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地图资料著录规则(GB 8792.6-1988).pdf

    • 资源ID:391972       资源大小:1.02M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8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VIP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Fis****915】。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Fis****91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地图资料著录规则(GB 8792.6-1988).pdf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 0 8 4.3:0 1 7地图资料著录规则B i b l i og r a ph i c a l d e s c r i pt i on f or c a r t og r a ph i c m a t e r i a l sGB8 7 9 2.6-8 81 引言 1.1 本标准依据G B 3 7 9 2.1-8 3 文献著录总则的原则,参照 国际标准书目著录(地图资料)(I S B D(C M),结合我国文献部门地图资 料的特点制订。1.2 本标准是著录地图资料的依据*。1.3 本标准适用于编制国家书目 及各类型目 录。1.4 本 标准不涉及地图资料目 录组织规

    2、则。之 名词、术语 2.1 地图资料 按照 一 定的 数学原理,用形象化的符号(或影象),经过科学综 合,显示 地球(或其他 星球)表面现象的信息载 体。它反映各种自 然和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及其在时间中的变化和发展。地图 资 料包 括平面图或地形图。航空图、海图 或星 空图;航空、卫星 或空间影像图;乌瞰图,地球仪;地形模型,地图集等等(“地图资料”以下简称“地图)。2.2 著录项目 反映地图内容和形式特征的记录事项。2.3 款目 著录的结果。是反映地图内容和形式特征的著录项目的组合。2.4 正图名 地图的主要 题名。包括单纯图名、交替图名和集合图名。2.5 单纯图名 题名前后不附

    3、赘其他文字的图名。2.6 交替图名 一种地图的主要题名处载有两个交替使用的不同图名时,其后者被称为交替图名。2.了 集合图名 无总图名的地图主要题名处所载的两 个以上的图名。2.8 并列图名 在主要 题名处,与最先出现的图名对照使用的另一种或几种语言文字形式的图名。汉语拼音与汉字对照的图名不视为并列图名。2.9 副图名 或称解释图名。解释或从属于正图名的另一图名 包括分卷(册、幅)图名。2.拍 说明图名文字 位于图名前后,对地图的内容范围、编辑方式、体载、读者对象及用途等的说明性文字。*其他类型文献(如:图书、连续出版物等)所附地图资料作分析著录时,亦依本标准国家标准局1 9 8 8 一 0

    4、6-1.发布1 9 8 7 一 0 1 一 0 1 实施GB 3 7 9 2.6 一 862。1 12.1 2多卷(册、幅)地图分卷(册、幅)出版,内容联为统一整体的地图。丛编地图按照一定的主题范围,汇集多种单图成为 一 套,冠有 一 个总图名,以编号或不编号的方式出版的地图 2.1 3总图名指多 卷(册、分图名指多卷(册、责仟者幅)地图或丛编地图的统一图名。2.1 4幅)地图或丛编地图的分卷、分册、分幅或单图的图名。2.1 5、整理、加工等负有直接责任的个人或团体。2.1 62.1 7指对地图的知识性或艺术性内容的创造第一责任者 一 图具有几个不同责任方式的责任者时其他责任者一 图具有几个不

    5、同责任方式的责任者时版次地图出版的次数(不含印 次)。与本版有关的责任者,其列居首位的责任方式的责任者。除第一责任者以外的其他责住方式的责任者。2.1 82.1 9 指与被著录地图本版次(不含初版)工作相关的个人或团体,而不是指与该图所有版次相关的个人或团体。2.2 0 地图比例尺 地图上 的距离与它们所代表的实际距离之比。2.2 1 地图投影2.2 2运用数学原理,将弧形的球体表面相应地转换到平面上的一 种方法。图名页 图集中载有洋细图名的一页,通常还载有责任者、比例、出 版等事项。图名页被 视为主要 题名处。2.2 3 图廓 指制图区域四 周所加的范围线。不仅是艺术整饰,更主要是为了注明经

    6、纬度数值,以 便在地图上决定点的地理位置。一般分为外廓、分廓(经纬廓)和内廓。除图形外,图 廓内 通常还载有图例、比例尺、投影法、补充 性质的剖面图,以及图名等,亦被视为主要题名处。2.2 4 幅 完整地图的计量单位。2.2 5 张 完整地图的构成单位。2.2 6 分切图 受纸张大小限定,要求印制者化整为零分若干张印刷的地图。2.2 7 附件 分离于地图主体之外的附加材料。3 著录项 目3.1 图名与责任者项3.1.1 正图名3.1.2 并列图名GB 3 7 9 2.6-8 63.1.3 副图名和说明图名文字3.1.4 文献类型标识符3.1.5 第一责任者3.1.6 其他责任者3.2 版本项3

