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再生混凝土梁抗弯刚度的退化规律.pdf

    • 资源ID:53689       资源大小:223.52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0.5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0.5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bo****er】。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bo****er】,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再生混凝土梁抗弯刚度的退化规律.pdf

    1、2 0 1 3 年 第 7 期 (总 第 2 8 5 期 ) Nu mb e r 7 i n 2 01 3( To t a 1 No 2 8 5) 混 凝 土 Co nc r e t e 理论研究 THE0RETI CAL RES EARCH d o i : 1 0 3 9 6 9 i s s n 1 0 0 2 3 5 5 0 2 0 1 3 0 7 0 0 0 再生混凝土梁抗弯刚度的退化规律 雷斌 佰 。晏育松 他,肖建庄 ( 南 昌大学 a 建筑工程学院;b 基础建设处 ,江西 南 昌 3 3 0 0 3 1 ;2 同济大学 建筑T程系 ,上海 2 0 0 0 9 2 ) 摘要: 首先理

    2、论推导黏结性能退化前后再生混凝土梁抗弯刚度 的计算方法 ,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简化计算方法 , 然后用试验结 果对此方法的准确性进行验证 , 最后对再生混凝土抗弯刚度的退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 结果表明, 按提 H 的方法计算得到的刚 度值与试验得到的刚度值很接近, 且基本上偏于安全的一侧。 提出的方法能较好地反应黏结性能退化后钢筋应变不再符合平截面 假定 , 梁抗弯刚度的降低经历了先慢一 后快一 再慢等客观情况。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梁 ;抗弯刚度 ;黏结性能;退化 中图分类号: T U 5 2 8 0 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 1 0 0 2 3 5 5 0 ( 2 0 1 3 )

    3、 0 7 0 0 0 0 0 0 De g r a d a t i o n l a w o f be nd i n g s t i ffn e s s o f r e c y c l e d c on c r e t e b e a m s LEI Bi n , YAN Yu s o n glb XI A0 J i a n z hu a n g ( 1 a De p a r t me n t o f Bu i l d i n g E n g i n e e r i n g; b De p a r tme n t o f C a p i t a l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4、 , Na n c h a n g Un i v e r s i t y , Na n c h a n g 3 3 0 0 3 1 , C h i n a ; 2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B u i l d i n g E n g i n e e r i n g , T o n g fiU n i v e r s i t y , S h a n g h a i 2 0 0 0 9 2 ,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 Fi r s t l y, t he t he o r e t i c a 1 c a l c ul a t i o n me

    5、t ho d o f be n di n g s t i f f n e s s of r e c y c l e d c o nc r e t e be a ms wa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On thi s b a s i s the s i mp l e c a l c ul a t i o n me t h o d wa s c o n c l u de d, a n d t h e n i t s a c c u r a c y wa s t e s t e d b y e x pe r i me n t a l r e s ul t s Fi n a l

    6、l y, the de g r a d ati o n l a w of be nd i n g s t i f f n e s s o f r e c y c l e d c o nc r e t e b e a ms wa s s t u di e d Th e r e s ul t s s h owe d t ha t the c a l c u l a t e d r e s ul t s b y u s i n g t h e me t h od pr e s e n t e d we r e s a t i s f a c t o r y wi th t h e c o r r e

    7、 s p o nd i n g t e s t r e s ul t s a nd b a s i c a l l y i nc l i n e d t o the s i d e o f s a f e t y Th i s me t h od c o u l d r e s po n d t o t h e a c tua l s i tua t i o n t h a t t h e pl a n e s e c t i o n n o l o ng e r r e ma i n s p l a ne a fte r d e g r a dati o n o f bo n d p e r

    8、 f o r ma n c e a n d t h at t he d e g r a da t i o n o f be a m be n di n g s t i f f ne s s we n t t h r o u g h a pr o c e s s o fs l o w f a s t s l o w K e y wor d s : r e c y c l e d c o n c r e t e b e a m ; b e n d i n g s t i f f n e s s ; b o n d i n g b e h a v i o u r ; d e gra d a t i

