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社会隔离在视神经脊髓炎与多...定感与特质焦虑间的中介作用_李芳芳.pdf

    • 资源ID:384629       资源大小:1.81M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社会隔离在视神经脊髓炎与多...定感与特质焦虑间的中介作用_李芳芳.pdf

    1、1760Nursing Practice and Research,Jun.2023,Vol.20,No.12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6月第20卷第12期【摘要】目的了解视神经脊髓炎与多发性硬化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社会隔离和特质焦虑的现状,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为降低此类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提供参考。方法2018 年 10 月2022 年 6 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社会隔离量表和特质焦虑量表对 147 例视神经脊髓炎与多发性硬化患者进行调查,其中,视神经脊髓炎患者 58 例,多发性硬化患者 89 例。结果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83.2415.99 分,社会隔离得分 12.185.

    2、51 分,特质焦虑得分 50.6711.15 分。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隔离、特质焦虑成正相关(均 P0.01);社会隔离在疾病不确定感与特质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 42.11%。结论视神经脊髓炎与多发性硬化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处于较高水平,特质焦虑通过社会隔离影响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护理人员应通过调节其特质焦虑与社会隔离来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关键词】视神经脊髓炎;多发性硬化;疾病不确定感;社会隔离;特质焦虑;中介作用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9676.2023.12.005社会隔离在视神经脊髓炎与多发性硬化患者疾病不确

    3、定感与特质焦虑间的中介作用作者单位:430000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通信作者:陈黛琪,本科,副主任护师李芳芳曾铁英许艳梅陈黛琪疾病不确定感的概念于 1962 年由 Budner1首次提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Mishel2提出疾病不确定感理论,是指个体缺乏确定与疾病有关事物的能力。疾病不确定感主要来源于以下方面:对疾病的状态、症状等的模糊不清;治疗和护理的复杂性;缺乏与疾病诊断、严重程度等有关信息;疾病发展过程和预后的不可预测性。疾病不确定感影响患者的心理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增加心理压力,加重负面情绪,干扰患者寻求疾病相关信息的能力,造成行为的退化和治疗的中断3。社会

    4、隔离又称为社交孤立,是一种主动或被动的与社会脱轨,活动参与、社会互动、人际交往处于某种断裂或绝缘的状况,从而诱发生理和/或心理消极结果的状态4。社会隔离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增加中老年脑卒中发病风险5-6,与心血管疾病患病、较高的死亡风险、心理疾患及认知功能下降有关7-10。焦虑是一种不良情绪,是造成全球疾病负担的重要因素11。多项研究12-14表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水平有关。焦虑会导致社交回避15,焦虑程度高的个体可能因缺乏自信而更加孤僻16,焦虑与社交回避成正相关17。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和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5、,MS)为两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患病率呈逐步升高态势,且病程长,症状严重易复发,预后不可测,患者的身心负担普遍比较重。目前关于这两种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方面的研究比较匮乏,本研究旨在对NMO与MS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特质焦虑与社会隔离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探索社会隔离、特质焦虑与疾病不确定感之间的作用效力与路径,以期为制订科学合理的降低此类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干预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选取 2018 年 10 月2022 年 6 月武汉市某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确诊为视神经脊髓炎和多发性硬化的患者 147 例为调查对

    6、象,其中,视神经脊髓炎患者 58 例,多发性硬化患者 89 例。排除合并有其他严重复杂系统性疾病的患者。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参与调查。1.2调查内容与工具1.2.1一般资料调查表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包括患者的性别、文化程度、年龄、婚姻状况、月收入、出生地、子女数、性格特点、职业、自评经济压力、是否有专人照顾11个条目。疾病内容包括临床表现、调查研究 1761Nursing Practice and Research,Jun.2023,Vol.20,No.12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6月第20卷第12期睡眠、食欲、行动能力、服药情况、复发次数、复诊情况。1.2.2疾病不确定感量表18该量表包括不明

    7、确性(15 个条目)、复杂性(10 个条目)2 个维度。采用 Link 5 级评分法,1 分为非常不同意,2 分为不同意,3 分为不确定,4 分为同意,5 分为非常同意,总分为 25125 分,得分越高,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越强。当疾病不确定感得分大于总分的 50%,即 62.5 分时,则认为具有较高的疾病不确定感19。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86。1.2.3社会网络量表(lubben social network scale-6,LSNS-6)20该量表包括家庭网络(3 个条目)和朋友网络(3 个条目)2 个维度,总分为030 分,11 分为社会隔离状态,1217 分为社会隔离高风

