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新型隔热混凝土喷层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pdf

    • 资源ID:48246       资源大小:965.14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VIP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iaol****an189】。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iaol****an189】,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新型隔热混凝土喷层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pdf

    1、第 3 4卷 第 1 期 2 0 1 7年 1月 长 江科学 院 院 报 J o u r n a l o f Ya n g t z e R i v e r S c i e n t i fi c R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V0 1 34 No 1 J a n 2 0 1 7 doi : 1 0 1 1 988 c ky y b 2 01 50 8 99 新型隔热混凝土喷层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姚韦靖 。 庞建勇 ( 安徽理工大学 土木建筑学院, 安徽 淮南2 3 2 0 0 1 ) 摘要 : 针对 当前矿井热害 问题 , 对深井热源进行了 阐述 , 从 喷射

    2、支 护材料角 度 出发 , 选取 陶粒 、 玻化微 珠 、 粉 煤灰 作为隔热材料 , 通过正交试验 的方法 , 研制 出一种新型 隔热混凝 土 ; 由功效 系数法得 出最佳掺 量配 比 , 在保 证混凝 土力学性能的前提下, 提高了保温隔热性能, 其导热系数仅为普通混凝土的 1 8 。结合淮南矿区巷道锚喷支护工 程, 进行了回弹损失、 围岩压力、 混凝土应力和围岩收敛的现场试验。现场监测结果表明, 该种隔热混凝土材料不 仅隔热效果明显, 而且工作性能完全符合井下喷射混凝土的施工需要 , 有利于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和身心健康 , 具 有 良好的推广和使用价值。 关键 词 : 喷射混凝土 ; 保温

    3、 隔热 ; 正交试验 ; 锚 喷支 护技术 ; 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 : T U 4 5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1 - 5 4 8 5 ( 2 0 1 7 ) 0 1 0 1 2 4 0 5 1 研究背景 目前 , 喷射混凝土广泛应用于煤矿巷道锚喷支护 工程中, 但随着开采深度 日益增加, 地温呈线性增长 趋势 , 严重的高温热害, 不仅影响矿山的开采效率 , 也 严重威胁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有关统计表明: 工作 面风温超过标准 1 , 工作效率降低 7 1 0 , 同时, 风温在 3 0 3 7 c c以上的工作面 , 较 3 0以下的工作 面的事故率增加1 5 2

    4、 3 倍 。 而 目前 , 常用的井下降温方法为机械制冷方式 , 主要是人工引入冷介质 , 如地面 、 地下降温系统、 空 气冷却器 、 人工制冷降温技术等 。本 文从 支护 材料角度出发 , 通过正交试验 , 研制 出一种新型隔热 混凝土材料 , 其既具有保温隔热效果 , 又具有 良好的 力学性能 ; 将其应用于煤矿巷道锚喷支护当中, 目的 在于限制围岩热量 向巷道内传播 , 再辅 以通风降温 等机械制冷方式 , 将热量排 出, 是一种治本 的主动降 温措施 。该保温隔热材料已经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2 材料特性与作用机理 2 1 深 井热 源分 析 矿井高温热害的产生是由于各种热源 向井巷

    5、散 热的缘故 , 包括井巷围岩散热、 空气 自压缩热 、 机 电 设备散热 、 运输中的矿物和岩石放热 , 以及人员散热 等 。其 中, 围岩传热 占据主要影响 , 围岩通过传 导的方式从岩体本身传到整个深部巷道中去, 也可 作用于地下水 , 通过对流传递热量。这样 , 井下空气 利用上述 2种方式获取热量 , 热量源源不断地从巷 道 围岩深处 向表 面传递 , 致使温度升高。围岩传热 为最直接和主要的井下热源 , 占总热源 比重的 4 8 左右 。为此 , 有必要从 喷层材料人手 , 研制一种 隔热混凝土材料 , 应用于井下喷层支护 , 用以阻止嗣 岩热量向巷道内传播。 2 2 隔热材料的选