    9、o n ( ) 引言 同强度等级的再生混凝土梁与普通混凝土梁的抗弯承 载力基本相等 。 但从本课题组兰阳【 1 和国内外其他 学者2 - 7 的试验结果来看 , 再生混凝土梁的变形 ( 挠度和裂缝宽度 ) 较普通混凝土梁降低较大 。 再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抗拉 强度低 于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 , 是造成这一结果 的主 要原 因。 黄清 1 、 宋新伟 【2 _ 、 兰阳3 等对再生混凝土梁抗弯 刚 度进行 了一些研究 , 均是在 G B 5 0 0 1 0 -2 0 0 2 ( 混凝土结构 设计规 范 中普通混凝 土梁抗弯刚度计算公式 的基础上 除 以一个大 于 l 的折减 系数 ( 1 2

    10、 - 1 5 ) 而得 到再 生混凝土梁 抗弯刚度计算公式 。 但 由于他们各 自的试验梁数量有限 , 在此基础上 回归得到 的折减 系数 的准确性 还值得进一步 研究 , 同时这种方法也缺乏严谨 的理论依据 。 已有的试验结果表明, 黏结性能退化对梁的抗弯刚度 的影响很大。 如文献 8 指出 , 若只考虑钢筋截面损失 , 并取 钢筋应 变不均 匀系数 , 按 G B 5 0 0 1 0 -2 0 0 2 ( 混凝土结构设 计规范 计算 的刚度值仍可能偏高 1 5 左右。 王庆霖等 9 1 对 无黏结梁的模拟试验结果表明 , 仅黏结力丧失可使梁在使用 阶段的刚度降低达 4 0 。 关于黏结性能

    11、退化后普通混凝土 梁抗弯刚度 的计算方法 , 大多是对现有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范 中给出的抗弯刚度计算公式中的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进 行修正 , 以考虑黏结性能退化对梁刚度 的影 响, 而修正系数 可以通过 A NS YS 分析或者试验反推得到 , 如文献 1 0 1 3 。 文献 1 4 提 出假设在裂缝 间距 内钢筋应变和 中和轴高度沿 传递长度是线性分布的 , 从而推导得到黏结性能退化后梁 的平均抗弯刚度 。 有关黏结性能退化后再生混凝 土梁的抗 弯刚度方面的研究还未见文献报到。 由此可见 , 开展再生混 凝 土梁抗 弯刚度退化规律的系统研究很有必要。 1 理论推 导 随着黏结性能逐渐退化

    12、的加剧 , 梁的受夸 l生 能介于黏结 完好梁和完全无黏结 梁两种极限状态之间。 根据黏结性能 的退化程度建立黏结性能退后梁截面的变形协调关系f l 5 l : 。 。_ g 否 h o - x ( 1 ) 收稿 日期 :2 0 1 3 0 l 一 1 9 基金项目: “ 十一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 t ( 2 0 0 8 B A K 4 8 8 0 3 ) ; 江西省青年科学基金( 2 0 1 1 4 B A B 2 1 6 0 0 9 ) ; 江西省教育厅 技计戈 j ( 2 0 1 0 B A K 4 8 8 0 3 ) 1 式 中 :3 1 时 ,g = 【 争 ( 1 B ) ( 受

    13、 集 中 荷 载 时 ) ,g = 【 丁2 + ( 受均布荷载时) ; 卢 1 时, g = l 。 卢为黏结强度强度降低系 数 , 为退化后的黏结强度 ( ) ( 括号内 表示钢筋锈蚀率 ) 与退化前的黏结强度 ( 0 ) 之 比。 假定受压区按照三角形应力分布( 图 1 ) , 则有 : h o = h o - ( 2 ) 式中 : 裂缝截面间平均内力臂系数。 c 。 ( 图 1 正 常使 用 阶段 锈蚀钢 筋混凝土截 面的 平均应变 和应力分 布图 由式( 2 ) 得到: x = 3 h 。 ( 1 一 ) ( 3 ) 根据力的平衡 : 0 5 。 6 孑 A + 1 Rf b ( h

