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元宇宙图书馆的理论进展、实践问题与未来展望_严丹.pdf

    • 资源ID:471367       资源大小:1.91M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VIP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元宇宙图书馆的理论进展、实践问题与未来展望_严丹.pdf

    1、4特别策划图书馆杂志(2023年第2期 总第382期)Library Journal(Vol.42 No.2)元宇宙图书馆的理论进展、实践问题与未来展望严 丹1,2 徐亚苹1,2 虞晨琳1,2 蔡迎春1,2(1 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 2 上海外国语大学数字学术中心)摘要 作为最先关注元宇宙的发展并紧跟其最新前沿的领域之一,高校图书馆界进行了丰富而精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全面回顾了元宇宙图书馆理论和实践应用的进展:(1)对元宇宙图书馆的认知。(2)元宇宙技术融入图书馆的可能领域。(3)元宇宙图书馆的应用与探索。(4)建立元宇宙图书馆的理论原则、建设路径、技术基础。(5)图书馆

    2、元宇宙应用在上海图书馆和复旦大学图书馆实施的实践案例。最后,本文总结了目前的实践现状以及存在的困境和问题,进而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愿景,以期为元宇宙图书馆未来的建设发展提供参考和借 鉴。关键词 元宇宙 图书馆 理论 实践 问题 展望DOI:10.13663/ki.lj.2023.02.001Theoretical Progress,Practical Problems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the Metaverse LibraryYan Dan1,2,Xu Yaping1,2,Yu Chenlin1,2,Cai Yingchun1,2(1 Library of S

    3、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2 Digital Scholarship Center of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Abstract As one of the fields that first paid attention to the metaverse and followed its latest development,the library communities in higher education have conducted rich and brillia

    4、nt theoretical research studies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s.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reviews the progress of theorie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from the following perspectives:The cognition of the metaverse library;The possible fields of metaverse technology integration into the library;The applic

    5、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the metaverse library;The theoretical principles,building path,and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for establishing the metaverse library;And the practical cases of the librarys metaverse applications implemented in the Shanghai Library and Fudan University Library.Finally,this pa

    6、per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and then outlook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and vision.Hopefully,this paper can provide helpful information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metaverse library.Keywords Metaverse,Library,Theory,Practice,Problems,Prospects0 引言“元宇宙”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呼啸

    7、而来。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在线教学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以沉浸式虚拟体验为核心的元宇宙正是可以在此方面发挥其巨大的价值和独特的优势,为广大师生营造另一个平*本文系上海外国语大学校级规划项目“新文科背景下人文学科的数字人文适用性与融合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1114024)的研究成果之一,本研究获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通信作者:蔡迎春,E-mail:严 丹 徐亚苹 虞晨琳 蔡迎春Yan Dan,Xu Yaping,Yu Chenlin,Cai Yingchun严 丹 徐亚苹 虞晨琳 蔡迎春:元宇宙图书馆的理论进展、实践问题与未来展望Yan Dan,Xu Yaping,Yu Che

    8、nlin,Cai Yingchun:Theoretical Progress,Practical Problems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the Metaverse Library5行时空,创设在线教学的逼真环境。2022 年5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要求统筹推进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和公共文化云建设,增强公共文化数字内容的供给能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1。2022 年 7 月,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赛道行动方案发布,在行动层面上使上海成为元宇宙领域率先起跑的城市,并指出支持基于教育数字基

    9、座,研发各类数字孪生校园、虚拟现实课堂、数字教师2。在此背景之下,从智能技术应用场景探索层面逐渐进入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阶段,并且促进元宇宙与图书馆领域的融合,在元宇宙中创建图书馆,使图书馆在新理念、新技术、新空间的裹挟下获得新生,就成为图书馆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 务。元宇宙作为沉浸式体验、跨空间融合的数字世界新入口,是实现全数字沙盘、高维度仿真、解决现实社会超复杂问题的全新方法论,对实体经济的牵引赋能效应巨大3。相比初始阶段围绕元宇宙“虚拟世界”的探索,现在业界已经把目光转向了元宇宙究竟如何“以虚强实”4。这种“以虚强实”的发展导向同样可以为未来的图书馆建设汲取与借鉴。高校图书馆界作为最先关注元

