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水工混凝土干缩应力分析和干缩试验探讨.pdf

    • 资源ID:43466       资源大小:339.55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fa****a】。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fa****a】,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水工混凝土干缩应力分析和干缩试验探讨.pdf

    1、第 3 0卷第 6 期 Vn 1 3 0 No 6 水 利 水 电 科 技 进 展 Ad v a n c e s i n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据r Re s o u r c e s 2 0 l 0年 l 2月 De c2 01 0 D O I : 1 0 3 8 8 0 j i s s n 1 0 0 6 7 6 4 7 2 0 1 0 0 6 0 0 8 水工混凝土干缩应力分析和干缩试验探讨 王 同生 ( 太湖流域管理局 , 上海2 0 0 4 3 4 ) 摘要 : 回顾 了水工混凝土水分扩散 系数和干缩系数的非线性特性及其

    2、在徐 变干缩应力分析 中的应 用, 并对水3 - 混凝土现行干缩试验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 指 出按现行方法测定的干缩变形 包 含 了自生体积变形, 扣除后才能得到真正的干缩变形。对干缩 变形实用计算法的适用条件和局 限 性进 行 了讨论 。 关键词 : 水分扩散 ; 千缩应力 ; 干缩试验; 水工混凝 土 中图分类号 : T V 4 3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6 7 6 4 7 ( 2 0 1 0 ) 0 6 0 0 3 0 0 3 O n s h r i n k a g e s t r e s s a n a l y s e s a n d s h r i

    3、n k a g e t e s t s o n h y d r a u l i c e o n c r e t e WA N G T o n g - s h e n g( T a i h u B a s i n A u t h o r i O , S h a n g h a i 2 0 0 4 3 4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T h e n o n l i n e a r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mo i s t u r e d i ff u s i o n c o e ff i c i e n t an d s h

    4、 r i n k a g e c o e ff i c i e n t of h y d r a u l i c c o n c r e t e a n d t h e i r a p p l i c a t i o n i n c r e e p s t u i n k a g e s t r e s s a n a l y s e s we r e r e v i e we dTh e p r o b l e ms i n the e x i s t i n g t e s t me t h o d s f o r s h rin k a g e o f hy dra uli c c o

    5、n c r e t e w e r e d i s c u s s e dI t wa s p u t for w a r d t h a t the s h r i nk a g e d e form a t i o n d e t e r mi n e d b y t h e e x i s t i n g me t h o d s i n c l u d e d t h e i n h e r e n t v o l u me d e f o r ma t i o n , an d the a c t u al s h r i nk age d e f o r ma t i o n w

    6、a s a c h i e v e d b y s u b t r a c t i n g i t F i n a ll y , t h e a p p l i c a b l e c o n d i t i o n s a n d l i mi t a t i o n s o f p r a c fi e me t h od s for s h r i n k a g e o f h y dra u l i c c o n c r e t e w e r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Ke y wo r ds :mo i s t u r e d i ffu s i o

    7、n;s h r i n k a g e s t r e s s ;s h r i nk age t e s t ;h y dr a u l i c c o n c r e t e 混凝土在失去水分时就会收缩 , 这一过程称为 干缩 。混凝土内水分扩散的速度很慢 , 大约是温度 传导速度 的 1 1 0 0 0 。对 于一面暴露于相对湿度为 5 0 的空气 中的混凝 土, 干燥 深度达到 7 c m需要 1 个月 , 达到 7 O c m则需要将近 1 0年_ 1 J 。 干缩常常在混凝土表面引起细而浅 的表面裂 缝 。达到一定宽度和深度 的干缩裂缝会引起钢筋混 凝土结构中钢筋 的锈蚀 , 在不

    8、利条件下会 引起结构 的渗漏, 影响结构的耐久性。不 同形式的结构干缩 裂缝的影 响程度不相 同。大体积混凝 土不但 尺寸 大 , 且常常是无筋混凝土 , 受干缩裂缝影响小 , 基本 上可以忽略; 涵闸的底板和闸墩虽然平 面尺寸也很 大, 但厚度较小 , 只有 1 3 m, 为较大体积混凝土 , 且 常常是配钢筋的, 受其一定的影响, 需要加以注意; 工业和民用建筑 中的薄壁结构采 用钢筋混凝土材 料 , 且断面尺寸很小 , 厚度只有几十厘米 , 所受影响 最大, 更需要引起注意。 1 水分扩散过程和 干缩应 力分析 为了求解干缩应力 , 先要分析混凝土水分扩散 过程 。试验证明 , 混凝土内

