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题目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

    • 资源ID:488837       资源大小:325.50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VIP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Fis****915】。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Fis****91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题目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

    1、2019年鄂尔多斯中考化学试题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 无纸化办公,低碳出行,减少资源消耗B. 生活垃圾深埋处理,减少对地表的污染C. 推广使用滴、喷灌技术,高效利用水资源D. 退耕还草,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答案】B【解析】【详解】A、无纸化办公,低碳出行,减少资源消耗,有利于保护环境,故A正确;B、生活垃圾深埋处理,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不利于保护环境,故B错误;C、推广使用滴、喷灌技术,高效利用水资源,有利于节约水资源,故C正确;D、退耕还草,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有利于保护环境,故D正确。故选B。2.学习化学要构建基本理念,对以下基本观念的认识,正

    2、确的是A. 分类观:干冰和可燃冰都属于氧化物B. 元素观:氧气和臭氧都由氧元素组成C. 变化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不可以相互转化D. 结构观:氖原子和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答案】B【解析】【详解】A、干冰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B、氧气和臭氧都由氧元素组成,故B正确;C、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故C错误;D、氖原子和氟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化学性质不相同,氟离子可以结合阳离子构成物质,氖原子性质稳定,

    3、故D错误。故选B。3.物质的变化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下表中与其他三组变化不同的一组是组别变化内容A糖水稀释 酒精挥发 量体裁衣B水果榨汁 钢铁锈蚀 木已成舟C竹篾编框 海水晒盐 火上浇油D玻璃破碎 镁条燃烧 滴水成冰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详解】A、糖水稀释、酒精挥发、量体裁衣三种变化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B、水果榨汁和木已成舟变化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钢铁锈蚀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竹篾编框和海水晒盐变化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火上浇油过程中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玻

    4、璃破碎和滴水成冰变化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镁条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表中变化只有选项A都是物理变化,其余选项是两个物理变化,一个化学变化,与其他三组变化不同的一组是A。故选A。【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4.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微观图示的理解,正确的是A. 参加反应和微粒个数之比为3:2B.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C.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均发生了改变D. 由和分别构成的物质中同种元素化合价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由图中信息可知,

    5、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表示两个NO分子与两个CO分子反应,通过C、N、O原子的重新结合,形成了一个N2分子和两个CO2分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CO N2+2CO2。【详解】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和微粒个数之比为2:2(或1:1),故A错误;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生成物上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征,故B错误;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均发生了改变,故C正确;D、由和分别构成的物质中具有相同元素是碳元素,中的碳元素化合价为+2价,中碳元素化合价是+4价,由和分别构成的物质中同种元素化合价不相同,故D错误。故选C。【点睛】根据变化微观

    6、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与粒子个数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5.混合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后,经干燥再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无水硫酸铜、澄清石灰水,若每个环节均有明显现象,则符合条件的气体组合是A. O2 CO2 N2B. N2 H2 CO2C. H2 CO CO2D. CO2 Ar CO【答案】C【解析】【详解】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氢气会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A、O2、N2都不能与澄清石灰水、灼热的氧化铜、无水硫酸铜反应,混合气体通过上述试剂后,不可能每个环节均有明显现象,故A错误;B、N2不能与澄清

    7、石灰水、灼热的氧化铜、无水硫酸铜反应,混合气体通过上述试剂后,不可能每个环节均有明显现象,故B错误;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氢气、CO都能与灼热氧化铜反应,产生使黑色氧化铜变红的现象,氢气与灼热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CO与灼热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当混合气体为H2 、CO、CO2组合时,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后,经干燥再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无水硫酸铜、澄清石灰水,会依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黑色氧化铜变红,无水硫酸铜变蓝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故C正确;D、Ar是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不能与澄清石灰水、灼热的氧化铜、无水硫酸铜反应,混合气体通过上述试剂

    8、后,不可能每个环节均有明显现象,故D错误。故选C。6.金属M与Cu(NO3)2溶液发生反应:M+Cu(NO3)2=Cu+M(NO3)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金属M不可能是铝B. M一定发生反应:M+2AgNO3=2Ag+M(NO3)2C. 若M为镁,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质量较反应前减少D. 恰好完全反应后,M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一定由蓝色变为无色【答案】D【解析】【详解】A、铝在形成硝酸盐时显+3价,该反应中的M显+2价,该金属不可能是铝,故A正确;B、根据金属M与Cu(NO3)2溶液发生反应:M+Cu(NO3)2=Cu+M(NO3)2可知,M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所以M的金属活动性大于

