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陕西省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 资源ID:498177       资源大小:492.50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Fis****915】。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Fis****91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陕西省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1、2019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一、积累和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楹联(yng) 追溯(shu) 簇新(c) 扣人心弦(xin)B. 婆娑(su) 惩戒(chng) 戳穿(chu) 凛然生畏(lng)C. 嗔怒(chn) 惬意(qi) 瑰宝(gu) 孜孜不倦(z)D. 召唤(zho) 山峦(lun) 刹那(sh) 侃侃而谈(kn)【答案】C【解析】详解】A溯(s);B惩(chng),凛然生畏(ln);D召(zho),刹(ch)。故选C。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一组是( )A. 崇高 腊烛 消声匿迹 长途跋涉B. 驯良 混淆 丰功伟绩

    2、扶摇直上C. 荟萃 祭祀 隐天敝日 通宵达旦D. 雄辨 际遇 束手无策 分廷抗礼【答案】B【解析】【详解】A腊蜡,消销;C敝蔽;D辨辩,廷庭。故选B。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1)平凡孕育伟大,劳动创造价值,让一切劳动与创新的活力竞相_(迸射 迸发 迸溅),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2)器成还须久为功,卓越从来都不是速成的,_(齐心协力 坚定不移 持之以恒)才是关键。愿年轻人都能沉心静气,积蓄力量,静待花开。【答案】 (1). (1)迸发 (2). (2)持之以恒【解析】【详解】选词填空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

    3、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1)“迸射”指由内而外地强烈放射出,四处喷溅;“迸发”指由内而外地突然发出;“迸溅”指向四外飞溅。此处用来修饰“活力”,用“迸发”最贴切。(2)“齐心协力”指认识一致,共同努力;“坚定不移”指稳定坚强,毫不动摇;“持之以恒”指长久地坚持下去。结合下文的“沉心静气,积蓄力量”可知,此处应该用“持之以恒”。4.经典诗文默写。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1)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2)大漠孤烟直,_。(王维使至塞上)(3)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4)_,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5)转朱阁,_,

    4、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6)_,险躁则不能治性。(诸葛亮诫子书)(7)其间千二百里,_,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8)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_。(朱自清春)(9)_,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10)就是下小雪把,_,那些小山太秀气!(老舍济南的冬天)【答案】 (1). (1)秋风萧瑟 (2). (2)长河落日圆 (3). (3)日暮乡关何处是 (4). (4)欲渡黄河冰塞川 (5). (5)低绮户 (6). (6)淫慢则不能励精 (7). (7)虽乘奔御风 (8). (8)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9). (9)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 (10

    5、). (10)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解析】【详解】“萧”“暮”“塞”“绮”“御”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与自己相处的前提是保持高尚的价值追求。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选择,应当自觉培养自省、敬畏、慎独意识,排出外界纷扰对内心的侵袭。提升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关键在于能否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知识是提升修养的精神食粮,应当善于把零星的时间“焊接”起来,以永不满足的态度去学习,不断用新知识 、 。(1)请提取第句的宾语部分,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第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在第句的横线上。(只填序

    6、号)A.丰富自己 B.充实自己【答案】(1)保持高尚的价值追求(2)提升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关键在于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3)B A【解析】【详解】(1)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成分的掌握。这个句子的主语是“与自己相处的前提”,谓语动词是“是”,宾语应为“保持高尚的价值追求”。(2)这个句子一面对两面,应该删去“能否”点睛: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3)

    7、此题考查短语的排序。“充实”是“使内容丰富”的意思,应该是先充实自己,在此基础上才能丰富自己。故选BA。6.名著阅读。小说红岩中的宋振中被大家叫作“_”,遇害时年仅9岁。这个小英雄在狱中_(概写情节),为我党开展的狱中斗争做出了贡献。【答案】 (1). 小萝卜头 (2). 传递情报(或:打探消息)【解析】【详解】名著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小萝卜头本名宋振中,1949年9月在重庆被杨钦典害死,是解放战争时期最小的战士。由于他年龄小,特务们对他的看管不是很严,

