、占比、发生流行和损失程度, 记录调查情况,记录表见附录 A 中的表 A.3。 4.1.1.4 茶园气象因素记录数,记录观察情况,记录表见附录 B 中的表B.1。 4.1.2 预测4.1.2.1 发生期预测在早春茶芽萌动,新叶初展(3 月底至 4 月初)时,汇总当前病情的发生基数,结合中长期天气预报,作出预测。 4.1.2.2 发生趋势预测根据越冬病叶基数、当地气象资料、茶树品种等情况,预测其发生发展趋势。结合当年越冬老叶发病率(46)和春茶萌发后一芽一叶或二叶初展时天气形势预测其发病趋势。 4.1.2.3 流行预测指标流行预测指标见表 2。 表2 茶芽枯病流行预测指标观察当地温度、湿度、雨日、

    10、雨量、日照时数,并按旬统计;观察雾、露、寒潮出现时间和持续天病害流行程度 发病面积占比() 病梢减重率() 发病率() 轻度 A1 Y1 Z5 中等偏轻 1A10 1Y4 5Z10 中等 10A15 4Y7 10Z15 中等偏重 15A20 7Y10 15Z20 重度 A20 Y10 Z20 A 为发病面积占比;Y 为病梢减重率;Z 为发病率。以发病面积占比()为主要指标,参考病梢减重率()和发病率()确定 4.1.2.4 防治指标和适期春茶初期,系统调查芽头(芽梢)发病率 46时达到防治适期。 4.2 茶白星病4.2.1 调查内容与方法4.2.1.1 越冬病情调查当年 11 月下旬至次年 2

    11、 月份,调查 12 次。选择不同海拔高度(约间距 50 m)、不同坡向的各类型茶园各 23 块,按 5 点取样法,每点取样 100 个芽叶,逐一检查发病情况,记录调查情况,记录表见附录 A 中的表 A.1。 4.2.1.2 定点系统发病调查3 月上旬开始至次年 1 月上旬结束,7 d 调查一次。选择发病较重、海拔高度适当的位置定点,按 5点取样法,每点取样 100 个芽叶,逐一检查发病情况,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记录调查情况,记录表见附录 A 中的表 A.4。茶白星病发病程度分级标准见表 3。 4.2.1.3 茶园病情普查春、秋茶季分别选择不同类型茶园各 12 块,各进行 1 次普查。调查内容

    12、和记录项目参照 4.2.1.1进行。 4.2.1.4 茶园气象因素记录观察当地温度、湿度、雨日、雨量、日照时数,并按旬统计;观察雾、露、寒潮出现时间和持续天数,记录观察情况,记录表见附录 B 中的表B.1。 4.2.2 预测4.2.2.1 发生期预测定点系统病情调查,在 3 月上旬开始对不同类型的茶园观察越冬茶芽萌动、芽头鳞片展开情况。如同时发现病斑,即为春季茶白星病的发病始期。 表3 茶白星病发病程度分级标准发病程度 分级标准 0 级 无病斑 1 级 L15 个 2 级 15 个L35 个 3 级 35 个L55 个 4 级 55 个L75 个 5 级 L75 个 L为芽叶上病斑数量 4.2

    13、.2.2 发生趋势预测结合越冬病情基数、气候、茶园环境等因子进行综合分析,预测该病在当地发生情况。一般旬平均温度 20 左右,旬降雨量大于 70 mm,连续 3 d5 d 的日降雨量大于 40 mm 时,预测病害有严重发生趋势。 4.2.2.3 防治指标和适期春季、秋季气温 16 24 、相对湿度 60以上,芽叶发病率 6时达到防治适期。 4.3 茶云纹叶枯病4.3.1 调查内容与方法4.3.1.1 越冬病情基数调查选择不同地形的茶园和连片茶园各 1 块(667 m21 334 m2),在春茶萌芽时调查 1 次。按 5 点取样法,每点取茶树 5 丛,每丛相距 10 步左右。在每丛中以不同方向随

    14、机取茶枝 4 枝,统计各枝总叶数和病叶数,计算发病率,记录调查情况,记录表见附录 A 中的表 A.5。 4.3.1.2 定点病情系统调查表4 茶云纹叶枯病病害分级标准 4.3.1.3 茶园病情普查分别在春季和秋季病情稳定时各调查 1 次。选择代表性茶园不少于 10 块。调查内容和记录项目参照 4.3.1.1 进行。 4.3.1.4 茶园气象因素记录观察当地温度、湿度、雨日、雨量、日照时数,并按旬统计;观察雾、露出现时间和持续天数,记录观察情况,记录表见附录 B 中的表 B.1。 从春茶芽叶萌动期开始,直至秋茶采摘结束,每 7 d 调查 1 次。取样时,除去茶园的边行 5 行及行头、行尾 5 m

