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协同发展研究.pdf

    • 资源ID:543661       资源大小:1.72M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VIP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特别提醒    |    会员权益      免费领取5元金币
    1、推荐 2345浏览器】、 【 WPS办公】、填表 下载求助】 、 【 索取发票】 、 【 退款申请 】 、咨询 微信客服】、【 QQ客服】、【客服电话:4008-655-100 |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协同发展研究.pdf

    1、29Vol.35 2023 No.2JOURNAL OF GUANGXI VOCATIONAL NORMAL UNIVERSITY学报学报广西职业师范学院一、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一)研究背景边界作为一种人为划定的地理要素,对区域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边界区域相对完整的地域经济单元、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日益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是其国土空间优化布局的有利条件。然而,在“边界屏蔽效应”的作用下,边界区域由于长期存在行政区各自为政、市场分割、产业结构雷同、统筹规划缺失、环境治理困难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其协调发展和全面发展,进而影响了边界区域人民的生活质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

    2、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省际边界区域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严重影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1。从省际边界区域的已有研究来看,在21世纪初期,国内学者着重关注省际边界区域的城市化模式2、中心城市构建3、边界效应测度4等问题。然而,从近几年的文献来看:一方面研究的重心已经转移到省际边界区域的经济协调发展5、经济格局时空演变6等领域;另一方面研究的区域更具针对性和特殊性,如焦世泰等深入研究了滇黔桂省际边界区域的城镇经济联系7、国土利用效益8、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9,并取得了一些新成果。可见,省际边界区域的发展问题越来越

    3、受到学界的重视。鉴于此,本研究将结合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探讨其边界效应和协同发展,以期为我国其他省际边界民族地区的治理和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决策参考。(二)文献综述随着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边界效应问题受到了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各国的关注和重视10-11。王成龙等研究发现,19952014年有关边界效应研究的国外文献数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协同发展研究张艳敏【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国土空间优化布局研究”(13CMZ038)。【作者简介】张艳敏,广西职业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民族文化与思想政治教

    4、育。【摘 要】省际边界区域的发展问题是区域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促进省际边界区域的协同发展有利于实现区域效益的最大化。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是中国典型的省际边界区域,由于长期受到行政区各自为政、市场分割、产业结构雷同、统筹规划缺失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边界效应已经成为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阻碍因素。文章剖析了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边界效应的成因,分析了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协同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协同发展的困境,提出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协同发展的建议。【关键词】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边界效应;协同发展;动力机制【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9279(2023)02

    5、-0029-08doi:10.3969/j.issn.2096-9279.2023.02.00430Vol.35 2023 No.22023年第2期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协同发展研究量增长迅猛12。同时,从国内文献来看,虽然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2000年以后,以中国加入WTO为契机,边界效应领域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其文献数量不断增多。由此可见,以边界效应为主题的研究颇受国内外学者的青睐。区域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认为,边界效应是指在边界区域中人为划分的行政边界对跨界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13-14。省际边界效应可以理解为由于受到行政区划、政府职能和地方政府行为对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和“边缘效应”的影

    6、响15而形成的“行政区边缘经济”现象16。而政治经济学则认为,边界效应包括屏蔽效应和中介效应。屏蔽效应是边界的存在对邻接行政单元共同发展的阻碍作用;与此相反,中介效应则为边界两侧的行政单元之间相互沟通和交流的机会17。前者反映出不同空间尺度边界(包括国家边界、区域边界和更小的行政单元边界)的存在就像一堵无形的高墙,阻碍要素的自由流动18-19;而后者则体现出由边界形成的中介面是不同国家或行政地区的人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频繁接触和交流的过渡地带20。总之,边界效应是一个复合体,它由屏蔽效应和中介效应构成,经济学、地理学等学科所提及的边界效应通常是指边界的屏蔽效应。二、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