    6、取 ( 1 )页岩陶粒: 页岩陶粒细观结构如图 1 ( a ) 所 示 , 是由泥质岩石 、 黏土 、 粉煤灰 、 煤矸石为主要原材 料 , 经过加工煅烧而制成的具有一定颗粒级配的陶质 物 , 其内部有封闭的微孔结构 , 外部是一层致密的釉 壳包裹 , 呈球状。具有孑 L 隙率高、 筒压强度高 、 保温隔 热 、 耐火性好 、 抗震及耐久性好的特性 。 ( 2 )玻化微珠 : 玻化微珠如 图 1 ( b ) 所示 , 是 一 种非金属轻质保温绝热颗粒材料 , 呈颗粒粉末状 , 以 火山岩矿石中的松脂岩为原材料 , 经开采后 , 破碎 、 筛分 、 高温瞬时燃烧膨胀玻化而成 。具有理化性 能稳定

    7、、 轻质、 导热 系数低、 隔热防火 、 耐高低温、 抗 老化 、 吸水率小等优 良特性。 收稿 日期 : 2 0 1 5 - 1 0 - 2 6 : 修 回日期 : 2 0 1 5 -1 1 1 2 基金项目: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安全生产重大事故 防治关键技术 科技项 目( a n h u i 一 0 0 0 3 2 0 1 6 A Q) ; 安徽 省高校 自然科学重 大项 目 ( K J 2 0 1 5 Z D 2 0 ) 作者简介 : 姚韦靖 ( 1 9 9 0 一 ) , 男 , 安徽 芜湖人 , 博士研究生 , 研究方 向为岩土工程 , ( 电话) 1 8 2 5 5 4 1

    8、 5 0 6 8 ( 电子信箱 ) y a o w e ij i n g 0 7 1 3 1 6 3 C O Il l 。 通讯作者 : 庞建勇 ( 1 9 6 4 一 ), 男 , 河北保定人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博士 , 从事矿 山岩体力学 与支 护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 ( 电话 ) 1 3 8 5 5 4 8 8 5 2 8 ( 电子信箱 ) p m g j y o n g 1 6 3 c o rn。 第 1 期 姚韦靖 等 新型隔热混凝土喷层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 a ) 贝 嚣 陶 椒 ( b )玻 化 微 珠 图 1 页岩陶粒和玻化微珠细观 图 F i g 1 S h

    9、 a l e c e r a mi s i t e a n d g l a z e d h o l l o w b e a d 2 3隔热材 料作 用机 理概 述 利用 陶粒 、 玻化微珠较石子、 砂子导热系数和重 度低 的优点( 性能对 比见表 1 ) , 将其掺入混凝土中 代替石砂 , 有助于混凝土材料内部形成多孔结构 , 使 热量不仅在骨料中传播 , 还在空隙中传播 , 空隙中的 空气本身即为良好的隔热材料 ( 导热系数仅为0 0 2 3 W ( mK) ) , 这 样 , 既增 加 丫热 量传 递 时的损 失 量 , 还延长 了热量传递 的路径 , 间接延缓 了传递 速 度 , 使得混

    10、凝土材料的导热系数降低 , 增强了其保温 隔热性能 。但是 , F 于石砂骨料掺量 的减 少, 混 凝土的强度必将 下降。本文通过试验 的方法 , 得到 一 种合理掺量配比, 研制一种既具有 良好 的保温隔 热效果 , 又能满足喷射混凝土强度需要 的新型隔热 混 凝土 材料 。 表 1 材料导热 系数和密度 Ta bl e 1 The r ma l c o nduc t i v i t y c oe ffi c i e nt an d de ns i t y o f t h e ma t e r i al 3 隔热混凝土 的配制及试件制作 3 1 材料的选择 ( 1 )水泥 : 采 淮南某厂生

