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国老年人口失能状况及变化...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_谭睿.pdf

    • 资源ID:471886       资源大小:1.22M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中国老年人口失能状况及变化...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_谭睿.pdf

    1、卫生经济研究 2023 年 3 月第 40 卷第 3 期总第 431 期老年人机体器官逐渐衰老,生理功能、适应性和抵抗力逐步衰退,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势必造成失能现象的发生1,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失能率为2.95%、失能老人523万人。过去十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202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64亿人,占总人口的18.70%。那么,现阶段我国老年人口的失能状况如何?十年间又有何变化?本文利用第六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比较老年人口失能状况及变化情况,为完善老龄社会政策提供依据。1 资料来源与方法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失能老人是指因年老、疾

    2、病、伤残而不能独立完成穿衣、吃饭、洗澡、如厕、移动等日常活动的老年人3。在第六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家统计局按照10%的比例抽选调查户,调查登记老年人口的自评健康状况。自评健康状况调查包括健康、基本健康、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不健康且生活不能自理4个选项。其中,不健康且生活不能自理指“近一个月内健康状况较差,不能完成自己吃饭、穿衣、走动等日常生活起1.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4120基金项目:2021 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的 重庆经验 研究”(2ISKGH329);2022 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 SERVQUAL 模型

    3、下重庆市民办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分析研究”(22SKCH543)。中国老年人口失能状况及变化分析基于第六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谭睿1摘 要 目的:分析我国老年人口的失能状况及其变化,为完善老年社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第六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测算我国老年人口失能率及失能老人规模,从年龄、性别、城乡、地区、供养方式等维度分析老年人口失能状况及变化情况。结果:20102020 年,我国老年人口失能率从 2.96%下降至 2.34%,失能老人规模从 523 万人增至 618 万人,老年人口失能状况在性别、年龄、城乡、地区和供养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和变化。结论:加快推进实施健康老龄化

    4、战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健全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完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以减少或延缓失能状况的发生,整体提升老年人口的健康水平;在此过程中必须充分考量我国老年人口失能状况的差异及变化情况。关键词 失能老人;老年人口;人口老龄化;人口普查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778(2023)03-0006-06Analysis of the Disability Status and Changes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in ChinaBased on Data from the 6th and 7th National Populatio

    5、n CensusesTAN RuiAbstract:ObjectiveThis study analyzed the status and its change of disabled elderly in China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improving social policies for the elderly.Methods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6th and 7th national censuses,we measured the disability rate and the scaleof the disabled e

    6、lderly population in China,and analyzed the disabled status and changes in terms of age,gender,urban and rural areas,regions and type of elderly care.ResultsFrom 2010 to 2020,the disabled rate of the elderly in China decreased from 2.96%to 2.34%,andthe scale of disabled elderly increased from 5.23 m

    7、illion to 6.18 million,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nd changes in the disabled status ofthe elderly population in terms of gender,age,urban and rural areas,regions and type of elderly care.ConclusionIt is recommended to acceler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healthy ageing strategy,optimize the alloc

    8、ation of medical and health resources,and improve the long-term care service system for the elderly.We suggest to improve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for the elderly,reduce or delay the occurrence ofdisabling conditions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health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In this process,the diff

    9、erences and changes in the disabledconditions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in China must be fully considered.Key words:disabled elderly;elderly population;population ageing;population censusAuthors address:Chongqing Three Gorges Medical College,Chongqing 404120,China 健康老龄化 6DOI:10.14055/ki.33-1056/f.20

    10、23.03.005卫生经济研究 2023 年 3 月第 40 卷第 3 期总第 431 期居活动”,与失能老人的界定基本一致,可以反映我国老年人口的失能状况。本研究利用 2010 年人口普查资料(2012)2020年人口普查资料(2022)相关数据,测算我国老年人口失能率及失能老人规模,分析现阶段我国老年人口的失能状况及分布特征;通过比较2010年、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我国老年人口失能状况的变化。2 研究结果2.1 失能老人总体状况及变化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调查登记的25523 101名老年人中,不健康、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598118人。以此简单测算,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失

    11、能率为2.34%,结合2020年我国2.64亿老年人口测算,我国失能老人规模已达618万人。比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失能率从2.95%下降至2.34%,下降0.61个百分点,反映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疾病和衰老对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减弱4,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20102020年失能老人从523万人增加到618万人,折射出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的快速增长(见表1)。表1 老年人口失能状况及变化2.2 失能老人年龄、性别分布状况及变化2.2.1 年龄、性别分布状况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失能老人的年龄、性别分

