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术讨论—耳穴-干事课(详细).ppt

    • 资源ID:433485       资源大小:2.60M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Fis****915】。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Fis****91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学术讨论—耳穴-干事课(详细).ppt

    1、耳穴耳穴(r xu)概况概况 文泳欣文泳欣第一页,共三十二页。第二页,共三十二页。1.耳与经络的联系耳与经络的联系灵枢灵枢: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指耳朵是人体(指耳朵是人体重要经脉汇聚的地方重要经脉汇聚的地方)手足三阳经都联系耳部,阴经则通过经别合于阳经而与耳廓相通,耳部与全身经络的联系是相当密切的。2.耳廓上有丰富的神经,血管,淋巴。耳廓上有丰富的神经,血管,淋巴。对各种内脏和各种感觉机能的调节起到总要(zn yo)的作用第三页,共三十二页。耳廓耳廓(r ku)的解剖的解剖第四页,共三十二页。(1)耳轮:耳廓边缘向前卷曲的部分。(2)耳轮脚:耳轮前上端伸入耳腔内有横行隆起

    2、。(3)耳轮结节:又称达尔文结节。耳轮外上方稍肥厚的结节状突起。(4)耳轮尾:耳轮下缘与耳垂相接的无软骨(rung)部分。(5)对耳轮:耳廓边缘内侧与耳轮相对的,上有分叉的平行隆起部分。(6)对耳轮上脚:对耳轮上端分叉之上支。(7)对耳轮下脚:对耳轮上端分叉之下支。(8)三角窝:对耳轮上、下脚之间构成的三角形凹窝。(9)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的凹沟。耳廓前面耳廓前面(qin mian)结构结构第五页,共三十二页。(10)耳屏:又称耳珠。为耳廓外面前缘的 瓣状突起,同外耳道平齐,因宛如其屏障 而得名。(11)对耳屏:耳垂(r chu)上部,对耳轮下部弯曲向前方的隆起处,前与耳屏相对。(12)屏上

    3、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13)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槽状凹陷。(14)轮屏切迹:对耳轮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处。(15)耳甲:是由对耳屏和弧形的对耳轮体部及对耳轮下脚下缘围成的凹窝。(16)耳甲艇:又称耳甲窝,为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分。(17)耳甲腔:耳轮脚以下的耳腔部分。(18)耳垂:耳廓最下边的皮垂,内无软骨。(19)外耳道口:亦称外耳门,在耳甲腔内,被耳屏遮盖着的孔窍。第六页,共三十二页。耳廓(r ku)后面结构(1)耳舟后隆起:耳舟背面的隆起部分。(2)对耳轮后沟:同对耳轮相对应的背面凹沟处。(3)耳垂背面:耳垂背面的平坦(pngtn)部分。(4)耳轮尾背面:耳舟后隆起与耳

    4、垂背面之间的平坦部分。(5)三角窝后隆起:三角窝的背面隆起处。(6)耳甲艇后隆起:耳甲艇的背面隆起处。(7)耳后上沟:对耳输下脚之背面,三角窝后隆起与耳甲艇后隆起之间的凹沟。第七页,共三十二页。(8)耳甲腔后隆起(ln q):耳甲腔的背面隆起(ln q)处。(9)耳轮脚后沟:耳甲腔后隆起与耳甲艇后隆起之间的凹沟,在耳轮脚的背面。(10)屏间切迹后窝:耳垂背面上方、耳甲腔后隆起下方的凹窝,恰同屏间切迹背面相对。(11)对耳屏后沟:对耳轮后沟与屏间切迹后窝之间的凹沟处,位于对耳屏背面。(12)耳轮脚后沟上支:耳轮脚后沟分叉的上支。(13)耳轮脚后沟下支:耳轮脚后沟沟分叉的下支。(14)珠形突起:耳

    5、轮脚后沟上下支之间的小隆起。(15)耳轮背面:耳轮外缘是由向前卷曲的,故此面多向前方。第八页,共三十二页。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适应症1、各种疼痛性疾病。耳针的最大特点是止痛,对外伤性疼痛、手术后疼痛、炎症性疼痛、神经性疼痛、肿瘤性疼痛等均有显著的疗效。2、各种炎症性病症。对急性结膜炎、中耳炎、牙周炎、咽喉炎、气管炎、肠炎、盆腔炎、风湿性关节炎、面神经炎等有一定的消炎止痛功效。3、一些功能紊乱性疾病。对眩晕、心律不齐、高血压、多汗症、肠功能紊乱、月经不调、遗尿、神经衰弱(shnjngshuiru)、癔症等具有良性调整作用,促进病症的缓解和痊愈。4、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疾病。对过敏性鼻炎

