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GB 18664-2002-T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pdf

    • 资源ID:357183       资源大小:1.39MB        全文页数:4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Fis****915】。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Fis****91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B 18664-2002-T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pdf

    1、I C S 1 3.3 4 0.3 0C 7 3 G 黝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c B/T 1 8 6 6 4-2 0 0 2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S e l e c t i on,u s e a n d m a i n t e n a n c e of r e s pi r a t or y pr ot e c t i v e e q u i pm e n t2 0 0 2 一 0 3 一 1 2发布2 0 0 2 一 1 0 一 0 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发 布Gs/T 1 8 6 6 4-2 0 0 2目次一 u A

    2、I A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一13.1 术语和定义 13.2 缩略语 、,、,、,“,、,.、,、44 呼吸防护用品的 选择 .44.1 一般原则 .44.2 根据有害环境选择 .44.3 根据作业状况选择 。,一 74.4 根据作业人员选择 。85 呼吸防护用品的使用 、,“”二85.1 一般原则 。85.2 I D L H环境下呼吸防护用品的使用 。95.3 低温环境下呼吸防护用品的使用 .95.4 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过滤元件的更换 。95.5 供气式呼吸防护用品的使用 。,96 呼吸防护用品的维护 、,、,.,.,.、,.1 06.1 呼吸防护

    3、用品的 检查与保养 1 06.2 呼吸防护用品的清 洗与消毒 。“二“1 06.3 呼吸防护用品的 储存 二“1 07 呼吸保护计划 。1 07.1 一般原则 。一1 07.2 呼吸保护计划内容 .,.1 07.3 呼吸保护培训内 容 。1 1附录A(资料性附录)有害环境评价需要考虑的因素 1 2附录B(规范性附录)I D L H浓度 二“1 3附录C(资料性附录)有毒气体和蒸气的警示性 2 5附录D(资料性附录)呼吸防护用品选择举例 .2 6附录E(资料性附录)适合性检验 .2 8附录F(资料性附录)对呼吸防护用品使用能力的医学评价 ,3 3附录G(规范性附录)佩戴气密性检查.3 4附录 H

    4、(资料性附录)呼吸保护计划检查方法 。3 5参考文献 3 7图1 呼吸防护用品 选择程序.5表 1 呼吸防护用品分类,.二 二 二 二 二 二5表2 各类呼吸防护用品的A P F .二 二6表3根据 有 害 环 境 选 择呼 吸 防 护 用品 ,二”“7(3 B/T 1 8 6 6 4-2 0 0 2前言 本标准与G B/T 1 1 6 5 1-1 9 8 9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对呼吸防护用品选用原则与要求的规定相符合,并具体规定了选择、使用和维护呼吸防护用品的方法。本标准附录 B和附录G是规范性附录,附录A、附录C、附录D、附录 E、附录F和附录H都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

    5、管理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3 M 中国有限公司、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防化研究院。本标准 主要起草人:姚红、佘 启元、丁松涛、李小 银、刘江歌、奈芳、黎钦华。GB/T 1 8 6 6 4-2 0 0 2引言 我国现行呼吸防护用品的标准都是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实践证明,只有以上标准还不能保证呼吸防护用品发挥有效的防护作用,制定我国的呼吸防护用品选择、使用与维护标准很有必要。国际标准化组织(I S O)目前尚无同类标准。本标准以我国现有呼吸防护用品的技术条件标准为基础,结合我国现有产品使用特点,参考了英国标准 B S 4 2 7 5:1 9 9 7

    6、 执行有效呼吸保护器计划指南、美国A NS I Z 8 8.2-1 9 9 2美国呼吸防护标准、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O S H A)2 9 C F R1 9 1 0.1 3 4.1 9 9 8呼吸防护标准、澳大利亚/新西兰标准 A S/NZ S 1 7 1 5:1 9 9 4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新加坡标准C P 7 4:1 9 9 8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实施细则等同类标准,兼顾了我国现有其他相关标准,并引用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NI OS H)1 9 9 0 年正式出版物 D HH S(NI O S H)P u b l i c a t io n No.9 0-1

    7、 1 7 N I O S H P O C K E T G UI D E T O C H E MI C A L HA R Z A RD S(NI O S H危险化学物质指南手册)中的立即威胁生命和 健康(I m m e d i a t e l y D a n g e r ou s t o L if e a nd H e a l t b,I D L H)浓度,作为选择呼吸防护用品 过程中确定有害环境危害程度的判据之一。GB/T 1 8 6 6 4-2 0 0 2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1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和维护的原则、方法与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为预防作业场所缺氧和空气

