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唐柳频《先夫人太原王氏归祔志》探析_王艺然.pdf

    • 资源ID:459263       资源大小:1.82M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唐柳频《先夫人太原王氏归祔志》探析_王艺然.pdf

    1、2023 年 2 月 第 2 期 总第 161 期浙江大学图书馆藏拓先夫人太原王氏归祔志,是唐懿宗咸通十二年(871)柳频为其母王氏所撰墓志。志盖篆书“唐贡士柳频先妣王氏归祔志”;志文楷书,志题“先夫人太原王氏归祔志”。此志提供的信息很丰富,对于研究柳氏家族的世系、婚姻关系以及唐中后期柳氏的书法成就,都有很高的价值。学界对此志尚无研究,本文略作探讨。兹先将此志录文如下:先夫人太原王氏归祔志维唐咸通十二年,岁在辛卯,闰八月一日甲辰,贡士柳频先太夫人太原王氏弃世于上都宣平里私第,享年七十。即以其年冬十月六日戊申,归祔于京兆府万年县灞城乡新店原先府君茔东一十步。襄事之月,孤频欲以铭志请于当时文士,退

    2、念前古潘、陆之辈,或述家风,或陈祖德,恭惟太夫人德行高远,虽秉笔者遽能悉其美哉?于是辍哭纪事,以尽哀敬。太夫人其先出自姬姓,周灵王太子子晋之后,至廿四世祖讳殷,为汉公府掾、中山太守,食邑于祁,故代为太原祁人焉。六代祖讳通,隋秀才,射策甲科,蜀王府侍读,绩诗书,正礼乐,谥曰文中子。其后历世以簪缨儒雅,号为清族。祖讳詹,皇许州鄢陵县令。父讳楚,皇滁州录事参军。先夫人京兆杜氏。初,太夫人既归先府君,逮事大父常侍府君,仁孝敬养,为士族称许。太和壬子岁已后,孤频年始八岁而先君见背,太夫人抚孤稚、主斋祭,动合古道,不违礼经。常手教 何论十卷、古诗赋一轴,及频能从师就学,而业已半矣。孤频既成人,而季父故河南

    3、尹仆射府君之所抚育,太夫人外尽郎伯之敬,内奉娣姒之欢,门风凛然,故事犹在。太夫人天锡和厚高简,常览古史,见贤母烈妇,未尝唐柳频先夫人太原王氏归祔志探析文/王艺然 (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基金项目:2022年河北大学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保定市区碑刻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HBU2022ss052 摘要:先夫人太原王氏归祔志是唐人柳频为其母王氏所撰墓志。志中没有明确提到柳频的世系,结合墓志和传世文献推断柳频属于唐中期史学名家柳芳一脉,可补柳氏西眷房柳虬脉世系。唐代后期,像柳频这样生活潦倒的没落士族数量不少,这也是士族在唐末五代时期消亡的重要内因。但是,这些没落士族在家学传承方

    4、面仍是余风不坠。关键词:柳频;先夫人太原王氏归祔志;柳仲郢;柳陟不废卷而叹,想其为人。性又急于行礼,切于理家,至严而和,至柔而肃。又善刀尺之事,组绣之工,中外学为妇者,咸取则焉。居常无事,则鼓琴自乐,每遇清风朗月,必以雅调为娱。孤频既受教,学为文章,太夫人令举进士,常诫以取名之道,宾客拜庆于门者,必一时秀彦,皆为决科从禄以永孝养,苟及荣显,则致封崇。何期天道不相,而孤频抱罪积衅,以至今日,抑不知谁为真宰而使祸酷若此?孤频不即就死者,虑奠祀有阙,勉延食息而已。太夫人实生一男二女,长女不幸早世,次女适今璧州刺史赵郡李蔚。太夫人既弃养,而孤频家徒壁立,累然在疚。犹子今左谏议大夫陟悉力讫事,举无违者。