    6、、哮喘、过敏性结肠炎、荨麻疹等病,能消炎、脱敏,改善免疫功能。第九页,共三十二页。5、内分泌代谢性疾病(jbng)。对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绝经前后综合征等,耳穴有改善症状、减少药量等辅助治疗作用。6、一部分传染性疾病。对急性细菌性痢疾、疟疾、青年扁平疣等,耳针能恢复和提高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以加速疾病的痊愈。7、各种慢性疾病。对腰腿痛、肩周炎、消化不良、肢体麻木等,耳针可以改善症状,减轻痛苦。此外,耳针还可用于针刺麻醉(耳针麻醉);也可用于产科方面,如催产、催乳等;也能用于预防感冒、晕车、晕船以及预防和处理输穴、输液反应;还可用于戒烟、减肥、戒毒等。第十页,共三十二页。禁忌症禁忌症

    7、1、严重心脏病患者不宜使用。2、严重慢性疾病伴有高度贫血、血友病患者,不宜针刺,可做耳穴贴压。3、孕妇怀孕6周至(zhuzh)3个月期间不宜针刺;5个月后,需要治疗者可轻刺激。忌用子宫、腹、卵巢、内分泌穴,有习惯性流产者应忌用。4、外耳疾患,如溃疡、湿疹、冻疮破溃时,暂不宜针刺。第十一页,共三十二页。穴位穴位(xuwi)定位与主治定位与主治第十二页,共三十二页。1.与头面对应的穴位与头面对应的穴位-耳垂耳垂2.与上肢对应的穴位与上肢对应的穴位-耳舟耳舟3.与躯干下肢对应的穴位与躯干下肢对应的穴位-对耳对耳轮、对耳轮上、下脚轮、对耳轮上、下脚4.与内脏对应的穴位与内脏对应的穴位-耳甲其中耳甲其中

    8、(qzhng)消化系统环绕耳轮脚周围环消化系统环绕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形排列耳穴分布规律:倒置耳穴分布规律:倒置(dozh)胎儿形(头部朝胎儿形(头部朝下,臀部朝上)下,臀部朝上)第十三页,共三十二页。一、耳舟部穴位(xuwi)(1)指 在耳轮结节上方,耳舟的顶部。主治:指关节疾患,如指关节扭伤、雷诺病。(2)腕 在平耳轮结节突起处的耳舟部。主治:腕部扭伤、过敏性皮炎等。(3)肘 在腕与肩穴之间。主治:肘关节扭伤、网球肘及风湿性肘关节炎等。(4)肩 与屏上切迹同水平的耳舟部。主治:肩周炎、肩部疼痛、上肢瘫痪、功能障碍等。(5)锁骨 与轮屏切迹同水平的耳舟部。主治:相应部位疼痛、肩周炎、肩背颈部疼

    9、痛、无脉证。(6)风溪 指、腕两穴内缘中点。功能(gngnng):抗过敏、止痒、止咳平喘、活血祛风。主治:过敏性疾患(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皮炎、哮喘等)。第十四页,共三十二页。二、对耳轮(r ln)上脚部穴位(1)跟 在对耳轮上脚的内上角。主治:跟部疾患(jhun),如骨刺引起的疼痛。(2)趾 在对耳轮上脚的外上角。主治:足趾麻木、疼痛。(3)膝 在对耳轮上脚的中点。主治:膝关节炎、膝关节扭挫伤、膝关节疼痛。(4)踝 在跟与膝连线中点。主治:踝关节扭伤、踝关节炎。(5)髋 在对耳轮上脚起始部中点。主治:髋关节疾患。(6)腘窝 在髋关节、神门两穴连线中点。主治:腘窝肿痛。(7)腓肠肌点 在跟、腘

    10、窝两穴连线中点。主治:腓肠肌痉挛。第十五页,共三十二页。三、对耳轮(r ln)下脚部穴位(1)坐骨 在对耳轮下脚内l2处。主治:坐骨神经痛。(2)交感 在对耳轮下脚端与耳轮内侧交界处。功能(gngnng):可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gngnng),缓解平滑肌痉挛和调节血管舒缩,对内脏器官有镇痛作用。主治:循环、消化系统功能(gngnng)失调,胃肠痉挛,急惊风,哮喘,痛经等。(3)臀 在对耳轮下脚外13处、主治:坐骨神经痛。第十六页,共三十二页。四、对耳轮(r ln)部穴位(1)腹 在对耳轮体前部上25处。主治:腹腔疾患,消化系统、妇科疾病,如肠炎、便秘、痛经、产后宫缩痛。(2)腰

