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3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试卷(含解析版).doc

    • 资源ID:506872       资源大小:101.50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VIP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Fis****915】。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Fis****91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2013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试卷(含解析版).doc

    1、2013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3分)1(3分)给下面加点汉字注音。酷肖 鲜为人知 锲而不舍 2(3分)选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随声附合 藩篱 颔首低眉 沉缅 冥思暇想 慰藉。3(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张老师十分喜欢孩子,他在退休之后,又义务办起了补习班,为的是再享与学生在一起的天伦之乐B暑假里小丽随家长到山东威海旅游,海上波涛汹涌,岸边桑树呈碧,这沧海桑田的美景让小丽流连忘返C现在的电信诈骗案层出不穷,行骗者手段之隐蔽,伎俩之巧妙,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D学习知识,不仅需要勤奋刻苦的态度,更需要一丝不苟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

    2、所学知识4(2分)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生长在阿拉善西部的胡杨林是一种特别耐旱的树种,尽管那里干旱少雨,但一到夏季,胡杨总是郁郁葱葱的。B行走在乌兰察布的灰腾席勒草原上,能使每一个人都看到水草丰茂的草甸,洁白如雪的羊群,以及唱着长调的牧人。C“乌海的煤碳后套的瓜,锡盟的羊肉香万家”,一首新版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歌曲,唱出了今天内蒙人的喜悦与自豪。D青春往往伴随着成长的疼痛。此刻,每个坐在考场的初中生,都在体验并经历这样一种人生难以回避的过程。5(2分)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与朱元思书吴均南朝梁文学家B岳阳楼记欧阳修北宋文学家C芦花荡孙犁现代作家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俄国诗人6

    3、(3分)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题。(任选一题)(1)上联:为人要勤,勤能筑起通天路;下联: 。(2)小明去广州旅游,恰逢广州旅游局征集广州各景区的宣传对联。其中,一句“黄花岗前看黄花,花开报秋至”的上联引起了小明的兴趣,但他一时并没有想出合适的下联。次日清晨,小明来到了白云观游玩,他望着白色的云雾渐渐散去,太阳徐徐升起,立刻对出了下联: 。7(8分)默写。(1)开轩面场圃, 。 (孟浩然过故人庄)(2) ,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3)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4)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5) ,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6)岁寒, 。(论语十则)(7) ,

    4、不必藏于己。(礼记大道之行也)(8)人皆有之, 。(孟子鱼我所欲也)二、阅读(47分)8(1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禨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已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选自吕氏春秋)【注释】寝之丘:含有陵墓之意。荆:楚国的别称。禨(j):迷信鬼神和灾祥。(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孙叔敖疾 王数封我矣 (2)翻译下面的句子。此其地不利

    5、,而名甚恶。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孙叔敖之子“请寝之丘”为封地,“至今不失”的原因是什么?“孙叔敖之知”表现在哪两件事上?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9(14分)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各题。纯真年代里的纯真人情1978年5月,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在上海联合招生。我从家乡来到上海参加考试。上海音乐学院我名落孙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系的复试名单榜要再过好几天才公布。我决定先回泰兴老家去等。走之前,我嘱咐一位亲戚:“到了发榜日,请帮我到上海音乐学院去看榜,如果有我的名字,赶紧给我拍个电报,我好赶来复试。”嘱咐了亲戚,我总感觉到不够放心。但我在上海就这么一位亲戚,还能拜托谁?想来想去,我想到了在考场

    6、上刚刚认识两天的一个考友王次炤。我和次炤在考场一见如故,谈得很投机。从他看我的眼神就可以知道,这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于是,在匆匆离开上海之际,我委托他在看榜时看到我的名字,给我发个电报。我是多么希望自己能够获得复试资格并被录取啊!比我年长7岁的次炤兄,毫无疑问肯定比我更希望获得复试资格。而那年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系在全国范围内只招录10人,考生之间竞争之惨烈是不言而喻的。复试名单发榜那天是我的生日。早晨起来,我就开始等电报,等到中午,电报还没有来。下午4点多,门外响起了决定命运的敲门声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复试通知终于到了。但当天泰兴到上海的班车已经没有了,唯一能让我赶上次日早上8点钟复试的,是离家