    9、银,M一定发生反应:M+2AgNO3=2Ag+M(NO3)2,故B正确;C、若M为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u(NO3)2=Cu+Mg(NO3)2,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每24份质量的镁能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质量较反应前减少,故C正确;D、恰好完全反应后,M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不一定由蓝色变为无色,因为M(NO3)2溶液不一定呈无色,例如铁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的磷酸亚铁呈浅绿色,故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明确M金属活动性比铜强、M显+2价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分离、提纯、除杂、鉴别是基本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组别实验目的实验设计

    10、A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通过足量NaOH溶液后,干燥,收集气体B分离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C提纯混有少量Ca(OH)2的KOH溶液加入过量K2CO3溶液,振荡、静置、过滤D鉴别CaCO3、NaOH 、NaCl、NH4NO3固体分别加入等量的水,观察并感知温度变化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详解】A、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混合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后,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故A错误;B、铁粉能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能分离出铜粉,不能分离出铁粉,故B错

    11、误;C、Ca(OH)2与K2CO3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钾,加入过量K2CO3溶液,能除去杂质,但引入新的杂质K2CO3(过量),故C错误;D碳酸钙不溶于水;加入水形成浑浊;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加入水中,温度会升高;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加入水中,温度会降低;氯化钠溶于水,加入水中,温度几乎不变,所以分别加入等量的水,观察并感知温度变化可以鉴别,故D正确。故选D。【点睛】加入试剂除杂质时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8.Al(OH)3是用途广泛难溶性固体,可用NaOH溶液来制取但又可溶于NaOH溶液:AlCl3+3NaOH=Al(OH)3+

    12、3NaCl Al(OH)3+NaOH=NaAlO2(偏铝酸钠)+2H2O,现向一定质量的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实验现象如图所示,对图像理解错误的是A. b点生成的Al(OH)3质量达到最大值B. a、c点溶液中的溶质分别是AlCl3和NaAlO2C. bc段(不含端点)的铝元素存在于Al(OH)3和NaAlO2中D. ad段和dc段消耗的NaOH质量比为3:1【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图像可知,b点生成的Al(OH)3质量达到最大值,故A正确;B、根据题意可知a点溶液中的溶质是AlCl3,c点溶液中的溶质是Al(OH)3与NaOH反应生成的 NaAlO2和ad段生成的氯

    13、化钠,故B错误;C、bc段(不含端点)发生的反应是Al(OH)3+NaOH=NaAlO2(偏铝酸钠)+2H2O,铝元素存在于Al(OH)3和NaAlO2中,故C正确;D、设:一定质量的AlCl3溶液中AlCl3质量为m,ad段消耗的氢氧化钠质量为x,生成氢氧化铝的质量为y。 x= ; y=;设:dc段消耗的NaOH质量为z。 z=;ad段和dc段消耗的NaOH质量比=:=3:1,故D正确。故选B。9.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中国科技发展令世人瞩目。(1)以石墨烯为主要原材料的国产智能温控服装,在通电条件下能自行发热并保持恒温,这是利用了被称为“新材料之王”的石墨烯重要性质之超强导热性和_。(2

    14、)鄂尔多斯市的两旗两区已进入“1小时高铁经济圈”,高铁超长轨道利用“铝热反应”进行焊接的原理是Fe3O4和Al粉按比例混合,高温下生成Fe和另一种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001A型航母使用了大量的钛合金,一般情况下与组成它的合金相比,合金具有的特性是_。(4)我国可控核聚变技术在实验室中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技术一旦成熟并投入使用,有望解决人类未来的_问题。【答案】 (1). 导电性 (2). 8Al+3Fe3O49Fe+4Al2O3 (3). 硬度大、熔点低 (4). 能源【解析】【详解】(1)以石墨烯为主要原材料的国产智能温控服装,在通电条件下能自行发热

    15、并保持恒温,这是利用了被称为“新材料之王”的石墨烯重要性质之超强导热性和导电性;(2)焊接的原理是Fe3O4和Al粉按比例混合,高温下生成Fe和另一种化合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生成的另一种化合物是氧化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8Al+3Fe3O49Fe+4Al2O3;(3)一般情况下与组成它的合金相比,合金具有的特性是硬度大、熔点低;(4)可控核聚变技术让能量持续稳定的输出,该技术一旦成熟并投入使用,有望解决人类未来的能源问题。10.从玫瑰花瓣中提取的花青素(紫色)可制成酸碱指示剂,滴入到不同十几种颜色变化如下表,结合表中信息回答:试剂NaCl溶液盐酸NaHCO3溶液NH4Cl溶液NaO

    16、H溶液颜色紫红蓝红蓝(1)NH4Cl溶液呈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用作化肥长期施用结果是_。(2)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花青素,溶液变蓝色,则此溶液中一定不存在Na+、K+、Fe3+、NH4+、NO3-、SO42-离子中的_(填离子符号)。(3)胃溃疡患者不用碳酸氢钠片治疗胃酸过多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答案】 (1). 酸性 (2). 使土壤酸化、板结(写出其中之一即可) (3). Fe3+、NH4+ (4). NaHCO3+HCl=NaCl+H2O+CO2【解析】【详解】(1)盐酸呈酸性,从玫瑰花瓣中提取的花青素(紫色)在盐酸、NH4Cl溶液中呈红色,所以NH4Cl溶液呈酸