    14、 o - x 。 ) ( 4) 将 否 代人式( 4 ) , 得到 : : 至 墨 + ! ! 二 翌 2 f 5 1 。 1 5 6 。 ( 1 ) 。 1 5 E c ( 1 一 ) 、 根据力矩 的平衡 : l l : = 否 E A 0 + M。 ( 6 ) s c = ( 7 ) 式中: 幔考虑裂缝间混凝土参与受拉而承担的外弯矩。 可通过式( 8 ) 计算 : M:K- Rr b h z h K R r6 争 击 寺 R b h ( ) 式中: K 尺 裂缝间混凝土的平均拉应力 ; R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 K 。 降低系数。 K 。 随外荷载的增加和裂缝的开展而逐步降低, 其值在

    15、0 2 0 8之间 1 6 3 。 联立方程( 1 ) ( 8 ) 解得瓦 , 否 。 , , 。 刚度 B即 由下式 可求得 : 曰 : : 墼 ( 9 ) sc xc 。 2 简化计算方法 上述给出的黏结性能退化后梁的抗弯刚度计算方法, 在 解方程( 1 ) ( 8 ) 时比较复杂 , 可以有以下的简便计算方法。 通过分析文献 8 1 4 的试验结果分析得出, 在正常使 用状态下再生混凝土梁的 。 值为 0 2 5 , 裂缝间受拉区再生 混凝土混凝 土承受的力与钢筋所承受的力之 比为 0 2 0 。 通 过对文献 6 , 1 7 一 l 8 的试验结果分析得出, 在正常使用状态 下普通混凝

    16、土梁的 值为 0 5 0 , 裂缝间受拉区普通混凝土 2 承受的力与钢筋 所承受 的力之 比为 0 3 6 。 对 即式 ( 4 ) 中右 边第二项是第一项的 0 2 倍 。 因而 , 对黏结性能退化后再生混凝土梁而言 , 由式( 4 ) 可得 : 0 5 |c 6 。 = = 否 A。 十 K1Rf b ( h o - x ) =1 2 否 E A ( 1 0 ) 对式( 1 0 ) 整理后得到 : 一 2 4 g a o ( 1 ) = 0 ( 1 1 ) 解式( 1 1 ) , 得到中和轴高度 的公式 : 孝 n = = 、 ( 1 2 g o t z p ) 2 + 2 4 g o t

    17、 F p- 1 2 g a o ( 1 2 ) 根据试验结果, 可近似取力臂系数 为 0 8 5 , 由式( 7 ) 可得钢筋应变为 : ) 可得梁 的抗弯刚度为: B =Mg ( h o:&h o ) 一 ( 1 4) 将式( 8 ) 、 ( 1 2 ) 和( 1 3 ) 代人式 ( 1 4 ) 得到 : 曰 s = 堡 丝 盈 啦 ( 1 5 ) M-6 Rr b h 同理, 可得黏绪眭能退化后普通混凝土梁的抗弯刚度为: R : : 墨 2 墨 ! = ! : 鱼 2 : Z 亘 巳二 : 鱼 一 去R rb h ( 1 6 ) 3试 验 验 证 本研究 收集 了文献 1 7 】 的 2

    18、1 根再 生混凝 土梁共计 4 l 组试验数据。 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 在 2 0 6 0 MP a 之间 , 受拉钢筋 的屈服强度在 3 0 0 - 4 1 0 MP a 之间, 梁所受弯矩在 0 5 0 7 倍极限弯矩值的正常使用受载 范 围内。 加载方式均为两点对称加 载。 采用本方法对进 行 计算, 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 良好 , 计算值与试验值之 比的 平均值为 0 9 9 , 标准差为 0 1 9 8 。 采用文献 1 3 , 1 7 1 8 1 中 3 1 根长期暴露 和加 速锈蚀矩 形截面普通混凝土梁 的试验数据 , 试验梁 的支承条件为简 支 , 加载方式均为两