    8、他就经常在牢房之间传递东西、传递信息和秘密情报,在门口放哨,帮助大人了解入狱同志的情况等。据此作答即可。二、综合性学习7.请你参加以“我与青春有个约定”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一:写寄语】请在下面的米字格中,按顺序依次写出“春”字的笔画。青春是生命的春天!【活动二:展风采】阅读下面的材料,请以记者张明的身份对高艳能同学进行采访。要求:采访要围绕活动主题,一个问题即可;语言亲切、自然,简洁、明了。云南省罗平县马街镇第一中学学生高艳能是一个单腿残疾人。他拒绝照顾,毅然参加了今年的中考体育测试,借助双拐,用单腿跑完1000米,完成了测试,被誉为“奔跑少年”。(央视新闻频道)【活动三:宣誓言】请

    9、补全下面的青春誓言,使所写文字与上下句构成一组排比句。我与青春有个约定我要用阳光的心态拥抱火热的青春我要用 ;我要用昂扬的斗志创造美好的明天。刻苦学习,勇于担当,不负青春!【活动四:有行动】班级拟组织一次助学活动,请完成下面的活动方案。要求:内容与“助学”有关;形式与一致。活动方案确定助学对象,捐赠学习用品。 走访困难家庭,商讨帮扶措施。【答案】(1)(2)示例一高艳能同学,你好!我是记者张明。你本来可以免试,为什么还要坚持跑完1000米全程呢?示例二你好,高艳能同学。我是记者张明。你的事情感动了许多中学生,作为同龄人,你相对他们说点什么?(3)示例不懈的努力谱写奋进的乐章(4)示例畅谈读书心

    10、得,交流学习经验。示例开展联谊活动,成立互助小组。【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书写笔顺的掌握。“春”字的正确书写笔顺为:横、横、横、撇、捺、竖、横折、横、横,注意书写要规范。(2)本题考查采访问题的设计与语言表达,采访要围绕活动主题设计。首先要有合适的称呼与礼貌语,然后是简单的自我介绍,再围绕着高艳能的事迹提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比如,你拒绝照顾的原因是什么等。(3)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观察所给的小诗,可知要以“青春奋斗”为主要内容,用“我要用的(动词)的”的句式表述出自己奋斗过程的设想即可。比如:我要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理想的花朵。(4)本题考查活动方案的设计。紧扣活动的主要内容“助学”,根据表

    11、格中给出的两个活动去设计,比如:结对助学,从思想、生活及学习方面与助学对象沟通交流。注意句式与所给的两个例子相似。三、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什么是睡眠?睡眠是机体对外界失去知觉和反应的一种可逆性行为。它不是机体的一种消极和被动状态,而是在多种神经网络和递质积极主动支配下产生的,并涉及大量生理、代谢和神经行为。一般人在一个完整的夜间睡眠中,大脑在进行着具有一定周期性的功能和状态循环。依据多导睡眠图描绘的脑电图模式、眼动和肌张力特征,人的睡眠结构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非快速眼动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非快速眼动睡眠与快速眼动睡眠循环交替一次称为一个睡眠周期。每次夜晚的睡眠通常有45个

    12、睡眠周期,每个周期约90110分钟。两个睡眠周期之间通常伴有短暂觉醒,整夜大概出现46次。具体来说,非快速眼动睡眠又称为安静睡眠,表现为同步化、高压、低频率的脑电活动,电脑活动水平低,肌张力弱,心跳和呼吸较为规律。在非快速眼动睡眠的最后阶段,个体不易被唤醒;若被唤醒,则会感觉头昏脑涨。快速眼动睡眠则被称为活跃睡眠,表现为同步化、低压、混合频率的脑电活动,大脑活动水平较高,常伴有梦境、肌张力缺失、心跳和呼吸不规律以及阶段性眼动爆发。【材料二】人为什么要睡觉?睡眠到底有什么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第一,睡眠可以帮助大脑恢复精力,修补自由基对电脑造成的损伤。自由基石新陈代谢的副产物,可损伤人体细胞。其他