    7、.2.1 版次或其他版本形式3.2.2 与本版有关的责任者3.3 数学基础项3 3.1 地图比例尺3.3.2 地图投影3.3.3 图廓坐标3.3.4 二分点和历元3.4 出版发行项3.4.1 出版地或发行地3.4.2 出版者或发行者3.4.3 出版年、月或发行年、月3.4.4 印制地、印制者、印制年3.5 载体形态项3.5.1 数量和地图资料类型3.5.2 其他形态细节3.5.3 尺寸 或开本3.5.4 附件3.6 丛编项3.6.1 正丛编图名3.6.2 并 列 丛编图名3.6.3 副丛编图名和说明丛编图名文字3.6.4 丛编责任者3.6.5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I S S N)3.6.6

    8、 丛编编号3.6.了 附属丛编图名3.了 附注项3.8 标准书号及有关记载项3.8.1 标准书号 国际标准书号(I S B N)、国内书号3.8.2 装订3.8.3 获得方式3.8 提要项3.1 0 排检项.著录项目 标识符和著录内容识别符.1 著录项目 标识符4.1.1 根据G B 3 7 9 2.1-8 3 规定,本标准各著录项目 前置如下标识符号:图名与责仟者项 正图名 并列图名GB 3792.B-86 副图名和说明图名文字 文献类型标识符 /第一责任者 相同责任方式的责任者 不同 责任方式的其他责任者,相同责任者的集合图名 不同责任者的集合图名 版本项 一版次或其他版本形式 /与本版有

    9、关的第一责任者 相同责任方式的与本版有关的其他责任者 ;不同责任方式的与本版有关的其他责任者 数学基础项 一地图比例尺(缩尺);地图投影 (图廓坐标 ;二分点和历元)出版发行项 一第一出版发行地 ;第二出 版发行地 出版者或发行者 出版发行年、月 (印制地 印制者 印制年、月)载体形态项 一数量和地图资料类型 分段贞码 其他形态细节 ;尺寸或开木 +附件 丛编项 一正丛编图名 =并列丛编图名 副丛编图名和说明丛编图名文字 /丛编责任者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I S S N);丛编编号 附属丛编图名 附注项 标准书号及有关记载项 一标准书号(国际标准书 号与国内书号之间用“;”)获得方式4.1

    10、.2 著录项目 标识符说明GB3792.6一 1 4.1.2.1 除“-mar 占两 格外(不宜分开移行),其他标识符号均占一 书,前后不空格。4.1.2.2“.”用于分隔各个大项。各大项换项移行时,可省略“.”,但其前项结尾需用 4.1.2.3 其他标识符号用于分隔各大项中的小项,换项移行时,标识符号不得省略。但可视情况,或赘于前项之末,或置于后项之首。4.1.2.4 凡重复著录一个项目,都需重复该项目 的前置标识符号。但重复著录的项目属于大项的第一小项时,则应按4.1.1 规定标识。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地图出版社,1 9 7 9.北京;香 港:三联书店,1 9 8 1.4.1.2.

    11、5 不著录的大、小项目 其标识符随同该项目一并省略。4.2 著录内容识别符 根据G B 3 7 9 2.1-8 3 规定,本标准采用如下 著录内容识别符号:()中国责任者时代、外籍责任者国别及姓氏原文、图廓坐标、二分点和历元、印制地、印制者、印制年、对附件的说明、丛编项、装订等。自 拟著录内容、文献类型标识符、改1内容、对应非公元纪年的公元纪年等。省略著录内容。?推测附注及不能确定的年代(与“”结合使用)。外文缩写。一起讫时间、起讫经纬度、起讫页码。5 款目及其著录格式 5.1 地图著录款目 类型除通用款目、综合款目 及分析款目 外,依据标目 性质还可区分为图名款月、责任者款目、主题款目 和分

    12、类款目。5.2 著录格式是指组成款目 的著录正文、内容提要和著录标目 在款目载体上的排列顺序以及各种款目 的表述方式。5.3 通用款目 a.卡片 格式 正图名二 并列图名:副图名和说明图名文字 文献类型标识符)/第一责任者,其他责任者.一 版次及其他版本形式/与本版有关的责任者.一 地图比例尺,地图投影 (图廓坐标,二分点和历元)一 出 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月(印制地:印制者,印制年、月)数量和地图资料类型:其他形态细节:尺寸 或开本+附件.一(正丛编图号二 并列丛编图名:副丛编图名和说明丛编图名文字/丛编责任者,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I S S N);从编编号.附属 从编图名)附注国际标

    13、准书号(工 S B N),国内标准书号(装订):获得方式提要I.图名9.责仟者m主题I I.分类号GB 3 7 9 2.6-8 6民 目:图名与责任者项.一 版本项,一 数学基础项.一 出 版发行项 载休形态项.(从编项)附注项标准书号及有关记载项提要项图名B 责任者m.主题rv.分类号b.书本格式 正图名二 并列图名:副图名和说明图名文字 文献类型标识符/第一责任者,其他责任者.一 版次 及其他版本形式/与本版有关的责任者.一 地图比例尺.地图投影(图廓坐标;二分点和历元).一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月(印制地:印制者,印制年、月).数量和地图资料类型:其他形态细节,尺寸或开本 十 附件.