    11、骶 在腹区后方,轮屏切迹至对耳轮上脚、对耳轮下脚分叉处,共5等份。自上而下,上1/5为骶椎,上2/5为腰椎,中3/5及下2/5处为胸椎,下1/5为颈椎。主治:相应部位疾病。(3)胸 在胸椎穴内侧缘近耳甲缘。主治:胸部疾患,如胸闷、胸痛、胸膜炎、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等。(4)尾椎 在对耳轮上脚、对耳轮下脚分叉处外缘。主治:相应部位疾患。(5)颈 在颈椎穴内侧缘近耳甲缘。主治:落枕、颈部扭伤(ni shn)、单纯性甲状腺肿。第十七页,共三十二页。五、三角(snjio)窝部穴位(1)角窝中 在三角窝底之中部凹陷处。主治:月经不调、白带、痛经、盆腔炎、阳痿、遗精。(2)降压点 在三角窝内的外

    12、上角。主治:高血压。(3)盆腔 在对耳轮上脚、对耳轮下脚(xi jio)分叉处的内缘。主治:盆腔炎、前列腺炎、下肢部疼痛等症。(4)神门 在降压点与盆腔穴连线中下13交界处。功能:镇静安神、止咳平喘、消炎止痛。主治:神经、心血管、呼吸、消化系统疾患,如失眠多梦、咳喘、眩晕。(5)肝炎点 在降压点与盆腔穴连线中上13交界处。主治:肝胆疾患。第十八页,共三十二页。六、耳屏(r png)部穴位(1)屏尖 在耳屏外侧面上部隆起的尖端。主治:炎症、疼痛性病症。(2)外鼻 在耳屏外侧面的中部(zhn b)。主治:鼻炎。(3)下屏尖 在耳屏下部隆起的尖端。功能:安神定志、解表清热、行气活血。主治:低血压、昏

    13、厥、无脉症、咳嗽、感冒、中暑、疟疾、乳腺炎。(4)饥点 在外鼻与下屏尖连线中点。主治:肥胖症、甲状腺功能亢进。(5)渴点 在外鼻与屏尖连线中点。主治:糖尿病、尿崩症、神经性多饮。(6)心脏点 在渴点与外耳连线中点。主治:心脏病。(7)咽喉 在耳屏内侧面上12中点。主治:咽喉肿痛、扁桃体炎。(8)内鼻 在耳屏内侧面下12中点。主治:鼻炎、上颌窦炎、感冒。(9)外耳 在屏上切迹微前凹陷中:主治:眩晕、耳呜、耳聋。第十九页,共三十二页。七、对耳屏(r png)部穴位(1)腮腺 在对耳屏屏峰尖端。主治:痄腮、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2)平喘 在腮腺向下02cm处。主治:咳喘、遗尿(y nio)、急惊

    14、风。(3)颞(太阳)在对耳屏外侧下缘中点。主治:偏头痛、耳聋、耳鸣、近视眼。(4)额 在对耳屏内下方下缘中点。主治:头昏沉重,记忆力减退,嗜睡,偏头痛:(5)枕 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后下方j主治:头晕、头痛、咳喘、眼花、癫痫。(6)顶 在枕穴直下015cm处二主治:头顶痛。(7)缘中(脑点)在对耳屏尖与轮屏切迹的中点。主治:遗尿、崩漏、月经不调、阳痿、急惊风。(8)脑 在对耳屏内侧面上12处。主治:失眠、多梦、疼痛性病症、眩晕、耳鸣、哮喘。第二十页,共三十二页。七、对耳屏(r png)部穴位(9)晕点 在对耳屏外上方,居于缘中、脑干、枕三穴之间。主治:头晕。(10)神经衰弱区 在颈椎与枕、顶两穴之