    11、产的 P 0 4 2 5 级普 通硅酸盐水泥 ; 石子 : 采用淮南本地产 的瓜子片 , 由 于应 j 于喷射混凝土 , 故控制粒径为 5 1 0 mm; 砂 子 : 采 用淮南本地 的河砂 , 其细度模数 为2 8 , 含泥 量 3 M P a , 粒径为 5 1 5 1 1 1 11 1 , 在材料中作为粗骨料代替瓜子片。 ( 4 )玻化微珠 : 采用河南信阳某 厂生产的玻化 微珠 , 密度为 8 0 k g m , 吸水率为 1 0 , 在材料 中以 占混凝土的体积 比掺入 , 以代替砂子。 ( 5 )聚丙烯纤维 : 研究表 明, 加入 聚丙烯纤维 , 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拉 、 抗裂

    12、性能 , 使其延性和 韧性都得到大幅度提高 1 2 - 1 3 , 采用 山东泰安某 厂生 产的单丝束状聚丙烯纤维 , 长度为 1 2 m i l l 。 ( 6 )外加剂 : 减水剂 , 采用苏州某厂生产的聚羧 酸减水剂 ; 早强剂 , 采用淮南产的氯盐类早强剂。 3 2配合比设计 以矿井喷射混凝土为基础 , 根据试验多次试配 和现场工程实践经验 , 确定喷射混凝 土的配合 比为 水泥 : 石子 : 砂子 : 水 =1: 1 8 4:1 8 4: 0 4 5 。聚 丙烯纤维掺量为0 9 k g m , 减水剂和早 强剂掺量分 别占水泥质量 的 1 和 2 。混凝 土配 合 比保持不 变, 改

    13、变页岩陶粒 、 玻化微珠和粉煤灰掺量作为控制 变量。陶粒取代石子用量 : 2 0 , 4 0 , 6 0 ; 玻化微 珠 占混凝土体积 比: 6 0 , 1 0 0 , 1 4 0 ; 粉煤灰取代 水泥用量 : 1 0 , 2 0 , 3 0 , 具体 表 2 。 表 2 掺量 取值 Ta bl e 2 Do s a g e c ont en t s 3 3 试 验 过程 及结 果 采用 正 交 试 验, 设 计 了 2 7组 试 验 ( 具 体 表 3 ) , 对材料 2 8 d的 导热系数 、 抗压 、 抗拉 、 抗折强 度作 了测试 。试验时, 由于玻化微珠质轻 , 且极易飘 散, 试验

    14、前均先进行 了过水处理 。将水泥 、 石子 、 砂 子和页岩陶粒先搅拌 2 mi n , 待搅拌均 匀后 , 加入水 和玻化微珠搅拌 2 m i n , 静置 2 4 h , 等试块有一定强 度后即可拆模 , 拆模后立即放入标准养护窀 , 期间定 期洒水养护 , 并用湿布覆盖试块保持湿润 , 养护 2 8 d 后进行力学性能测试 , 其结果见表 3 。 从表 3可 知, 试 件 的导 热 系 数介 于 0 1 7 8 4 0 2 5 3 3 W ( K m) , 比普通混 凝土的 导热系数 1 7 4 W ( Km) 小得 多, 而抗压、 抗拉 、 抗折强度分别介 于l 7 3 - 3 1 6

    15、 , 1 1 2 1 9 7 , 1 4 3 3 1 8 MP a , 强度也 下降 明显。有必要通过功效系数法分析, 选 最佳掺量。 3 4功效 系数分析 功效系数分析数据见表 4 。 1 2 6 长 江科学 院院报 2 0 1 7年 0 2 5 3 1 0 2 5 3 3 0 2 4 9 8 0 2 1 2 0 0 2 1 2 3 O 2 1 2 5 0 2 0 5 0 0 2 0 9 3 0 2 0 3 6 0 2 O 7 8 02 08 2 02 O 7 5 0 2 0 4 1 0 2 0 4 3 0 2 0 5 2 O 1 9 3 2 0 1 9 2 0 0 1 9 3 5 0 2