    14、(正丛编图名=并列丛编图名:副丛编图名和说明丛编图名文字/丛编责任者,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I S S N);丛编编号 附属丛编图名).一 附注 一 国际标准书号(I S B N),国内标准书 号 装订):获得方式 提要GB 3 7 8 2.6 一 8 6图名与责任者项.版本项 数学基础 项 出版发行项.载体形态项.(丛编项)附注项 标准1 s 号及有关记载项提 要项 5.3.1 卡片 格式由六段组成。图名与责任者项、版本项、数学基础项、出版发行项连续著录,构成第一段落;载体形态项和丛编项、附注项、标准书号及有关记载项、提要项、排检项各起段落著录。附注项、排检项均与前项间隔一行。首段从距 仁

    15、 片上缘1.5 c m 和距左缘2.5 c m 坐标处开始著录,其他各段首字与首段首字齐头。各段移行时均向 左突出一字。5.3.2 书本格式由两段组成。图名与责任者项、版本项、数学基础项、出版发行项、载体形态项、丛编项、附注项、标准书号及有关记载项一贯连书,为第一段落;提要项单独起行著录,为第二 段落。在两 段式中,首项、提要项齐头,各段移行均向左突出一 字。5.3.3 非汉语文字地图著录款目中的移行,按其文字书写规则著录。5.3.4 卡片 格式与书 本格式中的各著录项目均采用规定的著录项目 标识符和著录内容识别符。5.3.5 一片 著录不下,可 续片著录,但应在第一张卡 片著录内容的最后注明

    16、“(接下片)”,并在各张仁 片右上 角用阿拉伯字码标著分数式,以反映出 总张数和片序,左为顺序号,右为 总张数。如1/2 表示著录 卜 片共两张,此为第一张。5.综合款目 系 指多卷(册、幅)地图和丛编地图进行整套著录所组成的款目(详见第1 1 章)。55 分析款目 系指对某一地图中具有单独检索意义的部分进行析出 著录所组成的款目。款目格式GB 3792.6-86a.卡片格式析录出部著分析出题名/责任者.地图比例尺整著套录刀图名 责f 下a.一 版次或其他版本形式,一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卷(册、幅)次或起吃贞码部分册一附注项提 要 1 l!b.朽 木格式析出题名了 责手 F 者.一 地图

    17、比例尺广 尸 V套(扮)图名厂 仟者.版次或其他版本形式.一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一 卷(册、幅)次或起讫贞码附注项提要项GB 3792.6一 8 6 5.5.1 分析款目由 析出部分和整套(册)著录部分组成。整套(册)著录部分位居析出著录部分中间,上下各空一行,其前用“刀”标识。5.5.2 分析款目 各项的排列顺序、标识符号等规定与通用款目相同。5.5.3 组成分析款目的两部分均择要著录。5.5.1 分析款目 中的卷(册、幅)次或起讫页码系指析出部分在整套(册)地图中的编次;附注项和提要项指析出部分而言。5.5.5 卡片 格式中,款目分为四段。“析出题名”至“地图比例尺”为第一段落;,/

    18、”至“起讫页码”为第二段落;附注项和提要项分别为第三和第四 段落。5.5.6 书本格式中,款目分为三段。第一 段落中“刀”以前为析出著录部分,以后至本段落终结为整套(册)著录部分,两部分连续著录。附注项和提要项各起段落著录。5.5.7 两 格式中各段,均从与析出题名齐头处开始著录,回行时向左突出一字。5.6 图名、责任者、主题款目 在通用款目 的基础上,经过技术加工,分别以图名、责任者、主题为标目所组成的款目。a.卡)沸 式图名或责任者或主题 图名与责任者项.版本项 一 数学基础项.一 出版发行顶 载体形态项(从编项)附注项标准书 号及有关记载项提要项工 图名U.责仟者U.卞题N.分类号 b.

    19、书本格式 见5.3 条的6 o5.了 分类款目 在通用款目的基础上,经过技术加工,以分类号为标目所组成的款目。GB 3792.右一 86a.卡 片.格式 图名与责任者项.一 版本项.一 数学基础项.一 出版发行项载体形态项(丛编项)分类号附注项标注项书号及有关记载项提要项I.图名D.责任者m.主题n .分类号 b.书 本格式 见5.3 条的b。6 著录详简级次 6.1 著录项目区分为主要项目 和选择项目。6.1.1 主要项目:图名与责任者项的正图名、第一责任者,版本项;数学基础项的地图比例尺、地图投影,出 版发行项的出版发行地、出版发行者、出版发行年、月,载 体形态项。6.1.2 选择项目:图