    8、险,1820 分为社会隔离中风险,21分为社会隔离低风险。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79。1.2.4特质焦虑量表21该量表为单维度量表,共 20 个条目,采用 Link 4 级计分法,1 分为几乎没有,2 分为有些,3 分为经常,4 分为总是如此,总分为 2080 分,得分越高代表特质焦虑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88。1.3调查方法通过医务人员建立的患者随访微信交流群发放问卷。在征得科室相关负责人的同意下,通过视神经脊髓炎和多发性硬化患者交流群以问卷星的形式发放调查问卷。问卷首页详细阐述了问卷填写说明、保密原则、知情同意等相关注意事项。本研究共收集 156

    9、份问卷,有效问卷 147 份,有效回收率94.23%。1.4数据分析方法采用 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 t 检验,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 Pearson 相关分析;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应用 Process 宏程序及 Bootstrap 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检验水准=0.05,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社会隔离及特质焦虑得分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处于较高水平;患者得到的朋辈支持比家庭支持少,社会隔离得

    10、分低,处于高风险水平;患者的特质焦虑得分处于中等水平。见表 1。表 2不同特征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比较分析因素类别例数疾病不确定感得分F 值P 值性别男4188.6613.030.874*0.384女10686.1416.58文化程度小学/初中3592.8313.6019.1110.000中专/高中3788.3212.66大专及以上7576.2515.35年龄(岁)18982.7817.531.1630.330193979.5618.48315383.0415.52412285.0515.63502488.1711.56婚姻状况未婚5781.2617.951.196*0.234已婚及其他9084.

    11、4914.58表 1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社会隔离及特质焦虑得分(分)各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得分情况疾病不确定感83.2415.99不明确性48.6013.31复杂性35.094.39社会隔离12.185.51家庭网络7.123.04朋友网络5.073.33特质焦虑50.6711.152.2不同特征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比较不同出生地、睡眠情况、职业、经济压力、文化程度、行动能力、月收入患者间疾病不确定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1762Nursing Practice and Research,Jun.2023,Vol.20,No.12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6月第20卷

    12、第12期分析因素类别例数疾病不确定感得分F 值P 值月收入(元)07086.8014.638.3490.00050001366.8515.07出生地大城市3279.9114.724.9880.008县城3577.9114.39农村8086.9016.37子女数(个)05479.1316.933.0390.05116685.0613.10 22787.0019.11性格特点内向2785.8917.541.0940.354偏内向5182.5115.78偏外向4580.5815.26外向2486.7915.89职业全职5377.3415.736.1330.003兼职1384.7719.31无职业81

    13、86.8514.60自评经济压力无压力658.1711.8926.5040.000轻度压力3071.6316.31较大压力11187.7313.10是否专人照顾是4282.5216.010.019*0.890否10583.5216.05视力受损有6883.0616.100.126*0.474无7983.3916.00疼痛有4588.7314.130.254*0.254无10280.8116.23大便障碍有2686.0011.81-0.970*0.120无12182.6416.73小便障碍有3287.6914.63-1.792*0.654无11582.0016.19感觉障碍有4582.7113.

    14、930.264*0.106无10283.4716.88呃逆有1780.4117.720.774*0.418无13083.6115.79捆绑感有5287.8314.101.347*0.248无9580.7316.47皮肤瘙痒有2981.8617.611.440*0.232无11883.5815.63续表1763Nursing Practice and Research,Jun.2023,Vol.20,No.12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6月第20卷第12期分析因素类别例数疾病不确定感得分F 值P 值睡眠较好3874.8916.459.2030.000一般7184.3414.29较差3889.53

    15、15.41食欲较好10980.1315.28-4.215*0.494较差3892.1614.75行动能力完全不能5101.2014.133.6600.014辅助行走2288.1415.16轮椅488.508.85不受限制11681.3515.83遵医嘱服药是13183.0715.97-0.366*0.986否1684.6316.64复发次数(次)05683.6817.110.0730.97416382.5415.6341583.6716.57 71384.2313.56复诊定期复诊8082.3616.621.6290.200不定期复诊6283.3715.12停止复诊595.6113.66*为

