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5106∕T 26-2023 绿色机关建设规范(德阳市).pdf

    • 资源ID:530139       资源大小:1.48M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曲****】。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曲****】,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DB5106∕T 26-2023 绿色机关建设规范(德阳市).pdf

    1、 ICS 03.080.01 CCS A 20 5106 四 川 省(德 阳 市)地 方 标 准 DB5106/T 262023 绿色机关建设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construction of green government agencies 2023-11-01 发布 2023-12-01 实施 德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106/T 26-2023 I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2 4 低碳建设.2 5 绿色转型.4 6 绿色管理.6 附录 A(资料性)机关二氧化碳排放核算示例.8 附录 B(资料

    2、性)节能量节水量计算示例.10 附录 C(资料性)低碳行为减排量评估方法.14 附录 D(资料性)用能用水设备对应能效水效标准.15 参考文献.17 DB5106/T 26-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德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德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范晓华、徐伟、张岚、王全贵、廖德智、赵斌、李家勇、白岩、朱霖、周玲、敬敬。本文件为首次发布。DB5106/T 26-2

    3、023 III 引言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十四五”规划深入开展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行动促进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及四川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德阳市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十四五”规划等要求,结合德阳公共机构特点,开展绿色机关建设,推行机关节约化、智能化、规范化管理,通过树立绿色载体、建设标杆,形成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全市公共机构绿色发展。探索“德阳市绿色机关模式”,形成典型示范效应,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美丽四川”、“古蜀之源 重装之都”、大美德阳建设,推进公共机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在对绿色建设活动确定规则时,在满足国家标准及地方标准相关要求的前提下,参

    4、考了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方案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四川省用水定额“电动四川”行动计划(20222025年)等文件规定。本文件主要由以下几部分内容组成:低碳建设 该章节重点描述了机关办公建筑层面的低碳工作,侧重机关整体能源资源管控和设备改造,体现了需要改造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才能达到绿色机关建设要求。绿色转型 该章节重点描述了机关人员层面的低碳工作,侧重人员涉及的办公、出行、文化、采购、食堂等绿色低碳行为,体现了绿色机关建设的全流程要求。绿色管理 该章节重点描述了机关制度层面的低碳工作,侧重绿色机关建设过程中的制度顶层设计,体现了绿色机关建设的规范性。DB5106/T 26-2023 1 绿色机

    5、关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绿色机关低碳建设、绿色转型和绿色管理的相关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德阳市各级机关,包括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2452 水平衡测试通则 GB/T 13234 用能单位节能量计算方法 GB/T 13462 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 GB/T 13469 离

    6、心泵、混流泵与轴流泵系统经济运行 GB 18483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GB/T 19095 生活垃圾分类标志 GB/T 23331 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 24915 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 GB/T 29118 节约型机关评价导则 GB/T 29149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GB/T 29455 照明设施经济运行 GB/T 30260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管理绩效评价导则 GB/T 31342 公共机构能源审计技术导则 GB/T 32019 公共机构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GB/T 32036 公共机构节能优化控制通信接口技术要求 GB/T 34148 项目节水量

    7、计算导则 GB/T 34149 合同节水管理技术通则 GB/T 36674 公共机构能耗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GB/T 36710 公共机构办公区节能运行管理规范 GB/T 37813 公共机构节水管理规范 GB/T 39775 能源管理绩效评价导则 GB/T 40010 合同能源管理服务评价技术导则 GB 40879 数据中心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T 41014 照明系统能效评价 GB/T 41568 机关事务管理 术语 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174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GB 5018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5106/T 26-2023 2 GB/T 503

    8、78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 55015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 JGJ 176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 JGJ/T 391 绿色建筑运行维护技术规范 DB51/T 2762 公共机构能耗定额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GB/T 4156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绿色机关 green government agencies 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以低碳建设、绿色转型和绿色管理为目标,采用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措施,降低运行成本,提供绿色、低碳办公环境的机关。4 低碳建设 碳排放核算与报告 4.1 4.1.1 应核算和报告机关统计范围内的直接二氧化碳排放(化石燃料燃烧排放

