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T∕TAF 106-2022 支持5G异网漫游的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高清版).pdf

    • 资源ID:408777       资源大小:2.15MB        全文页数:7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Fis****915】。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Fis****91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T∕TAF 106-2022 支持5G异网漫游的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高清版).pdf

    1、 ICS 33.050 CCS M 30 团体标准 支持 5G 异网漫游的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of 5G inter-networks roaming network equipment&terminal 2022-02-15 发布 2022-02-15 实施 电信终端产业协会 发布 T/TAF 106-2022 T/TAF 106-2022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缩略语.1 5 接入网共享技术要求.3 6 核心网漫游技术要求.3 7 接入网共享测

    2、试方法.3 8 核心网漫游测试方法.26 附录 A(规范性)5G 异网漫游接入网共享总体技术要求.55 A.1 5G 接入网共享的网络架构.55 A.2 独立组网(SA)下 5G 接入网共享技术要求.56 A.3 非独立组网(NSA)下 5G 接入网共享技术要求.59 A.4 5G 接入网共享的无线网络管理.61 附录 B(规范性)5G 异网漫游核心网漫游总体技术要求.62 B.1 概述.62 B.2 网络架构.62 B.3 功能要求.64 B.4 业务要求.68 B.5 设备要求.69 B.6 服务质量要求.70 B.7 安全要求.71 T/TAF 106-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3、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电信终端产业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博鼎实华(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天翼电信终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OPPO 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荣耀终端有限公司、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联发博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翱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兴奥

    4、德泰科技有限公司、苹果研发(北京)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邹宇、郑海霞、靳涛、胡刚礼、李星、李成、王海梅、许慕鸿、朵灏、师瑜、肖海、陈平辉、李文智、董嘉、杜晓宁、阮航、旷婧华、唐春梅、薛祎凡、李翔、胡小新、朱玉娜、张宏伟、习建德,张亚静、邢金强、刘勇、张元、张健、曾勇波、陈栋、吴越、梁华瑞、李芳、李碧瑞、陈松、吴佳春、李维成、刘俊伟。T/TAF 106-2022 1 支持 5G 异网漫游的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支持5G异网漫游的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技术要求部分内容包括独立(SA)组网和非独立(NSA)组网模式下5G接入网共享的网络架构、技术方案、功能要求等,以及

    5、独立组网模式下5G核心网异网漫游的网络架构、功能要求、业务要求和设备要求。测试方法部分内容包括运营商接入网共享的测试方案,包括开机选网附着、业务承载、移动性、配置能力等,以及运营商5G SA核心网异网漫游的测试方案,包括网间互通、移动性管理、会话管理、业务、切片映射等。本文件不涉及4G网络的核心网异网漫游。本文件适用于支持5G异网漫游的设备和实验室测试。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3GPP TS 23.501 Syste

    6、m Architecture for the 5G System;Stage 2 3GPP TS 23.502 Procedures for the 5G System(5GS)3GPP TS 26.114 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Multimedia Telephony;Media handling and interaction 3GPP TS 29.281 General Packet Radio System(GPRS)Tunnelling Protocol User Plane(GTPv1-U)3GPP TS 29.502 5G System;Ses

    7、sion Management Services;Stage 3 3GPP TS 29.503 5G System;Unified Data Management Services;Stage 3 3GPP TS 29.509 5G System;Authentication Server Services;Stage 3 3GPP TS 29.510 5G System;Network function repository services;Stage 3 3GPP TS 29.513 5G System;5G System;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 sign

    8、alling flows and QoS parameter mapping;Stage 3 3GPP TS 29.531 5G System;Network Slice Selection Services;Stage 3 3GPP TS 29.573 5G System;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Interconnection;Stage 3 GSMA PRD NG.113 5GS Roaming Guidelines Version 4.0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5GC:5G 核心网(5G

    9、 Core)5GS:5G 系统(5G System)T/TAF 106-2022 2 5QI:5G服务质量标识符(5G QoS Identifier)AMBR:聚合最大比特速率(Aggregated Maximum Bit Rate)AMF: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RP:分配和保留优先级(Allocation and Retention Priority)AUSF:认证服务器功能(Authentication Server Function)CHF:计费功能(Charging Function)DNN:数据网络名(

