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科归属、学科认同与旅游学...游学科发展”专题学者对话录_郑丹妮.pdf

    • 资源ID:464964       资源大小:1.56M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学科归属、学科认同与旅游学...游学科发展”专题学者对话录_郑丹妮.pdf

    1、 2 0 2 3年1月 第1 6卷 第1期 d o i:1 0.1 5 9 6 2/j.c n k i.t o u r i s m f o r u m.2 0 2 3 0 1 0 0 2h t t p:/g l l y l t.c b p t.c n k i.n e t【思辨争鸣】编者按:我国旅游学科经过四十多年的探索和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我国旅游学科诞生背景的多元化,学科逻辑与框架不鲜明、基础理论缺乏、知识外溢与原创性不明显等问题始终困扰着旅游学科地位的提升,加上最近几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在招生、就业等多重困境下,旅游学者的学科认同危机愈发严峻,身份焦虑问题愈发突出。“旅游一代”(T

    2、 o u r i s m G e n e r a t i o n)是伴随着我国旅游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发展而形成的学者群体。相较于由传统学科介入旅游研究的学者,“旅游一代”以旅游学科为核心来思考研究问题,既习惯于用独特学科视角来研究与分析旅游现象,又能根据研究需求,采用不同学科的研究范式与方法阐释研究问题。这种研究方式具有更好的研究连贯性,但由于缺乏传统学科的系统训练,常常被学界所诟病。而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旅游一代”已经是我国旅游学科和专业建设的主力军。“旅游一代”的学科归属和学科认同,对旅游学科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而旅游学科的发展与建设又影响学者的学科归属和学科认同。基于这种判断,2 0

    3、 2 2年1 0月下旬1 1月中旬,旅游论坛 编辑部发起主题为“旅游一代 与旅游学科发展”的专题学者对话活动,邀请了5位本科阶段到博士阶段均接受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年龄均在4 0岁以下的“旅游一代”青年学者,结合其自身科研和教学经历,分享他们关于学科归属、学科认同与旅游学科建设的思考。有两点需要说明,第一,参与本次活动的5位年轻学者一致同意,共同对所发表的内容承担第一作者责任;第二,考虑到学者代际过渡性问题,本次对话活动特别委托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白凯教授为召集人和主持人。学科归属、学科认同与旅游学科建设 “旅游一代 与旅游学科发展”专题学者对话录郑丹妮1,李春晓2,于赫尧3,杨 旸4

    4、,陈钢华5,白 凯6(1.复旦大学 旅游学系,上海 2 0 0 4 3 3;2.南开大学 旅游与服务学院,天津 3 0 0 3 5 0;3.美国宾州州立大学 接待业管理系,宾州大学园1 6 8 0 2;4.美国天普大学 体育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费城 1 9 1 2 2;5.中山大学 旅游学院,广东 珠海 5 1 9 0 8 2;6.陕西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陕西 西安7 1 0 1 1 9)关键词 旅游研究;学科归属;学科认同;“旅游一代”;青年学者 中图分类号 F 5 9 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3 7 8 4(2 0 2 3)0 1-0 0 1 2-1 5 基

    5、金项目 本次对话活动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恣纵背后:基于元需求的旅游消费行为及供给改革对策构建路径研究”(7 2 0 7 4 1 2 6)、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数字文旅体验的文化共情与旅游亲社会行为影响研究:心理距离视角”(2 1 Y J C Z H 2 4 1)、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元宇宙视域下数字文旅体验与开发策略研究”(2 2 P J C 0 2 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大尺度流动型旅行者情感体验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机制”(4 1 9 7 1 1 7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三北工程典型生态环境优化区域自然的社会建构研究”(4 2 0 7 1 1 8 6)等基金

    6、项目的资助。收稿日期2 0 2 2-1 2-1 6;修回日期2 0 2 3-0 1-1 2 作者简介 郑丹妮(1 9 8 4-),女,浙江兰溪人,博士,复旦大学旅游学系青年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文旅、医学旅游等,E-m a i l:z d n f u d a n.e d u.c n;李春晓(1 9 8 5-),女,湖北大悟人,博士,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决策行为、旅游特殊性,E-m a i l:l i.c h u n x i a o h o t m a i l.c o m;于赫尧(1 9 9 0-),男,黑龙江牡丹江人,博士,美国宾州州立大学接待业管理系助理教授

    7、,主要研究方向为餐饮业组织行为等;E-m a i l:h v y 5 0 9 5p s u.e d u;杨旸(1 9 8 5-),男,江西南昌人,博士,美国天普大学体育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旅游时空数据分析模型与方法等,E-m a i l:d i a s y a n g g m a i l.c o m;陈钢华(1 9 8 5-),男,湖南新化人,博士,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者行为、目的地营销与管理、度假区开发与管理,E-m a i l:g a n g h u a c h e n 0 3 1 11 2 6.c o m;白凯(1 9 7 4-),男,