    10、宇宙的发展并紧跟其最新前沿的领域之一,已经开展了丰富且精彩纷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元宇宙时代的来临对图书馆的发展将构成何种挑战,又会对未来产生哪些影响,已有不少专家学者开展了相关的理论研究,不少图书馆也已探索了相应的实践,为元宇宙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指引和方向。本文从对元宇宙图书馆的认知出发,从元宇宙技术融入图书馆的可能领域,元宇宙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的探索方向,元宇宙图书馆打造的理论原则、建设路径和架构模型等方面,全面梳理元宇宙图书馆的理论进展,并结合上海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等开展的元宇宙应用实践案例,总结目前的实践现状以及存在的困境和问题,进而对未来发展趋势和愿景进行展望,以期为元宇宙图

    11、书馆未来的建设发展提供参考和借 鉴。1 元宇宙图书馆的认知现状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新兴技术的日益发展和逐渐成熟,以此为基础的元宇宙成为近些年来最受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图书馆人以其惯有的对新生事物的敏锐度、洞察力、职业心和责任感,在第一时间就将它引入图书馆予以关联研究,并萌生了元宇宙图书馆等概念,认为元宇宙与图书馆之间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且图书馆已具有元宇宙的早期探索,元宇宙与图书馆可以进行有效融 合。1.1 元宇宙图书馆的概念与内涵当前学界尚未将“元宇宙图书馆”作为一个既成的概念或术语来提出,而更多的是探讨元宇宙与图书馆之间的关系和融合的可能。“图书馆与元宇宙”

    12、“元宇宙图书馆”“图书馆元宇宙”等都是目前常用的提法。赵志耘等认为元宇宙图书馆是指元宇宙可以通过其自身概念、技术、思维、环境等赋能图书馆建设,也就是图书馆利用元宇宙发展;图书馆元宇宙是指图书馆也可以赋能元宇宙,将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与知识组织体系应用于元宇宙建设,也就是说元宇宙利用图书馆发展54。张磊认为元宇宙图书馆将秉承元宇宙的特征,突破现实物理空间和资源的限制,为读者用户提供即时连接、动态交互、虚实相映的沉浸式虚拟空间和服务,切实推动图书馆服务业态转型升级,有效拓展图书馆服务的领域和边界、模式和效果6。李默认为图书馆元宇宙可以理解为元宇宙的图书馆应用,它通过为图书馆用户创建数字身份,使用户

    13、可以在虚拟的图书馆场景中进行学习和交流790。1.2 元宇宙与图书馆具有密切联系吴建中指出,元宇宙概念与图书馆有天然联系,图书情报工作者之所以从一开始就看好元宇宙的发展前景,一方面表明这一职业对数据和信息有着与生俱来的洞察力,另一方面是由于元宇宙与图书馆核心价值“重视交流”密切相关82。图书馆是现实和数字世界的知识传播场所,元宇宙中同样需要图书馆作为信息与知识交换的核心枢纽54,两者具有密切的关系。元宇宙技术的核心是“我”能与其他人一6特别策划图书馆杂志(2023年第2期 总第382期)Library Journal(Vol.42 No.2)起分享、交流和体验,这种分享方式是跨越空间和时间的,

    14、而交流(包括信息或书的流通,以及人际的交流)也是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之一,因此两者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其次,虚实共生、虚实融生、虚实交互等,已成为元宇宙与图书馆的共同属性和核心关键词,也使得两者产生了紧密的联系,互相融合发展。此外,范并思认为,图书馆人必须关注元宇宙的原因之一是图书馆人需要创新文化与技术文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最大引擎9。1.3 图书馆具有早期元宇宙的前身探索尽管目前图书馆对于元宇宙的研究探索处在萌芽阶段,但图书馆在多年前在虚拟世界提供相关服务的“第二人生”游戏却早已出现。早在 21 世纪初,现在被公认为元宇宙早期形态的“第二人生”大行其道之时,一些知名图书馆在其中购置

    15、地产,建起馆舍,号称“到读者所在的地方去”,在其中宣传图书馆、开设讲座,并提供参考咨询服务等,成为图书馆2.0 的重要形式1014。其被认为是元宇宙早期游戏化落地场景的体现,助推了人们对图书馆入驻到元宇宙的未来发展图景的期许1191。图书馆在虚拟世界提供服务已有一些成功案例,相关数字技术的研究和实践也表明采用 VR/AR、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等技术提升图书馆服务具有现实可行性,而元宇宙正是依托于这些基础性技术开展服务的,这为图书馆服务进入元宇宙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和实践基础1238。可见,元宇宙图书馆已然有了前身的探索,元宇宙技术应用于图书馆切实可行,亟待推 进。2 元宇宙图书馆建设的理论进展对于元

