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炭素行业分析.docx

    • 资源ID:460246       资源大小:805.14KB        全文页数:4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Fis****915】。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Fis****91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炭素行业分析.docx

    1、炭素行业分析第一章 行业概况第一节 炭素行业产品概述一 产品概述炭素制品按产品用途可分为石墨电极类、炭块类、石墨阳极类、炭电极类、糊类、电炭类、炭素纤维类、特种石墨类、石墨热交换器类等。一 炭素制品分类 炭素制品按产品用途可分为石墨电极类、炭块类、石墨阳极类、炭电极二 主要产品介绍1、石墨电极类根据允许使用电流密度大小,可分为普通功率石墨电极、高功率电极、超高功率电极。石墨电极以石油焦、针状焦为原料,煤沥青作结合剂,经煅烧、配料、混捏、压型、焙烧、石墨化、机加工而制成,是在电弧炉中以电弧形式释放电能对炉料进行加热熔化的导体。普通功率石墨电极是允许使用电流密度低于17A厘米2的石墨电极,主要用于

    2、炼钢、炼硅、炼黄磷等的普通功率电炉。高功率石墨电极是允许使用电流密度为1825A厘米2的石墨电极,主要用于炼钢的高功率电弧炉。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允许使用电流密度大于25A厘米2的石墨电极,主要用于超高功率炼钢电弧炉。图一 电炉炼钢产耗比图二 石墨电极工艺流程2、炭块按用途可分为高炉炭块、铝用炭块、电炉块等。炭素制品按加工深度高低可分为炭制品、石墨制品、炭纤维和石墨纤维等,炭素制品按原料和生产工艺不同,可分为石墨制品、炭制品、炭素纤维、特种石墨制品等。炭素制品按其所含灰分大小,又可分为多灰制品和少灰制品(含灰分低于1%)。第二节 行业产业链分析一 行业上游分析原材料分析图三 石墨电极原材料结构分析

    3、1、针状焦针状焦是制造高功率和超高功率电极的优质材料,用针状焦制成的石墨电极具有耐热冲击性能强、机械强度高、氧化性能好、电极消耗低及允许的电流密度大等优点。目前生产的针状焦根据使用的原料可分为石油系和煤系两类。以石油渣油为原料生产的针状焦为油系针状焦;以煤焦油沥青及其馏分为原料生产的针状焦为煤系针状焦。两种针状焦生产工艺不完全相同,但用途基本相同。现在全球只有美国、英国和日本能生产石油系针状焦。煤系针状焦只有日本能生产,且已形成油系、煤系生产针状焦共存局面。日本的三菱化成和新日化公司的生产装置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投产。美国大湖炭素公司却在1950年首先开发成功。1964年美国联合碳

    4、化物公司成功地以针状焦为原料制造出超高功率电极。目前全球针状焦产量约120万t左右,而我国产量只有5万t,我国每年针状焦需求量约3040万t,8090%依赖进口。目前国产针状焦价格波动在1.51.8万元/t,比去年上涨了40%。加大投入开发研究生产针状焦及引进先进技术,扩大产量是发展方向。因进口的针状焦数量有限,锦州石化公司的产量也只有3万t/a。因此国内超高功率电极的产量只好由针状焦的数量来决定。2、煤沥青在石墨电极生产中作为粘结剂,主要分中温沥青与改质沥青。中温沥青是焦油蒸馏残液部分,产率占焦油的5456%。改质沥青是以中温沥青为原料制取的。国内煤沥青价格在年后呈先稳后扬的趋势,其上涨的主

    5、要原因仍是原料价格的上涨,加之下游接货较为积极,使得煤沥青价格小幅走高。中温沥青主流成交价在2400-2500元/吨,改质沥青主流成交价在2500-2750元/吨。西北地区受地域的影响,煤沥青价格相对较低。华北、华东地区原料煤焦油市场年后持上涨的势头,焦油深加工企业在成本的压力下,纷纷上调煤沥青价格,上涨幅度100-150元/吨。3、石油焦:在石墨电极生产中作为骨料。石油焦是以原油经蒸馏后的重油或其它重油为原料,以高流速通过500加热炉的炉管,使裂解和缩合反应在焦炭塔内进行,再经生焦到一定时间冷焦、除焦生产出石油焦。普通焦用于制造电极、绝缘材料,碳化硅和冶炼工业燃料。优质焦主要用作炼钢高功率和

