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2_T 2355-2022 综合交通建设试验检测用表编制规范(修).pdf

    • 资源ID:352730       资源大小:5.14MB        全文页数:5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Fis****915】。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Fis****91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DB32_T 2355-2022 综合交通建设试验检测用表编制规范(修).pdf

    1、ICS 93.080.01 CCS R 80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 32/T 23552022 代替 DB32/T 23552013 综合交通建设试验检测用表编制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preparation of test and detection table for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construction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报批稿)2022-09-06 发布 2022-10-06 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2、 基本规定.1 5 记录表的编制.2 6 检测类报告的编制.5 7 综合评价类报告的编制.8 8 页面及字体的编制.10 附录 A(资料性)试验检测记录表汇总.12 附录 B(资料性)记录表格式.50 附录 C(资料性)检测类报告格式.51 附录 D(资料性)综合评价类报告格式.5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32/T 23552013综合交通建设试验检测用表标准,与DB32/T 23552013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删除了“总则”(见 2013 年版的第 4 章);b

    3、)增加了“基本规定”(见第 4 章);c)更改了“记录表”的组成(见第 5 章,2013 版的 5.1);d)删除了“试验检测电子表格的功能”(见 2013 年版的第 6 章);e)更改了“检测类报告”的组成(见第 6 章,2013 版的 5.1);f)增加了“综合评价类报告的编制”(见第 7 章);g)增加了“页面及字体的编制”(见第 8 章);h)更改了“试验检测记录表汇总”(见附录 A,2013 版的附录 B);i)更改了“记录表格式”(见附录 B,2013 版的附录 A);j)更改了“检测类报告格式”(见附录 C,2013 版的附录 A);k)删除了“表格单元运算和函数”(见 2013

    4、 年版的附录 D);l)增加了“综合评价类报告格式”(见附录 D)。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设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宿迁市交通运输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亚楼、顾冕、唐晓俊、俞先江、王正、陈业平、秦永麟、王成、姚伟、张宁、张迎春、李林紫、郑华凯、王陈、倪丹、魏玮、孙振锋、冯梦溪、石嘉、谢强、刘俊、陈才智、杨晨、金涛涛、陆亚红、武坤、鲍臻、陆召全、陈令刚、顾小安、徐林林、顾曦辰、宋祥雷、王长春、郑青青。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13

    5、年首次发布为 DB32/T 23552013;本次为第一次修订。综合交通建设试验检测用表编制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综合交通建设试验检测记录表、检测类报告和综合评价类报告的编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综合交通建设工程(公路、水运、轨道、民航等)试验检测机构及工地试验室的试验检测记录表/报告的编制。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JT/T 8282019 公路试验检测数据报告编制导则 JT/T 11812018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

    6、检测等级管理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工地试验室 construction site laboratory 工程建设过程中为控制质量设立在工程现场的试验室。3.2 检测类报告 test report 以获得测试结果为目的,针对材料、构件、工程制品及实体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指标进行检测而出具的数据结果和检测结论。3.3 综合评价类报告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report 以获得新建及既有工程性质评价结果为目的,针对材料、构件、工程制品及实体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指标进行检测而出具的数据结果、检测结论和评价意见。4 基本规定 4.1 试验检测记录表

    7、/报告应内容齐全、数据真实、格式统一,具有可追溯性,宜采用信息化方式编制。4.2 试验检测记录表/报告除应满足本文件规定外,尚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等规定。5 记录表的编制 记录表应由标题、基本信息、检测数据、附加声明、落款五部分组成。每一个试验检测参数或试验方法可单独编制记录表,也可将多个参数编制于一个记录表中。记录表编制要求见表1,具体格式见附录B。表1 记录表编制要求 序号 组成部分 功能 编制项 编制要求 1 标题 位于记录表上方,用于表征其基本属性 记录表名称 位于标题部分第 2 行居中位置,应以最新的试验检测规范、规程所示试验检测项目、参数为依据,应采用“试验检测项

    8、目名称”+“参数名称”+“试验检测记录表”的形式命名,对多种测试方法、多种项目、多种参数等特殊情况,编制要求如下:a)当试验参数有多种测试方法可选择时,宜在记录表后将选用的测试方法以括号的形式加以标识,如:土的含水率试验检测记录表(烘干法);b)当同一项目(如水泥混凝土、砂浆)中具有不同检测对象时,宜按检测对象分别编制记录表,如:水泥混凝土稠度试验检测记录表、砂浆稠度试验检测记录表;c)当同一样品在一次试验中得到两个以上参数值时,记录表名称宜列出全部参数名称,并用顿号分隔,参数个数不宜大于 4,如: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试验检测记录表;d)当参数名称能明确地体现测试内容时,项目名