    16、t 值。2.3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社会隔离、特质焦虑的相关性 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与社会隔离得分呈负相关(r=-0.539,P0.01)、与特质焦虑得分成正相关(r=0.535,P0.01),社会隔离得分与特质焦虑得分负相关(r=-0.701,P0.01)。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越强,社会隔离和特质焦虑程度越严重。2.4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为因变量,以患者出生地、睡眠情况、职业、经济压力、文化程度、行动能力、月收入、社会隔离得分、特质焦虑得分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自变量赋值见表 3。结果显示,经济压力、文化程度、睡眠、社会隔离得分、特质焦虑得分

    17、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经济压力大、文化程度低、睡眠差、社会隔离得分低、特质焦虑得分高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高。见表 4。续表表 3变量赋值表变量标签赋值说明出生地大城市=1,县城=2,农村=3睡眠较好=1,一般=2,较差=3职业全职=1,兼职=2,无职业=3经济压力无压力=1,轻度压力=2,较大压力=3文化程度小学/初中=1,中专/高中=2,大专及以上=3行动能力完全不能=1,辅助行走=2,轮椅=3,不受限制=4月收入0 元=1,5000 元=4社会隔离得分原值带入特质焦虑得分原值带入1764Nursing Practice and Research,Jun.2023,

    18、Vol.20,No.12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6月第20卷第12期表 4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分析因素回归系数标准误标准化回归系数t 值P 值常量59.68310.740-5.5570.000经济压力8.5441.8490.2874.6220.000社会隔离得分-0.8020.232-0.277-3.4600.001文化程度-4.5041.201-0.232-3.7500.000特质焦虑得分0.2800.1160.1952.4220.017睡眠3.0961.3410.1402.3080.0222.5社会隔离在疾病不确定感与特质焦虑间的中介效应采用 PROCESS v2.16.

    19、3 程序,以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为因变量,特质焦虑为自变量,社会隔离为中介变量,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社会隔离在特质焦虑与疾病不确定感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 42.11%,见表 5。表 5患者社会隔离在特质焦虑与疾病不确定间的中介效应效应SEt 值P 值95%CI相对效应值总效应0.7670.1017.6260.0000.5680.966-直接效应0.4440.1363.2600.0010.1750.71357.888间接效应0.3230.1003.2450.0010.1520.51342.1123讨论3.1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社会隔离及特质焦虑现状本研究结果显示,NMO 与

    20、MS 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为 83.2415.99 分,处于较高水平,高于夏碧芸等22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老年人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以及张斌蓉等19的急诊留观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其中条目“我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事”及条目“由于我的病况变化莫测,使我无法计划未来”得分偏高,由此可见,患者一方面担心疾病进展给自己带来的未知伤害。另一方面因为疾病导致患者不能够给自己的人生进行具体的规划,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较高的主要原因。Dickerson 等23研究表明,患者和医生在理解疾病轨迹和确定患者何时进入继发性进展性病程方面均表现出不确定性,并常常导致沟通无效和沮丧。本研究显示,NMO 与 MS 患者的社

    21、会隔离处于较高水平,其中 45.58%的患者正在经历社会隔离状态,38.76%的患者处于社会隔离高风险,6.80%患者处于社会隔离中风险,与 Jia 等24的研究结果类似。残疾的积累、治疗的困难、巨大的身心困扰、经济压力等势必会导致患者主动/被动与社会脱轨,减少或回避社交。视力受损或行动能力限制导致患者失业,也可能是患者陷入社会隔离的原因之一。Beekmand 等25的调查显示,在日本大约 65%的NMO 患者处于失业状态,而本研究中 55.10%的患者无职业,8.84%的患者兼职工作。Liao 等26对20 位 NMO 患者的质性研究表明,大多数患者对社会隔离有深刻的理解并能够详细描述;身体

    22、残疾、疼痛、疲劳、行动不便、焦虑、抑郁、认知障碍、外界的忽视和不理解,甚至嘲笑,是导致患者社会隔离的主要原因。本研究结果显示,NMO 与 MS 患者的特质焦虑处于中等水平。NMO 与 MS 患者存在严重的不良情绪,学者27-30指出,NMO 与 MS 患者有较高的精神共病患病率和自杀风险。随着病程延长,残疾程度逐年升高,将近一半的 NMO 患者存在情感障碍31;76.4%的NMO患者存在负面情绪,其中 60.2%患者经历焦虑,20.3%的患者有过自杀想法24;MS 患者多伴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障碍,且病程、家庭功能、复发次数、疾病分类及躯体残疾程度均可影响患者心理状况32;MS 经常合并精神病