    19、点对称集 中加载 。 按 G B 5 0 0 1 0 - - - 2 0 0 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规范计算公式得到的刚度值偏大, 试验值与计算值之比的均值和变异系数分别为 0 8 1 , 0 1 9 5 , 偏于不安全 的一侧 。 按本研究提 出的方法计算得到的刚度 值与试验得到 的刚度值接近 , 试验值与计算值之 比的均值 和变异系数分别为 1 0 4 , 0 2 4 6 , 偏于安全的一侧。 4 讨论分析 随着黏结性能逐渐退化的加剧 , 梁的工作机理发生 了 改变, 钢筋应变不再符合平截面假定。 规范给出的刚度计算 公式 , 其计算结果介于开裂截面抗弯刚度值和未开裂截面 抗弯刚度值之间

    20、, 而黏结性能逐渐退化后梁的抗弯刚度 降 低很多, 甚至低于开裂截面的抗弯刚度很多 , 因而其计算 结果往往会偏高许多 。 为 了研究梁抗弯刚度的退化规律 , 取文献 1 8 L A 2 梁参 数( 见表 1 ) , 在弯矩为 4 2 k N i n的作用下 , 不 同钢筋锈蚀率 时梁的抗弯刚度计算结果如图2 所示给出。 由G B 5 0 0 1 O 一 2 0 0 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公式, 仅考虑锈蚀使得钢筋有 效 截面面积减少的梁抗弯刚度计算结果 随钢 筋锈蚀 率的 变化不大。 由本研究公式得 出的计算结果表明 , 在钢筋锈蚀 率较小时( 未出现锈胀裂缝 ) , 黏结强度随锈蚀率增大

    21、有所 增大, 梁的刚度基本没有降低。 而锈蚀率继续增大( 出现锈 胀裂缝后) 时, 梁的抗弯刚度降低很快, 在锈蚀率大于 1 0 时 ( 锈胀裂缝超过一定值 , 文献 1 指 出此值为 2 5 3 0 m m左 右 ) , 钢筋与混凝土黏结力已基本丧失 , 刚度下降变缓 。 此结 论与文献 1 的观测结果相一致。 由图 2还表明 , 再生混凝 土 梁与普通混凝土梁的抗弯刚度退化规律类似的 , 同条件下再 生混凝土梁的抗弯刚度约为普通混凝土梁的 0 7 0 9 倍 。 表 1 梁参数 5结 论 +本研究方法计算的普通混凝土梁刚度值 +规 范公 式计算 的普通 混凝 土梁 刚度值 +本 研究 方法

    22、计 算 的再 生混 凝土梁 刚度 值 O 5 1 0 1 5 2 O 2 5 3 0 钢筋 的锈 蚀率 , 图 2 梁的抗弯刚度随钢筋锈蚀率的变化 通过对再生混凝土梁抗弯刚度退化规律 的理论分析 , 可 以得出以下结论 : ( 1 ) 再生混凝 土梁变形性能较普通混凝土降低不仅是 因为再生混凝土弹性模量 和抗拉强度的减小 , 由于再生混 凝土 弹性模量 和抗 拉强度的减小影响梁裂缝 间受拉 区混 凝土参与受力 的程度和受压 区混凝土的变形等其他 因素 , 也是其中的重要原 因。 ( 2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给出的刚度计算公式 , 其本 质上是基于平截面假定 的 , 不能反应黏结性能退化后梁

    23、的 工作机理发生改变, 钢筋应变不再符合平截面假定的客观 情况。 这种计算方法往往给出偏高的结果。 ( 3 ) 本研究提 出的方法能较好地反应黏结性 能退化后 梁的抗弯刚度降低过程经历先慢一后快一再慢, 体现梁的 工作机理发生改变的机理 。 按本研究提 出的方法计算得到 的刚度值与试验得到的刚度值吻合 良好 , 且基本上偏 于安 全的一侧 。 参考文献: 1 】黄清再生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性能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 哈尔滨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 0 0 5 2 】宋新伟 再生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D 郑 州 : 郑州大学 , 2 0 06 3 兰阳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梁受弯与受剪性能研究

    24、D 上海: 同济 大学 , 2 0 0 4 4 】Y A G I S H I T A F , S A N O M, Y A MA D A M B e h a v i o u r o f r e i n f o r c e d c o n - c r e t e b e a ms c o n t a i n i n g r e c y c l e d a g g r e g a t e C D e mo l i t i o n a n d Re u s e o f Co n c r e t e a n d Ma s o n r y P r o c e e d i n g s o f t h e