    9、水分扩散和湿度变化与 热传导和温度变化一样 , 都可 归结为求解抛物线型 偏微分方程l 。 设混凝土湿度为 : ( 1 ) l0 式中: U为混凝土湿度 , 即单位 质量混凝土所含水 分 , k g k g ; V为混凝土含水量 , k g r d; p为混凝 土密 度 , k g m s 。 则 U满足 以下湿度扩散方程 : 万3 U : l 3 2 U + + ) ( 2 ) 在与空气接触的边界上, 边界条件为 = ( U FU B ) ( 3 ) 式中 : 为水分扩散系数 , 即在单位含水量梯度和单 位时问内通过单位面积的水分质量, m 2 h ; U 为混 作者简介: 王同生( 1 9

    10、 3 5 ) , 男, 江苏泰县人 ,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从事混凝土温度和收缩应力以及流域规划和管理研究。E m a l l : z h o u h w 9 9 9 s t , h a c o m 。 3 0 水利 水电科技进展 , 2 0 1 0 , 3 0 ( 6 )T e l : 0 2 5 8 3 7 8 6 3 3 5 E - m a : _豇 e d u c n h a p: k k b h h u e d u m 凝土表面 湿度 , k g k g ; U B为 混凝 土 的平 衡湿 度 , k g k g ; 为表面水分交换 系数 , 即混凝土表面含水 量与平衡含水量之差为

    11、1 k g m 3 时, 单位时间内通过 单位面积所散发的水分质量 , m h ; irt 代表表面法线 方向; t 为时间, d 。 与混凝 土平衡含水量相当的平衡湿度 , 是指 当 周围空气相对湿度为某一固定值时, 混凝土表面经 水分扩散后所能达到的湿度。当混凝土表面达到平 衡湿度后 , 混凝土表面与空气之间不再发生水分转 移 。平衡湿度与周围空气 的相对湿度和混凝土本身 特性等因素有关 , 当空气湿度 降低 2 0 3 6 时, 平衡湿度约降低 1 l l J 。 与热传导问题相 比较, 不难发现水分扩散系数 与热传导方程中的导温系数相当。将 与k同乘以 P后, 与放热系数相 当, 与导

    12、热 系数相 当。由 于湿度扩散边值问题与热传导问题大体上相 同, 可 参考热传导问题的有关解法求解 。 在求得湿度场 的解并取得混凝土 内湿度变化情 况后 , 为了计算干缩应力 , 还需要设定干缩变形与湿 度变化之间的关 系。其后 , 与在求得温度场后再求 解温度徐变应力的方法大体相同, 在用有限单元法 求解时步骤也是相 同的。 在早期研究收缩应力的文献 中, 虽已考虑到平 衡湿度这个因素, 但为了便 于计算 , 采用 了水分扩散 系数为常量以及湿度变形与湿度变化之间存在线性 关系( 即收缩系数为常量) 等简化假定 , 此外也没有 考虑徐变对应力的影响。计算成果虽阐明了一些规 律 , 但与实际

    13、相差较大。 在近 2 0年来 , 收缩 应力 的研究 取得 了一些进 展。较早在干缩徐变应力分析中考虑水分扩散系数 非线性特性的是文献 3 5 , 设定水分扩散系数 k为 时间( 龄期) 的函数 , 采用了 2种表达式 : k=。 0 ( c l +C 2 t 3 ) ( 4 ) k= p t 一 ( 5 ) 式中: c o , c 1 , C 2 , c 3 , P, m均为常数。 对采用不同表达式的干缩应力计算结果进行了 比较。文献 3 5 在干缩应力分析中计人 了徐变 , 但 没有考虑湿度变形与湿度变化之间的非线性关 系, 即假设收缩系数是常量。 文献 6 考虑了平衡湿度 、 水分扩散系