    13、器官都可以通过放弃和替换受损细胞来修补这种损害,但大脑无法这样做。人只有进入睡眠状态,尤其是非快速眼动睡眠状态,人体组织才能利用这段难得的“闲暇时间”通过合成抗氧化酶进行“抢修作业”。第二,睡眠可以为身体解毒,排除大脑代谢废物。有一项新研究:大脑在睡眠时才能高效清除代谢废物,从而恢复活力。因为大脑内有一个独特的“垃圾处理系统”,即“类淋巴系统”,这个系统的工作几乎都是在睡眠中完成的。大脑在情形与睡眠状态时功能完全不同,清醒会有意识,而睡眠时则进行“大扫除”。脑脊液会沿着动脉周隙流入脑内组织,与脑内组织间液不停交换,并将细胞间液体的代谢废物带至静脉周隙,随即排除至脑外。第三,睡眠可以调节脏腑功能

    14、,降低感冒几率。充足的睡眠不会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如肝气不疏、气血亏虚、脾胃失调、肾功能低下易起夜。研究人员给164名健康的成年人先戴上追踪腕带,然后让参与者每人把含有感冒病毒的滴鼻剂滴入鼻腔。5天之后,三分之一的人表现出了感冒迹象流鼻涕。分析发现,在感染感冒病毒的前一周中,每天睡眠少于6小时的人,脏腑功能下降明显,会比睡眠超过7小时的人得感冒的几率高三倍。第四,睡眠可以促进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睡眠会促进脑神经元上特定棘状突起的形成,维护特定的树突分支,从而促进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科学家通过对健康成人被试者的睡眠情况进行控制,发现睡眠不足会引起被试体内多种基因功能的改变,涉及认知功能、新陈代谢、

    15、免疫力等领域,明确了睡眠对基因的影响。科学家还认为,儿童在睡眠时可以将已经学习过的隐性知识,更为有效地转化为外在知识,而儿童的这种特殊的认知能力与其晚上睡眠的时间有直接关系,如果能达到9小时以上的睡眠,他们的记忆力和精力会特别好。【材料三】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联合美国、日本、韩国的相应结构,共同开展了中美日韩四国中学生健康状况调查活动。下面是两项调查统计结果:【材料四】研究者对1000多名青少年进行了三年的追踪访问,分析了他们在1215岁期间的行为、睡眠质量和习惯,并与其父母、老师和同学进行了沟通,得出结论:社会关系对青少年的睡眠质量影响很大。亲自关系直接影响青少年的睡眠模式,如果父母关注子女各

    16、方面的表现,子女就会保持有规律的作息习惯,睡眠也就更充足;家庭氛围影响青少年的睡眠状况,家庭生活不安宁的青少年(如父母分居或是不与子女共同生活)更容易产生情绪障碍和睡眠扰乱。同时,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活动并与老师、同学相处融洽的青少年睡眠质量也更高。(根据相关材料改写)8. 简要概括【材料一】和【材料四】的主要内容。(1)【材料一】_(2)【材料四】_9. 结合文段内容,解释【材料二】中“抢修作业”的意思。10. 下面对【材料二】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体除大脑外,其他器官都可以通过放弃和替换受损细胞的方式来修补自由基给人体细胞造成的损伤。B. 大脑内的“类淋巴系统”高效清除大