    15、。每隔 10 行取 1 行,定距 6 m,从左右行随机各取 1 枝茶枝,统计总叶片和病叶数,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记录调查情况,记录表见附录 A 中的表 A.6。茶云纹叶枯病病害分级标准见表 4。 发病程度 分级标准 0 级 无病斑 1 级 A20 2 级 20A40 3 级 40A60 4 级 60A80 5 级 A80 A 为发病面积占比 4.3.2 预测4.3.2.1 发生期预测在春季茶芽萌动,新叶初展(3 月底至 4 月初)时,汇总当前病情的发生基数,结合中长期天气预报,作出预测。4.3.2.2 发生趋势预测根据当年越冬病叶基数、当地气象资料、茶树长势等情况,预测其发生发展趋势。上一年

    16、发病重, 茶园中留下的病叶多,5 月份多雨,预测偏重发生。 4.3.2.3 防治指标和适期 4 月至 6 月(梅雨季)和 9 月至 10 月(秋雨季),新叶发病率达到 15时为防治适期。 4.4 茶饼病4.4.1 调查内容与方法4.4.1.1 越冬病情基数调查 4.4.1.2 定点病情系统调查参照 4.3.1.2 进行。 4.4.1.3 大田病情普查参照 4.4.1.1 进行。分别统计病叶和病梢数,记录统计情况,记录表见附录 A 中的表 A.7。 4.4.1.4 茶园气象因素记录观察当地温度、湿度、雨日、雨量、日照时数,并按旬统计;观察雾、露、寒潮出现时间和持续天数,记录观察情况,记录表见附录

    17、 B 中的表B.1。 4.4.2 预测4.4.2.1 发生期预测在春季茶芽萌动,新叶初展(3 月底至 4 月初)时,旬平均温度达到 15 20 时,汇总当前病情的发生基数,结合中长期天气预报,作出预测。4.4.2.2 发生趋势预测根据当年越冬病叶基数、当地气象资料、茶树长势、日照时数、相对湿度等情况,预测其发生发展趋势。一般旬平均相对湿度大于 85,并有重露存在,预测病害有严重发生趋势。 4.4.2.3 防治指标和适期 春、秋季发病期,连续 5 d 中有 3 d 平均日照小于 3 h,或降雨量 2.5 mm5 mm;芽梢发病率达到 35 时为防治适期。 在春季茶芽萌动时调查 12 次。选择不同

    18、海拔高度(约间距 50 m)、不同遮阴的各类型茶园各 1块,每块以对角线取样 10 个,每点取 0.5 m 行长内点所有茶梢,统计各枝总叶数和病叶数,计算发病率,记录调查情况,记录表见附录 A 中的表A.5。 4.5 其它病害茶圆赤星病参照 4.2 进行,茶炭疽病、茶轮斑病参照 4.3 进行,茶网饼病参照 4.4 进行。 4.6 症状图示、防治适期和指标茶园主要病害的症状图示、防治适期和指标见附录 C。 5 绿色防控技术5.1 苗木防控5.1.1 新建园地,清除树桩、树根,深耕土壤 60 cm 以上并进行暴晒后再种茶苗。 5.1.2 选择抗性强的品种,早、中、晚品种合理搭配。 5.1.3 茶树

    19、苗木进行检疫,禁止从病区调运带病苗木,发现病苗应立即销毁处理。 5.1.4 合理稀植茶苗,实现茶园通风透气。 5.2 健体栽培5.2.1 科学栽培管理,强化农艺,合理施肥,茶树壮体,提高抗病害能力。 5.2.2 保留茶蓬丛间距 20 cm30 cm,适时清膛枝、徒长枝,茶行适度通风透光、清蔸亮底。 5.2.3 采取修剪、台刈等措施复壮衰老茶园。 5.3.1 冬季清园,清除枯枝落叶,修剪病害枝条;喷施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喷透茶丛,降低病害发生基数。 5.3.2 病害发生严重的茶园,采取台刈、深耕等措施,彻底清除病害残枝,减少病原。 5.4 施药技术与要求5.4.1 根据预测预报结果,采取局部适

    20、时、适量、科学用药控制病害蔓延与流行,降低病害危害程度。 5.4.2 严格按照防治指标和防治适期施药,符合 GB/T 8321(所有部分)、NY/T 1276 和NY/T 5018 的要求。茶园防治病害可使用的农药品种、防治对象、使用方法及其安全标准应符合附录 D 的要求。 5.3 清园管理 附 录 A(资料性)茶芽枯病、茶白星病、茶云纹叶枯病和茶饼病等病害调查记录表茶芽枯病、茶白星病越冬病情记录表的格式参照表 A.1。表 A.1 中“发病率”的计算方法见式(1)。 表 A.1 茶芽枯病、茶白星病越冬病情记录表调查地点: 调查人: 年度: 调查日期 (月/日) 茶园类型 管理情况 品种名称 总