    10、Data Network Name)EPC:演进型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 network)EPLMN:对等公用陆地移动网(Equivalent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E-UTRAN:演 进 通 用 陆 地 无 线 通 信 系 统(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FQDN:完全限定域名(Fully Qualified Domain Name)GBR:保证比特速率(Guaranteed Bit Rate)gNB:提供NR新空口并连接到5G核心网的

    11、基站(Next Generation NodeB)HPLMN:归属公用陆地移动网络(Home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HSS:归属用户服务器(Home Subscriber Server)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IMS: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UPS:PLMN 间用户面安全(Inter PLMN User Plan Security)LTE: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MCC:移动国家

    12、代码(Mobile Country Code)MFBR:最大流比特率(Maximum Flow Bit Rate)MME: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NC:移动网络代码(Mobile Network Code)NAS: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EF:网络开放功能(Network Exposure Function)NF:网络功能(Network Function)NG-RAN:新空口无线接入网(NR Radio Access Network)NR:新空口无线接入(NR Radio Access)NRF:网络存储功能(Netwo

    13、rk Repository Function)NSA:非独立组网(Non Standalone)NSSF:网络切片选择功能(Network Slice Selection Function)PCF: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SCF: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roxy-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PDU: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LMN:公众陆地移动通信网(Public Lands Mobile Network)PRINS N32:互联安全协议(PRotocol for N32 INterconn

    14、ect Security)QoS: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RAN: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AC:无线接入网区域号(Radio Access Network-AreaCode)RRC: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SA:独立组网模式(Standalone)T/TAF 106-2022 3 S-CSCF: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Serving-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SEPP:安全边缘保护代理(Security Edge Protection Proxy)SMF:会话管理功

    15、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NSSAI:单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Subscription Concealed Identifier)SUCI:签约隐藏标识符(Short Message Service over IP)TAC:跟踪区号(Tracking Area Code)TLS:传输层安全(Transport Level Security)UDM:统一数据管理功能(Unified Data Management)UE: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VoLTE:基于LTE的IMS语音解决方案(Voice over LTE)VoNR:基于NR的IMS

    16、语音解决方案(Voice over NR)VPLMN:拜访公用陆地移动网络(Visited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5 接入网共享技术要求 接入网共享技术要求见附录A。6 核心网漫游技术要求 核心网漫游技术要求见附录B。7 接入网共享测试方法 7.1 测试环境配置图 5G SA 接入网共享技术组网示意图如图 1 所示,要求如下:核心网:4 套 5G 核心网,至少 1 套 4G 核心网,至少 1 套 IMS;无线网:5G SA 基站开通共享功能,共享基站分别接入承建方和共享方的 5G 核心网。5GC(PLMN2)5GC(PLMN1)5GC(PLMN3)5GC(PLM

    17、N4)EPC5G gNB5G gNB5G gNB(PLMN4)UE 1UE 2eNB核心网承载网基站用户 图 1 5G SA 接入网共享测试组网示意 5G NSA 接入网共享技术组网示意图如图 2 所示,要求如下:核心网:4 套 EPC 核心网,至少 1 套 IMS;无线网:5G 基站开通共享功能,LTE 锚点基站可支持共享与不共享两种方案。T/TAF 106-2022 4 EPC(PLMN2)EPC(PLMN1)EPC(PLMN3)EPC(PLMN4)EPCeNB5G gNBUE 1UE 2eNB核心网承载网基站用户 图 2 5G NSA 接入网共享测试组网示意 7.2 测试工具及测试仪表

    18、主要测试工具:网络协议分析仪、终端自备信令消息跟踪设备。网络协议分析仪需支持 Uu、Ng、Xn、S1、X2 等接口的监测,支持对各层协议栈的解码,可以精确到位域级别。终端自备信令消息跟踪设备可连接计算机,记录并显示移动台发送和接收的信令序列。表 1 测试工具 名称 单位 数量 路测软件 套 1 测试终端 台 2 测试SIM卡 个 4 笔记本电脑 台 1 7.3 功能及参数配置 7.3.1 共享区域网络功能配置要求 a)承建方5G SA共享网络已开通接入网共享功能,且配置为共享载波模式;b)承建方5G SA 共享网络已开通VoNR及EPS fallback功能;c)承建方、共享方4G网络均已开通

