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43_T+2181-2021学校治安反恐防范要求.pdf

    • 资源ID:435368       资源大小:1.52M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Fis****915】。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Fis****91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DB43_T+2181-2021学校治安反恐防范要求.pdf

    1、43DB43/T 21812021 湖南省地方标准学校治安反恐防范要求Requirements for public security and counter-terrorist of schoolsICSCCS 13.320A 91发 布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10发布-142021-12实施-14 目 次 前言 引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重点目标等级和重点部位 3 5 总体防范要求 4 6 常态三级防范要求 5 7 常态二级防范要求 7 8 常态一级防范要求 8 9 非常态防范要求 8 10 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 9 附录 A(规范性)学校治

    2、安反恐防范重点目标等级表 11 附录 B(规范性)学校常态防范设施配置表 12 参考文献 1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南省公安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南省公安厅治安管理总队、湖南省公安厅反恐总队、湖南省教育厅安全处、长沙市公安局内保支队、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手拉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湖南声迅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湖南三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邵阳市金盾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湖南元一保安科技有限公司、世邦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3、、湖南戍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小兵、温昊、刘绘锦、张平、周杰、陈向科、胡毅、李丽英、朱和平、胡超超、田建云、余求理、杨慧、唐爱华、陈治国、汤烈、申文娟、胡令权、王诗侃、罗劭轩、王韬才。引 言 本文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和湖南省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针对可能威胁公共安全和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风险因素,区分治安反恐防范重点目标和重点部位,对重点目标进行分级,提出了相应的常态防范要求和非常态防范要求,并且基于同湖南省反恐防范的地方标准 DB43/T 10

    4、26.1 相一致,非常态防范要求分成了三个级别,各级别又包括人力防范、实体防范和电子防范等要求,是规范和加强湖南省学校治安防范和反恐防范工作与管理的重要依据。学校治安反恐防范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学校治安反恐防范的重点目标等级和重点部位、总体防范要求、常态三级防范要求、常态二级防范要求、常态一级防范要求、非常态防范要求和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高等院校、中小学校、幼儿园等各类学校治安反恐防范工作与管理。其它教育培训机构的治安反恐防范工作与管理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

    5、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836.1 爆炸性环境 第 1 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 GB 14287.1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第 1 部分:电气火灾监控设备 GB 14287.2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第 2 部分: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GB/T 16917.1 家用和类似用途的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RCBO)第 1 部分:一般规则 GB/T 28181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B/T 29315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要求 GB/T 30147 安防监控视频实时智能分析设备技术要求 GB/T

    6、 31068 普通高等学校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 GB/T 31488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技术要求 GB/T 32581 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技术要求 GB/T 37078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GB 37300 公共安全重点区域视频图像信息采集规范 GB 5034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 GB 50526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A 1002 剧毒化学品、放射源存放场所治安防范要求 GA 1383 报警运营服务规范 GA 1511 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存储场所治安防范要求 GA/T 644 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 GA/T 1400.1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 第 1 部分:通用技术

    7、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 50348、GB/T 29315、GB/T 31068、DB43/T 1026.1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学校 school 依法设立的,具有办学资质的高等院校、中小学校、幼儿园等机构的总称。3.2 高等院校 high education 依法设立的,具有举办学历教育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含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单位)、成人高等学校、民办高等学校等。3.3 中小学校 school 依法设立的,对儿童青少年实施初、中等教育的场所,包括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等。3.4 幼儿园 kindergarten 依法设立的,对 3 周岁以上学龄前幼

    8、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3.5 安全保卫人员 security guard 负责维护学校内部治安秩序,开展治安防范,预防违法犯罪,保护学校师生和财产安全的专兼职人员,通常包括负责安全工作的教职员工(含保卫干部)、保安员、宿舍管理员等。3.6 保安员 security staff 依照保安服务管理条例取得保安员证,从事保安服务工作的人员。3.7 一键报警 one key alarm 人员使用物理按钮或移动终端等,通过一次触发,用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向公安机关传输音频/视频、位置等紧急报警信号的报警方式。3.8 视频实时智能分析 real time intelligent video analysi