    8、污染物等对人体的危害所使用的呼吸防护用品。本标准不适用于水下作业、航空及医疗救护用呼吸设备。2规范性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 日 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 8 9 1-1 9 9 5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性能试验方法 G B 3 8 3 6.1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第 1 部分:通用要求 G B 3 8 3 6.2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防 爆电气设备 第2 部分:隔爆型

    9、 d G B 3 8 3 6.4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i;G B 8 9 5 8 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3术语、定义和缩 略语3.1 术语 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1 呼吸防护用品r e s p i r a t o r y p r ot e c t i v e e q u i p m e n t 防御缺氧空气和空气污染物进人呼吸道的防护用品。3.1.2 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 a i r-pu r i f y i n g r e s pi r a t or y pr ot e c t i v e e q u i pm e n t 能把吸人的作业环境

    10、空气通过净化部件的吸附、吸收、催化或过滤等作用,除去其中有害物质后作为气源的呼吸防护用品。G B/T 1 2 9 0 3-1 9 9 1,定义 4.1.1 13.1.3 自 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 s e l f-i n h a l a t i on a i r-pu r i f y i n g r e s pi r a t or y pr ot e c t i v e e q u i pm e n t 靠佩戴者呼吸克服部件阻力的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3.1.4 送风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 pow e r e d a i r-pu r i f y i n g r e s pi r a t or y p

    11、r ot e c t iv e e q u i pm e nt 靠动力(如电动风机或手动风机)克服部件阻力的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3.1.5 密合型面革 t i g h t-f i t t i n g f a c e pi e c e 能罩住鼻、口的与面部密合的面罩,或能罩住眼、鼻和口的与头面部密合的面罩。密合型面罩分半面罩和全面罩。3.1.6 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a t m o s p h e r e-s u p p l y i n g r e s p i r a t or y p r o t e c t i v e e q u i p m e n tGB/T 1 8 6 6 4-2 0 0 2

    12、 能使佩戴者呼吸器官与作业环境隔绝,靠本身携带的气源或者依靠导气管引人作业环境以外的洁净气源的呼吸防护用品。G B/T 1 2 9 0 3-1 9 9 1,定义 4.1.2 13.1.7 供气式呼吸防护用品 s u ppl i e d a i r r e s pi r a t or y pr ot e c t i v e e q u i pm e n t 佩戴者靠呼吸或借助机械力通过导气管引人清洁空气的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G B/T 1 2 9 0 3-1 9 9 1,定义 4.2.1.1 3.1.8 携气式呼吸防护用品 s e l f-c on t a i n e d b r e a t h

    13、 i ng a ppa r a t u s 佩戴者携带空气瓶、氧气瓶或生氧器等作为气源的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G B/T 1 2 9 0 3-1 9 9 1,定义 4.1.2.2 3.1.9 负压式呼吸防护用品n e g a t i v e-p r e s s u r e r e s p i r a t or y p r o t e c t i v e e q u i p m e n t 一种呼吸防护用品,使用者任一呼吸循环过程面罩内压力在吸气阶段均小于环境压力。G B 1 6 5 5 6-1 9 9 6,定义 3.2 13.1.1 0 正压式呼吸防护用品 pos i t i v e-pr e

    14、s s u r e r e s pi r a t or y pr ot e c t i v e e q u i pm e n t 一种呼吸防护用品,使用者任一呼吸循环过程面罩内压力均大于环境压力。G B 1 6 5 5 6-1 9 9 6,定义3.3 13.1.1 1 开放型面录 l oos e-f i t t i n g f a c e pi e c e 应用于正压式呼吸防护用品的送气导人装置,只罩住眼、鼻和口,与脸形成部分密合。3.1.1 2 送气头革h oo d 应用于正压式呼吸防护用品的送气导人装置,能完全罩住头、眼、鼻、口至颈部,也可罩住部分肩或与防护服连用。3.1.1 3 逃生型呼

    15、吸防 护用品 e s c a pe t y pe r e s pi r a t or y pr ot e c t i v e e q u i pm e n t 只用于在紧急情况下从有害环境逃生的呼吸防护用品。3.1.1 4 空气污染物 a i r b or n e c on t a m i n a n t 正常空气中本不存在的、或浓度超过其在正常空气中浓度范围的任何气态或颗粒状物质。3.1.1 5 颗粒物pa r t i c l e 气 溶 胶a e r os ol 悬浮在空气中的固态、液态或固态与液态的颗粒状物质,如粉尘、烟、雾和微生物。3.1.1 6 粉尘d u s t 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