    25、T hi r d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RI L EM Sy mp o s i u m, Ed Er i k KLa u r i t z e n, 1 9 9 3: 3 31 -3 4 3 5 MUK AI T , KI K UC HI MP r o p e r t i e s o f r e i n 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b e a ms c o n - t a i n i n g r e c y c l e d a g g r e g a t e C P r o c e e d i n g s , 2 n d I n t e

    26、rna t i o n a l S y m - p o s i u m RI L EM De mo l i t i o n a nd Re u s e o f Co n c r e t e a n d Ma s o n r y, To k y o, No v, 1 98 8; Ch a p ma n a n d Ha l l , L o n d o n Ne w Yo r k, 1 98 8: 6 7 0 -6 7 9 6 】AJ D UK I E WI C Z A B, K L I S Z C Z E WI C Z A T B e h a v i o r o f R C b e a ms f

    27、 r o m r e c y c l e d a g g r e g a t e c o n c r e t e Pr o c e e di n g s of t h e Ame ric a n Co n c r e t e I n s t i t u t e 2 0 02 I n t e rna t i o n a l Co n f e F e nc e, Ca n c u n, 1 01 3 De c e mb e r 2 00 2 7 】MAR UYA MA I , S OG O M, S OG AB E T, e t a 1 F l e x u r a l P r o p e rt i

    28、 e s o f Re i n f o r c e d Re c y c l e d C o n c r e t e B e a ms C C o n f e r e n c e O n t h e Us e o f Re c y c l e d Ma t e r i a l s i n B ui l di n g a n d S t r u c t u r e s , No v e mb e r 2 00 4 Ba r c e l o n a, S p a i n 8 C E C S 2 2 0 : 2 0 0 7 ,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定标准 s 【 9 王庆霖 , 池永亮 , 牛荻涛 锈

    29、后无黏结钢筋混凝土梁的模拟试验 与分析 建筑结构 , 2 0 0 1 , 3 1 ( 4 ) : 5 1 5 3 1 0 商登峰 锈蚀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研究时上海: 同济大学, 2 0 0 5 1 1 D G T J 0 8 8 0 4 2 0 0 5 既有建筑物结构检测与评定标准 s 1 2 J 彬, 牛荻涛, 王应生锈蚀钢筋混凝土梁抗弯刚度评估方法研 究 工业建筑 , 2 0 0 8 , 3 8 ( 2 ) 1 3 1 王晓刚碳纤维布加固锈蚀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D 上海: 同济大学, 2 0 0 8 1 4 F R A N C O I S R, C A S T E L A,

    30、V I D A L T A fi n i t e M a c r o e l e m e n t f o r c o r r o d e d r e i n 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J Ma t e ri a l s a n d S t r u c t u r e s , 2 0 0 6 ( 3 9 ) : 5 71 -5 8 4 1 5 雷斌 再生混凝土梁耐久性研究【 D 上海: 同济大学, 2 0 0 9 【 1 6 金芷生, 朱万福, 庞同和 钢筋与混凝土黏结性能试验研究 J 】 _ 南 京工学院学报 , 1 9 8 5 ( 2 ) : 7 3 8 5 【

    31、 1 7 惠云玲, 林志伸, 等 混凝土受弯构件腐蚀前后构件性能试验研 究报告 R 】 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国家工业建筑诊断与改造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1 9 9 5 1 8 1 李琛 锈蚀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与刚度研究 D 长沙: 长沙理工 大学 , 2 0 0 8 作者简介 : 联 系地址 联 系电话 雷斌( 1 9 8 0 一 ) , 男, 讲师 , 博士, 主要研究再生混凝土材 料与结构。 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学府大道 9 9 9号 南昌大学建筑 工程学院( 3 3 0 0 3 1 ) 1 3 97 91 5 2 41 l 3 7 6 5 4 3 2 1 一 目 z 1 0 I 一 、 毒钟辖


    注意事项

    本文(再生混凝土梁抗弯刚度的退化规律.pdf)为本站上传会员【abo****er】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