    15、干、枕三穴之间。主治:神经衰弱。(11)睾丸(卵巢)在对耳屏的内侧前下方、腮腺穴向下0.2cm处。主治:生殖系统疾病、头痛。方、腮腺穴向下02em处。主治:生殖系统疾炳、头痛。(12)丘脑 在对耳屏内侧面、中线(zhngxin)下端。主治:单纯性肥胖病、嗜睡症、水肿、内分泌功能紊乱。(13)兴奋点 在睾丸与丘脑之问。主治:嗜睡症、夜尿症、肥胖症、阳痿。(14)皮质下 在对耳屏内侧面下12处。主治:神经、消化、心血管系统疾病。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二页。八、屏间切迹部穴位(xuwi)(1)内分泌 在屏间切迹内耳甲腔底部。主治:生殖泌尿、消化系统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过敏,风湿病,水肿。(2)

    16、目1 在屏间切迹前下方。主治:青光眼、近视(jnsh)。(3)目2 在屏间切迹后下方。主治:屈光不正、外眼炎症。(4)升压点 在屏间切迹外下方。主治:低血压。(5)卵巢 在屏间切迹外与对耳屏内侧缘之间。主治:不孕症。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二页。九、耳轮脚周围(zhuwi)部穴位(1)口 在外耳道口的上缘和后缘。主治:牙周病、喉炎、咽炎、口腔溃疡、气管炎、失眠、腰酸乏力。(2)食道 在耳轮脚下方中13。功能:宽胸利膈。主治:恶心、呕吐、吞咽困难、胸闷。(3)贲门 在耳轮脚下方外13。主治: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牙痛、前额痛。(4)胃 在耳轮脚外方。主治:恶心、呕吐、消化不良。(5)十二指肠 在耳轮脚

    17、上方外13处。主治:十二指肠溃疡、幽门痉挛(jn lun)。(6)小肠 在耳轮脚上方中13。主治:消化不良、腹胀、腹泻、心悸、少乳、口舌生疮、咽喉肿痛。(7)大肠 在耳轮脚上方的13。主治:痢疾、腹泻、便秘、咽痛、咳喘。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二页。十、耳甲艇部穴位(xuwi)(1)肾 在对耳轮上脚、对耳轮下脚分叉处下方。主治:肾炎、腰膝酸软、神经衰弱、耳鸣、耳聋、眼疾、脱发、浮肿。(2)前列腺 在耳甲艇内上角。主治: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fid)、尿路感染、性功能障碍。(3)输尿管 在肾、前列腺连线的中内13交界处。主治:输尿管结石绞痛。(4)膀胱 在肾、前列腺连线的中内13交界处。主治:膀胱炎、

    18、尿闭、遗尿、腰腿后头疼痛。(5)肝 在耳甲艇的外下方。主治:眩晕、眼疾、胁痛、痛经。(6)胰胆 在肝、肾两穴之间。在左耳为胰,在右耳为胆。主治:胰腺炎、糖尿病、胆道疾患、偏头痛,耳鸣耳聋。(7)艇中 在耳甲艇中央。主治:脐周疼痛。(8)胆道 在胆与十二指肠两穴之间,主治:胆道结石。(9)胰腺炎点 在胰与十二指肠两穴之间:主治:胰腺炎。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二页。十一(ShY)、耳甲腔部穴位(1)心 在耳甲腔中心凹陷处。主治:心血管系统疾病、中暑、急惊风。(2)肺 在心区的上下方。主治: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水肿。(3)气管 在外耳道口与心穴之间。主治:咳喘,急、慢性咽炎。(4)支气管 在气管与上肺

    19、、下肺中点: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5)脾 在耳甲腔外上方。主治:腹胀、腹泻(fxi)、胃痛、崩漏、血液病、水肿。(6)三焦 在外耳道孔后下方与对耳屏内侧下12连线中点。主治:泌尿消化系统疾病,如便秘、浮肿。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二页。十二(sh r)、耳轮部穴位(1)耳尖 在耳轮顶端。主治:发热、高血压、头晕、眼疾。(2)外生殖器 在与对耳轮下脚上缘相平的耳轮处:主治:阳痿、外生殖器炎症、会阴部皮肤病。(3)尿道 在与对耳轮下脚下缘同水平的耳轮处主治:尿频、尿急、遗尿。(4)直肠下段 在与大肠同水平的耳轮处。主治:便秘、痢疾、脱肛、痔疮。(5)肝阳 在耳轮结节处。主治:慢性肝炎、高

