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L-T 5144-2015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_(高清).pdf

    • 资源ID:397718       资源大小:5.05MB        全文页数:13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VIP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Fis****915】。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Fis****91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DL-T 5144-2015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_(高清).pdf

    1、ICS 91.100*30 P59备案号:JI482 lSDL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5144 2015代替 DL/T 5144 2001.水 工 混 凝 土 施 工 规 范Specifications for hydraulic concrete construction2015-04-022015-09-01 实施国 家 能 源 局 发 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hydraulic concrete constructionDL/T 5144 2015代替 DL/T 5144 2001主编机构: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批准部门

    2、:国家能源局 施行日期:2 0 1 5 年 9 月 1 日中国电力出版社2 0 1 5 北 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hydraulic concrete construction DL/T 5144 2015代替 DL/T 5144 2001*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东城区北京站西街19号100005 http:/)北京博图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印刷3月孝2015年 11月第一版 2015年 11月北京第一次印刷 850亳米X1168亳 米 32开 本 4.125印 张 101千字 印数0001 5000册拿统一书号155123

    3、 2657 定价34.00元敬告读者本书封底贴有防伪标签,刮开涂层可査询真伪 本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我社发行部负责退换 版 权 专 有 翻 印 必 究DL/T 5144 2015前言本规范是根据 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09第一批能源领域行 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 2009)163号)要求,对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 51442001(以下简称原标准)进行修订的。根 据 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建 标(2008)182号)的要 求,本规范共分11章 2 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原材料、配 合比、混凝土生产、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温度控制、低温季节施工、预埋件施工、质量检

    4、査与控制等。本次修订除梳理与合并了原标准章节重复的相关内容外,为 适应不同坝型的施工要求,还增加了对不同坝型混凝土温度控制 的差异性要求;对低温季节混凝土施工方法归类为蓄热法和综合 蓄热法两种,取消了暖棚法;系统规定了水工混凝土质量检查方 法与控制指标。调整和补充的主要内容如下:-对有关标准用语进行了规范和统一,将“仓号”改为“仓 面”,“废料”改 为“不 合 格 料“拌合”改 为“拌和”,“铁件”改 为“金属件”等。-增 加 了“水工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拌和 物”和“混凝土内外温差”等术语解释,对“强度等级”和“综合蓄热法”进行了补充释义。将原标准第5 章“材料”改为第3 章

    5、“原材料”。将原标准第6 章“配合比选定”改为第4 章“配合比”。将原标准附录B 混凝土碱含量的相关要求纳入本章节。将原标准第7 章“施工”拆分成三章,即第5 章“混 土生产”、第 6 章“混凝土运输”和第7 章“混凝土浇筑 与养护”。IDL/T 5144 2015-按混凝土温控特点,将原标准第8 章“温度控制”修订为“一般规定”“浇筑温度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控 制”“表面保温”“特殊部位的温度控制”和“温度监测”6 节。按混凝土施工控制环节,将原标准第9 章“低温季节施 工”修订为“一般规定”“原材料与拌和”“运输与浇筑”“温度监测”4 节。按质量控制点和质量评定环节,将原标准第11章“质

    6、量 检查与控制”修 订 为“一般规定”“原材料检验”“混凝 土拌和质量控制”“浇筑质量检查与控制”“混凝土性能 检验”“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水平评定,“混凝土质量评 定”“水工混凝土建筑物质量检查”8 节。-修订了水工混凝土质量评定项目和标准。明确了顼体混凝土检验批混凝土抗压强度保证率P 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且不得低于80%,除坝体混凝土外其他水工结构混凝土 检验批混凝土抗压强度保证率要求不低于9 5%;并对检.验批混凝土抗压强度最小值、平均值验收标准和对检验 批样本容量及检验期做了相应修订。取消了原标准附录B 和附录D,将其主要内容纳入了相 关条文中;附录A 增加了离差系数(值的计算方法。.本规

    7、范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规范由电力行业水电施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 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孙 志 禹 周 厚 贵 陈 先 明 席 浩 陈 文 耀 李 文 伟 李 晶 华 余 英DL/T 5144 2015孙 昌 忠 牛 宏 力 彭 澎 韩 炳 兰 詹 剑 霞 郭 小 安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张 超 然 梅 锦 煜 许 松 林 周 建 平 汪 毅 陈 改 新 毛 亚 杰 王 忠 诚 薛 砺 生 林 鹏 毛 国 权 刘 瑞 源 郭 光 文 髙 翔 郑 平 楚 跃 先 孙