    9、s 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相关技术对视频内容进行实时分析,自动检测感兴趣的目标或事件,以文本、图片或视频等方式输出分析结果。3.9 智能分析预警事件 incident of intelligent and early warning 利用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判断识别出事先设定需要进行管控的行为或状态。3.11 视频监控人脸识别 face recognition for video surveillance 在安防视频监控系统中,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在视频图像中识别目标人的过程。3.12 个人健康信息码 personal health information cod;PHI-code 与居民身

    10、份网络可信凭据绑定,表达用户授权他人或组织临时访问特定个人健康信息的一串数字或字母序列。通常使用二维条码作为其存贮媒体。3.13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electrical fire monitoring system 当被保护电气线路中的被探测参数超过报警设定值时,能发出报警信号、控制信号并能指示报警部位的系统,由电气火灾监控设备和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组成。3.14 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electrical fire monitoring detector 探测被保护线路中的剩余电流、温度、故障电弧等电器火灾危险参数变化和由于电器故障引起的烟雾变化及可能引起电器火灾的静电、绝缘参数变化的探测器。3

    11、.15 断路器 circuit-breaker 能接通、承载和分断正常电路条件下电流以及也能在规定的非正常条件下(例如短路)接通、承载一定的时间和(自动地)分断电流的开关电器。3.16 学校信息网络系统 the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of school 学校应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和行为科学等,由相关设备构成,用以实现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共享,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各种业务的系统。3.17 常态防范 regular protection 运用人力防范、实体防范、电子防范等多种手段和措施,常规性预防、延迟、阻止发生治安和恐怖案事件的管理行为

    12、。3.18 非常态防范 unusual protection 在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等重要时段以及获得重大治安案事件、恐怖袭击案事件等预警信息或发生上述案事件时,相关单位临时性加强防范手段和措施,提升治安反恐防范能力的管理行为。4 重点目标等级和重点部位 4.1 重点目标等级 4.1.1 根据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周边治安状况、学校规模、开放性程度、管理状况,以及遭受治安事件、恐怖袭击事件后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影响等要素,学校治安反恐防范重点目标的等级由低到高分为三级重点目标、二级重点目标、一级重点目标。学校重点目标等级应符合附录 A的规定。4.1.2 重点目标的防范分为常态防范和非

    13、常态防范。常态防范级别按防范能力由低到高分别为三级防范、二级防范、一级防范。防范级别应与目标等级相适应,三级重点目标对应常态三级防范、二级重点目标对应常态二级防范、一级重点目标对应常态一级防范。4.1.3 常态二级防范要求应在常态三级防范要求基础上执行,常态一级防范要求应在常态二级防范要求基础上执行,非常态防范要求应在常态防范要求基础上执行。4.2 重点部位 下列部位为学校治安反恐防范的重点部位:a)学校大门外向外直线延伸 50m 范围内的区域;b)学校周界;c)学校出入口及门卫室(传达室);d)校内危险区域(校内河流、池塘、山林等容易发生安全事件的场所);e)人员集中活动区域(体育场馆、操场

    14、、报告厅、图书馆、实验楼、实训楼、办公楼等);f)教学楼(区);g)宿舍楼(区);h)食堂操作间、配餐间、留样间、储藏室、就餐区;i)剧毒化学品、辐射源、易燃易爆、易制爆等危险品储存场所;j)贵重物品集中存放场所;k)保密区域(机要室、档案馆、数据中心、保密资料、高价值资料存放处);l)水电气热等设备站(间);m)网络中心机房、(电视)广播控制中心、安防监控中心(室)及其他公共设施管理中心;n)机动车停车场、非机动车停车区、电动车充电区;o)其他经评估应防范的重点部位。5 总体防范要求 5.1 学校应建立并完善治安反恐防范制度,配置专职保卫管理人员。5.2 学校治安反恐工作主管部门应落实治安反