    7、的边界效应我国各级政府的行政干预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行政垄断、财政分权等行政因素是国内边界效应产生的重要因素21。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作为三省(区)的接壤区域必然也要受到边界效应的影响和制约。(一)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概况区域空间的范围是以“历史文化性、民族性、自然资源和区域经济互补性”为原则,根据自然地理环境、地域民族文化等特性和研究的需要来划分的。本文沿袭了以往研究对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的界定,范围包括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辖文山市、砚山县、西畴县、麻栗坡县、马关县、丘北县、广南县、富宁县),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辖兴义市、普安县、晴隆县、兴仁市、贞丰县、安

    8、龙县、册亨县、望谟县)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辖右江区、靖西市、田阳区、田东县、平果市、德保县、那坡县、凌云县、乐业县、田林县、隆林各族自治县、西林县)22。该研究区内存在的边界效应对其经济的协调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障碍,但地域相连、民俗相近、文化互通的“文化经济圈”却为区域之间的协同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二)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的边界效应具有政治、经济等职能的边界线是边界效应存在的先决条件和基础,它是客观地理因素和人为主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边界效应的形成可以从内因和外因进行分析。从内因来看,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是世界三大喀斯特集中分布区之一东亚片区中心,蕴藏着

    9、丰富的矿产资源。该区域资源丰富,有以水能、旅游、煤炭、生物、有色金属等为代表的多类资源,且资源组合良好,具有经济发展的优越条件。就边界效应的“中介效应”来说,生活在滇黔桂省际边界地区的民族历经数千年的繁衍生息,在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具有高度的相似性,该区域是潜在的传统文化旅游带,是打造跨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根据地。从外因来看,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远离经济中心,由于长期受到行政边界的刚性约束和“地方利益至上”狭隘思想的束缚23,在经济发展上往往缺乏有效的协调与合作机制,容易出现恶性竞争的不良局面。如今,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正处在国土空间开发的起步阶段,交界地区的各级政府跨地区共同

    10、合作开发的意识不强,因而积极推动统筹兼顾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土空间优化布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三)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边界效应的影响行政干预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行政区划造成的省际边界效应不容忽视。经济协同和空间协同的依托是城镇体系的合理布局,即城镇协同发展。前人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市场分割、经济边缘化等边界效应的作用31Vol.35 2023 No.22023年第2期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协同发展研究下,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城镇之间的经济联系总体较弱,并且区域整体网络密度偏低7,因而在推动区域协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将会更加突出。另外,从自然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

    11、护视角来看,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具有矿产资源富集的天然优势,但其囿于行政区划的影响,往往也面临资源多头开发、石漠化统筹治理困难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一旦各行政区只顾追求短期利益或缺乏大局意识,势必会导致产业结构趋同及资源的盲目开发和过度利用,不利于区域主体功能区的建设。三、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协同发展的有利条件(一)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政策的推动作用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处于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规划的重要辐射区,具有国家战略集聚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和开放优势,从而为跨省(区)经济合作区的建设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广西、云南、贵州等地的“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

    12、标”中均提出要加强滇黔桂跨省(区)经济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为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2014年以来,滇黔桂三省(区)包括百色、黔西南、文山在内的七市(州)连续9年召开政协主席联席会议,合作开展深度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形成联合提案和工作报告,有力推动了跨省区互联互通、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重大项目建设,合作进展顺利,发展成果显著。2021年12月 广西贵州云南左右江片区红色旅游发展规划(20202025)(以下简称 规划)出台,规划 涉及广西的南宁、百色、崇左和贵州的黔西南、黔南及云南的文山等9个设区市(自治州),共43个县(市、区)。规划 的出台对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

    13、地区红色文化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利于培育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和特色优势支柱产业,推动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总之,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政策措施将成为跨省(区)经济合作区建设的“助推器”,促进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的协同发展。(二)资源和产业互补的促进作用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山同脉,水同源”,自然资源丰富,产业关联互补作用明显。该地区的铝土矿资源、水能资源和煤炭资源较为丰富,铝工业与水电、煤电之间的互补性强。百色市有丰富的铝资源和雄厚的铝工业基础,已探明可开采的铝土矿储量7.32亿吨,远景储量超过10亿吨,约占全国储量的1/424。云南省是