    8、来 成 郑 桂 斌 吴 国 如 周 克 礼 涂 怀 健 吴 秀 荣 吴 朝 月 康 明 华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 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DL/T 514 4 2015目 次Its.I1 翩!.12术语和符号.-22.1.术语.22.2 符号.43 原材料.63.1 般规 g.63.2 水泥.63.3 骨料.73.4 掺合料.103.5 外加剂.:.113.6.水.124 配合比.135混凝土生产.165.1 般规定.165.2 混凝土拌和.165.3 不合格料处理.176混凝土运输.187 混凝土烧筑与养护.207.1 浇筑准备

    9、.207.2 浇筑实施.217.3雨季浇筑.247.4 养护与保护.248温 度 控 制.268.1 般规定.268.2 烧筑温度控制.26IV8.3?昆凝土内部温度控制.278.4 表面保温.288.5 特殊部位的温度控制.298.6 温度监测.299低温季节施工.;.309.1 一般规定.309.2 原材料与拌和.31.9.3运输与浇筑.-319.4 温度监测.331 0预埋件施工.3510.1 般规定.3510.2止水、伸缩缝与排水.3_510.3冷却、接缝灌浆管路.-3710.4金属件.3810.5 内部监测仪器.391 1质量检查与控制.4011.1 一般规定.4011.2 原材料检

    10、验.4011.3混凝土拌和质量控制.4311.4烧筑质量检查与控制.4511.5混凝土性能检验.4511.6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水平评定.4611.7混凝土质量评定.4711.8水工混凝土建筑物质量检查.50附录A混 凝 土 平 均 强 度 标 准 差 C T、离差系数Cv、强度保证率P 和 内 变 异 系 数&计算方法.51附录B用成熟度法计算混凝土早期强度.54本规范用词说明.57引用标准名录.58附:条文说明.59VDL/T 5144 2015DL/T 5144 2015ContentsForeword.I1 General-.*.12 Terms and symbols.-22.1 Te

    11、rms.22.2 Symbols.43 Raw materials.63.1 General.*.63.2 Cement.63.3 Aggregate.73.4 Admixtures.*.103.5 Additives.113.6 Water.J24 Mix proportion.*135 Concrete production *.165.1 General*.*.165.2 Concrete mixing.165.3 Disposal of unqualified mixture .u6 Concrete transportation.187 Concrete placement and

    12、curing-.207.1 Preparation for placement.207.2 Concrete implementation.217.3 Construction in rainy season.247.4 Curing and protection.248 Temperature control*-.*.26VIDL/T 5144 20158.1 General-.268.2 Placement temperature control.之 石8.3 Interior temperature control.278.4 Surface protection*.288.5 Temp

    13、erature control for specific part.298.6 Temperature monitoring*.299 Construction in low-temperature seasons.309.1 General.309.2 Raw materials and mixing .319.3 Transportation and placement.319.4 Temperature monitoring.3310 Construction for embedded pieces.3510.1 General.*.3510.2 Water-stop,expansion

    14、 joint and drainage.*.3510.3 Cooling and joint grouting pipeline.3710.4 Metal pieces.3810.5 Interior observation instruments.3911 Quality check and control.411.1 General.*.4011.2 Quality check for raw materials.411.3 Quality control for mixing.“.4311.4 Quality check and control for placement.4511.5

    15、Concrete performance testing.4511.6 Evaluation for concrete producing quality.4611.7 Evaluation for concrete quality.4711.8 Quality check for hydraulic concrete structures.50Appendix A Calculation methods for average strength mf,standard deviation o;dispersion coefficientVIIDL/T 5144 2015Cv 5 streng

    16、th probability rate P and variationcoefficient in one batch Sh-.51Appendix B Calculating early strength of concrete by maturitydegree method*.54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pecification.57List of quoted standards.5Additions: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59VIIIDL/T 5144 20151总 贝ij1.0.1为规范水工混凝土施工,保证水工混