    6、超高功率的石墨电极。特种焦是生产反应堆用核石墨套管原料。生产过程主要辅料分析1、电力:“十一五”国家电网建设规划:建立稳固的电网三道防线;继续加强城乡配电网的建设改造,不断提高供电可靠性;全面建成三峡输变电工程;抓紧新建一批跨区输电工程,大幅提高跨区配置资源的能力;及早建成交流1000千伏试验示范工程,在成熟基础上加快推广;开工建设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和锦屏水电站外送的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西北750千伏网架将初具规模;继续加强和拓展500千伏与330千伏网架;促进电网与电源、输电网与配电网、一次系统与二次系统、有功与无功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中国的电网效率。2、天然气:由于国际油价长期居高不下

    7、,全球对更清洁能源天然气的需求增长强劲。天然气是21世纪消费量增长最快的能源,占一次性能源的比重将越来越大。预计2010年全球天然气消费量为3110亿立方英尺,天然气在一次性能源消费比例为25%,2050年将达到30%,届时天然气将完全取代石油或与石油持平成为第一能源。我国在天然气的利用方面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全球天然气占总能源消费的24%,而这一比重在我国只有3%,甚至低于印度的8%。未来几年内,我国天然气需求增长将快于煤炭和石油,天然气市场在全国范围内将得到发育。二 行业下游分析石墨电极的下游行业需求主要集中在电弧炉炼钢、矿热炉冶炼黄磷、磨料及工业硅4个行业,其中电炉炼钢需求最大,占80%

    8、左右。1、电弧炉炼钢 2005年以来,中国粗钢产量已居全球第一,但因优质钢、特种钢的比例极少,提高优特钢比例已成为中国由产钢大国转变为产钢强国的必然需求。生产优质钢、特种钢必须使用电弧炉冶炼,而电弧炉冶炼必须使用石墨电极。发达国家电弧炉炼钢比例多为70以上,而中国不足15%。十一五期间,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快推动我国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快钢铁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增加电炉炼钢在钢铁行业中的比重。钢铁产业的结构调整必将带动石墨电极行业的结构调整和发展。2、黄磷 主要用于生产磷肥、磷酸、磷酸盐以及磷化产品。目前,大型的磷化工企业纷纷向上游发展,争取更多的磷矿、电力资源以取得成本优势,增强

    9、竞争能力。 目前,国内较大的磷化工企业资源一体化进程已经进入尾声,一些没有资源优势的企业未来将难以盈利,被迫停产或关闭,产能过剩的情况将得到缓解,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行业竞争更加有序。3、磨料磨料行业是国家基础产业。磨料磨具俗称机械工业的“牙齿”,离开了磨料磨具,机械工业就无法进行精细加工,整个行业都将陷入瘫痪状态。同时,由于磨料具有耐高温、耐冲刷、耐腐蚀等特性,其产品也广泛应用于冶金、钢铁、汽车、电子、石油化工、有色金属、陶瓷、建材等众多领域,具有其他产品不可替代的功能。4、工业硅工业硅又称结晶硅或金属硅,是非金属元素。主要用于生产有机硅、制取高纯度的半导体材料以及配制有特殊用途的合金等

    10、,有“魔术金属”之美称。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电子信息、机械制造、航空航天、船舶制造、能源开发等领域,是现代工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必不可少的材料。 从世界范围看,工业硅的消费量仍在持续增长。汽车等交通工具的不断轻量化,使冶金用硅不断增长;有机硅可合成的产品种类达5000多种。三 行业壁垒分析行业壁垒指企业进入该行业的一系列障碍。炭素行业的进入壁垒主要由以下方面组成。1、政府政策石墨电极行业受政府宏观调控影响巨大。如2005年12月2日,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淘汰类:交流石墨化炉、3340千伏安以下石墨化炉及其并联机组、最大输出电流5万安以下的石墨化炉;限制类:普通功率