    8、陕西西安人,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行为与目的地开发、文化地理等,E-m a i l:b k s h a a n x i 1 6 3.c o m。21 白白凯凯:在这里,特别感谢 旅游论坛 编辑部组织搭建的这次对话交流机会,同时也感谢5位青年学者接受邀请,共同探讨旅游学科发展的方向和未来。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是“旅游一代 与旅游学科发展”。青年学者是旅游学科的新生力量,是未来旅游学科和专业建设的主力军,对旅游学科的发展有着关键作用,而旅游学科的发展与建设又影响着学者的学科归属和学科认同。我们先请复旦大学的郑丹妮老师谈谈对于“旅游一代”的学科归属与学科认同的看法

    9、。郑郑丹丹妮妮:好的。近年来,旅游学科发展、旅游学科的归属与认同等问题引发了诸多学者的讨论与思考。“旅游一代”(T o u r i s m G e n e r a t i o n)被视为旅游学术共同体的代际“传承者”与新生力量,且在推动一级学科建设、深化旅游研究、提高专业认同的背景下,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与期待。何谓“旅游一代”?以往学者往往将从本科阶段到博士阶段均接受“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学者称为“旅游一代”。但未提及“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并通过跨学科学习拿到非“旅游管理”博士学位的学者。在探讨学科归属与认同问题时,是否需要用更广泛、包容的视角来重新审视“旅游一代”?我认为,本

    10、科阶段以“旅游”为母学科的学生均可被称为“旅游一代”,其学术思维的形成过程中受到了旅游学科的训练,也接受了多元学科的知识普及。在探讨旅游学术发展的同时,我们需要让更广泛的“旅游一代”参与,发挥建立学科归属与认同的作用。鉴于旅游学科的复杂性,构建旅游管理一级学科对明确学科归属、提升旅游学科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相较于从传统学科介入旅游研究的学者,“旅游一代”更倾向于以研究旅游问题为出发点,既习惯于用独特学科视角来研究与分析旅游现象,又能根据研究需要,采用不同学科的研究范式与方法阐释研究问题。虽然这种缺乏传统学科系统训练的研究方式常常被学界所诟病,但其具有更好的研究连贯性,能以旅游学科为核心来思考研

    11、究问题。目前,旅游学科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未形成独特鲜明的学科逻辑与框架、旅游基础理论缺乏、知识外溢与原创性不明显等。如何发挥学术兼容性,通过旅游与跨学科视角来提升学术创新,是“旅游一代”需要思考与努力的方向。此外,“旅游一代”需要明确旅游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不应将旅游学科视为某一传统学科的分支,而应从旅游知识生产过程中跳出传统母学科思维。最为重要的是,“旅游一代”应该怀有更远大的抱负与科研信仰,创造与其他学科“平等对话”的平台与科学观点。“旅游研究能做什么?它能改变世界!”这是我在澳大利亚攻读博士学位期间,A n n a l s o f T o u r i s m R e s e a

    12、 r c h主编S a r a D o l n i c a r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旅游是最能触及大众日常生活的产业,涉及超过1 4亿的国际游客、全世界十分之一的就业人口。试想如果你的研究能切实地改善偏远地区居民的生活,减少游客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创造更多的就业与收入,传承与保护人类文化遗产,改善现代人普遍存在的焦虑情绪,增进国家之间的理解与团结或许,你的确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我最近在和医学领域的专家开展合作,旨在从旅游的视角关注阿尔茨海默病、精神疾病患者等弱势群体的健康与生活。我们团队今年(2 0 2 2年,编者注)发 表在T o u r i s m M a n a g e m e

    13、n t的研究成 果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旅游对痴呆症的干预治疗 获得了2 0 0多家国内外媒体的报道,收到了诸多来自医学界学者、患者家属的来信与关切。在与他们的交流过程中,我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也深深感受到了旅游研究所能带来的巨大潜力与价值。我们旅游学者应该建立这样的学科自信,用旅游思维去解决社会面临的难题,做更多能“出圈”、能引起社会关注的研究,提升研究成果对社会的切实贡献。白白凯凯:感谢郑老师的发言。我想,“旅游一代”都应该建立将旅游作为母学科的学科自信与学科认同,与其他学科平等对话,扩大旅游学科对其他研究领域的影响。下面也请李春晓老师谈一谈,你对于旅游学科发展的认识。李李春春晓晓:5年前,