    21、芽、叶数(个) 病芽、叶数(个) 发病率() 备注 茶芽枯病系统调查记录表的格式参照表 A.2。表 A.2 中“梢发病率”的计算方法见式(1),“病情指数”的计算方法见式(2)。 表 A.2 茶芽枯病系统调查记录表调查地点:调查人:年度: 调查日期 (月/日) 茶园类型 品种名称 调查总梢数(个) 发病梢数(个) 梢发病率() 发病程度(级) 病情指数 芽梢重(g) 病梢减重率() 病害流行程度 备注 0 1 2 3 4 5 病梢 健梢 茶芽枯病大田普查记录表的格式参照表 A.3。表 A.3 中“发病率”的计算方法见式(1)。 表 A.3 茶芽枯病大田普查记录表调查地点:调查人:年度: 调查日

    22、期(月/日) 茶树品种及树龄 田块名称 和面积(m2) 发病面积占 总面积百分率 (目测) 调 查 总梢数 (个) 发病梢数 (个) 发病率 () 芽梢重(g) 病 害 流行程度 病梢 健梢 病梢减重率() 茶白星病定点系统调查表的格式参照表 A.4。表 A.4 中“病芽叶率”的计算方法见式(1),“病情指数”的计算方法见式(2)。 表 A.4 茶白星病定点系统调查记录表调查地点:调查人:年度: 调查日期 (月/日) 茶园类型 品种名称 总芽叶数(个) 病芽叶数(个) 病芽叶率() 发病程度(级) 病情指数 备注 0 1 2 3 4 5 茶云纹叶枯病、茶饼病越冬病情调查表的格式参照表 A.5。

    23、表 A.5 中“发病率”的计算方法见式(1)。 表 A.5 茶云纹叶枯病、茶饼病越冬病情调查记录表调查地点:调查人:年度: 调查日期 (月/日) 茶园类型 茶树树龄 管理情况 取样枝数(枝) 调查总叶数(片) 发病叶数(片) 发病率() 备注 茶云纹叶枯病定点系统调查表的格式参照表 A.6。表 A.6 中“发病率”的计算方法见式(1),“病情指数”的计算方法见式(2)。 表 A.6 茶云纹叶枯病定点系统调查记录表调查地点:调查人:年度: 调查日期 (月/日) 茶园类型 茶树树龄 管理情况 取样枝数(枝) 调查叶数(片) 发病程度(级) 发病率() 病情指数 备注 0 1 2 3 4 5 茶饼病

    24、大田普查表的格式参照表 A.7。表 A.7 中“发病率”的计算方法见式(1)。 表 A.7 茶饼病大田普查记录表调查地点:调查人:年度: 调查日期(月/日) 茶园类型 茶树树龄 管理情况 取样梢数 (梢) 发病梢数 (梢)病梢率 () 调查总叶数 (片)发病叶数 (片)发病率 ()备注 A 附 录 B(资料性) 气象因子记录表表 B.1 气象因子记录表 气象因子记录表的格式参照表 B.1。 年份 / 月份 气温() 雨量(mm) 雨日(d) 连续 3 d5 d 每天日照时数(h) 相对湿度() 连续 3 d5 d 阴雨时每日雨量(mm) 雾天(天) 露天(天) 寒潮 备注 上旬 中旬 下旬 平

    25、均 上旬 中旬 下旬 总计 上旬 中旬 下旬 总计 1 2 3 4 5 上旬 中旬 下旬 平均 1 2 3 4 5 出现时间 持续天数 附 录 C(资料性)茶树主要病害症状图示、防治适期和指标表 C.1 茶树主要病害症状图示、防治适期和指标 茶树主要病害症状图示、防治适期和指标见表 C.1。 病害名称及学名 病害症状图示 病害描述 防治指标和适期 茶 芽 枯 病 Phyllosticta gemmiphilae Chen et Husp.nov 主要为害嫩芽和嫩叶,尤以 1 芽 13 叶发生为多。初期在叶尖或叶缘产生淡黄色或黄褐色斑点,逐渐扩展成不规则形病斑,边缘有一条深褐色隆起线有时病斑边缘