    15、恐防范检查、监督等工作,并接受学校反恐工作领导机构、属地职能部门、公安机关的指导、监督和考核。5.3 学校应设立反恐怖主义工作专项经费,根据要求配备、更新身份识别、紧急报警、隔离防撞、安检防爆等防范和处置设备、设施。5.4 学校聘用(录用)安全保卫岗位人员前,应按属地原则向所在辖区内的基层公安机关或其派出机构,查询应聘人员是否曾有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等违法犯罪记录,经查询发现有前述行为记录的,不得聘用(录用)。学校聘用(录用)安全保卫岗位人员后,应按前述方法每年定期查询安全保卫岗位人员是否具有上述违法犯罪记录,发现其具有上述违法犯罪记录的,应立即解聘。5.5 学校应每 5 个月向公安机

    16、关和有关部门报告治安反恐防范措施落实情况。责任人员、机构设立变更和重大基础设施改造等情况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5.6 学校应制定防范和应对处置恐怖活动预案及出入登记、值班、巡逻、守卫检查等防范措施;建立对应的安全防范管理档案和台账等工作档案,包括学校的名称、地址或位置、平面图、结构图、存有的主要有毒有害物质、单位负责人、各项安全工作责任人,现有安全防范设施、制度、措施等。5.7 学校应实行风险辨识风险评估,实时监测安全威胁,完善内部安全管理机制。在监测到高风险事件或接收到上级主管部门、属地公安机关高风险预警的情况下,应当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提升安全防范等级。5.8 学校应建立校园安防设施隐患排

    17、查、安全风险监测研判预警机制,并开展安全教育、安防专题培训。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预防踩踏、欺凌和暴力侵害专题教育,加强消防、防盗抢和人身防护等方面的安全教育,使师生掌握避险、逃生、自救、基本急救的方法。5.9 学校应制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应急处置预案应至少包括针对的事件、人员的分工、响应机制与体系、处置的措施、应急资源、设备的使用和人员疏散方案等内容。5.10 学校应与家长、乡镇街道、村组、社区以及上级主管单位和属地公安机关等建立信息共享和联动联防工作机制,构建学校内部、周边与社会相结合的防控体系。5.11 学校应配置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岗公示牌,公示牌应挂在校门口外墙上,公示牌应包

    18、含治安负责人姓名和电话。5.12 学校应建立安全防范系统运行与维护的保障体系和长效机制,并设专人负责系统日常管理工作,保持系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5.13 学校及其上级主管单位等应至少每学期开展 1 次全面的安全工作检查和安全专项督查工作。每年组织不少于 1 次反恐培训和演练。5.14 学校应建立校园安全管理平台,宜提供向上级管理部门的联网接口,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单位及校园安全服务单位应接受公安机关和教育部门的监督管理,监督管理包括技术系统的运行情况、服务质量及服务管理规范检查等。5.15 根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标准,对学校信息网络系统及安防信息网络进行定级备案,根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要

    19、求进行定期评估测评,通过评估测评对学校信息网络系统进行必要的加固完善,以因应网络攻击、信息安全渗透新技术手段的恐怖袭击。5.16 学校常态防范设施配置应符合附录 B 的规定。6 常态三级防范要求 6.1 人力防范要求 6.1.1 学校应建立并实施治安反恐防范管理制度,并做好相应记录。管理制度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a)值守与巡查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在校门口、供水、供电、控制中心等重要部位开展值守、巡查;b)护学制度:城市、城镇中小学幼儿园应配置“护学岗”。公安机关要会同教育主管部门及各中小学幼儿园、社区等基层组织加强组织发动,整合公安民辅警、巡防队员、校园保安、教职员工和学生家长志愿者等群防力量参与

    20、高峰护学。中小学幼儿园每天上、放学时段应当安排行政值班人员、值班教师、保安员、家长志愿者不少于 4 人配合公安机关开展护学工作,统一为护学人员配备标识和防卫器械,形成常态化高峰护学机制。在偏远农村地区,结合“一村一辅警”机制,依靠当地乡镇和基层组织,广泛发动学生家长、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参与护学工作;c)住宿学生管理制度:落实住宿学生请假登记、住宿学生接送和宿舍值班登记等措施;d)人员与物品检查制度:依照规定对进入学校的人员及携带物品进行安全检查;e)联动制度:学校应与公安部门建立防范与应急联动机制;f)教育与培训制度:对安全保卫人员及教职员工进行反恐怖防范知识、技能的教育、培训;g)防范与应