    17、脑代谢废物的“大扫除”工作,基本上是在人处于睡眠状态下完成的。C. 睡眠不足可使人体出现肝气不疏、气血亏虚、脾胃失调和肾功能低下易起夜等问题,也增加了感冒的几率。D. 睡眠不足会引发多种基因功能改变,而充足的睡眠则能增强基因的功能,进而促进人的学习和记忆能力。11. 下面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每次夜晚的睡眠通常有45个睡眠周期,期间非快速眼动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各自分别处于循环状态。B. 非快速眼动睡眠主要出现在夜晚,睡眠时间长,程度深;而午休多属于快速眼动睡眠,睡眠时间短,程度浅。C. 四国中,日美两国中学生睡眠足够的人数比例相当,仅相差2.20;韩国中学生睡眠足

    18、够的人数比例最低。D. 我国中学生的睡眠情况不容乐观,主要与繁重的学业负担、家长带来的不良情绪这两个因素的影响有关。【答案】8. (1). (1)睡眠的定义,分类及其特征。 (2). (2)社会关系对青少年的睡眠质量影响很大。 9. “抢修作业”指人体组织利用人进入睡眠状态这段时间,通过合成抗氧化酶修补自由基对大脑造成的损伤。 10. D 11. C【解析】【8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阅读材料一,主要介绍什么是睡眠,以及人的睡眠结构的两种类型:非快速眼动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材料四通过分析青少年的睡眠习惯,强调了社会关系对青少年睡眠质量的影响。【9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重

    19、点词语的理解。根据材料二中第一点介绍的内容可知,“抢修作业”的方式为“合成抗氧化酶”,时间是“人只有进入睡眠状态”,目的是“修补自由基对电脑造成的损伤”。将这三点内容组合成句即为“抢修作业”的具体含义。10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准确把握能力,作答时要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D有误。材料中表述“儿童在睡眠时可以将已经学习过的隐性知识,更为有效地转化为外在知识如果能达到9小时以上的睡眠,他们的记忆力和精力会特别好”,并没有指出“充足的睡眠则能增强基因的功能”。故选:D。【11题详解】A有误。材料一中表述的是“非快速眼动睡眠与快速眼动睡眠循环交替一次称为一个睡眠周期”,所以“

    20、期间非快速眼动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各自分别处于循环状态”表述错误。B有误。选项中的“非快速眼动睡眠主要出现在夜晚,睡眠时间长,程度深”是针对文段内容提炼出来的,没有错误;“午休多属于快速眼动睡眠,时间短,程度深”的推断是错误的。午休不一定是快速眼动睡眠,还有可能是非快速眼动睡眠。D有误。根据材料三中饼状图,可知影响中学生睡眠因素有四种:学业负担(49.3%),不良情绪(30.20%),网络诱惑(16.40%),其他(4.10%)。从整体看“中学生睡眠情况不容乐观”是正确的,选项在表述其影响因素时,以偏盖全,误解“不良情绪主要与繁重的学业负担,家长带来的不良情绪这两个因素的影响有关”。造成不良情绪

    21、的因素很多,不一定是家长带来的。故选:C。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小铁锤张中杰“呯!”随着儿子猛关卧室门的骤响,你的心一个震颤,委屈的眼泪淌下来。打小把唯一的儿子当块宝玉呵护,儿子却长了身营养过剩的懒膘,脾气暴躁。青春期的儿子,始终与你如反贴门神不对脸。有一次儿子跟你顶嘴被弟弟看到,当舅舅的作势要将儿子往窗户外面扔,儿子脸吓得乌青才噤声,但次日好了伤疤忘了疼,依然如故。你真的担心学习成绩平平、养的一身贼膘的儿子将来难有出息,更别说为你养老了。“再不听话,我送你去当兵!”你咬牙切齿。“当兵就当兵!”儿子居然不屑一顾。浇水过多的花根部更易腐烂而早夭,放不开手的风筝注定飞不高。犹豫摇摆许久,你