    7、20多公里的长江边上一班到上海的小客轮。那班客轮五等舱的乘客,全是带着农渔产品到上海赶早市的江北农民。而我,美滋滋地与那些即将被上海人民吃掉的鸡鸭鱼蟹呆在一起,向着我的未来航行。那天深夜,就在我和各种动物酣睡在一起的时候,另外一份通知我复试的电报到了泰兴家里!家里人接到这份作为喜讯的电报,却惊出一身冷汗:如果我只委托一个人,而这个人恰恰是发送这份深夜才到的电报的主儿,我的前途就毁了!那么晚才收到复试电报,除非我有直升机,否则,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赶上次日早8点在上海音乐学院进行的复试。后怕之余,家人感到庆幸幸亏那第一份电报到得及时!庆幸之后,大家又感到纳闷:是谁选择这么晚的时间把复试消息告诉我呢?

    8、上海到泰兴的电报从发送到接收大概需要4个小时,半夜来的电报,发送的时间应当是傍晚七八点。故意这么晚才把消息传给我,这个人是谁?家里人显然不会认为发第二份电报的是我的亲戚。那么,肯定是那位受我委托的考生,故意拖延到晚上才发电报。这样,既可以轻松消除一个竞争对手,又不必背负爽约之名。于是家里人都嗟叹人心险恶。可是,大家的推测都错了!恰恰是王次炤这位当时和我还素昧平生,只是在激烈竞争的考场上萍水相逢的考友,看到复试榜上有我的名字后,在第一时间给我发来了复试的喜讯。而我的亲戚后来告诉我:他那天起来就没想到看榜,到了傍晚时分,他信步走到离家不远的发榜处,在那里看到了我的名字,于是立即给我发了电报,虽然当

    9、时已经是晚上七八点钟了。亲戚是个老人家,我不能责怪他。但我心里充满了对次炤兄的感激!如果不是他第一时间给我发来电报,我的大学梦一定会梦断扬子江了。我说不清楚,次炤兄后来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和他当年给我发电报之间有什么因果关系。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好人有好报!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为和自己毫无关系甚至还有利益冲突的陌生人做好事。这一切堪称纯真年代里纯真人情的典范。(选自2013年6期读者作者:徐小平 有删改)(1)依据文章内容,补全下面情节。归待复试托人看榜 推测居心感叹险恶 (2)文章第段能否去掉?为什么?(3)请揣摩并分析第段划线句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4)文章段运用了多种手法来表现王

    10、次这个人物,请任选一种手法进行简要分析。(5)简要分析文章第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认识?10(11分)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下列各题。 人类的“生命天书”走过十年十年前的4月14日,被称为人类“生命天书”的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完成,人们期盼这个划时代的成就带来对自身和疾病认识的革命性变化。人类基因组计划于1990年启动,旨在揭开人体30亿个碱基对的秘密,绘制人类基因组序列图,从而在分子层面上为人类提供一份生命“说明书”,有人将其称为生命科学的“登月计划”。2003年4月14日,中、美、日、德、法、英6国科学家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所有目标全部实现。过去十年中,科学家在人

    11、类基因组序列图的基础上,取得了一些里程碑式的成就。基因组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其成本直线下降,医学应用继而成为现实。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经中、美、日、德、法、英6国科学家联手,历时13年,花费27亿美元才得以完成。而今天,个人基因组测序成本不到5000美元,且只需要一到两天的时间。目前全球已有数千人绘制了个人基因组图,而随着基因组测序成本进一步下降,这一数字预计将迅速增加。有人乐观地预测,到2020年,每个新生儿都能被绘制基因组图。随着对基因组图研究的日益深入,科学家对疾病的基因根源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所找到的致病突变基因数量迅速增加。据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统计,1990年人类基因