    19、VoLTE功能;d)承建方5G SA共享基站依据PLMN配置不同的TAC、gNodeB ID和CELL ID;e)承建方5G SA共享基站空口资源采用运营商间完全共享方式;f)共享载波方案下,配置功能要求如下:1)5G 小区同时广播多个 PLMN(承建方、共享方的 PLMN),且能识别并接纳共享方的 5G SA 终端,为其提供 5G 数据业务,以及 VoNR 或 EPS fallback 回本网的 VoLTE 语音业务;2)承建方 5G 共享小区基于 PLMN 分别为承建方、共享方用户配置所需的切换策略、邻区关系等。7.3.2 业务 QoS 配置要求 a)4G QoS 1)数据业务:默认承载:

    20、承建方和共享方均使用 QCI=9;2)VoLTE 业务:T/TAF 106-2022 5 默认承载:承建方和共享方均使用 QCI=5;语音专载:承建方和共享方均使用 QCI=1;b)5G QoS 标准 5QI 与 QoS 特征对应表:承建方和共享方均参照 3GPP TS 23.501 Table 5.7.4-1:Standardized 5QI to QoS characteristics mapping。7.4 基站测试用例 7.4.1 配置能力测试 7.4.1.1 5G 共享基站支持配置共享载频模式 测试编号:7.4.1.1 测试项目:配置能力测试 测试分项:5G 共享基站支持配置共享载频

    21、模式 测试目的:测试和验证 5G 共享基站支持配置共享载频模式,且终端开机选网附着流程是否正常。测试条件:a)5G 小区按照规范内容配置相应参数,工作正常;b)测试终端 1 部,对应 PLMN 1 和 PLMN 2 的 SIM 卡各 1 张。测试步骤:a)5G 小区配置为共享载频模式,配置一个或多个共享载频,且共享载频上配置 2 个 PLMN,PLMN 1 和 PLMN 2;b)使用测试终端和对应 PLMN 1 的 SIM 卡,终端连接测试软件,开机并发起附着,观察测试终端开机和注册流程,记录测试终端 log 数据;c)观察 SIB1 消息中是否包含 2 个 PLMN ID;d)观察 SIB1

    22、 消息中不同 PLMN ID,是否配置不同的 TAC 和 cellIdentity(包括 gNBID和 cell ID);e)使用支持对应 PLMN 2 的 SIM 卡重复步骤 b)d)。预期结果:a)共享载频模式下,终端均能够成功注册;b)SIB1 消息中包含 2 个 PLMN ID;c)SIB1 消息中不同 PLMN ID,配置不同的 TAC 和 cellIdentity(包括 gNBID 和 cell ID)。7.4.1.2 5G 共享基站支持配置独立载频模式 测试编号:7.4.1.2 测试项目:配置能力测试 测试分项:5G 共享基站支持配置独立载频模式 测试目的:测试和验证 5G 共享

    23、基站支持配置独立载频模式,且终端开机选网附着流程是否正常。测试条件:a)5G 小区按照规范内容配置相应参数,工作正常;b)测试终端 1 部,对应 PLMN 1、PLMN 2、PLMN 3 和 PLMN 4 的 SIM 卡各 1 张;T/TAF 106-2022 6 测试步骤:a)5G 小区配置为独立载频共享模式,配置 4 个载频分别对应 4 个 PLMN,PLMN 1、PLMN 2、PLMN 3 和 PLMN 4;b)使用测试终端和对应 PLMN 1 的 SIM 卡,终端连接测试软件,开机并发起附着,观察测试终端开机和注册流程,记录测试终端 log 数据;c)观察 SIB1 消息中是否包含 1