    9、)和间接二氧化碳排放(购入和输出的电力和热力产生的排放),核算和报告方法及示例可参考附录 A。4.1.2 机关办公人员通勤、大型公务会议召开、公务出差等活动的二氧化碳排放宜依据主管部门或机关内部需求识别评估。节能降碳 4.2 4.2.1 主要用能系统节能改造 4.2.1.1 应每 3 年内至少开展 1 次能源审计,能源审计应符合 GB/T 31342 要求。组织落实节能整改并计算节能量,按照 GB/T 13234 进行节能量计算,示例可参考附录 B。4.2.1.2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应符合 GB 50189 要求。4.2.1.3 中央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生活热水供应系统改造应符合 GB 5501

    10、5 要求。4.2.1.4 中央空调系统改造后应符合 GB 19577 规定的二级及以上能效要求。4.2.1.5 照明系统改造后应符合 GB/T 41014 规定的二级及以上能效要求。4.2.1.6 应实现高效照明光源使用率 100%,照明系统应采用分区、定时、感应等节能控制,充分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采光区域的照明控制应独立于其他区域的照明控制。照明功率密度值应符合 GB 50034规定。4.2.1.7 电气与控制系统改造应符合 JGJ 176 要求。4.2.1.8 垂直电梯应采取群控、变频调速或能量反馈等节能措施。4.2.1.9 宜采用能源费用托管服务进行节能改造。4.2.2 数据中心机房改造

    11、4.2.2.1 宜建设机房能耗与动力环境计量监控系统。4.2.2.2 大型、超大型及新改扩建数据中心机房电能利用效率应符合 GB 40879 规定的 2 级及以上能效要求,宜申报绿色数据中心,绿色低碳等级宜符合 4A 级以上。4.2.2.3 小规模数据中心宜按要求统筹规划和整合,或采购云计算服务、应用云计算技术整合改造。DB5106/T 26-2023 3 4.2.2.4 宜应用高密度集成等高效 IT 设备、液冷等高效制冷系统,因地制宜采用自然冷源等制冷方式。4.2.3 经济运行 4.2.3.1 应充分利用建筑外窗的可开启部分进行自然通风降温,宜设置空调系统运行状态下窗体关闭提示或空调系统停运

    12、联动装置。4.2.3.2 空调系统运行应符合 GB/T 36710 要求。空调冷却循环水、空调水系统补水和空调冷凝水应按GB/T 37813 要求进行管理。4.2.3.3 分体空调宜集中设置温度,夏季不低于 26,冬季不高于 20。4.2.3.4 照明系统运行应符合 GB/T 29455 要求。4.2.3.5 电气与控制系统运行应符合 GB/T 36710 要求。4.2.3.6 电力变压器运行应符合 GB/T 13462 的要求。4.2.3.7 泵系统运行应符合 GB/T 13469 要求。4.2.3.8 数据中心机房系统应符合 GB 50174 要求。4.2.4 能效提升 4.2.4.1 应

    13、按照 GB/T 29118 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评价工作。4.2.4.2 应建设实施符合 GB/T 23331 和 GB/T 32019 要求的能源管理体系。4.2.4.3 宜按照GB/T 50378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评价工作,新建建筑应符合绿色建筑标准二星级要求,既有建筑宜开展节能改造符合绿色建筑标准二星级及以上要求。4.2.4.4 宜按照 GB/T 30260、GB/T 39775 开展能源资源管理绩效评价。协同降碳 4.3 4.3.1 节水 4.3.1.1 应至少每 3 年开展 1 次水平衡分析,水平衡测试应符合 GB/T 12452 要求。组织落实节水改造并计算节水量,按照 GB/T

    14、34148 进行节水量计算,示例可参考附录 B。4.3.1.2 应定期开展管网漏水普查,管网漏损率应2%。4.3.1.3 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安装率应达到 100%,食堂宜采用节水型洗菜、洗碗设备。4.3.1.4 中央空调冷却塔补水率宜1%,补水宜采用非常规水源。4.3.1.5 绿化灌溉应采用喷灌、微喷灌和滴灌等高效节水方式,宜采用非常规水源。4.3.1.6 应进行剩水、纯净水尾水、空调冷凝水和雨水等回收改造利用。4.3.2 减污 4.3.2.1 食堂油烟排放应符合 GB 18483 的相关规定。4.3.2.2 食堂应安装废气净化设施,厨房排风罩、排油烟风道及排风机设置安装应便于油、水的收集和油