    17、凝土施工质量和工程 安全,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水工建筑物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施工。1.0.3水工混凝土施工应做到技术可靠、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经论证后可米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1.0.4水工.混凝土应满足强度、变形、热学性能、耐久性等设计 要求。1.0.5水工混凝土施工应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检查与控制。1.0.6 水工混凝土的施工安全、职业健康和环境保护等应符合国 家有关规定。1.0.7水工混凝土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DL/T 5144 20152术 语 和 符 号2.1 术 语2.1.1 水工混凝

    18、土 hydraulic concrete用于水电水利工程的挡水、引水发电、泄洪、输水、排沙等 建筑物,密度为2400kg/m3左右的水泥基混凝土。2.1.2大体积混凝土 mass concrete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大于lm 的混凝土,或因浪凝土 胶凝材料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可能产生有害裂缝的混 凝土。2.1.3 强度等级 strength grade指混凝土设计龄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按照标准方法 制作、养护的边长为150_的立方体试件,在设计龄期用标准试 验方法测得的具有设计保证率的抗压强度,单 位 以“MPa”计,用 符 号“C”表示。2.1.4 掺合料 admixtur

    19、es拌制混凝土或砂浆时掺入的粉煤灰、硅灰、矿渔粉、石灰石 粉等矿物质材料。2.1.5 胶凝材料用量 cementitious material consumption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和掺合料质量的总和。2.1.6 水胶比.ratio of water to cementitious material 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与胶凝材料用量的质量比。2.1.7.混凝土摔和物 concrete mixture混凝土各组成材料按一定比例配料并拌制,具有一定工作性DL/T5144一2015能、呈塑性状态的混合物,称为混凝土拌和物,也称为新拌混 凝土。2.1.8 拌和时间 mixing time全部材

    20、料开始加入并经过拌和至出料开始的时间。2.1.9 混凝土运输时间.concrete transportation time 从拌和机出料口全部卸料完至混凝土到达仓面的时间。2.1.10 烧筑间歇时间 concreting intermission time 混凝土振捣作业完毕至覆盖上层混凝土的时间。2.1.11 毛面.rough surface经过处理后无乳皮、露砂或微露小右的混凝土表面。2.1.12 饶筑温度 placement temperature混凝土经过平仓振捣后,覆盖上层混凝土前,在距混凝土面 10cm深处的温度。2.1.13 混凝土内外温差 temperature differe

    21、nce of the internal and outside of concrete坝体或浇筑块的内部最高温度与其表面温度之差。2.1.14.混凝土成熟度 maturity degree of concrete混凝土养护肘间(h)和等效养护温度(。的 乘 积,用符号“N”表示。2.1.15 表面积系数 coefficient of superficial area 结构物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用 符 号“M”表示。2.1.16 蓄热法 method of heat accumulation采用.保温措施,利用原材料加热和水泥水化热的热量,以保 证混凝土强度正常增长的施工方法。_2.1.17 综

    22、合蓄热法 _ comprehensive method of heat accumulation掺加早强或抗冻外加剂并利用外部热源对模板周边、周围空 气及仓面中间部位加热升温,在浇筑过程中始终保持外部热源输 送,将热量传递给混凝土,保证混凝土在正温条件下正常硬化的 蓄热法”施工方法。2.1.18 气温骤降 sudden temperature drop日平均气温在2d3d 内连续下降累计6G以上。2.1.19-寒潮 cold wave曰平均气温5C 以下时的气温骤降。2.1.20.严寒地区 severe cold region.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10C 的地区。2.1.21 _ 寒冷地区 c

    23、old region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0C与-3C之间的地区。2.1.22 温和地区 mild region 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3 C的地区。DL/T 5144 2015 T温度为f 的等效系数;h温度为r 的养护时间;C20设计龄期28d、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0M Pa的水工 混凝土;C9 20设计龄期90d、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0M Pa的水工混凝土;fcu,k一凝土设计强度标准值;凝土的配制强度;凝土强度平均值;混凝土强度标准差;验收批混凝土强度标准差;Cv离差系数;S一混凝土强度变异系数;八盘内混凝土強度变异系数;/cm第 i 组混凝土试件的强度;2.2 符 号DL/T 5 1 4 4