    9、称可省略,以“参数名称”+“试验检测记录表”为记录表名称,如:砂当量试验检测记录表 唯一性标识编码 用于管理记录表格式的编码应具有唯一性,与记录表名称同处一行,靠右对齐,由 9 位或 10 位字母和数字组成;当同一记录表中包含两个及两个以上参数时,其唯一性标识编码由各参数对应的唯一性标识编码顺序组成,两个及以上参数记录表的唯一性标识编码可分行输入;记录表唯一性标识编码由专业编码、领域编码、项目编码、参数编码、方法区分码组成,结构为 J ,各段位编码的编制要求如下:a)专业编码:由 3 位大写英文字母组成,第 1 位字母为 J,代表记录表,第 2、3 位字母用于区分专业类别,GL 代表公路工程专

    10、业,SY 代表水运工程专业,GD 代表轨道工程专业,MH 代表民航工程专业;b)领域编码:由 1 位大写英文字母组成。工程材料与制品的领域代码为 Q,工程实体与结构的领域代码为 P,工程环境及其他的领域代码为 Z;c)项目编码:由 2 位数字组成(见附录 A),如:土含水率试验检测记录表(烘干法)JGLQ01001a 中 01 代表土的项目编码;表1 记录表编制要求(续)序号 组成部分 功能 编制项 编制要求 1 标题 位于记录表上方,用于表征其基本属性 唯一性标识编码 d)参数编码:由 3 位数字组成(见附录 A),如:土含水率试验检测记录表(烘干法)JGLQ01001a 中 001 代表含

    11、水率参数编码;e)方法区分码:同一试验检测参数存在多种试验方法时,在参数代码后按顺序加小写英文字母 a、b、c以示区别。当 JT/T 11812018 中对方法未做明确规定时,可作为相同参数不同记录表格式的区分,如:水泥混凝土圆柱体轴心抗压强度试验检测记录表(JGLQ05005a)、水泥混凝土棱柱体轴心抗压强度试验检测记录表(JGLQ05005b)检测单位名称 位于标题部分第 3 行位置,靠左对齐,编制要求如下:a)检测机构应填写行业资质证书中的机构名称;b)工地试验室应填写备案文件上的工地试验室名称,应采用“母体试验检测机构名称”+“建设项目(标段)名称”+“工地试验室”记录编号 与检测单位

    12、名称同一行,靠右对齐,用于识别每份记录表;记录编号应具有唯一性,检测单位应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制定编号规则 页码 位于标题部分第 1 行位置,靠右对齐;应以“第页,共页”的形式表示,页码数字应采用阿拉伯数字填写 2 基本信息 位于标题部分之后,用于表征试验检测的基本信息 工程名称 应填写测试对象所属工程项目的名称,当涉及盲样时,可不填写 工程部位/用途 当涉及盲样时可不填写,编制要求如下:a)当可以明确被检对象在工程中的具体位置时,宜填写工程部位名称及起止桩号;b)当被检对象为独立结构物时,宜填写结构物及其构件名称、编号等信息;c)当材料的工程用途会影响检测依据、判定依据等信息的确定时,应填写

    13、其工程用途 样品信息 应包含来样时间、样品名称、样品编号、样品数量、样品状态、样品规格,宜包含制样情况和抽样情况。编制要求如下:a)来样时间应填写检测单位收到样品的日期,以“YYYY 年MM 月 DD 日”的形式表示;b)样品名称应规范准确;c)样品编号应由检测单位自行编制,用于区分每个独立样品的唯一性编号,当同一组包含多个样品时,应分别编号;d)样品数量宜按照试验规程规定的计量单位填写;e)样品状态应按照试验规程的要求准确描述样品的性状,如样品的状态、规格、颜色等;表1 记录表编制要求(续)序号 组成部分 功能 编制项 编制要求 2 基本信息 位于标题部分之后,用于表征试验检测的基本信息 样

    14、品信息 f)制样情况应描述制样方法及条件、养护条件、养护时间及依据等;g)抽样情况应描述抽样日期、抽取地点(包括简图、照片等)、抽样程序、抽样依据及抽样过程中可能影响检测结果解释的环境条件等 试验检测日期 当日完成的试验检测工作应填写当日日期;一日以上的试验检测工作应填写起止日期;日期以“YYYY 年 MM 月 DD 日”的形式表示 试验条件 应填写试验时的环境条件,如:试验的温度、相对湿度、照度、气压等环境条件的实测范围值;当环境条件影响试验检测结果分析计算时,应在试验检测数据部分准确记录 检测依据 应填写当次试验所依据的标准、规范、规程、作业指导书等技术文件的完整名称和代号;当技术文件为公