    12、布及特征如下(见表2)。表2分性别、年龄的2020年老年人口失能率单位:%(1)老年人口失能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具体可以按年龄划分为缓慢上升期、快速上升期、陡然上升期三个阶段。其中,6074岁为缓慢上升期,各年龄组失能率增幅低于1个百分点;7584岁为快速上升期,各年龄组失能率增幅为4个百分点左右;85岁及以上为陡然上升期,各年龄组失能率增幅达到7个百分点左右。从图1来看,2020年失能老人性别、年龄“金字塔”呈“上尖中凸下收缩”,7590岁年龄段塔身最宽,表明失能老人主要集中在该年龄段。数据显示,7590岁失能老人达361万人,占失能老人的58%。(2)男性失能状况总体好于女性。从规模来看,

    13、女性失能老人约348万人,男性约270万人。老年人口失能率女性为2.55%、男性为2.12%,女性总体高于男性,且随着年龄增长差距逐步扩大。7590岁年龄段塔身明显向右凸起,表明该年龄段女性失能老人急剧增加。75岁以后,各年龄组失能老人的性别比(以女性为100)快速下降,7075岁年龄组约为98,9095岁年龄组降至54,100岁及以上年龄组仅24,男女比例接近14,反映出失能老人女性化现象随着年龄增长愈加凸显(见图1)。类别2010 年2020 年失能老人数/万人失能率/%失能老人数/万人失能率/%总计5232.956182.34男2192.522702.12女3043.353482.55城

    14、市1092.351842.07镇842.601242.32乡村3303.323102.55年龄合计男女6064 岁0.800.870.726569 岁1.161.241.087074 岁1.921.951.887579 岁3.163.073.238084 岁5.645.106.098589 岁9.668.2310.659094 岁16.4613.8417.999599 岁23.5119.3525.36100 岁及以上31.0525.2532.83年龄/岁图1 分性别、年龄的2020年失能老人数失能老人数/万人1009590858075706560男女15105051015中国老年人口失能状况及

    15、变化分析 谭睿7卫生经济研究 2023 年 3 月第 40 卷第 3 期总第 431 期2.2.2 年龄、性别分布变化(1)失能改善情况女性老年人口优于男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女性老年人口失能率下降幅度大于男性,20102020年男性仅下降0.39个百分点,女性下降了0.81个百分点。二是虽然失能老人规模女性大于男性,但20102020年男性失能老人增加了51万人,女性只增加了44万人,失能老人中女性占比也从58.13%降至56.31%。三是在低龄老年人口中出现男性失能规模及失能率高于女性的新现象,2020年6074岁年龄段老年人口中,男性失能率略高于女性;6071岁年龄段失能老人中,男

    16、性比女性多10万人左右。(2)高龄老年人口失能率显著下降,但失能老人规模增长迅速。相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除100岁及以上年龄组老年人口失能率略有上升外,其他年龄组均有所下降,6064岁、6569岁、6074岁三个年龄组老年人口失能率降幅低于1个百分点,7579岁年龄组降幅为1.18个百分点,8085岁、8589岁、9095岁年龄组降幅分别达2.32、3.02、4.50个百分点,直观反映出高龄老年人口失能率显著下降。但随着我国人口高龄化、人口预期寿命增长,80岁以上失能老人规模增长态势尤为显著,20102020年,8589岁、9094岁年龄组失能老人规模均增长了30万人左右,凸显出老年人长

    17、寿但不健康的特点(见图2)。02040608010012014060646569707475798084858990949599100年龄/岁失能人数/万人05101520253035失能率/%失能老人规模(2010年)失能老人规模(2020年)失能率(2010年)失能率(2020年)图2 20102020年不同年龄组老年人口失能状况及变化2.3 失能老人城乡分布状况及变化2.3.1 城乡分布状况城乡差异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也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典型特征5。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失能状况的城乡分布呈现出以下特征(见图3)。(1)城镇老年人口失能率总体低于乡村。2020

    18、年,城市、镇、乡村老年人口失能率分别为2.07%、2.32%和2.55%,乡村高出城市0.48个百分点。从性别角度来看,男性老年人口的城市、镇、乡村失能率差距不大,分别为1.94%、2.16%和2.24%,乡村仅高出城市0.30个百分点;但女性老年人口的城市、镇、乡村失能率差距明显,分别为2.18%、2.48%、2.86%,乡村高出城市0.58个百分点。(2)半数以上失能老人生活在乡村。按照城市、镇、中国老年人口失能状况及变化分析 谭睿图3 2020年城市、镇、乡村老年人口失能率男性05101520253035406064 6569 7074 7579 8084 8589 9094 9599