    5、频与主妇河东裴氏洎女孙、儿孙等同奉柩车于路,以毕大礼。阴阳书称是岁未利合祔,故别卜新茔,所以迩先府君之域者,以安神心也。呜呼!造化有穷而哀冤无尽,夫至敬无文,故不为铭,但谓之归祔志。此志楷法严谨,颇具柳体楷书风貌。字体点画遒媚劲健,短画干净凝练,长画刚劲俊逸,起、收笔顿挫鲜明,展露筋骨,转折处圆润厚重,血肉丰满。结构严谨,内紧外松。撇捺长画,舒展开阔,灵动自然。在端正严整中,亦有飘逸活泼之态。一、柳频的世系问题柳频,史书无载,此志中仅称其祖父为“常侍府君”、其父为“先府君”。按志文,柳频之母王氏生于贞元十八年(802),卒于咸通十二年(871),享年 70 岁。志文又称其父太和壬子岁(太和六年

    6、,832 年)卒,假定柳频品书读画Oriental Collection45之父与妻子王氏同岁,则柳频之父去世时在 30 岁左右,或无官职,故柳频在志文中并未提及其父官衔。其父去世时,柳频年仅 8 岁,可知柳频生于宝历元年(825),至其母卒时,柳频年已 47 岁。关于柳频的祖父“常侍府君”,可据史料综合判断推知。按志文,柳频母亲“逮事大父常侍府君,仁孝敬养,为士族称许”,她曾经侍奉过这位公公,假定她 18 岁嫁给柳频父亲,则当元和十四年(819)。又推文意,柳频应该没有见过他祖父,则其祖父去世时间当在元和十四年(819)至宝历元年(825)之间。据载,唐代做过散骑常侍的有柳冲、柳浑、柳公权、

    7、柳陟、柳登等人。柳冲为散骑常侍在唐中宗景龙年间,开元五年(717)去世;柳浑为散骑常侍在唐代宗时期,贞元五年(789)去世;柳公权在武宗时为散骑常侍,咸通六年(865)去世;柳陟为散骑常侍在唐僖宗幸蜀时,大约逝于唐僖宗中和年间,故以上都不是柳频祖父。就目前史料来看,柳频祖父应为柳登。按柳登、柳冕兄弟,属柳氏西眷房,旧唐书有传,新唐书附于柳芳传。据新表,柳氏西眷柳虬裔孙柳彦昭生柳芳,柳芳生柳登、柳冕,柳登生柳璟、柳瓌,柳璟生柳韬,柳瓌生柳祺。新表 未载柳冕子,按晁公武 郡斋读书志卷三下,柳珵采择曾祖柳彦昭、祖父柳芳、父亲柳冕文集中记载的历朝典章制度和时政利弊,著有家学要录一卷,又著有常侍言旨一卷

    8、,“唐柳珵记其世父登所著六章,上清、刘幽求二传附。”是知柳冕有子曰柳珵。据旧唐书本传,柳登“少嗜学,与弟冕咸以该博著称”,60 多岁始出仕,“元和初,为大理少卿授右散骑常侍致仕。长庆二年卒,时九十余。辍朝一日,赠工部尚书。”柳登卒于长庆二年(822),与前所推断柳频祖父去世时间当在元和十四年(819)至宝历元年(825)之间正相符合;且右散骑常侍是柳登最终的官职,与柳频称其为“常侍府君”最切。柳频祖父为柳登既经推定,但柳频父亲仍不能确指为柳登何子。按新表,柳登二子为柳璟、柳瓌。又据新唐书之柳芳传附柳璟传,“会昌二年,(柳璟)再主贡部,坐其子招贿,贬信州司马,终郴州刺史。”柳频之父在太和六年(8

    9、32)已去世,显然不是柳璟。至于柳频之父到底是史载的柳登另一个儿子柳瓌,还是史书失载的柳登其他儿子,现在还不能确知。二、志文提到的其他柳氏家族成员柳频在志文中自谓“既成人,而季父故河南尹仆射府君之所抚育”,其父亲早逝,故成年后多蒙叔父的照顾,这位叔父官至河南尹、尚书仆射。此人并非柳频的直系伯叔柳璟、柳珵,据旧唐书之柳璟传,“武宗朝,(柳璟)转礼部侍郎”,这是柳璟做过的最高官职;又柳珵,除了郡斋读书志录其所著两书外,史书无载,他定未官至尚书仆射这样的高官,否则史书当有记录。据志文,柳频生于宝历元年(825),到 20 岁成年,时当会昌四年(844)。会昌四年以后到懿宗咸通之间,曾为河南尹、尚书仆