    15、污清理,且应采取防止油烟气味外溢的措施。宜安装新型高效油烟净化设备。4.3.2.3 宜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并进行沼气、热能等资源能源回收利用。4.3.3 循环利用 4.3.3.1 应不采用一次性塑料制品,限制使用一次性办公用品,宜使用环保布袋、纸袋、可降解塑料制品、可替代笔芯等。4.3.3.2 宜在会议室、培训场所设置直饮净水机替代塑料瓶装水。4.3.4 垃圾分类 DB5106/T 26-2023 4 4.3.4.1 应按照 GB/T 19095 合理配置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和垃圾处理设施,喷涂、张贴垃圾分类标志。4.3.4.2 应在垃圾集中投放点张贴垃圾分类投放指南,与具有相应运输处理资质的企业签

    16、订各类垃圾收运处置协议。4.3.4.3 有害垃圾应单独存放。4.3.4.4 餐厨垃圾处置应遵守国家及属地要求规范。4.3.4.5 应建立垃圾分类收运台账,定期公示垃圾清运量和去向。4.3.4.6 宜对纸类、塑料、纺织品、金属、玻璃、办公家具等可回收物实行全品类精细化分类收集,签订全品类回收协议。4.3.4.7 应指导干部职工分类投放生活垃圾。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利用 4.4 4.4.1 新能源汽车应用 4.4.1.1 除实物保障岗位工作用车、处置突发事件应急用车、特种专业技术用车等特殊用途车辆(不含固定线路执法执勤、通勤车辆)和特殊地区外,新增和更新公务用车应采用新能源汽车。4.4.1.2 应配

    17、置充电基础设施,充电设施与新能源汽车总数的配比不小于 1:3。4.4.1.3 新建停车场设置专属新能源汽车停车位应不低于 20%。4.4.1.4 宜通过市场化合作方式对换电网点等基础设施进行建设。4.4.2 太阳能、地热能、空气能等利用 4.4.2.1 应充分利用建筑屋顶、立面、车棚顶面等适宜场地空间,合理增设太阳能热利用系统、太阳能光伏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和空气源热泵机组等为机构提供生活热水、空调冷热量和电量。增设的系统或机组应不降低相邻建筑的日照标准。4.4.2.2 太阳能、地热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系统设计应符合 GB 55015 要求。4.4.2.3 可再生能源系统运行应符合 JGJ/T 3

    18、91 要求。4.4.2.4 新建建筑可安装光伏屋顶面积光伏覆盖率宜50%。4.4.2.5 宜建设连接光伏发电、储能设备和充放电设施的微网系统。4.4.2.6 宜根据建筑功能情况采用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碳减排量化评估 4.5 4.5.1 机关宜对实施的节能改造项目进行二氧化碳减排量评估,节能改造项目涉及空调系统改造、照明系统改造、供配电系统改造等。4.5.2 机关宜对采用的高效节能产品或低碳行为进行二氧化碳减排量评估,高效节能产品中办公设备、照明产品、电子视像产品、燃气用具、厨卫电器、电冰箱、房间空气调节器等的减排量评估方法可参照附录 C。4.5.3 机关宜开展碳资产管理或参加所属地区机关系统

    19、的碳普惠工作,包括但不限于:a)建立职工碳账户、内部碳税、碳票等机制,涉及职工绿色办公、绿色出行、垃圾分类、反食品浪费等绿色低碳行为;b)通过机关办公数字化平台开展碳减排评估;c)针对职工设立低碳行为激励机制并有效落实。5 绿色转型 DB5106/T 26-2023 5 绿色办公 5.1 5.1.1 应减少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办公设备待机能耗,关闭后应切断电源或选择智能型节能插座。5.1.2 上下三楼以内不宜乘坐电梯。5.1.3 非必要不开空调,室内温度在冬季不超过 20,夏季不低于 26。5.1.4 会议室、走廊等区域杜绝长明灯现象。5.1.5 宜采用电子办公系统等无纸化办公形式。5.1.