    20、血压。(6)轮1轮6 自耳轮结节下缘至耳垂正中下缘分成5等份,共6点,自上而下依次为轮1轮6。轮1轮3能清热解毒,消炎退肿;轮4轮6可养阴清热,扶正祛邪(f zhng q xi)。主治:发热、扁桃体炎、高血压。急性病体壮热盛者多取轮1轮3,体虚的慢性热证多取轮4轮6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二页。十三、耳轮(r ln)脚部穴位(1)耳中(支点)在耳轮(r ln)脚下缘中点。功能:解痉止痛,止呃止呕。主治:肝、胆、胃、肠疾患。(2)膈 在外耳道口垂直向上的耳轮脚的中点处。主治:呃逆、黄疸、消化不良、皮肤瘙痒。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二页。十四、耳垂(r chu)部穴位 在耳垂正面,从屏间切迹软骨下缘至耳垂下缘

    21、画3条等距水平线,再在第二条水平线上引两条垂直等分线,由前向后、由上向下把耳垂分为9个区。(1)升压点 在屏问切迹下方主治:低血压、虚脱。(2)牙痛点 在耳垂1区的外下角。主治:牙痛。(3)上颌(shngh)在耳垂3区上部横线中点。主治:上牙痛、上颌关节痛。(4)舌 在耳垂2区中点。主治:舌炎、舌裂、舌部溃疡。(5)下颌 在耳垂3区中点二主治:下牙痛、下颌关节炎。(6)下腭 在耳垂2区上线中内13交界处。主治:口腔疾患。(7)上腭 在耳垂2区外线下14与耳垂2区外线下24交界处。主治:口腔疾患。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二页。十四、耳垂(r chu)部穴位(8)神经衰弱点 在耳垂4区中点。主治:失眠、

    22、神经衰弱,牙痛(y tn)(拔牙麻醉点)。(9)眼 在耳垂区中点。主治:急性结膜炎、电光性眼炎、近视等眼病。(10)内耳 在耳垂6区中点。主治:耳聋、耳鸣、中耳炎、失眠、眩晕。(11)扁桃体 在耳垂8区中点。主治:喉炎、扁桃体炎。(12)面颊 在耳垂3区、耳垂6区交界线周围。主治:三叉神经痛、口眼歪斜、痤疮等面部疾患,美容。(13)冠心沟 自屏间切迹下至扁桃体。主治:冠心病。(14)耳呜沟 自屏间切迹外侧(目2)至内耳。主治:耳鸣、耳聋。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二页。十五、耳廓(r ku)背面部穴位(1)上耳根(r gn)在耳根(r gn)最上缘。主治:头痛、腹痛、哮喘。(2)降压沟 在耳廓背面,由

    23、内上方斜向外下方行走的凹沟处。主治:高血压。(3)上耳背 在耳背上方软骨隆起处。主治:皮肤病、背痛、腹胀、坐骨神经痛。(4)下耳背 在耳背下方软骨隆起处主治:皮肤病、背痛、咳喘。(5)中耳背 在上耳背与下耳背之间最高处。主治:皮肤病、腹胀、腹泻、消化不良。(6)耳迷根 在耳背与乳突交界处的耳根部。主治:胃痛、腹泻、气喘。(7)下耳根 耳垂与面颊相交的下缘。主治:头痛、牙痛、咽喉痛、哮喘第三十页,共三十二页。配穴方法配穴方法(fngf)1、按病变的相应部位取穴。如胃病取胃穴;阑尾炎选阑尾穴。2、按中医理论选穴。如目疾选肝穴,因为“肝开窍于目”;皮肤病可选肺穴,因为“肺主皮毛”。3、按现代医学知识

    24、选穴。如高血压选降压沟;心律失常选心穴。4、按穴位功能(gngnng)取穴。如神门是止痛要穴,疼痛疾患除取相应部位外,可取神门。5、根据临床经验取穴。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二页。内容(nirng)总结耳穴概况。(3)耳轮结节:又称达尔文结节。(13)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槽状凹陷。(4)耳轮尾背面:耳舟后隆起与耳垂背面之间的平坦部分。(7)耳后上沟:对耳输下脚之背面,三角窝后隆起与耳甲艇后隆起之间的凹沟。此外,耳针还可用于针刺麻醉(耳针麻醉)。3、孕妇怀孕6周至3个月期间(qjin)不宜针刺。轮1轮3能清热解毒,消炎退肿。轮4轮6可养阴清热,扶正祛邪。急性病体壮热盛者多取轮1轮3,体虚的慢性热证多取轮4轮6第三十二页,共三十二页。


    注意事项

    本文(学术讨论—耳穴-干事课(详细).ppt)为本站上传会员【Fis****915】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