    26、不明显。后期病部表面散生黑色细小粒点 春茶初期,系统调查芽叶发病率达到 46 茶白星病Elsinoe leucospila 主要为害嫩叶,初为针尖大小的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展成中间红褐色,边缘有暗褐色稍微突起的线纹圆形小斑,病健分界明显。成熟病斑中央呈灰白色,中间凹陷,病斑无霉层;边缘具暗褐色至紫褐色隆起线,其上散生黑色小点。白星病大多在高山茶区发生 春季、秋季气温 16 24 、相对湿度 60以上,发现病斑,叶发病率达到 6 茶云纹叶枯病Colletotrichum camelliae Massee 主要为害成叶和老叶,多发生在叶缘或叶尖,初为黄褐色水渍状,半圆形或不规则形。后期形成深浅褐色、

    27、灰白色相间的不规则形病斑,并生有波状云纹状轮纹。产生灰黑色扁平圆形小粒点,沿轮纹排列 4 月至 6 月(梅雨季)和 9 月至 10月(秋雨季),新叶发病率达到 15茶 饼 病 Exobasidium vexans Massee 嫩叶嫩梢受害最重。叶片正面平滑光亮,下陷,背面隆起呈饼状突起,并生有灰白色粉状物。后期病部逐渐变为暗褐色溃疡斑 春、秋季发病期,连续 5 天中有3 天平均日照小于 3 h,或降雨量2.5 mm5 mm;芽梢发病率达到 35表 C.1 茶树主要病害症状图示、防治适期和指标(续)病害名称及学名 病害症状图示 病害描述 防治指标和适期 茶炭疽病 Discula theae-s

    28、inensis Miyaka 主要为害成叶。初期在叶尖或叶缘产生水渍状暗绿色病斑,后期病斑沿着叶脉扩展成半圆形或不规则形,颜色变成黄褐色至红褐色、灰白色。病斑边缘有黄褐色隆起线,与叶片健部分界明显。病斑后期正面密生黑色细小突起的粒点,病斑上无轮纹 5 月至 6 月(梅雨季)、6 月至 9 月, 嫩叶发病率达到 45、成老叶发病率达到 1015 茶轮斑病Pestalotia theae Sawada 主要为害成叶或老叶,多从叶尖或者叶缘开始。初期病斑黄褐色,然后变为褐色、灰白色相间的半圆形、圆形或者不规则的病斑。病斑上常呈现有同心轮纹,边缘有一个褐色的晕圈,病健分界明显。病斑正面轮生或者散生许多

    29、黑色小点 新叶发病率达到 15 茶 圆 赤 星 病 Cercospora theae Breda de Haan 主要为害嫩叶和成叶。病部初生褐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成圆形病斑, 中央凹陷呈淡褐色,较白星病深,边缘有暗褐色隆起线;病斑中央散生黑色小点,潮湿时,斑上有灰色霉层。茶圆赤星病多在低海拔的丘陵茶园发生 叶发病率达到 6 附 录 D(资料性)茶园防治病害可使用的农药品种、防治对象、使用方法及其安全标准茶园防治病害可使用的农药品种、防治对象、使用方法及其安全标准应符合表 D.1 要求。 表 D.1 茶园防治病害可使用的农药品种、使用方法及其安全标准农药品种 防治对象 稀释倍数 安全间隔期 (

    30、天) 施药方法 (每季最多使用次数) 农药种类 适用茶园 250 g/L 吡唑醚菌酯乳油或悬浮剂 1 0001 500 14 喷雾 2 次 化学农药 无公害茶叶 10苯醚甲环唑 水分散粒剂 1 0001 500 14 喷雾 23 次 化学农药 无公害茶叶 46氢氧化铜 水分散粒剂 1 5002 000 3 喷雾 2 次 矿物源农药 有机茶 75百菌清 可湿性粉剂 茶芽枯病、茶白600800 10 喷雾 1 次 化学农药 无公害茶叶 3多抗霉素 可湿性粉剂 星病、茶云纹叶枯病、茶饼病、 300 7 喷雾 23 次 抗生素类 有机茶 99矿物油乳剂 茶炭疽病、茶圆赤星病、茶轮斑100 35 喷雾 1 次 矿物源农药 有机茶 病、茶网饼病 0.5几丁聚糖 水剂 500750 植 物 诱抗剂 有机茶 22.5啶氧菌酯 悬浮剂 1 0002 000 10 喷雾 2 次 化学农药 无公害茶叶 0.2补骨脂种子 提取物微乳剂 7501 500 植 物 源农药 有机茶 80代森锌 可湿性粉剂 500700 15 喷雾 2 次 化学农药 无公害茶叶


    注意事项

    本文(DB35_T+2136-2023茶树病害测报与绿色防控技术规程.docx)为本站上传会员【Fis****915】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