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的音乐学研究.pdf

    • 资源ID:571821       资源大小:4.74M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VIP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的音乐学研究.pdf

    1、HUANGZHONG(Journal of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文章编号:1003-7721(2023)02-0088-13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的音乐学研究王清雷张玲玲李文欢徐长青摘要:该文首先对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的调音情况进行了详细考察,然后对这套编钮钟的测音采样和机测做了简单介绍。其后,该文根据 海昏侯刘贺墓青铜乐器测音报告 一文,对这套编钮钟的音列以及其与同均三宫的关系、音准做了深入探讨。从这套编钮钟测音数据的乐学分析来看,其音列可以构成“同均三宫”:A均A宫正声音阶(古音阶)、A均E宫下徵音阶(新音阶)、A均B宫

    2、清商音阶(俗乐音阶)。但从这套编钮钟的演奏痕迹可以确知,这套编钮钟在当时并没有使用“同均三宫”,仅使用了A宫正声音阶(古音阶)。关键词: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西汉中图分类号:J609.2文献标识码:ADOI:10.19706/42-1062/j.2023.02.008收稿日期:2023-03-13作者简介:王清雷,男,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北京 100029);张玲玲,女,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总编辑部编辑(北京 100029);李文欢,男,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南昌 330095);徐长青,男,江西省博物馆研究馆员(南昌 330008)。1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昌市博物馆、南昌

    3、市新建区博物馆:南昌市西汉海昏侯墓,考古2016 年第 7 期,第54 页。海昏侯刘贺墓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老裘村民小组东北约 500 米的墎墩山上,被考古工作者编为 M1。图 1海昏侯刘贺墓椁室图(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2015 年 3 月 17 日,海昏侯刘贺墓椁室(见图 1)北藏椁的乐器库出土一架编钮钟,共计14 件(M1:164-1A 至 164-14A 号)(见 图 2)。“出土时完整地悬挂于钟架上,钟架为彩绘木质,两端镶嵌有方形青铜饰件,编钟架上彩绘精美动物纹饰。”1除 164-3A 号钮钟破裂外,余钟保存完好。一、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的调音14 件编钮钟的钟腔内

    4、壁均有调音,调音方法为刻凿法,4 个侧鼓部均有楔形音梁,各钟的具体调音情况分述如下: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的音乐学研究/王清雷张玲玲李文欢徐长青 89第 1 件(M1:164-1A 号)(见图 3):4 条音梁均保存完好,上面没有调音的痕迹。在两个正鼓部、4 个侧鼓部和两个铣角的内唇上均有刻凿调音的痕迹,内唇尚保留少许,没有延及钟壁。其中,4 个侧鼓部的内唇(音梁两侧)保留最多,两个正鼓部、两个铣角的内唇均刻凿较多,明显低于侧鼓部的内唇,形成一个阶梯状,正鼓部的刻凿痕迹均匀而细致。编钟的调音分为粗调和精调,从该钟的调音情况来看,其精调主要位于两个正鼓部和两个铣角。图 3海昏侯刘贺墓第 1 件(M1

    5、:164-1A 号)钮钟于口调音(王清雷摄)第 2 件(M1:164-2A 号):4 条音梁上面均有细密的刻凿调音痕迹,刻凿痕迹主要位于前4/5 的部位。两个正鼓部、4 个侧鼓部和两个铣角的内唇均被刻凿干净,但没有延及钟壁。第 3 件(M1:164-3A 号):4 条音梁上面均有细密的刻凿调音痕迹,其中 3 条音梁的刻凿痕迹位于前 4/5 的部位,1 条音梁的刻凿痕迹位于前 2/3 的部位;靠近于口的部分刻凿量最大,几乎与于口的厚度相当。两个正鼓部、4 个侧鼓部和两个铣角的内唇几乎均被刻凿干净,没有延及钟壁。第 4 件(M1:164-4A 号):4 条音梁上面均有细密的刻凿调音痕迹,刻凿痕迹主

    6、要位于前1/2 的部位。在两个正鼓部、4 个侧鼓部和两个铣角的内唇上均有刻凿调音的痕迹,刻凿量均衡,内唇尚保留少许,没有延及钟壁。第 5 件(M1:164-5A 号):4 条音梁上面均有细密的刻凿调音痕迹,刻凿量很大,几乎遍布整个音梁;靠近于口的部分刻凿量最大,几乎与于口的厚度相当。两个正鼓部、4 个侧鼓部和两个铣角的内唇几乎均被刻凿干净,没有延及钟壁。第 6 件(M1:164-6A 号):4 条音梁上面均有细密的刻凿调音痕迹,刻凿痕迹主要位于前1/2 的部位,其中背面右侧音梁上面有一道较深的刻凿痕迹,形成了一条不规则的凹槽。在两个正鼓部、4 个侧鼓部和两个铣角的内唇上均有刻凿调音的痕迹,刻凿

