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价值澄清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启示.pdf

    • 资源ID:327486       资源大小:1.27M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价值澄清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启示.pdf

    1、2023 年 6 月Jun.2023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第 40 卷第 3 期Vol.40 No.3doi:10.3969/j.issn.1672-0598.2023.03.014 收稿日期:2022-01-09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1SKDJ022)“四史学习教育更好融入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体系的路径研究”;重庆市社科联社科规划项目(2021NDYB010)“基于情感、制度、价值认同导向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

    2、政课教学的路径研究”作者简介:谢家建(1983),男,湖北咸宁人;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博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学研究。姜华(1982),男,贵州黄平人;重庆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本文引用格式:谢家建,姜华.价值澄清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启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0(3):147-154.价值澄清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启示谢家建a,姜 华b(重庆科技学院 a.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b.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1331)摘要:价值澄清理论作为一种价值培养学说,以及指导、促进价值观形成的方法,主张通过个

    3、体自由选择、分析、澄清和评价的方法在诸多价值选择中来确立自己的价值观。价值澄清理论以其突出的人本主义、鲜明的现实指向性和较强的实践性而在西方得到了广泛运用,同时又存在价值相对主义、对个体与社会文化的互动重视不够等局限性。基于价值澄清理论的当代反思,立足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现状,可从价值澄清理论中获得启示:教育者须秉承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者应尊重受教育者主体地位,教育应注重“澄清过程”,思想教育应回归生活本身。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教育;价值澄清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98(2023)03-0147-08作为 20 世纪美国最有影响的教育流

    4、派之一,价值澄清理论以路易斯拉思斯价值与教学的发表为产生标志。价值澄清理论作为一种价值培养学说和指导、促进价值观形成的方法,其建立的基础前提是:人们的价值观是在各种社会现象和价值交锋中所形成并逐渐发展的,是可塑的。因此,人们必须通过自身认知、批判和评价的价值澄清过程来树立起个体的价值观。基于较强的合理性和实践操作性,价值澄清理论在西方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但与此同时,有关学者在对价值澄清理论的批判与发展中提出,价值引导的目标是激发学生的积极道德思维、促进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发展,认为价值澄清理论过度强调学生的自由选择。不可否认,价值澄清理论在价值引导、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一定的741重

    5、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40 卷借鉴启示意义,但是必须结合当前我国实际,在反思其局限性的基础上“去其糟粕”。本文试图基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怀持批判精神对其进行“审视”,以期为强化青年大学生价值引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提供借鉴和启示。一、科学内涵:价值澄清理论的提出作为一项可操作性强的德育理论,目前学界关于价值澄清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研究体现在其应用性上,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用主体研究。在以教师为应用主体时,价值澄清首先通过分析和评价,帮助教师减少价值混乱;其次教师要关注日常的教育生活,并从教育生活的多元价值中进行自由的选择

    6、;再次,价值澄清使得教师珍视、爱护并确认自己的选择;最后,教师必须依据自己选择的价值进行实际的教育行动 1。在以大学生为应用主体时,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在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提高其道德判断与价值选择能力,并使价值观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之中2。二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用价值研究。如有学者认为,价值澄清理论主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我指导能力,纠正了传统灌输教育的不足3。也有学者认为该理论对突出学生自主选择权、增强学生主观能动性具有很大优势,但同时要避免陷入价值相对主义的误区4。三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用过程研究。有学者提出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注重发展和培养学生价值澄

    7、清和明辨能力、加强教师引导和评价体系的多样化等策略 5。还有学者对涉农高校思政课明确教育内容、教育场域拓展、教育策略创新的实践进行了思考6。关于价值澄清理论的研究缘起,拉思斯讲述了卡罗瑟斯小姐不作价值判断的“这是你最喜欢的姿势吗?”的话语促使自己开始反思自己吮吸袖子的坏习惯,最后摈弃了这个嘲笑、逗弄和专制都无法克服的习惯。由此,在将改掉这个习惯的做法类推到其他类似问题时,他提出了价值澄清理论。可见,价值对于他们而言属于喜欢的范畴,通过选择、珍视和行动获得7。基于此,结合教学互动、引导学生的过程,价值澄清应该包含以下要素:1.贴近生活实际:要发起澄清过程,首先要触发思考或者说引起关注,毫无疑问,