    20、名与责任者项的并列图名、副图名和说明图名文字、文献类型标识符、其他责任者;数学基础项的图廓坐标、二 分点和历元;出版发行项的印制地、印制者、印制年、月,从编项,附注项;标准书号及有关记载项;提要项和排检项。6.2 著录级次分为简要著录级次、基本著录级次和详细著录级次二级。6.2.1 仅著录主要项目者为简要著录级次。6.2.2 除著录主要项目 外,还著录部分选择项目者为基本著录级次。6.2.3 著录全部项目者为详细著录级次。6.3 除国 家书目 及 全国集中编目 必须采用 详细 著录 级次外,其他类型目 录的 著录级次各书目机构可视实际情况自行择定。7 著录用文字 7.1 图名与责任者项、版本项

    21、、数学基础项、出 版发行项、载 体形态项和丛编项一般用被著录地图本身的文字著录。7.2 附注项和提要项可用被著录地图本身的文字或汉字著录(F)用文字除外)。1.3 各著录项目中选录的数字,除特别规定者外,一 律用阿拉伯数字著录。7.4 著录源中的文字如有错漏,仍须照录,但应将考证所得的正确文字著录于 后,外加“”;如确知有误,又难于考证者,可在其后注记“原文如此”。此外也可在附注项内说明。8 文献类型标识 依G R 3 4 6 9-8 3 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休代码标引。GB 37 92.6一 869 著录来源 地图资料著录的主要来源是著录对象本身,如木身材料不足可 参考其他有关材料。但一 切取自

    22、 著录对象本身之外的著录材料,一 律置于“”内。1 0 著录项目 细则 1 0.1 图名与责任者项 结构形式 正图名 文献类型标识符 正图名 文献类型标识符/责任者 正图名 文献类型标识符/第一责任者;其他责任者 正图名:副图名和说明图名文字 文献类型标识符 正图名二 并列图名 文献类型标识符 正 图名:副图名和说明图名文字 文献类型标识符/责任者 正图名:副图名和说明图名文字=并列图名:副图名和说明图名文 字 文献类型标 识符/责任者 正图名=并列图名 _义献类型标识符责任者 正图名 文献类型标识符/责仟者二 并列图名/责任者 集合图名;集合图名 文献类型标识符/责任者*集合图名 文献类型标

    23、识符/责任者 集合图名/责任者.申 1 0.1.1:E 图名 1 0.1.1.1 图名一般反映地图的地域范围及学科属性。地图上题图名的地方很多,幅图以图廓内、外所题图名为准;地图集以图名页上所题为准。其他题名处出现的有异于主要题名处的图名,可在附注项内注明。1 0.1.1.2 折 叠式幅图的图廓内、外不反映图名时,可根据折 叠封面所题图名著录;地图集无图名页时,可依据封面、弓 脊、版权页、序言、题跋、正文卷端等处所题著录。1 0.1.1.3 图名中的标点、符号、数字、比例、外文字母等 一 律照录。传 写时起语法标点作用的 空格应予保留。例:隋、唐、宋三代汁河河道图 渤海海峡八T磁力 异常图 北

    24、半球5 0 0 毫巴平均图 直隶省十万分一图 1 0.1.1.1 凡图名前冠有责任者或出版发行者名称时,尤论字体大小,均视为正图名的组成部分-并照录。例:东方中华新地图 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 1 0.1.1.5 凡图名前冠有“实m 9 .“新编”、“新撰”、“最新”、“袖珍”、“甲乙种”、“两用”、“修订”、“钦汀”、“笺注”、“精密”、“详校”、“实用”等字样时,一 律依原题著录。例:实测北京内外城地图 新撰朝鲜地舆 全图 甲种中华析类分省地图 中 相同ih 任者的集合图名所依形式*嘴 不同责任者的集合图书所依形式。GB3792.6一 8 6 详校首善全图 1 0.1.1.6 主要题名处图名

    25、用多种文字对照,正文使用一种文字时,应选取与 正文文种相一致的图名为正图名;图名与正文均用多种文字对照,一般以排列于前的图名为正图名;若其中 一 种为汉语交字时,则应以汉语图名为正图名。其余图名作并列图名处理。1 0.1.1.7 交替图名依原题顺序 著录,中间用“,又名,”连接,总体构成正图名。例:最新世界现势地图,又名,世界平方图 1 0.1.1.8 集合图名按下 述情况著录:a.相同 责任者的集合图名为两个时,依R题顺序著录。第二个图名前用“;”。七.不同责任者的集合图名为两个时,将图名与对应的责任者归纳著录。第 几 个图名前用“”。c.集合图名在三个及三个以上者,可选取第一个图名及其责任