    24、 2 0 1 5A/c u;!-第 f 组三个试件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kmin一组强度中的最小值;F200-7 jC工混凝土抗冻等级为200;W8-水工混凝土抗渗等级为8。DL/T 5144 20153原 材 料3.1 般 规 定3.1.1水_、掺合料、外加剂等混凝土原材料应通过试验优选确 定,选择性能稳定、生产厂家相对固定的产品。原材料变动时,应进行适应性试验。3.1.2水泥、掺合料、外加剂等混凝土原材料运至现场后,应按 相关标准进行验收、检验。生产厂家应提供每批产品的合格证明 文件。3.1.3水泥、掺合料、外加剂等混凝土原材料,应按不同厂家、品种、等级分别运输、存放和标识,并采取遮阳、防

    25、雨、防潮、防风等保护措施。3.1.4可掺入合成纤维、天然矿物纤维、钢纤维等改善水工混凝 土性能的材料。3.2 水 泥3.2.1水泥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大坝混凝土宜选用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硅酸盐水泥和低 热矿碴硅酸盐水泥以及低热微膨胀水泥,也可选用通用硅酸盐水 泥等;水泥的品质应符合 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 GB 200、低热微膨胀水泥 GB 2938和 通用桂酸盐水泥 GB 175的相应要求。2环境水对混凝土有硫酸盐侵蚀时,宜选择抗硫酸盐水泥。3选用的水泥强度等级应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相适应。4宜优先选用散装水泥。3.2.2水泥含碱量、矿物组成、细度和水化热等技

    26、术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3.2.3水泥的保管与使用应遵守下列规定:1先出厂的水泥应优先使用。袋装水泥储存时间超过3 个 月、散装水泥储存时间超过6 个月或快硬水泥超过1 个月时,使 用前应重新检验。2运至现场的散装水泥入罐温度不宜高于65C。3罐储水泥宜1 个月倒罐1 次。4袋装水泥仓库应有排水、通风措施,保持干燥;袋装水令尼 堆放时,应设防潮层,距地面、边墙至少30cm,堆放高度不得超 过 15袋,并留出运输通道。5避免水泥的散失浪费,做好环境保护。3.3 骨 料3.3.1骨料选择应做到优质、经济、就地取材。可选用天然骨料、人工骨料或两者互相补充。选用人工骨料时,宜优先选用石灰岩质的料源。3

    27、.3.2骨料料源的品质、数量发生变化时,应按设计要求补充勘 察和检验。使用碱活性骨料、含有黄镑和钙质结核的粗骨料等,应进行专项试验论证。3.3.3应根据粗细骨料需用总量、分期需用量制定骨料开采规划 和使用平衡计划,尽量减少弃料。覆盖层剥离应有专门弃渣场地,并采取必要的环保与水保措施,防止水土流失。3.3_4骨料加工的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应合理可靠,生产能力和 料仓储量应保证混凝土施工需要。3.3.5细骨料品质,应符合下列要求:1细骨料应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天然砂的细度模数 宜为2.23.0,人工砂宜为2.42.8,使用山砂、粗砂、特细砂应 经过试验论证。DL/T 5144 2015.2细

    28、骨料的含水率应保持稳定,并控制在中值的 1%范围 内,表面含水率不宜超过6%,.超过时应经试验论证。3细骨料品质,应符合表3.3.5的规定。DL/T 51442015表3.3.5细 骨 料 品 质项._目指标备 注天然砂人工砂含泥量(%)设计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 标准值$30M Pa和有抗冻要 求的彡3设计龄期混凝土抗压犟度 标准值30MPa 5泥块含量不允许不允许有机质含量浅于标准色不允许如深于标准色,应 进行混凝土强度对 比试验云 母 含 量()彡2彡2CU6 _ 及以下颗粒含量()618最佳含量通过试 验确定;经试验论证 可适当放宽表 观 密 度(kg/m3)2500彡2500细度#!数2

    29、.2 3.02.4 2.8坚固性有抗冻要求的漉凝土彡8彡8经 试 验 论 证 可 适(%)无抗冻要求的混凝土10彡10当调整_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在11折算成S0 3含量,按质量计 轻 物 质 含 量C%)13.3.6粗骨料品质,应符合下列要求:1粗骨料的分级可分为小石、中石、大石和特大石,粒径分别为 5mm20mm、20mm40mm、40mm80mm 和 80mm150(120)mm,最大粒径分别表示为 d20、D40、D8 0、D150 (D120)。82各级骨料的超、逊径含量可采用原孔筛检验和超、逊径筛 检验。3 20、D80 和_ D150(D120)可分别采用孑L径为 1.0mm、

