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研究生学术写作“眼高手低”...社科类研究生的扎根理论研究_陈立娟.pdf

    • 资源ID:467653       资源大小:1.33M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研究生学术写作“眼高手低”...社科类研究生的扎根理论研究_陈立娟.pdf

    1、中国高教研究2023年第2期一、问题的提出学术写作是导师、研究生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议题。就目前研究生的学术写作现状来看,当前研究生学术写作中的种种问题,阻碍了研究生学术的长期发展,无形中遮蔽和消解研究生学术写作的创新性。其中,“眼高手低”问题极为突出。2019年3月,教育部在 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 中明确指出:各研究生培养单位需“狠抓学位论文质量,严格执行学位授予全方位、全流程管理”1。事实上,“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在共性上讲,都是有关创新见解的记录和知识创造的总结,都要求在已有知识基础上有所创新和突破”,“除此之外,在中心论点、论据、论证过程、结构层次、表述风格等写作基本要

    2、求上也具有相似性”2。因此,提升研究生的学术写作水平已经成为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关键环节。为提升研究生的学术写作能力,各高校在研究生学术写作培养中不断加大学术写作训练力度,注重在写作环节中培养研究生的学术思维力和行动力。尽管高校研究生管理者、导师从多维度提升研究生的学术素养,但就目前研究生学术论文的质量而言,不少导师持“堪忧”态度3。对于这种学术论文质量不高、学术写作不扎实的情况,可以归咎于研究生学术写作的“眼高手低”。学术写作“眼高手低”是指研究生对自己的学术素养主观上估计过高而客观上行动能力欠缺的一种表现。学术界关于研究生学术写作进行了多维度探究,主要集中在三大方面:一是从问题视角对研究生学

    3、术写作选题与论证4-5等某一维度进行剖析阐释,二是主要关注研究生学术写作理应具备的“学术素养”3,6-8,三是聚焦于影响研究生学术写作质量的相关因素9-11,不过既有研究主要关注研究生学术写作问题意识12-14、思维与逻辑训练15-17、论文结构以及知识创新18-19等学术写作过程性问题。然而,不管从何种维度对研究生的学术写作进行研究,它都未充分阐释研究生学术写作“眼高手低”现象的形成机制与运行逻辑。已有研究从研究生外在的学术表现来分析当前研究生学术写作行动中存在的问题,为分析研究生学术写作素养培养提供了可借鉴之处。但尚且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忽视个体因素在学术写作中的作用,对研究生整体学术成长

    4、解读有限;二是少有研究运用扎根理论研究研究生学术写作“眼高手低”现象。鉴于此,本研究将聚焦研究生学术写作的阶段性变化,探究研究生学术写作“眼高手低”现象的形研究生学术写作“眼高手低”现象的形成机制与运行逻辑基于194名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的扎根理论研究陈立娟摘要:研究生学术写作“眼高手低”现象是当前研究生培养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194名研究生进行深度访谈,认为“知-信-行”是“眼高手低”现象的主要形成机制。就学术写作运行逻辑而言,“知”是基础,“信”是关键,“行”则是外在表现。针对研究生学术写作“眼高手低”现象中熟知非真知:知识“拿来”不会用;似信非信:态度“消沉”不坚定;行之

    5、惟艰:行动“缓慢”难始终的三阶段问题,提出研究生需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知识图谱,坚定学术信念并保持积极学术心态,践行学术写作以确保行动在场。关键词:研究生;学术写作;眼高手低;知-信-行;扎根理论DOI:10.16298/ki.1004-3667.2023.02.11812023年第2期中国高教研究成机制与运行逻辑,在此基础上构建研究生学术写作“眼高手低”现象形成机制,为研究生学术写作所需的素养及其培育、行动提供建议。二、研究设计(一)研究方法本研究力图以研究型大学的人文社科类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通过深度访谈获取研究资料,借助NVivo 12 plus进行程序化三级编码、分析

    6、、归纳访谈资料并尝试从经验材料中构建理论模型,探索“研究生学术写作 眼高手低 现象的形成机制”,以此为研究生学术写作改变“眼高手低”现象提出针对性建议。(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本研究锁定“研究生学术写作 眼高手低 现象”这一核心问题,为确保访谈资料的质量,一方面遵循受访者的选择符合关系性抽样原则,另一方面考虑到以下因素:研究生有学术写作经验,正在进行或完成学术写作;真实身份为在读研究生;学术写作超过两篇,并有文献阅读、同伴学习、师生交流等学习行动。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在前期搜索文献和初步访谈时发现人文社科类研究生比理工科类研究生学术写作“眼高手低”现象更为普遍和突出,故将样本锁定为人文社科