    16、0 4 2 0 2 1 3 1 O 2 1 3 9 0 1 78 9 0 1 7 8 4 O 1 8 O 1 0 1 8 4 2 0 1 8 3 7 O 1 8 3 9 31 6 28 3 2 7 2 2 8 1 3 0 2 7 6 2 5 1 2 34 2 2 3 2 6 7 2 5 馏 2 39 2 8 1 2 7 3 2 6 7 2 2 2 21 3 1 9 5 2 7- 3 2 6 5 2 5 1 2 0 5 1 8 1 1 7 3 21 1 2 0 3 l 8 4 1 _ 8 6 1 7 5 1 6 8 1 9 O 1 9 7 1 _ 8 2 1 61 1 4 2 1 31 1 7

    17、3 1 6 2 1 5 4 1 51 1 4 5 1 4 4 1 4 3 1 3 3 1 2 3 1 6 8 1 6 2 1 5 6 1 3 5 1 2】 1 1 2 1 3 2 1 2 2 1 1 4 2 5 2 2 5 0 2 3 2 2 9 8 3 1 8 2 _ 8 9 2 7 5 2 71 2 6 9 3 1 8 3 1 6 3 0 4 2 9 9 2 5 6 2 _ 3 9 2 1 0 1 9 5 1 7 6 2 5 8 2 _ 3l 2 O 8 1 8 3 1 5 2 1 4 5 1 7 2 1 6 1 1 4 3 0 7 0 5 0 7 0 4 O 7 1 4 0 8 4 2

    18、0 8 4 0 0 8 4 0 0 8 7 0 0 8 5 2 0 8 7 6 0 8 5 9 0 8 5 7 O 8 6 ( ) 0 8 7 4 0 8 7 3 0 8 7 0 0 9 2 3 0 9 2 9 0 9 2 2 0 8 7 4 0 8 3 7 0 8 3 4 0 9 9 7 1 0 0 0 0 9 91 0 9 6 9 0 9 71 0 9 7 0 1 0 0 0 0 8 9 6 0 8 6 1 0 8 8 9 09 7 5 0 8 7 3 079 4 07 41 07 0 6 0 8 4 5 0 81 6 07 5 6 0 8 8 9 0 8 6 4 0 8 4 5 0 7

    19、0 3 0 6 7 4 061 7 08 6 4 0 8 3 9 0 7 9 4 0 6 4 9 0 5 7 3 0 5 4 7 0 6 6 8 0 6 4 2 0 5 8 2 0 9 4 _4 0 8 5 3 0 8 5 3 0 9 6 4 1 0 0 0 0 9 2 4 0 馏 l 7 O 7 2l 0 6 6 5 0 8 7 8 0 8 2 2 0 7 8 2 0 7 6 6 0 7 3 6 O 7 31 0 7 2 6 0 6 7 5 0 6 2 4 0 8 5 3 0 8 2 2 0 7 9 2 0 6 8 5 O 6 1 4 0 5 6 9 0 6 7 0 0 6 1 9 0 5

    20、7 9 0 7 9 2 0 7 8 6 0 7 3 0 0 9 3 7 1 0 00 0 9 09 0 8 6 5 0 8 5 2 0 8 46 1 0 0 0 0 9 9 4 O 9 5 6 0 9 40 0 8 05 0 7 52 0 6 6 0 0 6 1 3 0 5 5 3 0 8I l 0 7 2 6 0 6 5 4 0 5 7 5 04 78 04 5 6 0 5 4l 0 5 0 6 0 4 5 0 0 8 5 2 0 8 0 6 0 7 8 6 0 9 0 7 0 9 51 0 8 8 6 0 8 3 6 0 7 8 9 0 7 6 8 0 8 9 3 0 8 7 0 0 8

    21、3 5 0 8 6 5 O 8 1 8 0 7 9 7 0 7 4 7 O71 4 0 6 6 6 0 8 5 0 0 8 0 5 07 6 5 0 71 1 0 6 4 0 O6l 2 0 6 9 6 0 6 6 5 0 61 9 2 3 4 5 6 7 8 9 m M 加 第 1期 姚 韦靖 等 新型 隔热混凝土喷层支护技术研 究与应用 1 2 7 由表 4可得 , 功效系数 d = 0 9 5 1 最大, 即序号 5为 最佳掺量, 其掺量为: 陶粒 2 0 , 玻化微珠 1 0 0 , 粉煤 灰 2 0 , 其力学性能与普通混凝土的对比见表 5 。 表 5混凝土力学性能对 比 Ta b