    7、量均衡,内唇尚保留少许,没有延及钟壁。第 7 件(M1:164-7A 号)(见图 4):4 条音梁上面均有细密的刻凿调音痕迹,背面的 2 条音梁的刻凿痕迹主要位于前 1/2 的部位,正面的2 条音梁的刻凿痕迹主要位于前 2/3 的部位。在两个正鼓部、4 个侧鼓部和两个铣角的内唇上均有刻凿调音的痕迹,刻凿量均衡,内唇尚保留少许,没有延及钟壁,其中背面正鼓部内唇的刻凿痕迹非常细腻。第 8 件(M1:164-8A 号):4 条音梁上面均有细密的刻凿调音痕迹,刻凿痕迹主要位于前3/4 的部位;由于刻凿量很大,导致音梁的前3/4 的厚度已经低于后 1/4 的厚度,在相应位置形成了一个明显的坡面。在两个正

    8、鼓部、4 个侧鼓部和两个铣角的内唇上均有刻凿调音的痕迹,刻凿量均衡,内唇尚保留少许,没有延及钟壁。在内唇和背面左侧音梁上面可见因铸铜工艺缺图 2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14 件)(王清雷摄)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 90陷而留下的不规则孔洞,由此对其音高带来一定的影响。图 4海昏侯刘贺墓第 7 件(M1:164-7A 号)钮钟于口调音(王清雷摄)第 9 件(M1:164-9A 号):4 条 音 梁 上 面均有细密的刻凿调音痕迹,刻凿痕迹主要位于前 3/4 的部位;由于刻凿量很大,导致音梁的前 3/4 的厚度已经低于后 1/4 的厚度,在相应位置形成了一个小的坡面。在两个正鼓部、4

    9、个侧鼓部和两个铣角的内唇上均有刻凿调音的痕迹,刻凿量均衡,内唇尚保留少许,没有延及钟壁,内唇上的刻凿痕迹非常细腻。第 10 件(M1:164-10A 号):4 条音梁上面均有细密的刻凿调音痕迹,刻凿痕迹主要位于前 2/3 的部位。在两个正鼓部、4 个侧鼓部和两个铣角的内唇上均有刻凿调音的痕迹,刻凿量均衡,内唇尚保留一些,内唇上的刻凿痕迹非常细腻。第 11 件(M1:164-11A 号):4 条音梁上面均有细密的刻凿调音痕迹,刻凿痕迹主要位于前 4/5 的部位,其中正面两个音梁、背面右侧音梁上面均有一道较深的刻凿痕迹,形成了一条不规则的凹槽。在两个正鼓部、4 个侧鼓部和两个铣角的内唇上均有刻凿调

    10、音的痕迹,刻凿量均衡,内唇尚保留少许,内唇上的刻凿痕迹非常细腻。第 12 件(M1:164-12A 号):4 条音梁上面均有细密的刻凿调音痕迹,刻凿痕迹主要位于前 1/2 的部位,刻凿量较少。在两个正鼓部、4个侧鼓部和两个铣角的内唇上均有刻凿调音的痕迹,刻凿量均衡,内唇尚保留少许,内唇和音梁上的刻凿痕迹非常细腻。第 13 件(M1:164-14A 号):4 条音梁上面均有刻凿调音痕迹,刻凿痕迹主要位于前 1/2 的部位,刻凿量较多;该钟音梁较为低矮短小,中部下凹,而其余 13 件钮钟的音梁长而高,表面平整,二者的音梁形态不同。在两个正鼓部、4 个侧鼓部和两个铣角的内唇上均有刻凿调音的痕迹,刻凿

    11、量均衡,内唇均刻凿干净,内唇和音梁上的刻凿痕迹均非常细腻。第 14 件(M1:164-13A 号):4 条音梁均保存完好,上面没有调音的痕迹。在两个正鼓部、4 个侧鼓部和两个铣角的内唇上均有刻凿调音的痕迹,刻凿量均衡,内唇保留大部分。二、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的 测音采样和机测2018 年 5 月 12 日晚,王清雷带领研究团队在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库房对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14 件)进行了测音采样,主要以获取这套编钮钟的音高为目的。2021 年 12 月 9 日上午,王清雷带领研究团队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总编辑部办公室对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的采样材料进行机测,所用测音软件为“通用音乐分

    12、析系统”(GMAS20B),测音结果参见下页表 1。三、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的音列从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的测音数据(见表 1)来看,每件钮钟的正、侧鼓音均可以发出呈三度关系的两个乐音,或大三度,或小三度,音程准确,绝大部分钮钟的双音隔离度很好。从这套编钮钟的A 宫音列分析表来看(见表 2),除了第 3 件钮钟(M1:164-3A 号)破裂失音外,余 13 件钮钟的正鼓音音列为:宫商徵羽变宫宫商角羽变宫商角羽;加上侧鼓音,可以在前两个八度构成完整的A 宫正声七声音阶,第三个八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的音乐学研究/王清雷张玲玲李文欢徐长青 91度可以构成五声音阶,即宫商角商角徵羽变宫宫商角商角徵羽变宫宫商角