    7、类研究生。数据资料的收集主要集中在S省、Z省、H省、JL省、JS省及S市、C市等两个直辖市中设有硕士点、博士点的“双一流”建设高校、普通本科高校,共计16所院校,其中研究型大学10所,应用型高校6所。具体而言,采用理论抽样方法,基于扎根理论的饱和度原则,每次访谈后都进行初级编码整理,并与先前的访谈材料作对比,直到不再出现明显的新概念、范畴为止,最终样本为194名研究生,受疫情影响,访谈采用线上访谈的形式,每位受访者的访谈时长均在30分钟以上,最长的访谈时长为89分钟。访谈对象的身份信息如表1所示。受访者的男女比例为4 6;学科类别为文学、教育学、社会学等人文社科类的研究生,就学历阶段来看,硕博

    8、生比例为3 7,博士生比重相对较高,根据样本资料来源,本研究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如L-D-01表示“文学博士研究生”,L-M-02表示“文学硕士研究生”)。(三)资料分析1.一级编码(开放性译码)。对收集得到的语音资料转译为文本资料并抽象为概念,将频次较高的概念保留(两次及以上频次的概念和一次但非常关键的内容)。在反复分析、比较基础上进行概念化、表1访谈对象身份情况基本情况性别学科类别学历阶段具体分类男女文学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法学管理学哲学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人数84110324125242017161967127比例43.3%56.7%16.5%21.1%12.9%12.4%10.3%

    9、8.8%8.2%9.8%34.5%65.5%范畴化。为降低研究者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在编码过程中概念或范畴的名称尽量以原始资料中的表述内容为依据;对未能很好抽象概括的句子尽量以文献资料中的名词来代替。通过对访谈资料进行一级编码,最终得到28个概念和9个范畴,如表2所示。表2开放性译码分析范畴化闻知说知亲知情感概念化A1他人经验A2知识水平A3认知程度A4陈述性知识A5逻辑思维A6理论思维A7创新思维A8直接经验A9注意力A10知识记忆A11意志A12理智感A13写作情绪标签化a1教师讲述a2文献内容a3同伴展示.a6现象a7内涵a8概念.a12理解a13阐释a14模糊.a18定义.a23推理.

    10、a29理论.a33独特意义.a38自己获得.a45不专注.a53储存.a59难以克服.a64好奇心.a67厌恶.范畴化情感行为效果期望自我效能感犹豫不决不由自主半途而废概念化A14写作价值感A15决心A16知觉益处与障碍A17学术成果A18关注点A19兴趣A20动机A21努力程度A22写作信心A23写作目标A24写作压力A25群体关注A26写作需要A27毅力A28写作问题标签化a72不被认可.a76不能够.a81放弃.a85被拒稿.a90论文发表.a96分散精力.a102循序渐进.a108懒散.a114迷茫.a120不明确.a126发表困难.a132研究热点.a138导师任务.a144持续进行

    11、.a150逻辑混乱.2.二级编码(主轴译码)。在一级编码的范畴上建立范畴归属或呈现出概念之间的类属关系,二级82中国高教研究2023年第2期编码时在仔细分辨内涵异同的基础上提出主范畴。本研究共得到3个主范畴,其关系内涵如表3所示。表3主范畴与范畴及范畴内涵主范畴知信行范畴闻知说知亲知情感行为效果期望自我效能感犹豫不决不由自主半途而废内涵阐释指研究生从他人经验知识的感知,即对学术知识的知觉状态。研究生学术写作在“闻知”阶段从他者经验获取知识水平和认知的程度。研究生基于逻辑思维、理论思维、创新思维形成的“说知”阶段。说知是在闻知的基础上,想要表达却难以抽象概括。研究生基于直接经验获取的知识。学术写