    22、l e 5 Co m p a r i s o n o f me c h a n i c s p e r f o r m a n c e b e t we e n o r d i n a r y c o n c r e t e a n d t h e i n s u l a t i n g c o n c r e t e 混 凝 土 种 类 w ? 一 蒸 蒸 嫠 普通混凝土 1 7 4 0 0 3 4 7 2 2 5 5 5 3 堑型堕垫堡堑圭 : : ! ! : ! ! : ! 可以看出, 新型隔热混凝土材料 , 其导热性 能明 显优于普通混凝土 , 导热系数仅为其 1 8 , 而抗压 、

    23、抗 拉 、 抗 折 强 度 均 有 所 下 降, 分 别 下 降 了 1 1 2 3 , 1 2 4 4 , 4 2 5 0 。这是因为页岩陶粒、 玻化微珠代替 石子 、 砂子 , 其本身导热系数很低 , 又在混凝土材料内 部形成 了多孔结构, 使得热量不仅在骨料 中传播 , 还 在空隙中传播 , 延长了传热路径 , 增加了热量损耗, 混 凝土材料的隔热性能明显增加。同时 , 这 2种保温材 料的强度又很低 , 陶粒仅为 3 MP a 左右 , 远小于石子 强度 , 玻化微珠呈粉末状 , 几乎没有强度 , 随着这 2种 材料的加入 , 混凝土强度下 降是必然的 , 但 当掺量较 低时, 陶粒掺

    24、量在 2 0 4 0 , 玻化微珠掺量在 6 0 一 1 0 0 时 , 强度下降较小 , 可以满足井下喷射混凝土的 施工需要, 具有推广和使用价值。 4 工程应用与效果评价 4 1工 程概 况 淮南矿业集 团某矿 , 巷道埋深 - 7 8 0 m, 1 V类 围 岩条件 , 浅层煤炭开采殆尽 , 开始 向深层开采 , 由高 地温导致的高温热害现象尤为突出, 在不采取人工 制冷等措施 的情况下 , 工作面风温高达 3 0 4 O , 对矿工的身心健康产生 了极为不 良的影响 , 包括使 人感到烦躁 、 机警力降低 、 导致工人 中暑 、 昏厥、 休克 等 现象 。 4 2 现 场 监测 为了研

    25、究新型隔热混凝土材料在巷道支护的适 用性 和可行性 , 以及实 际力学性 能和围岩收敛稳定 情况 , 在进行室 内试 验 , 得出较佳掺量配 比后 , 决定 在该巷道 1 0 0 m范围内采用新型隔热混凝土喷层代 替传统的素混凝土喷层 , 并监测其支护效果 。监测 内容包括混凝土 回弹损失率、 围压压力 、 混凝土应力 和围岩收敛测量 。 4 2 1回弹损 失率 回弹是 由于喷射料流与坚硬表面、 钢筋碰撞或 骨料颗粒间相互撞击而从受喷面上弹落下来的混合 物。每喷 3 m 。 , 收集 回弹物质进行称量 , 共测试 了 3 段 , 其结果见表 6 。由表 6可 以看到 , 平均回弹损失 率为1

    26、6 8 1 。根据相关规定 , 在 1 5 左右 , 可 以适 当回收回弹料 , 掺人料中继续使用 , 但掺人量不得超 过 3 O 。 表 6回弹损失率 Tabl e 6 Spr i ngb ac k l o s s e s 4 2 2 围岩 压 力 试验采用双膜压力盒与钢弦频率测定仪配套量 测 , 分别在拱顶 、 拱肩和墙腰对称埋设应变计 。其测 量结果如图 2 ( a ) 所示。可以看出, 喷层围岩压力在 3 0 d前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大 ; 在 3 0 d以后趋于 稳定 , 围岩 达 到 了支 护稳 定 阶段 , 压力 分 布较 为 均匀。 4 2 3混 凝 土应 力 试验采用应变计和