    15、开发布的,可只填写代号。必要时,还应填写技术文件的方法编号、章节号或条款等,如:JTG E432005 T 03051994,GB/T 13462011 第 7 章 判定依据 应填写出具检测结论所依据的标准、规范、规程、设计文件、产品质保书等技术文件的完整名称和代号;当技术文件为公开发布的,可只填写代号。必要时,还应填写技术文件的方法编号、章节号或条款等;当无判定依据或仅提供检测结果时,可填写“仅提供检测数据”主要仪器设备名称及编号 填写试验检测过程中主要的仪器设备名称及唯一性标识;主要仪器设备为参与结果分析计算的量值输出仪器、对结果有重要影响的配套设备名称 3 检测数据 位于基本信息 部 分

    16、 之后,用于填写采集的试验数据 原始观测数据 应包含获取试验结果所需的充分信息,编制要求如下:a)手工填写的原始观测数据应在现场如实、完整记录,如需修改,应杠改并在修改处签字;b)由仪器设备自动采集的检测数据、试验照片等电子数据,可打印签字后粘贴于记录表中或保存电子档,不需再次填写;c)自动化检测设备通过专用软件自动产生的原始电子数据可直接作为原始记录保存 数据处理过程与方法 应填写原始观测数据推导出试验结果的过程记录,宜包括计算公式、推导过程、数字修约等,必要时还应填写相应依据;检测单位应对所用软件的计算、推导程序进行确认,并留有记录 试验结果 应按照检测依据、判定依据的要求给出该项试验参数

    17、的测试结果 表1 记录表编制要求(续)序号 组成部分 功能 编制项 编制要求 4 附加声明 位于检测数据 部 分 之后,用于说明需要提醒和声明的事项 对试验检测的依据、方法、条件等偏离情况的声明 应根据记录内容编制;试验过程如有其他方见证,应有见证人签名 其他见证方签认 其他需要补充的事项 5 落款 位于附加声明 部 分 之后,用于表征记录表的签认信息 检测、记录、复核、日期 检测、记录及复核应签署实际承担相应工作人员的签名,签字人员的资格应持相关专业领域试验检测证书;对于采用信息化手段编制的记录表,可使用数字签名;日期为记录表的复核日期,以“YYYY 年 MM 月 DD 日”的形式表示 6

    18、检测类报告的编制 检测类报告应由标题、基本信息、检测对象属性、检测数据、备注/附加声明、落款六部分组成。检测类报告的编制要求见表2,具体格式见附录C。基本信息、检测对象属性的编制项可在表2所列项的基础上新增。表2 检测类报告编制要求 序号 组成部分 功能 编制项 编制要求 1 标题 位于检测类报告上方,用于表征其基本属性 报告名称 位于标题部分第 2 行居中位置,采用以下方式表述:a)由单一记录表导出的报告,应采用“试验检测项目名称”+“参数名称”+“试验检测报告”的形式命名,如:土击实试验检测报告。当参数包含多种检测方法时,检测方法应在报告名称的最后并加括号,如:路基压实度试验检测报告(环刀

    19、法);b)报告内容涵盖等级标准项目中全部参数时,以项目名称作为报告名称的组成部分,应采用“试验检测项目名称”+“试验检测报告”的形式命名,如: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报告;c)报告内容涵盖等级标准项目中部分参数时,所涉及参数可以按习惯或约定的方式加以描述,如物理力学性能、安装质量等,应采用“试验检测项目名称”+“习惯或约定的描述”+“试验检测报告”的形式命名,如:板式橡胶支座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检测报告;d)报告内容涵盖等级标准项目中部分参数时,所涉及参数无法以习惯或约定的方式加以描述时,应采用“试验检测项目名称”+“试验检测报告(一、二)”的形式命名,如:土工试验检测报告(一);表2 检测类报告编制要

    20、求(续)序号 组成部分 功能 编制项 编制要求 1 标题 位于检测类报告上方,用于表征其基本属性 报告名称 d)参数名称为配合比时,应采用“试验检测项目名称”+“配合比”+“设计报告”的形式命名,如: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e)检测单位出具的同一名称的试验检测报告的表式应一致 专用章 包含检验检测专用章、行业资质标识章、计量认证标志(CMA)等,具体要求如下:a)检验检测专用印章应端正地盖压在检测单位名称上。多页报告应加盖骑缝章;b)取得行业资质证书的检测机构应规范、合理地使用专用标识章,应在所出具报告首页右上角加盖专用标识章来源:JT/T 11812018,8.1.11;c)计量认证标志(

