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管片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pdf

    • 资源ID:41564       资源大小:292.7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注册后免费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be****ey】。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be****ey】,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管片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pdf

    1、第 1 4卷第 1 期 2 0 1 1年 2月 建筑材料学报 J OURNAL OF B UI LDI NG MATERI AL S Vo 1 1 4。 NO 1 Fe b , 20 11 文章编号 : 1 0 0 7 9 6 2 9 ( 2 0 1 1 ) 0 1 0 0 1 0 0 5 钢 纤维 自密 实混凝土管片力学性 能的试验研究 刘 赫 凯 , 丁一 宁 ( 大连理工大学 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辽宁 大连 1 1 6 0 2 4 ) 摘要 : 针对传统混凝土管片中存在的问题 , 为推动新型隧道管片的发展 以及 为慕尼黑一 维罗纳铁路 隧道采用钢纤维混凝土管片提供设计依据

    2、, 参照德 国新近提 出的对称倾 角梁试验模型 , 研 究了不 同钢纤维掺量 、 钢筋配筋率对 自密实混凝土管片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 钢纤维可明显提 高混 凝 土构件 的承 载 力和韧 性 , 将 钢 纤 维 自密 实混 凝 土应 用 于地 下 工程 , 并 用钢 纤 维部 分替 代 钢 筋 切 实可行 关键 字 : 钢 纤 维混凝 土 ;管 片 ;对称倾 角梁 ; 承 栽 力 ;能量 吸收 能力 中图分 类号 : T U5 2 8 5 7 2 文献标 志码 : A d o i : 1 0 3 9 6 9 j i s s n 1 0 0 7 9 6 2 9 2 0 1 1 0 1 0

    3、0 3 Ex p e r i me nt a l S t u d y o n Pe r f o r ma n c e o f S t e e l Fi b e r Re i n f o r c e d S e l f - c o mp a c t i n g Co n c r e t e ( S CC)T u n n e l Li n i n g LI U H e ka i,D I NG Yi ni n g ( St a t e Ke y La bo r a t or y of Coa s t a l a n d Of f s h or e En gi ne e r i ng,Da l i a

    4、 n Uni v e r s i t y o f Te c h no l ogy,Da l i a n 1 1 60 24,Chi na) Ab s t r a c t :I n o r de r t o s ol v e pr o bl e m s e xi s t i ng i n t r a d i t i o na l c o nc r e t e t u nne l s e gme nt s , pr o mo t e t he d e v e l o p m e nt o f ne w t y pe o f t un ne l l i n i ng s e gme n t i n

    5、Chi na a nd pr o v i de r e f e r e nc e f or a d o pt i ng s t e e l f i br e r e i nf or c e d c o nc r e t e l i ni ng s e g m e nt s i n M u ni c h v e r o na r a i l wa y t unn e l , a n e xp e r i me n t a l i n v e s t i ga t i o n wa s c o nd uc t e d t o s t u dy t he i n f l ue nc e o f s

    6、t e e l f i br e a n d s t e e l r e ba r o n t h e m e c h a ni c a l b e ha v i o ur o f t he SCC t un ne l s e g m e nt by m e a ns o f a ne wl y d e v e l o p e d t e s t i n g me t h od i n Ge r ma n yTh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a t t h e a d di t i on of s t e e l f i b e r s c a n e n ha n c

    7、 e t h e l oa d be a r i ng c a p a c i t y a nd t ou gh ne s s o f t h e s y mm e t r i c i n c l i n e be a m s I t i s f e a s i b l e t o a ppl y f i b e r r e i nf o r c e d SCC i n un de r gr ou nd e ng i ne e r i ng a nd pa r t i a l l y r e p l a c e t r a di t i o na l s t e e l r e b a r b

    8、 y s t e e l f i be r Ke y wo r ds :s t e e l f i be r r e i nf or c e d c o nc r e t e;t unn e l s e g m e nt s;s y m me t r i c i nc l i ne be a m s ;l oa d b e a r i n g c a pa c i t y;t ou gh ne s s 慕尼黑一 维罗纳铁路隧道横穿阿尔卑斯山脉 , 连 接德国与意大利 , 全长 5 0 k m 由于阿尔卑斯山脉地 质条 件复 杂 , 其 中北部 2 5 k m 拟 采 用 盾 构 法 施 工 ,

