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元代宁夏地区的农业开发_张红英.pdf

    • 资源ID:480966       资源大小:242.34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VIP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元代宁夏地区的农业开发_张红英.pdf

    1、第 44 卷第 3 期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23 年 3 月No 3 Vol 44Journal of Ningxia Normal UniversityMar 2023元代宁夏地区的农业开发张红英(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夏 银川 750001)摘要:蒙古与西夏的长期战争导致宁夏地区人口锐减、农田荒芜、灌渠淤废,社会生产力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元初,政府通过大规模移民垦田、兴修水利等措施,使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恢复。本文从屯田、水利设施的修复和赈灾等方面来论述元代宁夏地区农业的恢复性开发及其所表现的特点。关键词:宁夏;农业开发;屯田;水利设施中图分类号:K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

    2、4 1331(2023)03 0075 06收稿日期:2023 01 20基金项目:本文系宁夏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宁夏古代人类与动物骨骼考古新方法的应用示范研究”(2020BFG02008)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张红英(1970),女,河北玉田人,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主要从事文物保护与文献研究。宁夏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出于军事上的需要,历代统一的中原封建王朝都在此驻兵、屯田。西夏王朝建立后,一开始就很注重水利工程的建设,“令民筑堤防,引河水灌田”1。后经蒙古军队多次征伐西夏的战争,宁夏的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大部分城镇成为废墟,农田荒芜2、水利衰败3。蒙元统治时期,实施了一系列重农措

    3、施,对于当时全国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宁夏,这些措施得到了充分实施,并取得了明显效果。关于元代宁夏地区的农业开发,学术界已有一定的研究成绩,但是均不够系统,而且多集中在屯田问题上4。鉴于此,本文试从宁夏移民屯田、水利设施的修复、灾荒等方面,对元代宁夏地区农业的恢复进行论述,以期对其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一、屯田元初,为了恢复各地的农业生产,政府大力推行军民屯田。“国初,用兵征讨,遇坚城大敌,则必屯田以守之。海内既一,于是内而各卫,外而行省,皆立屯田,以资军饷”,使得当时“天下无不可屯之兵,无不可耕之地矣”5。宁夏地区就是当时屯田的主要地区之一。宁夏屯田可分为民屯和军屯两种,表

    4、 1、表 2为 元史(中华书局版)中所载宁夏地区屯田的史实。1 屯田主要发生在元初,即元世祖在位期间。他“即位之初,首诏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6,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恢复农业生产的措施,鼓励开荒,组织军民屯田,使全国出现“野无旷土,栽植之利遍天下”7 的景象。57本文中的宁夏地区是指现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行政区域,并非元代宁夏府之区域。元代的“宁夏”指今宁夏北部,元初亦称西夏中兴路,其隶属于西夏中兴等路行省,后改名甘肃行省。今宁夏南部地区在元代隶属于陕西行省的开成路、平凉府、静宁州等。文中相关史料只有明确为现今宁夏地区者才予以采用,否则均不录用。表 1民屯时间屯田地点屯

    5、田组织机构或人屯田民来源人数或户数屯田面积资料出处中统三年应理州河西160 户卷5 世祖本纪一,89 页至元八年西夏中兴路袁裕、独吉鄂民万余人卷170 袁裕传,3999 页至元八年西夏中兴路同上本地放良民8000 人卷170 袁裕传,3999 页至元十一年宁夏路宁夏营田司随州、鄂州降民2400 人1800 顷卷100 兵志三,2569 页至元二十三年宁夏路宁夏营田司随州、鄂州降民300 人至元十一年宁夏路宁夏路放良官本地放良民904 户446 顷50 亩卷100 兵志三,2569 页至元十九年镇原镇原屯田司913 户420 余顷卷100 兵志三,2567 页至元中西夏中兴路朵尔赤南军子弟卷13