    22、终于狠狠心,送高中毕业的儿子去当了兵。“十公里拉练咋能跑得动?两米高的障碍物咋翻过去?”听说新兵蛋子拉练最苦,你常常眼睛盯着天花板,彻夜无眠。三个月后,新兵集训结束。儿子来信说,他被分配到了炊事班,当了伙头兵。还有,他训练时因为紧张,扔手榴弹意外脱手,班长扑在他身上,受了点儿轻微伤。你听得寒毛直竖。当个伙头兵,能有什么出息?手榴弹爆炸威力很大,儿子真的没受伤?你焦虑不安,更加忧郁了。无尽的牵挂,促使你与丈夫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去戈壁滩看望儿子。寒冬腊月,北风刺骨。你站在儿子面前时,儿子正在炊事班轧煤饼,手上裂开一道道血口。儿子高大了,脸上泛着红润的光;明显黑了瘦了,但浑身肌肉更结实了。你抚摸着

    23、儿子粗糙的手,心里隐隐作痛,又一次泪光闪烁。临走时你再三叮嘱儿子,一定要想方设法换个岗位。回到家,你辗转反侧,想起了那把小铁锤。七岁时,你老家的邻居是一个虎背熊腰的壮年铁匠。胆小的你捂着耳朵躲在一边,只见壮汉左手拉呼呼作响的风箱,右手握一把铁铲不断往蹿起的火苗上送煤块。红彤彤的杂铁块几欲烧成流质时,左手飞快地换了铁钳夹出来,右手早变戏法似的举起一把铁锤。有时他的儿子抡起大磅锤,与他的小锤形成黄金搭档。铿锵嘿哟,火钳左旋右转,铁锤上下翻飞,火花四溅。敦厚的铁砧板上躺着黑乎乎的杂铁,忍受着大小锤的打击,不曾呻吟。丢进水盆中“嗞啦”一声响,杂铁块竟神奇地变成一把锋利的镰刀,一柄锃光瓦亮的锄头你总是在

    24、想,杂铁被敲打时身上疼不疼,好似砸在自己心上。邻家壮汉看你对打铁好奇,为你打了一柄小巧玲珑的铁锤儿,一斤多重,一拃多长。学习疲倦时,你喜欢用这把小锤砸小石子,锤面闪光,咚咚响亮。后来,这柄锤伴随着你,以全乡第一名成绩考入县城重点高中,又伴你考入大学,直到有了工作。结婚那天,你把小锤悄悄装进梳妆台的小抽屉。你细心地找来一个小盒子,把小铁锤装进去,当作包裹邮给儿子,里边附了你写的一首清代诗人郑燮的七绝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一个月后,儿子的信来了。他的字一个个排列整齐,力透纸背。“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

    25、后,有一个明显的小锤印。你心里长出一口气,拧紧的眉毛舒展开来。军营锤炼三年回来。儿子一进门竟然给你和丈夫一个温暖的熊抱。儿子坐下来,一边削好苹果递到你手里,一边汇报自己的进步,原来,儿子利用业余时间,拼命看书学习。由于训练表现突出,入了党;还由于见义勇为被表彰,立了二等功;如今又提了干,做了军官。“你是怎么做到的?”你喜不自胜,心里涌起好奇。“每天读书两个小时,坚持做好事。这样,天天有收获,有进步!”儿子自豪地说道。你惊喜地瞪大了眼睛。儿子用从部队学到的厨艺,为你和丈夫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儿子给你和丈夫讲述部队里的故事。你弟弟擦窗户玻璃,意外跌伤肋骨。儿子开车送舅舅去医院。舅舅让儿子坐车上等。

    26、可他还是规规矩矩地把车停到车位,非扶着舅舅走不可。拍片、查结果,楼上楼下地陪检,细心照料舅舅。“我这个外甥变化真大!”弟弟高兴地给你打电话。那个喜欢与你顶牛儿的青涩少年走远了,你有点儿怅然若失。但最后,你幸福地笑了。泪眼蒙眬中你忽然觉得,当初的选择,是一个美好的插曲,就像那把小铁锤,真的很美!(选文有删改)12. 结合语境,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浇水过多的花根部更易腐烂而早夭,放不开手的风筝注定飞不高。13. “儿子”入伍前后判若两人,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14. “你”和“儿子”都在书信中引用了诗句,请说说他们各自的用意。15. 请简要分析文中插叙部分的作用。16. 这