    9、 但按欧洲标准设计的普通混凝土管片配筋率较高 , 所 以难 以保证钢筋间距精确 , 易产生应力集中现象 , 而且 钢筋 的配 置 与绑 扎 也 是 十 分 繁 琐 , 并且 由于 钢 筋 间距过 小还 可 能造 成 混 凝 土 的 离 析 问题 , 所 以必 须采用新型的材料和方法 , 以减小其配筋率 研究 _ 】 伽表 明 , 钢 纤 维 增 强 混 凝 土 ( S F R C) 具 有 良好的物理 、 力学性能 , 与传统混凝土相 比, 其抗拉、 收稿 日期 : 2 0 0 9 1 1 - 1 1 ;修订 日 基金项 目: 中奥 国际合作项 目 第一作者 : 刘赫凯( 1 9 8 O 一

    10、) , 男 期 : 2 0 1 0 0 2 0 1 抗弯强度及韧性 、 抗裂 、 抗爆、 抗冲击等性能都有不 同程度 的提 高 , 所 以可 用 钢纤 维 部 分 甚 至 完 全取 代 抗弯、 抗剪钢筋 , 以减小管片等密集配筋构件 的施工 难 度 钢 纤 维 自密 实 混 凝 土 ( S F RS C C) 具 有 较 好 的 工作性_ 4 , 能够满足 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动性 、 通过钢 筋能力和抗离析性能 的要求 , 并保证钢纤维在混凝 土 中分 布 均匀 和 构件 密 实 , 采 用 S F R S C C能够 较好 地 弥补 普通 钢筋混 凝 土管 片 的缺 陷 对 隧道 管片进 行

    11、大 量研 究 后 , B e r n d等l_ 5 。 提 出 了应用对称倾角梁 ( 见图 1 ) 的试验模型来模拟隧道 辽宁 昌图人 , 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生 E ma i l : l i u h e k a i s i n a c o rn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1期 刘 赫凯 , 等 : 钢纤维 自密实混凝土管 片力学性 能的试验研究 管片的受力状态 , 并在欧洲隧道管片的研究 与设计 中得到了认可, 其 主要优点是 : ( 1 ) 由于引进 了倾斜 的支座反力 , 将其轴向分力作为偏心轴压力 , 因此能 够更 真 实地反 映 管片受 力状 态

    12、 ; ( 2 ) 通过 改变 支座 反 力倾角 , 可近似模拟不同曲率管片的截面受压状态 ; ( 3 ) 对称倾角梁与小比例管片拱试件相比制作工艺 简单 , 更 适用 于实 验室 研究 为 了评 价 S F R S C C 管 片 的力 学 性 能 及 在 慕 尼 黑一 维 罗 纳铁 路 隧 道 的管 片 中采 用 钢 纤 维部 分 替 代 钢筋 的可行性 , 本 文利 用 目前 国际 上先 进 的试 验 方 法对称倾角梁, 研究 了多根对称倾角梁在不 同 掺量钢纤维与不 同配筋率钢筋共 同作用 时的荷载一 受拉 纵筋 应变 曲线 及荷 载一 跨 中挠 度 曲线 , 分 析 了钢 纤维对管片承

    13、载力 、 能量吸收能力和等效抗弯强度 的影响 , 以期寻找出更加安全 、 可靠 、 经济 的复合材 料应 用 于隧道 管 片等地 下结 构 中 LVDT 图 1 对称倾角梁及加 载方式 Fi g 1 Di me n s i o n o f s y mme t r i c i nc l i ne b e a m a nd l o a d i n g s y s t e m( s i z e : ram) 1 试 验材料和配合 比设计 1 1试 验材 料 水 泥 采 用 大 连小 野 田水 泥 有 限公 司生 产 的 PII 5 2 5 R 普通 硅 酸 盐 水 泥 ; 细 骨料 为 优 质河 砂