    12、组计划开始时,这一数字是53个,而今天则超过2900个。对疾病基因根源的认识将有助于对症下药。比如说,药物易瑞沙只对EGFR突变基因的肺癌患者有效,而药物爱比妥则对KRAS基因突变的结肠癌患者无效。但基因药物的研发是个漫长过程,从1990年到现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上市的基因药物也不过是从4种增加至106种。十年悠悠而过。今天,尽管找到的致病基因越来越多,新的基因组药物不断问世,个人基因组测序费用也直线降低,但科学家认为,基因组学时代才刚刚拉开帷幕。(选自2013年4月15日科技日报作者:林小春、任海军 有删改)(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说明内容。(2)第段划线句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并结合上下

    13、文,说明其用意。(3)阅读段,概括十年来基因组学研究都取得了哪些成就?(4)文章第段加点的“这一数字”,具体指什么?(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类基因组计划于1990年启动,在中、美、日、德、法、英6国科学家的努力下,历时13年,花费27亿美元,最终在2003年4月14日,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B基因组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其成本直线下降。随着基因组测序成本进一步下降,有人乐观地预测,到了2020年,每个新生儿都能被绘制基因组图。C随着对基因组图研究的日益深入,科学家对疾病的基因根源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所找到的致病突变基因数量迅速增加。D基因药物的研发是一个漫长过程。从199

    14、0年到现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上市的基因药物仅仅增加了106种。11(12分)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下列各题。百无一用非书生常有人言:“百无一用是书生。”其实大谬!君不见:蔺相如,书生也,完璧归赵,义折廉颇,谱就千古佳话;西汉张子房,书生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大汉三百年锦绣江山;蜀汉诸葛亮,书生也,怀五湖四海之志,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功成八阵图;北宋范仲淹,书生也,西陲守土,保疆卫国,令强寇丧胆;康有为、梁启超,书生也,奋发意气,公车上书,励志图存,戊戌变法。虽只百日,却给暮气沉沉的晚清带来了一线生机。“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一个“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读书人,以

    15、主宰国家命运的雄心壮志,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雄才伟略,以“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豪迈激情,让中国大地换了人间。意气书生,不为帝王唱颂歌,只为苍生伸正义,社会在他们的呼喊声中变革,历史在他们的手里改写,世界在他们的智慧推动中前进;书生铁肩担道义,妙手著华章,吟风弄月、舞文弄墨,本是看家本领;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更显超迈才情。悠悠华夏五千载,光辉灿烂的文明正是他们智慧的结晶。由此可见,百无一用非书生!知识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书生的作用更是巨大!国家的竞争中,科技和知识的载体书生们,理所当然地成为综合国力比拼中的决定因素!科教兴国,各行各业的书生们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亿万书生正以一身

    16、所学,建设锦绣家邦,复兴伟大中华。百无一用的书生,指的是那些只知道“寻章摘句”的书呆子。真正的书生绝非“纸上之阅历多,世事之阅历少;笔墨之精神多,经济之精神少”的书呆子。而是以天下为己任,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真俊杰!百无一用非书生,天生书生必有用!(选自格言2013增刊作者:孙亮 略有改动)(1)阅读文章一段,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提出自己观点的?(2)文章第段在结构和内容上都起到哪些作用?(3)请为第段划线句补写一个具体的事实论据。(4)你怎样理解第段中“寻章摘句”一词?(5)真正“有用”的书生具有怎样的精神?(请用原文回答)三、写作(50分)12(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

