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构建首都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新农科职业教育体系_高秀清.pdf

    • 资源ID:322928       资源大小:1.86M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构建首都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新农科职业教育体系_高秀清.pdf

    1、 73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Bei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第37卷 第4期2023年7月Vol.37 No.4July 2023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是一个人口超过2 000 万的超大型城市。京郊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三农”发展及乡村振兴对全国具有引领性、示范性和带动性作用。北京郊区农业的发展历经多次重要转型,从以产量为目标的发展阶段,到以质量为目标的提升阶段,再到以都市型现代农业为方向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基本形成了业态丰富、功能多样、环境友好、特色鲜明的都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北京的农业农村职业教育在致力于打造大

    2、国工匠和能工巧匠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为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三农”服务、乡村振兴,以及首都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一、相关政策综述诗经大雅文王中提到,千秋基业,人才为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中国【收稿日期】2023-03-18【项目基金】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205)【作者简介】高秀清(1966 ),女,辽宁沈阳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职业教育

    3、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构建首都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新农科职业教育体系高秀清(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 102442)【摘 要】首都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科技和人才的基础性支撑极其重要。北京农业农村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掌握现代农业先进技术技能、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的专业化人才的重要使命。针对北京郊区的发展定位及现代农业发展特点,以及职业教育办学现状和社会需求,提出构建服务都市型现代农业、服务首都“三农”及乡村振兴的新农科“中高本一体化”职业教育体系,优化农业农村职业教育专业布局,培养造就更多爱农村、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涉农专业人才,有效增加京郊发展所需人才的储备,提高科

    4、技成果转化、应用与推广效率,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的质量,促进京郊农业农村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有效推进首都乡村的绿色、低碳、数字化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关键词】乡村振兴;新农科;职业教育体系;北京郊区乡村发展【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252(2023)04-0073-09DOI:10.19444/ki.1671-7252.2023.04.003 74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3 年 第 4 期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5、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1。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源源不断为各行各业培养亿万高素质的产业生力军,让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职业发展上也有广阔空间2。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要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3。2021 年 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指出,应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

    6、展,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培养本土人才,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健全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强化人才振兴保障措施,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要发挥农业农村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走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培养和造就更多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涉农人才,真正做到农业职业技术人才在乡村“下得去、留得住、创业绩”,把毕业论文写在京郊大地上,才能高质量服务首都乡村人才振兴4。2021 年 10 月,中共

    7、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支持办好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快培养乡村振兴人才,即要以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5。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二二二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强调,要发挥职业教育“培养乡村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专业人才和乡土人才”的重要价值6。二、北京郊区乡村发展的特点北京除了具备“大城市、小农业”“大京郊、小城区”的空间特点外,还具有显著的“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超大城市发展规模、疏解非首都功能政策导向、首善之区高标准要求等鲜明特点7。(一)北京的战略功能定位对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呈现“高位移”态势

    8、近年来,北京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通过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城乡经济循环,为农业农村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优化要素及其配置,在现代农业、合作农业、智慧农业及农产品产销对接等领域创新合作推进机制,提高了合作层次和质量。通过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有效推进了农业农村现代化。2022 年 4 月 23 日,中共北京市委、市人民政府印发北京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行动方案提出,要全面实施稳产保供能力提升工程、现代农业发展载体打造工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培育工程三大工程,发展现代种业、绿色有机农业、设施农业、特色农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大产业,全面提升农业

    9、质量效益和竞 75 高秀清:构建首都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新农科职业教育体系争力。到 2025 年,要实现城乡规划一体化、资源配置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社会治理一体化发展格局,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 77%,设施农业机械化率达到 55%以上,良种覆盖率达 98%以上,蔬菜、猪肉自给率分别达到 20%、10%以上,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 55%以上,生活垃圾处理实现全覆盖,煤改清洁能源覆盖率达到 90%,农民中等收入群体明显扩大,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 2.4:1;基本消除年经营性收入低于 10 万元的集体经济薄弱村等。到 2035 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

    10、、农民富裕富足,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时期,北京将紧紧围绕农业高质高效目标,塑强“服务市民、富裕农民”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围绕乡村宜居宜业目标,打造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战略后院”和“美丽前院”;围绕农民富裕富足目标,推动形成城乡共建、共治、共享、共富的发展格局8。2022 年 7 月 5 日,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中共北京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北京市加快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提出,要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夯实数字农业农村基础支撑,持续推进数字技术与生产经营、行业监管、乡村治理、公共服务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农民数字化素养与技能,全面引领“三农”