    21、急演练制度:每年组织不少于一次的反恐怖防范或应急演练;h)检查与督察制度:每年不少于一次反恐怖防范检查、督察,落实反恐怖防范措施和电子防范、实体防范设备(设施)装备;i)考核与奖惩制度:定期对安全保卫人员的反恐怖防范工作进行考核、奖惩。6.1.2 学校安全保卫人员的人数配备应符合以下规定:a)高等院校按照在校师生员工总人数的 3的比例配置安全保卫人员,其中应以不低于 1的比例配备保卫干部;b)中小学校、幼儿园师生员工总人数少于 100 人的中小学校、幼儿园至少配 1 名专职安全保卫人员;100 人以上 1000 人以下的中小学校、幼儿园,至少配 2 名专职安全保卫人员;超过 1000人的中小学

    22、校、幼儿园,每增加 500 名学生增配 1 名专职安全保卫人员。寄宿制中小学校、幼儿园至少配 2 名专职安全保卫人员。早、中、晚等学生集中进出校时间,应至少保证校门口有2 位保安员值班待守;c)高等院校、中小学校、幼儿园,在重要节日、敏感时段,应根据需要适当增加安全保卫人员充实安保力量,增加安检设备,加强电子防范。6.1.3 学校保安员配备及要求应符合以下规定:a)学校保安员应按照保安服务管理条例的规定择优聘用;b)学校应聘用专职保安员;保安员应取得保安员证;保卫干部应取得保卫管理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保安员应培训上岗,掌握学校安全管理、治安保卫的基本技能;保安员应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到辖区公安派出

    23、所备案;c)保安员应配备取得安防产品合格证的对讲机、防暴头盔、棍棒、钢叉、防护盾牌、防刺背心、防割手套、强光手电等护卫器械,并建立使用保管和上下学时间段佩戴防护器械制度;d)学校对开启的出入口应有人值守,并对外来人员、车辆进行核查验证和信息登记,上下学时段应有教职员工值守,未经许可,禁止无关人员和校外机动车入内,禁止将非教学用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品、管制器具等危险物品带入校园;e)安全保卫人员应对校内重点部位和区域进行每日不少于 5 次的巡逻;寄宿制学校应配备宿舍管理员,并对宿舍开展每天不少于 2 次的夜间巡查;f)落实监控中心、电子防范设施等重要部位值守力量。重要部位落实巡逻力量,落实日常机

    24、动备勤力量,建立青年教职员工、安全保卫人员等组成的群众性第一应急处置力量队伍;g)学校宜定期对安全保卫人员和教职员工的工作、生活状况进行了解、访谈并记录,对异常情况采取相应措施。6.2 实体防范要求 6.2.1 封闭式管理的学校周界应配置实体防护屏障,实行封闭式管理,实体防护屏障的外侧整体高度(含防攀爬设施)应不低于 2 m,应每月或春夏风雨较多季节检查屏障设施安全状况。6.2.2 校内应当根据需要配置规范的安全警示牌、交通标志标牌标线、交通信号灯、人行设施、分隔设施、停车设施和减速带、安全广播等。6.2.3 剧毒化学品、辐射源存放场地(部位)应符合 GA 1002 的相关规定。6.2.4 易

    25、制爆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要符合 GA 1511 的相关规定。6.2.5 易燃易爆,贵重物品集中存放场所,保密资料存放处,安防监控中心(室)、水电气热等设备间等场所的窗户应安装钢制实心栅栏,钢筋直径应不小于 12 mm,单个栅栏空间最大面积应不大于 800 mm100 mm;应安装防盗安全门或防盗保险柜。6.3 电子防范要求 6.3.1 学校大门外应配置视频监控装置,实时监视、记录出入人员及车辆并接入公安机关联网平台。监控范围 20 m 内的回放图像应能清晰显示往来人员的面部特征、车辆号牌,监控范围 50 m 内的回放图像应能清晰显示往来人员体貌特征、车型等。6.3.2 学校出入口宜配置体温检测、