    14、 , 中砂 , 粒径为 0 5 mm; 粗骨料为石灰石碎 石, 粒径 为 5 1 0 mi i 1 ; 一 级粉煤 灰 ; 聚羧 酸高 效减 水剂 ; 自来 水 ; 钢纤维采用 Dr a mi x R C 6 5 3 5 B N端部弯钩钢纤 维 , 纤 维长 度 3 5 mm, 等 效直 径 0 5 5 I T l m, 纤 维 因 子 6 5 ; 纵 筋 韭1 0 , 1 4采 用 HR B 4 0 0钢 筋 , 直 径 分 别 为 1 0 , 1 4 mm, 屈 服 强 度 分别 为 4 8 4 , 4 9 0 MP a ; 箍 筋采 用 HP B 2 3 5钢 筋 , 直 径 为 6 5

    15、 IT l m, 其 屈 服 强 度 为 3 00 M Pa 1 2配合 比设 计 参考欧洲 自密 实混凝土标准 E F NAR C _ 8 配置 了 S F R S C C, 配合 比见表 1 采用坍落扩展度 与 J 一 环 试验来评价其 工作性 能 这里 坍落 扩展 度用来 评 价 混 凝 土 在无 振 捣 情况 下 水 平 流 动 的 能力 , J 一 环 试 验 用 来 评 价 自 密 实 混 凝 土 通 过 钢 筋 和 抗 离 析 能 力 表 1配合 比设计 T a b l e 1 M i x p r o p o r t i o n o f c o n c r e t e Mi x

    16、p r o p o r t i o n ( k g r n 。 ) m mb Ce m e n t Fl y a s h Sa n d S t o n e W a t e r Su p e r p l a s t i c i z e r 39 O 0 0 1 5 0 0 0 8 0 8 0 0 8 0 8 0 0 1 7 8 0 0 9 7 2 0 3 3 2 试 验设计 试 验 的 主 要 变 化 参 数 是 钢 纤 维 掺 量 ( 0 , 2 5 , 5 0 k g m。 ) 、 箍筋配箍率 ( 0 , 0 2 9 5 , 0 5 9 3 ) 和纵 筋配筋率( 2 6 , 2 2 ) 构件

    17、编号及详细参数见表 2 , 其中 NO 一 8 O A为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 , 其他 为钢 纤 维钢 筋混 凝 土 构 件 构 件 尺 寸 为 梁 宽 ( 6 )梁 高 ( )梁长 ( L )一1 5 0 mm1 5 0 mm1 1 0 0 1 T l I n , 有 效 高度 h 。 一1 1 8 IT l m, 端部 倾角 为 4 5 。 采用 四点 弯 曲 加 载 , 试 验 梁跨 度 L 为 1 0 5 0 r n m, 剪 跨 区 长度 L 为 3 5 0 mm 在构 件跨 中 以及 加 载点 分别 布置 了 3个 位 移传 感器 ( L VD T) 测 量 各 点 的竖 向位 移

    18、, 并 在 纵 筋跨 中位置布置 了钢筋应 变片测量抗 弯钢筋 的应 变 , 测 点布 置 见 图 1 使 用 1 0 0 0 k N 液 压 伺 服 试 验 机 , 等 速位移 控 制 , 加 载速 率为 0 5 mm mi n 表 2 构件编号和详细参数 Ta b l e 2 Nu mb e r a n d d e t a i l s o f s p e c i me n s Fi b e r S t i r r u p S t i r r u p C o d e u s e l e v e l s p a c i n g r a t i o ( k gI n ) InIn L o ng

    19、i t u di n a 1 r e in l or c em ent 3试验 结果及分析 3 1 钢 纤维 对抗 压 强度 的影 响 无 钢纤维 混凝 土 ( NO ) 和钢 纤 维 混凝 土 ( S F) 2 8 d抗压 强度 见 表 3 , 其 中 S F后 面 的数 字代 表钢 纤 维 掺量 表 3钢纤维对 混凝土抗压强度 的影响 T a b l e 3 I nf l u e n c e o f f i b e r s o n c o mp r e s s i v e s t r e n g t h M P a 由表 3可 见 , 混 凝 土 的抗 压 强 度 均 达 到 了设 计 要