    27、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答案】12. 过度的呵护不利于孩子成长;过多的管束会限制孩子的成长空间。 13. 以前肥胖、懒惰,现在高大、结实,吃苦耐劳。原来性格叛逆,与父母对立,现在主动与父母交流沟通,孝顺谦和。之前任性、蛮横,现在明事理,守规矩,关爱他人。入伍前成绩平平,得过且过,现在主动学习、努力进取、表现突出、事业有成。 14. “你”引用竹石意在鼓励儿子要志向坚定,像竹子一样坚韧顽强地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困苦。“儿子”引用诗句石灰吟的目的是向母亲表明自己有接受挑战和磨练的勇气和决心。 15. 借对打铁过程的描写,说明杂铁块只有经过不断锤炼才能最终成器的道理。交代小铁锤的来历

    28、和它在“你”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为下文写“你”用小铁锤鼓励儿子及儿子之后的变化做铺垫。 16. 示例一“你”是主人公。小说用大量文字描写“你”在儿子成长过程中,教育方式和心理状态的变化,展现出复杂的心路历程,表现了“你”对儿子深沉的爱,塑造了一个“当代英雄”的典型形象。“你”见证了儿子由叛逆、幼稚走向成熟。在这个过程中“你”承受煎熬,学会反思,学会鼓励,实现了自我蜕变,引发读者对母爱的思考。示例二“儿子”是主人公。小说用大量笔墨叙写“儿子”的变化,展现了“儿子”的成长经历和蜕变过程,塑造了一个经过磨砺快速成长的独生子女形象,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小说通过“儿子”从青春叛逆到懂事明理的蜕变故事,表

    29、现了孩子需要在锤炼磨砺中成长的主题,引发读者对独生子女成长问题的思考。示例三“你”和“儿子”都是主人公。“你”与“儿子”关系的转变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你”和“儿子”都在“小铁锤”的激励和鼓舞中获得成长,表现了当代家庭中父母和子女都需要经受磨砺才能成长的主题。“你”和“儿子”之间的故事引发读者对亲子关系和教育方式的思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语句含义的能力。要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品味语句所包含、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结合语境可知,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如果家长一味溺爱孩子,那么孩子一定不会有太高的成就。点睛:本题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考查。需要考生

    30、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分析句子的含义以及蕴含的感情。解答此类题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也就是文章的整体,仔细体味推敲,透过语言的表象去揣摩领悟其中的深意。13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根据“打小把唯一的儿子当块宝玉呵护,儿子却长了身营养过剩的懒膘,脾气暴躁。青春期的儿子,始终与你如反贴门神不对脸。有一次儿子跟你顶嘴被弟弟看到,当舅舅的作势要将儿子往窗户外面扔,儿子脸吓得乌青才噤声,但次日好了伤疤忘了疼,依然如故。你真的担心学习成绩平平、养的一身贼膘的儿子将来难有出息,更别说为你养老了”可知在入伍前,儿子脾气暴躁,叛逆,与家长顶嘴,不知悔改,成绩平平。根据“军营锤炼三年回来。儿子

    31、一进门竟然给你和丈夫一个温暖的熊抱。儿子坐下来,一边削好苹果递到你手里,一边汇报自己的进步,原来,儿子利用业余时间,拼命看书学习。由于训练表现突出,入了党;还由于见义勇为被表彰,立了二等功;如今又提了干,做了军官”可知入伍后拼命看书学习,入了党,立了二等功,做了军官。【1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重点语段的理解掌握。根据诗句意思,结合上下文的具体语境可知,妈妈引用四句诗是在勉励儿子,要像诗中的竹子一样立定志向,努力训练。儿子引用四句诗是在向妈妈表明自己的决心,一定要像石灰一样,不怕困难,争取在军营里做出一番事业来。【15题详解】此题考查插叙的作用。插叙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情节更加充分,起到补充主