    14、我们专业的一个本科生跑来问我。她说,老师,我们很迷茫,咱们专业的同学好像基础管理学没有商学院的同学扎实,英语又不如外语学院的同学好,那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我们的专业优势又在哪里呢?作为一个本硕博全部都是第一志愿选择了旅游管理的“旅游一代”,我被她的问题问住了,一时间好像有很多的答案可以解31郑丹妮等:学科归属、学科认同与旅游学科建设 思辨争鸣释自己的选择和坚持,又好像这些答案都无法直击要害地回答她的灵魂拷问。于是,从那时起,我开始了关于旅游特殊性的思考和学术探索之路。我希望有一天我们专业的孩子可以不再迷茫,可以在他们毕业的时候带着一份深深的学科认同与专业自信去闯荡世界。我曾很认真地思考:

    15、一门学科的独特性到底来自哪里?我感觉不同学科的魅力就体现在它们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的差异性视角上。不同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更加偏重对于人类社会或个体的解读与思考,正如经济学多从成本与收益的思维视角探讨如何实现性价比更高,法学多从权利与义务的思维视角研究如何实现最大化的自由,市场营销学多从供给与需求的思维视角思考如何更好地创造价值与传递价值。因为学科内部拥有独立、连续的思维视角和统一、明确的研究目标,不同的学科可以围绕自身独特的视角和共同的目标去建立、发展和完善学科的理论基础与知识体系。这种独特性形成了天然的学科门槛与学科魅力,不仅可以让本学科的学者以实现学科目标为判断宗旨不断地思辨、交流、争

    16、论与进步,也可以让其他学科的学者从不同的思维视角中汲取养料,从而更好地开展跨学科的交叉研究。而当前旅游学科的发展面临着2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一是大量旅游问题的理论视角往往来自研究学者的母学科,如心理学、经济学、地理学等,缺乏独特的、专属于“旅游人”的思维模式。这样的“旅游研究”难免流于借别人的理论来分析旅游问题的层面,对于旅游学科自身的思维方式发展与理论体系构建作用甚微。旅游学科基础理论体系的缺失使得旅游学科虽枝叶交叉,但树干却“营养不良”,给人留下了“上手快”“门槛低”“易嫁接”“易产出”的刻板印象,缺乏向其他学科进行理论输出与知识外溢的能力。旅游学想要发展、旅游学科想要进步,就需要意识到

    17、现存问题的严重性,明确自身的独特性和研究任务,进而形成旅游学独立的研究范式和知识体系。二是旅游学科的学术共同体缺乏统一的、明确的学科研究目标,往往单打独斗,无法形成合力。近年来,旅游学者一再强调找寻根本一致的“共核”的必要性。正如谢彦君老师指出的:“共核是联结多学科研究成果的纽带,是解决不可通约性的有力武器;可以在保留原有学科研究范式特色的同时扩大研究成果对旅游学科的发展做出贡献,这也是凸显研究主要矛盾、学科特殊性的关键”。而“共核”的找寻,离不开对旅游现象本质的把握,需要透过现象、超越现象,探求旅游存在的真谛,换句话说,即致力于旅游本体论的探讨。旅游到底是什么呢?旅游体验与消费区别于日常生活

    18、中的体验与消费的特殊之处又到底在哪里?在这些年的研究过程中,我也形成了一些不算成熟的想法,拿出来跟各位旅游专业的大小伙伴们一起探讨一下。在我看来,旅游是人类本能中为了横向延长生命所选择的一种方式。尽管在生命的时间总量上无法改变,但通过旅游中一段不寻常的体验,仿佛多活了一个不一样的人生。这也是为什么在所有的产业当中,旅游产业是唯一一个需要用卫星账户来计算产业经济贡献的独特存在。因为在旅游的过程中,我们所消费的并不是日常生活中满足某种需求的具体产品或服务,而是一整段包括食、住、行、游、购、娱等各个方面的“第二人生”。这世上的万事万物都逃不过“熵增”带来的寂灭结局,人类也不例外。所以我们的一生都在本

    19、能地想尽各种办法去对抗“熵增”,通过克制放纵的行为(不抽烟、不喝酒)、努力规范自己(保持锻炼、对人礼貌)等各种向内做功的方式去维持健康的身体和有序的生活。而与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抗“熵增”的各种实现路径相比,旅游恰恰是这样一种独特而神奇的存在!通过空间的转换和时间的限制,旅游可以天然地为人们在对抗“熵增”的过程中创造出一种切换系统的特殊体验。在这个新的人生系统里,地理差异性为人们对抗“熵增”提供了许多新的元素与能量,比如让狭隘宽阔起来的大海,让烦躁安静下来的乡间,让无聊有趣起来的方言。而停留暂时性和身份匿名性使得旅游者可以在一段有限的时间内恣意一把,选择最舒服的角色(做一个圣地巡礼的动漫迷而不是一