    16、固体颗粒,一般由固体物料受机械力作用破碎而产生。3.1.1 7 烟f u m e 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固体颗粒,一般由气体或蒸气冷凝产生,粒度通常小于粉尘。Gs/T 1 8 6 6 4-2 0 0 23.1.1 8 葬mi s t 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液滴。3.1.1 9 低沸点有机化合物 l ow b oi l in g poi n t or g a n i c c om pou nd 沸点低于6 5 的有机化合物。3.1.2 0 有害 环境 h a z a r d ou s a t m os ph e r e 缺氧的或空气污染物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规定的空气环境。3.1.2 1 立即威胁生

    17、命和健康浓度i m m e d i a t e l y d a n g e r o u s t o l i f e or h e a l t h c on c e n t r a t i o n 有害环境中空气污染物浓度达到某种危险水平,如可致命,或可永久损害健康,或可使人立即丧失逃生能力。3.1.2 2 过滋元件f i l t e r e l e m e n t 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使用的,可滤除吸人空气中有害物质的过滤材料或过滤组件。示例:滤毒罐(滤毒盒)、滤尘盒、滤料等。3.1.2 3 失效指示器e n d-o f-s e r v i c e-l i f e in d i c a t o

    18、r 警告使用者呼吸防护接近失效的系统。3.1.2 4 佩截气密性检查f a c e-s e a l c h e c k 由 呼吸防护用品使用者自 己进行的 一种简便密合性检查方法,用以确保密合型面罩 佩戴位置正确。3.1.2 5 适合性检验f i t t e s t 检验某类密合型面罩对具体使用者适合程度的方法。适合性检验分定性适合性检验和定量适合性检验。3.1.2 6 定性适合性检验 q u a l i t a t i v e f i t t e s t 根据受检者对检验剂的感觉,得出合格或不合格结果的适合性检验。3.1.2 7 定,适合性检验q u a n t it a t i v e f

    19、 i t t e s t 不依赖受检者对检验剂的感觉,得出量化的适合因数检验结果的适合性检验。3.1.2 8 适合因数f i t f a c t o r 呼吸防护用品定量适合性检验的直接结果,即在人佩戴呼吸防护用品模拟作业活动过程中,定量测量呼吸防护用品外部检验剂浓度与漏人内部的浓度的比值。3.1.2 9 指定防 护因数 a s s i g n e d pr ot e c t i on f a c t or 一种或一类适宜功能的呼吸防护用品,在适合使用者佩戴且正确使用的前提下,预期能将空气污染物浓度降低的倍数。3GB/T 1 8 6 6 4-2 0 0 23.1.3 0 危害因 数 h a z

    20、 a r d f a c t or 空气污染物浓度与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规定的浓度限值的比值,取整数。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AP F 指定防护因数 工 D L H 立即威胁生命和 健康 S C B A携气式呼吸防护用品4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4.1一般原 则4.1.1 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任何人都不应暴露在能够或可能危害健康的空气环境中。4.1.2 应根据国家有关的职业卫生标准,对作业中的空气环境进行评价(评价中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参见附录 A),识别有害环境性质,判定危害程度。4.1.3 应首先考虑采取工程措施控制有害环境的可能性。若工程控制措施因各种原因无法实施,或无法完全消除有害环

    21、境,以及在工程控制措施未生效期间,应根据本标准 4.2,4.3 和 4.4的规定选择适合的呼吸防护用品。呼吸防护用品分类见表 1。选择程序见图 I.4.1.4 应选择国家认可的、符合标准要求的呼吸防护用品。4.1.5 选择呼吸防护用品时也应参照使用说明书的技术规定,符合其适用条件。4.1.6 若需要使用呼吸防护用品预防有害环境的危害,用人单位应建立并实施规范的呼吸保护计划。4.2根据有 害环境选择4.2.1 识别有害环境性质 应识别作业中的有害环境,了解以下情况:a)是否能够识别有 害环 境;b)是否缺氧及氧气浓度值;c)是否存在空气污染物及其浓度;d)空气污染物存在形态,是颗粒物、气体或蒸气