    14、数和收缩 系数的非线性特性, 其中, 设定水分扩散系数是湿度 的函数 : , , , 、d k=k 0 +c I J ( 6 ) 、 1一U, 式中: k 。 为完全 干燥条件下 混凝 土的水分 扩散 系 数 ; c 和 d为常数。 干缩变形 k 与湿度变化的关系采用 了以下经 验公式 : 2 n , 一 、 s k s k L 式 中: 为 湿 度 损失 百分 比, ; 0。 k 为 最 终 极 限 收缩。 文献 6 只进行 了弹性干缩应力分析 , 没有计人 徐变。文献 7 着重考虑了水分扩散系数 以及湿度 变形与湿度变化的非线性关系。在分析了影响因素 并参考有关研究成果后 , 采用 了以下

    15、水分扩散系数 与时间的关系式 : k = De ( 8B ) 式中: D 为饱 和状 态下 的水分 扩散 系数 ; A, B为 常数。 认为表面水分交换系数也是随时间变化 的, 并 采用了类似于式 ( 8 ) 的表达式。对于湿度 变形与湿 度变化的关系 , 与文献 6 1 相同, 也采用了式( 7 ) 。文 献 7 没有计人徐变, 也只进行 了弹性于缩应力 的计 算 , 对于平衡湿度也没有涉及 。 , 混凝土湿度变形与湿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受到水 泥和骨料品种以及配合 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文献 6 7 都没有对经验公式( 7 ) 的适用条件和不同影响 因素时极 限收缩的取值做 出进一步说明, 同时

    16、, 均没 有进行徐变应力分析。 从 以上几篇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文献看 , 混凝土 干缩应力分析的研究已取得了不少进展, 但还不能 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 , 需要从理论和试验 2个方 面 继续加强研究。 2 干缩试验 的讨论 为 了取得已选定配合成分和配合 比混凝土的干 缩变形 , 就要进行干缩试验。现行 S L3 5 2 -2 0 0 6 水 工混凝土试验规程 4 1 2 节有对混凝土干缩( 湿胀 ) 试验方法 的规定 , 但该项试 验方法有需商榷之处 。 该试验方法规定 , 混凝土干缩试件尺寸为 1 0 0 n l l n X 1 0 0 m m5 1 5 I T l n , 试件成 型后 即送

    17、 进养护 室养护 , 4 8 h 后拆模 , 拆模后 即送干缩室测量其长度 , 作为基 准长度 , 然后将试件放在干缩室发生干缩 , 干缩室内 恒温恒湿, 要求室温控制在 2 0 2 o C, 相对湿度为 6 o 5 。干缩龄期包 括 3 d , 7 d , 1 4 d , 2 8 d , 6 0 d , 9 0 d , 1 8 0 d 或其他指定龄期 , 每个龄期 测长 1 次 , 测 长仪器可用 弓形 螺旋测微计 、 比长仪、 千分表 、 传感 器或混凝土干缩仪。每个龄期测长的方法和方向应 与测量基准长度时相 同。将某一龄期的试件长度与 基准长度的差值除以试件基准长度就可以得到其干 缩率

    18、。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 2 0 1 0, 3 0 ( 6 ) T e l : 0 2 5 8 3 7 8 6 3 3 5 E - m a i l : j z h h u e d u m h t tp: k k b h h u 砒 C lZ 。 31 该规程第 4 1 2 I 节认为“ 本试验用于测定混凝 土在无外荷载和恒温条件下 由于干 、 湿 引起 的轴向 长度变形 , 以比较不 同混凝 土的干缩和湿胀性能” 。 这里 可 以指 出 2点: 首先 , 结 构 内混凝 土 的 湿度 U( , Y , , t ) 和干缩变形 k ( , Y , , t ) 都是空间坐 标和时间的函数 , 取决