    10、射的柳氏家族成员只有柳公绰之子柳仲郢,“宣宗初,德裕罢政事,(柳仲郢)坐所厚善,出为郑州刺史。周墀镇滑,而郑为属郡,高其绩;及入相,荐授河南尹,召拜户部侍郎。墀罢,它宰相恶仲郢,左迁秘书监。数月,复出河南尹,以宽惠为政大中十二年(858),辞疾顷之,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起为虢州刺史,以检校尚书左仆射东都留守。”在柳氏家族分房中,柳仲郢属于柳道茂支脉,虽然也是柳纯后裔,但比较独立,一般不将其归入西眷房。柳仲郢与柳频房支甚远,只是柳频的远房叔父。同一远祖的子孙按谱排辈,如生活有交集,也可以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如柳宗元记述与其父柳镇交游的众多友人中有“柳氏兄弟者,先君族兄弟也。最大并,字伯存次中庸、中

    11、行柳登、柳冕者,族子也,登字成伯,冕字敬叔,蒲州河东人,自其父芳与冕并居集贤书府。”柳宗元属柳氏西眷房中的柳庆支脉,与西眷房柳鷟支脉的柳并兄弟以及柳虬支脉的柳登兄弟,论房支早已极其疏远,但现实生活中有联系,所以仍按家谱排辈。柳频在志文中还称,其母去世以后,家徒四壁,难以筹办丧事,在侄子左谏议大夫柳陟的大力帮助下,才得以较为体面地下葬合祔。由于柳仲郢咸通五年(864)已经去世,所以咸通十二年(871)柳频葬母时,只能依靠柳陟的接济。由此事亦可看出,唐后期即使像柳氏这样的关中士族,其家庭的经济生活也陷入了窘境,这也是唐中后期士族没落的一个表现。再如唐德宗时出身于博陵崔氏的崔衍,“禄稍周于亲族,葬埋

    12、嫁娶,倚以济者数十家。及卒,不能蒇丧,表诸朝,赐赙帛三百段,米粟称之。”还有唐宪宗时期出生于河东裴氏的裴向,“内外支属百余人,向所得俸禄,必同其费,及领外任,亦挈而随之。有孤惸疾苦不能自恤,向尤周给,至今称其孝睦焉。”崔衍和裴向的事例说明这些旧士族有很多家庭已经陷入困顿,只能仰赖家族中为官者的接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有能力时周济亲族是这些旧士族的门风,如裴向即“以学行自饬,谨守其门风”。士族家族内部的贫富分化加剧是士族整体走向衰落的标志,说明其经济特权逐渐丧失。当然,这种贫富分化在南北朝时期已开其端,如刘宋袁粲,属陈郡袁氏,“太尉淑兄子也。父濯,扬州秀才,蚤卒。祖母哀其幼孤,名之曰愍孙。伯叔

    13、并当世荣显,而愍孙饥寒不足,母琅邪王氏,太尉长史诞之女也,躬事绩纺,以供朝夕。”柳频所说的侄子柳陟,属西眷柳鷟支脉,两唐书品书读画Oriental Collection462023 年 2 月 第 2 期 总第 161 期无传,爬梳史料,可略见其行事。新唐书载柳陟尚唐宣宗女许昌庄肃公主,“许昌庄肃公主,下嫁柳陟。薨中和时。”唐僖宗由蜀还都后,光启二年(886)发生朱玫之乱,朱玫拥立嗣襄王李煴为监国,唐僖宗逃到兴元(今陕西汉中市),柳陟担任伪户部侍郎。柳陟主要活动于唐懿宗和唐僖宗时期,他作为柳频的远房侄子,虽然曾襄助柳频办理其母亲的丧事,但有私义而无公节,在严重的政治事变发生时,不能保全政治节操

