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22-T+3504-2023水稻品种田间特性鉴定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484536       资源大小:1.18M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8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Fis****915】。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Fis****91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DB22-T+3504-2023水稻品种田间特性鉴定技术规程.pdf

    1、 ICS 65.020 CCS B 21 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 35042023 水稻品种田间特性鉴定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identification of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rice variety 2023-09-28 发布 2023-11-16 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 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2、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省农作物新品种引育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云学、唐铭、李海波、王化冰、朴秀吉、王艳丽、修荆昌、尹大鹏、朴莲玉、刘励蔚。水稻品种田间特性鉴定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田间特性鉴定的工作程序,规定了环境条件、田间栽培、鉴定过程等阶段的操作指示,描述了过程记录追溯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水稻品种田间特性的鉴定评价。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

    3、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T 5519 谷物与豆类 千粒重的测定 NY/T 593 食用稻品种品质 NY/T 8472004 水稻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1300 农作物品种试验与信息化技术规程 水稻 NY/T 1534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规程 DB22/T 992 优质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水稻品种 rice variety 经过人工选择而形成遗传性状比较稳定、种性大致相同、具有人类需要性状的栽培水稻群体。田间特性鉴定 identification of field characteristics 在大田中植物的各个生育阶段,

    4、对某器官或部位进行观察和描述,并参照标准和术语进行记载,对其农艺性状、抗逆性状、经济性状等方面进行鉴别和评定的活动。4 水稻品种田间特性鉴定程序的构成 水稻品种田间特性鉴定程序由 3 个阶段构成,程序流程图如图 1 所示。图1 水稻品种田间特性鉴定流程图 5 环境条件 应符合 NY/T 8472004 第 3 章的规定,具体要求见附录 A。6 田间栽培 种子质量 应符合 GB 4404.1 的要求。育秧 按 NY/T 1534 的规定。田间设计 6.3.1 绘制田间试验设计图 绘制田间秧苗移栽设计图,图中标识南北方向、小区排列顺序、小区行数、操作道宽度和保护行行数。6.3.2 田间小区设计 在

    5、同一田块,采用小区随机排列,每份水稻品种种植面积不少于 100 m2。小区应为长方形,长宽比以(23):1 为宜,长边应与试验田实际或可能存在的肥力梯度方向平行。6.3.3 设置保护行 田块四周均应设置保护行,且不少于 3 行。6.3.4 设置操作道 小区间及试验与保护行间应留操作道,宽度应不大于 40 cm。移栽 适宜秧龄同期移栽。插秧方式以当地习惯为主,插秧密度为 30 cm (13.320)cm,每穴 3 株 5 株。移栽后及早进行查苗补缺。田间管理 按 DB22/T 992 执行。7 鉴定 生育时期调查 调查时期,调查器官或特性,调查方法见附录 B。主要性状调查 7.2.1 农艺性状

    6、7.2.1.1 植株 田间特性鉴定包括以下 3 项内容:a)株高:成熟期梅花法选取植株 10 穴,测量每穴最高穗,从茎基部至穗顶(不包含芒),取其平均值,精确至 0.1 cm;b)株型:分蘖盛期目测,分紧凑、适中、松散 3 级;c)整齐度:根据长势、长相、抽穗情况目测,分整齐、一般、不齐 3 级。7.2.1.2 叶 田间特性鉴定包括以下 2 项内容:a)叶色:分蘖盛期目测叶片,分浅绿色、绿色、深绿色、紫色、其他 5 级;b)叶姿:分蘖盛期目测主茎剑叶,分直立、中间型、平展、披垂 4 级,参见图 2 进行分级;a)直立 b)中间型 c)平 展 d)披 垂 图2 剑叶姿态 7.2.1.3 穗 田间

    7、特性鉴定包括以下 6 项内容:a)穗长:穗颈节至穗顶(不包含芒)的长度,梅花法取 5 穴全部稻穗的平均数,精确至 0.1 cm;b)穗的姿态:蜡熟期目测主茎稻穗的姿态,分直立、半直立、弯曲 3 级,参见图 3 进行分级;a)直立 b)半直立 c)弯曲 图3 穗的姿态 c)穗类型:蜡熟期目测主茎稻穗的分枝模式、一次枝梗的角度和小穗的密集程度,分密集、中间型、散开 3 级,参见图 4 进行分级;a)密集 b)中间型 c)散开 图4 穗类型 d)每穗总粒数:按照 NY/T 1300 测定;e)每穗实粒数:按照 NY/T 1300 测定;f)结实率:按照 NY/T 1300 测定。7.2.1.4 谷粒