    6、4 朵尔赤传,3255 页表 2军屯时间屯田地点屯田组织机构或人屯田军来源人数屯田面积资料出处至元十三年河西中兴府李进2000 人卷154 李进传,3639 页至元十五年六盘山李进2000 人同上至元十八年六盘山安西王府协济户及南山隘口军卷11 世祖本纪,234 页至元十九年宁夏等处宁夏等处新附军万户府新附军1382 户1498 顷33 亩卷100 兵志三,2569 页至元二十一年塔塔里千户所管军人958 户至元二十一年德顺州(今宁夏隆德县)新附军463 户164 顷卷100 兵志三,2568 页至元二十三年中兴路甘州新附军1000 人卷14 世祖本纪,293 页至元二十四年六盘山汪惟和戍四川

    7、军5000 人卷14 世祖本纪,300 页至元二十五年六盘山陕西省巩昌兵5000 人卷15 世祖本纪,312 页至元二十九年六盘山延安、凤翔、京兆三路籍军3000 人卷17 世祖本纪,362 页元贞二年六盘山至黄河1 万人卷19 成宗本纪二,402 页至大四年红城红城万户府陕西屯田军3000 人卷24 仁宗本纪一,548 页2 宁夏屯田是军屯和民屯相结合,北部以民屯为主,辅以军屯;而南部以计划项目军屯为主,辅以民屯。3 屯田民的组成除本地原住居民外,主要为南宋降民、本地良民以及蒙古人等。4 对于屯田人员进行有组织的管理。忽必烈执政之初,就在宁夏设立“西夏提刑按察司管民官”,后又设“西夏中兴路等

    8、处新民安抚使”,管理67今宁夏彭阳县、固原市原州区西北,元代隶属于镇原。当地人民,并组织屯田。5 元代宁夏屯田面积。依据文献记载,当时在宁夏北部引黄灌区,枣园、纳怜站等处屯田 1800顷,鸣沙州屯田 440 余顷8,宁夏等处新附军万户府屯田1498 顷33 亩,宁夏营田司屯田1800 顷,宁夏路放良官屯田 446 顷 50 亩等9,共 6000 顷左右。宁夏南部山区虽然开展大规模的屯田,但不见屯田面积的记载,仅有镇原屯田司屯田 420 余顷,德顺州新附军屯田 164 顷。二、水利设施的修复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元朝统治者的重农思想还突出表现在兴修水利方面。至元七年(1270),中央设立了司农司

    9、,寻改大司农司,专掌农桑水利。后又专设都水监,地方上设河渠司,以兴举水利、修理河堤为务。在至元七年颁布的农桑之制一十四条 中规定:“凡河渠之利,委本处正官一员,以时浚治。或民力不足者,提举河渠官相其轻重,官为导之。地高水不能上者,命造水车,贫不能造者,官具材木给之。俟秋成之后,验使水之家,俾均输其直。田无水者凿井,井深不能得水者,听种区田。”10 政府对水利事业的重视,为农业生产的恢复创造了条件。元初,宁夏修浚的灌渠大都采用调节水量的“闸堰”技术,即闸坝。闸坝有滚水坝、退水闸、正闸之分,主要是蓄水和泄水,达到控制水量。其具体作用按宁夏方志载“各渠既引河水入口,其旁则有滚水坝,用碎石桩柴镶砌,水

    10、涨任从上溢出,以消其势。过此有退水闸,或三或二,水小则闭之,使尽入渠水;大则酌量启之,使泄入河。又过此为正闸,则渠之咽喉也。”“唐、汉二渠闸坝,皆元郭守敬、董文用旧制,向皆用木。”11 元代,在宁夏兴修水利成绩最为突出的是董文用和郭守敬。董文用在至元元年,任西夏中兴等路行省郎中,“始开唐来、汉延、秦家等渠,垦中兴、西凉、甘、肃、瓜、沙等州之土为水田若干。”12 而时年仅 34 岁的郭守敬,被元世祖派遣与唆脱颜一起“行视西夏河渠,俾具图来上”13。是年又从张文谦行省西夏,“先是西夏濒河五州皆有古渠,其在中兴州者,一名唐来,长袤四百里;一名汉延,长袤二百五十里。其余四州(即定州、灵州、应理州、鸣沙