    8、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事物、问题,是最好的“燃点”;2.尊重学生并与之平等交流:教育者自己的价值、信念、行为或个人的生活方式不直接影响教学活动,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8312;3.鼓励进一步思考:教育者在接收到学生观点后,必须引导鼓励学生全面地去思考;4.培养个人能力:实现知行合一,特别是能够根据自己的选择去行动。同时,价值澄清理论提出成为价值的事物必须适用 7 个标准,即“三阶段七步骤”:第一阶段是选择(前3 步):从各种可能中进行选择,具体而言,当面临一个具体问题时,要根据自身认知,经过思考后作出判断与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在选择阶段,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享有充分的自

    9、主选择权。在此过程中,他也就会了解自己的选择需要承担的后果,不盲目不草率,做到对自己负责。第二阶段是珍爱(第 4、5 步):珍爱和珍视是价值观的生活原则,学生一旦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越是经过深思熟虑作出了令自己满意的选择,那么学生就越能够感受到这一选择的重要性以及相比其他选择的优越性,并为自己的选择感到自豪,愿意与他人分享,向他人宣传、推广,甚至当别人不赞同的时候会与人辩论、为之辩护。第三阶段是行动(第 6、7 步):履行自己的选择,并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这个过程即是由“内化于心”向“外化于行”的转化,把信奉的价值观付诸行动并反复实践、价值取向最终成为自身行为模式、形成稳定841第 3 期谢家

    10、建,姜华:价值澄清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启示生活方式的过程。拉思斯在价值澄清过程中要解决的是两类问题:一类是有悖于社会统一价值的问题,一类是自己的价值即喜欢什么。通过对社会上多种价值观进行澄清,明确自己喜欢并选择的价值观。价值澄清方法论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和过程。内容即是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联系的生活的一个方面。具体地,价值来源于经验,经验来源于生活。“我们的价值理论和源自它的教学策略认为,人们可以通过选择、珍视和行动这一明智的过程来形成价值。我们至少假定人们可以通过这一过程来达成某种东西。基于文献支持,我们喜欢称这种东西为价值”98。过程即是价值澄清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注意作出及时的

    11、澄清反应,即老师“针对学生所说的话或所做的事而作出的反应,旨在鼓励学生进行特别的思考”952。二、当代反思:合理性与局限性“1975 年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的一项调查表明,数以千计的学校教学大纲都应用了这种方法,并指出有 10 个州(现已超过半数)已正式把此法作为道德教育规划的一个典范予以推广”1096。价值澄清理论之所以受到很多学校和德育工作者的青睐,主要是因为符合了当时美国的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背景,同时该理论存在着较强的现实合理性。第一,突出的人本主义。价值澄清理论对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给予了充分重视。在价值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12、,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在教与学、引导与认可的过程中,师生双方地位平等,教师可以将自己的价值选择平等地向学生分享,并向学生讲解其价值选择的理由和优越性所在,但是不能强加给学生,“我们必须采取不偏不倚的方法,确立一种可接受的氛围,使学生基于他们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评价形成自己的见解在与价值有关的问题上,我们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公平起见,教师也可以表明自己的态度。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采取的策略是,与学生一道交流思想而不是阻碍学生的思维而不是用教师的话来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983-84。教师的价值观不能代替学生的价值观,教师的选择不能代替学生的选择,教师的思考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师生双方平等对话

    13、、沟通思想。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所以即使是同一问题的价值评价过程,教师也必须根据学生的情况“量体裁衣”,运用不同的策略,因材施教。“澄清反应通常是每次指向一个学生,经常是以短暂的、非正式的会话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上、走廊里、操场上或教师能接触到其言行会引起这种反应的学生的任何地方”987。价值澄清就是通过对学生无处不在、有针对性的暗示、询问、鼓励、说服等过程进行评价,促使学生能动地去形成自己选择和需要的价值观。当然,因为需要灵活运用各种策略,教师工作的难度会增加,对教师的能力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因此,教育者自身能力的差异性也会影响澄清策略最终所取得的效果。第二,鲜明的现实指向

    14、性。“每名教师都会找到运用每种策略的不同方法。但是所有的策略都有两个目的。首先,它们使我们把重点集中在生活上,或者它们提出某些令人困惑的生活问题。其次,它们帮助我们更加娴熟和更加全面地对待生活”9162。不同于传统思想教育将我们所公认的所谓“美德”的要素讲解给学生,使学生在抽象的道德原则或价值观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为人准则,价值澄清理论关注和学生生活紧密相联的实际问题,具有浓重的生活气息,从而使学生容易在此过程中有“获得感”,并将所学知识转身运用于现实生活且取得实效。这种以生活为核心,解决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价值困惑,澄清941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40 卷的是一些具体的价值问题,正

