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11_T 557-2023 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348250       资源大小:313.10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VIP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Fis****915】。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Fis****91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DB11_T 557-2023 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程.pdf

    1、 ICS 93.160 CCS P 57 备案号:97850-2023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5572023 代替 DB11/T 5572008 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water-saving irrigation engineering of facility agriculture 2023-03-30 发布 2023-07-01 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1/T 5572023 I 目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基本规定.1 5 水源

    2、工程.2 6 技术参数.3 7 系统水力计算.6 8 施工与设备安装.10 9 验收与运行管理.12 附录 A(资料性)温室或大棚的管道布置示意图.13 DB11/T 557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11/T 5572008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程,与DB11/T 557200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更改了“范围”、“术语”的内容(见第 1 章、第 3 章,2008 年版的第 1 章和第 3 章);b)删除了“基本规定”中应按照北京市的有关规定实行招投

    3、标的规定(见 2008 年版的 4.3);c)更改了“基本规定”中地形图的比例、灌溉水质、自动控制系统的相关规定(见 4.4、4.6、4.7);d)删除了附录 A“水源论证与评价”的相关内容,增加了“水源论证”的相关规定(见 5.1,2008年版 5.1.1、附录 A);e)删除了“井房”的相关规定(见 2008 年版的 5.2.3);f)删除了“渠道”、“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相关内容(见 2008 年版的 5.3、5.4);g)调整了微灌工程的内容,调整为技术参数和系统水力计算(见第 6 章、第 7 章,2008 年版的第 6 章);h)增加了“技术参数”中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的土壤湿润比、作物

    4、耗水强度的参数(见 6.1.3、6.1.5);i)更改了“灌溉制度”的内容,将首先计算设计毛灌水定额修改为计算设计最大净灌水定额(见6.2.1、6.2.2、6.2.3,2008 年版的 6.2.4.1、6.2.4.2);j)增加了“设计流量”、“管道水力计算”的条款(见 7.3.1.1、7.3.1.2、7.3.2.1);k)更改了“管道局部水头损失”的计算公式(见 7.3.2.4,2008 年版的 6.2.6.2.3);l)增加了“应进行水锤压力验算”的相关规定(见 7.3.4.2);m)删除了“首部枢纽”中泵站设计的相关规定(见 2008 年版的 6.2.7.2);n)更改了“过滤器”的相关

    5、规定(见 7.3.5.2,2008 年版的 6.2.7.3);o)更改了“施肥(药)装置”的相关规定,增加了施肥装置选择的原则(见 7.3.5.3,2008 年版的 6.2.7.4);p)更改了“控制装置与镇墩”的相关规定(见 7.3.5.4,2008 年版的 6.2.7.5);q)增加了“管道水压试验”的条款(见 8.1.7);r)删除了“泵站施工与安装”的条款(见 2008 年版的 8.2.1);s)更改了“系统首部枢纽”的相关规定,增加过滤器安装位置的要求,增加施肥(药)安装的要求(见 8.2.1.1、8.2.2.2、8.2.2.5,2008 年版的 8.2.2、8.2.3);t)更改了

    6、“管道施工与安装”的条款(见 8.3.1.1,2008 年版的 8.3.1.1);u)更改了“阀门安装”、“连接件安装”的相关规定(见 8.3.2.1、8.3.2.2,2008 年版的 8.3.2.1、8.3.2.2);v)更改了“灌水器”的相关规定(见 8.4.1.2、8.4.2.1、8.4.3.4、8.4.3.5,2008 年版的 8.4.1.1、8.4.1.2、8.4.2.1);w)删除了“田间首部枢纽”的条款(见 2008 年版的 8.5.3);x)增加了“给水栓安装”的条款(见 8.4.4);y)增加了“系统试运行和工程验收”的相关规定(见 9.1、9.2);z)简化了“运行管理”的

    7、内容(见 9.3,2008 年版的第 9 章)。DB11/T 5572023 III 本文件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北京哲思瑞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节水用水管理事务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岳海英、杨胜利、綦中跃、胡潇怡、吉利娜、杨淑慧、张霓、安顺伟、岳焕芳、刘洪禄、尹玉冰、姜明辉、张丽娟、李薇、刘祥忠、李民、范海燕、原桂霞、张雪梅、孔令鑫、贾松涛、唐亚丽、王飞。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08 年首次发布为 DB11/T 5572008;本次为第一次修订。DB11/T 557