    19、100年龄/岁失能率/%城市镇乡村女性05101520253035406064 6569 7074 7579 8084 8589 9094 9599 100年龄/岁失能率/%城市镇乡村8卫生经济研究 2023 年 3 月第 40 卷第 3 期总第 431 期表3 2010年、2020年各省(区、市)失能老人规模单位:万人乡村老年人口2.07%、2.32%、2.55%的失能率测算,2020年城市、镇、乡村失能老人规模分别为184万人、124万人、310万人,占比分别为29.77%、20.07%、50.16%,一半以上的失能老人生活在乡村。(3)城市高龄老年人口的失能状况不容乐观。6084岁年龄段

    20、城乡老年人口的失能状况与总体水平基本保持一致,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表现为城镇好于乡村,但城乡差距较小。在85岁左右,城乡老年人口的失能状况发生了较大转变,城市老年人口失能率超过镇和乡村,且随着年龄增长城乡差距逐步扩大。该现象在女性老年人口中尤为显著,8590岁年龄组女性老年人口失能率乡村仅高出城市0.60个百分点,而9094岁年龄组高出1.56个百分点,9599岁年龄组高出2.72个百分点,100岁及以上年龄组高出7.82个百分点。2.3.2 城乡分布变化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城乡老年人口的失能状况呈现出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城乡差距缩小。从失能率来看,虽然城乡老年人口失能率均呈下降态势,但乡村

    21、老年人口失能率下降更为显著,2020年乡村、城市老年人口失能率分别为2.55%、2.07%,较2010年分别下降了0.78、0.28个百分点,城乡老年人口失能率差距从2010年的0.97个百分点缩小到2020年的0.49个百分点。在75岁以后的各年龄段,乡村老年人口失能率的下降幅度远高于城市,甚至已经出现了高龄老年人口失能率城市高于乡村的现象。从失能老人规模来看,20102020年乡村失能老人从330万人缩减至310万人,占比从63%下降到50.16%;究其原因,既受城镇化进程的影响,更得益于乡村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居住环境的不断改善。尽管城乡差距逐步缩小,但相比城市,现阶段乡村老年人口的失能

    22、状况须予以重点关注。2.4 失能老人地区分布及变化2.4.1 地区分布状况各地由于人口老龄化程度、老年人口规模及构成不同,以及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水平不同6,老年人口失能状况存在显著差异。从老年人口失能率来看,各地存在较大差异,失能率相对较高的前10个省(区、市)中,9个分布在北方(西藏4.56%、新疆3.32%、吉林3.24%、青海3.19%、内蒙3.15%、河北2.96%、山西2.91%、北京2.85%、宁夏2.63%);失能率相对较低的10个省(区、市)中,8个位于南方(江西1.65%、福建1.72%、贵州1.89%、广东1.96%、重庆1.96%、湖北1.97%、江苏1.98%

    23、、浙江2.04%),总体呈“北高南低”的特征,反映出北方老年人面临更高的失能风险。从失能老人规模来看,各地也存在显著差异。2020年失能老人规模前五位分别是山东(54.14万人)、河南(44.19 万人)、河北(43.87万人)、四川(42.61万人)、江苏(36.73万人),后五位分别是西藏(1.42万人)、青海(2.30万人)、宁夏(2.56万人)、海南(3.62万人)、天津(7.41 万人)(见表3)。省(区、市)2010 年2020 年省(区、市)2010 年2020 年省(区、市)2010 年2020 年北京10.8912.23安徽30.2329.59重庆15.6713.77天津6.

    24、117.41福建8.4111.44四川43.3542.61河北32.3243.87江西10.9912.59贵州15.1711.23山西15.2819.25山东37.8654.14云南19.8516.07内蒙古10.0215.00河南38.1844.19西藏1.261.42辽宁18.5322.95湖北24.1223.29陕西15.5515.87吉林9.5118.00湖南28.3629.12甘肃11.229.58黑龙江12.5415.58广东18.2530.47青海1.962.30上海12.8718.45广西13.9621.19宁夏2.012.56江苏30.0036.73海南3.023.62新疆6

    25、.709.69浙江17.9024.632.4.2 地区分布变化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2020年各省(区、市)老年人口失能状况发生了不规则变化。从失能率来看,20102020年吉林、广西、广东、新疆的老年人口失能率分别上升了0.62、0.22、0.16、0.14个百分点,其他各省(区、市)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云南降幅最大(1.62个百分点)。从规模来看,贵州、云南、重庆、甘肃、湖北、四川、安徽的失能老人规模有所下降,贵州降幅最大,减少了3.93万人,其他各省(区、市)失能老人规模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前三位分别为山东(16.28万人)、广东(12.22万人)、河北(11.55万人)。各省(