    15、如拉思斯所指出的,有三种内容因素特别适合于评价过程中澄清学生的价值观 价值指示、个人问题、社会问题。教师基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暗示学生发散思考、开展讨论,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让学生通过思辨锻炼,在碰到类似的问题时保持清醒头脑而不会随波逐流,能够拥有自己的判断力和选择能力,这种自主思维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而基于现实,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批判思维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该才是教育之根本指向。价值澄清理论正是这样,重视学生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形成,更看重学生获得这种能力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的合理性的前提就在于学生在经过大量的训练、长期的思辨交锋,以及合理有效的引导之后,

    16、能够拥有或逐渐形成正确的判断能力。第三,较强的实践性。合理、可操作性的方法是将理论转为实践操作的不可或缺的路径11394。一方面,价值澄清理论设计了大量关于价值澄清的策略和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价值与教学中提出了丰富的价值澄清策略,列举了“对话策略”“讨论策略”“书写策略”等诸多策略。而每一种策略又分许多具体的步骤和措施,还有一些具体的案例,针对不同对象和不同情况所涉及的一些方法的使用等。另外,就具体操作层面,它在方法上把很多无法评估与量化的工作直接操作化,使得原本抽象的价值引导变得更加具体详细化,具有很大的参考性和可借鉴性。另一方面,针对如何促进学生在价值澄清过程中实现知行合一、

    17、内化与外化的统一,价值澄清经过“选择 珍视 行动”的步骤设计,促进个体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思考,培养自己的价值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最终将这种价值观用于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实践。价值澄清理论的局限性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首先,忽略了个体与社会文化的互动。价值澄清理论所讨论的主要是关于个人价值观的内容,强调个体在自由选择中形成个人的价值观、行为导向和行事准则,而对社会是否需要共同的价值观这个问题缺乏深入探讨。人作为社会人,具有社会属性,其价值选择也应该符合社会属性的要求,因此个体的选择必然是有条件的,行为亦不可能随心所欲,不能与这个社会的普遍认同格格不入。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需要社会成员遵守一些

    18、共同的道德准则,而如何正确地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矛盾,价值澄清理论并未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该理论提出价值观只是个人的选择应该被包容。“这是否意味着整个世界应对儿童的选择开放?其中一个领域与生活本身密切相关:我们不允许儿童涉足或许会造成严重危险的活动”933。也就是说,个体在进行价值选择的时候,应该是有一定界限的,即人在一定条件下的选择是受限制的。当一个人的选择会造成严重后果时,应该予以制止。同样,当一个人的价值选择或者实践活动与社会既有的行为准则或者公序良俗相违背的时候,如果个体无法通过自身来澄清这些价值问题,就需要外在的引导与疏通。其次,价值相对主义,忽略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价值澄清理论强调价值

    19、的相对性,强调教育者在价值澄清过程中,不加以价值干预、引导,以个体的经验为判断标准。“人们应当自由地拥有不同的价值指示,而且他们的态度应当受到尊重”9序言,“我们感兴趣的是进行评价的过程”936。这种价值相对主义,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师生平等、相互尊重的理念,但另一方面,如缺乏合理有效的引导,基于“人生来就注定对与自己有关的东西更为关注”的天性,容易使学生走向利己主义、个人主义。在澄清过程中,只是注重通过各种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的价值选择能力,但是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思虑不周,最终只会导致学生价值观的混乱。价值澄清法反对灌输、强制,反对学生一味地顺从老师,强调个体充分的自由选择。但是

    20、,我们不得不正视的是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由于经验的相对缺乏和人生阅历的相对不足,051第 3 期谢家建,姜华:价值澄清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启示容易受到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稍不注意就会误入歧途。毕竟青少年是不成熟的、需要引导的,无论是基于价值选择或是行为选择的角度,他们会相对自私地选择有利于自己、或是便利于自己达成的;而他们在“完全自由”的选择过程中,或许并不太懂得“不触犯法律的选择才是被允许的”“不妨碍别人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符合主流价值观的选择才是于自身有利也利于社会和谐的选择”。而基于一定培养目标的设定,有目的的教育引导,可以促进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少走弯路,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也能

    21、够促进社会的良序运行。三、实践启示:借鉴与变革 价值澄清理论作为一种教育理论,提出了很多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实用性、可操作性措施,虽不完美,但其价值亦不容置疑。大学生思想教育作为一种类似的实践,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在当前社会背景之下,价值澄清理论不可能全部应用于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德性塑造,但教师可从价值澄清理论中获得启示与借鉴,结合学校和当代大学生实际,辩证吸纳,着力提高思想教育的实效性。(一)教育者须秉承正确的价值观价值澄清理论对教育者的作用持肯定态度。在整个澄清过程中,教育者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平等交流、讨论交锋中帮助学生价值观形成。“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