    8、2023 1 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的基本规定、水源工程、技术参数、系统水力计算、施工与设备安装、验收及运行管理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设施农业中的新建、改建和扩建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50485 微灌工程技术标准 SL 56 农村水利技术术语 SL 256 机井技术规范 DB11

    9、/T 289 农村机井用水表安装维护规程 DB11/T 556 节水灌溉工程运行管理规范 DB11/T 558 节水灌溉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DB11/T 722 节水灌溉工程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规范 DB11/T 1769 用水单位水计量与统计管理规范 DB11/T 2061 种植业节水灌溉管理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SL 5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设施农业 facility agriculture 在环境相对可控条件下,采用工程技术手段进行农作物高效生产的一种现代农业方式。注:主要形式包括温室和大棚等。4 基本规定 4.1 设施农业节水灌溉项目应符合当地区域发展规划、水资

    10、源规划和相关专业规划的要求。4.2 设施农业节水灌溉项目各阶段的文件组成和编制深度应符合相关规定。4.3 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工程设计,应符合农田灌溉总体规划要求,与所在农业区排水、道路、林带、供电等系统以及温室或大棚的布置相协调。4.4 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工程规划设计时,应收集下列基本资料:DB11/T 5572023 2 a)工程所在地区的水文、气象、土壤、水文地质、地形、地貌等资料;b)工程所在区域的水资源状况、农田水利工程供排水现状、灌溉试验资料等;c)灌溉工程控制区的设施农业布置与种植作物布局情况;d)工程所在区的 1:1000 地形图;e)工程所在区灌溉运行管理情况。4.5 设施农业节水

    11、灌溉方式,宜按下列原则选择:a)果菜类、根菜类和茎菜类等作物宜选用滴灌;b)果树类、藤类作物宜选用滴灌或小管出流灌溉;c)叶菜类、花菜类和花卉等宜选用滴灌或微喷灌。4.6 设施农业节水灌溉管理应满足 DB11/T 2061 的规定,灌溉水质应满足 GB 5084 的规定。4.7 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工程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应符合 DB11/T 722 的规定。5 水源工程 5.1 水源论证 5.1.1 新建水源供水能力应根据勘察资料确定。5.1.2 地下水水源无资料时,应对水井进行抽水试验或由邻近地区的机井出水量估算。5.1.3 设计供水能力应能保障(灌溉设计保证率不宜低于 95%)设计灌溉面积内,作

    12、物正常生长的灌溉需水量要求,不应大于水源供水能力。5.1.4 设计灌溉面积不应大于水源可控灌溉面积,否则,应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或种类。5.1.5 灌溉需水量与用水过程应根据作物种类、种植面积、作物设计日耗水量、灌溉方式与灌溉制度确定。5.1.6 供需水量平衡中水源可控灌溉面积、设计供水能力与水源调蓄容积应按下式计算:a)当水源供水能力(流量)确定且无调蓄时,可控的灌溉面积可按式(1)、(2)计算:?=?(1)?=?+?(2)式中:?灌溉面积,单位为公顷(hm2);?水源可供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3/h);?水源每日供水时数,单位为小时每天(h/d);?灌溉水利用系数;?第i种植物的设计供水

    13、强度,单位为毫米每天(mm/d);?第i种植物的设计耗水强度,单位为毫米每天(mm/d);?灌溉第i种植物时,其他需求的供水强度(如过滤器冲洗等);?第i种植物的种植比例(%)。b)当设计灌溉面积已确定时,需要的设计供水能力(流量)可按式(3)计算:?=?(3)式中:DB11/T 5572023 3?需要的设计供水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3/h);?设计灌溉面积,单位为公顷(hm2);其余符号意义同前。c)在水源有调蓄能力且调蓄容积已定时,设计灌溉面积可按式(4)计算:?=?(4)式中:?灌水周期内复蓄系数,?=1.01.4;?蓄水利用系数,?=0.60.7;?蓄水工程容积,单位为立方米(