    17、要求作文。 白龙马帮助唐僧完成了取经之行,被佛祖赐予“天马”的光荣称号。回到长安后,它去磨房探望当年不愿协助唐僧共赴西天取经的老朋友青龙马。 得知白龙马的成功与荣誉,青龙马十分后悔。它说:“其实这些年我也一直在不停地走,论路程也不比你短。可除了甜美的草料外,我却什么也不曾得到。” 白龙马说:“你贪图驾轻路熟,满足主人提供的草料,自然就不会有外出闯一闯的勇气。你走路没有方向,永远只会在原地打转转。我却涉深水,穿沙漠,忍饥渴,斗妖魔,历尽千辛万苦,才完成这次伟大的行程。我以为我的成功源于三点:有远大明确的目标,不怕吃苦流汗,一直坚持走下去。” 青龙马听了之后想:再有机会,我绝不再犹豫观望了。 认真

    18、阅读这则材料,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文章。要求:(1)写出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2)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在600字以上。(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013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与运用(23分)1(3分)给下面加点汉字注音。酷肖 鲜为人知 锲而不舍。【分析】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辩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解答】“肖”是多音字,可读xio和xio,这里应读作xio;“鲜”是多音字,可读xin和xin,这里应读作xin;“锲”应读作qi,不要读作q。答案:xio xin

    19、qi【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理解实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2(3分)选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随声附合 藩篱 颔首低眉 沉缅 冥思暇想 慰藉。【分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解答】“合”应写作“和”;“缅”应写作“湎”;“暇”应写作“遐”。答案:合和;缅湎;暇遐。【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理解实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3(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张老师十分喜欢孩

    20、子,他在退休之后,又义务办起了补习班,为的是再享与学生在一起的天伦之乐B暑假里小丽随家长到山东威海旅游,海上波涛汹涌,岸边桑树呈碧,这沧海桑田的美景让小丽流连忘返C现在的电信诈骗案层出不穷,行骗者手段之隐蔽,伎俩之巧妙,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D学习知识,不仅需要勤奋刻苦的态度,更需要一丝不苟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分析】此题 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再是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解答】A、天伦之乐,指亲人之间团聚的快乐,不可用于其它人之间的关系,不能用于师生之间,用词不正确;B、沧海桑田,比喻变化很

    21、大,但不能用于修饰美景,用词不正确;C、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的事物达到极点。显然不能对行骗者的技术进行赞美,用词不正确;D、一丝不苟,指做事认真,一点儿也不马虎,是掌握知识所必需的。用词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此题,要结合题目要求,结合成语的用语意及词性,逐项辨析。4(2分)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生长在阿拉善西部的胡杨林是一种特别耐旱的树种,尽管那里干旱少雨,但一到夏季,胡杨总是郁郁葱葱的。B行走在乌兰察布的灰腾席勒草原上,能使每一个人都看到水草丰茂的草甸,洁白如雪的羊群,以及唱着长调的牧人。C“乌海的煤碳后套的瓜,锡盟的羊肉香万家”,一首新版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歌曲,唱出了今天内蒙人

    22、的喜悦与自豪。D青春往往伴随着成长的疼痛。此刻,每个坐在考场的初中生,都在体验并经历这样一种人生难以回避的过程。【分析】本题考查对病句的辨析能力。病句的病因有很多,主要有成分残缺、语序不当、不合逻辑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可以采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有整体到局部的判断。【解答】A搭配不当,“胡杨林是的树种”搭配不当,应改为“胡杨是的树种”。B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该把“能使”去掉。C语句表述正确。D语序不当,“体验并经历”不当,应该是“经历并体验”。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时,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正确表述,避免病句的发生。本题的易错点是D项,属于动词语序不当。5(

    23、2分)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与朱元思书吴均南朝梁文学家B岳阳楼记欧阳修北宋文学家C芦花荡孙犁现代作家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俄国诗人【分析】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解答】A正确;B岳阳楼记范仲淹北宋文学家;C正确;D正确。故选:B。【点评】做本题时注意作品与作者的一一对应,不要张冠李戴。6(3分)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题。(任选一题)(1)上联:为人要勤,勤能筑起通天路;下联:做事要实,实能广交四海友。(2)小明去广州旅游,恰逢广州旅游局征集广州各景区的宣传对联。其中,一句“黄花岗前看黄花,花开报秋至