    20、个看老板眼色的打工仔),最自由的方式(穿得像花儿一样而不是西装革履)、活出不需要在各种社会身份、生活需求之间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自己。简单而有序!当在惯常环境中的做功边际效用递减的情况下(任凭老板怎样疾言厉色,业绩也提不上去;任凭导师怎样苦口婆心,论文也看不进去;任凭爸妈怎么41旅 游 论 坛 2 0 2 3年 第1 6卷 第1期慈眉善目,秋裤也穿不进去),我们就需要一趟旅行!通过前往非惯常环境,给快速的“熵增”按下暂停键。通过在“第二人生”的新系统中获得额外的能量来稍做喘息,并将这种能量带回日常生活中增加继续做功的效率。这就是为什么旅游被称为五大国民幸福产业之首的原因。也正因为如此,旅游管理

    21、专业才需要被拿出来单独对待,因为我们管理的不是惯常生活中的某个消费组成部分,而是可能连消费者自己都不知道是怎样,却又充满了满心期待的奇幻人生之旅。而每一个旅游人肩负的使命便是为人们设计和创造一段段可以帮助他们对抗“熵增”的“第二人生”体验。所以比起一般的管理者,旅游管理者更像是设计师,需要有源源不断的灵感和意想不到的创意,才能让旅游体验真正配得上它所承载的使命。但是放眼望去,能够提供这种设计和思维的高端旅游管理人才寥寥无几,能够提供这样高端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高校更是屈指可数。近4 0年历史的旅游学科想要有长足的进步和更多的话语权,需要所有“旅游一代”的学科认同与觉醒。最后,想要说一个欣慰的消息

    22、。当年那个问我问题的孩子最后去了清华大学读市场营销的博士,这个专业每年在全国只有3个招生名额。我问她:你是怎么脱颖而出的?她说:“我也不太清楚,但是当时有一位老师问了我一个问题,她说你作为旅游管理的同学,来市场营销能有什么贡献吗?我就把您之前教我们的那些穷家为什么富路、买椟竟然会还珠、爱 乌 才会及 屋 的旅游消费行为特殊性一顿乱侃。在我说这些的时候,我发现所有的老师都从手上的面试资料中抬起了头”白白凯凯:李老师的这番话,用简要且通俗的语言,点明了旅游学科发展存在的道理。诚然,旅游学科自身属性的确立,肯定也必然会影响学者的学科归属与认同。我也想请陈钢华老师从旅游学科的背景出发,谈谈“旅游一代”

    23、的学科认同。陈陈钢钢华华:我是比较典型的所谓“旅游一代”。我本科(2 0 0 2年至2 0 0 6年)和硕士(2 0 0 6年至2 0 0 9年)均就读于华侨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博士(2 0 0 9年至2 0 1 2年)则就读于中山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博士毕业至今已逾1 0年。博士毕业后,我到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旅游学系工作。2 0 1 5年6月,我回到母校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工作至今。期间,还赴美国天普大学体育旅游与酒店管理系访学1年(2 0 1 8年1 2月-2 0 1 9年1 2月),并作为中组部“博士服务团”成员于2 0 2 0年1月至2 0 2 1年1月在新疆大学旅游学院担任党委委员、副院长。虽

    24、然所在的这些工作单位在名称上有所差异,但所在专业均为旅游管理。在过去十多年的学术职业生涯中,作为一个“旅游学者”,我在旅游学术期刊发表过研究成果、在旅游学术刊物担任过编委、参与过旅游学术研究组织活动等。这些似乎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但与此同时,我也接触到了与旅游管理相关的诸多学科,例如地理学、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哲学等。从目前来看,在上述学科中,我与地理学的渊源更深。除了本硕博期间修读与地理学相关的课程、参与区域旅游规划课题外,我与地理学最刻骨铭心的“因缘际会”当属博士毕业后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经历。2 0 1 3年,我第一次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想着我自己

    25、的博士论文选题是关于度假区治理模式的,可能契合演化经济地理学和旅游地理学,但“居然”(后来想想,实属必然)没有上会(即进会评)。2 0 1 4年,第二次申报时,我换了一个题目,开始关注旅游体验之于人的发展的裨益,虽然上会了,但因为“地理味 不足”“不是地理学关注的问题”而没有获得资助。痛定思痛之后,我购买了当时所能够购买到的几乎所有人文地理学教材和地理学思想史的著作,还包括中国台湾地区出版的繁体字版的著作,反复研读。2 0 1 5年,我以 环境行为互动视角下海滨旅游度假区环境恢复性的影响机制研究:以三亚市亚龙湾和大东海为例 为题,第三次申报,终于成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立项。至此,我拿