    16、宇宙图书馆如何开展建设的理论探讨可谓异彩纷呈,从元宇宙技术融入图书馆的可能领域,到元宇宙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的探索方向,再到元宇宙图书馆打造的理论原则、建设路径和架构模型等,都有学者开展了理论上的研究和构想,可以为元宇宙图书馆的实践指明发展方 向。2.1 元宇宙赋能图书馆的可能领域吴建中认为,元宇宙技术将给图书馆带来 5 个方面的好处。(1)让珍贵的资源更好地展现出来;(2)为深化数字人文研究提供了机会;(3)有利于知识发现和参考咨询的创新;(4)提升图书馆的包容性服务;(5)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利用图书馆834。对于在元宇宙时代的技术条件下,可以运用哪些新兴技术来助推智慧图书馆的发展和创建,刘炜等认

    17、为元宇宙在图书馆领域可以孕育出一大批应用,主要可以分为 4 种形态,并对其分别举了相应的应用场景和案例:(1)增强共生:增强导航,馆内寻宝,阅读行走;(2)镜像孪生:第二人生图书馆,智慧建筑,虚拟演播,会展中心,虚拟书架,数字藏品;(3)异宇再生:读者足迹,阅读账单,图说成长,活动日志;(4)虚拟原生:城市记忆,馆藏叙事,VR 内容服务,数字馆员等1014。辛海霞认为,图书馆融入元宇宙的可能及内容:(1)基于元宇宙时空整合特征实现图书馆服务场景转换,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形成一个数字化的图书馆世界。(2)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转换中实现图书馆服务边界扩展,体验将成为图书馆除文化、教育、休闲等功能外的另

    18、一功能。(3)在元宇宙打造一个更具社交集合属性的文化体验新空间,图书馆和读者均可以根据主题进行不局限于身份以及时间、空间的创意内容创作,并在这一过程中产生多元社交集合,让元宇宙图书馆更具有吸引力1192。张兴旺等指出,元宇宙可为图书馆带来 8 种核心能力:虚实映射与融合能力、精准映射与表达能力、视觉建模与可视化呈现能力、多源异构数据关联与融合能力、时空分析与协同计算能力、模拟推演未来运行发展能力、虚实融合与协同交互能力、自我优化智慧成长能力13。元宇宙在图书馆的可能领域在国外已经有相关实践,比如馆内寻宝,在美国杰克逊维尔州立大学图书馆利用元宇宙的增强现实技术创建了一款图书馆寻宝游戏,该游戏在图

    19、书馆设置谜题来寻路,从而帮助新生能快速熟悉图书馆的空间、服务和学科馆员,整个游戏过程非常有趣,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14。2.2 元宇宙应用图书馆的探索方向元宇宙或许不能立刻在图书馆中实现,但在元宇宙视角下去探讨其底层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是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方向之一,包括严 丹 徐亚苹 虞晨琳 蔡迎春:元宇宙图书馆的理论进展、实践问题与未来展望Yan Dan,Xu Yaping,Yu Chenlin,Cai Yingchun:Theoretical Progress,Practical Problems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the Metaverse Library7虚

    20、拟现实、区块链技术、数字孪生技术等都是实现元宇宙理念在图书馆中应用的核心关键。有研究者从多个方面对元宇宙中的智慧图书馆服务转型提出了具体探索方向:(1)在馆藏资源管理上实现图书的智慧排列;(2)在优化阅读体验上使读者享受动态实景阅读;(3)在文化展览推广上采取更新奇的运营模式;(4)为特殊用户群体提供全民文化服务;(5)让读者成为知识创作主体在元宇宙图书馆中拥有个人知识空间;(6)形成全民互联的线上图书馆共享阅读空间153638。杨新涯等认为,构建全新的 VR 图书馆虚拟环境,数字孪生技术支持的知识服务引擎,人工智能与虚拟环境中的学习支持,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探索等是值得探索的图书馆元宇宙技术方向

    21、124143。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探索元宇宙赋能智慧图书馆建设,可以将虚拟导览、虚拟展厅、虚拟数字人、VR 读书等作为图书馆虚拟服务体系构建的切入点162122:(1)虚拟数字人,可通过大量知识库的积累,形成一个智能咨询机器人去回答读者的问题,未来可以根据读者的个性化特征,构建一个专属的机器人,从而更能针对性和个性化地解决读者的问题;(2)图书馆虚拟导览,构建一个与实体图书馆一模一样的虚拟场景,在新生入馆之前就可以熟悉图书馆的环境,还可以在虚拟场景中开展培训和服务;(3)构建虚拟活动场景,利用元宇宙虚拟会场、虚拟展厅开展会议和展览活动;(4)在元宇宙空间实现 VR 阅读,必须重视图书馆的核心读书