    27、数字式 电桥配合测量 , 也分 别在拱顶、 拱肩和墙腰对称埋设应变计。其测量结 果见 图 2 ( b ) 。可 以看出 , 和围岩压力相似 , 混凝土 应力在 3 0 d前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渐增大 ; 3 0 d后喷 层受力趋于平衡状态 , 各测点的应力值较小 , 且分布 也较为均匀。 时间 d 时间 d ( a ) 围岩压力埘 间变化曲线 ( b )混凝土应力 时间变化曲线 一左拱脚 一左拱腰 十右拱脚 +右拱腰 一拱顶 图 2新型 隔热 混凝 土喷层围岩压力和 应 力随时间变化曲线 F i g 2 Cu r v e s o f s ur r o u n d i n g r o c k s t

    28、 r e s s a n d i n s u l a t i n g s ho t c r e t e l a ye r S s t r e s s V S t i me 4 2 4 围 岩 收 敛 试验采 用 G Y一8 5型 收敛 计 , 仪器 精 度 达 到 0 0 1 m m, 测量结果如图 3所示 。可以看 出, 巷道表 面收敛变形不大 , 同时两帮和拱顶的变形相差不大 , 在 1 0 d前 围岩变形较大 , 收敛 速度相对后期 高, 但 其最大值也不超过1 5 mm d , 此后收敛速度很快趋 于下降, 在第 4 O天时, 收敛速度在0 0 5 m m d左右 , 支护结构逐渐趋于

    29、稳定。 1 2 8 长 江科 学院院报 2 0 1 7丘 ( a ) 收敛量 錾 一 两帮收敛一 拱顶收敛 图 3巷道收敛量和收敛速度 Fi g 3 M a g n i t u d e a n d s p e e d o f r o a d wa y c o n v e r g e n c e 5 结 论 ( 1 )经过大量试验研究 , 研制 出一种新型隔热 混凝土材料 , 拥有很好 的保温隔热性能 , 导热系数仅 为普通混凝 土的 1 8 , 有效阻止 围岩热量 向巷道 内 部传递 , 为井下作业人员提供 了相对适宜的作业环 境 , 保证 了其安全和身心健康。 ( 2 )工程实例和现场监测分

    30、析表明: 新 型隔热 混凝 土材料 , 其回弹损失率 、 围岩压力、 混凝 土应力 和巷道收敛情况均符合工业生产的需要 ; 支护完成 后 , 采用大气降温机作为通风排热的冷源 , 达到了很 好的效果 , 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 具有 良好的应用与 推广价值 。 ( 3 )陶粒、 玻化微珠和粉煤灰 的使用 , 有效节约 了资源 , 减少了对环境的损害, 符合我国当前建设绿 色环保型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 1 谭海文 金属矿山深井热源分析与矿井通风 J 中国 矿业 , 2 0 0 6 , 1 5 ( 1 1 ) : 5 9 - 6 2 2 袁亮 淮南矿区矿井降温研究与实践 J 采矿与安 全工程

    31、 学报 , 2 0 0 7 , 2 4 ( 3 ) : 2 9 8 - 3 0 1 3 苗素军, 辛嵩, 彭蓬, 等 矿井降温系统优选决策理 论研究与应用 J 煤炭学报, 2 0 1 0 , 3 5 ( 4 ) : 6 1 3 - 6 1 8 4 孙永星 淮南矿区深井降温技术应用综述 J 煤炭T 程 , 2 0 1 5 , 4 7 ( 3 ) : 2 8 3 1 5 陈亚利 浅析新庄矿井下降温系统的选择 J 煤炭工 程 , 2 0 1 5 , 4 7 ( 8 ) : 2 7 - 2 9 6 胡春胜 孙村煤矿深部 制冷降温技术 的研究与应 用 J 矿业安全与环保, 2 0 0 5 , 3 2 (