    20、求 , 钢纤维的加入虽然降低了混凝土的脆性 , 但对 _ 亘d m出 把 k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1 2 建筑材料学报 第 1 4卷 其抗 压强 度没 有 明显影 响 3 2 钢 纤维对 管 片承载 力 的影 响 试验 中所有构件均发生剪切破坏 , 图 2 4为钢 纤维 对构 件荷 载一 挠度 曲线 的影 响 互 3 图 2钢纤维对荷载一 挠度 曲线 的影响 Fi g 2 Co mp a r i s o n o f l o a d d e f l e c t i o n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 wi t h a nd wi

    21、 h ou t s t e e l f i be r s g 图 3 钢纤维取代箍筋对荷载一 挠度 曲线 的影响 Fi g 3 I n f l u e nc e of f i b e r s on l o a d - de f l e c t i o n r e l a t i o ns h i p ( s t i r r u p s r e p l a c e d b y s t e e l f i b e r s ) 互 图 4 钢 纤 维 取 代 纵 筋 对 荷 载一 挠 度 曲线 的影 响 i g 4 I n f l u e nc e o f f i be r s o n l oa d

    22、 de f l e c t i o n r e l at i o n - s h i p ( 1 o n g i t u d i n a l r e b a r s p a r t i a l l y r e p l a c e d b y s t e e l f i b e r s ) 由图 2可以看 出, 在普通钢筋混凝 土中掺加钢 纤维后, 可有效提高构件的力学性能 由图 3可见, 钢纤维部分替代箍筋后, 构件的极 限承载力和能量吸收能力均随着纤维掺量的提高而 提 高 , 而 无 箍 筋 构 件 S F 5 0 - 0 一 A 的极 限 承 载 力 与 配 置箍 筋并 掺 2 5 k g

    23、 m。 钢纤 维 的构件 S F 2 5 1 5 0 一 A非 常接 近 极限荷载后, 所有构件的承载力迅速下降 1 5 0 3 0 0 , 随后荷 载一 挠 度 曲线 进 入相 对 平 稳 阶段 , 构 件 S F 2 5 1 5 0 一 A, S F 5 0 1 5 0 一 A均 表现 出较 高 的剩余 承载能力和能量吸收能力 , 在相同的荷载下 , 其剩余 承载力 明显 高 于 无 纤 维 钢 筋混 凝 土构 件 NO 一 8 0 一 A; 无 箍 筋 构 件 S F 5 0 0 一 A 由 于没 有 箍 筋 的 限 制 , 其 剩 余承载力下降较快 由 图 4可见 , 构 件 S F

    24、S 0 8 0 一 B在 极 限 荷 载 前 的 刚度与无纤维构件 NO 一 8 0 一 A基本一致 , 但其极 限承 载力、 极限荷载后剩余 承载力和能量吸收能力均显 著提 高 通 过对 荷载 一 纵筋应 变 曲线 ( 图略 ) 和 荷 载一 挠 度 曲线 的 分 析 , 得 到 了 各 构 件 的 正 截 面 开 裂 荷 载 ( F ) 、 开 裂荷 载 对 应 的挠 度 ( ) 、 极 限 荷 载 ( F ) 及 其增幅 F, 结果见表 4 , 其 中 F 由荷载一 纵筋应 变 曲线 的第 一个 拐 点 确 定 , F 由荷 载 一 挠 度 曲线 的 峰值 点确 定 ( 见 图 2 -4

    25、 ) 与无 纤 维 钢筋 混 凝 土构 件 NO 一 8 0 一 A相 比可 以看 出 , 钢 纤 维 的掺 人 对 正 截 面 开 裂荷载影响不大, 但可明显提高构件的极 限荷载 表 4 钢 纤维对正截面开裂荷载及极限荷载的影响 T a b l e 4 I n f l u e n c e o f f i b r e s o n t h e c r a c k l o a d a n d u l t i ma t e l o a d C o d e F k N ram F k N z x F 0 3 0 2 4 1 0 2 4 8 0 2 1 4 0 2 8 2 0 3 0 4 3 3 钢 纤