    14、m3);?第i种植物的设计灌水周期,单位为天(d);其余符号意义同前。d)当设计灌溉面积已定,需要修建调蓄工程时,可用式(4)确定蓄水工程容积 V。5.2 机井 5.2.1 水源井应符合 SL 256 的规定。5.2.2 机井应安装水表等水计量设备,宜采用变频设施。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应符合 DB11/T 1769的要求。6 技术参数 6.1 基本参数 6.1.1 灌溉水利用系数,滴灌不应低于 0.9,微喷灌与小管出流灌溉不应低于 0.85,低压管道输水灌溉不应低于 0.80。6.1.2 毛管入口处的压力应满足灌水器的工作压力;同一灌水小区上任意两个灌水器流量允许偏差率不应大于 20%。6.1

    15、.3 土壤湿润比与计划湿润层深度,可根据作物种类、灌溉方式等确定,也可按表 1 选取。表1 土壤湿润比与计划湿润层深度 作物种类 不同灌溉方式土壤湿润比(%)计划湿润层深度 cm 滴灌 微喷灌 小管出流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 番茄 5080 100 3040 黄瓜 5080 100 2030 辣椒 6090 100 2030 生菜 8090 80100 100 1020 其他蔬菜 6090 70100 100 1040 葡萄 3050 4070 4050 100 6080 DB11/T 5572023 4 表 1 土壤湿润比与计划湿润层深度(续)作物种类 不同灌溉方式土壤湿润比(%)计划湿润层深度

    16、 cm 滴灌 微喷灌 小管出流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 瓜类 3050 4070 4050 100 3060 其他果树 2040 4060 3050 100 80100 6.1.4 设计系统日工作小时数,应根据水源条件与农业技术条件确定,不宜超过 22h。6.1.5 设计日耗水强度应根据当地作物灌溉试验资料确定;无灌溉试验资料时,可参考邻近地区资料,也可根据当地气象资料采用彭曼蒙特斯综合法、水面蒸发量法计算确定,还可按表 2 选取。表2 作物设计日耗水强度 单位为毫米每天 作物 设计日耗水强度 作物 设计日耗水强度 滴灌 微喷灌 小管出流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 滴灌 微喷灌 小管出流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

    17、番茄 34 35 其他蔬菜 23 34 34 黄瓜 45 47 葡萄 34 45 47 辣椒 34 35 瓜类 36 47 46 47 生菜 23 34 35 其他果树 35 46 45 57 6.2 灌溉制度 6.2.1 作物设计最大净灌水定额,可按式(5)计算确定:?=?(?)(5)式中:?最大净灌水定额,单位为毫米(mm);土壤容重,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3);z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单位为毫米(mm);p设计土壤湿润比;?适宜土壤含水率上限(占干土重量的百分比),取田间持水量的 80%100%;?适宜土壤含水率下限(占干土重量的百分比),取田间持水量的60%80%。6.2.2 设计

    18、灌水周期,按式(6)、式(7)计算确定:?(6)?=?(7)式中:T设计灌水周期,单位为天(d);?最大灌水周期,单位为天(d);bI设计日耗水强度,单位为毫米每天(mm/d);其余符号意义同前。DB11/T 5572023 5 6.2.3 设计灌水定额,按式(8)、(9)计算确定:?=?(8)?=?(9)式中:?设计净灌水定额,单位为毫米(mm);?设计毛灌水定额,单位为毫米(mm);?灌溉水利用系数;其余符号意义同前。6.2.4 一次灌水延续时间,按式(10)计算确定:?=?(10)式中:?一次灌水延续时间,单位为小时(h);?灌水器间距,单位为米(m);?毛管间距,单位为米(m);?灌水