    30、30mm、60mm和 115mm(100mm)的中径筛(方孔)检验。4粗骨料应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如有裹泥或污染物 等应予清除,如有裹粉应经试验确定允许含量。5粗骨料的压碎指标值宜符合表3 3 6_1的规定,必要时经试验论证后可适当调整。DL/T 5144 2015表3.3.6-1粗骨料的压碎指标值骨 料 类 别 1设计龄期混凝土强度等级40MPa40MPa.沉积岩 1 0%1 6%碎石变质岩或深成火成岩 1 2%彡20%啧出的火成岩 1矣13%3 0%卵石.1 2%1 6%6粗骨料的其他品质,应符合表3.3-6_2 的规定。$3夂6-2粗 骨 料 品 质项 目指 标.备 注含泥量d20

    31、、D40粒径级L 在1(%)D明 D1 5 0 (D i 2)粒径级0.5泥块含量不允许有机质含量浅于标准色如深于标准色,应进行混 凝土强度对比试验,抗压强 度比不应低于0.95坚固性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矣5经试验论证可适当放宽(%).无抗冻要求的混凝土矣12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彡0.5折算成s o3含量,按质量计.9DL/T 51442015表 3.3.6-2(续)项,目指 标备注表 观 密 度(kg/m3)彡2550吸 水 率()彡2.5针片状颗粒含量()15经试验论证可适当放宽超径含量原孔筛 5%超、逊径筛0逊径含量原孔筛 1 0%_超、逊径筛 2%_各级粒径的中径筛余貴40%70%方孔

    32、筛检测3.3.7成品骨料的堆存和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堆放场地应有良好的排水设施,细骨料宜设遮阳防雨棚。2#级骨料仓之间应设置隔墙等,严禁混料和混入杂物。3 _ 少骨料转运次数,需多次倒运时应进行充分论证,增设 二次筛分系统。4当粒径大于4 mm骨料的卸料自由落差大于3m 时,应设 置缓降设施。5储料仓除有足够的容积外,尚应保持不小于6m 的堆料厚 度;细骨料仓的数量和容积应满足细骨料脱水的要求。6在粗骨料成品堆场取料时,同一级料应在料堆不同部位同 时取料。3.4 _掺 合 料3.4.1水工混凝土应掺入适量的掺合料。掺合料品种和掺量应根 据工程的技术要求、掺合料品质和资源条件,通过试验论证确

    33、定。3.4.2粉煤灰宜选用I 级、II级粉煤灰,粉煤灰的品质应符合 水 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DL/T 5055的要求。103A 3掺合料应储存在专用仓库或储罐内,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 不得混入杂物,并应采取防尘措施。3.5 外 加 剂3.5.1水工混凝土应掺加适量的外加剂。外加剂品种和掺量应通 过试验确定,其品质应符合 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T 5100的要求。3.5.2有抗冻性要求的混凝土应掺加引气剂。含气量应根据混凝 土抗冻等级和骨料最大粒径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并应符合 水.工混凝土耐久性技术规范DL/T 5241的要求。混凝土含气量可 按 表 3.5.2执行。DL/T 51

    34、44 2015表3.S.2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含气量骨料最大粒径(mm)含 气 量()抗冻等级彡F200抗冻等级4,5不 溶 物(mg/L)2000彡5000养护用水可不检验可 溶 物(mg/L)彡5000在 10000养护用水可不检验氯 化 物(以CH十).(mg/L)彡 12003500硫 酸 盐(以so4 2-计)(mg/L)27002700碱 含 量(mg/L)彡 150045混 凝 土 抗 压 强 度 标 准 差(MPa).3.54.04.55.05.5注:K间 值“1525”表 示“15且 25”,其余同理。2根据前1 个月或3 个月相同强度等级、配合比的混凝土抗13压强度资料,可按