    26、个人健康信息码识别等设备设施。6.3.3 学校周界宜配置入侵报警装置或具有入侵检测功能的视频监控装置,探测范围应对周界实现全覆盖。6.3.4 门卫室(传达室)应配置一键报警装置,并与属地公安机关联网。门卫室一键报警装置应连接到监控中心(室),监控中心(室)应与门卫室(传达室)实现联动指挥。6.3.5 教学区域内学生集中出入的主要通道和出入口应配置视频监控装置,监视及回放图像应能清楚辨别通行人员体貌特征。宜在集中出入的主要通道配置人员密度监测或检测设备设施,对拥挤情况告警提醒,避免踩踏事件发生。6.3.6 学生宿舍楼(区)的主要出入口应配置视频监控装置,监视及回放图像应清楚辨别进出人员体貌特征;

    27、宜配置出入口控制装置和出入口识别记录装置;应配置视频实时智能分析,对夜晚翻越宿舍围墙行为预警。6.3.7 教学楼(区)、实验室、图书馆、学生宿舍、办公楼等区域用电线路,应配备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和智能断路器,在发生短路、电气漏电、过流过载、过压欠压、打火、过温、三相不平衡等情况时,应能根据预先设定的参数主动告警和断路保护。6.3.8 校内建筑工地、陡坡、水池、楼梯等易发生危险的地方应配置警示标志或防护设施。宿舍楼顶、教室楼顶、水塘边等危险区域,应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应对进入危险区域人员进行管控,但不能影响消防通道使用;应对进入危险区域的人员进行视频监控;宜对一些危险动作如翻越护栏、涉水、区域徘徊等

    28、行为进行智能识别与告警。6.3.9 食堂操作间、配餐间、留样间和储藏室的出入口应配置视频监控装置,监视及回放图像应能辨别进出人员面部特征。6.3.10 剧毒化学品、射线源、易燃易爆、易制爆等危险品储存室、实验室应配置入侵报警装置或具有入侵探测功能的视频监控装置,宜采用人脸识别出入口控制装置。6.3.11 财务室等贵重物品存放处应配置入侵报警装置或具有入侵探测功能的视频监控装置。6.3.12 机动车停车场、非机动车停车区应配置视频监控装置,监视及回放图像应能辨别监视区域内人员和车辆活动情况。6.3.13 校园内配置有停车场的,应根据情况配置对行车路线、停车场位置、车位有指引或标识;应根据情况配置

    29、校园内限速标识;应根据情况配置对超速行为进行警示的电子信息提示装置。6.3.14 幼儿园的活动室、寝室应配置视频监控装置,监视及回放图像应能辨别人员活动情况;应配备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和智能断路器,应在发生短路、电气漏电、过流过载、过压欠压、打火等情况时,应能根据预先设定的参数主动告警和断路保护。7 常态二级防范要求 7.1 人力防范要求 7.1.1 学校每半年组织不少于一次的反恐怖防范或应急演练。7.1.2 学校应每季度不少于一次反恐怖防范检查、督察。7.1.3 寄宿制中小学校每增加 300 名寄宿生增配 1 名保安员。早、中、晚等学生集中进出校时间,应至少保证校门口有 2 位安保人员值班待守

    30、。7.1.4 安全保卫人员应对校内重点部位和区域进行每日不少于 7 次的巡逻;寄宿制学校应配备宿舍管理员,并对宿舍开展每天不少于 3 次的夜间巡查。7.2 实体防范要求 7.2.1 学校主出入口宜配置隔离栏、隔离墩或升降柱等硬质防冲撞设施。7.2.2 学校宜配备防毒面罩、毛巾、口罩等应急用品。7.3 电子防范要求 7.3.1 学校出入口宜配置具有人脸识别、异常行为预警等功能的视频监控。7.3.2 学校出入口宜配置对学生、教职员工进行身份识别的出入口控制通道装置;宜配置访客人脸识别装置,配置读取身份证存储照片与持证人员人脸进行比对。访客人证合一,门卫人员可目视核对。7.3.3 应配置对操场、体育