    22、,还是它们的组合,并进一步 了解以下情况:1)若是颗粒物,应了解是固态还是液态,其沸点和蒸气压,在作业温度下是否明显挥发,是否 具有放射性,是否为油性,可能的分散度,是否有职业卫生标准,是否有 I D L H浓度(见附 录 B),是否还可经皮肤吸收,是否对皮肤致敏,是否刺激或腐蚀皮肤和眼睛等;2)若是气体或蒸气,应了解是否具有明显气味或刺激性等警示性(参见附录C),是否有职业 卫生标准,是否有 I D L H浓度(见附录B),是否还可经皮肤吸收,是否对皮肤致敏,是否刺 激或腐蚀皮肤和眼睛等。4.2.2 判定危害程度 按照下述方法判定危害程度:a)如果有害环境性质未知,应作为 I D L H环境

    23、;b)如果缺氧,或无法确定是否缺氧,应作为I D L H环境;c)如果空气污染物浓度未知、达到或超过 I D L H浓度,应作为I D L H环境;d)若空气污染物浓度未超过 I D L H浓度,应根据国家有关的职业卫生标准规定浓度按式(1)确定 危害因数;若同时存在一种以上的空气污染物,应分别计算每种空气污染物的危害因数,取数 值最大的作为危害因数。GB/T 1 8 6 6 4-2 0 0 2危 害因数=空气 污染物浓度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规 定浓度.(1)表 1呼吸防护用品分类过 滤 式隔 绝 式自吸过滤式送 风 过 滤 式供 气 式携 气 式正 压 式负压式正 压 式负压式半面罩全 面 罩识

    24、别有 害环境(4.2.1)否(4.2.2 a)有害环境性 质 是 否 已 知?否(4.2.2 b)Oz-1 8%?空 气污染物是否存 在?否(4.2.2 c)浓度是否 已 知?无而使用呼吸防护 用 品是(4.2.2.)浓度-IID L H浓度?危害因数 1?(4.2.2 d)I D L H环境应迭择:a)配全 面 翠的正压式 S C B A;b)在配备适合的辅助进生型呼吸防护用品 前 提下,配全面罩或密合型头翠的正 压 供 气式呼吸防护用品(4.2.3.1)非I D L H 环境应 选 择 指定防护因数大于危害因数的呼 吸防护用品(4.2.3.2和 表2)根据空气污染物种 类选择(4.2.4

    25、和表 3)选择适合作业 状况特点的呼吸防 护用品(4.3)选择 适合作业人员特点的呼 吸防护用品(4.4)使用 适合的呼吸防护 用品 5)图 1 呼吸 防护 用品选择程序G B/T 1 8 6 6 4-2 0 0 24.2.3 根据危害程度选择呼吸防护用品4.2.3.1 I D L H环境的防护 适用于 I D L H环境的呼吸防护用品是:a)配全面罩的正压式S C B A;b)在配备适合的辅助逃生型呼吸防护用品前提下,配全面罩或送气头罩的正压供气式呼吸防护 用品。注:辅助逃生型呼吸防护用品应适合I D L H环境性质。例如:在有害环境性质未知、是否缺氧未知及缺氧环境下,选 择的辅助逃生型呼吸

    26、防护用品应为携气式,不允许使用过滤式;在不缺氧、但空气污染物浓度超过I D L H浓度 的环境下,选择的辅助逃生型呼吸防护用品可以是携气式,也可以是过滤式,但应适合该空气污染物种类及其 浓度水平.4.2-3.2 非I D L H环境的防护 应洗择 A P F大于危害因数的呼吸防护用品。各类呼吸防护用品的AP F见表 2.表 2 各类呼吸防护用品的A P F呼吸防护用品类型面 罩 类 型正 压 式负压式自吸过滤式半 面 翠不 适 用1 01 0 0全面罩送风过滤式半 面 翠5 0不适用全 面 罩 2 0 0-2 0 0-1 0 0 01 01 0 0全 面 罩4.2.4 根据空气污染物种类选择呼

    27、吸防护用品4.2.4.1颗粒物的防护 可选择隔绝式或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见表 3)。若选择过滤式,应注意以下几点:a)防尘口罩不适合挥发性颗粒物的防护,应选择能够同时过滤颗粒物及其挥发气体的呼吸防 护 用品;b)应根据颗粒物的分散度选择适合的防尘口罩;c)若颗粒物为液态或具有油性,应选择有适合过滤元件的呼吸防护用品;d)若颗粒物具有放射性,应选择过滤效率为最高等级的防尘口罩。4.2-4.2 有毒气体和蒸气的防护 可选择隔绝式或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见表 3)。若选择过滤式,应注意以下几点:a)应根据有毒气体和蒸气种类选择适用的过滤元件,对现行标准中未包括的过滤元件种类,应根 据呼吸防护用品生产者