    12、作注意力、知识记忆直接影响亲知的行为表现。研究生对目前学术写作现实困难的认知与感受。个人的意志、理智感、学术写作情绪与价值感影响学术写作的情感。研究生知觉到学术写作的益处和障碍,进而产生期望。个体的决心、毅力、学术成果、关注点影响行为效果期望的状态。研究生成功地进行和完成学术写作或解决学术写作问题的信念,是研究生进行学术写作的信心和抵制诱惑的控制力。个体的学术写作兴趣、动机、努力程度、写作信心都会影响自我效能感。研究生受写作目标与写作压力的影响表现出犹豫不决导致“眼高手低”研究生学术写作跟随群体关注研究热点的从众行为、导师布置任务引发写作需要导致“眼高手低”研究生学术写作受自身学术写作毅力不坚

    13、定、写作问题干扰导致“眼高手低”3.三级编码(选择性译码)。在二级编码的基础上选择以“研究生学术写作 眼高手低 现象的形成”为核心范畴来进行归纳和统领,将核心范畴与其他主范畴关联起来,并进一步呈现出不同概念与相应主范畴之间的类属关系,尝试以逻辑推理形式构建出新的理论框架。最终形成“研究生学术写作 眼高手低 现象形成机制”,框架如图1所示。图1研究生学术写作“眼高手低”现象形成机制4.理论饱和度检验。在三级编码过程中,编码到第194名访谈资料时达到饱和状态,为对研究进行可信度的检验,研究者利用预留的3位受访者的访谈资料进行了理论饱和度检验。检验结果并未发现新的概念、范畴、类属关系。这说明研究生学

    14、术写作的核心概念被充分挖掘,研究处于饱和状态。三、“眼高手低”形成机制:基于“知-信-行”运行逻辑的阐释基于上述扎根理论分析可知,研究生学术写作“眼高手低”现象的形成主要在于“知-信-行”三个阶段在写作实践上的阻碍问题,下面将主要从熟知非真知、似信非信、行之惟艰进行剖析。(一)熟知非真知:知识“拿来”不会用“熟知非真知”是指研究生学术写作知识的模糊或虚假,具体来说,研究生表面上知道学术写作的轮廓,而对学术写作的知识与方法没有加以深思。在对访谈资料进行质性分析后,研究生学术写作在“知”阶段大体可以分为3种样态:闻知、说知、亲知。基于此,本研究提出研究生学术写作中“知”对“眼高手低”现象的形成至少

    15、存在3种影响。1.闻知。闻知是指从书面文字或他人语言中获取知识,换句话说,知识来源于他人的经验、理性、直觉活动。研究生的“闻知”一定程度上造成学术写作“眼高手低”现象,主要表现在学术写作之前,研究生虽然明确了学术写作主题或意向,但其学术写作知识的习得主要源于已有文献中的显性知识,主要体现在阅读文献过程中将察觉的与研究主题相关的碎片化显性知识单纯占有为个体知识,却没有进一步追思、内化,更没有解答、论证自身的研究问题。如受访者所言:“我感觉自己储存了很多知识,在进行学术写作时,提取相关知识论证、解答研究问题时却又不知如何着手。”(P-D-03)由此来看,研究生的“闻知”仅仅是停留在知识浅表化理解阶

    16、段,即便具有学术写作的积极性,但探求新知的行动力缺失,努力程度达不到,致使学术写作信念萎靡。虽然闻知并不能完全导致研究生学术写作“眼高手低”现象,但延缓了学术写作的行动,推迟了学术写作进度。2.说知。“说知指用推理方法得到的知识,它不受空间的限制”20。说知对学术写作“眼高手低”现象的影响主要源于研究生思维力迟滞。“思维力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能力,是科学认知过程中智力结构的核心”21,研究生学术写作的思维力至少表现为逻辑思维、理论思维、创新思维三者的融合。其一,缺乏完整的知识体系建构。事实上,完整的知识体系建构是逻辑思维的先决基础,然而,学术写作知识的浅表化、非结构化致使研究生在

    17、表述与论证学术观点时思维逻辑不清。受访者表示:知识提取时千头万绪,杂乱无章。(S-M-119)也就是说,在学术写作中,研究生的浅层认知难以激发深度思考,往往将两个相互矛盾的理论拼接在一起,以致逻辑思维迷失,在学术写作时“概念界832023年第2期中国高教研究定形式化、命题论证事理分离与体系建构支离破碎”22。其二,误将经验思维当作理论思维。研究生虽然能够简单推理肉眼“看”到的事物或现象,但难以抽象概括出事物的特征、现象的内在机理。其三,学术创新思维不足。在学术写作时,研究生往往只是变换句式结构复“说”他者观点,而忽略了与被引作者、学术观点对立者或持同者以及读者进行学术对话,“眼”里想要阐释清楚