    21、CMA)应在报告首页的左上角盖章;d)当计量认证标志(CMA)、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认证标志(CAL)、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标志(CNAS)同时使用时,宜在报告首页左上方从左向右依次盖章 唯一性标识编码 用于管理报告格式的编码应具有唯一性,与报告名称同处一行,靠右对齐,由 10 位字母和数字组成;报告唯一性标识编码由专业编码、领域编码、项目编码、格式区分码、类型识别码组成,结构为 B F,各段位编码的编制要求如下:a)专业编码:由 3 位大写英文字母组成,第 1 位字母为 B,代表报告,第 2、3 位字母用于区分专业类别,GL 代表公路工程专业,SY 代表水运工程专业,GD 代表轨道工程专业

    22、,MH 代表民航工程专业;b)领域编码:由 1 位大写英文字母组成。工程材料与制品的代码为 Q,工程实体与结构的领域代码为 P,工程环境及其他的领域代码为 Z;c)项目编码:由 2 位数字组成(见附录 A),如:土含水率试验检测报告(烘干法)JGLQ01001a 中 01 代表土的项目编码;d)格式区分码:由 3 位数字组成,采用 001999 的形式,用于区分项目内各报告格式,由检测单位自行制定,如:土工试验检测报告(一),土工试验检测报告(二)的格式区分码分别用 001、002 表示;e)类型识别码:用 F 表示检测类报告 检测单位名称 位于标题部分第 3 行位置,靠左对齐,编制要求如下:

    23、a)检测机构应填写行业资质证书中的机构名称;b)工地试验室应填写备案文件上的工地试验室名称,应采用“母体试验检测机构名称”+“建设项目(标段)名称”+“工地试验室”的形式命名 表2 检测类报告编制要求(续)序号 组成部分 功能 编制项 编制要求 1 标题 位于检测类报告上方,用于表征其基本属性 报告编号 与检测单位名称同 1 行,靠右对齐,用于识别每份检测类报告;报告编号应具有唯一性,检测单位应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制定编号规则 页码 位于标题部分第 1 行位置,靠右对齐;应以“第页,共页”的形式表示;页码数字应采用阿拉伯数字填写 2 基本信息 位于标题部分之后,用于表征试验检测的基本信息 委托

    24、单位 应填写委托单位全称 工程名称 应填写测试对象所属工程项目的名称,当涉及盲样时,可不填写 工程部位/用途 当涉及盲样时可不填写,编制要求如下:a)当可以明确被检对象在工程中的具体位置时,宜填写工程部位名称及起止桩号;b)当被检对象为独立结构物时,宜填写结构物及其构件名称、编号等信息;c)当材料的工程用途会影响检测依据、判定依据等信息的确定时,应填写其工程用途 样品信息 应包含来样时间、样品名称、样品编号、样品数量、样品状态、样品规格。编制要求如下:a)来样时间应填写检测单位收到样品的日期,以“YYYY 年MM 月 DD 日”的形式表示;b)样品名称应规范准确;c)样品编号应由检测单位自行编

    25、制,用于区分每个独立样品的唯一性编号,当同一组包含多个样品时,应分别编号;d)样品数量宜按照检测规程规定的计量单位填写;e)样品状态应按照试验规程的要求准确描述样品的性状,如样品的结构、形状、规格、颜色等 检测依据 应填写当次试验所依据的标准、规范、规程、作业指导书等技术文件的完整名称和代号;当技术文件为公开发布的,可只填写代号。必要时,还应填写技术文件的方法编号、章节号或条款等,如:JTG E432005T 03051994,GB/T 13462011 第 7 章 判定依据 应填写出具检测结论所依据的标准、规范、规程、设计文件、产品质保书等技术文件的完整名称和代号;当技术文件为公开发布的,可

    26、只填写代号。必要时,还应填写技术文件的方法编号、章节号或条款等;当无判定依据或仅提供检测结果时,可填写“仅提供检测数据”主要仪器设备名称及编号 填写试验检测过程中主要的仪器设备名称及唯一性标识;主要仪器设备为参与结果分析计算的量值输出仪器、对结果有重要影响的配套设备名称 表2 检测类报告编制要求(续)序号 组成部分 功能 编制项 编制要求 3 检测对象 属性 位于基本信息 部 分 之后,用于被检对象、测试过程中有关技术信息的详细描述 基础资料 宜描述工程实体的基础技术参数,如设计参数、地质情况、成型工艺等 测试说明 宜包括检测时间、测试点位、测试路段、图片资料等,如对试验结果有影响时,还应说明