    13、商角徵羽宫,耳测其音高完全符合今天人们的音准观念。这套编钮钟的最低音为a1+14 音分,最高音为a4+2 音分,以A 宫的宫音开始,又以A 宫的宫音结束,其音域正好为三个八度。王清雷带领助手曹葳蕤、陈伟岸和张玲玲使用这套编钮钟还试奏了 20 余首中外乐曲,如梅花三弄彩云追月 枉凝眉 但愿人长久 敖包相会 牧羊曲 天空之城等。如果将 14 件编钮钟的音高与其阶名逐一对照(见表 2),有的学者可能会提出质疑,那就是:第 14 件编钮钟(M1:164-13A 号)的正鼓音“羽”(f4-22 音分)和侧鼓音“宫”(a4+2音分)偏低太多,其阶名的厘定是否合理?是否还存在其他可能性?其实,在最初分析这套

    14、编钮钟的音列时,这个问题确实给笔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对于第 14 件编钮钟(M1:164-13A 号)的2 王清雷、徐长青、张玲玲、曹葳蕤、李文欢、杨军:海昏侯刘贺墓青铜乐器测音报告,音乐研究2022 年第 5 期,第 34 页。说明:(1)本表中的钮钟是按照其音高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序。从编钮钟(14 件)的测音数据来看,M1:164-14A 号钮钟的音高比 M1:164-13A 号钮钟的音高要低,所以将 M1:164-14A 号钮钟排为第 13 号,将M1:164-13A 号钮钟排为第 14 号;(2)本表中的音高数据均采用音乐学记法;(3)音叉校正均为 a1-3 音分(439.29赫兹)。阶

    15、名厘定,存在着两种可能性:第一,其正鼓音为A 宫的“羽”(f4-22音分),其侧鼓音为A 宫的“宫”(a4+2 音分)。如果按照这种阶名厘定(见表 2),其正鼓音“羽”(f4-22 音分)与第 13 件编钮钟(M1:164-14A 号)的侧鼓音“徵”(e4+100 音分)构成大二度音程,其音分值为 78 音分,比十二平均律的大二度(200 音分)低 122 音分,比五度相生律的大二度(204 音分)低 126 音分,比纯律的大二度(182 音分)低 104 音分。仅从音分值来看,这显然应该是小二度,而不是大二度。其侧鼓音“宫”(a4+2 音分)与第 13 件编钮钟(M1:164-14A 号)的

    16、侧鼓音“徵”(e4+100音分)构成纯四度音程,其音分值为 402 音分,比十二平均律的纯四度(500 音分)低 98 音分,与纯律、五度相生律的纯四度(498 音分)低 96音分。仅从音分值来看,这显然应该是大三度,而不是纯四度。从以上分析来看,如果按照这种阶名厘定,确实存在第 14 件编钮钟(M1:164-13A号)的音高偏低太多的问题,从而导致名实不符。表 1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14 件)测音数据表2(单位:音分、赫兹)序号1234567出土号M1:164-1AM1:164-2AM1:164-3AM1:164-4AM1:164-5AM1:164-6AM1:164-7A正鼓音音高g1+14

    17、a1+19破裂d2+32f2+12g2+20g2+24频率418.86471.43-633.99703.33793.44842.49侧鼓音音高c2-6d2+17-g2+25g2+23a2+19c3+10频率521.59593.32-795.54841.82942.911052.69序号891011121314出土号M1:164-8AM1:164-9AM1:164-10AM1:164-11AM1:164-12AM1:164-14AM1:164-13A正鼓音音高a2+27c3+14f3+31g3+19a3+27c4-44f4-22频率947.061055.141422.411586.131895.

    18、052161.822759.90侧鼓音音高d3-9d3+32a3-25a3+33d4-31e4+0g4+2频率1169.091267.781734.801901.112444.942637.863327.77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 92表 2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14 件)A 宫音列分析表3(单位:音分)序号1234567出土号M1:164-1AM1:164-2AM1:164-3AM1:164-4AM1:164-5AM1:164-6AM1:164-7A正鼓音音高a1+14b1+19破裂e2+32f2+12g2+20a2+24阶名宫商(角)徵羽变宫宫侧鼓音音高c2-6d2+17-

    19、g2+25a2+23b2+19c3+10阶名角商角(徵)变宫宫商角序号891011121314出土号M1:164-8AM1:164-9AM1:164-10AM1:164-11AM1:164-12AM1:164-14AM1:164-13A正鼓音音高b2+27c3+14f3+31g3+19b3+27c4+56f4-22阶名商角羽变宫商角羽侧鼓音音高d3-9e3+32a3+75b3+33d4+69e4+100a4+2阶名商角徵宫商商角徵宫3 说明:(1)测音分析以国际标准音 a1=440 赫兹为准,采用十二平均律,即半音为 100 音分,八度为 1200 音分;(2)因为笔者作的是音乐学研究,所以列