    26、区、市)老年人口失能率及失能老人规模的变化,对各地优化医疗卫生、中国老年人口失能状况及变化分析 谭睿9卫生经济研究 2023 年 3 月第 40 卷第 3 期总第 431 期长期护理等资源配置提出了新要求。2.5 失能老人供养状况及变化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多数失能老人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占53.32%),其次为离退休金/养老金(占27.41%)和最低生活保障金(占12.41%);相比2010年,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失能老人占比下降了17.01个百分点,依靠离退休金/养老金的失能老人占比上升了11.09个百分点,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家庭其他成员供养

    27、仍是失能老人最主要收入来源,家庭仍面临着较重的供养失能老人的经济负担。从居住方式来看,约77.25%的失能老人与家人同住,仅8.28%的失能老人居住在养老机构,因此家人(配偶和子女)仍是失能老人最主要的照顾者。此外,还有6.66%的失能老人处于独居(无保姆)状态,其照护问题亟待关注和解决(见表4)。表4 2020年失能老人的主要收入来源及居住方式3 主要结论及建议第一,2010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总体失能率从2.96%降至2.34%,客观反映出老年人口失能状况得到了改善。老年人口失能率下降的成果来之不易,要持续推进健康老龄化战略,巩固已有成果。一方面,继续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水平,通过健康教育

    28、,强化老年人的自我保健、疾病预防意识,不断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通过健康管理,建立综合、连续、动态的老年人健康管理档案,提升老年人社区规范化健康管理水平;通过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的诊治能力,提高老年人的整体健康水平。另一方面,加强失能预防与干预,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好老年人预防保健工作,加强重点慢性病以及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筛查、干预、分类管理和健康指导;大力发展老年康复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早期、系统、专业、连续的康复医疗服务7,减缓老年人功能弱化,最大限度维持老年人的生活自理状态。第二,20102020年,我国失能老人规模从523万人增至6

    29、18万人,客观反映出我国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快速增长。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失能老人规模还将继续扩大,如何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长期护理需求,成为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对此,可鼓励社会力量利用社区配套用房或闲置用房开办护理服务中心,支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增设护理单元或床位,引导具备服务能力和相应资质的机构将照护服务向社区和家庭延伸,支持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开设安宁疗护病区或床位,为疾病终末期患者提供疼痛及其他症状控制、舒适照护等服务,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协调发展的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体系,满足失能老人基本的长期护理需求8,9。第三,老年人口失能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尽管20

    30、102020年女性老年人口的失能状况有更大程度的改善,但女性预期寿命更长,在高龄化过程中仍面临着更大的失能风险。因此,在制定政策时必须从性别视角出发10,给予女性老年群体特别关注。同时,针对男性低龄老年人,加强健康管理、失能预防及干预,从整体提升男性老年人口的健康水平。第四,我国老年人口的失能状况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虽然20102020年城乡差距逐步缩小,但总体而言乡村老年人口失能率仍高于城市,乡村失能老人规模远大于城市,面临着更为显著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因此,必须考虑到城乡差异的现实,加快补齐乡村发展短板,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解决失能老人长期护理问题,巩固老年人口失能率下降成果。同时,对乡

    31、村配置医疗卫生、长期照护等资源时,既要考虑当前的迫切需求,又要注意城镇化发展趋势,避免因人口结构变化而造成资源浪费。第五,20102020年,各省(区、市)老年人口的失能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且存在明显差异。这就要求各地在推进实施老年社会政策时,必须结合本地实际,既要考虑老年人口失能率,又要把握失能老人规模及构成。例如西藏老年人口失能率达4.56%,但失能老人仅1.42万人;江苏老年人口失能率仅1.98%,但失能老人达36.73万人,显然两地存在不同的老年社会政策安排需求。第六,尽管20102020年失能老人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比例从70.33%降至53.32%,但家庭供养仍是失能老人最普遍供

    32、养方式,现阶段失能老人与家人同住的比例高达77.25%,反映出家庭成员是失能老人最主要的照顾者。面对这一客观现实,一要加大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适当提高保障水平,减轻家庭供养经济负担;二要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探索将家庭照顾纳入支付体系,为无收入的家庭照顾者提供适当的经济支持;三要加大困难老年人的救助力度,对失能又无其他经济收入来源的老年人,可以按规定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四要加快完善家庭照顾支持政策,大力发展家庭照护者培训、“喘息”主要生活来源占比/%居住方式占比/%劳动收入0.87与配偶和子女同住15.36离退休金/养老金27.41与配偶同住29.69最低生活