    27、试验后样品状态 制样情况 应描述制样方法及条件、养护条件、养护时间及依据等 抽检情况 应描述抽样日期、抽取地点(包括简图、照片等)、抽样程序、抽样依据及抽样过程中可能影响检测结果解释的环境条件等 4 检测数据 位于检测对象属性部分之后,用于填写检测类报告的试验数据 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指标、检测结果、检测结论等 检测结论应包含根据判定依据做出的符合或不符合的相关描述;当需要对检测对象质量进行判断时,还应包含结果判定信息;当无判定依据时,可将检测结果直接作为检测结论进行描述,如:土击实试验检测报告的检测结论为,“经检测,该土样的最大干密度为 1.85g/cm3,最佳含水率为 13.1%”5 备注

    28、/附加声明 位于检测数据 部 分 之后,用于说明需要提醒和声明的事项 对试验检测的依据、方法、条件等偏离情况的声明;对报告使用方式和责任的声明;报告出具方联系信息;其他需要补充说明的事项 应根据记录内容编制;试验过程如有其他方见证,应有见证人签名 6 落款 位于附加声明 部 分 之后,用于表征签署信息 检测、审核、批准、日期 检测、审核、批准应签署实际承担相应工作的人员姓名;签字人员的资格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审批人应经过授权;对于采用信息化手段编制的记录表,可使用数字签名;日期为报告的批准日期,以“YYYY 年 MM 月 DD 日”的形式表示 7 综合评价类报告的编制 综合评价类报告应

    29、由封面、扉页、目录、正文、附件五部分组成,其中目录、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删减。综合评价类报告的编制要求见表3,具体格式见附录D。表3 综合评价类报告各要素编制要求 序号 组成部分 编制项 编制要求 1 封面 报告名称 位于封面部分上部第 1 行居中位置,统一为“检测报告”,编制要求如下:a)应包含检测对象所属工程项目名称或所检测的工程产品名称;表3 综合评价类报告各要素编制要求(续)序号 组成部分 编制项 编制要求 1 封面 报告名称 b)报告内容涵盖等级标准项目中部分参数时,所涉及参数能以习惯或约定的方式加以描述,应采用“项目名称”+“习惯或约定的描述”+“检测类别”+“试验检测报告”的形式命

    30、名,如:高速路面技术状况评定试验检测报告;c)报告内容涵盖等级标准项目中部分参数时,所涉及参数无法以习惯或约定的方式加以描述,应采用“项目名称”+“检测类别”+“试验检测报告”的形式命名,如:高速公路交工验收试验检测报告;d)应包含检测类别,如:质量监督检测、竣交工验收、仲裁检测等 报告编号 位于封面部分报告名称下一行,居中对齐;报告编号应具有唯一性,检测单位应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制定编号规则 检测单位名称 位于封面部分下部分报告编号下一行位置,居中对齐;检测机构应填写行业资质证书中的机构名称 报告日期 位于封面部分下部检测单位名称下一行位置,居中对齐;日期为报告的批准日期,以“YYYY 年

    31、MM 月 DD 日”的形式表示 专用章 包含检验检测专用章、行业资质标识章、计量认证标志(CMA)等,具体要求如下:a)检验检测专用印章应端正地盖压在检测单位名称上。每页应加盖骑缝章;b)取得行业资质证书的检测机构应规范、合理地使用专用标识章,应在所出具报告首页右上角加盖专用标识章;c)计量认证标志(CMA)应在报告首页的左上角盖章;d)当计量认证标志(CMA)、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认证标志(CAL)、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标志(CNAS)同时使用时,宜在报告首页左上方从左向右依次盖章 2 扉页 签字页 应包含工程名称、项目负责人、项目参加人员、报告编写人、报告审核人、报告批准人,对于采用信息

    32、化手段编制的报告,可使用数字签名;报告应由试验检测师审批,审批人应是授权范围内持证试验检测师 注意事项 宜包含报告有效性规定、效力范围申明、使用要求、异议处理方式以及检测机构联系信息等 其他信息 宜包含报告编号、检测单位名称、资质证书编号、编制日期等信息 3 目录 标题、页码 按照“标题名称”+“页码”的方式编写。页码宜从正文首页开始设置,应用阿拉伯数字编排;涉及检测项目(参数)、分析评估内容较多时,目录应能清晰反应章节情况 4 正文 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描述信息应包括被检对象所属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及委托方的全称;被检对象状况信息,宜包括规格型号、设计等级、构造组成及相应设计情况、运营期间的工作状