    26、维 对管 片韧 性的 影响 目前评 价纤 维混凝 土能 量 吸收能力 及韧 性 的方 法 主要 是 以材料 ( 梁 或 板 ) 抗 弯 试 验 为 基础 , 测 得 荷 载一 跨 中 挠 度 全 曲 线 或 荷 载 一 裂 缝 口 扩 展 位 移 ( C M0D ) 全曲线 , 根据全 曲线 和坐标轴包围的面积 计 算开 裂后 能量 吸 收 能 力 , 并 用 等效 抗 弯 强 度 来 表 示 F R C开裂后 的性 能 这 种方 法能够 较 为全 面反 映 出纤维对混凝 土开裂前后性 能 的影 响 , 已被 德 国混凝 土协会 ( D B V ) l_ g 和 国际 材料 与结 构协会 (

    27、R I L E M) 口 0 _ 所 采用 本 文参 照 D B V 标 准_ g 中关 于韧 性 的试 验 和 分 析方法 , 引入 , I ) 。 , , 这 4个参数来表述纤 维混凝土对称倾角梁 的韧性 特征 , 其中 , 用来 描述跨 中挠度 分别 为 ( 一 十8 ram) 和 ( 8 1 一 。 +1 2 ram) 时 构 件 的能 量 吸收 能 力 , 厂 , 分 别是跨 中挠度为 , 时的等效抗弯强度 图 5为 D5 , D 的计算示意图, 其中 为极限荷 A M 诅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1期 刘赫凯 , 等 : 钢纤维 自密实混

    28、凝 土管片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载对应的挠度 各计算参数定义如下 : D 为混凝 土 梁开 裂前 的能量 吸 收值 , 相 当 于 +0 3 mm 处 的 能量值 , 且 D5 :D。 一D , D D 。 一D , 其 中 D , D 分别 为跨 中挠 度 为 , 时 试 件 总 的 能 量 吸 收 值 ; F , Ff 0 1 分别是跨 中挠 度为 , 时的等效荷 载 F , ,s , F fq 1 z , 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F 一 D 6 ( 1 ) ,sF ,8L ( b h ; ) ( 2 ) F 2一 D 2 1 0 ( 3 ) q I 1 2 一 F l 1 2 L 。 ( b

    29、h ; ) ( 4 ) ( a ) D C o ) 0 2 图 5 D , DI 的计 算示 意图 Fi g 5 Ca l c u l a t i o n o f D , D 2 ( s i z e:ram) 根据荷载一 挠度曲线及式 ( 1 ) ( 4 ) 计算得到的韧 性参数计算结果见表 5 结果表明, 钢纤维能够显著提 高混凝土的能量吸收能力及等效抗弯强度, 随着钢纤 维掺量增加, 对称倾角梁的能量吸收能力和等效抗弯 强度 随之增加 与构件 NO 一 8 O A相 比 , 掺 2 5 k g n l 3 钢 纤维构件 ( S F 2 5 8 0 一 A) 的 Df 2 提高了 2 8 0

    30、 当配箍 率从 0 5 9 3 降到 0 2 9 5 时 , 掺 2 5 , 5 0 k g m。 钢纤 维构件 S F 2 5 1 5 0 一 A, S F S 0 1 5 0 一 A的 D 分别提高 了 2 4 0 , 3 1 0 表 5 钢纤维对 能量吸收及 等效 抗弯强度 的影响 T a b l e 5 l uflu e n c e o f f i b r e s o n e n e r g y a b s o r p t i o n a n d e q u i v a l e n t fle xu r a l s t r e n g t h 3 4钢 纤维 取代 钢 筋分析 由表 4