    24、”的上联引起了小明的兴趣,但他一时并没有想出合适的下联。次日清晨,小明来到了白云观游玩,他望着白色的云雾渐渐散去,太阳徐徐升起,立刻对出了下联:白云观里望云雾,雾散迎日升。【分析】此题考察学生对对联的理解、掌握能力。解答此题,要求掌握对联的一些基本知识,如语句对仗,词性相同,还要注意修辞运用,语境是否符合等方面。【解答】“为人”与:“做事”相对,“筑起”与“广交”,“通天路”与“四海友”。上下句句意相关,用词相对。上联是地名+事件+( 中间叠字)+短语形式。“白云观”与“黄花岗”相对,“看黄花”与“望云雾”相对,“报秋至”与“迎日升”相对。上下句句意相关,用词相对。答案:做事要实,实能广交四海

    25、友;白云观里望云雾,雾散迎日升。【点评】解答此题考生要根据上联题意,上联用词,上联结构等多方面,多做揣摸。7(8分)默写。(1)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过故人庄)(2)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5)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十则)(7)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礼记大道之行也)(8)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孟子鱼我所欲也)【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古诗词文默写能力。解答此题,平时积累是关键,既在平

    26、时的学习过程中,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背诵,抓重点词多练写,多积累。【解答】把酒话桑麻;(注意“桑麻”代指农事)晴空一鹤排云上;(注意“鹤”字的写法)日暮乡关何处是;(注意“暮”字的写法)燕然未勒归无计;(注意理解“勒”)物是人非事事休;(理解“是”“非”在同句中的并用)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注意“凋”的写法)货恶其弃于地也;(“恶”读作w)贤者能勿丧耳。(背诵时注意“贤者能”后的停顿)【点评】考生解答此题,学生可通过抓重点词语,弄清诗文结构,理解修辞方法或是分层推进记忆等方法,准确记忆,第二要注意解答过程中不能出现错别字。二、阅读(47分)8(1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孙叔敖疾,将死,戒

    27、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禨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已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选自吕氏春秋)【注释】寝之丘:含有陵墓之意。荆:楚国的别称。禨(j):迷信鬼神和灾祥。(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孙叔敖疾王数封我矣(2)翻译下面的句子。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孙叔敖之子“请寝之丘”为封地,“至今不失”的原因是什么?“孙叔敖之知”表现在哪两件事上?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28、?【分析】课文译文:孙叔敖病危,临死前,告诫他的儿子说:“楚王多次封赏我,我都没有接受,我死后,楚王就会封赏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的封地。楚国和越国交界的地方有块叫寝的山地,这地方贫瘠,名声很坏。楚国人敬畏鬼神,而越国人事鬼神以求福。可以长时间享有的,大概只有这个地方。”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拿肥沃的地方封给他的儿子,孙叔敖的儿子没有接受,请求楚王封给叫寝的这块山地,所以到现在也没有失掉这块封地。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明白不拿眼前利益作利益,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作为自己所喜欢的,这就是有道的人比普通人高明的地方。【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

    29、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疾”指生病(或生重病);“数”指:多次(或屡次)。(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话,注意“名”指地名;“甚”指十分;故翻译为:这个地方的土地贫瘠(或不好),而且地名十分凶险(或不好,不吉)。句话,注意两个“知”的

    30、意思是不一样,第一个是通假字,通“智”,智慧;第二个是指知道。故翻译为:孙叔敖的智慧,在于知道(或懂得、明白)不把世俗利益看作为利益(或不把一般人认为好的看成是好的)(注意两个“知”的准确翻译)(3)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了解全文所写内容,抓住“荆人畏鬼,越人信禨”等关键语句,从“选择地名不吉的封地就不会被楚人越人惦记抢夺”方面回答即可。(4)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和蕴含的道理。第一个空,阅读全文,了解内容,抓住关键语句“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可长有者,其唯此也”等概括为:“孙叔敖之知”表现在两个方面:楚王多次封赏他