    8、 田间特性鉴定包括以下 3 项内容:a)谷粒芒性:成熟初期目测,从穗尖向下观察芒在穗上的分布,分无、有、少(小于 1/3 谷粒有芒),多(大于 2/3 谷粒有芒),短(芒长小于 0.5 cm),长(芒长大于 0.5 cm);b)颖壳色:成熟期目测颖壳分黄色、银灰色、红褐色、褐色、紫黑色 5 种;c)千粒重:按照 GB/T 5519 测定。7.2.2 抗逆性状 7.2.2.1 抗病性 苗叶瘟、穗瘟、白叶枯病等病害田间发生情况,分级记载,病害程度鉴定方法按附录 C 执行。7.2.2.2 倒伏性 记录发生日期、面积和程度,倒伏程度包括以下 4 项内容:a)直:茎秆直立或基本直立;b)斜:茎秆倾斜角度

    9、小于 45;c)倒:茎秆倾斜角度大于 45;d)伏:茎秆完全伏贴于地。7.2.3 经济性状 7.2.3.1 产量性状 在小区中采用对角线法取样 3 点,每点收获 10 m2,脱粒称重,测定含水量,并按标准含水量折算,以 kg 表示,取 3 点平均值,保留 2 位小数。折算公顷产量,以 kg/hm2 表示,保留 1 位小数。7.2.3.2 品质性状 按照 NY/T 593 测定。8 记录与档案 记录格式 通过记载表记录,格式见附录 D。档案管理 记录应及时归档,保存期限 5 年以上,做到可追溯。附录A (资料性)水稻环境条件要求 A.1 水稻产地适宜环境条件见表 A.1A.4。表A.1 水稻产地

    10、适宜土壤条件 项 目 指 标 pH 6.08.0 有机质含量,g/kg 10 地下水位,m 0.51 日渗透量,mm 515 稻田水温,2232 速效磷(P),mg/kg 10 速效钾(K),mg/kg 150 速效钾(N),mg/kg 100 表A.2 土壤环境质量要求 项 目 指 标 pH6.5 6.5pH7.5 pH7.5 总镉,mg/kg 0.30 0.30 0.60 总汞,mg/kg 0.30 0.50 1.0 总砷,mg/kg 30 25 20 总铜,mg/kg 50 100 100 总铅,mg/kg 250 300 350 总铬,mg/kg 250 300 350 总锌,mg/k

    11、g 200 250 300 总镍,mg/kg 40 50 60 表A.3 空气环境质量见表 项 目 取值时间 指 标 二氧化硫,mg/m3(标准状态)生长季平均 0.05 日平均 0.15 一小时平均 0.50 二氧化氮,mg/m3(标准状态)日平均 0.08 一小时平均 0.12 总悬浮颗粒物,mg/m3(标准状态)日平均 0.30 臭氧,mg/m3(标准状态)一小时平均 0.16 氟化物 挂膜法,g/(dm2d)日平均 1.8 动力法,g/m3(标准状态)日平均 7.0 一小时平均 20 注1:日平均浓度指任何一 日的平均浓度。注2:一小时平均浓度指任何一小时的平均浓度。注3:氟化物日平均

    12、浓度 1.8 为挂片法之值;日平均浓度7和一小时平均浓度 20 为动力法之值。表A.4 灌溉水质量要求 项 目 指 标 pH 5.58.5 化学需氧量(CODCr),mg/L 200 氯化物,mg/L 250 硫化物,mg/L 1.0 总汞,mg/L 0.001 总镉,mg/L 0.005 总砷,mg/L 0.05 铬(六价),mg/L 0.1 总铅,mg/L 0.1 氟化物,mg/L 2.0 氰化物,mg/L 0.5 石油类,mg/L 5.0 附录B (规范性)水稻生育时期调查方法 水稻生育时期的调查方法见表 B.1。表B.1 水稻生育时期的调查方法 序号 生育时期 调查时期 调查器官或 特

    13、性 调查方法 表型记载格式 1 播种期 播种期 播种日期 记载实际播种日期 以“月 日”表示,格式为“月/日”如:4/20,表示当年 4 月 20 日播种 2 出苗期 出苗期 第一片完全叶 50%秧苗第一片完全叶出现的日期 以“月 日”表示,格式为“月/日”3 始穗期 始穗期 稻穗 10%稻穗露出剑叶鞘 3 cm 的日期 以“月 日”表示,格式为“月/日”4 出穗期 出穗期 稻穗 50%稻穗露出剑叶鞘 3 cm 的日期 以“月 日”表示,格式为“月/日”5 齐穗期 齐穗期 稻穗 90%稻穗露出剑叶鞘外 3 cm 的日期 以“月 日”表示,格式为“月/日”6 成熟期 成熟期 稻谷 95%以上实粒