    26、到了我的第一个国家级课题。2 0 1 9年,我以 大尺度流动型旅行者情感体验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机制 为题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我的几位地理学背景的同门师兄、师弟看了我的初稿后异口同声地跟我说“这个本子太 地理 了”“真正地理的人可能不会这么写”。于是,我便开始打磨申报书的每一句话,甚至参照地理类期刊上地理学者所撰论文的写作风格来重写。从“不够地理”到“太过地理”,我再次开始思考,到底什么是“地理味”,到底什么是“学科味”。51郑丹妮等:学科归属、学科认同与旅游学科建设 思辨争鸣当然,这些年来引发我关于“学科味”思考的还不只是申报基金的经历。虽然最近几年我在地理与资源环境类的期刊发表过论

    27、文,也为这些期刊评审过稿件,还加入了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旅游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但还是偶尔会受到关于“学科味”的质疑。在投稿至一些地理与资源环境类期刊时,一些评审意见或来自编辑部的意见还会提及“地理味不够”。当然,投稿至管理类期刊时,也会被关注是否有足够的“管理味”,是否是在回应和解决重要的组织与管理问题。实际上,我在T o u r i s m R e v i e w担任副主编以及为J o u r n a l o f T r a v e l R e s e a r c h、J o u r n a l o f H o s p i t a l-i t y a n d T

    28、 o u r i s m R e s e a r c h等期刊评审论文时,也了解到主编、副主编以及评审专家特别关注稿件是否属于旅游、酒店、休闲研究应该关注的话题。那么,究竟什么是学科味?所谓“学科”,本质上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是一定的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不同的学科自然就有相对不同的问题意识、思维方式,会采用相对不同的理论、概念、方法来回答这些问题,从而让我们在期刊、著作、基金申报书等看到的是不同学科会有不同方式的话语与表征。在国内当前的学科设置中,旅游管理处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之下,但即便是从管理视角出发,旅游管理也不只涉及工商管理(即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还涉

    29、及公共管理(研究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规律的一门学科)。实际上,大部分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和研究者是非管理学背景的,所从事的研究也并不局限于管理视角,而是广泛地关注与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相关的课题。作为一个“旅游一代”,“旅游”是我接受学术训练的主要领域,但在求学和学术职业生涯中,我的学科视角涉及管理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那么,我是谁?我是一个旅游管理学者吗?是的。因为,我本科、硕士、博士都是旅游管理专业,3个学位都是管理学的,一直讲授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且从事与旅游管理(主要是旅游公共管理)相关的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我是一个旅游地理学者吗?是的。因为我从事旅游地理的相关

    30、学术研究,参加与旅游地理相关的学术组织,开展与旅游地理有关的社会服务等。我会有学科身份的焦虑吗?其实,我一直都有,但一直都在尽力调适。我现在的基本策略是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做一个跨学科的旅游研究者,而不刻意地去限定自己的学科背景和学科身份。具体而言,在过去的十多年中,我慢慢地积累了自己做学术研究的“套路”,即:审视现象(审视旅游发展中的重要现象)发现问题(识别重要的研究问题)概念化与操作化(发展关键概念与开发测量工具)理论化(识别核心概念的前因、后果并验证关系)。同时,我也观察到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那就是我国旅游学者的流动路径出现了变化。在2 0世纪7 0年代末、8 0年代初,一大批先锋学者开启

    31、了他们的多元化,纷纷从地理学、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外语等传统学科进入旅游研究,有些甚至完全转型成了纯粹的旅游学者。这为我国旅游学科的诞生、发展和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旅游一代”的出现,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在招生、就业等多重困境下,旅游学者们的学科认同危机也愈发严峻。不可忽视的是,有不少学者已经开始进行多元化转型,亦即不再只关注和研究旅游学科,而是关注更多领域,建立了更多的学科身份,甚至有“逃离”旅游的现象和趋势。白白凯凯:感谢陈老师的分享。的确,专业发展情况、学科地位能否提升,是引发旅游学者身份焦虑的直接原因。同样作为旅游学者,我们共同的身份焦虑问题愈发突出,如何回应

    32、这一问题?我们的核心关切是什么?请杨旸老师谈谈自己的看法。杨杨旸旸:随着旅游新生代的逐步壮大,建立一个拥有共同核心问题、研究范式和价值取向的旅游学术共同体显得愈发迫切和必要。但目前,无论从实质上还是形式上,旅游学术共同体的建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给身处或者要加入这一群体的青年学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惑。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青年学者共同体的身份认同和身份焦虑都愈发明显,这种焦虑既来自于旅游研究本身,也关乎作为“旅游人”的成长和发展的问题。首先,从我博士学习和工作的所在地美国的情况来看,这里没有一个严格的学科体系框架,旅游管理的范围在不同学校会存在显著的不同,有的偏向旅游与酒店业管理,有的偏向游憩与国