    33、况、历次检测情况、维修加固情况及委托方要求的检测内容;工程概况信息应与检测合同、设计文件及现场实际情况一致;工程概况描述的信息应能与报告正文后续部分阐述的内容关联 表3 综合评价类报告各要素编制要求(续)序号 组成部分 编制项 编制要求 4 正文 检测依据 应按检测参数列出对应的检测标准、规范、规程、设计文件、委托合同、经审定的检测方案等文件名称 主要检测内容与方法 明确检测内容、检测参数、检测方法、抽检频率、抽样情况等;对于技术复杂的检测内容,宜包括检测技术方案的描述 主要检测仪器设备 列出主要仪器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管理编号、数量、量值溯源有效期等情况 主要检测人员 列出主要参加人员的姓

    34、名、职称、持证情况、在本项目中的岗位等基本信息 检测结论 检测数据分析 说明检测结果的统计整理、检测数据分析的基本理论或方法,并阐述利用实测数据进行推演计算的过程;宜包括推演计算结果与设计值、理论值、标准规范规定值、历史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必要时,可采用图表表达数据变化的趋势和规律 结论与分析评估 宜包括各检测结果与设计值、理论值、标准规范规定值、历史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结论及必要的原因分析评估。如需要,应给出各检测结果是否满足设计文件或评判标准要求的结论 有关建议 可根据检测分析评估、结论,提出项目在下一工序、运营阶段应采取的处置措施或注意事项等建议 5 附件 检测结果汇总表 当使用检测过程中

    35、采集的试验数据、照片等资料,对检测结论进行支撑和证明时,可将该类资料编入附件部分,如:高速公路路面单点弯沉、每百米平整度评定汇总表 8 页面及字体的编制 8.1 试验检测记录表 试验检测记录表按以下要求编制:a)出版文件应采用国际标准 A4 型纸(即:长 297mm 宽 210mm);b)横表页边距宜设置为:上 2.0cm、下 1.5cm、左 1.5cm、右 1.5cm;c)纵表页边距宜设置为:上 1.5cm、下 1.5cm、左 2.5cm、右 1.5cm;d)页眉、页脚宜设置为:0.5cm;e)表格外边框宜用 1.5 磅粗实线,内框宜用 0.5 磅细实线;f)试验检测记录表名称宜采用 16

    36、号宋体字加粗,其余内容宜采用 10 号宋体字。8.2 检测类报告 检测类报告按以下要求编制:a)出版文件应采用国际标准 A4 型纸(即:长 297mm 宽 210mm);b)横表页边距宜设置为:上 2.0cm、下 1.5cm、左 1.5cm、右 1.5cm;c)纵表页边距宜设置为:上 1.5cm、下 1.5cm、左 2.5cm、右 1.5cm;d)页眉、页脚宜设置为:0.5cm;e)表格外边框宜用 1.5 磅粗实线,内框宜用 0.5 磅细实线;f)检测类报告名称宜采用 16 号宋体字加粗,其余内容宜采用 10 号宋体字。8.3 综合评价类报告 综合评价类报告按以下要求编制:a)出版文件应采用国

    37、际标准 A4 型纸(即:长 297mm 宽 210mm);b)页眉、页脚宜设置为:1.75cm;c)页边距宜设置为:上 2.5cm、下 2.5cm、左 3.2cm、右 3.2cm;d)表格内外边框宜用 0.5 磅细实线;e)字体的编制要求见表 4。表4 文件中使用的字号和字体 组成部分 文字内容 字号和字体 封面 报告名称 二号宋体加粗“检测报告”初号宋体加粗 报告编号 四号宋体 单位名称 四号宋体加粗 日期 四号宋体加粗 扉页 报告名称 二号宋体加粗“检测报告”初号宋体加粗 表格固化部分 四号宋体 表格填充文字 小四号宋体 注意事项 五号宋体 目录“目录”二号宋体加粗 目录内容 小四号宋体加

    38、粗 正文 一级标题 四号宋体加粗 其他等级标题 小四号宋体加粗 正文文本 小四号宋体 数字、英文 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体 图编号、图题 五号宋体加粗 表编号、表题 五号宋体加粗 表格中的文字 五号宋体 表格中的数字 五号Times New Roman体 A A 附 录 A(资料性)试验检测记录表汇总 A.1 公路工程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记录表见表 A.1。表A.1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记录表 序号 试验检测项目 记录表名称 试验检测参数 记录表唯一性编号 备注 01 土 土含水率试验检测记录表(烘干法)含水率 JGLQ01001a 土含水率试验检测记录表(酒精燃烧法)JGLQ0100