    19、于结构形状 、 尺寸以及初始条 件和边界条件 , 也与混凝土的水分扩散系数 、 表面水 分交换系数以及干缩 系数等有关。因此 , 对于以上 按照一定试件尺寸和外界湿度得到的试验成果 , 这 里指出只能作为不同混凝土干缩和湿胀特性相互 比 较之用 , 无疑 是正确 的也是 必要 的。但该 规程 第 4 1 2 1 节认为试验可“ 用于测定混凝土在无外荷载 和恒温条件下由于干 、 湿引起 的轴 向长度变形” , 这 就有问题了。由于混凝土中水泥在水化的过程中将 发生 2种反应 , 即水泥水化热和 自生体积变形 , 因为 试件断面尺寸很小 , 水化热温升也很小 , 由水化热温 升引起的试件温度变形可

    20、 以忽略不计 , 但 自生体 积 变形不能忽略不计。因此 , 即使在无荷载和实验室 恒温条件下 , 试验成果 中不仅反映了干缩或湿胀变 形 , 同时还包含了自生体积变形 , 只有从上述试验成 果中扣除 了自生体积变形 , 才能得到真正的干缩和 湿胀变形。当然 , 此成果仍只能供不 同混凝 土之 问 比较之用 。 笔者建 议按该规程第 4 1 3节规定 , 进行同一配 合比的混凝土的 自生体积变形陪 比试验, 然后从第 4 1 2节规定 方法 得到的试验成果 中扣除同龄期的 自生体积变形的陪 比试验成果 , 就可 以得 到真正 的 干缩或湿胀变形 。 自生体积变形随水泥品种而变化, 可以是收缩

    21、, 也可以是膨胀。如为收缩 , 则按该规程第 4 1 2节方 法测得的干缩值将偏大, 因为其中包括了自生体积收 缩; 如为膨胀 , 则测得的干缩值将偏小, 因为其中包含 的自生体积膨胀抵消了一部分干缩。以下用试验数 据对此做具体说明, 2 O O 0 年在修建淮河人海水道二河 闸时对强度等级为 C 2 5的混凝土同时做了干缩变形 和 自生体积变形试验, 试验都是按 水工混凝土试验 规程 的规定进行 的。C 2 5混凝土的配合 比为 : 水胶 比 0 4 5 、 用 水 量 1 4 4 k g m 3 、 水泥 2 4 0 k n 13 、 粉 煤灰 8 0 k g m 3 、 砂 6 7 8

    22、k g m 3 、 石 子 1 2 6 0 k g m 3和外 加 剂 J M 0 7 。不同龄期的干缩和 自生体积变形试验结果 见表 1 I 8 。混凝土采用了普通硅酸盐水泥 , 测得的 自 生体积变形为收缩, 与一般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 自 生体积变形为收缩的特性相符。因此 , 需从按规程测 得的干缩值中扣除自生体积变形 , 扣除的结果也列于 表 1 。由表 1 可见 , 2 8 d龄期按规程测定的干缩变形为 2 6 4 1 0 , 扣除了同龄期的 自生体积变形 1 1 51 0 I 6 之后 , 真实的干缩变形为 1 4 9 1 0 一。 表 1 干缩 与自生体 积变 形试验结 果 项目

    23、百 笔者建议在 以上试验基础上 , 进一步开展混凝 土干缩系数 的试验 , 以填补该规程这方面试验方法 的空白, 具体方法如下 : 在第 4 1 2节规定方法的试 验过程中, 在试件拆模并测量其基准长度的同时, 测 量试件的质量 , 称之为基准质量 ; 试件在干缩室发生 水分扩散和干缩 的过程 中, 在每一干缩龄期测量试 件长度 的同时测量其质量 ; 将基准质量与各龄期质 量相 比较 , 就可得试件的水分损失和湿度降低值 ; 将 扣除自生体积变形后各龄期的真正干缩率除以同龄 期的湿度降低值 , 就可以得到干缩系数。 以上试验基本上可在原来的实验室利用原有试 验仪器进行 , 所要增加 的仅是 1

    24、台精度较高的混凝 土试件称重设备。 3 干缩变形实用计算法的讨论 文献 9 建议用以下指数 函数计算干缩变形过 程 , 即 e ( t )= l M2 Ml 0 ( 1一e “ ) ( 9 ) 式中: e ( t ) 为经过时间 t收缩后 的收缩变形 ; b为 与养护条件有关 的系数 , 一般取 0 0 1 , 养护条件较 差时取 0 0 3 ; M1 , M2 , , 1 0 为考虑各种 干缩条件 的修正系数, 其 中 为结构断面尺寸的修正系数 , 各修正系数 的取值大体在 1 0上下变动 , 详 见文献 9 ; e ? 为标准状态下的极限收缩, 即干缩过程结束 后的干缩 变 形。所 谓 标