    31、场等室外人员集中活动区域进行监视的视频监控装置,监视及回放图像应能清晰显示监视区域内人员活动情况。7.3.4 学生宿舍楼(区)的值班室宜配置紧急报警装置,发出的报警信号应传送至 24 小时有人值守的门卫室(传达室)、监控中心(室)。7.3.5 食堂操作间、配餐间、留样间、储藏室、就餐区宜配置视频监控装置,监视及回放图像应能清晰显示人员活动情况。7.3.6 学校安全防范的重点部位宜配置电子巡查装置。宜建立安防场地、设施、设备自动巡检系统,自动发现安防隐患,如消防通道占用、感应设备失效等,弥补人工巡检不足。8 常态一级防范要求 8.1 人力防范要求 8.1.1 学校每季度组织不少于一次的反恐怖防范

    32、或应急演练。8.1.2 学校应每月不少于一次反恐怖防范检查、督察。8.2 实体防范要求 8.2.1 学校主出入口应配置隔离栏、隔离墩或升降柱等硬质防冲撞设施。8.2.2 学校应配备防毒面罩、毛巾、口罩等应急用品。8.3 电子防范要求 8.3.1 学校周界应配置入侵报警装置或具有入侵检测功能的视频监控装置,探测范围应对周界实现全覆盖。8.3.2 学生宿舍楼(区)的值班室应配置紧急报警装置,发出的报警信号应传送至 24 小时有人值守的门卫室(传达室)、监控中心(室)。8.3.3 食堂操作间、配餐间、留样间、储藏室、就餐区宜配置操作人员规范着装、规范操作的智能识别监控系统,对未戴帽子、未戴口罩、未穿

    33、工作服、未佩戴工牌、不按要求操作、未熄火离岗等行为进行监测告警。8.3.4 学校安全防范的重点部位应配置电子巡查装置。9 非常态防范要求 9.1 非常态防范等级 9.1.1 非常态治安反恐防范按照采取措施的不同要求分为三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三级非常态防范、二级非常态防范和一级非常态防范。9.1.2 在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等重要时段应采取三级非常态防范措施,在获得重大治安案事件、恐怖袭击案事件等预警信息时应采取二级非常态防范措施,在发生重大治安案事件、恐怖袭击案事件时应采取一级非常态防范措施。9.1.3 二级非常态防范要求应在三级非常态防范要求基础上加强,一级非常态防范要求应在二级非常态防范要

    34、求基础上加强。9.2 非常态防范要求 一级、二级、三级非常态情况下的人力防范、实体防范、电子防范具体措施应根据本地区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要求落实。10 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 10.1 一般要求 10.1.1 系统应配置备用电源,保证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的应急供电时间应不小于 8 h,视频监控系统关键设备的应急供电时间应不小于1 h,出入口控制系统执行装置正常运行的应急供电时间应不小于48 h。10.1.2 安全防范系统的设备和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并检验合格。10.1.3 应对安全防范系统内具有计时功能的设备进行校时,设备的时钟与北京时间误差应不大于 5 s。10.1.4 防爆环境使用的安全防范设

    35、施,防爆等级应符合 GB 3836.1 的相关规定。10.1.5 安全防范系统的各子系统、安全防范管理平台应符合 GB 50348 的相关规定。10.2 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 10.2.1 一键报警装置宜具备视频/音频采集和对讲功能。10.2.2 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含一键报警装置)应采用两种以上对外报警信息传输方式。用于报警信息传输的电话线路上不应挂接其他设备。10.2.3 联网报警应符合 GA 1383 的相关规定。10.2.4 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含一键报警装置)触发后,系统应能发出声、光指示,并准确指示报警的位置,报警声压室内不低于 80 dB(A),室外应不不低于 100dB(A),报