    26、者著录,或自 拟 一 个概括整部文献内 容的图名,外加“”。其余的图名和责任者著录于附注项。1 0.1.1.9 地图的卷(册、幅)数及卷(册、幅)次是正图名的组成部分,与图名 之间空一 格,依原题文字著录。例:今古舆地图三卷 海国图志五十卷 1 0.1.1.1 0 图 名 冗长,著录时可 作节 略,但不能改变 图名 含义 或造成 语法错 误(注。图名起首文字不得删节)。节略部分由“”取代。1 0.1.1.1 1 著录无图名的地图时,可自 拟简明并能概括其内容的图名,外用“C)括起。自 拟图名应采用与地图正 文一致的语言文字。例:江西省府、县分图 1 0.1.2 并列图名 1 0.1.2.1 依

    27、次著录主要题名处对照正图名的并列图名,并列图名 前用“=”。例:中国旅行略图二 S k e t c h t ou r i s t m a p of C h i n a 1 0.1.2.2 与汉字对照的汉语拼音图名,不属并列图名,不予著录。1 0.1.2.3 1:要题名处以外对照正图名的其他文种图名(多见于 翻译作品)不属并列图名,应著录于附注项。1 0.1.3 副图名和说明图名文字 1 0.1.3.1 副图名和说明图名文字前用“:”,与正图名或并列图名相连。例:中国近代工业分布图:一 九世纪六十年代一 九十年代 东北区:地形 1 0.1.3.2 正图名之外说明内容特征的通俗木、节本、节 译本、

    28、校点本、初级木、甲种本、乙种本等,均作为说明图名文字著录。例:世界新地图:r 种 1 0.1.3.3 正图名含义 不清时,应根据被著录地图的内容自 拟简括字句对正图名作必要的解释或说明,并用“”括起。例:市区公共汽车路线图:北京 承德:旅游交通图 1 0.1.3.4 把分散 著录的多卷(册、幅)地图味 的分卷(册、幅)图名视为副图名,著录于 t E 图名的分卷(册、幅)次编号之后。例:历代舆地沿革 险要图 第四册:赢秦 郡县图 马王堆汉墓帛书古地图第 一 幅: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地形图 1 0.1.4 文献类型标识符 1 0.1.4.1 文献类型标识符根据实际需要决定取舍。必要时,依GB 3 4

    29、 6 9-8 3 进行选择,著录于图 ,C?c l il t.m,)地图的绘介 l i;k J:洋贝第n帝。GB 3792.6一 8 6名之后,1.5外用“”括起。责任者.1.5.1 同种地图的责任者及责任方式(如:制、编、绘、辑、译、编制、编绘、编著、编摄等)除规定者外,均依原题顺著摹1010辑、编篡、编译、绘制、测制、辑制、主编、校汀、修订、增订、序著录。1 0.1.责任者前用“/”标识。52 相同责任方式的责任者之间用“,”分隔;不同 责仟方式的责任者 之间用“;”隔开。例:二十 世纪中外大地图/(清)周世棠,(清)孙海环编辑 世界形势一览图/童世亨编制,陈镐基修订 1 0.1.5.3

    30、相同责任方式的责任者在三个及三个以上者,只 著录第一个,其后加著“等”字;不同责任方式的责任者,著录时厂 一 般不宜超过四种。例:巾华人民共和国分省地图/金擎宇等编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图解/(美)鲁道夫马德利原著;詹宣国,丁伯恒编译;张隆 治,蒋兆龙绘图 1 0.1.5.凡原题“本社编制”者,一律以出版社正式名称著录。1 0.1.5.5 责任者作为正图名的组成部分,已 在正 图名项中反映,责任者项可以省去。1 0.1.5.6 责任者的学位、职位、头街等均不著录。1 0.1.5.7 清 代以前的责任者姓名前应加著朝代名称,并用“()”括起。例:海国图志七十卷/(清)魏源著 协.1.5.8 责任者系

    31、外籍人员时,除著录中译姓名外,其前尚应加著国籍;若题有姓名原文,其后还应著出 原文。国籍与姓名原文均用“()”括起。例:坤舆万国全图/(意)利玛窦(R i c e i Ma t t e o)1 0.1.5.9 团体编制的地图著作,团体名称 若题有个人姓名时,一般以个人姓名著录。1 0.1.5.1 0 凡地图 卜 同时题有主编者和编辑者时,只 著录主编者。例:新世界列国地图/欧阳缨 主编 1 0.1.5.1 1 凡重绘、攀制、改编、修订、汇编的地图资料,首先 著录原责任者,再著录重绘者、摹制者、改编者等。例:万国舆图/(清)陈兆桐原本;李节斋重绘 1 0.1.5.1 2 凡译 著,首先著录 原责