    20、6 限制使用一次性办公用品,宜使用再生纸、再生耗材等循环再生办公用品。5.1.7 应减少纸质文件资料印发数量,双面打印,宜开展无纸化、电子化会议。5.1.8 大型会议活动宜实现碳中和。5.1.9 宜建立公物仓等资产共享调剂平台和制度,在单位内部及系统内采用调剂使用、交易、捐赠等方式处置办公设施设备。绿色出行 5.2 5.2.1 宜采取 1 公里内步行、3 公里内骑自行车、5 公里左右乘坐公共交通的公务出行方式,干部职工通勤宜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新能源汽车、小排量燃油车等绿色出行工具。5.2.2 更新用于机要通信和相对固定路线的执法执勤、通勤等车辆时,应配备新能源汽车。5.2.3 宜采用自助分时租

    21、赁等商业运营模式,租赁使用新能源汽车。5.2.4 宜向社会开放单位内部充电基础设施。运用智慧新能源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充电基础设施资源。绿色文化 5.3 5.3.1 应在电脑、打印机、粉碎机、照明开关、空调调节面板等用能设备处张贴及时关闭电源节约用电和温度设定等提醒标识,水龙头、饮水机、打扫间等主要用水设备或区域处张贴节约用水提醒标识,电梯开关处张贴“上下三层建议步行”提醒标识,办公区域、食堂等区域张贴垃圾分类投放提醒标识,应在食堂区域张贴反食品浪费提醒标识。5.3.2 应将节能、节水、降碳、垃圾分类等内容纳入干部职工培训体系,定期开展节能、节水、降碳、垃圾分类管理人员、数据统计人员和设备运行操作

    22、人员培训。5.3.3 应围绕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中国水周等主题活动开展绿色低碳宣传实践活动。5.3.4 宜在新闻媒体或主管部门宣传平台报道机关节约能源资源经验做法。5.3.5 宜建设反食品浪费、禁塑、生活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开展相关志愿服务活动。5.3.6 宜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具备条件的机关宜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实施年度碳中和,探索运用碳普惠等模式引导干部职工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绿色采购 5.4 5.4.1 应采购节能设备设施,如空调、办公电脑、打印机、传真机、食堂灶具、油烟净化设备、电冰箱及冷柜等,涉及到附录 D 中表 D.1 的用能设备应符合 2

    23、级及以上能效要求。5.4.2 应采购节水设备设施,如净水机、洗面器水嘴、厨房水嘴、普通洗涤水嘴、小便器、淋浴器、蹲便器等,涉及到附录 D 中表 D.2 的用水设备应符合 2 级及以上水效要求。5.4.3 宜采购标注绿色产品标识的绿色产品,如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再生纸、再生笔等办公耗材。5.4.4 宜采购企业标准领跑者管理信息平台发布的“领跑者”名单上榜的用能用水设备设施、办公消耗品、装饰装修原材料、产品等。绿色食堂 5.5 DB5106/T 26-2023 6 5.5.1 应制定落实食材采购、制作、供应等环节减量化措施。5.5.2 应加强公务接待、会议、培训等公务活动用餐管理。5.5.3 应围

    24、绕“世界粮食日”、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等主题活动开展“光盘行动”,张贴反食品浪费宣传标语。5.5.4 宜增设餐厨垃圾前端减量和资源化处置,推广应用餐厨垃圾油水分离和就地资源化处置设备。5.5.5 宜开展反食品浪费成效评估,并对结果进行通报。6 绿色管理 组织管理 6.1 6.1.1 应明确绿色机关建设工作主管领导。6.1.2 应明确绿色机关建设的管理机构和工作职责。6.1.3 应明确绿色机关建设的岗位及工作人员。制度管理 6.2 6.2.1 应建立节能、节水、降碳、定额管理、循环利用、垃圾分类、反食品浪费的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制度。6.2.2 应制定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定额管理、节能、节水、碳排放管理