    25、 准 状态 是 指混 凝 土采 用 2 7 5号 普通水泥、 标准磨细度 ( 比表面积为 25 0 0 3 5 0 0 c m 2 g ) ; 骨料为花 岗岩碎石 ; 水灰 比为 0 4 ; 水 泥浆质量分数为 2 0 ; 混凝土振动捣实; 自然硬化; 试件断面尺寸为 2 0c m2 0 e m; 测定收缩前养护 7 d , 周 围空气湿度为 5 0 。对于非标准状态 , 可通过 系数 】 l 0 来修正得到。 公式 ( 9 ) 主要用于小断面尺寸的建筑构件 , 文献 9 也曾提到这类经验公式具有一定 的局限性 。笔 者认为 : a 在一定 的外界湿度条件下 , 对于选定水泥 、 骨料和配合比

    26、的混凝土, 其收缩过程主要取决于构 件断面尺寸和形状。对于断面尺寸和形状不同的构 件 , 其收缩过程和持续时间都不 同, 即其收缩变形过 程线的形状也不尽相同。 ( 下转第 4 7页) 。 3 2 水利水 电科技 进展 , 2 0 1 0 , 3 0 ( 6 ) T e l : 0 2 5 8 3 7 8 6 3 3 5 E - m a i l : j z h h u e d u m h t t p: k k b h h u e d u C n 坝枢纽工程的反调节作用 , 三峡大坝至葛洲 坝两坝 间河段 的水位 日变化率、 小时变化率 、 流速大小及水 面比降均满足万吨级船队的航行条件。 洪水

    27、期两坝间碍航段主要位于水 田角 、 莲沱弯 道、 喜 滩 、 狮 子脑 、 石 牌弯 道及偏 脑 等处 。在现 有 2 5 m s 航速的通航标准及葛洲坝坝前水位 6 6 0 0 m 的情 况 下 , 水 田 角 河 段 的 通 航 限 制 流 量 约 为 3 0 0 0 0 m 3 s ; 当葛洲坝 坝前 水 位降 至 6 3 0 0 m运 用 时, 通航流量减小到 2 5 0 0 0 m 3 s 。对于单船上行 限 制流速 3 5 m s的情况 , 两 坝间通航 限制 流量 可提 高N4 o o o o m 3 s 。 参考文献 : 1 舒荣龙, 陈桂馥 , 杜宗伟 提高三峡一 葛洲坝两坝

    28、间通航 能力试验研究 J 人民长江, 2 0 0 5 ( 7 ) : 3 1 - 3 3 2舒荣龙, 周小平, 杜宗伟 三峡一 葛洲坝两坝间河段通航 技术研究 J 水运工程 , 2 0 0 5 ( 3 ) : 6 2 6 5 3 潘家铮 三峡工程从根本上改变 了川 I 江航运面貌 J 中 +n+” “ ”+”+“ + ( 上接第 3 2页) 由式( 9 ) 可以看出, 决定收缩 变形过程的是指数 函数 1 一e , 且参数 b与构件尺寸和形状无关。因 此 , 即便通过各项修正系数进行修正 , 其收缩过程线 的形状也均为指数函数 , 同时最终收缩持续时间也相 同。可见 , 仅就断面尺寸而言, 如

    29、实际构件断面尺寸 与标准状态的 2 0 c m X 20 c m相差越大 , 其计算结果与 实际相比相差越大。有 的涵闸工程用这类公式对涵 闸底板和闸墩进行计算 , 由于其断面尺寸均在 1 2 m 范围, 甚至更大, 因此计算结果会有较大误差 。 b 即使对于断面尺寸为 2 0 c m2 0 c m的构件 , 其断面上的湿度和干缩变形分布也是不均匀 的, 式 ( 9 ) 的计算结果 实际上代表构件断面上的平均干缩 变形 , 利用这个结果 只能做一些外界约束应力 的简 单计算分析。由于没有进行湿度场分析 , 不能反映 构件内湿度的不均匀分布 , 也就不能确切地说 明由 于构件 自身约束产生的干缩