    39、1b 土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环刀法)密度 JGLQ01002a 土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蜡封法)JGLQ01002b 土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灌水法)JGLQ01002c 土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灌砂法)JGLQ01002d 土比重、烧失量、有机质含量、酸碱度试验检测记录表 比重,烧失量,有机质含量,酸碱度 JGLQ01003 JGLQ01014 JGLQ01015 JGLQ01016 土颗粒分析试验检测记录表(筛分法)颗粒分析 JGLQ01004a 土颗粒分析试验检测记录表(密度计法)JGLQ01004b 土颗粒分析试验检测记录表(移液管法)JGLQ01004c 土界限含水率试验检测记录表(液限和

    40、塑限联合测定法)界限含水率 JGLQ01005a 土界限含水率试验检测记录表(缩限试验)JGLQ01005b 土稠度试验检测记录表 稠度 JGLQ01006 土击实试验检测记录表 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JGLQ01007 土承载比(CBR)试验检测记录表 承载比(CBR)JGLQ01008 粗粒土和巨粒土最大干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 粗粒土和巨粒土最大干密度 JGLQ01009 土回弹模量试验检测记录表(杠杆压力仪法)回弹模量 JGLQ01010a 土回弹模量试验检测记录表(强度仪法)JGLQ01010b 土固结试验检测记录表(标准固结试验)固结试验(压缩系数、压缩模量、压缩指数、固结

    41、系数)JGLQ01011a 土固结试验检测记录表(快速固结试验)JGLQ01011b 土内摩擦角、凝聚力试验检测记录表(直接剪切试验)内摩擦角,凝聚力 JGLQ01012a 土内摩擦角、凝聚力试验检测记录表(三轴压缩试验)JGLQ01012b 土膨胀性试验检测记录表(自由膨胀率试验)自由膨胀率 JGLQ01013a 表A.1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记录表(续)序号 试验检测项目 记录表名称 试验检测参数 记录表唯一性编号 备注 01 土 土膨胀性试验检测记录表(无荷载膨胀率试验)无荷载膨胀率 JGLQ01013b 土膨胀性试验检测记录表(有荷载膨胀率试验)有荷载膨胀率 JGLQ01013c 土膨胀性

    42、试验检测记录表(膨胀力试验)膨胀力 JGLQ01013d 土易溶盐总量试验检测记录表 易溶盐总量 JGLQ01017 砂的相对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 砂的相对密度 JGLQ01018 02 集料 粗集料筛分试验检测记录表(干筛法)颗粒组成 JGLQ02001a 粗集料筛分试验检测记录表(水筛法)JGLQ02001b 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检测记录表(网篮法)密度,吸水率 JGLQ02002a JGLQ02003a 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检测记录表(容量瓶法)JGLQ02002b JGLQ02003b 粗集料含水率试验检测记录表(烘干法)含水率 JGLQ02004a 粗集料含水率试验检测记录表(酒精

    43、燃烧法)JGLQ02004b 粗集料含泥量、泥块含量、压碎值试验检测记录表 含泥量,泥块含量,压碎值 JGLQ02005 JGLQ02006 JGLQ02009 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检测记录表(规准仪法)针片状颗粒含量 JGLQ02007a 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检测记录表(游标卡尺法)JGLQ02007b 粗集料坚固性、软弱颗粒含量试验检测记录表 坚固性,软弱颗粒含量 JGLQ02008 JGLQ02034 粗集料洛杉矶磨耗损失试验检测记录表 洛杉矶磨耗损失 JGLQ02010 粗集料磨光值试验检测记录表 磨光值 JGLQ02011 粗集料碱活性试验检测记录表(砂浆长度法)碱活性 JGLQ0201

    44、2a 细集料筛分试验检测记录表(干筛法)颗粒级配 JGLQ02013a 细集料筛分试验检测记录表(水筛法)JGLQ02013b 细集料密度、吸水率试验检测记录表(坍落筒法)密度,吸水率 JGLQ02014a JGLQ02015a 细集料表观密度、吸水率试验检测记录表(容量瓶法)JGLQ02014b JGLQ02015b 细集料含水率试验检测记录表(烘干法)含水率 JGLQ02016a 细集料含水率试验检测记录表(酒精燃烧法)JGLQ02016b 细集料含泥量、泥块含量、砂当量试验检测记录表 含泥量,泥块含量,砂当量 JGLQ02017 JGLQ02018 JGLQ02021 细集料坚固性、亚甲