    31、,他却不受;让儿子不受利地,而“请寝之丘。”第二问: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从“做人不可贪心不足”等方面回答。答案:(1)疾:生病(或生重病)数:多次(或屡次)(2)这个地方的土地贫瘠(或不好),而且地名十分凶险(或不好,不吉)(1分)孙叔敖的智慧,在于知道(或懂得、明白)不把世俗利益看作为利益(或不把一般人认为好的看成是好的)(注意两个“知”的准确翻译)(2分)(3)因为“荆人畏鬼,越人信禨”,(1分)选择地名不吉的封地就不会被楚人越人惦记抢夺。(1分)(或: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越人信禨(4)“孙叔敖之知”表现在两个方面:楚王多次封赏他,他却不受;让儿子不受利地,而“请寝之丘。”

    32、(2分)让我们明白了:做人不可贪心不足(或:做事要有远见;吃亏是福;别人看不上的东西才能长久保有等)(1分)【点评】文言词语“疾”的用法:1疾病(废疾者皆有所养)2毛病(必为有窃疾矣)3快(不以疾也)文言词语“数”的用法:1几,几个(鞭数十)2计数(层层指数)3屡次(扶苏以数谏故)9(14分)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各题。纯真年代里的纯真人情1978年5月,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在上海联合招生。我从家乡来到上海参加考试。上海音乐学院我名落孙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系的复试名单榜要再过好几天才公布。我决定先回泰兴老家去等。走之前,我嘱咐一位亲戚:“到了发榜日,请帮我到上海音乐学院去看榜,如果有我的名

    33、字,赶紧给我拍个电报,我好赶来复试。”嘱咐了亲戚,我总感觉到不够放心。但我在上海就这么一位亲戚,还能拜托谁?想来想去,我想到了在考场上刚刚认识两天的一个考友王次炤。我和次炤在考场一见如故,谈得很投机。从他看我的眼神就可以知道,这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于是,在匆匆离开上海之际,我委托他在看榜时看到我的名字,给我发个电报。我是多么希望自己能够获得复试资格并被录取啊!比我年长7岁的次炤兄,毫无疑问肯定比我更希望获得复试资格。而那年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系在全国范围内只招录10人,考生之间竞争之惨烈是不言而喻的。复试名单发榜那天是我的生日。早晨起来,我就开始等电报,等到中午,电报还没有来。下午4点多,门外响

    34、起了决定命运的敲门声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复试通知终于到了。但当天泰兴到上海的班车已经没有了,唯一能让我赶上次日早上8点钟复试的,是离家20多公里的长江边上一班到上海的小客轮。那班客轮五等舱的乘客,全是带着农渔产品到上海赶早市的江北农民。而我,美滋滋地与那些即将被上海人民吃掉的鸡鸭鱼蟹呆在一起,向着我的未来航行。那天深夜,就在我和各种动物酣睡在一起的时候,另外一份通知我复试的电报到了泰兴家里!家里人接到这份作为喜讯的电报,却惊出一身冷汗:如果我只委托一个人,而这个人恰恰是发送这份深夜才到的电报的主儿,我的前途就毁了!那么晚才收到复试电报,除非我有直升机,否则,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赶上次日早8点在上海音