    30、应力 , 不能解释混凝土 表层干缩受到内部约束而产生的干缩应变和表面裂 缝现象 。 参考文献 : 1 朱伯芳, 王同生, 丁宝瑛 , 等 水工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应 力和温度控制 M 北京: 水利电力出版社 , 1 9 7 6 : 3 7 3 3 7 6 2C A R L S O N R W D r y i n g s h ri n k a g e o f l a r g e c o n c r e t e m e m b e r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 2 0 1 0 , 3 0 ( 6 ) T e l : 0 2 5 8 3 7 8 6 3 3 5 国三峡 建设 , 2 0 0 4 ( 4 )

    31、: 1 0 - 1 2 4姚仕明, 张超, 王龙, 等 分汊河道水流运动特性研究 J 水力发电学报, 2 0 0 6 , 2 5 ( 3 ) : 4 9 5 2 5姚仕明 三峡葛洲坝通航水流数值模拟及航运调度系 统研究 D 北京 : 清华大学, 2 0 0 6 6 王远航 两坝间长河段冲淤过程数值模拟 D 北京: 清 华 大学 , 2 0 0 5 7 姚仕明, 王兴奎, 张超 , 等 曲线同位网格的三维水流数 学模型 J 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 0 0 6 , 4 6 ( 3 ) : 3 3 6 - 3 4 0 8 姚仕明, 王兴奎, 张超, 等 两坝间河段通航水流条件的 三维数值模

    32、拟 J 水科学进展 , 2 0 0 7 , 1 8 ( 3 ) : 3 7 4 3 7 8 9孙尔雨, 李发政 三峡工程提前兴建地下电站 日调节运 行对两坝问及葛洲坝下游通航的影响试验报告 R 武 汉: 长江科学院, 1 9 9 7 1 0 西南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长江科学院 两坝问( 葛洲 坝一三峡) 通航水流技术标准试验研究 c 水利部科 技教育司 长江三峡工程泥沙与航运关键技术研究专 题研究报 告集 武汉 : 武汉工业大学 出版社 , 1 9 9 3 ( 收稿 日期 : 2 0 1 0 - 0 1 2 3 编辑 : 骆超) J J o u ma l o f t h e A m e r

    33、i c a n C o n c r e t e I n s t i t u t e , 1 9 3 7 , 3 3 ( 1 ) : 3 2 7 3 3 6 3B A Z A N T Z P , WA N G T S S p e c t r a l ana l y s i s o f r a n d o m s h r i nkage i n c o n c re t e s t r u e t u re I J J J 0 f th e E n g M e e h D i v i s i o n , A S C E, 1 9 8 4 , 1 1 O ( 2 ) : 1 7 3 1 8 6 4王

    34、同生 混凝土结构的随机温度应力 J 水利学报, 1 9 8 5 ( 1 ) : 2 3 3 0 5王同生 混凝土结构的干缩应力 J 土木工程学报, 1 9 8 5 , 1 8 ( 1 ) : 1 6 2 8 , 6刘勇军 水工混凝土温度与防裂技术研究 D 南京: 河 海大学 , 2 0 0 0 7马跃先, 陈晓光 水工混凝土的湿度场及干缩应力研究 J 水力发电学报, 2 0 0 8 , 2 7 ( 3 ) : 3 8 - 4 2 8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材料结构研究所 淮河人海水道 近期工程二河枢纽工程混凝土试验研究报告 R 南 京: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材料结构研究所, 2 0 0 0 9王铁梦 工程结构裂缝控制 M 北京 : 中国建 筑工程 出 版社 , 1 9 9 7 : 2 0 - 2 5 ( 收稿 日期 : 2 0 0 9 1 1 2 0 编辑 : 骆超 ) E - m a i l : J e d u m h tt p: k k b h h u e d u m 4 7


    注意事项

    本文(水工混凝土干缩应力分析和干缩试验探讨.pdf)为本站上传会员【fa****a】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