    32、 5 ) : 4 6 - 4 8 7 陈宜华, 孙 浩 深井高温矿床井下热源 与热量分 析 J 金属矿 山, 2 0 1 1 , ( 1 1 ) : 1 3 2 - 1 3 5 8 那寒矗 深井矿山岩体热害源分析与控制 D 长沙: 中南大学 , 2 0 1 4 9 范瑛红, 彭鹏 , 侯子义 页岩陶粒混凝土工作性及强 度试验分析 J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 0 1 4 , ( 1 0 ) : 3 0 - 3 3 1 0 张泽平 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及其结构的基本性能试 验与理论分析研究 D 太原: 太原理工大学, 2 0 0 9 1 1 王 松, 庞建勇 新型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研 究 J 煤

    33、炭技术, 2 0 1 5 , 3 4 ( 2 ) : 3 1 8 - 3 2 0 1 2 庞建勇, 间 沛 软岩巷道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钢筋网壳 复合衬砌试验及工程应用研究 J 岩土力学 , 2 0 1 0 , 3 1 ( 1 2 ) : 3 8 2 9 3 8 3 4 1 3 徐磊, 庞建勇, 张金松, 等 聚丙烯纤维喷层支护技术 研究与应用 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 2 0 1 4 , 1 0 ( 1 ) : 】 5 0-】 5 5 ( 编辑 : 赵卫 兵) Re s e a r c h a n d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a S h o t c r e t e S

    34、 up p o r t Te c h n i q u e Us i n g Th e r m a l I n s u l a t i n g Co nc r e t e Y A O We i - j i n g , P A N G J i a n y o n g ( S c h o o l o f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i n g a n d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 A n h u i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H u a i n a

    35、 n 2 3 2 0 0 1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I n v i e w o f t h e t h e r ma l p o l l u t i o n o f mi n e s ,t h e h e a t s o u r c e s o f d e e p mi n e w e r e i n t r o d u c e d A n o v e l t h e r ma l i n s u l a t i n g c o nc r e t e wa s p r e pa r e d wi t h c e r a mi s i t e,g l a z

    36、 e d h o l l o w b e a d a n d fly a s h a s h e a t i n s u l a t i o n ma t e r i a l s t h r o ug h o r t h o g o na l e x p e r i me n t Th e o pt i mu m mi x r a t i o wa s o bt a i n e d b y us i n g e ffic a c y c o e ffic i e n t me t h o dOn t h e p r e mi s e o f g ua r a n t e e i n g c o

    37、 n c r e t e S me c ha n i c s p e rfo r ma n c e,t h e h e a t p r e s e r v a t i o n a nd i n s u l a t i o n p e r f o rm a n c e wa s i mp r o v e d,wi t h t h e t h e rm a l c o n d u c t i v i t y c o e ffi c i e n t o n l y 1 8 o f n o r ma l c o nc r e t e W i t h t h e r o c k b o l t a n

    38、d s h o t c r e t e s u p p o r t f o r t he r o a d wa y o f mi n i n g a r e a i n Hu a i n a n a s e n g i ne e rin g b a c k g r o u n d,f i e l d t e s t s o f s p r i n g b a c k l o s s,s ur - r o u nd i n g r o c k pr e s s u r e,c o nc r e t e s t r e s s a nd s u r r o u n d i n g r o c k

    39、c o n v e r g e nc e we r e c o n d u c t e dFi e l d mo ni t o rin g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p r o p o s e d i n s u l a t i n g c o n c r e t e ma t e ria l h a s g o o d h e a t i n s u l a t i o n e f f e c t ,a n d i t s p e rf o rm a n c e c o u l d f u l l y me e t t h e r e q

    40、 u i r e me n t s o f c o a l mi ne s ho t c r e t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b e n e fic i a l for t he un d e r g r o u nd wo r k p e r s o n n e l S s a f e t y a n d h e a l t h o f b o d y a n d mi n d Ke y wo r d s: s h o t c r e t e; i ns u l a t i o n;o ah o g o n a l e x p e rime n t ;r o c k b o h a n d s h o t c r e t e s u p p o rt t e c hn i qu e;e n g i ne e rin g a p p l i c a t i o n


    注意事项

    本文(新型隔热混凝土喷层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pdf)为本站上传会员【xiaol****an189】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服务填表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