    11、和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线,直径550毫米以下及2万吨/年以下的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线;鼓励类:直径550毫米以上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2、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使单位产品成本降低、收益增加的一种经济特性。新进入者必须以大规模生产的方式进入市场,否则将不得不面对成本劣势的现实。3、品牌及客户转换成本对下游客户尤其是钢铁厂来说,石墨电极仅占其总成本的极小部分,但石墨电极的质量及稳定程度对其连续生产产生重大影响,因石墨电极质量问题造成的停产、死炉将产生大量的间接成本,故下游客户对质量稳定品牌的忠诚度相当高。故新进入者不得不耗费大量的时间、运营、资金成本来克服下游客户的品牌忠诚度所带来

    12、的不利影响。4、能源及原料获取能力进口针状焦作为生产高附加值的高功率、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主要原料,其供给量远远小于需求量,能否获取稳定、大量的原料供应决定了石墨电极生产厂家的产品结构及利润率。石墨电极生产的焙烧工序需要消耗大量的天然气资源,石墨化工序需要充足的电力支持,能否获得充沛低价的天然气、电力资源决定了石墨电极生产厂家产能及单位成本的高低。5、资本需求炭素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无论是研发、建厂、购置生产线及3-6个月生产周期等方面都存在着一般生产性行业所无法比拟的资金壁垒。同时资金实力还会对客户的信任、渠道的信心等方面构成很大的影响。6、人才准备炭素业也是人才密集型行业,需要生产、运营、营

    13、销各方面优秀人才的强力加盟。实际上,部分中国石墨电极生产商设备的先进程度已远超全球顶尖石墨电极生产商,但产品质量却有较大差距。7、竞争对手反击国内炭素行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现有的前10大生产商已占据了80以上的总市场份额(超高功率市场份额98.5,高功率市场份额86),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竞争事态,新进入者易遭到现有生产商的共同反击。四 行业替代性分析电炉炼钢是利用电极向炉内导入电流,强大的电流在电极下端通过气体产生电弧放电,同时放出大量热量进行冶炼。石墨具有其它成份电极无法比拟的优质特性:1热稳定性好,石墨在3550才会出现升华,此高温下常见金属早已熔化。2电阻极低,仅数欧姆,冶炼时能源损耗少

    14、。3重量轻,密度不足铜的1/4,易于运输及使用,安全性好,上炉冶炼时容易夹持。4原料为易获取的沥青、石油焦等。5可加工性好,加工速度较普通金属快3-5倍。基于以上数点,在可预见的数十年内,没有替代品。五 行业发展前景炭素行业属于基础原材料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炭素行业是对石化和煤化工行业的废渣进行深加工再利用,是一项能源二次利用、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新兴产业;同时,由于炭素材料的理化性能和机械性能在一定条件下优于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并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高温状态下的高强度、自润滑性等特征,因此,炭素行业也是一项高科技产业。炭素材料及其制

    15、品现已广泛应用于冶金、电子、化工、机械、体育器材、医疗、能源、航空航天、核工业和军事等领域,在国家历次发布的技术发展政策中均被列为重点发展内容。虽然目前中国已是炭素产品生产和出口大国,但高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难有话语权,高科技含量的炭素制品,以及部分领域特殊炭素制品,我们与炭素强国相比还有差距。推进高附加值产品开发是今后行业的发展要务。高科技含量炭素制品的研制、开发、应用领域非常广阔。在核工业中,原子反应堆中子减速剂、反射剂,生产同位素用热柱石墨、高温气冷堆石墨、火箭和导弹的喷管喉衬、燃气舵、燃烧室,头锥和防护罩等都是特种石墨制品。去年我国炭素制品产量为800多万吨,而特种石墨制品产量仅为3万吨

    16、左右,还有大量靠进口。等静压石墨是近年新涌现出的一种新型炭素材料,在电阻率、弯曲强度、压缩强度等方面都优于高纯石墨,而且由于其特有的各向同性,被广泛用于单晶硅制造、高温气冷堆、机械密封、块孔式热交换器、精密电子仪器加工等新兴领域,吸引了许多炭素企业的目光。上海东洋炭素有限公司高级顾问程鸿申指出,高纯石墨的平均价格为2万元/吨,利润仅2000元/吨,而等静压石墨的价格在10万元/吨以上,利润至少在2万元/吨以上,极具吸引力。目前中国每年等静压石墨产品的消费量约占全球的1/4,但每年要从国外进口约3/4的产品,受控于国外企业。而且目前这种材料被国际社会认为是战略物资,限制对华出口,自力更生开发等静