    35、下式计算抗压强度标准差DL/T 5144 2015(T-n 式中:/cm第Z组的试件抗压强度(MPa);-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平均值(MPa);n-试件组数,_值大于30。3 的下限取值:当抗压强度等级小于等于25MPa,计算得 到的 小于2.5MPa时,取 2.5MPa;当抗压强度等级大于25MPa,计算得到的 小于3.0MPa时,取 3.0MPa。4 7值可根据施工时段强度标准差统计结果进行适当调整。4.0.5大体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不宜低于14kg/m3,水泥熟 料含量不宜低于70kg/m3。4.0.6混凝土的水胶比应根据混凝土性能的设计要求通过试验确 定,并不应超过表4.0.6的最大允许

    36、值。表4.0.6水胶比最大允许值部位严寒地区寒冷地区温和地区坝体外部上、下游水位以上0.500.550.60坝体外部上、下游水位变化区0.450.500.55坝体外部上、下游最低水位以下0.500.550.60基础0.500.550.60内部0.600.650.65受水流冲刷部位0.450.500.50注:存在环境水侵蚀时,水位变化区外部及水下混凝土最大允许水胶比可减小0.05。4.0.7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应不超过钢筋净间距的2/3、构件断面最 小边长的1/4、素混凝土板厚的1/2。对少筋或无筋混凝土结构,应选用较大的粗骨料粒径。144.0.8粗骨料级配及砂率选择应根据混凝土施工性能要求通过试

    37、验确定,可采用连续级配或间断级配。当采用带式输送机运送混 凝土拌和物时,砂率可适当增加。4.0.9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断面、钢筋间距、运 输距离、浇筑方法、运输方式、振捣能力和气候等条件确定,并 宜采用较小的坍落度。混凝土在浇筑地点的坍落度可按表4.0.9 选用。DL/T 5144 2015表4.0.9混凝土在浇筑地点的坍落度混凝土类别與 落 度(mm)素混凝土或少筋混凝土10 40配筋率不超过1%的钢筋混凝土30 60配筋率超过1%的钢筋混凝土50 90注:有温度控制要求或高、低温季节浇筑混凝土时,其坍落度可根据实际情况酌量增减。.4.0.10混凝土使用碱活性骨料时,应限制混凝土

    38、中的总碱含量,骨料的碱活性捡验按照 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DL/T 5151的规定执行。15DL/T 5144 20155混 凝 土 生 产s.i 般 规 定5.1.1混凝土生产前,应进行原材料质量检测、资源配置与设备 状况检查、称量设备的校正等准备工作。5.1.2拌和设备投入混凝土生产前,应按批准的混凝土施工配么 比进行最佳投料顺序和拌和时间的生产性试验。使用连续式祥 设备应经试验论证。5.1.3应按照批准的混凝土配料单进行配料,不得擅自更改。5.1.4在混凝土拌和过程中,应对骨料的含水量、外加剂配制浓 度,以及混凝土拌和物的出机口含气量、坍落度和温度等进行随 机抽样检测,必要时应加密检

    39、测。.5.2混 凝 土 拌 和5.2.1混凝土原材料的配料量应以质量计。称量的允许偏差应符 合 表5.2.1的规定。表S.2.1混凝土原材料称量的允许偏差材料名称称量允许偏差()一_水泥、捧合料、水、冰、外加剂溶液土 1 一_-骨料+25.2.2入机拌和量应控制在拌和机额定容量的:110%以 内。拌和时间应通过生产性试验确定,混凝土最少拌和时间前按 5.2.2执行。16表 5.2.2混凝土最少拌和时间DL/T 5144 2015拌和机容量e (m3)最大骨料粒径(mm)最少拌和时间(s)自落式拌和机 强制式拌和机8090601 3150150905.2.3加冰、纤维等的混凝土拌和时间应适当延长

    40、,延长时间可 根据拌和试验确定。5.2.4现 场 拌 制 时,混凝土掺合料宜采用干掺法,并拌和均匀。S.3 不 合 格 料 处 理5.3.1?昆凝土拌和物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不合格料:1混 土配料单错用或输入配料指令错.误的。料时,任意一种材料计量失控或漏配的。,原材料类别与施工配料单不雛的。拌 和 不 均 麵 生 贼 冰 漏。擅自加水、调改配料量的。S除定为不合格料的,不得入仓。已入仓的不合格料应予234517DL/T 5144 20156.0.1混凝土运输设备及运输能力,应与拌和、浇筑能力、仓面 状况等相适应。6.0.2运输设备应采取隔热保温、防雨雪措施,控制混凝土温度 回升或降低。6.