    14、黄熟的日期 以“月 日”表示,格式为“月/日”7 生育期 播种期、成熟期 播种日期、稻谷 从出苗期至成熟期所需的天数 根据出苗日期和成熟日期,计算生育期 单位:d 附录C (规范性)水稻苗叶瘟、穗瘟、白叶枯病病害程度鉴定方法 C.1 水稻苗叶瘟病害程度鉴定方法见表 C.1。表C.1 水稻苗叶瘟病害程度鉴定方法 调查时期 调查方法 病 级 病 情 抗性评价 水 稻 孕 穗期(7 月下旬)对参鉴品种进行逐株调查,1 周后复查 1 次 0 无病 高抗 1 针头状大小褐点 抗 2 褐点较大,直径小于 1 mm 3 圆形至椭圆形的灰色病斑,边缘褐色,直径 1 mm2 mm 中抗 4 典型纺锤形病斑,长

    15、1 cm2 cm,通常局限在两叶脉之间,病斑面积小于叶面积的 2.0%中感 5 典型纺锤形病斑,病斑面积占叶面积的 2.1%10.0%6 典型纺锤形病斑,病斑面积占叶面积的 10.1%25.0%感 7 典型纺锤形病斑,病斑面积占叶面积的 25.1%50.0%8 典型纺锤形病斑,病斑面积占叶面积的 50.1%75.0%高感 9 典型纺锤形病斑,病斑面积占叶面积的 75.1%C.2 水稻穗瘟病病害程度鉴定方法见表 C.2。表C.2 水稻穗瘟病害程度鉴定方法 调查时期 调查方法 病 级 病穗率(d)抗性评价 水稻黄熟期(9 月上中旬)对参鉴品种进行调查,定点 定 株 连 续 调 查 100 穗,1

    16、周后复查 1 次 0 0 高抗 1 5.0%抗 3 5.0%d10.0%中抗 5 10.0%d25.0%中感 7 25.0%d50.0%感 9 50.0%高感 C.3 水稻白叶枯病病害程度鉴定方法见表 C.3。表C.3 水稻白叶枯病病害程度鉴定方法 调查时期 调查方法 病 级 发病率(d)抗性评价 水稻黄熟期(9 月上旬)对参鉴品种进行逐株调查,1 周后复查 1 次 0 0 高抗 1 5.0%抗 3 5.0%d10.0%中抗 5 10.0%d25.0%中感 7 25.0%d50.0%感 9 50.0%高感 附录D (资料性)水稻品种田间特性记载表 D.1 水稻品种田间特性记载 承试单位 _ 试

    17、验地点 _ 试验地经度_纬度_海拔_ 试验执行人_ 通信地址 _ 邮编_电话_电子邮箱_ 填表时间 _ 一、试验设计 小区面积 100 平方米,小区长 米,小区宽 米,小区 行,行数 个,插秧密度 寸,行距 厘米,株距 厘米,一穴移栽苗数 个。二、试验地概况 土质 前茬 肥力_水源 灌排水 。三、育苗及本田管理 1.育秧(1)浸种(方法、日期):_ (2)消毒(方法、日期):_ (3)催芽(方法、日期):_ (4)播种(方法、日期):_ (5)平方米或每盘播种量:两/平方米,两/盘(6)用何种调酸剂:_ (7)施追肥(种类、数量、日期):_ (8)打药情况(种类、日期):_ 2.本田(1)整地

    18、情况(翻耕时间、深度质量):_ (2)施基肥(种类、数量、日期):_ (3)插秧期:_ (4)追肥(种类、数量、日期):_ (5)中耕除草(时间、方法、次数):_ (6)灌排水情况:_ (7)防治病虫害情况:_ 3.水稻生育阶段气象条件 生育期内气象概况及特殊气象对试验的影响:_ _ 4.特殊情况说明(指试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故或异常试验数据产生的原因)_ D.2 田间记录 田间记录表见表 D.1D.3。表D.1 水稻品种生育期和农艺性状表 品种名称 播种期 月/日 出苗期 月/日 始穗期 月/日 出穂期 月/日 齐穗期 月/日 成熟期 月/日 生育期 d 株高 cm 株型 整齐度 叶姿 叶片颜色 穗长 cm 穂的姿态 穗类型 实粒数 粒/穗 总粒数 粒/穗 结实率%谷粒 芒性 颖壳颜色 谷粒千粒重 g 表D.2 水稻品种抗逆性表现 品种名称 叶瘟 级 穗瘟 级 白叶枯病 级 其他 病害 倒伏性 日期 面积 程度 表D.3 水稻品种经济性状表现 品种 名称 小区实测产量 kg/10 m2 平均值 kg/10 m2 公顷产量 kg/hm2 品质性状 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粒长 mm 长宽比 垩白粒率%垩白度%透明度 级 碱消值 级 胶稠度 mm 直链淀粉含量%


    注意事项

    本文(DB22-T+3504-2023水稻品种田间特性鉴定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上传会员【Fis****915】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