    24、 个 PLMN ID,且配置了相应的 TAC 和 cellIdentity(包括 gNBID 和 cell ID);d)依次使用终端和支持对应 PLMN 2、PLMN 3、PLMN 4 的 SIM 卡,重复步骤 b)c)。预期结果:a)独立载频模式下,终端均能够成功注册;b)SIB1 消息中包含 1 个 PLMN ID;c)SIB1 消息中配置了相应的 TAC 和 cellIdentity(包括 gNBID 和 cell ID)。7.4.1.3 5G 共享基站支持配置多个 PLMN 测试编号:7.4.1.3 测试项目:配置能力测试 测试分项:5G 共享基站支持配置多个 PLMN 测试目的:测试

    25、和验证 5G 共享基站支持配置多个 PLMN。测试条件:a)5G小区按照规范内容配置相应参数,工作正常;b)测试终端1部,对应PLMN 1、PLMN 2、PLMN 3和PLMN 4的SIM卡各1张;测试步骤:a)5G 共享基站配置 4 个 PLMN,PLMN 1、PLMN 2、PLMN 3 和 PLMN 4;b)使用测试终端和对应 PLMN 1 的 SIM 卡,观察测试终端开机和附着流程,记录测试终端log 数据;c)观察 SIB1 消息中的 PLMN-IdentityInfoList 包括 4 个 PLMN-IdentityInfo;d)观察 SIB1 消息中不同 PLMN-Identity

    26、Info,是否配置不同的 TAC 和 cellIdentity(包括 gNBID 和 cell ID);e)观察 SIB1 消息中是否包含 4 个 PLMN ID;f)依次使用测试终端和对应 PLMN 2、PLMN 3 和 PLMN 4 的 SIM 卡,重复步骤 b)e)。预期结果:a)终端均能够驻留在 5G 共享站上;b)SIB1 消息中包括 4 个 PLMN ID;c)SIB1 中的多个 PLMN ID 下的 TAC、cellIdentity(包括 gNBID 和 cell ID)均不同;d)SIB1 消息中按照最大能力总共包含 4 个 PLMN ID。7.4.1.4 5G 共享基站支持配

    27、置多个异频频点 测试编号:7.4.1.4 测试项目:配置能力测试 测试分项:5G 共享基站支持配置多个异频频点 T/TAF 106-2022 7 测试目的:测试和验证 5G 共享基站支持配置多个异频频点,且可以广播多个异频频点,同时,对于终端,可以下发多个频点的测量。测试条件:a)5G小区配置2个PLMN,PLMN 1和PLMN 2;b)测试终端1部,对应PLMN 1和PLMN 2的SIM卡各1张。测试步骤:a)配置8个重选异频频点,并为2个PLMN配置8个不同的连接态频点。b)使用测试终端和对应PLMN 1的SIM卡,终端连接测试软件,开机后接入成功;c)观察SIB4消息中的interFre

    28、qCarrierFreqList包括8个重选异频频点;d)调整服务小区电平,触发异频测量下发,观察终端是否可以下发8个异频频点,其中必须包含不同的频点;e)使用测试终端和对应PLMN 2的SIM卡,重复步骤b)d)。预期结果:a)SIB4可以下发多个异频重选频点;b)对于终端,可以下发多个异频频点的测量,并且终端的测量异频频点不完全相同。7.4.1.5 LTE 锚点基站支持配置多个 PLMN(NSA 适用)测试编号:7.4.1.5 测试项目:配置能力测试 测试分项:LTE 锚点基站支持配置多个 PLMN 测试目的:测试和验证 LTE 锚点基站支持配置多个 PLMN。测试条件:a)小区按照规范内

    29、容配置相应参数,工作正常;b)测试终端1部,对应PLMN 1、PLMN 2、PLMN 3和PLMN 4的SIM卡各1张;测试步骤:a)4G共享载频模式下,配置4个PLMN,PLMN 1、PLMN 2、PLMN 3和PLMN 4;b)使用测试终端和对应PLMN 1的SIM卡,观察测试终端开机和附着流程,记录测试终端log数据;c)观察SIB1消息中是否包含4个PLMN ID;d)依次使用测试终端和对应PLMN 2、PLMN 3和PLMN 4的SIM卡,重复步骤b)c)。预期结果:a)终端均能够驻留在LTE锚点基站上;b)SIB1消息中包括4个PLMN ID;c)SIB1消息中按照最大能力总共包含