    32、要事件、衬托主要人物的作用;可使文章的结构,避免呆板、拘谨,使行文起伏多变,为下文做铺垫。细读指定语段可知,这一部分是作者的回忆,告诉我们要勇于接受考验,并且交代了小铁锤的来历,同时引出下文的故事情节,推动了情节的发展。【16题详解】本题为开放类试题,不要求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可以认为主人公是妈妈,因为本文主要表现的是教育子女的主题。也可以认为主人公是孩子,因为本文主要表现的是军营对人的锤炼作用。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

    33、与甘父俱出陇西,使月氏。径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甘父俱亡归汉。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骞以校尉从大将军击匈奴,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西北国始通于汉矣。(选文有删改)【注释】郎:郎官,一种官职。甘父:张骞的随从,匈奴人。17.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1)乃募能使者( )(2)径匈奴,匈奴得之( )(3)传诣单于( )(4)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18.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 以其头为饮器/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B. 月氏遁而怨匈奴/鸣之而

    34、不能通其意C. 无与共击之/何陋之有D. 西北国始通于汉矣/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19.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20. 请写出选文中能突出表现张骞对国忠诚的两个语句。【答案】17. (1). (1)出使 (2). (2)俘获 (3). (3)到,往 (4). (4)离开 18. A 19. 张骞坚强有毅力,待人宽厚、诚实,匈奴人(或当地人)喜欢他。 20. 骞持汉节不失 (骞)俱亡归汉【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

    35、,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此题要注意“使”在这里是动词,意思是“出使”;“去”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在这里是“离开”的意思。【18题详解】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A把/把;B表顺承/表转折;C代词/宾语前置的标志;D从/比。故选A。【19题详解】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力”“信”“

    36、蛮夷”“之”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20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得出答案。“骞持汉节不失”的意思是“张骞始终保留着汉朝的符节,不肯投降”,“骞与胡妻及甘父俱亡归汉”的意思

    37、是“张骞与匈奴妻子和堂邑甘父一起逃亡回到汉朝”,这两句话表现了张骞对国家的忠诚。选自汉书 作者:班固 年代:东汉参考译文:张骞,是汉中人,建元年中当上了郎官。当时投降汉朝的匈奴人说匈奴打败了月氏王,把他的头作为饮水的器皿,月氏王逃亡并因此怨恨匈奴,但是没有人能帮助他一同攻击匈奴。汉朝正想准备消灭匈奴,听说此事后,想要派出使者到月氏,路途必然要经过匈奴境内,于是招募能够出使月氏的人。张骞以郎官的身份应召,出使月氏,与堂邑甘父一起从陇西出关。经过匈奴的时候,匈奴抓住了他们,押送到单于那里。单于扣留了张骞十多年,给他择取了妻室,并且有了儿子,然而张骞始终保留着汉朝的符节,不肯投降。张骞坚强有毅力,待

    38、人宽厚、诚实,匈奴人(或当地人)喜欢他。单于死去,国内动荡混乱。张骞与匈奴妻子和堂邑甘父一起逃亡回到汉朝。当初张骞出行时有一百余多人,同去十三年,只有二人能够回还。张骞以校尉的身份跟随大将军卫青攻击匈奴,知晓有水草之处,军队能够及时得到供给,没有物资缺乏于是(从此以后)汉朝西北方向的国家开始跟汉朝互通往来(互通使者)。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21. 词中“胜”的意思是_;作者用“胜”突出了江花色彩的_。22. 这首词的结尾句,起到了什么作用?【答案】21. (1). 超过(或:胜过) (2). 浓艳(或:艳丽)