    36、警持续时间应不小于 5 min。10.2.5 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含一键报警装置)紧急按钮应具备防误报措施和自锁装置,报警发生后,系统应能手动复位,不应自动复位。10.2.6 一键报警装置发送到公安机关的信号应能准确区分测试和紧急报警信号,宜配备独立测试按钮进行定期测试。10.2.7 系统应具备自检、防拆、防破坏、开路、短路、故障、断电报警等功能,紧急报警装置及周界报警装置应 24 h 设防。10.2.8 系统应与视频监控系统联动。10.2.9 系统布防、撤防、故障和报警信息存储时间应不少于 90 d。10.2.10 系统的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 GB/T 32581 的相关规定。10.3 视频监

    37、控系统 10.3.1 系统监视和回放图像的水平像素数应不小于 1920,垂直像素数应不小于 1080,图像帧率应不小于 25 fps。10.3.2 视频图像信息应实时记录,存储时间应不少于 90 d。10.3.3 涉及公共安全重点区域的视频图像信息采集应符合 GB 37300 的相关规定。10.3.4 具有探测报警功能的视频分析系统,应符合 GB/T 30147 的相关规定。10.3.5 系统应与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联动。10.3.6 系统应具备与公安机关及上级主管部门联网接口,宜将重点部位和区域监控设备与上级主管单位和属地公安机关系统联网。10.3.7 视频监控系统应留有与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

    38、共享交换平台联网的接口,联网信息传输、交换、控制协议应符合 GB/T 28181 的相关规定,联网信息安全应符合 GB 35104 的相关规定。10.4 出入口控制系统 10.4.1 系统应能对强行破坏、非法进入的行为发出报警信号,报警信号应与相关出入口的视频图像联动。10.4.2 系统应满足人员逃生时的相关要求,当需要紧急疏散时,各闭锁通道应开启,保障人员迅速安全通过。10.4.3 系统信息存储时间应不少于 180 d。10.4.4 系统的其他要求应符合 GB/T 37078 的相关规定。10.5 电子巡查系统 10.5.1 巡查路线、巡查时间应能根据安全管理需要进行设定和修改。10.5.2

    39、 巡查记录保存时间应不少于 90 d。10.5.3 系统其他要求应符合 GA/T 644 的相关规定。10.6 电器火灾监控系统 10.6.1 电器火灾监控系统探测器宜采用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其性能符合 GB 14287.2 的相关规定。10.6.2 电器火灾监控系统设备应符合 GB 14287.1 的相关规定。10.6.3 电器火灾监控系统用短路器宜采用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其性能应满足下列要求:a)瞬间电流分断能力不小于 6 kA;b)过流过载保护;超过额定电流 5状态下,10 s 内短路;超过额定电流 35的状态下,5 s内短路;超过额定电流 100的状态下,1 s 内断路;c)

    40、过压欠压保护:加载电压低于 190 V 或大于 250 V 时预警,持续 10 s 大于 263 V 短路器断路;d)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 GB/T 16917.1 的相关规定。10.7 广播系统 公共广播系统应符合 GB 50526 的相关规定。附 录 A(规范性)学校治安反恐防范重点目标等级表 A.1 学校治安反恐防范重点目标等级应符合表 A.1 的规定。表 A.1 学校治安反恐防范重点目标等级表 等级 高等院校 中小学校 幼儿园 其他 一级目标 大于等于 10000 人 大于等于 1500 人 大于等于 300 人 学校有涉恐敏感地区人员或学校处于涉恐高风险地区 二级目

    41、标 大于等于 5000 人 小于 10000 人 大于等于 1000 人 小于 1500 人 大于等于 150 人 小于 300 人 三级目标 小于 5000 人 小于 1000 人 小于 150 人 附 录 B(规范性)学校常态防范设施配置表 B.1 学校常态防范设施配置应符合表 B.1 的规定。表 B.1 学校常态防范设施配置表 序号 重点部位 防范设施 配置要求 三级 重点目标 二级 重点目标 一级 重点目标 1 学校周边 实体防护设施 安全警示牌和人行、分隔、停车等设施 2 学校大门外 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装置 3 人脸识别装置 4 电子巡查系统 电子巡查装置 5 学校周界 实体防护