    32、任者,再 著录译者。例: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英)杰弗里 巴勒克拉夫主编;邓蜀生中文版编辑 1 0.1.5.1 3 凡图中未载明责任者,应尽量考证著录,考证责任者用“”括起。当责任者无从考证时,可不著录,但原题“佚名”者,仍须照录。1 0.1.5.1 4 被著录地图带有并列图名,但责任者只使用与正图名一 致的一 种语言文字时,责仟者著录于 所有并列图名之后,带有并列图名,而责任者也使用相应的几种语言文字时,责任者应分别著录在文种相一致的图名之后。1 0.1.5.1 5 原题责任者属于使用别名、非全称、汉语拼音、夫姓、传说名称、误名或非规范化译名者,除照录外,般还应将考证所得名称著录于附注项。

    33、1 0.2 版木项 结构形式 .一 版次或其他版本形式 一 版次/与 本版有关的责任者 .一 版次/与本版有关的第一责任者;与 本版有关的其他责任者 1 0.2.1 版次或其他版本形式 1 0.2.1.1 初版免著,以后版次照录,但可省略“第”字,版次数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即“2 版”、“3 版”。其前用“.”标识。GB 37 92。6-86 1 0.2.1.2 地图上载有版次,又载有补充解释版次的文字,这类文字应著录于版次之后,外用,()”括起。例:.-2 版(修订本)*.-5 版(增订本)1 0.2.1.3 除铅印或胶印本外,其他制版类型(如石印本,油印本、晒蓝本、绢绘本、绘本、刻本、拓印

    34、本、影印本、静电本、照相本等)无论图中载明与否,均应如实著录。例:。石印本 .绢绘本 1 0.2.1.4 一图包括多种制版类型时,可选其中主要的两种著录。例:.一 刻印与抄配本 .一 影印与晒印本 1 0.2.2 与本版有关的责任者 1 0.2.2.1 与 本版有关的责任者前用,/”标识。1 0.2.2.2 若地图上用多种语言文字题载 版次或与本版有关的责任者时,仅采用汉语文字著录,其余文种均予省略。1 0.3 数学基础项 结构形式 .地图比例尺 .一 一 刊 池 图比例尺;地图投影 .一 地图比例尺,地图 投影(图廓坐标).一 地图比例尺(图廓坐标).一 地图比例尺(二分点和历元).一 地图

    35、比例尺;地图投影(图廓坐标;二分点和历元)1 0.3.1 地图比例尺 1 0.3.1.1 地图比例尺是地图著录中十分重要的项目,不得省略。即使正图名中已 含比例,亦要重录于此。其前用“.”标识。例:山 东五万分一胶济、津浦两路线地形图/山东省陆地测量局制.1 5 0 0 0 01 0.3.1.2 应尽量采用比例式比例尺著录地图比例尺。均应写成1,1 0 0 0 0 0,如:、1 0 0 0 0 01 厘料 七 表 1 公里、1 厘米二1 公里,1 0.3.1.3之中;另外,1 0.3.1.41 0.3.1.51 0.3.1.61 0.3.1.7若地图上仅提供直线尺式比例尺时,应推导成比例式比例

    36、尺。导出比例尺著录于“”考证所得比例尺,亦著录在“”中。中国古地图用计里画方的方法表示比例尺时,一律照录。例:山 东全图/(清)叶圭缓制.一 刻本.五里方 禹迹图.墨拓本.百里方同 种地图采用两种比例尺 时,应照录。之间用“,”隔开。凡地图上未注比例尺,或比例尺不等时,应著“未注比例”或“比例不等”字样。例:山东省黄河全图.清绘本.一 未注比例 参谋旅行记事附图/陆军大学校制.比例不等地形模型、断面图等 除具有水平比例尺 外,还具有垂直比例尺,著录时一律首先著录水平比例尺,再著录垂直比例尺,之间用“,”隔开。例:.-1:7 4 4 0 8 0,垂直比例1:9 6 0 0 0。不应著录为“2 版

    37、修订本”或“修订 2 版”。GB 37 92。6-86 1 0.3.1.8 星空图的比例,以公分度表示。1 0.3.2 地图投影 只有地图载明投影法时,方予 著录。一 些辅助说明投影法的文字,如经纬网、军事坐标网等,实属必要,可加著于后。1 0.3.3 图廓坐标 1 0.3.3.1 图廓坐标著录于“()”中。1 0.3.3.2 著录图廓坐标是为了明确依如下顺序规范的地图的最大区域限度。地图最西边一 最东边的限度(以经度表示)地图最北边一 最南边的限度(以纬度表示)经纬度以六十进制的度、分、秒来表示。著录时在度、分、秒前面加上北、南、东、西的英文大写字母。两组经纬度彼此用斜线符号隔开。每边的经度

    38、或纬度与其相对应边的经度或纬度用起讫符隔开。例:(E7 9。一E8 6 0/N2 0 0-N1 2 0)(W7 4 0 5 0-W7 4 0 4 0 /N4 5 0 5 N4 5 0 0 )(E1 5 0 0 0 0 -E1 7 3 0 4 5 /N 1 3 0 1 2 -S 2 3 0 3 5 )1 0.3.3.3 星空图的中心赤纬或南、北缘的赤纬用“度”来表示。北天球用“+”,南天球用“一,前冠 a Z on e(区)。星空图的中心赤经或东、西缘赤经的量度,以h(时)、m i n(分)表示。1 0.3.41 0.3.4 例:(Z on e+3 0 0,2 h 1 8 m i n)(Zo n