    14、全国水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可开发装机容量0.9亿千瓦,居全国第2位,在承接广西电解铝产能转移上具有较强的优势。作为百色文山跨省经济合作园区的主要供电方的观音岩水电站水库正常蓄水位1 134米,库容约22.5 亿立方米,装机容量 300 万千瓦,年发电量120.68亿千瓦时25。除此之外,有“西南煤海”美誉的黔西南州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已探明煤炭储量75.28亿吨,远景储量190多亿吨,黔西南州已经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电力枢纽。因此,黔西南州的煤电也可以成为百色市铝工业发展的重要能源支撑。2005年黔西南州提出了构建南昆经济走廊煤电铝生态工业基地的区域合作倡议,该倡议得到滇黔桂省际边界

    15、民族地区其他州市的积极响应,从此拉开了该区域产业合作发展的序幕。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可以依托本地区丰富的水能、煤炭和铝土矿资源,促进百色市国家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提升铝产业的科技含量及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以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先进复合材料为发展重点,联手打造南昆经济走廊煤电铝生态工业基地。除了能源、有色冶金等主导产业之间具有较强的互数据来源于云南省人民政府网站:自然资源,https:/ 2023 No.22023年第2期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协同发展研究补性,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还拥有丰富的生物、矿产、水土、气候等资源,在农林牧渔业、生物医药、文化旅游

    16、、商贸物流等方面也存在互补性和关联性,产业合作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格局。此外,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可以依托特色农业资源优势,打造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特色农业示范区和生态有机农业示范园区,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发展绿色有机食品、高端休闲食品、方便食品、功能食品的加工产业,建设初加工、精加工、深加工配套协作的特色农产品产业基地。总之,跨省(区)产业合作已经成为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产业合作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利益,随着“滇黔桂三省(区)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区”“百色文山跨省(区)经济合作园区”等建设不断深入推进,滇黔桂三

    17、省(区)区域产业全方位、多层次深度合作发展的序幕将逐步拉开。(三)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作用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曾是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源的大量消耗,而该区域又是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地区,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瓶颈难以突破,影响着国家和区域的生态安全与和谐稳定。对于该区域来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等重要,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经济发展是永恒的主题,而跨省(区)经济合作区建设就是服务于这一发展主题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18、,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26。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要实现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之路,积极创新生态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走生态治理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之路,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为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是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中心工作,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之一。因此,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对实现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区

    19、域经济协同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统筹产业发展,合理开发和利用区域优势生态资源,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生态保护和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态美好、城乡一体的协调发展,将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建设成为“生态优美、村庄富裕、产业发展、城镇繁荣”的跨省(区)经济合作区。(四)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纽带作用对于跨省(区)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文化认同是不可或缺的因素。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需要民族文化作为精神“纽带”,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我国与东南亚开展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和文化展示的窗口,滇黔桂跨省(区)经济合作区汇聚了汉

    20、、壮、布依、苗、彝、回、瑶、侗、水、仡佬等多个民族,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该区域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民族发展史孕育了多民族融合发展的区域特色,多元民族文化交叉渗透与融合发展已延续数千年,各民族之间心灵相通、文化相近、历史渊源深厚。文化的融合发展使该区域的各民族文化具有趋同特性,形成了牢不可破的文化地域综合体,区域协同发展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各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爱国敬业、勇敢顽强、诚信友善、团结互助等区域文化精神,这是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不竭动力源泉,将成为创建民族团结的跨省(区)经济合作区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是各民族走向现代化的出发点和现实基础,其

    21、对跨省(区)经济合作区建设具有纽带和多元促进作用。(五)区域交通网络的支撑作用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是我国西南和西北33Vol.35 2023 No.22023年第2期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协同发展研究地区“通边达海”的重要通道,向东连接长江经济带和泛珠三角,向西通过陆路辐射到印度洋经济圈,向南可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也是云南、贵州和广西三省(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该区现已基本形成高速公路、铁路、航空、航运、口岸“五位一体”的立体交通格局。沪昆、汕昆和南昆高速公路穿梭其间,乐业百色、隆林百色、百色靖西、靖西龙邦、河池百色、富宁那坡、晴隆兴义