    18、学术观点,但在表达时经常乐于“阐”苦于“释”。3.亲知。亲知指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的实践知识,具有直接现实性、主观能动性。研究生学术写作“眼高手低”现象的形成主要在于没有践行“亲知”。分析资料发现,部分研究生惯用研究方法来包装自己的学术写作,在运用实证研究法、质性研究法进行学术写作时注重引用国内外知名学者的权威观点来支撑自己的研究问题,而疏于分析观察、访谈获得的经验事实材料。换句话说,研究生会对拟定主题进行初步构思和深入思考,会积极主动围绕研究问题集中注意力查阅文献、逻辑演绎、辨证综合,力求通过逻辑演绎获取“新知”,这确实采用了“亲知”的研究方法,却难以将个体经验进一步提炼,不足以抽象出与自身研究

    19、问题相匹配、高度凝练的知识材料。也就是说,研究生注意力的分配难以兼顾、弥合理论与实践的鸿沟,未能真正达到知识内化的“亲知”。如受访者所言“拟定好写作主题后,我当然会积极投入到 看 和 做,也尝试将自己 看 来的知识与 做 来的知识很好地结合,但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难以寻觅他们的契合点。”(H-D-29)这就导致研究生学术写作游离于知识与经验之间,难以真正化为己知。事实上“知是行之始”23,研究生的“真知”是学术写作行动的前提。而研究生在学术写作前以及学术写作过程中,由于知识“拿来”不会用导致过度停留在写作表面、简单堆砌文字。由此,本研究提出研究命题:研究生通过闻知、说知或亲知等造成研究

    20、生学术写作“眼高手低”现象。(二)似信非信:态度“消沉”不坚定如果说研究生学术写作的“熟知非真知”是“眼高手低”现象形成的初因,那么信念则是影响学术写作完成的关键所在,具体来说,“具备了知识,只有采取积极的态度,对知识进行有根据的独立思考,对自己的职责有强烈的责任感,就可形成正确的信念,就可支配自己的行动”24,相反,研究生学术写作“信”的动摇则会造成学术写作“眼高手低”的现象,具体表现在学术写作的情感、行为效果期望、自我效能感三个方面。1.学术写作情感浮于表面。学术写作情感是指研究生对学术写作本质的观点、看法及好恶情感。情感与意志、写作情绪与能力有着密切联系,情感的好恶是意志能否持久的首因。

    21、研究生在学术写作中往往会遇到问题模糊、理论不足、逻辑推理困难等问题,当意志力动摇或缺失时,对自己的学术观点经常左右摇摆,缺乏“对论文选题进行自我追问与确证,造成后续的研究步履维艰乃至半途而废”25。而意志力作为非智力因素在研究生学术写作中可以使研究生坚持写作,并在写作过程中对某一学术观点深度挖掘,在循序渐进中实现从浅表知识到深度知识的逻辑表达和阐释。资料分析发现,学术写作“眼高手低”的研究生认为,情绪的消弭会影响其学术写作情感。正如不少研究生提到,“我在学术写作中,感觉有些问题是有研究价值的,但是查阅文献花费大量的时间后就消磨了我动手写作的热情,经常会半途而废。”(P-D-06)也就是说,研究

    22、热情的流失导致研究生认为学术写作已经没有必要继续。研究生学术写作价值感的缺失会削弱其学术自信,进而影响持续写作的热情和态度。如“当我的学术写作成果没有得到导师认可时,我便没有信心继续进行学术写作。”(L-D-37)概而言之,情感关系到学术写作态度积极与否,消极的态度往往使研究生对学术写作懒于动手。2.对学术写作的效果期望不高。学术写作的行为效果期望是指研究生在学术写作时知觉到益处(即意识到行为有效性)与障碍(即意识到行为难以达成目标)过程中的价值预判与心理预期。部分研究生坚信在积极的认知与情感基础上只要端正态度投入到学术写作中,就会取得具有一定价值的学术成果。然而,现实中往往存在导师对研究生“