    30、4个PLMN ID。7.4.1.6 共享的 LTE 锚点基站支持根据 5G 用户的 PLMN 差异化配置 EN-DC 双连接的目标辅小区(NSA适用)测试编号:7.4.1.6 测试项目:配置能力测试 测试分项:共享的 LTE 锚点基站支持根据 5G 用户的 PLMN 差异化配置 EN-DC 双连接的目标辅 T/TAF 106-2022 8 小区 测试目的:测试和验证共享的 LTE 锚点基站支持根据 5G 用户的 PLMN 差异化配置 EN-DC 双连接的目标辅小区。测试条件:a)小区按照规范内容配置相应参数,工作正常;b)5G接入网配置为独立载频模式;c)测试终端1部,对应PLMN 1和PLM

    31、N 2的SIM卡各1张;测试步骤:a)LTE锚点基站配置2个PLMN,PLMN 1和PLMN 2,5G 辅站配置2个PLMN,PLMN 1和PLMN 2;b)使用测试终端和对应PLMN 1的SIM卡,开机驻留在LTE锚点基站,发起数据业务;c)触发配置辅小区,为测试终端配置 PLMN 1的5G辅小区,建立 EN-DC 双连接;d)依次使用测试终端和对应PLMN 2的SIM卡,重复步骤b)c)。预期结果:共享的LTE锚点基站可根据5G用户的PLMN差异化配置EN-DC双连接的目标辅小区。7.4.2 业务功能测试 7.4.2.1 语音业务测试 7.4.2.1.1 基于切换的 EPS Fallbac

    32、k 语音业务测试(SA 适用)测试编号:7.4.2.1.1 测试项目:业务功能测试 测试分项:基于切换的 EPS Fallback 语音业务测试 测试目的:测试和验证在 5G 共享网络下,采用 EPS Fallback 切换策略时,用户是否可以回落归属 4G 网络进行 VoLTE 业务,以及语音结束后,是否可以快速返回到 5G 网络中。测试条件:a)5G小区配置两个PLMN,PLMN 1和PLMN 2;b)5G小区和LTE小区正常工作,覆盖相同区域,配置为语音业务通过PSHO回落到LTE网络;c)5G小区和LTE小区相互配置有邻区关系及切换参数;d)测试终端2部,对应PLMN 1和PLMN 2

    33、的SIM卡各2张;e)2部测试终端在5G小区开机,正常注册,并处于RRC_IDLE状态。测试步骤:a)使用2部测试终端和对应PLMN 1的SIM卡,2部终端均在5G发起数据业务并保持,UE1向UE2发起语音业务请求,记录后续流程及语音业务建立情况,观察终端是否回落到归属4G网络;b)通话30s后挂机,保持数据业务,观察2部测试终端是否快速返回5G小区;c)使用2部测试终端和对应PLMN 2的SIM卡,重复步骤a)b)。预期结果:用户能通过PSHO方式回落归属4G网络发起VoLTE语音业务,且语音业务建立成功,业务流程正常,通话正常。T/TAF 106-2022 9 7.4.2.1.2 基于重定

    34、向的 EPS Fallback 语音业务测试(SA 适用)测试编号:7.4.2.1.2 测试项目:业务功能测试 测试分项:基于重定向的 EPS Fallback 语音业务测试 测试目的:测试和验证 5G 共享网络下,采用 EPS Fallback 重定向策略时,用户是否可以回落归属 4G 网络进行 VoLTE 语音业务,以及语音结束后,是否可以返回到 5G 网络中。测试条件:a)5G小区配置两个PLMN,PLMN 1和PLMN 2;b)5G小区和LTE小区正常工作,覆盖相同区域,配置为语音业务通过重定向回落到LTE网络;c)5G小区和LTE小区相互配置有邻区关系及重定向参数;d)测试终端2部,