    39、 22. 照应开头“江南好”一句,使全词首尾呼应、浑然一体。点明中心,强化了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美与怀恋之情。【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诗词炼字赏析。古人写诗词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日出江花红胜火”的意思是“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花照得比火红”,“胜”的意思是“胜过”。“胜”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突出了花的艳丽。【22题详解】此题考查重点句子的作用,应该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来分析。从结构上来看,“江南好”是对江南美景的总体赞美,与结尾句呼应;从内容上来看,“能不忆江南”的意思是“叫人怎能不怀

    40、念江南”,写出了对江南的热爱与眷恋。四、作文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诚实这美德要用行动诠释请以做个诚实的人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文体自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答案】做个诚实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觉得人一生不管你走到哪里,不管你是大人小孩,不管你在任何情况下,不管你做什么事都应该诚实守信!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从我记事以来,不论做什么事,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我都能做到诚实。在学校,老师安排我做的事情,我都要扎扎实实做好。同学们要问我作业,我都会一一解答。有的时候在学校没时间帮他们解答,我承诺回家再帮他们,回到家我

    41、都要打电话和他们讨论解答。在家里,我从不在爸爸妈妈面前撒谎,即便考试成绩不好,我也要如实告诉爸妈,妈妈经常说我是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有一次,我借了同学的五元钱,回家拿了钱我放到笔袋的夹层里,去了学校有事就耽搁了。过了好多天我也忘了还给那位同学。后来,我在笔袋的夹层里发现那五元钱,才想起同学的钱还没还。便立刻还给那位同学,可那位同学说:“你不是已经还给我了吗?”我知道她也忘了这件事,因为时间很长了。我对她说:“是你忘记了,我根本没有还你呀!”从这一件事情过后,我每次借了同学的东西,就不敢再拖延,用完马上还给同学,我不能做不诚实的孩子。还有一次,星期天我们家的邻居让我辅导他上二年级孩子的作文,我

    42、认真地辅导了他一下午。可为了这件事,耽误了我写星期天的作业,我晚上十一点多才把作业完成。可我心里感到很轻松,因为我承诺的事情认真地做了,让二年级的小朋友了解了初步的写作知识。我是个做事十分认真的孩子,不管和谁都是诚实守信,一旦承诺的事情,不论有多忙,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做到诚实,都不会失掉信用!诚实守信是我的原则!诚信,关系着一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将在社会上没有立足之地,让人瞧不起。一个人失去诚信,就会失去朋友。一个人失去诚信,他将会失去一切!一个人失去诚信,他将会没有人格,在人生的天平上没有分量,最后将一步步毁掉他的人生。诚信,失去就在一刹那,而得到却要一辈子永远。

    43、一个公司没有诚信,就没法生存。我认为诚信比金钱还要贵重,一个人诚实守信比什么都重要。诚实能给人带来温暖,有时很难做到,有时却很容易做到。有时甚至身边的一件小小的事情就是一份诚实;一句简单的话语就是一份诚实;一个淡淡的微笑就是一份诚实。如果每个人都守住自己的那份诚实,整个世界将会变得无比美好!人人都会露出欣慰的笑脸!【解析】【详解】这是一道命题作文试题,难度较大。“诚实”指言行和内心思想一致,这是一种美好的品德。人们常说:“人无信则不立。”的确,诚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应该诚实守信,做个合格的小公民。写作时应该围绕“诚实”这个主题,从生活中选择几个典型的事例,要详略得当。文章最后写出自己对“诚实”的认识、感悟以及讲诚信的意义。【点睛】命题作文首先要审好题。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题目,都要咬文嚼字,仔细琢磨,找出题目的关键字眼在哪儿。找准它,根据它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确定文章的中心。确定好文章的中心之后,就需要围绕中心选取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需要列出一个简要的提纲,确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


    注意事项

    本文(陕西省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为本站上传会员【Fis****915】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