    22、问题,通过线上 3D 阅读与线下 VR 体验两种方式,逐步提高阅读体 验。基于元宇宙的特性,元宇宙图书馆主要体现为沉浸式、多体验、强互动的服务场景。图书馆可以使用元宇宙技术建立虚拟建筑场景、阅读推广场景、教学学习场景、参考咨询场景等来打破现实物理空间的限制,从而加强用户和图书馆的交流,进而提高图书馆的服务和价值。国外有学者已经开始探索图书馆虚拟环境建设,包括虚拟空间的建设和学习潜力的激发,如圣何塞州立大学信息学院(San Jos State University School of Information)成立的“社区虚拟图书馆(Community Virtual Library,CVL)”,

    23、致力于将信息素养嵌入沉浸式学习环境,建立教学学习场景,其在 Inworldz和 Kitely 等 项 目 中 纳 入 信 息 素 养、元 素 养(metaliteracy)教育,从而帮助读者在虚拟空间更好发挥学习潜力、最大限度地共享资源17。此外,也有研究者提出了元宇宙图书馆 4 个方面的建设模式:开源连接与共建共享相结合、主动知识服务与用户创造内容同促进、知识产权保护与虚拟价值体系相互协调、全息场景图书馆与文明大爆发共发展187475。可见,元宇宙在图书馆具有宽广的应用前景和探索方向,值得逐步摸索和实 践。2.3 元宇宙图书馆打造的理论原则不少学者都提到了元宇宙图书馆打造过程中必须厘清并重构

    24、“人、场、物”的关系这一核心原则。李洪晨等指出,构建沉浸式的元宇宙图书馆并不是简单地在元宇宙世界建起一座数字化图书馆馆舍,还需要重构元宇宙图书馆的“人、场、物”之间的关系,人类在现实世界是独立个体,通过 VR/AR 设备、脑机接口和人机交互等技术链接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参与元宇宙图书馆活动。因此,可从物理层、技术层和职能层展开元宇宙图书馆架构,其中物理层是实现元宇宙图书馆沉浸式交互的设备基础,技术层是元宇宙图书馆沉浸式交互实现的技术基础,职能层通过赋予元宇宙图书馆更多职能使用户参与图书馆活动时更具沉浸感19。赵星等构建书理学框架下的图书馆元宇宙,依照“书人用”轴心来解释图书馆元宇宙理论,“书”

    25、扩展出信息资源空间再造,“人”扩展出数智人与生物人的集成,“用”则转化出交互创造向社会赋能,数字资源是基础、数智人是关键、交互创造是目的的基本理念。元宇宙三大原则为元图书馆提供理论指导,虚实互动原则体现为图书馆实体资源和数字资源的集成互动,技术互联原则体现为机械电子技术与数字网络技术的联合应用,人文互利原则体现为一切以用户便利为归依的服务设计20。元宇宙打造的数实融合空间也是智慧图书馆要打造的,通过元宇宙的技术体系,从网络连接、数据处理、确权认证、虚实交互和内容8特别策划图书馆杂志(2023年第2期 总第382期)Library Journal(Vol.42 No.2)生产 5 个方面打造智慧

    26、图书馆,将数字空间有效链接到图书馆物理空间中的人、书、场等元素,但必须遵循科技伦理,跟进法律保障,同时注重隐私风险、产权风险和治理风险21。国外学者对于知识产权和隐私风险比较关注。在元宇宙图书馆中,图书馆需要将电子图书给读者而不是纸质图书,这里就涉及电子书的知识产权和版权问题,如果电子出版商与元宇宙不合作,图书馆就无法在元宇宙中流通该出版商的电子书,限制了元宇宙图书馆的信息访问服务22;元宇宙图书馆的隐私风险更大,图书馆的数据库将更容易受到黑客攻击,元宇宙图书馆需要建设强大的网络安全设施才能保证用户的隐私数据、数据资产等的安全23;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印第安纳和俄克拉荷马 3 所大学图书馆共同参

    27、与 3D/VR 资源开发和再利用制定图书馆策略(Developing Library Strategy for 3D and Virtual Reality Collection Development and Reuse,LIB3DVR),该项目针对 3D/VR 资源建设中的数据管护、隐私保护、所有权和许可协议的研究24。也有学者提到图书馆可以数字藏品为内容创新开端,以打造图书馆元宇宙为空间创新目标,实现数字资产、知识内容和交流空间的关系再塑,开拓生物人、数智人、机器人并行知识交流的场景2534。这些理论探讨都涉及了元宇宙图书馆建设中“人、场、物”的关系重构,这也从本质上反映了用户(真实人和