    11、州),又有正渠十,长袤各二百里,支渠大小共六十八,计溉田九万余顷。”14 这些渠“兵乱以来,废坏淤浅。守敬更立闸堰,皆复其旧”15。郭守敬、董文用在宁夏期间重点是修复、疏通旧有灌渠。此外,他们还开辟新渠。据明代王业美利渠记 载:“中卫(元代应理州)有蜘蛛渠,即今美利渠,长亘百里则蜘蛛渠之开,或皆董、郭二公为之也。中卫屯田几二千顷,岁征公税三万有奇,实藉水利以足公私。”16 董文用、郭守敬以后,在这里治河修渠的还有朵尔赤。朵尔赤字道明,西夏宁州人。其父斡扎箦曾任中兴路管民官,所以他对宁夏地区的农田水利事业应是了如指掌。在世祖至元后期,朵尔赤又任中兴路新民总管。上任后,他录驻屯中兴路等地的南军子弟

    12、之壮者垦田,并“塞黄河九口,开其三流。凡三载,赋额增倍,就转营田使”17。郭、董二人除主持修复灌渠外,还主持修复唐、汉两渠上的桥梁,这些桥梁修筑的精巧坚固,直到明代中期还在继续使用。嘉靖宁夏新志 称其“逮今两坝桥梁,尚其遗制,工作甚精”18。元朝政府重视对宁夏灌渠的管理。元初董文用、郭守敬等疏浚了宁夏河渠,到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再一次大规模“浚治中兴路河渠”19;至元二十五年(1288),世祖又严申中兴路不得沮坏河渠20;至大六年(1314)五月,宁夏府发生水灾,八月,朝廷就在宁夏“立河渠司,秩五品,官二员,参以二僧为之”21,以此来加强对宁夏地区灌渠的管理。此外,每年都要对灌渠进行

    13、清淤维修,也为宁夏培养了一批职业水工和匠人。例如,至正四年(1344)黄河在白茅口(今山东曹县附近)决口,就征调灵武的水工远赴山东治水22。三、灾荒与赈灾自然灾害是人类的敌人,在任何一个朝代都在所难免。但是对于个别灾荒,特别是饥荒,在一定程度上人类是有能力控制或减少的。办法就是77重视农业、兴修水利。所以,通过考察一个地区饥荒的多寡,可以间接地反映出这一地区农田水利事业的兴衰。饥荒频繁说明这一地区农业、水利事业衰败,反之亦然。尤其是宁夏地处西北干旱荒漠地区,灌溉是发展农业的前提,饥荒的多寡完全可以反映出这一现象。表 3 中是见于元史 中有关宁夏地区的灾荒,主要是饥荒的记载。表 3饥荒记载地点时

    14、间灵州宁夏府鸣沙州应理州开成路资料出处至元二十五年饥荒卷 15,317 页元贞二年饥荒卷 19,402 页大德七年贫饥卷 21,454 页延祐七年饥荒饥荒饥荒饥荒卷 27,600 页泰定二年饥荒卷 29,657 页泰定三年饥荒、地震饥荒饥荒卷 30,669、674 页致和元年饥荒卷 30,685 687 页天历元年饥荒卷 32,724 页天历二年饥荒卷 33,733 页至顺元年饥荒卷 34,757 页至顺二年水灾水灾、饥荒水灾、饥荒水灾卷 35,786、788 页至顺四年饥荒卷 38,818 页由表 3 可发现,宁夏的饥荒多发生在成宗以后,而在元初几乎不见记载,这充分体现了元初的重农政策在宁夏

    15、地区得到了很好的贯彻执行。灾荒发生后,政府也曾给予高度重视。所谓救荒之术即靖乱之方。元政府采取的救灾措施不外乎赈恤,或赈以粮,或赈给钞,或减免赋税和差役等。如中统四年(1263),因浑都海曾在六盘山、西凉发动叛乱,免当地居民差税三年。至元元年(1264),又“诏减明年包银十分之三,全无业者十之七。是年四月,逃户复业者,免差税三年”23。至元二十五年(1288)“安西王阿难答来告兵士饥,且缺槖驼,诏给米六千石及槖驼百”24。元贞元年(1295)安西王阿难答言所部贫乏,赐钞二十万锭25。元贞二年(1296)二月又“赐安西王米三千石,以赈饥民”,五月“安西王遣使来告贫乏,帝语之曰:世祖以分赉之难,尝