    39、 e+3 0 ,2 h 2 h 3 om i n)(Zo n e 一2 5。一8 5 )二分点和历元1 0.44.1,二 分点(E q )著录于前,历元 著录于后,外加“(),o 例:(E q.1 9 7 1)出版发行项 结构形式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月 .出版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月 .一 出版地:出版者:出 版者,出 版年、月 .一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月 .一 发行地:发行者 发行者职能说明,发行年 .一 出版地:出 版者,出版年、月(印制地:印制者,印制年、月)出版地.4.1.1.4.1.2.4.1.3一般以出版者所在城市名称著录,前置“.”。凡出版地不大

    40、为人熟知或属同名异地,可将国名、省(州)名等加著于后,外用“括原题出版地为旧称,除照录外,例:.一 奉天府 沈阳还应在其后加著现称,并用“”括起。U工Unl自U 起1 0.4.1.4 地图上载有两个出版地时只 选择排列最前的出版地著 例:.北京;香港 .伦敦等,一 并著录,中间用“;”隔开。地图上载有三个及三个以上出版地时,录,余者用“等”字取代。1 0.4.1.5 无出版地时,应考证 著录,考证所得出 版地置于“”中;考证后尚难确定的出 版地,可在存疑地名后加,”例:一并著录于“中。出版地无从考证时,则著录“出版地不详”。一 美国GB 3782。6-86 .武汉全 ,出版地不详 1 0.4.

    41、1.6 出 版者名称中已 含有出版地名称时,出 版地项仍需著录。例;.重庆:重庆建筑工程学院 1 0.4.1.7 影印本、复制本地图,应 著录影印或复 制出 版地(出 版者、出版年)。原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月)著录于附注项。1 0.4.2 出版者 1 0.4.2.1 一般只著录出版机构,与出 版机构同时出现的代理人不予著录。除国内外知名而又易于识别的出版机构可简称著录外,其他均以全称著录,表示其职能的“出版”等字样可以省略。其前用“:”标识。1 0.4.2.2 出 版者即责任者时,可用“绘制者”、“编者”、“译者”等字样替代著录。例:隋朝运河图/地图出版社编绘.-1;1 5 0 0 0 0

    42、 0.一 北京:编绘者 1 0.4.2.3 同时载有两个出版者时,应依次著录,并重复使用相同的标识符。载有三个及三个以上出版者时,只 著录 排列于前的出 版者,后加“等”字。1 0.4.2.4 地图上未载明出 版者时,可用发行者或经销者替代。1 0.4.2.5 出 版发行者不明,又无从考证时,以“出版者不详”字样著录。例:.一 武昌:出版者不详 1 0.4.3 出 版年、月 1 0.4.3.1 一般以公元纪年著录,其前用“,”标识。“年”、“月”可省略,中间以“.”分隔。公元纪年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例:,1 9 3 8.6 1 0.4.3.2 连续出 版的地图,凡卷(册、幅)已出 版齐全,须著

    43、录出 版起讫年、月,中间用“一”衔接;凡卷(册、幅)尚未出版齐全,一般著录整部文献中最先出版的卷(册、幅)的出 版年、月,后跟“一”,并留出适当空格,待著最终出版年、月。例:,1 9 6 8-1 9 8 2.1 9 7 9-1 0.4.3.3 原题为非公元纪年者,照录,但需在其后加著公元纪年,外用“)”括起。例:,光绪三十年 1 9 0 4),民国十八年六月 1 9 2 9.6)1 0.4.3.4 原题出版年有误,亦照录,但应将正确年代加著于后,并用“”括起。例:,1 6 9 7(1 9 6 7)1 0.4.3.5 无出 版年时,可著录版权年、序言年等,但需将说明年份性质的文字著录于前。例:,

    44、版权1 9 7 1 1 0.4.3.既无出版年,又无版权年、序言年等,应考证著录。可以确定者,著录于“)n 之中,难于确定者,可与“?”、“”结合使用。例:,C 1 9 3 6),(1 9 8 1?,C 1 9 2?1 0.4.4 印制地、印制者、印制年、月 1 0.4.4.1 图上 未题载出版发行事项或出 版发行事项不全时,可在与出 版发行事项相应的位置上著录印制地、印制者及印制年、月,外用,(),括起。例:.一 太原:山西 人民出 版社,(1 9 5 8 印)1 0.4.4.2 出 版发行事项齐全,又另有印制事项,如属必要,可将印制事项著录于出版发行年、月之后,外用“()”括起。GB 3