    41、0.3混凝土运输应缩短运输时间及减少转运次数,避免分离、漏浆、泌水和坍落度损失。同时运输两种及以上混凝土时,应设 置明显的区分标志。6.0.4混凝土运输不得在运输途中和卸料时加水。混凝土因停歇 过久已初凝或已失去塑性时,应按不合格料处理。6.0.5混凝土卸料的自由下落高度不宜大于1.5m。超过时,应采 取缓降或其他防止骨料分离措施。6.0.6混凝土入仓布料应均匀,堆料高度应小于lm。6.0.7车辆运输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运输道路应符合要求。2车厢应平滑、密封、不漏浆。3平底汽车装载混凝土的厚度不应小于40cm。4混凝土卸料时应卸净,并及时清洗车厢、料罐。5汽车运输直接入仓时,应采取措施

    42、防止污染或损坏仓面。.6.0.8吊罐运输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起重设备及附属设施应定期检查、维修,保证设备完好。2吊罐罐体及附件应安全可靠,不得漏浆,并应及时清洗。3起重设备运行时应与周围设施、设备等保持安全距离。4 吊罐入仓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撞击模板、钢筋和预埋件。6.0.9 带式输送机运送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86混 凝 土 运 输1运送泡凝土骨料粒径应满足设备性能要求,输送混凝土的 最大骨料粒径大于80mm时应进行适应性试验。2卸料处应设置挡板、卸料导管和刮板。3及时清洗带式输送机上黏附的水泥砂浆,并防止冲洗水流 入仓内。4塔带机、胎带机、布料机等卸料软管不应对接,长度不宜 超

    43、 过 12m。6.0.1 0 溜 槽(筒、管)运输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溜 槽(筒、管)高度和混凝土坍落度应经试验论证确定。2溜 槽(筒、管)应设置防脱落措施,节间应连接牢固、平顺。3溜 槽(筒、管)内壁应光滑,浇筑前宜用砂浆润滑内壁,采用水润滑时仓面应有排水措施。4运输结束或溜槽(筒 管)堵塞时应及时清洗,并防止冲 洗水流入新烧筑混凝土仓内。5溜管垂直运输髙度超过时应设置缓冲装置。6.0.1 1 泵送混凝土运输应符合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 10的有关要求。,6.0.1 2 采用反铲等其他辅助设备作为混凝土入仓手段时,应制定 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DL/T 5144 2015

    44、19DL/T 5144 20157混凝土浇筑与养护7.1 浇筑准备7.1.1建筑物地基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仓面准备 工作。7.1.2应清除岩基上的松动岩块、泥土及杂物,并应冲洗干净岩 基面和排净积水;有承压水时应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在浇筑混凝 土前,应保持岩基面洁净和湿润。7.1.3 软基或易风化岩基面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软基上准备仓面时,应避免破坏或扰动原状岩土层。2非黏性土壤地基湿度不够时,应至少浸湿15cm深度,使 其湿度与最优强度时的湿度相符。3湿陷性黄土地基应采取专门的处理措施。4在混凝土覆盖前应做好地基保护。7.1.4混凝土浇筑前,应针对浇筑仓面的具体情况做好仓面设计,

    45、主要包括:仓面特性分析、明确质量技术要求、施工方法、资源 配置以及质量保证措施等。签发开仓证前,应检查浇筑资源的配 备情况。7.1.5基岩面或施工缝面处理、模板、钢筋、预埋件及止水设施 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完成仓面验收。水工混凝土的钢筋、模 板施工应分别符合 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DL/T 5169、水 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规范DL/T 5110的有关规定。7.1.6新浇筑混凝土与基岩或混凝土施工缝面应结合良好,第一 坯层可浇筑强度等级相当的小一级配混凝土、富浆混凝土或铺设 高一强度等级水泥砂浆。20DL/T 5144 20157.1.7采用塔带机浇筑混凝土时应制定塔带机下料盲区的浇筑措 施,