    19、器设计流量,单位为升每小时(L/h);其余符号意义同前。6.3 轮灌制度 6.3.1 应编制能满足水力计算和运行管理要求的轮灌制度表。6.3.2 灌溉系统允许的最大轮灌组数及设计轮灌组数按式(11)、(12)计算:?(11)?(12)式中:?允许最大轮灌组数量,单位为个;?日工作小时数,单位为小时(h);?设计系统轮灌组数,单位为个;其余符号意义同前。6.3.3 设计系统轮灌组数?,宜根据管网系统布置情况,并考虑支管上的压力平衡和用水管理方便等因素综合确定。6.3.4 相同规格的温室或大棚,系统一次灌水允许同时工作的温室或大棚数,按式(13)计算确定:?=?(13)式中:?系统一次灌水允许同时

    20、工作的温室或大棚数,单位为个;?系统温室或大棚的总数量,单位为个;其余符号意义同前。DB11/T 5572023 6 7 系统水力计算 7.1 工程总体布置 7.1.1 应根据灌溉面积大小、区域形状、水源位置、管理方便程度及经济性等进行工程总体布置。被河流、公路或其他建筑物分隔,管道跨越或穿越不经济时,宜设置独立的灌溉系统。7.1.2 首部枢纽宜布置在靠近灌溉区中心位置。7.2 管道系统布置原则 7.2.1 应根据地块形状、面积大小、温室与大棚布置情况确定灌溉系统,采用树枝状、环状或枝环结合状布置管网。7.2.2 管道分级由毛管开始依次向上分为支管、分干管和干管。7.2.3 上下级管道宜垂直布

    21、置,减少折点。7.2.4 管线宜短而直,减少与河流、沟渠、公路等障碍物的交叉跨越。7.3 管道水力计算 7.3.1 设计流量 7.3.1.1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根据灌水小区的划分,分别计算支管、分干管和主干管的流量。7.3.1.2 滴灌、微喷灌及小管出流,根据灌水小区的划分,分别计算毛管、支管、分干管和主干管的流量。7.3.1.3 单条毛管设计流量按式(14)计算:?=?(14)式中:?单条毛管设计流量,单位为升每小时(L/h);?单条毛管长度,单位为米(m);?单条毛管上灌水器间距,单位为米(m);其余符号意义同前。7.3.1.4 单条支管设计流量,应根据支管的布置方式确定。支管上单侧布置毛

    22、管时,单条支管设计流量(见图 A.1 和图 A.2)按式(15)计算:?=?(15)支管上双侧对称布置毛管时,单条支管设计流量(见图 A.3图 A.4)按式(16)计算:?=?(16)以上两式中:?支管上单侧布置毛管时单条支管的设计流量,单位为升每小时(L/h);?单条支管上单侧布置的毛管总数量,单位为条;?支管上双侧对称布置毛管时单条支管设计流量,单位为升每小时(L/h);?单条支管上双侧对称布置毛管的毛管总数量,单位为条;其余符号意义同前。7.3.1.5 单个温室或大棚的设计流量应根据支管的布置情况和运行方式按式(17)计算:?=?(17)DB11/T 5572023 7 式中:?单个温室

    23、或大棚的设计流量,单位为升每小时(L/h);?单个温室或大棚内第 i 条支管的设计流量,单位为升每小时(L/h);n单个温室或大棚内同时运行的支管数量,单位为根。7.3.1.6 分干管设计流量为分干管控制范围内一个轮灌组所包括的所有温室或大棚设计流量之和,按式(18)计算:?=?(18)式中:?分干管设计流量,单位为升每小时(L/h);?第 i 个温室或大棚的设计流量,单位为升每小时(L/h);?一个轮灌组内同时灌溉的温室或大棚的数量,单位为个(个)。7.3.1.7 干管各段设计流量按式(19)计算:?=?(19)式中:?干管设计流量,单位为升每小时(L/h);其余符号意义同前。7.3.2 管

    24、道水头损失计算 7.3.2.1 应遵循经济安全的原则,综合材料、施工、安装和运行管理等多种因素,确定干管、分干管的管径及材质。7.3.2.2 管道沿程水头损失按式(20)计算:?=?(20)式中:fh管道沿程水头损失,单位为米(m);Q 管道设计流量,单位为升每小时(L/h),毛管、支管、分干管和干管设计流量分别由式(14)(19)确定;f摩阻系数;m流量指数;b管径指数;L管道计算长度,单位为米(m);d管道内径,单位为毫米(mm)。各种管材的f、m、b值可按表3取用。表3 各种管材的 f、m、b 值 管材类别 f m b 硬聚氯乙烯管(PVC-U)0.464 1.77 4.77 聚乙烯管(