    17、压石墨材料已成为迫切所需。 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领域更广。在航天、航空、核工业、高能物理、医疗、交通运输、建筑方面等多领域广泛使用。运动器材中的自行车架、赛艇、皮划艇、滑雪板、滑水板、冲浪板、高尔夫球棍、网球拍、标枪、撑杆跳杆、钓鱼竿、冰球杆等等,都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作。目前上述运动器材,大量靠进口。炭素行业要强化产学研相结合,增加科研力量,防止资金与技术相脱节;适当引进国外关键生产设备及测试仪器,并针对自身原料情况进行消化再吸收;组建中国等静压石墨产业联盟,对生产企业进行合理布局,帮助企业实现产品差异化生产;打破行业技术垄断,促进企业间技术转让,实现技术互补。 一些企业表示,在生产高附加值特种

    18、产品时,目前除了技术、设备等方面不过关外,国内原料性能的不稳定也是主要障碍。由于渠道分散、厂商繁多,国内石油焦性能参数,如水分含量、金属元素含量、颗粒度都有较大差异,波动范围大,即使是从一家企业购买原料,产品性能差异也很大。为了生产高品质产品,炭素生产企业不得不从国外进口优质原料。对此,业内专家呼吁尽快制订相应标准规范产品供应。第二章 炭素行业运行情况第一节 2008年2010年上半年行业主要数据对比年度工业总产值(亿元)年度增长率工业销售产值(亿元)年度增长率炭素制品总产量(万吨)年度增长率行业销售收入(亿元)年度增长率2010(1-6)638624.95%62.7753.32%84.816

    19、9.32%67.4542.69%200992.90-23.58%96.59-21.32%123.28-6.15%101.59-22.20%2008110.5542.44%112.0144.22%131.36(?)缺数据缺数据缺数据图四 2008、2009、2010(1-6月)行业规模、发展速度、销售收入-数据引用自2008.、2009、2010年炭素行业生产经营情况分析第二节 2010年上半年行业生产情况分析当前我国已经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增多,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此大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我国炭素行业经济运行稳定回升。2010年上半年

    20、,炭素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炭素制品总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都有所增长。(见图五)图五 炭素行业2010年上半年生产的主要数据具体来说,炭素制品生产方面,2010年上半年石墨制品产量为29.36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54.73%;炭制品54.97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78.33%;特种石墨制品4777吨,比上年同期增加67.32%;炭纤维类制品3669千克,比上年同期增加1.05%。(见图六)图六 炭素制品生产情况炭素行业主导产品炼钢用石墨电极的产量为291094吨,同比增加55.41%。其中,优质高档电极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产量为89356吨,同比增加73.48%。高功率石墨电极产量为1197

    21、34吨,同比增加63.60%。普通功率石墨电极82004吨,同比增加30.95%。(见图七)图七 炭素行业主导产品石墨电极产品产量图另外,在炭制品中, 炭块类产品产量为43580吨,同比增加14.55%,炭电极类产品产量为455809吨,同比增加101.97%。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和高功率石墨电极产品生产在行业排名前十名的企业为:(见图八、九)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产量前十名的企业(单位/吨)方大炭素18482南通扬子碳素16693中钢吉林炭素13259开封炭素9890大同能源炭素5873红旗渠电炭5250士达炭素4437介休巨源炭素3381方大蓉光炭素2186林州电力2038图八 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产量

    22、前十名的企业名单高功率石墨电极产量前十名的企业(单位/吨)吉林炭素20643方大炭素16292方大抚顺炭素13210介休巨源炭素9378山东八三炭素8047士达炭素7862方大合肥炭素6703红旗渠电炭5805河南三力炭素5395林州电力炭素5024图九 高功率石墨电极产量前十名的企业第三节 2010年上半年行业销售情况1至6月,全行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7.45亿元,同比增加42.69%。销售收入前十五名的企业为:(见图十)2010年上半年全行业销售收入前十五名企业(亿元)中钢吉林炭素7.36方大炭素7.26强强碳素7.16平煤开封炭素5.40南通碳素4.10索通发展3.76红旗渠电炭2.34