    28、提供的使用说明选择;b)对于没有警示性或警示性很差的有毒气体或蒸气,应优先选择有失效指示器的呼吸防护用品 或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c B/T 1 8 6 6 4-2 0 0 24.2-4.3 顺粒物、有毒气体或蒸气同时防护 可选择隔绝式或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见表 3)。若选择过滤式,应选择有效过滤元件或过滤元件组合。表 3根据有 害环境 选择呼吸防护用 品4.3 根据作业状况选择 在符合本标准 4.2 规定的基础上,还应考虑作业状况的不同特点:a)若空气污染物同时刺激眼睛或皮肤,或可经皮肤吸收,或对皮肤有腐蚀性,应选择全面罩,并采G B/T 1 8 6 6 4-2 0 0 2 取防护措施保护其他

    29、裸露皮肤;选择的呼吸防护用品应与其他个人防护用品相兼容;b)若作业中存在可以预见的紧急危险情况,应根据危险的性质选择适用的逃生型呼吸防护用 品,或根据本标准 4.2.3.1 规定选择呼吸防护用品;c)若有害环境为爆炸性环境,选择的呼吸防护用品应符合G B 3 8 3 6.1,G B 3 8 3 6.2 和G B 3 8 3 6.4 的规定;若选择 S C B A,应选择空气呼吸器,不允许选择氧气呼吸器;d)若选择供气式呼吸防护用品,应注意作业地点与气源之间的距离、空气导管对现场其他作业人 员的妨碍、供气管路被损坏或被切断等问题,并采取可能的预防措施;e)若现场存在高温、低温或高湿,或存在有机溶

    30、剂及其他腐蚀性物质,应选择耐高温、耐低温或耐 腐蚀的呼吸防护用品,或选择能调节温度、湿度的供气式呼吸防护用品;f)若作业强度较大,或作业时间较长,应选择呼吸负荷较低的呼吸防护用品,如供气式或送风过 滤式呼吸防护用品;9)若有清楚视觉的需求,应选择视野较好的呼吸防护用品;h)若有语言交流的需求,应选择有适宜通话功能的呼吸防护用品。4.4 根据作业人员选择4.4.,头面部特征 选用半面罩或全面罩时应注意:a)若呼吸防护用品生产者或经销者能向使用者提供适合性检验,可帮助使用者选择适合的密合 型面罩,适合性检验方法参见附录 E;b)胡须或过长的头发会影响面罩与面部之间的密合性,使用者应预先刮净胡须,避

    31、免将头发夹 在面罩与面部皮肤之间;c)应考虑使用者面部特征,若因疤痕、凹陷的太阳穴、非常突出的颧骨、皮肤褶皱、鼻畸形等影响 面部与面罩的密合时,应选择与面部特征无关的面罩。4.4.2 舒适性 应评价作业环境,确定作业人员是否将承受物理因素(如高温)的不良影响,选择能够减轻这种不良影响、佩戴舒适的呼吸防护用品,如选择有降温功能的供气式呼吸防护用品。4.4.3 视 力矫正 视力矫正眼镜不应影响呼吸防护用品与面部的密合性。若呼吸防护用品提供使用矫正镜片的结构部件,应选用适合的视力矫正镜片,并按照使用说明书要求操作使用4.4.4 不适合使用呼吸防护用品的身体状况 应征求工业卫生医师的建议,对有心肺系统

    32、病史、对狭小空间和呼吸负荷存在严重心理应激反应的人员,应考虑其使用呼吸防护用品的能力。对呼吸防护用品使用能力的医学评价方法参见附录F o5呼吸防护用品的使 用5.1一般原则5.1.1 任何呼吸防护用品的防护功能都是有限的,应让使用者了解所使用的呼吸防护用品的局限性。5.1.2 使用任何一种呼吸防护用品都应仔细阅读产品使用说明,并严格按要求使用。5.1.3 应向所有使用人员提供呼吸防护用品使用方法培训。在必须配备逃生型呼吸防护用品的作业场所内的有关作业人员和其他进人人员,应接受逃生型呼吸防护用品使用方法培训。S C B A应限于受过专门培训的人员使用。5.1.4 使用前应检查呼吸防护用品的完整性