    33、家公园管理,有的偏向公共卫生。学科范围往往是通过投稿期刊61旅 游 论 坛 2 0 2 3年 第1 6卷 第1期和学术会议团体来确定的。这种情况在中国国内更为突出,在现有的学科分类的行政管理体制中,旅游学科尚未成为一级学科,也就导致实际在具体的研究和管理实践中,旅游的学位授予、课题申请以及成果评价,很多还会放回原有的工商管理、人文地理等学科里面展开横评,往往陷于被动的局面。这种与现有学科体系的不兼容,难以形成“自上而下”的推动力,旅游学科的建立更多是旅游学界的一厢情愿,极易流于纸上探讨。其次,即使美国旅游与酒店管理的博士教育已经趋于系统化,但一般学者会在博士培养中注重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论,例如

    34、市场营销、战略管理、心理学和地理学。有些学者的博士学位直接来自母学科,比如我的博士就是经济地理学博士。这种情况下,旅游研究者往往都是两手抓,一手抓在旅游领域、旅游话题,另一手强调结合母学科领域或者方法体系,在二者的融合中寻求落脚点和突破点。这导致旅游研究及成果从话题到方法都呈现出很大的不同,甚至会引发“鸡同鸭讲”各说各话的现象,理解和沟通各自话题常常会存在一些难度和隔阂。比如,我作为学术杂志编辑在处理一些稿件的时候,审稿人直接对某种学科的思维和方法论进行哲学层面的思辨和批判,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术的交流。这种碎片化、多元化的研究,给旅游理论和知识体系的建立、旅游学科共同体的形成带来很大难度。学

    35、科的认同感也建立在学术成果评价体系上,目前,高 水 平 的 旅 游 期 刊,尤 其 像A n n a l s o f T o u r i s m R e s e a r c h、T o u r i s m M a n a g e m e n t等 旅 游顶级期刊,会收到不同学科学者的投稿,旅游专业期刊、课题的价值得到了较大限度的认可,在一定程度上推广了旅游研究,也方便了不同学科框架、理论在旅游话题上的交流。但发表在 管理世界 中国社会科学、AMJ(A c a d e m y o f M a n a g e m e n t J o u r-n a l)、A E R(Am e r i c a n

    36、E c o n o m i c R e v i e w)等影响力更广泛的期刊上的旅游成果还是十分有限,旅游学者、旅游科研成果需要更多的认可。只有全社会认同旅游学者的头衔,学科的影响力才会不断提升,旅游学科共同体的建立才更为坚实。因此,如何利用期刊优势、横向课题促进多学科的交流,提升学科认同,也是需要我们进一步讨论的话题。最后,旅游学科的应用属性、行业依赖性非常明显。研究话题、对象、甚至研究者都离不开旅游行业的支持。当前,在国内大环境下,新冠疫情、经济常态化等不利因素的冲击下,旅游行业遇到巨大挑战。据我了解,国内很多高校旅游专业纷纷被撤并,美国其实也面临同样的危机,这种行业和专业的认同度降低势必

    37、会影响到学科认可度。如果专业不在,不能培养出“旅游一代”,就不会有更多新生力量加入旅游共同体,旅游学者也只能寄人篱下,在夹缝中生存,旅游学术共同体无异于空中楼阁。共同体的使命或者目的是向内解决共同的学术问题,贡献理论、建立思想,通过解决问题、服务社会,形成可供其他学科汲取营养的知识。同时,能够聚集研究者,为未来的研究者开拓领域,争取生存空间。对于旅游青年学者而言,对旅游学术共同体的建立充满期待,并殷切期望能在学科的生存、知识的生产、学者的生计这3个问题上有所突破。一是,在国内,通过多方共同努力,争取在国家学科行政管理体系中能够将旅游学科升级为一级学科,上下贯通,形成专业、学科、平台的架构,从根

    38、本上保障旅游学术共同体的相对独立性。二是,利用好现有的期刊资源优势和产业服务平台,培育自己的学术阵地和相应的评价体系,探索建设旅游学科的知识谱系和案例数据库,由下而上完善学科建构的科学性和完整性。一方面,以此提供更多的发表机会,形成更大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旅游学科的知名度和社会声量;另一方面,鼓励、规范和引导共同的话题意识、方法体系和价值判断,培育具有辨识度的旅游学科范式,推动共同体的形成。三是,学科发展需要热爱、认可的新生力量加入,当务之急,要守住学术阵地,吸引更多青年学者,打破学科评价的壁垒,为青年学者争取更多稳定的生产空间。于于赫赫尧尧:我想补充一点。作为本次笔谈资历最浅的旅游学者,我想