    28、数字人)、资源(实体资源和虚拟资源)、环境(真实场景和虚拟场景)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互相交流是元宇宙图书馆最终需要突破和实现的方 向。2.4 元宇宙图书馆建设的路径与架构关于如何建设元宇宙图书馆,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研究,并提供了建设的路径。任树怀认为元宇宙时代的到来为实现“智慧的图书馆化”带来了新的机遇,图书馆应当结合元宇宙技术探索将智慧图书馆化的可能途径,重点是构建融合显性与隐性知识的专家知识库,建立虚实相生的智慧平台,实现多元知识的智慧管理和协调等26。沈阳对于如何建立标准元宇宙这一话题提出了指导构想:第一步是数字孪生,这意味着将真实世界的数据(时空数据)扫描到电脑当中去。第二步的关键则

    29、在虚拟人,在元宇宙里与虚拟人进行交互,可称为虚拟原生。第三步则是真实人与虚拟人之间的交流,这也是一个虚实共生的 过程27。也有学者尝试构建了元宇宙图书馆的基本架构。李默基于元宇宙的技术基础、基本特征、核心要素和智慧图书馆平台常用体系架构模型,设计了图书馆元宇宙的体系架构,将其自下而上分为 6 大层:物理层,是整个图书馆元宇宙体系的根基,是产生数据、储存数据、分析数据以及应用数据的载体;软件层,主要负责加工、分析和处理物理层获取的数据,在物理层的基础上构建图书馆元宇宙的基础设施;数据层,包括数字孪生、数联网等各类数据中心以及数字模型等功能模块,重点处理数据互联互通问题,实现数据的管理、存储、传递

    30、及集成,为元数据图书馆体系架构的运行提供数据支撑;规则层,是在数据层的基础之上,为海量数据的应用建立一系列规则,并最终形成完善的图书馆元宇宙数字监管体系;应用层,以大数据、虚拟现实、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为支撑,与图书馆元宇宙进行深度融合,为用户提供各种具体应用功能;交互层,为用户提供图书馆元宇宙入口,包括软件应用和硬件支持两部分79192。辛海霞从图书馆基础设施、资源建设、效能评估和架构设计的 4 个层面开展元宇宙图书馆建设。图书馆基础设施(特别是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进行顶层设计,为适应元宇宙应用升级基础设施;图书馆信息资源进行智能化处理,对已有的资源进行抽取、表达、计算等,实现一站

    31、式完成知识获取、知识建模、知识管理、知识应用;图书馆信息资源需要资源虚拟化、知识化和语义关联,实现沉浸式知识服务;图书馆架构设计变革创新,融合和对接软硬件及各种制度,进行全方位、全流程、全空间、全信息链、全服务链的深层变革,重塑组织形态和管理流程体系,达到数字化基础上的网络化、智能化、互动化、可视化和泛 在化119293。严 丹 徐亚苹 虞晨琳 蔡迎春:元宇宙图书馆的理论进展、实践问题与未来展望Yan Dan,Xu Yaping,Yu Chenlin,Cai Yingchun:Theoretical Progress,Practical Problems and Future Prospect

    32、s of the Metaverse Library93 元宇宙图书馆建设的实践问题在当前的元宇宙背景下,已有部分高校图书馆应用了相关理念和技术开发了智慧图书馆的创新项目和应用实践,并不断探索基于元宇宙技术的智慧图书馆的建设路径,还进行了一定的元宇宙与图书馆融合的创新活动。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探索性的经验,但也遇到并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和困境,亟待后续不断完善和解决3.1 图书馆元宇宙应用的实践与案例上海图书馆在 2018 年启动东馆建设时,构想了一个庞大的信息化升级计划,不仅要将数字图书馆推向智慧图书馆,也规划了一批元宇宙应用项目。虽然一开始的名称并不是叫做元宇宙,而且也缺乏统一的架构设计,

    33、但后来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先考虑特色应用开发,将来再将它们连接起来。目前已经开展了 4 个元宇宙相关项目的开发实践,包括“红色骑行”“家族迁徙”“NFT 读者证”“古籍区块链”等101516。此外,上海图书馆东馆结合图书馆智慧空间以用户为主导的服务理念,融合元宇宙相关技术,创建了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虚实相生的服务场景,包括读者阅读画像、线上虚拟办证、数字孪生空间、资源发现与展示、智慧阅读空间、图书馆智慧运营等28。王世伟认为上海图书馆东馆是对中国特色智慧图书馆发展的全新探索与成功实践,不仅书写出中国特色智慧图书馆历史发展的崭新篇章,而且标志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跃升为世界智慧图书馆发展的增加 级。复