    33、、过滤元件的适用性、电池电量、气瓶储气量等,消除不符合有关规定的现象后才允许使用。5.1.5 进人有害环境前,应先佩戴好呼吸防护用品。对于密合型面罩,使用者应做佩戴气密性检查,以GB/T 1 8 6 6 4-2 0 0 2确认密合。佩戴气密性检查方法见附录G,5.1.6 在有害环境作业的人员应始终佩戴呼吸防护用品。5.1.7 不允许单独使用逃生型呼吸防护用品进入有害环境,只允许从中离开。5.1.8 当使用中感到异味、咳嗽、刺激、恶心等不适症状时,应立即离开有害环境,并应检查呼吸防护用品,确定并排除故障后方可重新进人有害环境;若无故障存在,应更换有效的过滤元件。5.1.9 若呼吸防护用品同时使用

    34、数个过滤元件,如双过滤盒,应同时更换。5.1.1 0 若新过滤元件在某种场合迅速失效,应重新评价所选过滤元件的适用性。5.1.1 1 除通用部件外,在未得到呼吸防护用品生产者认可的前提下,不应将不同品牌的呼吸防护用品部件拼装或组合使用。5.1.1 2 应对所有使用呼吸防护用品的人员进行定期体检,定期评价其使用呼吸防护用品的能力。评价方法参见附录F,5.2 I D L H环境下呼吸防护用品的使用5.2.1 在缺氧危险作业中使用呼吸防护用品应符合 G B 8 9 5 8 的规定。5.2.2 在空间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由两人同时进人 I D L H环境作业,并应配安全带和救生索;在I D L H区

    35、 域外应至少留 一人与进人人员保持有效联系,并应配备救生和急救设备。5.3 低温环境下呼吸防护用品的使用53.1 全面罩镜片应具有防雾或防霜的能力。5.3.2 供气式呼吸防护用品或 S C B A使用的压缩空气或氧气应干燥。5.3.3 使用 S C B A的人员应了解低温环境下的操作注意事项。5.4 过浦式呼吸防护用品过滤元件的更换5.4.1 防尘过滤元件的更换 防尘过滤元件的使用寿命受颗粒物浓度、使用者呼吸频率、过滤元件规格及环境条件的影响。随颖粒物在过滤元件上的富集,呼吸阻力将逐渐增加以致不能使用。当下述情况出现时,应更换过滤元件:a)使用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人员感觉呼吸阻力明显增加时;

    36、b)使用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防护用品人员确认电池电量正常,而送风量低于生产者规定的 最低限值时;c)使用手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防护用品人员感觉送风阻力明显增加时。5.4.2 防毒过滤元件的更换 防毒过滤元件的使用寿命受空气污染物种类及其浓度、使用者呼吸频率、环境温度和湿度条件等因素影响。一般按照下述方法确定防毒过滤元件的更换时间:a)当使用者感觉空气污染物味道或刺激性时,应立即更换;注:利用空气污染物气味或刺激性判断过滤元件失效具有局限性(参见附录c 0 b)对于常规作业,建议根据经验、实验数据或其他客观方法,确定过滤元件更换时间表,定期更 换;c)每次使用后记录使用时间,帮助确定更换时间;

    37、d)普通有机气体过滤元件对低沸点有机化合物的使用寿命通常会缩短,每次使用后应及时更换;对于其他有机化合物的防护,若两次使用时间相隔数 日或数周,重新使用时也应考虑更换。5.5 供 气式呼吸防护用 品的使用5.5.,使用前应检查供气气源质量,气源不应缺氧,空气污染物浓度不应超过国家有关的职业卫生标准或有关的供气空气质量标准。5.5.2 供气管接头不允许与作业场所其他气体导管接头通用。5.5.3 应避免供气管与作业现场其他移动物体相互干扰,不允许碾压供气管。G s/T 1 8 6 6 4-2 0 0 26呼吸防护用 品的维护6 门呼吸防护用品的检查与保养6.1.1 应按照呼吸防护用品使用说明书中有

    38、关内容和要求,由受过培训的人员实施检查和维护,对使用说明书未包括的内容,应向生产者或经销者咨询。6.1.2 应对呼吸防护用品做定期检查和维护。6.1.3 S C S A使用后应立即更换用完的或部分使用的气瓶或呼吸气体发生器,并更换其他过滤部件。更换气瓶时不允许将空气瓶和氧气瓶互换。6.1.4 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在具有相应压力容器检测资格的机构定期检测空气瓶或氧气瓶。6.1.5 应使用专用润滑剂润滑高压空气或氧气设备。6.1.6 不允许使用者自行重新装填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滤毒罐或滤毒盒内的吸附过滤材料,也不允许采取任何方法自行延长已经失效的过滤元件的使用寿命。6.2 呼吸防护用品的清洗与消毒6.