    23、症状,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带来不良影响33。医务人员与社会工作者应关注患者的情绪状态,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干预,以降低患者的特质焦虑水平。3.2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影响因素分析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1765Nursing Practice and Research,Jun.2023,Vol.20,No.12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6月第20卷第12期如下:经济压力。经济压力越大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越强,与相关研究34-36结果一致。经济压力大的患者可能没有更多的机会去医疗机构接受疾病的诊断和长久性的治疗,同时也较少接触同类疾病的患者,缺乏医患以及朋辈间的沟通与交流,对自身所患疾病临床

    24、表现、诊断、治疗、预后等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导致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较高。文化程度。文化水平越低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越高,与相关研究34,37-39结果一致。视神经脊髓炎与多发性硬化是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比较严重且多样化,易复发,治疗过程漫长,预后无法估计。对于文化程度比较低的患者来说,对疾病的整体认知水平有限,可能无法相信和理解疾病本身的复杂性和难治性,对于医护的疾病宣教和解释得不到正确的认识,另外,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寻求帮助的方式方法、获取信息的途径也不够全面,进而导致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较高。社会隔离程度。社会隔离越严重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越高。研究40表明,随着

    25、 MS 疾病的进展,患者的工作能力从 82%下降到 8%,效能从正常人下降到负数,此类患者的社会参与度必定会大幅降低。显而易见,社会隔离程度越高的患者,由于长期的社交孤立,主动或被动与社会脱轨,与他人接触的机会减少,无法获得与疾病相关的信息与资源,也无法得到及时诊断与治疗,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自然较高。特质焦虑水平。特质焦虑水平越高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越高,与相关研究41-42结果一致。越是焦虑的患者,对疾病会有更多的担心与思考。焦虑会影响患者的正常认知能力,焦虑的患者可能在脑海中给自己预设了很多种经历与结局,同时焦虑会让患者产生回避,越焦虑越回避,故而疾病不确定感水平更高。睡眠。本研究结果显示

    26、,睡眠质量越差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越高,与相关研究43-45结果一致。睡眠质量差会导致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46-47,而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抑郁成正相关48-49,故而睡眠质量越差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会越高。3.3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隔离、特质焦虑间的中介作用分析本研究结果显示,特质焦虑直接影响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也可通过社会隔离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2.11%。中介效应的作用机制解释为:回避是维持焦虑病理特征的一个主要驱动因素,是焦虑患者核心和高度损害的特征50。焦虑的患者产生习惯性回避行为,以短暂地降低其焦虑水平。久而久之的社交回避导致信息的匮乏和

    27、认知的落后,而反复发作和残疾的累积带给患者对疾病的担忧与恐惧,增加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性,进而引起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一方面,相关人员需要时时关注 NMO 与 MS 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情绪,主动关心安慰患者,帮助其解决遇到的困境,积极提供心理支持,降低患者的焦虑水平,减少疾病不确定感;另一方面要鼓励患者克服主客观因素,积极建立社交网络,保持与医务人员、社会工作者、亲人、朋友、病友等的联系,避免回避行为,主动寻求相关人员的帮助,把自己从社会隔离状态中抽离,以降低自身疾病不确定感。视神经脊髓炎和多发性硬化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处于较高水平,社会隔离在患者的特质焦虑与疾病不确定感间起部分中介

    28、作用。相关人员或机构可以通过改善患者的社会隔离来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本研究因样本量少且来自单一医院,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未来可加大样本量或者对于不同地域、不同医院的患者进行研究,也可与质性研究相结合,以丰富和拓展研究结果。4参考文献1 BUDNER S.Intolerance of ambiguity as a personality variableJ.J Pers,1962(30):29-50.2 Mishel M H.Uncertainty in illnessJ.Image J Nurs Sch,1988,20(4):225-232.3 宁艳娇,万紫旭,侯福军,等.冠心病患者疾病不

    29、确定感现状的研究进展 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24):2230-2233.4 张硕,陈功.中国城市老年人社会隔离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 J.人口学刊,2015,37(4):66-76.5 周鼒,马佳平,郝世超,等.中老年人社会隔离与脑卒中发病的关系 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2):3027-3029.6 马佳平.中国中老年人社会隔离、抑郁与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因果关系研究 D.厦门:厦门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2016.7 连至炜,李晋磊,金平阅,等.社交网络与城市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病的关联 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20,28(8):563-566.8 XIA N,LI H

    30、.Loneliness,Social Isolation,and Cardiovascular HealthJ.Antioxid Redox Signal,2018,28(9):837-851.9 LEIGH-HUNT N,BAGGULEY D,BASH K,et al.An overview of systematic reviews on the public health consequences of social isolation and lonelinessJ.Public 1766Nursing Practice and Research,Jun.2023,Vol.20,No.