    23、以写促研”的应然初衷与研究生自身“以发促写”的实然窘境之间的矛盾。在导师看来,研究生学术写作需发现新颖问题、阐释独特观点、提出创造性建议,而在研究生眼中,关注点却不是学术写作本身,其关注的是自身毕业与择业的现实需求,尤为关注就读单位在毕业条件上与就业单位在人才引进条件上对论文发表的篇数和级别的明文规定,这致使研究生处于压力状态。为此,研究生在学术写作时力求“多、快、好、省”,认为写作篇数越多、写作速度越快、越能投期刊所好、后续毕业才能越省心。然而,期刊的择稿84中国高教研究2023年第2期标准、投稿的接连失利使研究生渐渐意识到粗制滥造的学术写作并不能快速发表论文,便会逐渐降低学术写作的效果期望

    24、。在分析访谈材料时,很多研究生提到“我虽然知觉到学术写作成果既是证明自身学术价值的体现也是如期毕业的必由之路,但论文的发表经过层层筛选后,拒稿率特别高,感觉自己付出了很多但是发表论文仍旧存在困难,继续完成论文的信念就会不自觉的动摇。”(P-D-96)由此来看,学术写作行为效果期望不高,导致研究生学术写作中产生自我质疑,也难以有序推动学术写作的完成。3.自我效能感不强,学术写作兴趣漂移。学术自我效能感作为自我效能感在学术领域的应用,指从事科研活动的个体对自身能否运用掌握的技能与能力完成特定学术任务的信心程度26。研究生基于自我学术写作的兴趣倾向、性格等个性特征以及学术写作需求的分析,对自我可能取

    25、得的成果作出预估和判断。在对访谈资料进行质性分析时发现,研究生学术写作的自我效能感主要与学术写作动机、学术写作努力程度与学术写作信心有关。分析访谈资料时发现,部分研究生表示“我其实对自己的学术写作主题并没有持之以恒的兴趣,不愿付出长期努力,只是追逐当前的研究热点展开写作,当没有信心完成该主题写作时便会转移学术写作主题。”(P-D-99)概括来说,部分研究生从事学术写作的内部驱动力微小,在于研究生学术研究兴趣摇摆,缺乏对某一研究方法或研究范式内部孜孜不倦追寻的勇气与恒心。当研究生知觉到自己的学术写作能力难以胜任学术写作主题时,其努力程度会削弱,学术写作进程放缓、计划搁浅。研究生学术写作中“眼”里

    26、的高自我效能感与实际“手”里的行为能力之间的冲突,导致了研究生学术写作“眼高手低”。由此可见,研究生的学术情感和行为效果期望、自我效能感是坚定研究生学术信念的三个关键驱动力,学术信念坚定与否直接影响了学术写作能否顺利开展。总之,研究生学术写作的态度消沉不坚定,直接影响了研究生从知向行的转化。由此,本研究提出研究命题:研究生的学术写作情感、行为效果期望、自我效能感造成了研究生学术写作“眼高手低”现象。(三)行之惟艰:行动“缓慢”难始终随着研究生学术写作过程的推进,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学术写作行动至少可以分为行动准备、开始行动、坚持行动三个主要阶段。对访谈文本分析和编码时发现,部分研究生在获得真知和坚

    27、定信念后,研究生的学术写作“眼高手低”一般受到学术写作目标、写作压力、群体关注、写作需要、毅力和注意力的影响。1.犹豫不决:研究生过多停留在学术写作准备阶段,很难下决心行动。在对访谈资料分析时发现,50%的研究生有计划进行学术写作,但仅仅是停留在尝试状态,陷入“布里丹效应”中,左顾右盼难以做出决定。这主要源于两方面因素:一方面,研究生学术写作目标不明确延缓了学术写作的开展。学术写作目标关系到研究生学术写作的执行性、持续性,学术写作目标的不确定直接影响其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如受访者所言“就学术写作目标而言,导师指引的写作目标更有前瞻性,但我个人又有自己关注的研究问题,故而无法制定明确的写作目标,以