    45、7.2.6 一8 6 例:.一 北京:地图出版社,1 9 80(西安:陕西人民印刷厂印刷,1 9 81.5)10 5 载体形态项 结构形式巾 数量和地图资料类型;尺寸或开本 数量和地图资料类型;其他形态细节,尺寸或开本 数量和地图资料类型;尺寸或开本+附件 数盘和地图资料类型,其他形态细节。尺寸或开本十 附件 10,5.1 数量和地图资料类型 10.1.1 幅图按实际幅数著录。一幅分切数张者,加 著分切张 数。例:8 幅 1 幅分切4 张 10.5.1.之 单本图集按图集最后标记页码著录。正文与正文前后其他材料的页数各自编码时,凡正文 前后 材料的内容不甚重要,或页 数甚少者,可 略而不 著;

    46、反 之,则分 段依次著录,之间用“,”分隔。例:1 80页 2 5,2 7 9,6 0 页 10.5.1.3 综 合著录的多卷(册)地图集:各卷(册)连续编码时,先著录卷(册)数,再著录总页 数,页数用,4()”括起,各卷(册)单独编码时,则只著录总卷(册)数。例:4 册(2 3 6 0 页)6 册 10.5.1.4 作分散著录的多卷(册)地图集:如有分卷(册)单独页码,即著录单独页码;如系 连续编码的一段,则著录本段起讫页码。例:6 82页 4 5 6 0 5 0 6 2 页 10.5.1.5 图集的页数只标在单面上时,应著录版面数。例:78面 10.5.1.6 未装订的散页地图,除著录页

    47、数外,还应将函数注明于后,用“”括起。例如:89页(1 函)7 7 面(1 函)10.5.1.7 图集中未标明页数者,一般点清 著录,外加“”。难以统计页 数者,可著录册数。10.5.1.8 图集页数标注有误,应著录更正后的页数,并用“”括起。10.5.1.,数量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10.5.1.10当图名不能反映地图资料类型时,根据需要,可将地图资料类型名称(如:地球仪、天球仪、立体模型等)著录于数量之后。例:1 架天球仪 1 件立 体模型 ,0.5.2 其他形态细节 其他形态细节系 指地图的成图形态、色 彩、制图材料等,其前用“:”标识,各项细节之间用“,”隔开。例:2 幅:彩色,折 要加

    48、面 1 幅:彩色,塑料 1 件地形模型:石 膏 1 个地球仪:木制 1 0.5.5 尺寸或开本*在书本格式中,数量和地图资料类型前应加“.一”。GB 8 7 8 2.6 一 8 6 1 0.5.5.1幅 图 以 内 廓尺 寸 计 量,纵“横,立 体 模 型 加 著高 度,即:纵x 横x 高,地球 仪 或 天球 仪著录球体直径。地图集著录开本或按图集纵x 横尺寸著录。除开本外,其他尺寸均以厘米整数计量。计量单位用“c m”表示。例:1 幅:彩色;6 5 x 4 0 c m 4 册(2 6 0 7 页):彩色;8 开(或3 9 x 2 7 c 二)1 个地球仪:塑料,2 8 c m 1 件地形模型

    49、:石膏;4 5 x 3 5 x 2 c m 1 0.5.8.2 一图多 幅(张)图廓不同时,应著录“图廓不等”字样。图廓相同时可在尺寸之前加著 每幅”字样。例:4 幅:彩色;每幅8 6 x 1 3 8 c m 6 幅:彩色;图廓不等 1 0.5.4 附件 1 0卜4.1 是指与地图主体一同发表或增补 发表,并结合主体使用的附加材料。如地图集所附带的索引册,幅图所附带的说明书等。附件一律著录于载体形态项末尾。其前用“+”标识。例:1 6 幅:彩色。每幅6 0 x 5 2 c m+说明书1 册 1 0.5.4.2 附件自 身具有题名,并能脱离主体单独使用时,可自 行单独著录,但须在各自 的附注项内

    50、作相应说明。1 0.5.4.8 附 件自 身具有题名,又连续出版发行者,可连同主体一起作综合著录。连续出版的附件若能 脱离主体单独使用时,也可按1 0.5.4.2 规定著录。1 0.6 丛编项 结构形式 .(正丛编图名).一(正丛编图名二 并列丛编图名)一(正丛编图名,丛编图的I S S N 号).一(正丛编图名,丛编编号).(正丛编图名 附属丛编图名)(正丛编图名,丛编图的I S S N 号 附属丛编图名,附属丛编图的I S S N 号).(正丛编图名 附属丛编图名;附属丛编编号).一(正丛编图名=并列丛编图名,丛编图的I S S N 号;丛编编号).一(正丛编图名二 并列丛编图名:副丛编图


    注意事项

    本文(地图资料著录规则(GB 8792.6-1988).pdf)为本站上传会员【Fis****915】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