    22、、望谟安龙、田林西林罗平等高速公路均已建成通车。南昆铁路、云桂高铁、沪昆高铁贯通其间。百色巴马机场、兴义万峰林机场和文山砚山机场已开通多条航线,实现了对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的全覆盖,其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面向东南亚、辐射多区域的航空枢纽地位将更加巩固。2015年右江1 000吨级航道开通,可直达广州、香港,实现江海直通运输,构成西南货物出海南线黄金水道。如今,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工程和平陆运河正在建设之中,平陆运河建成后将以最短距离开辟西江干流入海新通道,实现广西内河航道网、云贵部分地区航道与海洋运输直接贯通,将极大释放航运优势和潜力。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与越南接壤区域边境线较长,拥有1个国

    23、家级一类开放口岸文山麻栗坡县的天保口岸,2个国家二级口岸靖西市的龙邦口岸和那坡县的平孟口岸,以及文山州的3个省级口岸;拥有20多条边境通道,30多个边贸互市点,是我国对接东盟的重要门户。目前,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已经形成由铁路、航空、公路、水运、口岸为一体的西南出海通边交通枢纽。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区域交通网络的不断优化,将会进一步强化跨省(区)经济合作区的集聚和扩散效应,促进要素资源在区域之间快速流通。四、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的协同发展(一)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协同发展概况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协同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西南六省(区、市)七方经济协调会,该经济协调会的成立开创了

    24、区域经济协作的新局面。在此经济协作框架下,黔西南州与百色市、文山州、曲靖市结成经济协调区,建立了长期的经济协调合作关系,确定了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经济协调会每两年召开一次联席会的机制。2001年原百色市民委会同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各州市民委成立了民族工作横向协调组织(滇黔桂毗邻各州市民族工作联谊会)。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各州市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如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各州市共同推进了天生桥一级、二级水电站和平班水电站、百色水利枢纽等一大批重点工程的建设;2003年,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各州市经过协商,成立了气象协作区,积极开展气象业务和学术交流;在资源开

    25、发利用方面,百色市与黔西南州开展了一系列的煤炭资源合作开发,2006年黔西南州与百色市达成构建南昆经济走廊煤电铝生态工业基地的区域合作初步框架协议。2013年9月29日,百色市与文山州政府在多次对接协商后,签订了 关于全面加强区域经济发展合作的战略框架协议,提出深化能源和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商贸物流发展、旅游资源开发和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合作。2013年12月8日,百色市与文山州政府签订了 关于建设百色文山跨省经济合作园区协议,双方共同启动百色文山跨省经济合作园区建设。2016年5月31日,百色市与黔西南州在百色签署 黔西南州人民政府、百色市人民政府区域经济合作备忘录,该备忘录的签署标志着黔桂

    26、跨省经济合作已经进入合作共建的重要阶段。近年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百色市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和区域合作框架下,在能源和资源开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商贸物流、产业合作、文化旅游、社会事业等方面展开了全方位、多层次深入合作。从整体上看,进入21世纪以来,滇黔桂省际边34Vol.35 2023 No.22023年第2期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协同发展研究界民族地区的经济联系不断增强,拉近了文山州、黔西南州和百色市三州市之间的合作距离,加快了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步伐7。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水平来看,滇黔桂省际边界

    27、民族地区经济联系逐步强化,协同发展水平逐步提升,显示出较强的经济活力。(二)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协同发展的困境由于历史与现实多重因素的影响,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中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抢抓机遇,全力以赴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该区域各州市的共同追求。但这一区域的协同发展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产业结构趋同。地理位置的接近必然造成资源禀赋的相似,导致产业结构趋同;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似也使得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趋于雷同,从而导致资源浪费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二是政府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行政区划给区域间产业互动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地区间存在竞争和条块分割