    39、2.1 个人专用的呼吸防护用品应定期清洗和消毒,非个人专用的每次使用后都应清洗和消毒。6.2.2 不允许清洗过滤元件。对可更换过滤元件的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清洗前应将过滤元件取下。6.2.3 清洗面罩时,应按使用说明书要求拆卸有关部件,使用软毛刷在温水中清洗,或在温水中加人适量中性洗涤剂清洗,清水冲洗干净后在清洁场所避日风干。6.2.4 若需使用广谱消毒剂消毒,在选用消毒剂时,特别是需要预防特殊病菌传播的情形,应先咨询呼吸防护用品生产者和工业卫生专家。应特别注意消毒剂生产者的使用说明,如稀释比例、温度和消毒时间等。6.3 呼吸防护用品的储存6.3.1 呼吸防护用品应保存在清洁、干燥、无油污、无

    40、阳光直射和无腐蚀性气体的地方。6.3.2 若呼吸防护用品不经常使用,建议将呼吸防护用品放人密封袋内储存。储存时应避免面罩变形。6.3.3 防毒过滤元件不应敞口储存。6.3.4 所有紧急情况和救援使用的呼吸防护用品应保持待用状态,并置于适宜储存、便于管理、取用方便的地方,不得随意变更存放地点。了 呼吸保护计划7.1 一般原则7.1.1 为确保本标准的各项要求得以准确实 施,用人单位应建立并实施规范的呼吸保护计划,将呼吸防护用品的选购、使用和维护作为用人单位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书面记录计划实施情况。7.1.2 用人单位内应由一名主管人员负责呼吸保护计划,该主管人员应接受过适当培训,具有管理和

    41、有效执行该计划的相应知识和职责。7.1.3 当作业条件的变化有可能影响呼吸防护用品的使用时,应及时调整呼吸保护计划。7.1.4 应定期对呼吸保护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根据检查情况对呼吸保护计划做相应调整。呼吸保护计划检查方法参见附录H,7.2 呼吸保护计划内容 呼吸保护计划内容应包括:a)用人单位内呼吸保护计划责任人姓名和职责,执行计划相关部门的职责;b)依据本标准选择使用呼吸防护用品的程序;c)依据本标准选择具体类型呼吸防护用品的方法;d)对呼吸防护用品使用人员身体状况的医学评价,包括使用呼吸防护用品的能力、适合性、使用 前后的健康监 护等;G B/T 1 8 6 6 4-2 0 0 2 e

    42、)常规作业和在能够预见的紧急情况下发放与正确使用呼吸防护用品的方法和程序;f)检查、更换过滤元件的程序和方法,维修、清洗、消毒、储存和废弃呼吸防护用品的程序和方法;9)呼吸防护用品使用人员的定期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应符合本标准 7.3的规定;h)定期评价呼吸保护计划执行情况、效果和改进的程序。7.3 呼吸保护培训内容 呼吸保护培训内容应包括:a)有害环境的性质与危害程度,作业场所存在的空气污染物种类、性质及其对人体的危害;b)在作业场所采取的工程措施及其效果;c)作业人员呼吸保护的必要性;d)关于使用呼吸防护用品的法律和法规;e)选择特定功能或特定种类呼吸防护用品的原因;f)所选呼吸防

    43、护用品的功能、佩戴使用方法及其局限性;9)密合型面罩佩戴气密性的重要性和检查方法;h)呼吸防护用品或过滤元件更换时机的判定和更换方法;i)呼吸防护用品的检查、维护和储存方法;j)出现紧急情况时的处理方法及逃生型呼吸防护用品的使用。GB/T 1 8 6 6 4-2 0 0 2 附录A (资料性附录)有害环境评价需要考虑的因素对作业中的有害环境进行评价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见图A.l o是 否存在危害?酬 不 需 要*取 措 施实 施作业是否存在呼吸 危 害?对其它危害进行评价并 采 取 相 应 控 制 措施是否峡氧?空气污染物浓度是否超过 职业卫生标准?是否需要对危害进行工程控制?十 是实 施 工 程