    35、对应PLMN 1和PLMN 2的SIM卡各2张;e)2部测试终端在5G小区开机,正常注册,并处于RRC_IDLE状态。测试步骤:a)使用2部测试终端和对应PLMN 1的SIM卡,2部终端均在5G发起数据业务并保持,UE1向UE2发起语音业务请求,记录后续流程及语音业务建立情况,观察终端是否回落到归属的4G网络;b)通话30s后挂机,保持数据业务,观察2部5G SA测试终端是否快速返回5G小区;c)使用2部终端和对应PLMN 2的SIM卡重复步骤a)b)。预期结果:用户能通过重定向的方式回落归属4G网络发起VoLTE语音业务,且语音业务建立成功,业务流程正常,通话正常。7.4.2.1.3“5G

    36、接入网共享、LTE 锚点基站也共享”架构下,VoLTE 语音业务承载在归属 4G 接入网(NSA 适用)测试编号:7.4.2.1.3 测试项目:业务功能测试 测试分项:“5G 接入网共享、LTE 锚点基站也共享”架构下,VoLTE 语音业务承载在归属 4G接入网 测试目的:测试和验证“5G 接入网共享、LTE 锚点基站也共享”架构下,VoLTE 语音业务承载在归属 4G 接入网,用户可以在归属 4G 网络进行 VoLTE 业务,以及语音结束后,是否可以快速返回到共享的 LTE 锚点基站。测试条件:a)5G小区、LTE锚点小区和归属LTE小区正常工作,覆盖相同区域,且LTE锚点小区不支持VoLT

    37、E业务,归属LTE小区支持VoLTE;b)LTE锚点小区配置两个PLMN,PLMN 1和PLMN 2,归属LTE小区配置PLMN 1;c)LTE锚点小区和LTE小区相互配置有邻区关系及切换参数;d)测试终端2部,对应PLMN 1的SIM卡2张。测试步骤:a)使用2部测试终端和对应PLMN 1的SIM卡,开机驻留在共享的LTE锚点基站;b)UE1向UE2发起语音业务请求,记录后续流程及语音业务建立情况,观察终端是否切换到 T/TAF 106-2022 10 归属4G网络;c)通话30s后挂机,观察2部测试终端是否快速返回共享的LTE锚点基站。预期结果:用户能在归属4G网络进行VoLTE业务,以及

    38、语音结束后,可以快速返回到共享的LTE锚点基站。7.4.2.1.4“5G 接入网共享、LTE 锚点基站也共享”架构下,VoLTE 语音业务承载在 4G 共享接入网(NSA 适用)测试编号:7.4.2.1.4 测试项目:业务功能测试 测试分项:“5G 接入网共享、LTE 锚点基站也共享”架构下,VoLTE 语音业务承载在 4G 共享接入网 测试目的:测试和验证“5G 接入网共享、LTE 锚点基站也共享”架构下,VoLTE 语音业务承载在共享 4G 接入网,用户可以在 4G 共享网络进行 VoLTE 业务。测试条件:a)LTE锚点小区配置两个PLMN,PLMN 1和PLMN 2,且支持VoLTE业

    39、务;b)测试终端2部,对应PLMN 1的SIM卡2张;c)2部测试终端在LTE锚点小区开机,正常注册,并处于RRC_IDLE状态。测试步骤:a)使用2部测试终端和对应PLMN 1的SIM卡,UE1向UE2发起语音业务请求,记录后续流程及语音业务建立情况;b)通话30s后挂机。预期结果:用户能在4G共享网络直接发起VoLTE语音业务,且语音业务建立成功,业务流程正常,通话正常。7.4.2.1.5“5G 接入网共享、LTE 锚点基站不共享”架构下,VoLTE 语音业务承载在归属 4G 锚点基站(NSA 适用)测试编号:7.4.2.1.5 测试项目:业务功能测试 测试分项:“5G 接入网共享、LTE