    22、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12。要助力学生成人成才,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渊博学识、有对学生的仁爱之心,还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12。唯有如此,才能针对学生关注的问题及时给予正确回应,正确地答疑解惑。不同于价值澄清理论(只是通过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价值观并去实践),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框架下的思想教育是要引导学生在理论学习、社会实践过程中树立正确价值观,以坚定正确的价值引领思想,共同为中国梦奋斗前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坚持“立德”导向。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德”,必须全员

    23、共同践行。概括来讲,“立德”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3。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14。也就是说高校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生活的践行,达到“树人”的目的。因此,秉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这种精神内涵传授予学生,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热点,化解学习、生活和成长的难题与挫折,满足学生精神层面和思想层面的需求,对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施加正面影响,此乃为师者的底线要求。(二)教育者应尊重受教育者主体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15。价值澄

    24、清理论要求教育者设身处地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通过真实的情感和真诚的态度来化解两者之间的距离,引导广大学生畅所欲言,真诚表露。“我们必须倾听年轻人的呼声,我们以前从来没有倾听;我们必须向他们询问他们的思想、他们的目的、他们的信仰;我们必须与他们每个人进行谈话,这将有助于形成今后 50 年的方向”9序言。教育者要让选择成为教育对象的主动行为,要在暗示和诱导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诉求,为实现广大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支持与建议,发挥助力思考、解151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40 卷决思想困惑的作用。与此同时,思想教育要强调“走心”,教育者要将情感教育贯穿其中。通过真实的情感和真诚的态

    25、度来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要善于启发,促进其对所教内容的内心认同。在这里,情感教育既是方法也是目的。要重视并灵活使用情感教育的方法,通过自己真实、真诚的情感让学生对教育内容产生认同感。同时,情感教育也是一种目标,即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如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最后,要在尊重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过程中构建和谐关系。青年的成才方法是由青年成才的本质决定的,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唯有勤学苦练是青年成才的基本方法16。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克服浮躁之气,静下来多读经典,多知其所以然”17。在自由宽松的大学学习环境中,学生不能放弃书本的学习,而真正体会读书之道,理

    26、解书中要义,就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相长,以感情感化促进学生对所教内容产生更好的内心认同。只有在构建和谐关系的基础上,师生之间才有可能加深了解、增进互信,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因此,教育者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要与广大青年学生在构建和谐关系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实现自己既定的教育目标。(三)价值观培养应注重“澄清过程”个体价值观的形成过程,经验的积累起着很大的作用,但同时人是环境中的人,人的思想形成会受环境影响,教育起着重要作用。通过灌输向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传输一定的价值观,向学生输送社会所公认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无疑具有便利性、高效性。但其作为一种单向传播方式,也存在诸多局限性:受复杂社会

    27、现象、社会思潮的冲击,约定俗成的传统价值观正在面临挑战;同时,富有主体意识和怀疑精神的当代青年群体的特质,决定了他们不会墨守成规、不会简单接受教师的理论灌输。就实际现状而言,单纯的理论灌输比较容易陷入“枯燥乏味”,而相比之下,更吸引他们的是这些理论的“澄清过程”,换言之就是理论的前提是否站得住脚和运用前提的推理方式是否无可指责。这就给当下教育者的教育方法、手段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讲究教育过程的方法与艺术。与此同时,价值澄清过程,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更应注重非正式场合信息的捕捉,实现“双管齐下”“多管齐下”。教师只有深入学生实际生活,关注他们的日常动态,了解其所思所想,加以综合分析、透过现象看

    28、本质,才能切实把握广大学生的心理,并基于此回应、满足他们的需要,使其有所收获,提高教育效果,并形成良性循环。“几位教师抱怨说,在教授价值观方面无成就感可言,仿佛一潭死水。由于这一原因,我们建议教师应不时收集学生的行为变化图表,很大程度犹如家长在门的背面标出儿童的身高”9276。因此,教师应抓住有利时机,多与学生进行交谈,不定时地收集信息,准确、动态关注学生的需要和个体性特征,真正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特点,作出不同的反应和对策,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澄清”教育,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和价值准则。(四)德性塑造应回归生活本身“价值澄清方法所表达的完整的意思是,人们能深思熟虑地看待价值问题,