    28、的现象,省际交界地区只能被动接受省际竞争带来的不利后果27。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属于三个不同省(区)管辖,使得地区间政策协调成本增加,文山州、黔西南州和百色市三州(市)的施政理念和经济政策也存在差异。因此,行政区内的连片产业开发居多,而跨区域合作的功能区开发较少,难以构建有效的区域合作机制,这对于提高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生产力极为不利,从而减缓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速度。三是市场合作机制不健全。区域产业经济联系是区域资源合理配置的关键,决定了区域经济的增长速度与发展水平。滇黔桂三省(区)都有自己规划的经济圈和产业体系,造成省际市场合作机制的不健全和经济联系的不紧密,引发了产业结构的跨区域趋同

    29、。开放与合作将是引领区域发展的两大引擎,而交界地区的州(市)政府长期以来缺乏区域融合发展的意识,过多的行政干预又使得各行政区之间缺少合理的分工,要素配置效率不高,比较优势难以发挥,协同发展潜力难以完全释放。五、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协同发展的建议(一)打造开放合作的跨省(区)经济合作区在当前中国东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背景下,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作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在中国与东盟经贸往来中发挥着纽带作用。如今,百色、兴义、文山构成的“金三角”跨省(区)经济合作区已见雏形,该区已经发展成为面向东盟产能转移及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集聚区,在国家扩大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

    30、用。随着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在国家扩大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战略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因此,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要充分发挥广西沿边沿海、面向东盟的独特地缘区位优势,强化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分工协作,解决区域产业发展各自为政、项目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问题,通过区域内部和外部的空间优化重组,以及区域内部的集聚效应和区域外部的扩散效应,在更大的地域范围内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产业等优势,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能、经贸、交通、科技、文化、旅游等合作交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融合发展,从而打造开放合作的跨省(区)经济合作区。(二)优化区域城镇体系,打

    31、造特色产业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应当构建以南昆经济带为主体的中心发展轴,以百色、兴义和文山为中心的“金三角”经济区,以中越边境地带为中心的沿边经济带的跨省(区)经济合作区城镇体系。其中,中心发展轴沿右江河谷及南昆铁路和公路沿线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走廊和经济带。“金三角”经济区建设以百色、兴义、文山三市为龙头,依托百色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黔西南现代服务业开放试验区、文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三大国家级发展平台,推进三省(区)跨省经济区合作,大力发展能源、有色冶金、现代特色高效农业、旅游、生物医药、文35Vol.35 2023 No.22023年第2期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协同发展研究化、商贸物流等产

    32、业,打造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核心增长极。沿边经济带建设主要以靖西、那坡、富宁、麻栗坡、马关等边境城镇为重要支点,建设沿边铁路,提升通边、沿边公路等级,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以及跨境经济合作区。(三)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协同发展将有效化解共生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治理中遇到的矛盾和冲突,实现资源互补、产业互联、市场互通、经济互惠的多赢局面。经济学理论和历史事实证明,省际边界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系统可以由政府进行构建(如各种试验区和经济特区),也可以由市场发挥作用而形成。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作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两种手段、两种机制

    33、,它们通过发展战略、政策措施、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民族文化、区域交通网络等关键要素促使各行政区之间朝着既定的战略目标协同发展。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协同发展的“战略蓝图”能否如期完成,在于其能否充分利用政府和市场两股力量,实现各个关键驱动要素相互联动和有序协同运作,产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合力。六、结论与讨论(一)结论通过前文的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相依相连、产业间关联互补作用明显、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一脉相承,因而在跨省协同发展方面潜力巨大。第二,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的边界效应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市场分割、经济边缘化等边界效应的作用下,导致出现城

    34、镇间经济联系较弱、空间网络密度偏低、资源开发效率降低及环境保护质量下降等不良结果。第三,打造开放合作的跨省(区)经济合作区、优化区域城镇体系、打造特色产业是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二)讨论省际边界区域发展问题是当前区域发展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我国地域辽阔、行政区划复杂,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提出的重要战略举措,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省际边界区域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在“经济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进一步缓解甚至消除省际边界效应给区域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实现资源开发的提质增效和环境保护的合作共赢,