    40、 锚点基站不共享”架构下,VoLTE 语音业务承载在归属 4G锚点基站 测试目的:测试和验证“5G 接入网共享、LTE 锚点基站不共享”架构下,VoLTE 语音业务承载在归属 4G 锚点基站,用户可以在归属 4G 网络进行 VoLTE 语音业务。测试条件:a)5G小区、LTE非共享锚点小区1和归属LTE锚点小区2正常工作,覆盖相同区域;b)LTE锚点小区1配置PLMN 1,归属LTE锚点小区2配置PLMN 2;c)LTE锚点小区1和归属LTE锚点小区2相互配置有邻区关系及切换参数;d)测试终端2部,对应PLMN 2的SIM卡2张。测试步骤:a)使用2部测试终端和对应PLMN 2的SIM卡,开机

    41、后,驻留在LTE锚点基站2;T/TAF 106-2022 11 b)UE1向UE2发起语音业务请求,记录后续流程及语音业务建立情况;c)通话30s后挂机。预期结果:用户能在归属4G网络进行VoLTE语音业务。7.4.2.1.6 VoNR 语音业务测试(SA 适用)测试编号:7.4.2.1.6 测试项目:业务功能测试 测试分项:VoNR 语音业务测试 测试目的:测试和验证 5G 共享网络下,VoNR 语音业务及流程是否正常。测试条件:a)5G小区配置两个PLMN,PLMN 1和PLMN 2;b)5G小区正常工作,打开VoNR功能;c)测试终端2部,对应PLMN的SIM卡各2张;d)2部测试终端在

    42、5G小区开机,正常注册,处于RRC_IDLE状态。测试步骤:a)使用2部终端和对应PLMN 1的SIM卡,UE1向UE2发起VoNR语音业务请求,记录后续流程及语音业务建立情况,观察终端是否正常发起VoNR语音业务;b)通话30s后挂机,观察终端情况;c)使用2部终端和对应PLMN 2的SIM卡,重复步骤a)b)。预期结果:用户的VoNR语音业务建立成功,业务流程正常,通话正常成功。7.4.2.2 视频通话业务测试 7.4.2.2.1 基于切换的 EPS Fallback 视频通话业务测试(SA 适用)测试编号:7.4.2.2.1 测试项目:业务功能测试 测试分项:基于切换的 EPS Fall

    43、back 视频通话业务测试 测试目的:测试和验证 5G 共享网络下,采用 EPS Fallback 策略切换策略时,用户是否可以回落归属 4G 网络进行 VoLTE 视频通话业务,以及视频通话结束后,是否可以快速返回到 5G网络中。测试条件:a)5G小区配置两个PLMN,PLMN 1和PLMN 2;b)5G小区和LTE小区正常工作,覆盖相同区域,配置为视频通话业务通过PSHO回落到LTE网络;c)5G小区和LTE小区相互配置有邻区关系及切换参数;d)测试终端2部,对应PLMN的SIM卡各2张;e)2部测试终端在5G小区开机,正常注册,并处于RRC_IDLE状态。测试步骤:T/TAF 106-2

    44、022 12 a)使用2部终端和对应PLMN 1的SIM卡,2部终端均在5G发起数据业务并保持,UE1向UE2发起视频通话业务请求,记录后续流程及视频通话业务建立情况,观察终端是否回落到归属4G网络;b)通话30s后挂机,保持数据业务,观察2部测试终端是否快速返回5G小区;c)使用2部终端和对应PLMN 2的SIM卡,重复步骤a)b)。预期结果:用户能通过PSHO方式回落归属4G网络发起VoLTE视频通话业务,且视频通话业务建立成功,业务流程正常,通话正常。7.4.2.2.2 基于重定向的 EPS Fallback 视频通话业务测试(SA 适用)测试编号:7.4.2.2.2 测试项目:业务功能

    45、测试 测试分项:基于重定向的 EPS Fallback 视频通话业务测试 测试目的:测试和验证 5G 共享网络下,采用 EPS Fallback 重定向策略时,用户是否可以回落归属 4G 网络进行 VoLTE 视频通话业务,以及视频通话结束后,是否可以返回到 5G 网络中。测试条件:a)5G小区配置两个PLMN,PLMN 1和PLMN 2;b)5G小区和LTE小区正常工作,覆盖相同区域,配置为视频通话业务通过重定向回落到LTE网络;c)5G小区和LTE小区相互配置有邻区关系及重定向参数;d)测试终端2部,对应PLMN的SIM卡各2张;e)2部测试终端在5G小区开机,正常注册,并处于RRC_ID