    16、有圣训,阿难答亦知之矣。若言贫乏,岂独汝耶?去岁赐钞二十万锭,又给以粮。今与,则诸王以为不均;不与,则汝言人多饥死。其给粮万石,择贫者赈之”26。大德七年(1303)“给安西王所部贫民米二万石”。大德十年(1306)八月“开成路地震,王宫及官民庐舍皆坏,压死故秦王妃也里完等五千人,以钞万三千六百余锭、粮四万四千一百余石赈之”27。至大元年(1308),二月“中书省臣言:陕西省言,开成路前者地震,民力重困,已免赋二年,请再免今年。从之”28。泰定二年(1325),宁夏等十二郡饥,赈粜米七万余 石29。泰 定 三 年(1326),宁 夏 饥,赈 粮87二月30。至顺二年(1331),宁夏水灾、霜灾

    17、,免今年田税,并赈鸣沙、兰山二驿二百九十户,粮一月31。可见,元代宁夏地区发生的灾荒和政府赈济是相当频繁的。四、元代宁夏地区农业开发的特点第一,水利设施的兴修和开展屯田使当地的农业迅速恢复,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元初在宁夏平原屯田的面积虽然无法准确统计,但其所产粮食除自给自足外,还成为西北地区储粮和输粮赈灾的重要地区。至元二十五年(1288)七月,“复葺兴、灵州二仓,始命昔宝赤、合剌赤、贵由赤左右卫士转米输之,委省官督运,以备赈给”32。至元二十七年(1290)“只深所部八鲁剌等饥,命宁夏路给米三千石赈之”33。元初,亦集乃路每年需粮食约二万石,是从宁夏直接籴粮输入的34。但是,元代宁夏地区的农业

    18、开发仅仅是一种恢复性的。与前代相比,并没有也不可能有所发展。以宁夏平原灌区为例:西夏时期垦田面积万顷左右35,元代与之相当,而明代中期才发展到约 1 5 万顷;元初的水利兴修主要是对原有灌区的疏通、加固,中原先进的耕种技术也未见在宁夏推广的记载;同时,由于战争,宁夏人口大量逃匿,元初虽然实行大规模的移民屯垦,但其居民很难超过西夏时期宁夏作为西夏统治中心的人口。这些因素客观上决定了元代宁夏地区农业开发的性质只是一种恢复性的开发。第二,屯田与水利建设发展很不平衡,这种不平衡表现在横向和纵向两方面。从横向观察,元初宁夏农业得到了较快的恢复,但是这种恢复南北不平衡。南部地区地处山区,又远离灌区,这里十

    19、年九旱,即便是开展军民屯田,但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粮食丰收难以得到保障。所以,安西王所部军民乏食的记载不绝于书。而北部平原是古灌区,地理条件优越,只要那些“废于淤浅”的灌渠一经修复,农业生产就能迅速恢复。从纵向观察,元代前期与后期不平衡。世祖对农业的重视无须多言。成宗在位的十几年间,严承祖训,多次罢妨农之役,严申扰农之禁,“力田者有赏,游惰者有罚,纵畜牧损禾稼桑枣者,责其偿而后罪之。由是大德之治,几于至元”36。但到了元代中后期,由于政治腐败,水利失修,军民屯田所用者多非其人,以致废弛,“旱暵霖雨之灾迭见,饥毁荐臻,民之流移失业者亦已多矣”37。第三,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宁夏是我国古代农业开发较早

    20、的地区之一,“其地饶五谷,尤宜稻麦”38,而经济作物的种植也历史悠久。唐代诗人韦蟾有:“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的诗句,当时的灵州地方官吏还把土产甘草、红花、苁蓉作为贡品贡于朝廷39。到了元代,宁夏不仅大量种植粮食作物如水稻、大麦、小麦、胡麻、青稞、糜子、谷子及各种豆类外,还种植经济作物,以增加经济收入。元代宁夏种植的经济作物有药类和果类两种,药类为红花、大黄、甘草、枸杞、苁蓉、柴胡等;果类有葡萄、桃、杏、李、梨、枣、胡桃等,其中最负盛名者当数大黄、红花和枸杞了。大黄是一味名药,其块根可用为泻药,并有消炎、健胃之功效。马可波罗曾记西夏故地“诸州之山中,并产大黄甚富,商人来此购买,贩售世