    25、、生活垃圾分类、绿色消费以及用能设备设施节能操作规程等节约能源资源的管理制度。6.2.3 应建立用能、用水、碳排放、垃圾分类等计量、统计和分析制度。6.2.4 应建立用能用水设备管理制度。6.2.5 应建立用能用水设备巡检、维修和保养制度。日常管理 6.3 6.3.1 制定节能节水降碳方案,应包括提出节能节水降碳等目标任务和措施、合理规划利用新能源、非常规水源。6.3.2 实施用能用水总量和定额管理,应符合 DB51/T 2762、四川省用水定额规定的约束值或通用值要求。6.3.3 遵守地方主管部门制定的碳排放总量和强度要求。6.3.4 开展用能用水碳排放计量、统计、分析和公示。包括但不限于:

    26、a)按照 GB/T 29149 的要求,结合用能用水特点,配备用能用水管理人员,分类型、分性质、分用途配备计量器具,非常规水源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宜单独计量;b)定期统计能源资源消耗量及公务用车油耗量的数据,保存能源资源消费票据,结合数据会审等形式提升统计数据质量;c)定期分析各种能源资源消耗量、碳排放量的变化趋势和节能节水降碳潜力;d)定期公示能源资源消费和碳排放状况。6.3.5 按 JGJ/T 391 的要求维护用能用水设施、设备,编制完整的能源流向图和供水、排水管网系统图,巡视记录完整。6.3.6 委托物业服务单位进行能源资源管理的机关应对物业提出能源资源节约管理目标和服务要求。6.3.

    27、7 宜根据 GB/T 34149、GB/T 24915、GB/T 40010 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和合同节水管理方式开展节能节水改造。数字化管理 6.4 DB5106/T 26-2023 7 建设机关智能化平台,平台建设应符合GB/T 32036、GB/T 36674相关规定。平台宜实现办公集成化、能源资源动态监测、统计分析、趋势研判、效果评估、风险防控等功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机关内部服务事项线上集成化办理;b)动态监测能源资源消耗;c)能源资源消费量统计;d)能源资源消费、碳排放量等形势通报预警;e)能耗指标、用水指标、碳排放指标等计算;f)能耗定额、用水定额、碳排放定额达标评价。DB

    28、5106/T 26-2023 8 A A 附录A (资料性)机关二氧化碳排放核算示例 A.1 核算公式 机关核算边界内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直接排放和消耗的外购电力、热力蕴含的二氧化碳间接排放之和,按公式(A.1)和(A.2)计算:E总=E直接+E间接(A.1)E间接=E电力+E热力(A.2)其中:E总为机关核算边界内碳排放总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E直接机关核算边界内化石燃料(煤炭、天然气、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等)燃烧产生的碳排放,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E间接机关核算边界内消耗外购电力、热力蕴含的碳排放,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E电力机关核算边界内消耗外购电力蕴

    29、含的碳排放,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E热力公机关核算边界内消耗外购热力蕴含的碳排放,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碳排放按公式(A.3)计算:)C(,1直接直接iniiEFFE=(A.3)其中:FCi机关核算边界内消耗第 i 种化石燃料的量,单位见表 A.1。EFi,直接第 i 种化石燃料的排放因子,推荐值见表 A.1。表A.1 化石燃料消耗及排放因子推荐值 燃料品种 消耗量单位 单位热值含碳量 低位热值 排放因子 无烟煤 吨 27.5 tC/TJ 23.2 GJ/t 2.094 tCO2/t 烟煤 吨 26.1 tC/TJ 22.4 GJ/t 1.792 tCO2/t

    30、 褐煤 吨 28.0 tC/TJ 14.1 GJ/t 1.210 tCO2/t 燃料油 升 21.1 tC/TJ 40.2 GJ/t 2.80410-3 tCO2/L 汽油 升 18.9 tC/TJ 44.8 GJ/t 2.22110-3 tCO2/L 柴油 升 20.2 tC/TJ 43.3 GJ/t 2.70310-3 tCO2/L 一般煤油 升 19.6 tC/TJ 44.8 GJ/t 2.58710-3 tCO2/L 天然气 立方米 15.3 tC/TJ 389.3 GJ/万 m3 2.16210-3 tCO2/m3 液化石油气 吨 17.2 tC/TJ 47.3 GJ/t 2.923