    31、 , 5可 以看 出 , 用 钢纤 维部 分替 代钢 筋 后 , 构件表现 出 比传 统 钢 筋混 凝 土 更加 优 异 的力 学 性 能 : ( 1 ) 用 5 0 k g m。钢纤 维 完 全 替 代 传 统 箍 筋 后 , 构件的极限承载力仍可提高 6 0 9 6 , 在挠度为 6 。 时 , 构件 S F 5 0 0 一 A的 D; 较无纤维钢筋混凝土构件 NO 一 8 0 一 A提高了 2 2 4 , 但 当位移继续增加 时, 构件残 余承载力下降较配置箍筋 的构件快 , 比 下 降 1 5 1 , 大于其他构件 在 挠度小 于 L 。 1 2 5 ( 约 8 mm)时, 构件的承载

    32、力和能量吸收能力均 高于普 通钢筋混凝土构件 , 对于受弯、 剪 、 轴力共同作用 的 构件, 这时其箍筋可用钢纤维完全替代 ( 2 ) 用 2 5 , 5 0 k g m。 钢纤 维部 分替 代箍 筋 ( 配箍 率降低 4 6 7 ) , 箍筋间距从 8 0 c m 增加到 1 5 0 c m 的构件 , 与钢筋混凝 土构件 NO 一 8 0 一 A相 比, 其极 限 承载力分别提高 了 5 0 , 1 4 5 9 6 , D 分别提 高了 2 2 0 , 2 4 o H, D i 分别 提高 了 2 4 0 , 3 1 0 当 1 6 2 ( 质量分数) 的抗弯钢筋被 5 0 k g m。

    33、 钢纤维取 代后 , 构件 S F 5 0 8 O B的极 限承载力提高了 2 2 0 , D3 , D 分别提高 了 1 7 0 9 6 , 2 1 0 9 6 当采用钢纤维 部分取代传统钢筋 时, 钢纤维与钢筋共同作 用使构 件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 , 特别是当挠度大于 L 。 1 2 5 ( 约 8 mm)时, 构件仍可保持较高的承载力和韧性 通 过上 述分 析 可 以看 出 , 钢 纤 维混 凝 土 具 有 良 好 的力 学性 能 , 用 钢 纤 维部 分 甚 至 完 全 替代 传统 的 钢筋后 , 构件 的承载力和能量吸收能力仍有所提高 , 所 以用钢纤维替代传统钢筋切实可行 4 结论

    34、 1 当岩层稳定、 管片受力及变形较小、 只需构造 配筋时, 钢纤维可以全部替代管片构件 中的箍筋 2 对于受力复杂、 变形较大的管片构件 , 可使用 钢纤维部分取代抗剪钢筋 、 纵筋, 以增加钢筋间距并 可提 高钢筋 间距 的 准确性 3 钢纤维钢筋 自密实混凝土管片具有较高的工 作性 、 耐久性 、 承载力以及能量吸收能力 , 其力学性 能明显优于传统钢筋混凝土管片 4 用钢纤维部分甚至完全取代钢筋可以大大节 省钢筋及劳动力成 本 , 提高工作效率 以及保证工程 质量 , 因此 , 采用并推广钢纤维钢筋复合混凝土管片 有显著 的工 程 、 经 济 和 社 会 效 益 , 具 有 广 泛 的

    35、应 用 前 景 参考 文献 : 1 NOGHAB A I K B e a ms o f f i b r o u s c o n c r e t e i n s h e a r a n d b e n - d i n g : Th e e x p e r i me n t a n d mo d e l J S t r u c t g y - E n g AS C E, 2 0 0 0, 1 2 6 ( 2 ): 2 4 3 - 5 1 ( 下转第 2 1 页 ) 一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1 期 尹世平 , 等 : 多层纤维 编织 网增强混凝土梁 的

    36、挠度计算 ( 上接第 1 3页) 2 C UCC HI ARA C, MEN DOL A L L , P AP I A M 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3 4 5 6 o f s t i r r u p s a n d s t e e l f i b e r s a s s h e a r r e i n f o r c e me n t J C e me n t a n d Co nc r e t e Co mp o s i t e s, 2 0 04, 2 6 ( 7 ): 7 7 7 7 8 6 GREEN0UGH T 。 NEHDI M Sh e a r b e