    34、旦大学则成立了“复旦阿法迪共建智慧图书馆学研究中心”,致力于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元宇宙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如数字基座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建设。该研究中心借鉴数据中台的理念,建设了复旦大学智慧图书馆数字基座,构建图书馆数据能力。通过数字基座,工作人员可以充分采集数据、全面整合数据、深度利用数据。数字基座不仅仅是个技术平台,还是一套支持图书馆全面数据化的架构和数据基础设施;是实现图书馆全面数字化的一个解决方案;是一套持续不断把数据变成资产并服务图书馆业务的机制;是依据图书馆特有业务模式和组织架构的一种战略选择和组织形式29。这为后续引入元宇宙技术开展全方位的智慧图书馆建设打下了

    35、良好的基 础。3.2 图书馆元宇宙落地的困境与问题(1)缺乏统一的图书馆元宇宙联通平台刘炜在评价当前上海图书馆开展的元宇宙项目实践时指出,从开发角度看,目前元宇宙应用的开发平台和技术栈尚未成熟,缺乏完整的、能够从底层到框架、从内容到交互、从故事到体验全面兼顾的解决方案,有的还只是一些技术的拼凑。上海图书馆虽然开展了多项元宇宙相关项目的探索和实践,但目前缺乏一个完整的平台将这些项目连为有机整体,缺乏一个能够提供统一的、互联互通沉浸空间的虚拟上图来容纳所有的相关资源和服务1016。这是当前各个图书馆开展元宇宙应用实践时最大的问题,项目应用往往都是零散的,服务功能各自为政,无法形成统一的有机整 体。

    36、(2)馆员与用户的元宇宙素养明显不足在元宇宙图书馆中,对图书馆馆员和读者等用户的数字素养、信息素养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求馆员具备真实世界的服务能力,还要熟悉虚拟场景应用和相关工具操作,对读者用户而言则需要具备正确使用相关平台及在元宇宙场景中操作各项应用的能力。而目前大多数图书馆员对于元宇宙的相关数字技术的跟踪和应用能力还明显不足,不具备胜任在元宇宙图书馆中提供相应服务的能力。很多用户也会不熟悉相关的元宇宙场景操作,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举办的元宇宙场景会议还专门为用户提供了一份元宇宙会场操作指南,详细指导用户进入虚拟会场的具体操作方法,但仍有用户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不同问题,相关的数字素养亟待提 升。

    37、(3)元宇宙技术实际应用存在较高门槛元宇宙技术的应用门槛较高。以 VR 技术为例,VR 技术目前在图书馆应用主要以现场体验为主,如新技术体验室、创客空间等,仅停留于表面认知,缺乏长远项目规划,导致我国图书馆 VR 应用形式单一,缺少 VR 创新服务内容30。加之 VR 使用存在一定门槛,一是10特别策划图书馆杂志(2023年第2期 总第382期)Library Journal(Vol.42 No.2)操作门槛,VR 技术相关的头盔、眼镜和手柄等专用硬件操作比复杂,需要技术人员的培训指导。二是成本门槛,除了配置这类硬件产品之外,还需专门设计或购买相关的应用场景的软件,图书馆亟待培养跨学科、具有

    38、VR 技术的综合馆员。这些导致元宇宙技术在图书馆的推广与普及仍在一定障碍。如何使元宇宙相关技术从理论落地到实际应用,还需要漫长的过程,需要通过元宇宙的快速发展牵引图书馆行业的改变1238。(4)元宇宙技术引入图书馆可能的负面影响非同质化代币(Non-Fungible Token,简称 NFT)是建立在区块链之上的一种数字加密代币,是元宇宙应用中比较重要的技术。NFT在图书馆中的主要应用场景为收藏、展示、拍卖、文创和服务等维度,但 NFT 同时也带来了潜在负面影响。在技术层面,NFT 系统存在不稳定因素,可能丢失相关 NFT 资产;在经济层面,NFT 存在巨大泡沫,具有交易风险与非法金融交易的风