    39、主要从我的切身体会以及身边近3年博士毕业的旅游学者朋友的感受中管中窥豹,真实地展示刚刚毕业参加工作的“青椒”(“青椒”是高校青年教师的简称,通常是指初入职场、年龄小于3 5岁、中初级职称的一类人群)们对“共同体”的身份焦虑和核心关切。因为旅游“青椒”在学术上追寻和探索最前沿的知识,拥有最强的创造力,同时又因为初入社会,有着巨大的生存压力,所以了解旅游“青椒”的焦虑和关切意义重大。71郑丹妮等:学科归属、学科认同与旅游学科建设 思辨争鸣学术共同体(s c i e n t i f i c c o mm u n i t y)应该具备哪些要素?与P o l a n y i(1 9 4 2)把全社会从事

    40、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作为一个具有共同信念、共同价值、共同规范的社会群体不同,一个学科的学术共同体的关键应当是拥有共同的核心问题、互通的研究方法以及类似的价值取向。然而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作为“旅游一代”的“青椒”,我们对旅游学科学术共同体的认同感就不那么强烈。由此,从学科和学术上,就导致了一定的身份焦虑。因为我们这一代学者在培养过程中,很注重母学科的学习和方法。旅游学科主要的母学科,包括但不限于人文地理、社会学、人类学、组织行为学、市场营销学、经济与金融和战略管理等。这就导致了两个主要问题:首先,“青椒”们的研究从范式、内容、研究方法上几乎都是向母学科靠拢的。虽然从研究质量和影响力上,旅游管理类文

    41、章在近些年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在众多母学科的范式和评价体系下仍然很难被认可。比如,主流管理学长期存在着“文章如果被管理学期刊拒收,那就发表到旅游学期刊”的认知。一些“青椒”们因此直接加入母学科领域院系(旅游地理博士就业的口径会在国内各大高校的地理学部门),他们的主要焦虑就是作为旅游学者,如何能被母学科所认可。例如,我的一位“青椒”朋友A(国内“2 1 1”高校、地理学“一流学科”的青年教师,博士后)在谈及身份焦虑问题时,描述了他在地理学部门作为旅游学者的焦虑:“在当下国内学术制度环境下,靠近地理话语权力中心,是发表国内高水平论文,申报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的重要条件,这也是不少旅游地理学 青椒 所

    42、面临的身份转向和价值认同的核心困扰。”不同于A“青椒”,像我这样有幸在旅游和接待业学部任教,以发表旅游和接待业研究成果为主的“青椒”日子就稍微好过一些。然而,在旅游和接待业学部出现了两类学者群体:一类学者倾向于被主流管理学界所认可,希望自己的身份定义是“组织行为学学者”或者是“消费者行为学学者”;另一类学者则更希望自己能以“旅游学学者”的身份被认知。两类群体的存在,也客观地体现了身份焦虑和“我是谁”的问题。作为我来讲,既希望能被主流管理学学科所认可,也希望能一直保持我旅游学者的身份。然后不论是A“青椒”还是我自己,我们似乎都与母学科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现实让我们没有精力去思考我们旅游

    43、学科的学术共同体是什么。因为旅游学者来自不同背景的母学科,所以学科之间并不一定是“亲戚”关系,这导致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个旅游研究机构中的一个办公室的“青椒”,说起旅游研究时语言却不通,“鸡同鸭讲”,“青椒”们面对同一个学术概念,可能理解完全不同,学术概念、研究范式、思维逻辑等方面均缺乏对话和沟通的基础(c o mm o n g r o u n d)。更有甚者,还会相互批评彼此母学科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否定某一学科的思维范式和底层逻辑,这确实与旅游学术共同体建设南辕北辙了。我想,有一点是我们必须要正视的,旅游学科从过去到现在,乃至未来,都必须要接纳自己多学科交叉和交流的属性特征,这也正是旅游

    44、学科的魅力所在。不同母学科背景的学者共存于旅游研究的学术共同体之内,的确是个挑战,但这又何尝不是相互沟通与合作的大好机会呢?我们应该认识到,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整合在旅游研究的旗帜之下,才是旅游学的真实存在,然后才会有其他的组成分支,如旅游地理或旅游管理。尝试将众多母学科在旅游学界融合,这必然是建立旅游学术共同体的第一步和最重要的一步。来自不同母学科背景的旅游学者可以找到共同基础,采用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去研究同一个问题,这将是一种奇妙和独特的跨学科整合和思考,必然会对旅游学术共同体建设产生巨大的影响。白白凯凯:感谢两位老师的精彩发言。杨旸老师围绕国内外旅游学科青年学者的身份焦虑进行了阐释