    23、士达炭素2.08山东前昊炭素2.05河南三力炭素1.93方大抚顺炭素1.87河北顺天电极1.52山东八三炭素1.47林州电力炭素1.46图十 2010年上半年全行业销售收入前十五名企业名单另,方大合肥炭素销售收入为1.04亿元、方大蓉光炭素1.02亿元。炭素制品销售总量为81.53万吨,同比增加58.22% 。销售石墨电极28.33万吨,同比增加70.24% 。其中,销售高功率石墨电极11.48万吨,同比增加67.89%,销售超高功率石墨电极9.70万吨,同比增加101.65%。(见图十一)图十一 石墨电极产品销售情况第四节 2010年上半年行业库存情况截至6月底,全行业炭素制品库存总量为18

    24、.04万吨,同比增加45.28%,比上月底的14.84万吨环比增加3.20万吨,比上年底的13.45万吨增加4.59万吨。石墨电极库存为5.86万吨,同比增加8.74%,比上月底的5.44万吨环比增加0.42万吨,比上年底的6.64万吨减少0.78万吨。其中,高功率石墨电极库存为2.56万吨,同比增加26.23%,比上月底的1.99万吨环比增加0.57万吨,比上年底的2.96万吨减少0.40万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库存为1.83万吨,比上月底的1.90万吨环比减少0.07万吨,比上年底的2.32万吨减少0.49万吨。第五节 2010年上半年行业出口情况从产品出口方面看,1至6月实现出口创汇额23

    25、424万美元,同比增长41.07% 。炭素行业出口创汇排名前十的企业见图十二。炭素行业出口创汇额排名前十的企业(万美元)索通发展4330吉林炭素3968强强碳素3423方大炭素2575山东前昊炭素1621方大抚顺炭素1068士达炭素890南通扬子碳素808新郑豫电765辽阳炭素577图十二 炭素行业出口创汇额排名前十的企业另,方大合肥炭素568万美元,方大蓉光炭素218万美元。第六节 石墨电极及原材料价格情况图十三 2009年12月石墨电极出厂含税平均价格元t-数据引用自我国炭素行业2009年生产经营状况回顾与2010年运行趋势展望图十四 2008.122009.12炭素行业用主要原材料出厂含

    26、税价元t-数据引用自我国炭素行业2009年生产经营状况回顾与2010年运行趋势展望第七节 2010下半年行业市场展望近期国内炭素市场仍然保持平稳,市场不温不火。虽然近期电价、石油焦、煤沥青及煅后焦价格出现较为明显的上涨,但是石墨电极生产成本的增加并未对石墨电极销售价格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国内钢厂在石墨电极招标中依然极力压低价格,而各炭素企业为了赢得供货合同价格战也并未停止。目前市场上,普通功率主流规格报价9200-11500元/吨,高功率主流规格报价13000-15000元/吨,超高功率主流规格报价20000-40000元/吨。 后市分析,由于目前石墨电极市场整体上仍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国内石

    27、墨电极市场竞争混乱的局面在一段时间内仍然存在。由于价格战仍是各炭素企业目前争夺市场的主要手段,各炭素企业都会面临着原料成本、能源成本及运输成本上升的挑战,企业经营愈加困难。在石墨电极市场供需关系没有出现根本性改变之前,短期内,加强与竞争对手的协商和协调,避免恶意低价竞争,以谋取多赢互利,是目前中国炭素行业各企业近期努力的方向之一。第三章 国内国外炭素市场第一节 全球炭素市场情况(2009年)2009年9月17日,美国石墨技术公司宣布将直径450MM至600MM的石墨电极销售价格上调至7795美元/吨。此前在2008年7月1日美国石墨技术公司宣布的销售价格为9475美元/。德国西格里炭素当月跟进

    28、调价,销售价格与美国石墨技术公司大体相当。 国际炭素巨头在其第三季度的报表中都对第四季度的石墨电极市场表达了较为乐观的看法。美国石墨技术公司和德国西格里炭素都认为钢铁行业需要在第四季度补充石墨电极库存,市场上对石墨电极的需求会因此增加,价格也会出现上涨。此外,在2009年第三季度报表中,德国西格里表示随着08年低价库存针状焦在09年上半年消耗完毕,高价进口针状焦开始影响09年第三季度的石墨电极生产和销售,并将全面影响09年第四季度的石墨电极生产和销售,届时高价的进口针状焦原料将会体现在第四季度的石墨电极生产成本之中,因此提高石墨电极销售价格理所当然。 虽然国外炭素巨头9月份宣布的石墨电极销售价