    31、 tCO2/t 焦炉煤气 立方米 13.6 tC/TJ 173.5 GJ/万 m3 8.56510-4 tCO2/m3 管道煤气 立方米 12.2 tC/TJ 158.0 GJ/万 m3 6.99710-4 tCO2/m3 注:化石燃料碳排放因子根据公共建筑运营单位(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和报告指南(试行)(国家发改委办公厅(2015 年)中附录的数据计算得出。其中:燃料油密度按 0.92 kg/L 计;汽油密度按 0.73 kg/L 计;柴油密度按 0.86 kg/L 计;一般煤油密度按 0.82 kg/L 计。相关数据如有更新,选用最新发布值。DB5106/T 26-2023 9 机关

    32、消耗外购电力蕴含的碳排放按公式(A.4)计算:E电力=AD电力 EF电力(A.4)其中:AD电力机关消耗外购电力的电量,单位为千瓦时(kWh)或者兆瓦时(MWh)。EF电力省级电网年平均供电排放因子,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每千瓦时(kgCO2/kWh)或者吨二氧化碳每兆瓦时(tCO2/MWh)。可参考国家有关部门使用的2016年各省电网排放因子(表A.2)。表A.2 2016 年省级电网排放因子 省级电网 二氧化碳排放(kgCO2/kWh)四川 0.103 注:省级电网排放因子主要参照省级人民政府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自评估报告,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组织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

    33、心确定。相关数据如有更新,应选用最新发布值。机关消耗外购热力蕴含的碳排放应按公式(A.5)计算:E热力=AD热力 EF热力(A.5)其中:AD热力机关消耗外购热力的量,单位为吉焦(GJ)。以机关的热量表记录的读数为准,不具备条件的机关也可采用供应商提供的热力费发票或者结算单等结算凭证上的数据。以面积或者热力费用结算的热量,应结合相关统计部门规定,计算转化成热量单位。EF热力外购热力的碳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吉焦(tCO2/GJ),取0.11tCO2/GJ。相关数据如有更新,应选用最新发布值。A.2 核算示例 某机关能源资源消耗数据见表A.3。表A.3 某机关 2020 年度能源资源消耗数

    34、据表 消耗量 能源资源类型 煤(kg)天然气(m3)汽油(L)外购电(kWh)外购热力(GJ)0 130000 40000 6540000 0 E总=E直接+E间接=E直接+E电力 3-43-4,110221.210410162.21013)C(+=直接直接iniiEFFE=369.9(t CO2)E电力=AD电力 EF电力=654 410 310103.0=673.62(t CO2)E总=369.9+673.62=1043.52(t CO2)DB5106/T 26-2023 10 B B 附录B (资料性)节能量节水量计算示例 B.1 节能量计算公式 式(B.1)是计算机关节能量的基本公式,

    35、是机关计算节能量的基本依据。rasEEE=(B.1)式中:sE 节能量,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aE 校准用能量,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rE 统计报告期用能量,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式(B.2)是基于用能人数计算机关校准用能量的公式。=b)()(EKNKNibiiai (B.2)式中:aiN 统计报告期第 i 类机关用能人员数量,单位为人;biN 基准期第 i 类机关用能人员数量,单位为人;iK 第 i 类机关用能人员折合为用能人数系数;bE 基准期机关用能量,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注1:机关用能人员由在编人员,长期聘(借)编外人员,工勤、保障人员,外来人员等构成

    36、。B.2 节能量计算示例 B.2.1 基本情况 某机关2017-2019年,人均综合能耗上下浮动2%,2020年进行节能改造,包括灯具更换为高效照明灯具、高效燃气灶具更换、老旧空调报废更换为一级能效空调、电梯系统设置智能联控等措施。该单位具有较为详实的用能量和人数数据。选定2019年为基期,2021年为统计报告期,对机关用能人员数量和用能量进行测量、统计。基期和统计报告期用能量数据通过计量获得。节能量计算过程如下。B.2.2 数据收集 DB5106/T 26-2023 11 获取机关准确、完整的基期和统计报告期的能源计量、统计数据,包括基期用能量(Eb)、统计报告期用能量(Er),基期和统计报