    42、设施 实体屏障 6 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 入侵报警装置或具有入侵探测功能的视频监控装置 7 电子巡查系统 电子巡查装置 8 学校 出入口 主出入口 实体防护设施 隔离栏、隔离墩或升降柱 9 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装置 10 出入口控制系统 出入口控制通道装置 11 电子巡查系统 电子巡查装置 12 门卫室(传达室)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 一键报警装置 13 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装置 14 公共广播系统 公共广播装置 15 16 室外人员集中活动区域(体育场馆、操场等)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装置 电子巡查系统 电子巡查装置 17 教学区域 主要通道和 出入口 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装置 18 人员密

    43、度监测 人员密度监测或检测 设施 19 电子巡查系统 电子巡查装置 20 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办公 楼等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智能断路器 21 电子巡查系统 电子巡查装置 表 B.1 学校常态防范设施配置表(续)序号 重点部位 防范设施 配置要求 三级 重点目标 二级 重点目标 一级 重点目标 22 学生宿舍楼(区)主要出入口 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装置 23 视频实时智能分析装置 24 出入口控制系统 出入口控制通道装置 25 人员出入记录系统 出入口识别记录装置 26 电子巡查系统 电子巡查装置 27 值班室 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 紧急报警装置 28 宿舍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智能断路器 29

    44、 电子巡查系统 电子巡查装置 30 幼儿园的活动室、寝室 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装置 31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智能断路器 32 电子巡查系统 电子巡查装置 33 食堂操作间、配餐间、留样间、储藏室、就餐区 出入口 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装置 34 电子巡查系统 电子巡查装置 35 内部 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装置 36 智能识别监控系统 行为智能识别 37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智能断路器 38 电子巡查系统 电子巡查装置 39 剧毒化学品、放射源、易燃易爆、易制爆等危险品储存室、实验室 实体防护设施 金属防护栏 40 防盗安全门或防盗保险柜 41 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 入侵报警装置或具有入侵探测功

    45、能的视频监控装置 42 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装置 43 人脸识别出入口控制装置 44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智能断路器 45 电子巡查系统 电子巡查装置 46 贵重物品存放处 实体防护设施 金属防护栏 47 防盗安全门或防盗保险柜 48 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 入侵报警装置或具有入侵探测功能的视频监控装置 49 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装置 50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智能断路器 表 B.1 学校常态防范设施配置表(续)序号 重点部位 防范设施 配置要求 三级 重点目标 二级 重点目标 一级 重点目标 51 贵重物品存放处 电子巡查系统 电子巡查装置 52 保密资料存放处 实体防护设施 防盗安全门或防盗保

    46、 险柜 53 金属防护栏 54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智能断路器 55 电子巡查系统 电子巡查装置 56 水电气热等设备间 实体防护设施 防盗安全门或防盗保 险柜 57 金属防护栏 58 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 入侵报警装置或具有入侵探测功能的视频监控装置 59 电子巡查系统 电子巡查装置 60 安防监控中心(室)实体防护设施 金属防护栏 61 防盗安全门 62 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 入侵报警装置或具有入侵探测功能的视频监控装置 63 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装置 64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智能断路器 65 电子巡查系统 电子巡查装置 66 机动车停车场、非机动车 停车区 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装置 67

    47、停车场指引标识、限速标识 指引标识、警示标识 68 车位引导、测速警示 系统 电子信息提示装置 69 电子巡查系统 电子巡查装置 70 楼顶、水域等危险区域 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装置 71 智能识别监控系统 行为智能识别 72 电子巡查系统 电子巡查装置 注:表中“”表示“应配置”,“”表示“宜配置”。参 考 文 献 1 公安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规范(试行)(公治2015168号)2 湖南省公安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意见(湘公通200615 号)3 GB/T 22239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4 GB/T 25070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设计技术要求 5 GB 35114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信息安全技术要求 6 GB/T 38961 个人健康信息码 参考模型 7 GB 50099 中小学设计规范


    注意事项

    本文(DB43_T+2181-2021学校治安反恐防范要求.pdf)为本站上传会员【Fis****915】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