    20、“阶名”一栏,采用曾侯乙编钟的命名体系,并以符号、分别代表音高的偏高和偏低;(3)在研究过程中,为了作不同调式的分析,笔者将对相关音名作等音转换处理,所以一些音名会以不同于原始测音数据的音名出现;(4)3 号钮钟由于破裂失声,已无法发音,表中的阶名为推测而来,用斜体加括号来标识;(5)音叉校正均为 a1-3 音分(439.29 赫兹);(6)文中出现的所有测音数据的音列分析表均同此说明。第二,其正鼓音为A 宫的“宫曾”(e4+78音分),其侧鼓音为A 宫的“变宫”(g4+102 音分)。如果按照这种阶名厘定,其正鼓音“宫曾”(e4+78 音分)与第 13 件编钮钟(M1:164-14A 号)的

    21、侧鼓音“徵”(e4+100 音分)构成小二度音程,其音分值为78音分,比十二平均律的小二度(100音分)低 22 音分,比纯律的变化半音小二度(70音分)高 8 音分,比五度相生律的变化半音小二度(114 音分)低 36 音分。其侧鼓音“变宫”(g4+102 音分)与第 13 件编钮钟(M1:164-14A号)的侧鼓音“徵”(e4+100 音分)构成大三度音程,其音分值为 402 音分,比十二平均律的大三度(400 音分)高 2 音分,比五度相生律的大三度(408 音分)低 6 音分,比纯律的大三度(386 音分)高 16 音分。从以上音程的音分值分析来看,如果按照这种阶名厘定,其音分值与音程

    22、关系是相符的。同时,从笔者对 14 件编钮钟测音采样时的现场耳测结果来看,与第二种阶名厘定同样吻合。由此观之,将第 14 件编钮钟(M1:164-13A号)的正鼓音厘定为A 宫的“宫曾”(e4+78 音分),其侧鼓音为A 宫的“变宫”(g4+102 音分),显然更为合理。最初,笔者就是这样选择的。但是,如果按照这种阶名厘定,这套编钮钟音列的整体设计为:宫商角商角徵羽变宫宫商角商角徵羽变宫宫商角商角徵宫曾变宫,其音列的前两个八度是七声齐全的正声音阶,而音列的最后 7 个阶名既不能构成五声音阶,更不能构成七声音阶,而且其中还有一个临时变化音“宫曾”,这也是 14 件编钮钟共 28 个阶名当中的唯一

    23、一个临时变化音。故此,从这套编钮钟的整体音列设计来看,第二种阶名厘定也存在不合理之处。如果按照第一种阶名厘定(见表 2),其音列最后两个阶名分别为“羽”“宫”,这套编钮钟的整体音列设计则是合理的。探讨至此,我们就会发现,对于第 14 件编钮钟(M1:164-13A 号)阶名厘定,无论是第一种可能性,还是第二种可能性,均存在着各自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的音乐学研究/王清雷张玲玲李文欢徐长青 93的合理性,也存在着各自的不合理之处。对于第 14 件编钮钟(M1:164-13A 号)的阶名厘定,似乎成了一个难以破解的谜题。当初的笔者,也陷入了无法选择的学术泥潭。这时,笔者想到了迄今所见 3 套编列完整的

    24、西汉编钟,分别为:山东章丘洛庄汉墓 14 号陪葬坑编钮钟(14 件)4、江苏盱眙大云山 1 号墓编钮钟(14 件)5和广东广州南越王墓编钮钟(14件)6。它们的音列,是否能成为破解第 14 件海4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山东大学考古系、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章丘市博物馆:山东章丘市洛庄汉墓陪葬坑的清理,考古2004 年第 8 期,第 316 页。5 南京博物院、盱眙县文广新局:江苏盱眙县大云山汉墓,考古2012 年第 7 期,第 5359 页。6 广州象岗汉墓发掘队:西汉南越王墓发掘初步报告,考古1984 年第 3 期,第 222230 页。7 方建军、郑中:洛庄汉墓 14 号陪葬坑编钟研究,音乐

    25、研究2007 年第 2 期,第 39 页。8 王清雷:章丘洛庄编钟的音乐学研究,黄钟2011 年第 4 期,第 249 页。9 王清雷:章丘洛庄编钟的音乐学研究,第 251 页表 8A。昏侯刘贺墓编钮钟(M1:164-13A 号)阶名谜题的金钥匙呢?这 3 套编钮钟的编列与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的编列相同,均为 14 件一肆。同时,每一套编钮钟均纹饰相同,大小相次,为一次铸造而成,故 14 件一肆是其完整编列。故此,这 3 套西汉编钮钟的音列应该保留着原始形态,可资借鉴。第一,关于山东章丘洛庄汉墓 14 号陪葬坑编钮钟音列的探讨。图 5山东章丘洛庄汉墓 14 号陪葬坑编钮钟(14 件)出土情况(崔