    35、乐学院进行的复试。后怕之余,家人感到庆幸幸亏那第一份电报到得及时!庆幸之后,大家又感到纳闷:是谁选择这么晚的时间把复试消息告诉我呢?上海到泰兴的电报从发送到接收大概需要4个小时,半夜来的电报,发送的时间应当是傍晚七八点。故意这么晚才把消息传给我,这个人是谁?家里人显然不会认为发第二份电报的是我的亲戚。那么,肯定是那位受我委托的考生,故意拖延到晚上才发电报。这样,既可以轻松消除一个竞争对手,又不必背负爽约之名。于是家里人都嗟叹人心险恶。可是,大家的推测都错了!恰恰是王次炤这位当时和我还素昧平生,只是在激烈竞争的考场上萍水相逢的考友,看到复试榜上有我的名字后,在第一时间给我发来了复试的喜讯。而我的

    36、亲戚后来告诉我:他那天起来就没想到看榜,到了傍晚时分,他信步走到离家不远的发榜处,在那里看到了我的名字,于是立即给我发了电报,虽然当时已经是晚上七八点钟了。亲戚是个老人家,我不能责怪他。但我心里充满了对次炤兄的感激!如果不是他第一时间给我发来电报,我的大学梦一定会梦断扬子江了。我说不清楚,次炤兄后来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和他当年给我发电报之间有什么因果关系。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好人有好报!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为和自己毫无关系甚至还有利益冲突的陌生人做好事。这一切堪称纯真年代里纯真人情的典范。(选自2013年6期读者作者:徐小平 有删改)(1)依据文章内容,补全下面情节。归待复试托人看榜收

    37、到电报夜赴上海再收电报惊后庆幸推测居心感叹险恶揭出真相歌颂真情(2)文章第段能否去掉?为什么?(3)请揣摩并分析第段划线句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4)文章段运用了多种手法来表现王次这个人物,请任选一种手法进行简要分析。(5)简要分析文章第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认识?【分析】文章讲述了作者参加考试的故事,因家在泰兴,托亲戚与同学帮忙看榜,在收到一份电报后立即动身,可在傍晚才收到另一份电报。作者及家人怀疑是同学故意如此,感叹人心险恶,最后揭开事实真相,赞扬真诚的人心。【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文本概括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时,注意全面把握叙述故事,概括主要故事,分析得出叙述脉络即线索。文章讲述了作

    38、者参加考试的故事,因家在泰兴,托亲戚与同学帮忙看榜,在收到一份电报后立即动身,可在傍晚才收到另一份电报。作者及家人怀疑是同学故意如此,感叹人心险恶,最后揭开事实真相,赞扬真诚的人心。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2)本题考查对文章结构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需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结构,体会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文章第段主要写了考试的激烈程度。“我”非常渴望能够被录取,而次炤比“我”大七岁,他比“我”更希望获得复试资格。点出下文家人怀疑考友晚发电报的原因,又为后文考友看榜后立即电告“我”做铺垫。进而烘托出考友次炤胸怀坦荡,萍水相逢,却第一时间告诉“我”消息。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39、3)本题考查对文本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时,先结合上下文语境,再分析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即可。文中第五段写在复试名单发榜那天下午4点多,“我”终于收到了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复试通知,为了“赶上次日早上8点钟复试”,“我”只好乘坐“离家20多公里的长江边上一班到上海的小客轮”,而那般客轮的乘客“全是带着农渔产品到上海赶早市的江北农民”。虽然周围都是鸡鸭鱼蟹的腥臭味,但“我”却早已沉浸在人生理想即将实现的喜悦和兴奋之中。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4)本题考查对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解答时,先判断使用的表现手法,再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其在文本中的作用,其次,在分析作用时,一方面需要从内容上看与全

    40、文的关系,另一方面从结构上看与全文的关系。(5)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时,先分析出选文的行文思路,再结合上下文内容,找出关键句加以分析,阐述观点合理且逻辑通顺即可。文章讲述了作者参加考试的故事,因家在泰兴,托亲戚与同学帮忙看榜,在收到一份电报后立即动身,可在傍晚才收到另一份电报。作者及家人怀疑是同学故意如此,感叹人心险恶,最后揭开事实真相,赞扬真诚的人心。经历了这次风波,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我说不清楚,次炤兄后来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和他当年给我发电报之间有什么因果关系。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好人有好报!”答案:(1)示例:收到电报夜赴上海再收电报惊后庆幸揭出真相歌颂真情(2