    45、;于老师谈了旅游学科青年教师的身份焦虑,也谈了学科发展与个人发展的现实关切,都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青年学者不仅承担着未来旅游学科和专业建设的使命,更要在传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予以创新。我想请李春晓老师具体谈谈“旅游研究原创性理论突破的可能性”这个问题。李李春春晓晓:我们可以看到旅游现象的不断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到旅游本质的讨论中,学者们分别从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美学、文化学等多个视角探究旅游的本质,形成了系列旅游本体论学说,如谢彦君的旅游体验说、张凌云的旅游非惯常环境说、杨振之的诗意的栖居说等,不同学者根据自身理解和研究的侧重点给出了不同的旅游本体说法。81旅 游 论 坛 2 0 2

    46、 3年 第1 6卷 第1期这些深入的思考引领着旅游本体论思辨逐渐走向成熟。然而,在此基础上,新的探究与疑问仍未间断。到底是什么样的特殊需求驱动人们离开自己的惯常环境,前往非惯常环境去旅游?旅游作为一种体验,其区别于日常生活体验的特殊之处体现在哪里?旅游消费行为与一般性的消费行为是否存在本质差异?何种差异?我认为对于这些问题的深度思考和回答是突破旅游研究原创性理论的一条可能取径。新时期旅游学科的发展或许可以从惯常与非惯常的系统切换这一思维角度出发,探索如何让人们通过需求漂移来更好地实现“熵减”。在这个方向上,旅游学者需要更好地回答惯常环境与非惯常环境的内涵与差异、在不同的环境系统之间进行切换的前

    47、因与后果、挖掘非惯常环境所具有的独特特征以及各个特征改变人们行为的影响机制。而借用“熵减”这一热力学的概念来概括人们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旅游动机背后最本质的追求,可以帮助不同的学者在一定共识的基础之上去探索旅游的意义,或者说什么样的旅游才是更好的旅游。“熵减”是人们期望通过旅游达到的一种生命存在的更好的状态,不仅是在旅游的过程中,还包括返回惯常环境以后的一段时间内。不同于旅游是为了获得愉悦这样一种单一情绪层面的判断,或是旅游是为了获得幸福这样一种方向性非常模糊的价值判断,“熵减”状态不仅涉及人们的情绪,还包括心理的认知、身体的感知,甚至心态的重塑。以实现“熵减”为旅游研究与实践的目标,不仅能够

    48、更全面、丰富地理解旅游者的根本需求,也为如何评价旅游体验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熵减”的过程是从无序到有序、从低能量到高能量、从更多无效做功到有效做功的过程。旅游者追求的“熵减”就是通过需求漂移使得需求从无序到有序、通过切换系统从生活的低能量状态到高能量状态、通过遵从本心从更多的无效做功到有效做功的过程。我们将能够帮助旅游者实现“熵减”的旅游体验定义为更好的旅游体验。上述3条旅游“熵减”的路径或许可以为旅游学科更加系统、深入、通约地探究和解释旅游者的行为异化规律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框架。同时,“熵减”视角的旅游思维也将为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一般性的“人的行为”改变规律及变化原因提供旅游学独特的视角。比

    49、如,一名内向的大学生,在暑期实习的过程中,可能会一改平日在学校的沉默寡言,变得开朗健谈。从惯常与非惯常切换的思维视角来解释,这可能是因为刚进入实习单位这样一个非惯常环境,大学生的镜像需求在职工身份的强化下变得格外突出,为了给领导和同事留下更好的印象,他在镜像需求的驱动下启动了开朗健谈的行为模式。因为非惯常环境中的同事们并不熟悉他本来的性格,所以该学生可以不用顾虑日常生活中其他同学对他的刻板印象,更容易地改变行为模式。而这名大学生在实习单位发生的需求漂移(镜像维度元需求比例显著增加)和行为异化同样可以用“熵减”的视角来评价。如果这样的改变让他感受到了更多的从无序到有序、从低能量到高能量或从更多的

    50、无效做功到有效做功的过程,那么我们认为这样的变化对于个体来说就是一种更好的状态。“熵减”视角的旅游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揭示旅游的特殊性,促进旅游学科基础理论的发展以及学科知识的外溢,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指导旅游产业的管理与实践。惯常环境中个体的元需求进退维谷,个体处于需求混沌的“熵增”状态。其主要原因大概有两方面:其一是生命历程中身份复杂性导致的需求复杂;其二是个体对未来时间的不确定性导致对长期需求和短期需求难以平衡取舍。这两种原因也构成了个体在非惯常环境中实现“熵减”的不同路径,分别为横向“熵减”路径和纵向“熵减”路径。而旅游目的地在营销中可以抓住不同类型“熵减”的“痛点”与“痒点”,进行针


    注意事项

    本文(学科归属、学科认同与旅游学...游学科发展”专题学者对话录_郑丹妮.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