    46、LE状态。测试步骤:a)使用2部终端和对应PLMN 1的SIM卡,2部终端均在5G发起数据业务并保持,UE1向UE2发起视频通话业务请求,记录后续流程及视频通话业务建立情况,观察终端是否回落到归属的4G网络;b)通话30s后挂机,保持数据业务,观察2部测试终端是否快速返回5G小区;c)使用2部终端和对应PLMN 2的SIM卡,重复步骤a)b)。预期结果:用户能通过重定向的方式回落归属4G网络发起VoLTE视频通话业务,且视频通话业务建立成功,业务流程正常,通话正常。7.4.2.2.3“5G 接入网共享、LTE 锚点基站也共享”架构下,VoLTE 视频通话业务承载在归属 4G接入网(NSA 适用

    47、)测试编号:7.4.2.2.3 测试项目:业务功能测试 测试分项:“5G 接入网共享、LTE 锚点基站也共享”架构下,VoLTE 视频通话业务承载在归属 4G 接入网 测试目的:测试和验证“5G 接入网共享、LTE 锚点基站也共享”架构下,VoLTE 视频通话业务承载在归属 4G 接入网,用户可以在归属 4G 网络进行 VoLTE 业务,以及视频通话结束后,T/TAF 106-2022 13 是否可以快速返回到共享的 LTE 锚点基站。测试条件:a)5G小区、LTE锚点小区和归属LTE小区正常工作,覆盖相同区域,且LTE锚点小区不支持VoLTE业务,归属LTE小区支持VoLTE;b)LTE锚点

    48、小区配置两个PLMN,PLMN 1和PLMN 2,归属LTE小区配置PLMN 1;c)LTE锚点小区和LTE小区相互配置有邻区关系及切换参数;d)测试终端2部,对应PLMN 1的SIM卡2张。测试步骤:a)使用2部测试终端和对应PLMN 1的SIM卡,开机驻留在共享的LTE锚点基站;b)UE1向UE2发起视频通话业务请求,记录后续流程及视频通话业务建立情况,观察终端是否切换到归属4G网络;c)通话30s后挂机,观察2部测试终端是否快速返回共享的LTE锚点基站。预期结果:用户能在归属4G网络进行VoLTE业务,以及视频通话结束后,可以快速返回到共享的LTE锚点基站。7.4.2.2.4“5G 接入

    49、网共享、LTE 锚点基站也共享”架构下,VoLTE 视频通话业务承载在 4G 共享接入网(NSA 适用)测试编号:7.4.2.2.4 测试项目:业务功能测试 测试分项:“5G 接入网共享、LTE 锚点基站也共享”架构下,VoLTE 视频通话业务承载在 4G共享接入网 测试目的:测试和验证“5G 接入网共享、LTE 锚点基站也共享”架构下,VoLTE 视频通话业务承载在共享 4G 接入网,用户可以在 4G 共享网络进行 VoLTE 业务。测试条件:a)LTE锚点小区配置两个PLMN,PLMN 1和PLMN 2,且支持VoLTE业务;b)测试终端2部,对应PLMN 1的SIM卡2张;c)2部测试终

    50、端在LTE锚点小区开机,正常注册,并处于RRC_IDLE状态。测试步骤:a)使用2部测试终端和对应PLMN 1的SIM卡,UE1向UE2发起视频通话业务请求,记录后续流程及视频通话业务建立情况;b)通话30s后挂机。预期结果:用户能在4G共享网络直接发起VoLTE视频通话业务,且视频通话业务建立成功,业务流程正常,通话正常。7.4.2.2.5“5G 接入网共享、LTE 锚点基站不共享”架构下,VoLTE 视频通话业务承载在归属 4G锚点基站(NSA 适用)测试编号:7.4.2.2.5 测试项目:业务功能测试 T/TAF 106-2022 14 测试分项:“5G 接入网共享、LTE 锚点基站不共


    注意事项

    本文(T∕TAF 106-2022 支持5G异网漫游的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高清版).pdf)为本站上传会员【Fis****915】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