    37、告期内在编人员,长期聘(借)编外人员,工勤、保障人员,外来人员等构成。B.2.3 基期和统计报告期数据 机关基期的用能量及相关参数见表B.1。表B.1 基期统计参数表 状态 人员数量(人)年用能量bE(kgce)机关基期 在编人员 长期聘(借)编外人员 工勤、保障人员 外来人员a 外来人员b 1074216 80 20 8 100 50 注:a类外来人员参会时间为1天 b类外来人员参会时间为0.5天 其中基期年用能量具体数据见表B.2。表B.2 基期能源消费数据 消耗量 能源品种 天然气(m3)汽油(L)外购电(kWh)125000 39800 7040000 机关统计报告期的用能量及相关参数

    38、见表B.3。表B.3 统计报告期统计参数表 状态 人员数量(人)年用能量rE(kgce)机关统计报告期 在编人员 长期聘(借)编外人员 工勤、保障人员 外来人员a 外来人员b 1019631 80 23 8 300 100 注:a类外来人员参会时间为1天 b类外来人员参会时间为0.5天 其中统计报告期年用能量具体数据见表B.4。表B.4 基期能源消费数据 消耗量 能源品种 天然气(m3)汽油(L)外购电(kWh)130000 40000 6540000 B.2.4 计算机关校准用能量=+=1074216365/5.050365/110082080365/5.0100365/130082380)

    39、()(b)()()()(EKNKNibiiai1110073(kgce)DB5106/T 26-2023 12 B.2.5 计算机关节能量 rasEEE=9044210196311110073=(kgce)B.3 节水量计算公式 式(B.3)是计算公共机构节水量的基本公式,是机关计算节水量的基本依据。rasWWW=(B.3)式中:sW 节水量,单位为吨(t);aW 校准取水量,单位为吨(t);rW 统计报告期取水量,单位为吨(t)。式(B.4)是基于用水人数计算机关校准取水量的公式。=b)()(WKNKNibiiai (B.4)式中:aiN 统计报告期第 i 类机关用水人员数量,单位为人;bi

    40、N 基准期第 i 类机关用水人员数量,单位为人;iK 第 i 类机关用水人员折合为用水人数系数;bW 基准期机关取水量,单位为吨(t)。注2:机关用水人员由在编人员,长期聘(借)编外人员,工勤、保障人员,外来人员等构成。B.4 节水量计算示例 B.4.1 基本情况 某机关2017-2019年,人均用水量上下浮动2%,2020年进行节水改造,包括更换节水器具、管道更新等措施。该单位具有较为详实的取水量和人数数据。选定2019年为基期,2021年为统计报告期,对机关用水人员数量和取水量进行测量、统计。基期和统计报告期取水量数据通过计量获得。节水量计算过程如下。B.4.2 数据收集 获取机关准确、完

    41、整的基期和统计报告期的取水计量、统计数据,包括基期取水量(Wb)、统计报告期取水量(Wr),基期和统计报告期内在编人员,长期聘(借)编外人员,工勤、保障人员,外来人员等构成。DB5106/T 26-2023 13 B.4.3 基期和统计报告期数据 机关基期的取水量及相关参数见表B.5。表B.5 基期统计参数表 状态 人员数量(人)年取水量bW(t)机关基期 在编人员 长期聘(借)编外人员 工勤、保障人员 外来人员a 外来人员b 1678 80 20 8 100 50 注:a类外来人员参会时间为1天 b类外来人员参会时间为0.5天 机关统计报告期的取水量及相关参数见表B.6。表B.6 统计报告期

    42、统计参数表 状态 人员数量(人)年取水量rW(t)机关统计报告期 在编人员 长期聘(借)编外人员 工勤、保障人员 外来人员a 外来人员b 1470 80 23 8 300 100 注:a类外来人员参会时间为1天 b类外来人员参会时间为0.5天 B.4.4 计算机关校准取水量=+=1678)365/5.050)365/110082080)365/5.0100)365/130082380)()(b)()(WKNKNibiiai1734.01(t)B.4.5 计算机关节水量 rasWWW=01.264147001.1734=(t)DB5106/T 26-2023 14 C C 附录C (资料性)低碳