    35、仍然是省际边界区域亟须深入探索的问题。当然,随着省际边界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教育、就业、投资等方面必将暴露新的问题,只有不断关注和重视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实现省际边界区域的协同发展。参考文献1 曾冰.我国省际交界区研究的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 J.区域金融研究,2018(5):78-81.2 朱传耿,王振波,仇方道.省际边界区域城市化模式研究 J.人文地理,2006(1):1-5,128.3 冷志明,易夫.省际边界区域中心城市的构建:怀化个案 J.人文地理,2008(3):74-78.4 王振波,朱传耿,徐建刚.省际边界区域边界效应的测定:以淮海经济区为例 J.经济地理,2008(5):765-7

    36、70.5 张伟丽,杨慧敏.中原经济区省际边界经济协调发展及空间格局演化分析:兼与长三角省际边界区的比较 J.经济经纬,2015,32(1):6-11.6 程金龙.中原经济区省际边界区域经济格局时空演化 J.经济地理,2018,38(3):30-36.7 焦世泰,王鹏,戴其文,等.滇黔桂省际边界区域城镇经济联系的网络结构特征与演化分析 J.人文地理,2018,33(6):77-86.8 陈景信,洪业应,焦世泰.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国土利用效益综合评价研究 J.广东土地科学,2017(5):37-43.9 焦世泰,王鹏,陈景信.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J.经济地理,2019,3

    37、9(1):36Vol.35 2023 No.22023年第2期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协同发展研究172-181.10 MCCALLUM J.National borders matter:Can-ada-U.S.regional trade pattern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5,85(3):615-623.11GORODNICHENKO Y,TESAR L L.Border ef-fect or country effect?Seattle may not be sofar from Vancouver after all J.America

    38、n eco-nomic journal:Macroeconomics,2009,1(1):219-241.12 王成龙,刘慧,张梦天.边界效应研究进展及展望 J.地理科学进展,2016,35(9):1109-1118.13 朱传耿,王振波,孟召宜.我国省际边界区域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J.经济地理,2007(2):302-305,290.14 曾冰.边界效应与省际边界区经济发展:基于新经济地理视角 J.财经科学,2015(9),87-97.15 丁建军,冷志明,杨宗锦.政绩考核方式与省际边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一个基于政治晋升模型的思考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9(2):100-111.16 魏后凯

    39、.行政区边缘经济论 评介 J.中国工业经济,2004(11):112.17 汤建中,张兵,陈瑛.边界效应与跨国界经济合作的地域模式:以东亚地区为例 J.人文地理,2002(1):8-12.18 王亮,刘卫东.西方经济地理学对国家边界及其效应的研究进展 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5):601-608.19 王成龙,刘慧,张梦天.行政边界对城市群城市用地空间扩张的影响:基于京津冀城市群的实证研究J.地理研究,2016,35(1):173-183.20 李铁立,姜怀宇.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研究:一个边界效应的分析框架 J.东北亚论坛,2005(3):90-94.21 赵永亮.国内贸易的壁垒因素

    40、与边界效应:自然分割和政策壁垒 J.南方经济,2012(3):13-22,36.22 焦世泰,龚维进.空间依赖与滇黔桂省际边界区域的新区划 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8,37(3):28-33.23 蔡雪洁,李佳佳.边界共生旅游资源协作开发初探:以安徽省牯牛降景区为例 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1):107-110.24 黄显标.打造广西千亿元铝产业的重要一极:我市加快发展“四大主导产业”之新型生态铝产业篇N.右江日报,2022-09-26(1).25 李小群,吴建兵,幸华.观音岩水电站工程建设管理综述 J.水力发电,2017,43(1):4-8.26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0-4127 焦世泰.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整合发展研究 J.广西民族研究,2010(4):164-169.责任编辑袁丽红


    注意事项

    本文(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协同发展研究.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服务填表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