    29、格已较去年顶峰时下降了许多,不过在实际销售过程中,国外炭素巨头并没有坚持既定的价格销售政策,而是根据变化的市场,执行了灵活的销售价格策略。激烈竞争的石墨电极市场促使炭素巨头的实际电极销售价格水平要远低于公布的指导价格。 后市分析,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钢铁行业的确处于复苏阶段,但复苏脚步缓慢,且全球范围内都面临着产能过剩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钢材价格和钢厂赢利水平,并进而影响钢厂对石墨电极的采购积极性。 欧洲钢铁工业联盟EUROFER预计到2010年春季过后,欧盟的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可能会发生改变,随着需求的回升,供求大体能实现平衡,钢材价格会出现上涨,届时会对石墨电极价格产生积极影响。

    30、第二节 国外重点炭素企业情况介绍一 美国尤卡公司简介尤卡炭素公司的前身是美国国有炭素公司,创立于1886年,该公司在石墨材料及炭素材料的研究与发展方面已经有100多年的丰富经验,其潜在的业务发展空间是广阔的。尤卡炭素公司的目标:在客户需求的引领下,通过创新、改革和制造石墨产品及炭材料,更好、更快地取得竞争优势。尤卡炭素公司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墨电极生产厂家,其产品用于电弧炉炼钢生产及各种不同的铁合金、有色金属的生产制造。尤卡炭素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质量天然石墨生产厂家,该石墨产品用于电子工业的热控系统,所制的燃料电池用于运输业及发电业。尤卡炭素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石墨和炭产品的生产厂及供

    31、货商之一。该公司同时也提供一些相关的技术服务,其中包括铝用阴极和用于半导体、运输业、石油化工及其他金属市场的高级石墨和炭材料的技术指导。尤卡炭素公司的服务对象分布于世界上80多个国家,这其中也包括了一些龙头企业,如Arcelor钢厂、宝钢、阿尔肯铝厂、阿尔考铝厂、戴尔电子、三星电子、索尼电子以及用于制作半导体的MEMC Electronic Materials公司和使用。二 德国西格里炭素集团1、简介西格里集团(SGL Group - The Carbon Company)是全球领先的碳素石墨材料以及相关产品的制造商之一。西格里集团创建于 1992 年,由德国 SIGRI 集团与美国大湖碳素(

    32、Great Lakes Carbon)集团合并而成,公司总部在德国威斯巴登。公司是具有宽泛股东结构的公众公司,1995 年于德国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列席MDAX指数。公司业务分为两大业务领域和七大全球性业务部。西格里集团的核心业务是石墨电极,用于在电弧炉(“小型轧钢机”)废钢熔炼时传输电流。自1975 年以来,西方市场上电炉钢占总钢材生产的份额已经从 20% 增长到了近 40%。销售额m1,226息税前利润 m110销售回报率%9.0已动用资本回报率%8.3雇员人数5,976图十五 2009年企业主要数据图十六 2009年公司各业务部、各地区销售额及各地区雇员人数2、发展历程 2009年

    33、尽管受到经济危机影响,仍然取得9%销售回报率 与宝马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开发汽车业的碳纤维应用 马来西亚碳石墨工厂投产 与Brembo成立合资公司,生产碳陶刹车片 Skion成为公司新股东 西格里碳素欧洲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发行1.9亿欧元可转换债券 2008年 息税前利润、税前利润和净收入创新高 资本支出达2.4亿欧元,为史上最高水平 技术与创新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西格里碳素股份公司改制为欧洲股份有限公司 西格里集团在中国十周年庆 2007 年 息税前利润创历史新高 公司更名为“西格里集团(SGL Group The Carbon Company)” 碳陶刹车片荣获“保时捷 Ferdinand 教授

    34、奖” 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 2006 年 成功增加资本 推行创新卓越模式 与中国宁波信远成立合资公司,生产膨胀石墨产品 与东海碳素成立合资公司,在工艺技术方面展开合作 决定在马来西亚建立综合碳石墨生产基地 2005 年 石墨电极创年销售量新高,达 22 万吨 西格里集团息税前利润达 11.3 亿欧元,销售回报率达11% 组建新部门企业技术与创新部 与奥迪签订发展刹车片技术合作协定 2004 年 资本增加,进行长期筹资 启动“ SGL TEN”流线型管理模式以优化企业管理 出售表面防腐业务 新任监理会主席就职 2003 年 CG(碳素和石墨业务部)组织形式全球化 石墨电极业务突破记录 出售电接头