    43、行为减排量评估方法 机关高效节能产品减碳量评估方法见表C.1。表C.1 高效节能产品减碳量评估方法 序号 高效节能产品 减碳量评估参考标准 1 房间空气调节器 T/CSTE 00342022 T/CECA-G 01662022 高效节能产品减碳量评估技术要求 房间空气调节器 2 家用电冰箱 T/CSTE 00352022 T/CECA-G 01672022 高效节能产品减碳量评估技术要求 家用电冰箱 3 厨卫电器 T/CSTE 00362022 高效节能产品减碳量评估技术要求 厨卫电器 4 燃气用具 T/CSTE 00372022 T/CECA-G 01682022 高效节能产品减碳量评估技术

    44、要求 燃气用具 5 电子视像产品 T/CSTE 00382022 T/CECA-G 01652022 高效节能产品减碳量评估技术要求 电子视像产品 6 照明产品 T/CSTE 00392022 T/CECA-G 01692022 T/GIES 0005-2022 高效节能产品减碳量评估技术要求 照明产品 7 办公设备 T/CSTE 00402022 高效节能产品减碳量评估技术要求 办公设备 DB5106/T 26-2023 15 D D 附录D (资料性)用能用水设备对应能效水效标准 机关用能用水设备对应能效水效标准见表D.1、表D.2。表D.1 用能设备对应能效标准 序号 用能产品名称 能效

    45、等级标准 1 家用电冰箱 GB 12021.2 家用电冰箱耗电量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2 电饭锅 GB 12021.6 电饭锅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3 管形荧光灯镇流器 GB 17896 管形荧光灯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4 电动机 GB 18613 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5 普通照明用双端荧光灯 GB 19043 普通照明用双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6 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 GB 19044 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7 容积式空气压缩机 GB 19153 容积式空气压缩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8 高压钠灯 GB 19573 高压钠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9

    46、冷水机组 GB 19577 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10 通风机 GB 19761 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11 电力变压器 GB 20052 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12 金属卤化物灯用镇流器 GB 20053 金属卤化物灯用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13 金属卤化物灯 GB 20054 金属卤化物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14 房间空气调节器 GB 21455 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15 计算机显示器 GB 21520 计算机显示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16 复印机、打印机和传真机 GB 21521 复印机、打印机和传真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17 家用和类

    47、似用途微波炉 GB 24849 家用和类似用途微波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18 平板电视与机顶盒 GB 24850 平板电视与机顶盒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19 商用制冷器具 GB 26920.1 商用制冷器具能效限定值和能效等级 第1部分:远置冷凝机组冷藏陈列柜 20 商用制冷器具 GB 26920.2 商用制冷器具能效限定值和能效等级 第2部分:自携冷凝机组商用冷柜 21 微型计算机 GB 28380 微型计算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22 吸油烟机 GB 29539 吸油烟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23 室内照明用LED产品 GB 30255 室内照明用LED产品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24 商

    48、用燃气灶具 GB 30531 商用燃气灶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25 投影机 GB 32028 投影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26 空气净化器 GB 36893 空气净化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27 普通照明用LED平板灯 GB 38450 普通照明用LED平板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28 电压力锅 GB 39177 电压力锅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29 商用电磁灶 GB 40876 商用电磁灶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DB5106/T 26-2023 16 表D.2 用水设备对应水效标准 序号 用水产品名称 水效等级标准 1 水嘴 GB 25501 水嘴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级 2 坐便器 GB 255

    49、02 坐便器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级 3 小便器 GB 28377 小便器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级 4 淋浴器 GB 28378 淋浴器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级 5 蹲便器 GB 30717 蹲便器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级 6 饮水机 GB 30978 饮水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7 反渗透净水机 GB 34914 反渗透净水机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级 DB5106/T 26-2023 17 参考文献 1 GB/T 50378-2019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 T/EES 0003-2020(T/CSTE 0072-2020)“领跑者”标准评价要求 餐饮业油烟净化设备 3 关于印发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方案的通知(国管

    50、节能202039号)4 关于印发“十四五”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规划的通知(国管节能2021195号)5 国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印发深入开展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行动促进碳达峰实施方案http:/ 6 国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鼓励和支持公共机构采用能源费用托管服务的意见的通知(国管节能2022287号)7 德阳市“十四五”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规划(德市机管发20222号)8 关于2022年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安排的通知 9 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 10 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国办发201726号)


    注意事项

    本文(DB5106∕T 26-2023 绿色机关建设规范(德阳市).pdf)为本站上传会员【曲****】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