    33、保障金12.41与子女同住32.22失业保险金0.01独居(有保姆)1.65财产性收入0.49独居(无保姆)6.66家庭其他成员供养53.32养老机构8.28其他5.49其他6.14中国老年人口失能状况及变化分析 谭睿10卫生经济研究 2023 年 3 月第 40 卷第 3 期总第 431 期服务和心理关怀服务,有效提高家庭照顾者的照顾技能,减轻照护压力,提高失能老人及其家庭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参考文献1 陈习琼.中国老年人口失能现状及地区差异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5):1197-1201.2 刘玥.基于Swanson关怀理论的养老机构失能老人人文关怀照护模式的研究D.重庆:重庆医

    34、科大学,2021.3 何莹,阎波杰.基于GIS的福建省60岁及以上不健康和生活不能自理二类老年人口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9,26(1):8-12.4 潘金洪,帅友良,孙唐水,等.中国老年人口失能率及失能规模分析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8(4):3-6,32.5 林宝.中国不能自理老年人口的现状及趋势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5(4):77-84.6 景跃军,李涵,李元.我国失能老人数量及其结构的定量预测分析J.人口学刊,2017,39(6):81-89.7 钱军程,陈育德,饶克勤,等.中国老年人口失能流行趋势的分析与建议J.中国卫生

    35、统计,2012,29(1):6-9.8 谭睿.重庆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政策、成效经验与优化发展J.卫生经济研究,2022,39(4):42-45.9 谷应雯,尚越.中国失能老人照护模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非正式照护与正式照护的关系J.卫生经济研究,2021,38(1):54-57.10 贾云竹,谭琳.我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女性化趋势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2(3):1-7.作者简介:谭睿(1990),男,重庆万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卫生政策与社会保障。修回日期 2022-07-29 责任编辑 冯芳龄中国老年人口失能状况及变化分析 谭睿(上接第5页)会经济政策。其中,卫生系统政策包括服

    36、务提供政策、筹资政策、监管政策、药物人才信息等要素政策,主要通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来优化完善;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政策主要包括健康环境治理政策、生活行为方式相关政策、健康倡导与健康教育政策、疾病防控政策、健康管理政策等,主要通过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强化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来优化完善;促进健康的社会经济政策包含与健康相关的社会决定因素,如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等,主要通过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来优化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是政府主导,相关部门、专业机构、社会组织等各尽其责、协作联动,综合运用法律规制、组织保障、管理机制、资源配置、技术支撑等措施,向全社会提供卫生健康服务、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改善健康公平的有机体系

    37、。为提升人民健康促进政策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首先要明确各级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加快卫生健康行政资源优化,以健康为导向加快卫生筹资体系、要素体系、服务体系、治理体系的有效协同建设,实现以健康为中心的医疗、医保、医药协同治理。其次是提高预防为主的刚性约束,建立预防为主和医防协同的制度体系。改变碎片化、项目化投入模式,形成稳定的公共卫生一体化筹资机制。将高危人群预防性干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整合财政经费、基本医疗保险资金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建立以健康结果为导向的投入机制和人民健康战略购买机制,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医防协同、医防融合平台,加快筹资、支付、资源、信息整合,提高全民健康体

    38、检和健康管理的精准性。第三是进一步创新和深化健康中国共建共治共享机制,明确政府、社会、家庭及个人等多方健康责任,充分发挥妇联、计生协等群团组织作用,强化社会动员和互助健康机制建设,培育群众身边的健康自主互助管理组织,培训一批群众身边的健康指导员和宣传员,发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积极作用,推广环境卫生红黑榜、健康积分兑换等经验,把健康中国建设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和基层治理网格,提高人民健康促进的治理水平。参考文献1 李滔,王秀峰.健康中国的内涵与实现路径J.卫生经济研究,2016,33(1):4-9,10.2 国家卫健委:2021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5.40%EB/OL.2022-06-08

    39、.https:/ 全国爱卫办.关于开展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EB/OL.2021-08-06.http:/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212022年考核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22-02-16.http:/ 王秀峰,吴华章,甘戈.卫生健康在共同富裕中的地位作用与主要任务J.卫生经济研究,2022,39(2):1-5,9.6 威廉 迈克尼尔著.余新忠,毕会成译.瘟疫与人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20:237.7 王秀峰.健康中国战略的地位、作用与基本要求J.卫生经济研究,2019,36(4):3-6.收稿日期 2023-01-14 责任编辑 胡希家11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老年人口失能状况及变化...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_谭睿.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