    31、12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6月第20卷第12期Health,2017(152):157-171.10 LARA E,CABALLERO F F,RICO-URIBE L A,et al.Are loneliness and social isolation associated with cognitive decline?J.Int J Geriatr Psychiatry,2019,34(11):1613-1622.11 李星茹,周甜甜,毕蒙蒙.颅内动脉瘤患者焦虑及抑郁评估工具研究进展 J.实用临床医学,2020,21(10):97-101.12 柳玉霞,袁娜.老年白内障患者疾病不确定

    32、感与其焦虑、抑郁及病情的关系 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2,49(1):127-129.13 姜果,司文腾.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前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水平的关系 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1,48(6):1053-1056.14 王彬,阮丽娟,马景丹,等.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配偶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J.全科护理,2021,19(19):2704-2706.15 丁雪辰,周同,张润竹,等.儿童社交回避行为:成因、测量方式及适应功能 J.心理科学,2019,42(3):604-611.16 RAPEE R M,HEIMBERG R G.A cognitive-behavio

    33、ral model of anxiety in social phobiaJ.Behav Res Ther,1997,35(8):741-756.17 袁野,黄睿智,姜素华,等.越焦虑越回避:孤独感、信任感的中介作用与幸福感的调节作用 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21,51(10):852-856.18 庄前玲,陆锦华,杜建刚.苏州社区糖尿病前期人群疾病不确定感和应对方式调查 J.重庆医学,2016,45(11):1551-1553.19 张斌蓉,童宇平.SBAR 沟通模式改善急诊留观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及焦虑的效果 J.护理研究,2022,36(23):4281-4286.20 赵迪,王爱敏,赵梦

    34、璐,等.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研究进展 J.护理学杂志,2019,34(23):90-94.21 李广智.焦虑障碍 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197.22 夏碧芸,余嘉铭,吴霄芸.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老年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J.老年医学与保健,2022,28(6):1272-1277.23 DICKERSON K J.Prognostic uncertainty in multiple sclerosis:A concept analysisJ.J Clin Nurs,2023,32(3-4):633-642.24 JIA Z,DONG X,SONG S,et a

    35、l.Physical,Emotional,Medical,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of Patients With NMOSD:A Cross-Sectional Survey of 123 Cases From a Single Center in North ChinaJ.Front Neurol,2021(12):737564.25 BEEKMAN J,KEISLER A,PEDRAZA O,et al.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Patient experience and quality of lifeJ.N

    36、eurol Neuroimmunol Neuroinflamm,2019,6(4):e580.26 LIAO H,FAN P,RUAN H,et al.Experiences of social isolation among patients with 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 in China:A qualitative studyJ.Mult Scler Relat Disord,2022(60):103711.27 ALEJOS M,VAZQUEZ-BOURGON J,SANTURTUN M,et al.Do patients dia

    37、gnosed with a neurological disease present increased risk of suicide?J.Neurologia(Engl Ed),2023,38(1):41-46.28 ELIASEN A,DALHOFF K P,HORWITZ H.Neurological diseases and risk of suicide attempt:a case-control studyJ.J Neurol,2018,265(6):1303-1309.29 FERNANDEZ V C,ALONSO N,MELAMUD L,et al.Psychiatric

    38、comorbidities and suicidality among patients with 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 in ArgentinaJ.Mult Scler Relat Disord,2018(19):40-43.30 FEINSTEIN A,PAVISIAN B.Multiple sclerosis and suicideJ.Mult Scler,2017,23(7):923-927.31 赵立明.视神经脊髓炎患者 5 年以上生存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D.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神经病学,2018.32 杨若澜,史明英,

    39、张奕玲.多发性硬化患者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0,40(10):2652-2660.33 陈伟荣.多发性硬化症的精神病症状的临床表现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6,24(10):38-39.34 刘园园.恶性血液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J.吉林医学,2022,43(2):562-564.35 秦丽丽,顾赛男,陈文瑶,等.中青年住院冠心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1,28(10):119-123.36 潘婷,董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影响因素及其护理对策分析 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1,28(9):42