    35、业务 启动西格里一体化模式(SGL ONE)使全球硬件、软件环境协调一致 在全球范围内组织“六西格玛”质量达标活动,节省了 1900 万欧元 2002 年 西格里卓越模式(SGL Excellence)出台 重新筹资完成 重组西格里碳素集团、重新建立生产及管理结构 执行新的“五点计划”(5-Point-Program)以提高公司收益率 启动刹车片的大规模生产 西格里企业管理总则(Corporate Governance guidelines)出台 2001 年 组建新的“西格里技术业务部” 与日本东海碳素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 全球首推800毫米直径石墨电极 2000 年 在波兰收购ZEW 组建防

    36、腐工艺处理/纤维与复合材料事业部 碳陶刹车片业务投资奠基仪式 1999 年 从亚洲金融危机中复苏 收购Keramchemie 在北美的反托拉斯问题得到解决 1998 年 德国威斯巴登:西格里碳素股份公司成为控股公司 拓展技术产品事业部 反托拉斯调查 1997 年 收购以下TE业务公司:RK Carbon,HITCO Technologies,P.G. Lawton 收购特种石墨(GS)业务:M.G.P.、EKL、David Hart 与上海碳素厂成立碳素石墨合资公司 1996 年 从HOECHST中独立 于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收购法国Vicarb 1995 年 首次公开募股(IPO) 收购波兰

    37、Polgraph 1994 年 从美国 Carbide/Graphite 收购特种石墨业务 重组技术产品业务部 1993 年 接管Pechiney的石墨业务 1992 年 合并德国 SIGRI 与美国大湖碳素公司 重组为全球性结构的业务部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2页 共42页3 组织结构西格里集团由两个业务领域组成,通过全球七大业务部开展业务活动。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是根据西格里集团的有关控股管理条例而制定的。二 企业财务运行单位:百万欧元2008 年2007 年变化率销售额1,611.51,373.017.4%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欧盟反垄断诉讼支出

    38、前)360.2307.717.1%息税前利润(欧盟反垄断诉讼支出前)305.8258.418.3%税前利润258.7193.034.0%净利润189.6133.542.0%每股收益(单位:欧元)2.942.1040.0%销售回报率19.0%18.8%已动用资本回报率25.4%27.0%总资产1,795.91,473.621.9%股东权益763.3603.926.4%产权率42.5%41.0%负债净额332.6285.216.6%资金杠杆(负债比率)0.440.47物业、厂房、设备和无形财产的资本支出239.5130.583.5%净现金流-35.9-0.9雇员人数6,5005,86210.9%图

    39、十七 企业财务数据三 日本东海炭素公司1、简介东海炭素株式会社成立于1918年4月8日,资本额为20436万日元(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公司的主要产品有炭黑,人造石墨电极等,其炭素及炭黑产品在日本市场占有率30%以上,位于排在世界第五位。分公司为名古屋分公司、福冈分公司。实验室为富士研究实验室、赤塔研究实验室、防府研究实验室、田浦研究实验室。海外办事处为上海代表处、TOKAI ERFTCARBON GmbH (Germany)东海炭素(德国)、Thai Tokai Carbon Product Co., Ltd. (Thailand)泰国东海炭素制品有限公司(泰国)、Tokai Car

    40、bon Tianjin Co., Ltd. (China)天津东海炭素有限公司(中国)、Tokai Carbon USA, Inc.(USA)东海炭素美国公司(美国)。2004年4月,日本东海炭素株式会社,日本住友商事株式会社,住友商事(中国)有限公司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汉沽现代产业区投资建立的日本独资企业,投资比例分别为80%,10%,10%,注册资本金为5,200万美元。该此次在天津投资建厂是日本同行业中的第一家。东海炭素(天津)主要从事高品质炭黑的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产品主要在轮胎,橡胶制品,印刷用油墨,涂料等领域中被广泛使用。现有的高品质炭黑的生产能力为40,000MT/年,将二