    29、他们能更好地整合其选择、珍视和行动,在以后的几年内他们能够独自继续这样去做。以此方式,价值澄清不但鼓励学生练习澄清技能,而且培养他们审慎自主的潜在意识”92。价值澄清理论强调要立足于青年本身,结合受教育者的实际,通过澄清过程,帮助他们更好地看待、选择、行动。价值澄清方法就是要通过评价分析和批判性思考等,让受教育者形成适合自己的价值观体系。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启发:正如我们前文所提到的发起澄清过程的第一大前提“贴近生活”,教师必须要将教育的素材回归到生活本身,回应生活实际,要重视251第 3 期谢家建,姜华:价值澄清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启示对受教育者的关注热点、所需所求的调研了解,有针对性地设置

    30、一些环节、案例,通过对各种可能性的分析,在澄清过程中对其施加有计划、有目的影响,最终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具体就大学生思想教育而言,要协调好具体价值观知识的传授与诸如关心学生生活这类问题的关系,将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力促和谐。就价值澄清理论的开展形式,澄清反应经常是以短暂的、非正式会话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上、走廊里、操场上或教师能接触到其言行会引起反应的任何其他地方。价值澄清理论作为一种应用理论,在短时间内为教师所推崇,原因之一就在于其详细给出的应用和操作策略。回到教育过程,如何提高这种操作性呢?核心在于联系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有互动、有体验、有反思、有收获,将具体价值观的传授与学生实

    31、际生活相结合,让其联系生活进行感知,通过自身思考接受这种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8。文化媒介载体对于大学生养成正确价值观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也是最直接的途径。因此,从实际出发,创新和挖掘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多样形式的文化载体,对于提高大学生价值观养成的有效性具有很大影响。思想教育面向广大青年成长成才的期待,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职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这实际上是一个

    32、答疑解惑的过程,宏观上是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微观上是为学生解答人生应该在哪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的过程,要及时回应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乃至影视剧作品、社会舆论中所遇到的真实困惑18。如何处理生活中常见的友谊、爱情、金钱、贫穷、暴力、恐怖等问题不是青年学生的个人问题,而是重要的社会问题。正是这些问题使生活复杂化,并造成价值问题显得扑朔迷离92。为此,思想教育要不断提高关注生活、回应现实的能力,这里的“生活”不仅仅包括了与青年学生密切相关的日常微观生活环境,更应该涵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宏观生活环境。教师在解惑中提高发展主体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

    33、力,改变传统的说服、灌输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批判精神,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点燃其生活热情,真正发挥“润物细无声”的引导作用。参考文献:1 吕寿伟.论教师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4(8):81-85.2 蔡小菊,杨智勇,韦冬雪.价值澄清理论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当下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1):29-32.3 韩静,王政书.价值澄清理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5(S2):56-58.4 杨慰萱.价值澄清模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从包涵心语谈起J.教育现代化,2016(26):263-264.5

    34、龙莹.价值澄清法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观教育的启示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S1):20-22.6 李珊,金危危.价值澄清理论视域下涉农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讨J.中国农业教育,2020(4):40-44.7 冯诗琪,郭凤志.价值澄清理论蕴含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澄清及其扬弃J.思想教育研究,2021(11):135-139.8 戚万学.冲突与整合 20 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9 拉思斯.价值与教学M.谭松贤,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0 冯增俊.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1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

    35、思恩格斯全集:第 2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2 新华网.习近平总书记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4-09-09.13 林光汉.习近平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创新思想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146-148.14 中国共产党新闻.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EB/OL.(2014-09-22)2022-05-01.http:/theory.peo-351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40 卷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

    36、6-12-09(1).16 彭希林,刘峰.习近平关于青年成才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3):1-4.17 本报评论员.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之二N.光明日报,2017-05-05(1).18 习近平.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Enlightenment of the Value Clarification Theory to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EducationXIE Jia-jian

    37、a,JIANG Hua b(a.School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b.School of Marxism,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ongqing 401331,China)Abstract:As a theory of value cultivation and a method to guide and promote value formation,value clarifi-cation theory advocates the establishment of ones own va

    38、lues among many value choices by means of individual free choice,analysis,clarification,and evaluation.Value clarification theor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Western moral education because of its outstanding humanism,distinct realistic orientation,and strong practicality.However,it neglected the limita

    39、tions of value relativism as well a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dividual and social culture.To avoid the shortcomings,based on the contemporary reflection of value clarification theory,and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we can draw inspiration

    40、from value clarification theory:educators should uphold correct values,educators should respect the subject sta-tus of educated people,education should focus on“clarification process”,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should re-turn to life itself.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education;value clarification theory;core values of socialism(责任编校:杨 睿)451


    注意事项

    本文(价值澄清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启示.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