    21、界”40。蒙古军攻下灵州时,耶律楚材得“大黄两驼”,“既而军中病疫,惟得大黄可愈,所活几万人”41。红花亦为一种药名,其花入药有活血、健胃、通经等作用。世祖至元后期,“宁夏户口繁多,而土田半蓺红花”,世祖不得不“诏令尽种谷麦,以补民食”42。可见元初宁夏种植红花之多。枸杞,其果有补肾明目之效。笔者虽未在元代文献中找到宁夏种植枸杞的记载,但是北宋时曾在陕西抗击西夏的沈括记载西夏盛产枸杞43,而在明朝,宁夏府又把枸杞作为土贡岁贡于朝廷,由此可以推测,元代宁夏也应种植枸杞。第四,各地、各族人民共同开发了宁夏地区。元代的宁夏,不再是一个封建割据的边陲小国,而成为大元帝国的一片腹地,这里不仅是移民屯田的

    22、基地,也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地区。据史料记载,元初大批来自随州、鄂州、甘州、四川、蒙古塔塔里、陕西延安、凤翔、京兆、巩昌等地的军97民被遣往宁夏屯田。经过各族人民长期努力,到了明代,这里已是“田开沃野千渠润,屯列平原万井稠”,“远近人家四路连,风光谁信是穷边”44 的江南风光。参考文献:1吴广成 西夏书事校注M 龚世俊,胡玉冰,陈广恩,等,校证 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83 2吴广成 西夏书事校注M 龚世俊,胡玉冰,陈广恩,等,校证 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498 3苏天爵 元文类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 1367 册 台北:商务印书馆,1982:647 654 4陈育宁

    23、 宁夏通史古代卷M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221 225 5宋濂 元史 M 北京:中华书局,1976:2558 6宋濂 元史 M 北京:中华书局,1976:2354 2356 7苏天爵 元朝名臣事略M王云五 丛书集成初编(第3358 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117 8宋濂 元史 M 北京:中华书局,1976:1451 9宋濂 元史 M 北京:中华书局,1976:2569 10宋濂 元史 M 北京:中华书局,1976:2354 2356 11张金城,杨浣雨 乾隆宁夏府志M 陈明猷,点校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250 259 12宋濂 元史 M 北京:中华书局,197

    24、6:3496 13宋濂 元史 M 北京:中华书局,1976:97 14苏天爵 元文类 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 1367 册 台北:商务印书馆,1982:648 15宋濂 元史 M 北京:中华书局,1976:3846 16张金城,杨浣雨 乾隆宁夏府志M 陈明猷,点校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723 17宋濂 元史 M 北京:中华书局,1976:3255 18胡汝砺 嘉靖宁夏新志 M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20 19宋濂 元史 M 北京:中华书局,1976:287 20宋濂 元史 M 北京:中华书局,1976:308 21宋濂 元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76:498 502

    25、22宋濂 元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76:1649 23宋濂 元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76:2470 24宋濂 元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76:317 25宋濂 元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76:390 26宋濂 元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76:402 404 27宋濂 元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76:454、471 28宋濂 元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76:496 29宋濂 元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76:657 30宋濂 元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76:669 31宋濂 元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76:786,788 32宋濂 元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76:313

    26、314 33宋濂 元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76:340 34宋濂 元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76:3351 3352 35杜建录 西夏经济史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50 36宋濂 元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76:2354 2356 37宋濂 元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76:2354 2356 38脱脱 宋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97:14028 39李吉甫 元和郡县图志M 北京:中华书局,1995:93 40马可波罗 马克波罗行纪M 冯承钧,译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204 41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 M 北京:中华书局,1997:24 42宋濂 元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76:365 366 43沈括 梦溪笔谈M 侯真平,校点 长沙:岳麓书社,2000:22 44胡汝砺 嘉靖宁夏新志M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293、403 责任编辑李世荣08


    注意事项

    本文(元代宁夏地区的农业开发_张红英.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