    41、期工程投产后产能扩建到100,000MT/年。2、天津公司发展历程东海炭素(天津)发展历程 2004年4月公司成立2004年6月工厂奠基仪式2006年6月市场投入(初次出货)2006年12月品质ISO(ISO9001)认证取得2008年1月环境ISO(ISO14001)认证取得图十八 东海炭素天津公司发展历程第三节 国内重点炭素企业情况介绍根据2010年1至5月统计月报,入围规模炭素制品生产企业名单为:1、中钢集团吉林炭素股份有限公司22、大同市新成特炭有限公司2、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3、林州市红旗渠电炭有限公司3、南通扬子碳素有限公司24、河南(鲁山)方圆炭素集团4、中钢集团四川

    42、炭素有限公司25、焦作市中州炭素有限责任公司5、山东八三炭素厂26、黑龙江鑫源炭素有限责任公司6、河南三力炭素制品有限公司27、冀州市长安电极有限公司7、大同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炭素分公司28、林州市电力炭素有限公司8、四川广汉士达炭素股份有限公司29、焦作市东星炭电极有限公司9、新郑市豫电炭石墨制品有限公司30、丹东鑫兴炭素有限公司10、平煤集团开封炭素有限责任公司31、石家庄市华南炭素厂11、抚顺炭素有限责任公司32、朔州市三元碳素有限公司12、辽阳炭素有限公司33、广西强强碳素股份有限公司13、合肥炭素有限责任公司34、山东省临邑县鲁北炭素有限公司14、河北顺天电极有限公司35、内蒙兴和兴永

    43、碳素有限公司15、湖南银光炭素有限公司36、芜湖江城炭素有限公司16、成都蓉光炭素股份有限公司37、唐山金湾特碳石墨有限公司17、茂名碳素总厂38、平顶山三基炭素有限责任公司18、介休市巨源炭素有限公司39、山东前昊炭素有限公司19、山西晋阳碳素股份有限公司40、兴和县木子炭素有限责任公司20、天津龙汇碳石墨制品有限公司41、索通发展有限公司21、石家庄炭素有限责任公司42、青海长春炭素有限公司图十九 2004-2008年炭素制品总产量前10名企业及产量-数据引用自我国炭素行业2008年生产经营情况分析和2009年发展趋势展望图二十 2004-2008年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主要生产企业及产量(一)

    44、 中钢集团吉林炭素股份有限公司一 企业概况1、简介中钢吉炭是中国中钢集团公司所属的重要生产企业之一,享有中国炭素工业摇篮的美誉,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炭素制品生产企业,国际炭素企业四强。是中国炭素行业新产品研究开发中心、新技术应用中心、产品检测中心和出口产品检验中心,是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实验室,是行业唯一一家国家级技术中心,并建有博士后工作站。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批准,公司于1999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炭素行业首家上市公司。中国中钢集团公司(简称中钢集团,英文缩写SINOSTEEL)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中央企业。所属二级单位86家,其中:境内63家,

    45、境外23家。2008年中钢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84亿元,首次进入美国财富杂志发布的2009年全球500强排行榜,荣列第372位。中钢集团主要从事冶金矿产资源开发与加工;冶金原料、产品贸易与物流;相关工程技术服务与设备制造,是一家为钢铁工业和钢铁生产企业提供综合配套、系统集成服务的集资源开发、贸易物流、工程科技、设备制造、专业服务为一体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中钢集团是我国最早“走出去”的国有大型企业之一,在澳大利亚成功开发建设了恰那铁矿,在南非合资建设了铬矿山和冶炼厂,拥有海外矿产资源基地,是中国主要钢铁企业的原料供应商和产品代理商,与国内外数十家企业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中钢集团的铁矿石进口居中国商贸企业第一;铬矿进口、直接还原铁进口、萤石出口居中国第一;焦炭出口居中国前两名;锰矿、废钢、钢材、镁砂、稀土等经营位居前列。中钢集团科技企业在探矿、选矿、热工、环保、耐火材料、金属制品等领域,有较雄厚的研发实力,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多个国家级研究中心、硕士学位授予机构和博士生培养点,曾参与神舟五号飞船有关部件的


    注意事项

    本文(炭素行业分析.docx)为本站上传会员【Fis****915】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