    28、致难以行动。”(L-D-39)也就是说,研究生如果难以制定明确的写作目标,往往会产生自我质疑、徘徊不前,无法下决心行动。另一方面,研究生学术写作压力感搁浅了其学术写作决心。研究生的压力感主要来自“他者”投稿现状,当同伴被拒稿或文章接连被录用时,便产生论文发表的压力感以致难以下定决心写作。如“我原本抱有乐观的态度搜集查阅学术写作所需要的文献,当周围的同学接连告诉自己被拒稿或是要刊发文章时,便产生强烈的压力感,以致自己难以下决心开始学术写作。”(M-M-161)概而言之,学术写作目标不明确、学术写作压力感过度强烈致使研究生学术写作“眼高手低”。2.不由自主:研究生开始学术写作行动,却呈现出盲目从众

    29、甚至陷入被动接受由不得自己的窘境。研究生学术写作的不由自主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研究热点引发群体关注,研究生学术写作主题“追热逐冷”。“社会影响理论认为随着影响者人数的增加,影响的力量越大”27,当所在专业领域的教师、同伴越多关注同一研究问题或现象时,部分研究生逐渐将学术写作的注意力随之转移,但由于自身抽象逻辑思维的欠缺以及“意”的混整性和无限性,以致很多想法很难用内部语言准确地反映出来28。正如有的研究生提到“我乐于追求专业领域热点进行学术写作,但由于缺乏研究基础以致我在组织内部语言时并不能准确表达我的主观之意。”(P-D-102)852023年第2期中国高教研究二是导师布置任务引发写作需要

    30、,研究生学术写作主题由不得自己。部分研究生由于对导师布置的写作任务仅仅是停留在浅层认知阶段,故在学术写作时将内部语言转换为外部语言时捉襟见肘。具体来说,“内部语言具有跳跃性、朦胧性、生动性和开阔性等特点,外部语言具有间接性、顺序性、明晰性、可感性等特点”29,外部语言是学术写作的表现工具,很多研究生由于自身学术语言词汇量匮乏,在对内部语言进行梳理、加工时,违背了遣词造句法规,难以准确地将模糊性的内部语言转换为明晰、确定的外部语言文字,致使研究生学术写作时“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由此出现学术写作的“眼高手低”现象。3.半途而废:研究生很难坚持完成学术写作,在学术写作过程中存在暂时搁置、彻底放

    31、弃的境况。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研究生在学术写作时存在生搬硬套现象,将自身研究主题硬生生地嵌入已经设定好的写作模板或论文框架中,当学术观点、内容难以填充模板或框架时便会放弃写作;另一方面,研究生学术写作中经常缺乏一气呵成的学术执行力,往往在初稿写作、不断修改的循环往复过程中不了了之。有访谈对象表示“我一般在构思阶段、写作中常常向导师请教,当自己的观点或想法被否定时先会虚心接受再分析查阅文献重新构思,但在思无所得时经常会放弃。”(H-D-20)可以说,研究生学术论文写作原本是字斟句酌的“推敲”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灌注极大的毅力,一般需要对自己所写文章概念是否厘定明晰、问题是否界定清楚、论

    32、证话语是否严密一致、结论是否契合实际等进行自我追问。即便在完成学术论文初稿后,也需反复衡量、再次论证其内在逻辑的连贯性、一致性。然而,在论文反复推敲打磨完善过程中,由于自身缺乏系统的学术写作训练,往往会对自己所写内容产生自我怀疑,过度投入到文献中的观点,过多关注“他者”的学术观点,却忽略自身学术写作的必要性和创新性。研究生“眼”里对自身学术写作的注意与“手”中对他者观点关注之间的矛盾,直接导致研究生学术写作的“眼高手低”。总的来看,在学术写作“行”的阶段,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学术写作行动“缓慢”难始终,主要受学术写作目标、压力的影响,在学术写作过程中,跟随群体关注研究热点、导师任务引发写作需要影响

    33、了研究生学术写作的内容输出及语言逻辑,学术毅力和学术写作中遇到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整个学术写作的完成。四、研究结论与启示(一)研究结论1.研究生学术写作中出现“眼高手低”现象是研究生从知到行的阶段性因素彼此影响及作用关系。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构建了“知-信-行”为核心的研究生学术写作“眼高手低”现象形成机制:知是学术写作“眼高手低”现象的基础,信是研究生学术写作“眼高手低”现象形成的关键,行是研究生学术写作“眼高手低”现象形成的最终表现。总的来说,研究生知识迁移、态度转变困难,导致学术写作行动的“眼高手低”现象。这也导致研究生难以通过个体提升实现扭转学术写作“眼高手低”现象的目的。2.建立坚定的学术