    37、 h a v i o r o f fib e r - r e i n f o r c e d s e l f - c o n s o 1 id a t i n g c o n c r e t e s l e n d e r b e a ms J AC I Ma t e r i a l s J o u r n a 1 , 2 0 0 8, 1 O 5 ( 5 ): 4 6 8 47 7 DI NG Yi n i n g LI U S i g u o ZHA NG Yu l i ng e t a 1 Th e i n v e s t i g a t io n o n t h e wo r k a

    38、b i l i t y o f f i b r e c o c kt a i l r e i n f o r c e d s e l f - c o mp a c t i n g h i g h p e r f o r ma n c e c o n c r e t e E J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Bu i l d i n g Ma t e r i a l s , 2 0 0 8, 2 2( 7 ): 1 46 2 1 4 7 0 BERND F Zu m e i n f l u s s v e r s c h i e d e ne r s t a h l f a

    39、 s e r n a u f d a s v e r f o r mu n gs u n d r i s s v e r h a he n y o n s t a h l f a s e r be t 0 n u nt e r d e n b e l a s t u n g s b d i n g u n g e n e i n e r t u n n e l s c h a l e R B o c h u m: R UHR Uni v e r s i t a e t Bo e h u m 1 9 9 5 BERND F Th e i n f l u e n c e o f d i f f e

    40、 r e nt t y p i e s o f s t e e l f ibe r o n t h e d e f o r ma t i o n a n d c r a c k p a t t e r n o f s t e e l f i be r r e i n f o r c e d t u n n e l s e g me n t R 3 B o c h u m: RuHR B o c h u m i n Un i v e r s i t y , 1 9 9 5 ( i n Ge r ma n ) MAI DL B S t a h l f a s e r b e t o n - M B

    41、 e r l i n : E r n s t& S o h n Ve r l a g f u r Ar c h i t e kt u r u n d Te c hn i s c h e W i s s e n S c ha f t e n, 1 9 9 1: 2 6 5 一 7 8 9 1 0 3 2 6 6 MAI D L B S t e e l f i b e r r e i n 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M B e r l i n : E r n s t 8 L S o h n p u b l ic a t i o n s o f f ic e o f Ar

    42、 c h i t e c t u r e a n d Sc i e n c e Te e h n o l o g y , 1 9 9 1: 26 5 2 6 6 ( i n Ge r ma n) OLAF HZu m g e b r a u c h s - u n d t r a g v e r h a he n v o n t u n n e l s c h a l e n a u s s t a h l f a s e r b e n t o n u n d s t a b f a s e r v e r s t a e r k t e m s t a h l b e t o n D B

    43、r a u n s c h we i g: Te c h n i s c h e n Un i v e r s i t a e t Br a u n s c h we ig, 2 0 0 3 OLAF H Th e s e r v i c e a b i l i t y a nd u l t i ma t e l i mi t e c a r r y i n g a b i l i t y o f s t e e l f i be r r e i n 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a n d s t e e l f i b e r r e i n f o r c e

    44、d s t e e l c o n c r e t e t u n n e l l i n i n g s D B r a u n s c h we i g : B r a u n s e h we i g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e c h n o l o gy , 2 0 0 3 ( i n Ge r ma n) EFNARC- S u r r e y 2 0 0 2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a n d g u i d e l i n e s f o r s e l f c o mp a c t i n g c o n c r e t e

    45、 - S DBV。 M e r kb l a e t t e r - 2 0 02 Be m e s s u n g s + g r u nd l a g e n f u e r s t a h l f a s e r b e t o n i m t u n n e l b a u S DBV Guide l i ne 2 0 0 2 S t e e 1 f i be r r e i n f o r c e d c o nc r e t e i n t u n n e l in g - S 3 ( i n Ge r ma n ) RI LEM Te s t a n d d e s i g n m e t h o d s f o r s t e e l f i b e r r e i n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J Ma t e r i a l s a n d S t r u c t u r e s , 2 0 0 2 , 3 5 ( 1 1 ) : 5 7 3 5 8 2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注意事项

    本文(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管片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pdf)为本站上传会员【be****ey】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