    45、蓝值、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试验检测记录表 坚固性,亚甲蓝值,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JGLQ02019 JGLQ02022 JGLQ02036 细集料压碎指标、棱角性试验检测记录表 压碎指标,棱角性 JGLQ02020 JGLQ02024 细集料氯化物含量、贝壳含量试验检测记 氯化物含量,贝壳含量 JGLQ02023 表A.1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记录表(续)序号 试验检测项目 记录表名称 试验检测参数 记录表唯一性编号 备注 02 集料 录表 JGLQ02039 细集料碱活性试验检测记录表 碱活性 JGLQ02025 矿粉筛分、含水率试验检测记录表 颗粒级配,含水率 JGLQ02026 JGLQ020

    46、28 矿粉密度、亲水系数、加热安定性试验检测记录表 密度,亲水系数,加热安定性 JGLQ02027 JGLQ02029 JGLQ02031 03 岩石 岩石毛体积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量积法)毛体积密度 JGLQ03004a 岩石毛体积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水中称量法)JGLQ03004b 岩石毛体积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蜡封法)JGLQ03004c 岩石吸水率试验检测记录表(自由吸水法)吸水率 JGLQ03005a 岩石饱和吸水率试验检测记录表(真空抽气法)饱和吸水率 JGLQ03005b 岩石饱和吸水率试验检测记录表(煮沸法)JGLQ03005c 岩石抗冻性试验检测记录表 抗冻性 JGLQ030

    47、06 岩石坚固性试验检测记录表 坚固性 JGLQ03007 04 水泥 水泥密度、细度(筛析法)试验检测记录表 密度,细度 JGLQ04001 JGLQ04002a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检测记录表(勃氏法)细度 JGLQ04002b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标准法)、凝结时间、安定性(标准法)试验检测记录表 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 JGLQ04003a JGLQ04004 JGLQ04005a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代用法)、安定性(代用法)试验检测记录表 标准稠度用水量,安定性 JGLQ04003b JGLQ04005b 水泥胶砂强度、胶砂流动度试验检测记录表 胶砂强度,胶砂流动度 JGLQ

    48、04006 JGLQ04009 水泥氯离子含量(硫氰酸铵容量法)、氧化镁含量(EDTA 滴定差减法)试验检测记录表 氯离子含量,氧化镁含量 JGLQ04007a JGLQ04012b 水泥氯离子含量验检测记录表(磷酸蒸馏汞盐滴定法)氯离子含量 JGLQ04007b 水泥氧化镁含量试验检测记录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氧化镁含量 JGLQ04012a 水泥碱含量试验检测记录表(火焰光度法)碱含量 JGLQ04008a 水泥烧失量、三氧化硫含量(硫酸钡重量法)、不溶物含量试验检测记录表 烧失量,三氧化硫含量,不溶物含量 JGLQ04010 JGLQ04011a JGLQ04013 05 水泥混凝土、

    49、砂浆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坍落度仪法)、表观密度、坍落扩展度及扩展时间试验检测记录表 稠度,表观密度,坍落扩展度及扩展时间 JGLQ05001a JGLQ05002 JGLQ05021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稠度试验检测记录表(维勃仪法)稠度 JGLQ05001b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试验检测记录表 含气量 JGLQ05003 表A.1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记录表(续)序号 试验检测项目 记录表名称 试验检测参数 记录表唯一性编号 备注 05 水泥混凝土、砂浆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试验检测记录表 凝结时间 JGLQ05004 水泥混凝土圆柱体轴心抗压强度试验检测记录表 抗压强度 JGLQ0500

    50、5a 水泥混凝土棱柱体轴心抗压强度试验检测记录表 JGLQ05005b 水泥混凝土圆柱体抗压弹性模量试验检测记录表 抗压弹性模量 JGLQ05006a 水泥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弹性模量试验检测记录表 JGLQ05006b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检测记录表 抗弯拉强度 JGLQ05007 水泥混凝土抗渗性试验检测记录表 抗渗性 JGLQ05008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 配合比设计 JGLQ05009 水泥混凝土立方体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检测记录表 劈裂抗拉强度 JGLQ05010a 水泥混凝土圆柱体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检测记录表 JGLQ05010b 水泥混凝土、砂浆泌水率试验检测记录表 泌


    注意事项

    本文(DB32_T 2355-2022 综合交通建设试验检测用表编制规范(修).pdf)为本站上传会员【Fis****915】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