    44、 控 制对工程控制 后 的 剩余危害进 行 评 价是否需要采取进一 步 控 制 措 施?实施和管 理控制措施 幸 是根 据本标准选用适合的呼吸防护用 品并 向 使 用 者 提供 培 训图 A.1 有害环境评价需要考虑的因素G B/T1 8 6 6 4 一2 0 0 2 附录B(规范性附录)I DL H 浓度 本附录提供的 I DI H浓度采纳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N 工 O S H)正式出版物 D H H SN o.9。1 1 7 版本的I D L H浓度,见表 B,1 表 B.I I DLH浓度序 号一、染 物 中 文 名 称 一 污染物英文名称一一I D L H一浓 度 一p P】1

    45、 飞 l ppm换算m 创m 3 系数卜 (Z O C)1 oI H 浓 度一一(2 O C、l 乙 醛1 oc e t a l d e h y d e,。c e t c a l d e h y d e1 0 0 0 0 lt 8 3一11 80 0 口21 乙 酸,醋 酸a c e t l c a c l d 一1 0 0 0 一一一 25 0 0l3一 乙 酸 配,醋 酸 醉a c e t l ca n 卜 y d r id e1 0 004 t 2 4.4 2 0 04丙 酮,阿 西通a Ce to fie2 0 0 0 02.4 211 沈 80 0。口乙腊,甲基氰a c e t on

    46、 l t r l l e,m e t h y lc y a n 胜d e 一4 0 00 一!6 8()。6四 嗅 乙烷a c e t y l e n e t e t r a b r om l d e,t e t r a b r omo e t h a n el 01 4.3 71 牛 07乙 烯 醛a c r o l e l n,a l l y la l d e h y d e51 O8丙烯腊,乙烯基睛a c r y l on l t r l l e,v l n y l c 丫 a n l d e弓 0 02.2 11 1 0 0g艾 氏 剂a l d r l n一 飞 0 01 O烯 丙

    47、醉a l l y la l c o h o l1 5 0一 2.4 2乙一_3 6 01 1烯 丙 基 氯 一3 1 8 _一 9 石()t 2缩水甘油烯丙醚a l l y lg l y c l d y le t h e r2 7 04.7 5上3 )01 3:一氨 基 毗 陡2 一 a rn l n op y r l d l n e刁3.9 12 0l斗氨alll ll l0 nla5 0 00.7 13 6 U1 石硫 酸 钱a mmo n l u ms u l f a ma t e5 0 0 0l6 乙 酸 戊 醋刀a m y!a c e t a t e4 0 00 一 5.生 1L2

    48、2以)(j1 7!乙 酸 仲 戊 醋,召 fa m y l己 c e t a t e尸 9 0 0 0一i一一 一 一一 一一 一一 5.41i_斗 9 0 0 0l8苯 胺_ 吧 一 b 一)一:1 0 0.l一38 73 9 0l9茵香胺(所有异构体)a n l s l d i n e(a l l l s(rne r s)5 O2 O锑及其化合物a n t l m on y吕且t s c(m p ou n d s(a s s b)8 O2 1蔡 基 硫 脉,安 妥A NT U,a 一 n a pl、t h y lt h l oc a r b a m l d e1 0 0艺 2砷 无机化合物

    49、,除砷化三氢)。r se nl c(e l me nt al&in rg a nl c oomlp o u n d s(e x c e P t a r s l n e)a sA s)!1 0 02 3砷化三氢,肿烷a I Slne 一 3.2、2 O2 4甲 基 谷 硫 磷,益 棉 磷a z l n ph os 一 n 飞 e t l l y l2 O2 5钡(可溶化合物)b a r l u m(5 o l u b l ec o mP o u n d s,a sB a)1 1 0 013G B/T1 8 6 6 4 一2 0 0 2表 B.1(续)序 号 污染物中文名称一污 染 物 英文 名

    50、称I D I H浓 度”p p 了 1 1l pp m 换算m g/m 3 系数“(2 0亡)I D L H浓度 m g 厂 m 3 (2 0 )2 6苯b e n z e n e3 0 0 03 t2 59 8 0 02 7过氧化(二)苯甲酞b e n z oy l P e r o x l d e7 0 0 02 8氯化节b e n z y lc h l(r l d elO5 2 66 32 9被及其化合物b e r y l l,u m乙,t s c om pou n d、(a、B e)lO3 O一 二 氟 化 硼b o r o nt r l 工 l u o r,d e1 0 0!12.8


    注意事项

    本文(GB 18664-2002-T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pdf)为本站上传会员【Fis****915】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