    39、险;在伦理层面,相关利益者为了抬高 NFT 价格故意毁坏实体馆藏,怂恿“真品”和“复制品”驱利浮躁的社会风气;在社会层面,NFT 的制作能源消耗大,对环境不好,图书馆可靠社会形象可能会因为 NFT 的负面影响而遭受损害31。4 元宇宙图书馆建设的未来展望元宇宙下的智慧图书馆未来可能有哪些发展趋势和创新突破,学者们进行了预测和展望。对未来元宇宙支持下智慧图书馆发展有哪些愿景,学者们也纷纷勾画了美好蓝 图。4.1 元宇宙图书馆的发展趋势(1)确立用户数字虚拟身份的有效认证在现实的物理空间中,用户以群体组织的形式生存,各群体间因各种各样的因素相互关联,群体中的每个个体都扮演着各式各样的角色,但他们的

    40、本体都是独立且唯一的。在元宇宙环境下,现实世界的人类以虚拟分身的数字身份进入不同的元宇宙空间活动,尽管用户在元宇宙空间中的身份是多重的,但在现实世界中的本体是唯一的。用户在现实环境的物理空间中的成就与经历各有不同,当用户在虚实一体化的元宇宙空间中以数字身份获得满足感与体验感后,回归到现实生活中会渴望获得数字身份认同感,在心理上用户渴望在元宇宙空间中的收获可以获得与现实空间中同等效力的价 值32。(2)促进用户在多元场景中的沉浸体验元宇宙图书馆中的场景应能理解用户的内心感受,通过动态、适宜的交互方式来完成人与场景之间的信息传递,场景也能鼓励用户积极表达内心情感,不断理解、满足用户的真实需求,最终

    41、达成人与场景的互适、互促。元宇宙图书馆还应该加入全息、融合的多元叙事逻辑,拥有公共、半公共、社区、小组和私人等多种社交场景,提供可拓展、强感知、自适应的场景化服务,满足多种空间互换和角色扮演,并通过丰富的沉浸体验和互动协作,体验到共情、理想、生动的多维人生,引发用户的情绪共鸣187576。(3)创设用户内容创造和知识共享环境用户在虚拟空间里读书时,可以通过与志同道合的个人建立联系,分享心得体会,获得阅读文化认同,体会到读书的另一种乐趣。让用户在元宇宙图书馆中找到稳定增长的价值创造机会,从而吸引更多用户投身到新知识的价值创造中,让元宇宙图书馆成为知识和社会价值增量的新领地。用户可选择独立创作,或

    42、依兴趣特长分成多个社群并按照创作规则和共识机制进行群体创作,在推动用户主动创作、协同创作并为用户带来美好感知体验的同时也能把情绪态度、创作成果带到现实世 界中1875。(4)实现数字产品确权并推动价值交换在元宇宙中用户创造的价值更多的是以数字资产的形式存在,而数字资产在不断地交换和流通中才能体现出价值。在元宇宙环境下,用户将产生各式各样的数据并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存储在云端,他们渴望数字资产能够在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中流通。数字资产的流通不仅是为了让其价值发挥最大的效用,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元宇宙为现实世界赋能。在元宇宙图书馆中,需要实现数字产品和知识产权的确权,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对数字内容进行确严

    43、丹 徐亚苹 虞晨琳 蔡迎春:元宇宙图书馆的理论进展、实践问题与未来展望Yan Dan,Xu Yaping,Yu Chenlin,Cai Yingchun:Theoretical Progress,Practical Problems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the Metaverse Library11权、授权、交易、使用和追踪,打造安全、闭环的版权链,解决数字版权的归属和纠纷问题。用户生产、创造活动所产生的价值将以统一的数字货币形式被确认和确权,用户可以使用这些数字货币在元宇宙平台内进行消费,也可以兑换成现实生活中的法定货币,经济系统的互通是驱动和保障元宇宙不断变化和

    44、发展的动力引擎33。(5)尝试以数字藏品探索资源价值重塑图书馆可以参与塑造传统藏品的数字资产功能,以“数字藏品”创新馆藏资源的生产、传播和利用方式。图书馆具有丰富的古籍、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图片、电影资料、地方志、民族民间文艺等资源,若以数字藏品形式将区块链技术等应用于图书馆资源的数字资产化,在保留原始资源所有权的基础上,可实现馆藏资源的价值多样化,推动文化以新的形式传承、收藏和使用。可基于区块链作为数字藏品的技术基础,从而通过这一技术实现去中心化的文化资源数据存储、传输、交易以及数字内容分发。此类数字藏品既有区块链对其所有权和流通溯源的保障,也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分割性,可实现图书馆在保留原始权