    25、PE)d8mm 0.505 1.75 4.75 d8mm Re2320 0.595 1.69 4.69 Re2320 1.750 1.00 4.00 7.3.2.3 微灌支管、毛管为多孔管时,沿程水头损失按式(21)和式(22)计算:?=?(21)DB11/T 5572023 8?=?(22)以上两式中:?等距等量分流多孔管沿程水头损失,单位为米(m);?多口系数;?孔口数;?多孔管首孔位置系数,即多孔管入口至第一个孔口的距离与孔口间距之比;其余符号意义同前。7.3.2.4 管道局部水头损失可按式(23)计算:?=?(23)式中:?管道的局部水头损失,单位为米(m);局部水头损失系数;?管道流

    26、速,单位为米每秒(m/s);?重力加速度,取9.81m/s2。当参数缺乏时,局部水头损失可按沿程水头损失一定比例估算,支管、毛管宜为0.10.2。7.3.3 设计水头 管道系统设计水头,应在最不利轮灌组条件下按式(24)计算:?=?+?+?+?(24)式中:?管道系统设计水头,单位为米(m);?控制点(最不利工作点)的地面高程,单位为米(m),地势平坦地区一般在最远点处;?系统或某级管道入口处的地面高程,单位为米(m);?设计的灌水器工作压力,单位为米(m);?系统或某级管道至控制点的管网沿程水头损失之和,单位为米(m);?系统或某级管道至控制点的管网局部水头损失之和,单位为米(m)。7.3.

    27、4 水锤压力验算 7.3.4.1 管道系统设有单向阀的上坡管时,应进行水泵突然停机时的水锤压力验算。对于下坡干管应验算启闭阀门时的水锤压力。聚乙烯管材可不进行水锤压力验算;其他管材当关阀历时大于 20 倍水锤相长时,也可不验算关阀水锤压力。7.3.4.2 管道布设易滞留空气部分和可能产生水柱分离的凸起部位或阀门开闭时间小于压力波传播的一个往返周期时,应进行水锤压力验算。7.3.4.3 直接水锤压力增加值按式(25)和(26)计算:?=?(25)?=?(?)?(26)DB11/T 5572023 9 以上两式中:?管中水锤压力增加值,单位为米(m);?管中流速变化值,为初流速与末流速之差,单位为

    28、米每秒(m/s);?水锤波在管中的传播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管道外径,单位为毫米(mm);?管道壁厚,单位为毫米(mm);?管道弹性模量,单位为兆帕(MPa);聚氯乙烯管为2500MPa3000MPa,高密度聚乙烯管为750MPa850MPa,低密度聚乙烯管为180MPa210MPa,钢管为206000MPa。7.3.4.4 计入水锤后,管道内压力超过管道的 1.5 倍公称压力或出现负压时,应采取水锤防护措施。7.3.5 首部枢纽 7.3.5.1 水泵选型 7.3.5.1.1 水泵扬程按式(27)计算:?=?+?+?,?+?,?(27)式中:?灌溉系统水泵的设计扬程,单位为米(m);

    29、?水源动水位,单位为米(m);?,?和?,?水泵进水管与出水管的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单位为米(m);其余符号意义同前。7.3.5.1.2 水泵型号应根据水泵的设计流量与扬程,优先选用节能型水泵。7.3.5.1.3 水泵配套动力选择应使水泵在高效区运行。7.3.5.2 过滤器 7.3.5.2.1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不需设置过滤器;7.3.5.2.2 微灌系统过滤器应根据水质状况进行选择。过滤器应能过滤掉大于灌水器流道尺寸 1/101/7 粒径的杂质。根据杂质浓度及粒径大小,宜按表 4 选择过滤器类型及组合方式。7.3.5.2.3 过滤器的过流量应根据微灌系统设计流量、工作压力、水质、组合方