    26、大庸供图)关于章丘洛庄汉墓 14 号陪葬坑编钮钟(14件)(见图 5)的音列,洛庄汉墓 14 号陪葬坑编钟研究一文指出:“如果按编次顺序,将正、侧鼓音连奏,其音响结果为(括号为侧鼓音):1.();2.徵(变宫);3.羽(宫);4.宫(角);5.商(清角);6.角(徵);7.清角(羽);8.徵(变宫);9.羽(宫);10.商(清角);11.角(徵);12.徵(变宫);13.羽(宫);14.商(清角)。”7从洛庄汉墓 14 号陪葬坑编钮钟的测音数据(见表 3)可知,该文对于这套编钮钟的正、侧鼓音的阶名描述是以E 为宫,其音列可以构成E 宫七声下徵音阶(新音阶)。如果转换为以A 为宫,其音列可以构成

    27、A 宫七声正声音阶(古音阶),这套编钮钟的整体音列为:商角商角徵羽变宫宫商角商角徵羽变宫宫商角商角徵羽宫。对于章丘洛庄汉墓 14 号陪葬坑编钮钟(14件),章丘洛庄编钟的音乐学研究一文指出:“每件编钟的正、侧鼓音均可以发出呈三度关系的两个乐音,或大三度,或小三度,音程准确,双音的隔离度很好。”8这篇文章为笔者所撰。现在重新审视当初对这套编钮钟(A 宫)音列的分析9,笔者发现对第二件钮钟正鼓音的阶名厘定不妥,应该将“宫”修改为“商”才是合理的。故此,笔者认为这套编钮钟的整体音列(A宫)(见表 3)应为:商角商角徵羽变宫宫商角商角徵羽变宫宫商角商角徵羽宫。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

    28、94表 3章丘洛庄汉墓 14 号陪葬坑编钮钟(14 件)A 宫音列分析表10(单位:音分)序号1234567正鼓音音高破裂b1-127c2-31e2-27f2-34g2-14a2-26阶名(宫)商角徵羽变宫宫侧鼓音音高-d2-77e2-21g2-28a2-21b2-3c3-17阶名(角)商角徵变宫宫商角序号891011121314正鼓音音高b2-18c3-25f3+1g3+7b3+13c4+3f4+23阶名商角羽变宫商角羽侧鼓音音高d3-21e3-1a3+20b3+0d4+17e4+37a4+82阶名商角徵宫商商角徵宫10说明:(1)测音数据出自王清雷:章丘洛庄编钟的音乐学研究,第 246 页

    29、表 3 中的“大系测”;(2)测音分析以国际标准音 a1=440 赫兹为准,采用十二平均律,即半音为 100 音分,八度为 1200 音分;(3)因为笔者做的是音乐学研究,所以列“阶名”一栏,采用曾侯乙编钟的命名体系,并以符号、分别代表音高的偏高和偏低;(4)在研究过程中,为了做不同调式的分析,笔者将对相关音名作等音转换处理,所以一些音名会以不同于原始测音数据的音名出现;(5)第 1 件钮钟由于破裂失声,已无法发音,表中的阶名为推测而来,用斜体加括号来标识。11冯卓慧:大云山汉墓编钟的测音分析与研究,中国音乐2016 年第 1 期,第 67 页。12冯卓慧:大云山汉墓编钟的测音分析与研究,第

    30、65 页表 2。13朱国伟:战国中期至汉代早期编钟音列研究,中国音乐学2016 年第 4 期,第 26 页“西汉编钟核心音列概览表”。关于章丘洛庄汉墓 14 号陪葬坑编钮钟(14件)的音列,大云山汉墓编钟的测音分析与研究一文认为:“从发音的由低到高,正鼓音可以排列为商角徵羽变宫宫商角羽变宫商角羽,侧鼓音可以排列为变徵徵变宫宫商角变徵徵宫商变徵徵宫。”11其中的“变徵”,笔者称之为“商角”,二者是指同一个音位的不同阶名称谓。那么,这套编钮钟的整体音列为:商角商角徵羽变宫宫商角商角徵羽变宫宫商角商角徵羽宫。通过对比以上 3 篇文章关于章丘洛庄汉墓14 号陪葬坑编钮钟(14 件)音列的分析结果,并结