    14、,而是投靠伪署,担任伪官,明哲保身。三、柳频的家学渊源柳频家族从其高祖柳彦昭开始,就以儒学和史才著称。唐中宗神龙三年(707),张仁愿为朔方总管,“奏用监察御史张敬忠分判军事,太子文学柳彦昭为管记敬忠等皆以文吏著称,多至大官,时称仁愿有知人之鉴。”柳频曾祖柳芳更是唐代著名史学家,开元末年进士,后于史馆修史,唐肃宗时续写完成吴兢所编国史,共 130篇。上元年间,因事被贬黔中,适逢高力士被贬巫州,柳芳向高力士询问唐玄宗时宫中之事,写成 问高力士 一卷,又著编年体唐历40 篇。最后官至“右司郎中、集贤殿学士”。柳频祖父柳登,累迁至膳部郎中,元和初年官大理寺少卿,“与刑部侍郎许孟容等七人,奉诏删定开元

    15、已后敕格。”柳频叔祖柳冕,“博学富文辞,且世史官,父子并居集贤院。历右补阙、史馆修撰。”柳频伯父柳璟,“宝历初,第进士、宏词文宗开成初,为翰林学士。”柳芳在唐代宗永泰时曾根据宗正寺所藏玉牒,记载高祖武德至代宗永泰年间的皇族昭穆世系,成永泰新谱一书。开成时,唐文宗赞叹永泰新谱 之详悉,“诏璟攟摭永泰后事缀成之,复为十篇。”柳频家族博学多识,富于著述,很多人物都参与朝廷文件的草拟删定等工作。柳频本人虽然试进士不中,但受家庭环境影响,门风依然,颇具才华,从他撰写的这篇墓志亦可窥见一斑。唐代以儒学文才传世的士族,即使家庭经济困顿,但有两件事仍是他们不肯放弃的:一是对学问和著述的追求;二是仍然自矜门户,

    16、尤其在婚姻关系方面,重视士族联姻,如柳频家庭已然没落到“家徒壁立”的地步,但柳频仍然娶的是河东裴氏,他妹妹则嫁给璧州刺史赵郡李蔚。除了来自本直系家族的传统濡染,柳频还受到远房亲族柳公绰、柳仲郢的较大影响。柳仲郢长期关照柳频家庭,柳频对其钦仰有加。柳公绰、柳仲郢父子除了博古好学之外,尤重礼法孝义。柳频之孝母,除了自幼由母亲照顾成人的自身原因之外,与远房叔父柳仲郢对他的教育也有关系,这是重孝义礼法的传统在柳氏这两个支脉之间的交流。综前所述,先夫人太原王氏归祔志使我们得以补充柳氏西眷房柳芳一脉的世系,同时可以深入了解唐代后期没落士族的社会生活及其家学传承。注释:陈振孙 直斋书录解题 卷十一:“柳常侍

    17、言旨一卷,唐柳珵撰。常侍者,其世父芳也。凡六章,末有刘幽求及上清传。”此谓柳芳为柳珵世父,误,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宋史卷七艺文志二已指出.后晋 刘昫.旧唐书卷 149柳登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4030;旧唐书卷 16穆宗纪:“(长庆元年五月)己酉,右散骑常侍致仕柳登卒。”此谓柳登卒于长庆元年,与本传所记长庆二年不同,未知孰是.旧唐书卷 149柳登传附柳璟传以柳璟为柳冕之子,与新表异;新唐书卷 132柳芳传附柳璟传与新表同,今依新表.宋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 132柳芳传附柳璟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4537.宋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 163柳芳传附柳璟传M.北京:中华书局,

    18、1975:5024.唐 柳宗元.先君石表阴先友记 M.河东先生集卷 12表志,宋刻本.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64 崔衍传 M.北京:中华书局,1975:5042.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13 裴遵庆传附裴向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3357.梁 沈约.宋书卷 89袁粲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6:2229.宋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 83诸帝公主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3673.后晋刘昫.旧唐书卷93 张仁愿传 M.北京:中华书局,1975:2982.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32 柳芳传 M.北京:中华书局,1975:4536.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49 柳登传 M.北京:中华书局,1975:4030.宋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 132柳芳传附柳冕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4537.同,第 4536-4537 页.作者简介:王艺然(1998),女,汉族,山西太原人。河北大学历史学院2020级考古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考古。4品书读画Oriental Collection47


    注意事项

    本文(唐柳频《先夫人太原王氏归祔志》探析_王艺然.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