    30、式、配套数量及冲洗周期的要求选择。表4 过滤器选型 水质状况 过滤器选择 无机物 含量小于10mg/L或粒径小于80m 网式过滤器或叠片过滤器;砂石过滤器+网式过滤器或叠片过滤器 含量为10mg/L100 mg/L或粒径在80m500m 离心过滤器+网式过滤器或叠片过滤器;离心过滤器+砂石过滤器+网式过滤器或叠片过滤器 含量大于100mg/L或粒径大于500m 沉淀池+网式过滤器或叠片过滤器;沉淀池+砂石过滤器+网式过滤器或叠片过滤器 有机物 砂石过滤器+网式过滤器或叠片过滤器 7.3.5.3 施肥(药)装置 DB11/T 5572023 10 7.3.5.3.1 施肥(药)装置应根据设计流量

    31、、肥料和农药及其灌溉植物要求选择。对于分散小型的微灌系统施肥(药)时,可选择文丘里施肥器、压差式施肥罐,并宜有注肥量指示装置;对于规模较大采用集中注肥的微灌系统,可选择注入式施肥(药)泵、施肥机。7.3.5.3.2 肥料(药)罐应耐腐蚀。注入式施肥(药)泵的抗压能力应高于该设备处管道系统的最大工作压力。7.3.5.3.3 施肥机的选型应符合设计要求,选择的电源应满足施肥机的供电需求。7.3.5.4 控制装置与镇墩 7.3.5.4.1 水泵出水管与管网连接处应设置控制阀和逆止阀,过滤装置前后应安装测压装置。7.3.5.4.2 在首部最高处、管道轴线起伏段的高处、顺坡管道节制阀下游侧、逆坡管道节制

    32、阀上游侧及可能出现负压的管段应设置进排气阀。7.3.5.4.3 地埋干支管的末端、低点应设置冲洗排水阀。7.3.5.4.4 当地面坡度大于 20%或管径大于 50mm 时,应在管道末端以及变坡、转弯、分岔和阀门处设置镇墩。8 施工与设备安装 8.1 一般规定 8.1.1 工程施工与设备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文件施行。8.1.2 应执行工程施工、机电设备安装及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有关规定。8.1.3 设备安装前,与其有关的土建工程应已施工完毕且验收合格。8.1.4 设备安装前,安装人员应充分了解设备性能、熟悉安装要求。8.1.5 设备安装完成后,应按规定进行调试和试运行,并由专门技术人员组织实施。8.

    33、1.6 应做好施工记录,隐蔽工程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8.1.7 应进行管道水压试验,试验要求应符合 DB11/T 558 的规定。8.2 系统首部枢纽 8.2.1 过滤器安装 8.2.1.1 过滤器应按标识的水流方向安装,组合过滤器应按过滤器的组合顺序安装。安装位置应便于排泥排沙。8.2.1.2 自动冲洗式过滤器的传感器等电气元件应按产品规定的接线图安装,并通电检查运转状况。8.2.2 施肥(药)装置安装 8.2.2.1 施肥(药)装置应安装在过滤器的上游,并在过滤器进出口安装压力测量装置。8.2.2.2 施肥(药)装置,在其上游的主管路上应设置防回流装置。清洗过滤器、施肥(药)

    34、装置的废水不应排入原水源中。8.2.2.3 施肥(药)装置的进、出水管与灌溉管道的连接应牢固,不宜使用软管连接。必须使用软管时,不应拖拉、扭曲或打结。8.2.2.4 采用注射泵式施肥器,应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安装后应经检查合格后,方可通电试运行。8.2.2.5 施肥机应安装在牢固的基础平面上,电源按接线图要求接线。DB11/T 5572023 11 8.2.3 控制计量设备安装 8.2.3.1 逆止阀应按流向标志安装。8.2.3.2 压力表、调压阀与管道的连接应严密,安装完成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试运行。8.2.3.3 水表等水计量设备安装应符合 DB11/T 289 的规定。8.3 管道系统