    31、合笔者对于章丘洛庄编钟的音乐学研究一文讹误的订正,学界对于这套编钮钟的音列认知完全相同,是研究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音列的重要参考资料。第二,关于江苏盱眙大云山 1 号墓编钮钟音列的探讨。对于江苏盱眙大云山 1 号墓编钮钟(14 件)(见图 6)的音列,大云山汉墓编钟的测音分析与研究一文认为其正鼓音音列为:宫商角变羽变羽变宫商商羽闰商角羽。12图 6江苏盱眙大云山 1 号墓编钮钟(14 件)出土情况(冯卓慧供图)战国中期至汉代早期编钟音列研究一文认为盱眙大云山 1 号墓编钮钟(14 件)的正鼓音音列为:宫商角(徵)羽清羽宫商角羽清羽商角羽。13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的音乐学研究/王清雷张玲玲李文欢徐长

    32、青 95大云山汉墓编钟的测音分析与研究一文还指出:“从以上的数据分析,这组编钟的发音没有体现出清晰的规律性,现场耳测的结果也同样未能找出有序的音列结构。”14显然,这套编钮钟的音列对于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音列的分析,不具有参考性。第三,关于广东广州南越王墓编钮钟音列的探讨。对于广东广州南越王墓编钮钟(14 件)的音列,“从测音结果来看,钮钟可以看做以F 为宫的正声音阶结构。全套编钟的正鼓音可以排列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宫商角清角羽清商角,侧鼓音为清宫变徵清徵羽宫商宫清角闰宫徵变徵徵”15。双音乐钟转型之路:从战国中期到西汉早期一文通过对南越王墓编钮钟测音数据的分析,认为其正鼓音的音列为:宫商角徵羽变

    33、宫宫商角和羽商角。16该文还指出:“这套钟的音准情况是很不好的,偏差音很多。”17故此,这套编钮钟的音列对于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音列的分析,同样不具有参考性。需要指出的是,既然“这套钟的音准情况是很不好的,偏差音很多”18,那么其正鼓音音列的诸多富有规律性且有序的阶名又是根据什么来推定的呢?音乐考古学通论一书指出:“如果不顾及乐器的现实音响,所做音列和音阶判断就会与实际不符。音乐考古学需重视出土乐器的现场听感或音响录音,而单纯利用已发表的测音数据做理论推演,犹如变戏法,这种音乐考古学研究是似是而非的。”19该书指出的问题,值得学界深入思考。14冯卓慧:大云山汉墓编钟的测音分析与研究,第 66 页

    34、。15冯卓慧:大云山汉墓编钟的测音分析与研究,第 68 页。16朱国伟:双音乐钟转型之路:从战国中期到西汉早期,音乐艺术2016 年第 2 期,第 88 页表 3。17朱国伟:双音乐钟转型之路:从战国中期到西汉早期,第 88 页。18朱国伟:双音乐钟转型之路:从战国中期到西汉早期,第 88 页。19方建军:音乐考古学通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20 年版,第 170171 页。综上分析,在广州南越王墓编钮钟(14 件)、山东章丘洛庄汉墓 14 号陪葬坑编钮钟(14 件)和江苏盱眙大云山 1 号墓编钮钟(14 件)这 3套西汉编钮钟当中,仅有洛庄汉墓 14 号陪葬坑编钮钟(14 件)的音列对

    35、于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的音列分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现在,我们将章丘洛庄汉墓 14 号陪葬坑编钮钟(14 件)的整体音列(见表 3)与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14 件)的整体音列(见表 2)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如果将第 14 件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M1:164-13A 号)的正鼓音厘定为A 宫的“羽”,其侧鼓音厘定为A 宫的“宫”,除了洛庄编钮钟的第 1 件破裂失声无法对比外,这两套编钮钟的其余 20 个音位的阶名竟然完全相同,即商角商角徵羽变宫宫商角商角徵羽变宫宫商角商角徵羽宫。所以,笔者最终认为应将第 14 件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M1:164-13A 号)的正鼓音厘定为A 宫的“羽”(f4-22

    36、音分),其侧鼓音厘定为A 宫的“宫”(a4+2 音分)。而第二种阶名厘定,即正鼓音为A 宫的“宫曾”(e4+78 音分),侧鼓音为A 宫的“变宫”(g4+102 音分),从编钮钟的整体音列设计而言,缺乏合理性。至于第 14 件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M1:164-13A 号)的正鼓音“羽”和侧鼓音“宫”音高均偏低很多的原因,则是由于调音的失误所致。这种问题同样出现于章丘洛庄汉墓 14 号陪葬坑编钮钟(14 件)第 2 件钟的正鼓音和侧鼓音的阶名厘定(见表 3),并非鲜见。另外,通过章丘洛庄汉墓 14 号陪葬坑编钮钟(14 件)的整体音列(见表 3)与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14 件)的整体音列(见表

    37、2)的对比,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 96笔者认为应将破裂失声的第 1 件洛庄编钟的正、侧鼓音的阶名分别厘定为“宫”“角”。四、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的音列 与“同均三宫”“同均三宫”是黄翔鹏先生在“弦管”题外谈一文中根据西晋荀勖笛律提出的一项乐学理论,在荀勖笛律上分别被称为“正声调音阶、下徵调音阶、清角之调”20,目前学术界分别称之为正声音阶(古音阶)、下徵音阶(新音阶)和清商音阶(俗乐音阶),在李重光先生的 基本乐理 一书中被分别称为雅乐音阶、清乐音阶和燕乐音阶。笔者采用学术界的称谓。“同均三宫是中国传统乐学的核心。中国传统乐学不仅是认识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基础理论,也是中国音乐