    34、信念是推动研究生进行高质高效学术写作的关键措施。就目前看,部分研究生并不热爱其学术写作,且研究生之间缺乏同伴互动。自教育部颁布 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 以来,研究生的学术素养日益受到关注,但受制于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参差不齐和传统的重学术效果轻研究过程的培养理念,研究生学术写作能力培养并未收到很好的效果。基于本研究的数据分析发现,研究生缺乏学术写作兴趣、导师引导、同伴互动,导致研究生学术写作中自我效能感不强,从知到信的阶段缺乏坚定的、持之以恒的学术写作志趣。3.确保研究生学术写作的行动力,是提高研究生学术写作能力的关键突破口。资料分析表明,单一的学术写作实践并不能完全提升研究生的

    35、学术写作素养、更不能有效提升其学术写作能力,研究生学术写作素养包括学术写作目标确定、内外部语言的转换、逻辑思维的训练,采取多元化的学术写作培养渠道能够有效提升研究生学术写作能力、减缓其学术写作压力。如研究发现,大部分研究生在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时,不仅增强了学术敏感性,同时也能积极进行同伴互助学习;鼓励研究生多读、多写、多参加学术会议都成为研究生致力于学术写作的激发方式。因此,在未来的研究生学术写作素养的培养中拓宽培养渠道将是提升研究生学术写作能力的关键突破口,也是培养研究生以学术为志趣的必由之路。(二)启示学术写作是研究生的核心能力,通过对研究生学术写作“眼高手低”现象的形成机制分析,对研究8

    36、6中国高教研究2023年第2期生学术写作乃至研究生培养管理具有重要意义。1.建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图谱。在“闻知”层面,研究生自身需拒绝知识浅表化、碎片化阅读的方式,增强系统化、结构化阅读,带着问题去阅读,对文献知识的积累需“得意”而“忘形”,即把握文献的旨意和结构,而遗忘其有形的字词句;在“说知”层面,体悟文字知识背后潜在的思维、思想和方法,加强学术逻辑思维训练,变单一线性思维为辩证思维,把握人认知的否定之否定的“正-反-合”的思维进路;在“亲知”层面,加强知识的现实关照,以实践检验知识的合理性,避免陷入“水中捞月”“镜中观花”式的知识获取。为此,研究生需养成自我学术对话习惯。学术写作中的自

    37、我对话需注意,虽然作者看似是唯一的发声者,但“自我对话”不能忽视学术写作中与其他主体的对话,如被引用研究者、学术观点对立或持同者以及读者。通过分析这些主体的语言和观点内涵,厘清与其对话的交互关系,以此达到“亲知”。2.坚定学术信念,保持积极学术心态。研究生需围绕兴趣展开写作,从学术研究兴趣出发,逐步形成学术乐趣和学术志趣,以此作为自身学术成长之“动力源”;确立明确地学术写作目标,在自身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跳一跳,摘桃子”,直面写作过程中的潜在障碍,避免顾左右而言他的尴尬境地;以导师示范、同伴互动为渠道,通过导师分享解读写作方法、同伴交流研究方法多维度、多层次推动研究生学术写作的学术信念,化解学

    38、术写作压力,提升学术写作能动性。研究生管理部门需通过展示研究生的优秀学术成果,让其“产生满意、喜悦等情感”20来促进自我效能感的产生和保持对学术写作主题的持续注意力。研究生自身需加强理性认识来增强对写作心理的调控,避免过度跟随群体关注研究热点,增强自身学术写作的意志力和耐力。3.践行学术写作,确保行动在场。一方面,研究生需培养自身在写作主题的“在场”信念,“澄明”研究问题,在交互中破除“他者”镜像,实现自我“出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存在和表达思维的方式,在日常言语表达与学术写作中重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命题的分析与综合、理论的聚焦与发散,不仅做到言之有物,而且言之有意。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39、,在巨人的肩膀上勇敢向前走出一小步。另一方面,研究生导师需加强对研究生的学术写作训练。“以写促研”是学术训练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术写作不只是以知识的单纯累积作为终点,而是以写来促进研究生置身于研究中,增强批判逻辑思维能力,厘清语言文字表达的意涵,强化写作行动的具身性。为此,导师可以以“小组会”形式规定时间和标准围绕研究生自身关注的研究主题完成一篇具有参考价值的学术论文。再者,研究生还需提升学术写作的行动力、坚定学术写作立场。研究生需围绕研究问题保持研究热情的持续性,在反复写作训练中提升自身将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的能力,在不断进行自我追问中聚焦研究问题、锤炼研究内容、凝练研究思想、提出创新观点。