    17、性,用作化肥长期施用的结果是使土壤酸化、板结;(2)NaOH溶液呈碱性,溶液中存在OH-,从玫瑰花瓣中提取的花青素(紫色)在NaOH溶液呈蓝色,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花青素,溶液变蓝色,则此溶液中一定存在OH-,Fe3+、NH4+与不能共存,所以该溶液不存在Fe3+、NH4+;(3)碳酸氢钠与胃酸(存在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可能加重胃溃疡病,该反应的化学式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1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1)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该粒子符号是_。(2)核磁共振(NM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已知只有质子数为

    18、奇数的原子才有NMR现象,表中五种元素的原子,能产生NMR现象的是_(填元素符号)。(3)由表中三种元素组成的某有机物,多存在于水稻、小麦、马铃薯等中,它为我们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_。【答案】 (1). Mg2+ (2). H、N、P (3). 糖类【解析】【详解】(1)根据核内质子数为12可知,该微粒是镁元素一种微粒,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多2,说明该微粒是带两单位正电荷,离子符号为Mg2+;(2)表中五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为奇数的原子氢元素(质子数为1)、氮元素(质子数为7)、磷元素(质子数为15),元素符号分别为:H、N、P;(3)由表中(氢元素)、(碳元素)(氧元素)三种元素组成的某有机物是

    19、淀粉,多存在于水稻、小麦、马铃薯等中,它为我们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糖类。12.为M、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b点表示的意义是_。(2)t2时,将M溶液的状态由a点转化到b点,可采用的方法是_和_。(3)将t1时,M和N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t0,过滤,得到滤液m和滤液n。关于m和n的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A 都是饱和溶液 B 溶液质量:mn C 溶剂质量:mn D 溶质质量:m=n E 溶质的质量分数:m=n【答案】 (1). t1时,M物质的溶解度为s2g (2). 增加M物质 (3). 恒温蒸发水分(或增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4). A、B、C、E【解析】【详

    20、解】(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b点表示的意义是t1时,M物质的溶解度为s2g;(2)t2时,a点转化为b点是使M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所以欲将t时M溶液的状态从a点转化为b点,可采用的方法是增加M物质和恒温蒸发水分(或增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3)M、N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t0时,M、N的溶解度相等,将t1时M和N的饱和溶液各100g,然后降温至t0,都有晶体析出,仍为饱和溶液,过滤,得到溶液m和溶液n。对于溶液m和溶液n: A、都是饱和溶液,故A正确;B、t1时,N的溶解度小于M的溶解度,N溶解度减小的幅度小于M,所以M析出晶体质量较大,所以溶液质量mn,故B正确;C、t1时,N的

    21、溶解度小于M的溶解度,M和N的饱和溶液各100g,N溶液中的溶剂多,降低温度,不会影响溶剂的质量,所以溶剂质量mn,故C正确;D、t1时,N的溶解度小于M的溶解度,M和N的饱和溶液各100g,N溶液中的溶剂多,降低温度析出晶体后,溶剂不变,溶解度相等,得到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不相等,故D错误;E、m、n都是t0时的饱和溶液,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m=n,故E正确。故选A、B、C、E。13.甲、乙、丙、丁分别属于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类无机化合物,M与甲同类,他们之间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转化关系)。(1)若甲为CaCO3,则丁的化合物类

    22、别是_,乙丙的化学方程式是_。(2)若丙为CaCO3,则M的化学式是_,乙丙的化学方程式是_。【答案】 (1). 酸 (2). H2O+CaO=Ca(OH)2 (3). H2O (4). CO2+Ca(OH)2=CaCO3+H2O或Ca(OH)2+Na2CO3=CaCO3+2NaOH【解析】【分析】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甲、乙、丙、丁分属上述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M与甲属于同种类别的化合物;(1)若甲是碳酸钙,甲能与丁反应,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丁可能是酸溶液,例如盐酸;乙能与丁反应,能生成丙,丙也能与丁反应,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氢

    23、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所以乙可能氧化钙,丙是氢氧化钙,M是氯化钙。将猜想代入框图,推断合理;(2)若丙为CaCO3,丙与丁能反应,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丁可能是酸溶液,例如盐酸;乙能与丁(酸溶液)反应,能生成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氢氧化钙和酸反应生成水,所以乙可能氢氧化钙,乙、丙、甲都能生成M,M与甲属于同种类别的化合物,甲可能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能与酸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M是水。将猜想代入框图,推断合理;【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1)若甲为CaCO3,则丁的化合物类别是酸,乙丙的反应是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是H2