    38、新创作的理论基础。”21从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14 件)的音列来看,恰好可以构成“同均三宫”。如果以A 为宫,其正、侧鼓音的完整音列为(见表 2):宫商角商角徵羽变宫宫商角商角徵羽变宫宫商角商角徵羽宫,其前两个八度恰好可以构成完整的A宫正声七声音阶(古音阶);如果以E为宫,其正、侧鼓音的完整音列为(见表 4):和徵羽变宫宫商角和徵羽变宫宫商角和徵羽变宫宫商和,从第 5 个阶名“宫”开始可以在两个八度构成完整的E 宫下徵七声音阶(新音阶);如果以B 为宫,其正、侧鼓音的完整音列为(见表5):闰宫商角和徵羽闰宫商角和徵羽闰宫商角和徵闰,从第 2 个阶名“宫”开始可以在20黄翔鹏:“弦管”题外谈,中

    39、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黄翔鹏文存(上卷),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371 页。21郑祖襄:从音乐实践中认识传统乐学理论评黄翔鹏中国传统音乐 180 调谱例集 ,中国音乐学2004 年第1 期,第 128 页“摘要”。22黄翔鹏:“弦管”题外谈,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黄翔鹏文存(上卷),第 371372 页。两个八度构成完整的B 宫清商七声音阶(俗乐音阶)。由此可知,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14 件)的音列恰好可以构成“同均三宫”:A 均A 宫正声音阶(古音阶)(见表 2)、A 均E 宫下徵音阶(新音阶)(见表 4)、A 均B 宫清商音阶(俗乐音阶)(见表 5)。当然,海

    40、昏侯刘贺墓编钮钟(14 件)音列出现的这种“同均三宫”结构,仅是一种乐学分析的结果。黄翔鹏先生指出:“实际上,古雅乐、古燕乐、古清商乐都是三种音阶并用的。不同历史时期,或同时的不同乐曲,各有侧重罢了。”22但从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14 件)背面的正鼓部、侧鼓部及相应于口位置的演奏痕迹来看,这套编钮钟应该仅使用正声音阶,尚看不出“三种音阶并用”的现象。另外,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14 件)音列可以构成“同均三宫”的客观事实,为后世这一乐学理论的发现与应用提供了客观条件。五、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的音准笔者通过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14 件)的测音数据(见表 1)与纯律、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的理论数据的

    41、比较,对这套编钮钟音列(A 宫)的音准作量化的分析(见表 6)。在此基础上,从统计学的视角对其律制试做探讨。韩宝强先生通过现代的音乐声学实验:“1988 年曾经对 145 位中国音乐家(主要包括指挥、乐队演奏员和数位理论工作者)进行了最小音差分辨阈的测定。试验工作所用的乐音信号包括三种音色(纯音、木管和弦乐),出现在高、中、低 3 个音区,选用的音差包括 0、2、4、6、8、12、18、24、50 音分,最后得出的结果如下:1.对大多数音乐家来说,音差分辨阈值为 6 至 8 音分。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的音乐学研究/王清雷张玲玲李文欢徐长青 97个体差异中存在的极端值分别为 2 音分和 50 音分

    42、。”23从音乐听觉心理角度来看,“多数音乐家的同一性音准感具有-10 至+10 音分的宽容性。多数音乐家的和声性音准感具有-38 至+14 音分的宽容性”24。瑞典音乐心理学家西肖尔曾经做过音乐心理学的实验。“西肖尔曾经在他的音乐心理学一书中介绍过科学家通过对小提琴演奏家所奏音乐的测音结果来分析演奏者相对23韩宝强:音的历程:现代音乐声学导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16 年版,第 29 页。24韩宝强:音乐家的音准感与律学有关的听觉心理研究,中国音乐学1992 年第 3 期,第 17 页。25韩宝强:音的历程:现代音乐声学导论,第 31 页。音准感的状况,总体来看,每个小提琴演奏家的实际音

    43、准都与标准音高有所偏离,最大者偏离达 20 几个音分。”25韩宝强先生特别指出,从音乐声学的角度来看,音乐的主观音高和客观音高并非是统一的,而是在不同的音区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偏离,“以中音区(小字组)为中心,在低音区客观量要比正常值偏低才能与主观感觉量相符,而在高音区客观量要比正常值偏高表 4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14 件)E 宫音列分析表(单位:音分)序号1234567出土号M1:164-1AM1:164-2AM1:164-3AM1:164-4AM1:164-5AM1:164-6AM1:164-7A正鼓音音高a1+14b1+19破裂e2+32f2+12g2+20a2+24阶名和徵(羽)宫商角和侧