    35、8.3.1 管道施工与安装 8.3.1.1 管道沟槽的开挖与回填应符合 DB11/T 558 的规定。8.3.1.2 管道安装前,应对管材、管件外观进行检查,不得有裂缝,并应清除管内杂物。8.3.1.3 管道安装宜先干管后支管。管道中心线应平直,管底与槽底应贴合良好。8.3.1.4 塑料管应按下列要求连接:a)带有承插口的塑料管应按厂家要求连接;b)地埋塑料管连接后,除接头外均应覆土厚度 20cm30cm。8.3.1.5 出地竖管的底部和顶部应采取加固措施。管道穿越道路或其他建筑物时,应增设套管等加固措施。8.3.2 管件安装 8.3.2.1 阀门安装 8.3.2.1.1 阀门安装于直径大于

    36、65mm(含)的管道时,宜采用金属法兰连接。8.3.2.1.2 阀门安装于直径小于 65mm 的管道可采用螺纹连接,并应装活接头。8.3.2.1.3 直径大于 65 mm 以上的阀门应安装在底座上,底座高度宜为 10cm15cm。8.3.2.2 连接件安装 8.3.2.2.1 安装前应检查管件外形,抽样量测插管内外径,符合质量要求时方可安装。8.3.2.2.2 安装时应清除管口飞边、毛刺。8.3.2.2.3 塑料管件安装时用力应均匀。8.4 灌水器 8.4.1 管上式滴头安装 8.4.1.1 管上式滴头应按设计孔距在毛管上冲出圆孔,随即安装滴头,防止杂物混入孔内。8.4.1.2 滴灌管(带)铺

    37、设在地表或地下时,出水口应朝上。8.4.2 微喷头安装 8.4.2.1 微喷头直接安装在毛管上时,应将毛管拉直,两端紧固,按设计孔距打孔,将微喷头直插在毛管上。应使其轴线基本垂直于水平面,倒挂安装时,微喷头应加装配重确保其垂直于地面。8.4.2.2 用连接管安装微喷头时,应按设计规定打孔,连接管一端插入毛管,另一端引出地面后固定在插杆上,其上再安装微喷头。8.4.2.3 插杆插入地下深度不应小于 15cm,插杆应垂直于地面。8.4.2.4 微喷头安装距地面高度不宜小于 20cm。DB11/T 5572023 12 8.4.3 微喷带与出流小管安装 8.4.3.1 应按设计要求由上而下依次安装。

    38、8.4.3.2 管端应剪平,不得有裂纹,并防止混进杂物。8.4.3.3 连接前应清除杂物,将微喷带套在旁通上,气温低时宜对管端预热。8.4.3.4 出流小管微管插孔应与微管直径相适应,插入深度不宜超过毛管直径的 1/2。8.4.3.5 每根出流小管配套安装一个稳流器,连接应牢固。8.4.4 给水栓安装 8.4.4.1 管道间距与给水栓布置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8.4.4.2 给水栓、控制阀门应启闭灵活,安全保护装置动作可靠。8.5 田间首部枢纽 8.5.1 田间首部枢纽应安装控制阀、施肥器、过滤器和水表;其安装应符合本标准 8.2 的有关规定。8.5.2 施肥器应根据流量、肥料性质和注入量选择;

    39、施肥器应安装在过滤器上游。9 验收与运行管理 9.1 工程施工结束后应进行系统试运行,应按照 GB/T 50485 的相关要求执行。9.2 工程验收,应按照 DB11/T 558 的相关要求执行。9.3 工程的运行管理,应按照 DB11/T 556 的相关要求执行。DB11/T 5572023 13 A A 附录A (资料性)温室或大棚的管道布置示意图 A.1 图 A.1 给出了支管对称布置与毛管单侧布置图。图A.1 支管对称布置与毛管单侧布置图 A.2 图A.2给出了支管单侧布置与毛管单侧布置图。图A.2 支管单侧布置与毛管单侧布置图 管支管支管支DB11/T 5572023 14 A.3 图A.3给出了支管上双侧毛管对称布置(型、型)。图A.3 支管上双侧毛管对称布置(型、型)A.4 图A.4给出了支管与毛管双侧对称布置(型、型)。图A.4 支管与毛管双侧对称布置(型、型)管支管支管支管支管支管支


    注意事项

    本文(DB11_T 557-2023 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上传会员【Fis****915】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