    40、-44.37 曾倩文,尤冰,王芳芳.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黑龙江医学,2021,45(20):2239-2241.38 姚荣品.中青年脑卒中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J.全科护理,2021,19(22):3128-3130.39 常焕珍.早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前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15):2468-2470.40 KOBELT G,THOMPSON A,BERG J,et al.New insights into the burden and costs of multiple sclerosis in Europe

    41、J.Mult Scler,2017,23(8):1123-1136.41 陈伟,陈国良,郑景华,等.青光眼与白内障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焦虑和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9,40(12):1160-1164.42 魏雪,周利华,郑小燕,等.心脏外科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9,38(9):4208-4212.1767Nursing Practice and Research,Jun.2023,Vol.20,No.12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6月第20卷第12期43 LI T,CUI C,LI Y,et al.The im

    42、pacts of resilience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llness uncertainty and sleep quality among Chinese women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Clin Rheumatol,2020,39(5):1609-1616.44 王薇,俞臻梁,王丽娟,等.前列腺穿刺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护理与康复,2021,20(4):16-19.45 杨巧燕,韩梅,安莹.突发性聋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J.中国病案,2020,21(10):78-81.4

    43、6 张旭.炎症性肠病病人知觉压力、焦虑与睡眠质量的关系研究 J.全科护理,2022,20(10):1400-1403.47 杨军韦,梁杰,刘敬文,等.焦虑障碍、抑郁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及与焦虑、抑郁症状的相关性 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22,22(3):166-171.48 宋洁洁,张娟.宫颈癌住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关系 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9):33-35.49 王谊,陈亚梅.克罗恩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抑 郁 的 相 关 性 研 究 J.解 放 军 护 理 杂 志,2019,36(3):20-23.50 BALL T M,GUNAYDIN L

    44、A.Measuring maladaptive avoidance:from animal models to clinical anxietyJ.Neuropsychopharmacology,2022,47(5):978-986.2022-07-12 收稿(责任编辑肖向莉)【摘要】目的了解轮转护士心理韧性、组织支持感与沉浸体验的状况,并探究三者间的作用关系。方法2021 年 912 月抽取天津市 4 所三级甲等医院的 266 名轮转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心理韧性量表、组织支持感量表、工作沉浸量表和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进行调查,采用 Pearson 相关性分析心理韧性、组织支持感及沉浸体验间的相

    45、关性,应用 Amos 26.0 软件分析心理韧性在组织支持感与沉浸体验间的中介效应。结果轮转护士的心理韧性总分为 54.8818.64 分、组织支持感总分为 50.4419.93 分、沉浸体验总分为36.159.40 分;组织支持感与沉浸体验呈正相关(r=0.714,P0.01),心理韧性在组织支持感与沉浸体验间的部分中介作用为 0.302,占总效应的 37.92%。结论轮转护士的沉浸体验处于中等水平,心理韧性与组织支持感对沉浸体验均有正向预测作用,且心理韧性在组织支持感与沉浸体验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医院管理者应注重轮转护士心理韧性及组织支持感的提升,以提高其沉浸体验,促进护理职业发展。【关键词

    46、】心理韧性;组织支持感;沉浸体验;轮转护士;中介作用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9676.2023.12.006轮转护士心理韧性、组织支持感与沉浸体验现状及其相关性分析作者单位:300222天津市胸科医院薛媛媛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sense of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nd immersion experience of rotating nurses XUE Yuanyuan(Tianji

    47、n Chest Hospital,Tianjin,300222,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organizational support and immersion experience of rotating nurses,and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ree.Methods A total of 266 rotating nurses from 4 tertiary A-level hospitals in

    48、 Tianjin from September to December 2021,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of investigation.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scale,organizational support scale,work immersion scale and self-designed general information questionnaire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c

    49、orrelation between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organizational support and immersion experience,Amos 26.0 software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mesomeric eff ect o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between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nd immersion experience.Results The total score o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of rotation

    50、 nurses was 54.8818.64 points,the total score of organizational support was 50.4419.93 points,and the total score of immersion experience was 36.159.40 points.The sense of organizational support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immersion experience(r=0.714,P0.01).The partial mediating effect of psy


    注意事项

    本文(社会隔离在视神经脊髓炎与多...定感与特质焦虑间的中介作用_李芳芳.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