    44、鼓音音高c2-6d2+17-g2+25a2+23b2+19c3+10阶名羽变宫(宫)角和徵羽序号891011121314出土号M1:164-8AM1:164-9AM1:164-10AM1:164-11AM1:164-12AM1:164-14AM1:164-13A正鼓音音高b2+27c3+14f3+31g3+19b3+27c4+56f4-22阶名徵羽商角徵羽商侧鼓音音高d3-9e3+32a3+75b3+33d4+69e4+100a4+2阶名变宫宫和徵变宫宫和表 5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14 件)B 宫音列分析表(单位:音分)序号1234567出土号M1:164-1AM1:164-2AM1:164-

    45、3AM1:164-4AM1:164-5AM1:164-6AM1:164-7A正鼓音音高a1+14b1+19破裂e2+32f2+12g2+20a2+24阶名闰宫(商)和徵羽闰侧鼓音音高c2-6d2+17-g2+25a2+23b2+19c3+10阶名商角(和)羽闰宫商序号891011121314出土号M1:164-8AM1:164-9AM1:164-10AM1:164-11AM1:164-12AM1:164-13AM1:164-14A正鼓音音高b2+27c3+14f3+31g3+19b3+27c4+56f4-22阶名宫商徵羽宫商徵侧鼓音音高d3-9e3+32a3+75b3+33d4+69e4+10

    46、0a4+2阶名角和闰宫角和闰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 98表 6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14 件)A 宫音列音准分析表(单位:音分)相邻音程第 1 组第 2 组第 3 组第 4 组第 5 组第 6 组第 7 组第 8 组第 9 组第 10 组宫商商角角商角商角徵徵羽羽变宫变宫宫宫商商角角商角相邻音程音分值205175223115180208104203187177与五度相生律误差(204)+1(204)-29(204)+19(90)+25(204)-24(204)+4(90)+14(204)-1(204)-17(204)+27音高评价极为精确比较准确比较准确有偏差比较准确精确准确极

    47、为精确比较准确有偏差与纯律误差(204)+1(182)-7(204)+19(112)+3(182)-2(204)+4(112)-8(204)-1(182)+5(204)+27音高评价极为精确准确比较准确精确极为精确精确准确极为精确精确有偏差与十二平均律误差(200)+5(200)-25(200)+23(100)+15(200)-20(200)+8(100)+4(200)+3(200)-13(200)+23音高评价精确比较准确比较准确比较准确比较准确准确精确精确准确比较准确相邻音程第 11 组第 12 组第 13 组第 14 组第 15 组第 16 组第 17 组第 18 组第 19 组第 20

    48、 组商角徵徵羽羽变宫变宫宫宫商商角角商角商角徵徵羽羽宫相邻音程音分值14119918815615222921313178324与五度相生律误差(90)+51(204)-5(204)-16(90)+66(204)-52(204)+25(204)+9(90)+41(204)-126(294)+30音高评价有偏差精确比较准确有偏差有偏差比较准确准确有偏差有偏差比较准确,耳测准确与纯律误差(112)+29(182)+17(204)-16(112)+44(204)-52(182)+47(204)+9(112)+19(182)-104(316)+8音高评价有偏差比较准确比较准确有偏差有偏差有偏差准确比较准

    49、确有偏差准确与十二平均律误差(100)+41(200)-1(200)-12(100)+56(200)-48(200)+29(200)+13(100)+31(200)-122(300)+24音高评价有偏差极为精确准确有偏差有偏差比较准确准确有偏差,耳测准确有偏差比较准确,耳测准确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的音乐学研究/王清雷张玲玲李文欢徐长青 99才能与主观感觉量相符。在钢琴的调律方面可以明显看出这种关系”26。对于编钟的音高也是如此。也就是说,低音区编钟的音高要比标准音高偏低一点,而高音区编钟的音高要比标准音高偏高一点,这样我们实际听起来其音高才是准的。如果调音师严格按照标准音高对全部编钟进行调音,我

    50、们听起来反而是不准的,会感觉低音区编钟的音高偏高,而高音区编钟的音高偏低。同时,编钟在古代并非是独奏乐器,国语 周语下载:“金石以动之,丝竹以行之。”27可见,编钟应与其他丝竹乐器一起合奏,其音准应该具有更大的宽容性。综合现代音乐声学与音乐心理学的考量,笔者把编钟的音高标准拟定为:误差 12 音分为极为精确,35 音分为精确,614 音分为准确,1524 音分为比较准确,25 音分以上为有偏差。另外,在第一个八度的低音区凡偏低 2530 音分视为比较准确,在第三个八度高音区凡偏高 2530 音分视为比较准确。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对于音列中重复阶名的选择,不是主观选择音高误差小的阶名作为分析对象,


    注意事项

    本文(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的音乐学研究.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