    45、限基础上的馆藏利用与开发2535。4.2 元宇宙图书馆的未来愿景(1)图书馆成为一个元“元宇宙”元宇宙图书馆的终极目标是建成一个所有应用完全联通、人场物各元素自由融通的统一平台,真正实现万物互联的自由利用状态。未来的图书馆有望成为崭新的元宇宙平台,其中每本书就是一个元宇宙,每个读者也是元宇宙。当元宇宙构建足够简单,每个故事、每个领域的知识都可以嵌入图书馆运行环境,那么图书馆就是一个元“元宇宙”,或者多重元宇宙的入口,图书馆员就是领航员,可以带领读者任意穿越,体验更加丰富的无限人生1016。(2)在元宇宙图书馆中开展知识服务随着元宇宙平台的到来,在虚拟环境中开展知识服务必将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重点

    46、之一。图书馆应该完善文献资源的信息管理体系,在全面资源数字化的基础上对知识服务进行模式创新,同时对虚拟知识服务流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实现知识群体的互动交流,并积极探索如何利用元宇宙技术将文献内容转化为知识,在元宇宙中开展更多元化的知识服务1623。图书馆需要创新知识服务模式,要对已有资源进行虚拟化、知识化和语义关联建设,确保知识能在多场景发现和多维度呈现,知识服务才具有便捷性、新颖性,更好支撑跨学科研究,如帮助科研人员在开展跨领域研究中提供跨专业的知识指导与帮助、更精准找到跨专业合作伙 伴。(3)建设基于元宇宙的全智慧图书馆图书馆的元宇宙发展战略,可以结合智慧图书馆建设,一方面继续完成文献数

    47、字化、数据化的基础工作,完成数字文献资产的确权,为开展知识服务做好资源储备;另一方面,在经过读者授权的前提下,构建起读者的行为大数据,根据读者的真正需求,按需、按时精准地提供,且最好都是经过人工智能重组后的知识,能实现自然语言的文本描述,而不是目前的单一的文献条目或全文1241。全智慧图书馆的最终目标是要完成孪生数字图书馆的构建与现实图书馆全智能的实现,此时的全智慧图书馆的服务将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在元宇宙中全智慧图书馆为用户提供数字身份核实,使用户以数字身份自由进入不受现实因素限制的图书馆虚拟空间,同时现实图书馆中的智慧服务达到全智能阶段1534。在元宇宙相关技术支持的智慧图书馆里,大家可

    48、以 24 小时随心所欲的学习,可以在各种场景下开展实践,学习是灵活且有个性化的,跨越融通的学习环境中,师生全时空的交流与互 动。5 结语面对扑面而来的元宇宙热潮,图书馆界应认识到这股热潮的多面性,并思考如何在应用新技术的同时更好地引导技术向善和人文关怀,理解应用元宇宙的理论和实践,正视未来图书馆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图书馆界应该寻求多方合作,不断探索图书馆与元宇宙的融合方案34。元宇宙为图书馆未来的发展勾画了美好的蓝图,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理想化的12特别策划图书馆杂志(2023年第2期 总第382期)Library Journal(Vol.42 No.2)参考文献 1 中国政府网.中共中

    49、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EB/OL.http:/ 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赛道行动方案 EB/OL.https:/ 丁乙乙.上海发力“元宇宙”:以创新姿态打造国际数字之都“新名片”J.上海信息化,2022(10):612.4 齐旭.元宇宙“以虚强实”N.中国电子报,2022-05-31(6).5 赵志耘,林子婕.元宇宙与智慧图书馆:科技赋能文化新路径J/OL.图书情报知识:1112023-01-11.http:/ 张磊.元宇宙图书馆:理论研究、服务场景与发展思考 J.图书馆学研究,2022(6):917.7 李默.元宇宙视域下的智慧图书馆服

    50、务模式与技术框架研究 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2,45(3):8993;88.8 吴建中.元宇宙,让图书馆更智慧 J/OL.图书馆 杂 志,2022-12-16.https:/ 范并思.图书馆元宇宙的理想 J/OL.中国图书 馆 学 报:142022-11-30.http:/ 刘炜,祝蕊,单蓉蓉.图书馆元宇宙: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J.图书馆论坛,2022,42(7):717.11 辛海霞.从技术概念到研究议题:元宇宙图书馆走向何种未来 J.图书与情报,2021(6):9095.12 杨新涯,钱国富,唱婷婷,等.元宇宙是图书馆的未来吗?J.图书馆论坛,2021,41(12):3544.13


    注意事项

    本文(元宇宙图书馆的理论进展、实践问题与未来展望_严丹.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