    46、可采取增加浇筑手段或仓面布置转料设备等。7.2 浇筑实施7.2.1混凝土浇筑应采用平铺法或台阶法,并符合下列要求:1按一定厚度、次序、方向分层浇筑,且层面平整。2台阶法施工的台阶宽度应不小于2m。3浇筑钢管或圆形孔洞底部混凝土时宜先从一侧下料,振捣 至另一侧出现混凝土后再对称下料,保证底部混凝土浇筑密实。4浇筑压力钢管、竖井、?U I、廊道等周边及顶板混凝土时 应对称均匀上升。7.2.2混凝土浇筑坯层厚度,应根据拌和能力、运输能力、浇筑 速度、气温及振捣设备性能等因素确定,可 为30cm50cm;采 用低流动性混凝土及大型强力振捣设备时,浇筑坯层厚度应根据 试验确定。浇筑坯层的允许最大厚度,可

    47、根据振捣设备类型按表 7.2.2确定。表7.2.2混凝土浇筑坯层的最大允许厚度振捣设备类别浇筑坯层最大允许厚度插入式振捣机振 捣 棒(头)长度的1.0倍电动或风动振捣器振 捣 棒(头)长度的0.8倍.软轴式振捣器振 捣 棒(头)长度的I.25倍平 板 式.无筋或单层钢筋结构中250mm双层钢筋结构中200mm7.2.3混凝土入仓后应及时平仓振捣,不得堆积。仓内粗骨料堆 叠时,应均匀地分布至砂楽较多处或待振捣的混凝土面上,但不 得用水泥砂浆覆盖,以免造成内部蜂窝。7.2.4在倾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应从低处开始浇筑,浇筑面应21保持水平,并应与餺斜面垂直相交,不应出现尖角。7.2.5混凝土振捣,应

    48、符合下列要求:1混凝土浇筑应先平仓后振捣,严禁以平仓代替振捣或以振DL/T 51442015捣代替平仓。2振捣时间应经现场振捣试验确定,以混凝土粗骨料不再显 著下沆并开始泛浆为准,避免漏振、欠振或过振。3振捣设备的振捣能力应与浇筑机械和仓面状况相适应,大 仓面浇筑宜配置振捣机振捣。4浇筑第一坯层、卸料接触带和台阶边坡的混凝土时应加强 振捣。5振捣第一坯层混凝土时振捣棒头应距硬化面5cm,振捣上 层混凝土时振捣棒头应插入下房混凝土 5cm10cm。6振捣设备不得直接碰撞模板、钢筋及预埋件。7.2.6采用振捣机时,应遵守下列规定:1振捣棒组应垂直插入混丨疑土中,振捣完毕应慢慢抜出。2振捣棒组移动时

    49、,应按规定间距相接。3振捣作业时,振捣棒头离模板的距离应不小予振捣棒有效 作用半径的1/2。7.2.7采用手持式振捣器时,应遵守下列规定:1振捣器插入混凝土的间距应根据试验确定,并不超过振捣 器有效半径的1.5倍。2振捣器宜垂直按顺序插入混凝土。略有倾斜时,倾斜方向 应保持一致,以免漏振。3浇筑止水片、止浆片等预埋件周围时,应细心振捣,可辅 以人工捣固密实。4浇筑流动性混凝土时,仓面应设置振捣操作平台。7.2.8采用平板式振捣器时,应缓慢、均匀、连续振捣,不得随 意停机等待。振捣频率或速度应根据混凝土坍落度进行调整。7.2.9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遵守下列规定:22:1不得在仓内加水,并避免外来

    50、水进入仓内。2混凝土和易性较差时,应采取加强振捣等措施。3及时排除仓内的泌水。不得在模板上开孔赶水,带走灰浆。4及时清除黏附在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表面的砂浆。7.2.10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应符合下列要求:1混凝土浇筑应保持连续性。2混凝土允许浇筑间歇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并满足设计要 求。超过允许浇筑间歇时间,但混凝土能重塑的,经批准可继续 _烧筑。3局部初凝但未超过允许面积,可在初凝部位摊铺水泥砂浆 或浇筑低1个2 个级配混凝土后,继续浇筑。7,2.11混凝土浇筑仓面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停止浇筑:1混凝土初凝并超过允许面积。2混凝土平均浇筑温度超过允许偏差值,并 在 lh内无法调 整至允许温


    注意事项

    本文(DL-T 5144-2015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_(高清).pdf)为本站上传会员【Fis****915】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