    41、)示例:不能。因为第段通过写考试竞争激烈,为下文写与“我”存在竞争关系的考友看榜后立即电告“我”参加复试作铺垫,进而烘托出考友坦荡无私的宽阔胸怀。(3)鸡鸭鱼蟹的腥臭味令人厌恶,而“我”在如此污浊的环境中,心里是美滋滋的,传达出作者在人生理想即将实现时的喜悦与兴奋之情。(4)示例:作者运用了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家人推测迟到电报是考友发的,目的是借助时间来不及消除“我”这个竞争对手,后面揭出真相,赞美了考友信守承诺,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首先写家人在深夜收到第二封电报,并推测是谁发出来的,设置了悬念,接着揭示了悬念,表达出“我”对王次炤的感激之情,从而更好地表现了王次炤信守承诺,乐于助人的高贵品格

    42、。与“我”存在竞争关系的王次炤在第一时间给我发来复试电报,和亲戚漫不经心,很晚才去看榜后才给“我”发来电报形成对比,突出了王次炤信守承诺,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5)示例:作者虽然不大相信世上存在因果报应关系,却坚信“好人有好报”的观点。【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文本概括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和对文章结构、主旨、表现手法的理解分析能力。其中第(3)题是重点题目,学生解答时,先结合上下文语境,再分析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即可。10(11分)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下列各题。 人类的“生命天书”走过十年十年前的4月14日,被称为人类“生命天书”的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完成,人们期盼这个划时代的成就带来对自身和疾病认

    43、识的革命性变化。人类基因组计划于1990年启动,旨在揭开人体30亿个碱基对的秘密,绘制人类基因组序列图,从而在分子层面上为人类提供一份生命“说明书”,有人将其称为生命科学的“登月计划”。2003年4月14日,中、美、日、德、法、英6国科学家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所有目标全部实现。过去十年中,科学家在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的基础上,取得了一些里程碑式的成就。基因组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其成本直线下降,医学应用继而成为现实。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经中、美、日、德、法、英6国科学家联手,历时13年,花费27亿美元才得以完成。而今天,个人基因组测序成本不到5000美元,且只

    44、需要一到两天的时间。目前全球已有数千人绘制了个人基因组图,而随着基因组测序成本进一步下降,这一数字预计将迅速增加。有人乐观地预测,到2020年,每个新生儿都能被绘制基因组图。随着对基因组图研究的日益深入,科学家对疾病的基因根源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所找到的致病突变基因数量迅速增加。据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统计,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时,这一数字是53个,而今天则超过2900个。对疾病基因根源的认识将有助于对症下药。比如说,药物易瑞沙只对EGFR突变基因的肺癌患者有效,而药物爱比妥则对KRAS基因突变的结肠癌患者无效。但基因药物的研发是个漫长过程,从1990年到现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

    45、上市的基因药物也不过是从4种增加至106种。十年悠悠而过。今天,尽管找到的致病基因越来越多,新的基因组药物不断问世,个人基因组测序费用也直线降低,但科学家认为,基因组学时代才刚刚拉开帷幕。(选自2013年4月15日科技日报作者:林小春、任海军 有删改)(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说明内容。(2)第段划线句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并结合上下文,说明其用意。(3)阅读段,概括十年来基因组学研究都取得了哪些成就?(4)文章第段加点的“这一数字”,具体指什么?(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D。A人类基因组计划于1990年启动,在中、美、日、德、法、英6国科学家的努力下,历时13年,花费27亿美元,最终在2003年4月14日,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B基因组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其成本直线下降。随着基因组测序成本进一步下降,


    注意事项

    本文(2013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试卷(含解析版).doc)为本站上传会员【Fis****915】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