    24、O+CaO=Ca(OH)2;(2)若丙为CaCO3,则M的化学式是H2O,乙丙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或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或Ca(OH)2+Na2CO3=CaCO3+2NaOH。【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14.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及图示回答问题。(1)图中a仪器名称是_。(2)“绿色化学要求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中最能体现绿

    25、色化追求的途径是_(填编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若用二氧化锰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备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_(填字母编号).(4)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改进如图所示,其优点是实验简便、保证安全和_。【答案】 (1). 长颈漏斗 (2). 甲 (3). 2H2O22H2O+O2 (4). AD或AE (5). 一段时间内持续供给一定浓度的足量的氧气【解析】【详解】(1)图中a的仪器名称是长颈漏斗;(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生成物是水和氧气,二氧化锰用作催化剂,可重复使用,体现了“绿色化学”要求。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中最能体现绿色化学追

    26、求的途径是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2H2O+O2;(3)用二氧化锰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备氧气时,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的液体,反应的条件是加热,可用固液加热型的发生装置,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若用二氧化锰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备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AD或AE;(4)做铁丝在氧气中炭烧的实验改进如图所示,其优点是实验简便、保证安全和一段时间内持续供给一定浓度的足量的氧气。【点睛】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15.实验室有一瓶白色固体,可能由Ba(NO3)2、NaCl

    27、、Na2CO3、Na2SO4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某兴趣小组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研究,请你参与完成相关问题【初步探究】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及现象如下:【初步结论】(1)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_(填化学式,下同),一定没有_。(2)溶液M中的溶质一定有NaNO3,一定没有_。【交流讨论】为确定原固体的成分,需对溶液M中的溶质进行进一步确认继续研究【提出问题】溶液M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提出猜想】猜想一:NaNO3 猜想二:NaNO3、Na2CO3 猜想三:NaNO3、NaCl 猜想四:NaNO3、Na2CO3、NaCl 实验与结论实验步骤现象结论一取适量溶液M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硝酸有气泡产生

    28、猜想一、三不成立二取实验一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猜想四成立【反思与评价】兴趣小组内有同学认为得出“猜想四成立”的实验设计不合理,原因是_,改进措施是_【实验结论】同学们经过交流,讨论、实验,圆满完成了这次探究活动。【答案】 (1). Na2CO3、Ba(NO3)2 (2). Na2SO4 (3). Ba(NO3)2 (4). 不能确定NaCl(或Cl-)一定存在(或不足以证明NaCl(或Cl-)一定存在)(或实验一时滴加的少量稀硝酸未将Na2CO3除尽,对NaCl的鉴别造成影响) (5). 将实验一中的少量稀硝酸改为足量稀硝酸(或向实验二产生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

    29、,白色沉淀部分溶解)【解析】【详解】初步结论:(1)硝酸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硝酸钠,硫酸钠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钠,碳酸钡能与稀硝酸反应,能溶于稀硝酸,硫酸钡不溶于稀硝酸。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白色固体中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M;白色固体中加足量的稀硝酸,产生气泡,沉淀全部溶解,说明沉淀全部是碳酸钡,即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Na2CO3、Ba(NO3)2,一定没有Na2SO4,氯化钠可能有,也可能没有;(2)硝酸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硝酸钠,溶液M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M中的溶质一定有NaNO3,一定没有Ba(NO3)2;反思与评价:碳

    30、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碳酸银沉淀和硝酸钠,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氯化银不溶于稀硝酸,碳酸银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银、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银能溶于稀硝酸。兴趣小组内有同学认为得出“猜想四成立”的实验设计不合理,原因是不能确定NaCl(或Cl-)一定存在(或不足以证明NaCl(或Cl-)一定存在)(或实验一时滴加的少量稀硝酸未将Na2CO3除尽,对NaCl的鉴别造成影响);改进措施是将实验一中的少量稀硝酸改为足量稀硝酸(或向实验二产生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部分溶解)。16.为了测定一瓶标签被腐蚀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桢桢同学

    31、用小烧杯取了16g10%的NaOH溶液,并向其中逐滴加入该稀硫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与滴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计算:(1)该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2)当滴入稀硫酸质量为4g时烧杯内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写出简单的计算过程)【答案】(1)19.6%;(2)0.92g【解析】【详解】(1)根据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与滴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可知,10g稀硫酸与16g10%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设:10g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x=1.96g;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反应过程中钠元素没有形成沉淀,也没有形成气体,钠元素存在于溶液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氢氧化钠溶液的钠元素质量=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 答:(1)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2)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为0.92g。15


    注意事项

    本文(题目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为本站上传会员【Fis****915】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服务填表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