    40、(陈立娟,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浙江金华321000)参考文献1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 EB/OL.(2019-03-04)2022-06-30.http:/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210-213.3王红雨,闫广芬.如何提升研究生学术写作素养?台湾大学写作教学中心研究生学术写作训练的经验与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0(1).4李润洲.学位论文选题的自我追问与确证一种教育学的视角 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1(4).5李润洲.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的论证意识一种教育学的视角 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3).6徐玲,母小勇.研究生拔尖创新

    41、人才的学术素养:内涵、结构与作用机理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 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2(2).7吴国盛.学术写作的三大意识 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1(7).8WINGATE U.Using academic literacies and genre-basedmodels for academic writing instruction:a literacy journeyJ.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2012,11(1):26-37.9EFKLIDES A.Affect,epistemic emotions,metacognitio

    42、n,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 J.Teachers College Record,2017,119(13):1-22.10ELTON L.Academic writing and tacit knowledge J.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2010,15(2):151-160.11ZOTZMANN K,SHELDRAKE R.Postgraduate studentsbeliefs about and confidence for academic writing in thefield of applied linguistic

    43、s 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Writing,2021,52(7):4-49.12李润洲.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问题空间”的建构 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9).13殷玉新,楚婷.教育学术研究中的“理论框架”运用问题及其建构 J.全球教育展望,2022(1).872023年第2期中国高教研究14FERNSTEN L A,REDA M.Helping students meet thechallenge of academic writing J.Teaching in HigherEducation,2011,16(2):171-182.15龙宝新,焦龙保.

    44、缩微学术训练:文科研究生课堂的理想范型 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0(4).16李润洲.学位论文的创新之维一种教育学的视角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3).17TENG M F,YUE M.Metacognitive writing strategies,critical thinking skills,and academic writing performance: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pproach J.Metacognitionand Learning,2022,12(9):1-24.18SYSKA A,BUCKLEY C.Writing

    45、as liberatory practice:unlocking knowledge to locate an academic field J.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2022,9(1):1-16.19TENG M F,QIN C H,WANG C.Validation of metacognitiveacademic writing strategies and the predictive effects onacademic writing performance in a foreign language contextJ.Metacognition

    46、 and Learning,2022,17(1):167-190.20黄楠森,杨寿堪.新编哲学大辞典 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956.21连立荣.简论思维力与学习 J.中国成人教育,2002(1).22李润洲.研究生逻辑思维的迷失与习得以教育学学位论文为考察中心 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1(4).23王阳明.传习录全鉴:耀世典藏版精彩解读 M.芳园,主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116.24余金明.健康行为与健康教育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80.25李润洲.学位论文选题的自我追问与确证 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1(4).26BIESCHKE K J,BI

    47、SHOP R M,GARCIA V L.The utility ofthe research self-efficacy scale J.Journal of CareerAssessment,1996,4(1):59-75.27斯蒂芬 弗兰佐.社会心理学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289.28方遒.写作学概论 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6:141.29林文勉,程克,程国安.基础写作辞典 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89:124-125.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Running Logic of the Phenomenon of“AimHigh

    48、 but Accomplish Little”in Graduate Academic Writing:Based onthe Grounded Theory Research of 194 Graduate Students in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CHEN Lijuan(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Jinhua 321000)Abstract:The phenomenon of“aim high but accomplish little”in graduate academic writing is an importan

    49、tissue that needs to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current graduate training.Based on the grounded theory method,weconducted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194 graduate students,and concluded that“knowledge-attitude belief-practice”is the main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phenomenon of“aim high but accomplish

    50、 little”.As far asacademic writing operational logic is concerned,“knowledge”is foundation;“attitude belief”is the key to produce;the“practice”is the final expression.In view of the phenomenon of“aim high but accomplish little”in graduateacademic writing,knowledge is not true knowledge:knowledge“bro


    注意事项

    本文(研究生学术写作“眼高手低”...社科类研究生的扎根理论研究_陈立娟.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