    11、各领域数字化转型,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实现数字赋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和首都乡村全面振兴9。(二)北京城乡“二元”分化特征明显,农业产值占比不高北京城乡“二元”分化十分明显,城乡发展差距较大。2022 年北京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1 年,北京有 35 个乡政府、143 个镇政府,3 748 个村民委员会,行政村常住户数221.5 万户,行政村常住人口 569 万人,行政村从业人员 340.3 万人。北京市 2022 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北京市常住人口为 2 184.3万人,60岁以上人口为 465.1万人,占比21.3%,农村人口为272.7万人,占比 12.4%。农村居民

    12、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33 30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81 518 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 28.3%(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 20.8%)。2022 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为41 610.9亿元,其中一产(农林牧渔)总产值为 113.1 亿元,占比 0.3%;二产 6 605.1 亿元,占比 15.9%;三产 34 894.3 亿元,占比 83.8%,农业产值占比不高。北京市“大城市,小农业”“大京郊,小城区”的特征十分突出,乡村功能由生产、居住功能逐渐向生态、生产、服务、居住等多元化转变。(三)村庄类型多,承担城市功能多样化根据北京 2019 年村庄人口、区位和发展情况,北京的

    13、村可分为 5 类,第一类,没有农村、农业和农民,只保留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三无村”有 56 个;第二类,城乡接合部地区村庄,流动人口和本地户籍人口数量倒挂的“倒挂村”有 173 个;第三类,整建制拆迁,处于向“三无村”过渡阶段的“拆迁村”有 720 个;第四类,村庄劳动力外流、人口老龄化,多数位于山区的“空心村”有 48 个;第五类,没有什么显著变化的“传统村”有 2 986 个10。疏解非首都功能以“减量”促高质量发展的背景明晰,划定生态涵养区和生态保护红线严明,乡村功能呈现多元化趋势。2021 年,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年值为 3 923.30 亿元(贴现值为 1 2146.52

    14、亿元)。从构成农业 76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3 年 第 4 期生态服务价值年值的 3 个部分(直接经济价值、间接经济价值、生态与环境价值)看:直接经济价值年值为 381.23 亿元(贴现值为 381.23 亿元),占总价值的 9.7%,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 269.51 亿元(贴现值为269.51亿元),供水价值为111.72亿元(贴现值为 111.72 亿元),主要是由于粮食与蔬菜生产快速增长、农林牧渔总产值由负转正、河湖补水量大幅增加等;间接经济价值为 1 095.78 亿元(贴现值为 1 095.78 亿元),占总价值的 27.9%,其中文化旅游服务价值年值为 627.33

    15、 亿元(贴现值为 627.33 亿元),主要由文化旅游服务价值拉动;生态与环境价值为 2 446.28 亿元,占总价值的 62.4%,主要是由于水源涵养(存蓄)量大幅提升,造林绿化面积增加,水生态持续改善,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等,全市河流、水库等健康水体占比达 85.8%,主要河流成为候鸟迁徙的重要廊道等11。三、北京农业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现状北京的农业农村是北京现代化的主要短板,如住在乡村的 60 岁以上老年人居多;乡村缺乏主导产业支撑,主要表现在农业产业化生产不足,农业科技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农业高效设施技术储备不足,生产效率低等;农业经营主体分散,带动性不强,乡村集体经济经营效益下降

    16、,乡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等。职业教育、专科教育及各类培训,是乡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提高的主阵地,也是首都乡村振兴新生力量的主要来源,其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着首都现代农业、“三农”服务和乡村振兴的发展。北京涉农专业人才的培养与提高主要是通过全日制学历教育、成人教育与培训以及各类短期培训班等方式来开展的。近年来,通过“美丽乡村建设”“百所示范村建设”“派驻第一书记”等项目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通过“进村入户走基层”“科技挂职”“耕耘者振兴计划”等活动,农业农村职业教育培养了村务管理人才、高素质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等,使村干部和村民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村容村

    17、貌得到了很大改观,农业科学技术也得到了有效应用与推广。但是,农业农村职业教育与首都高质量发展对涉农职业人才的需求相比,其数量和质量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目前,北京市农业农村职业教育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分为 3 种形式:普通专科(高等职业教育)、成人专科及网络专科教育等。专业涉及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 版)的 9 个学科大类:农林牧渔、土木建筑、水利、装备制造、生物与化工、食品药品与粮食、电子信息、财经商贸、旅游。根据北京市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概况 20222023 年的数据,2022 年职业教育、成人专科教育及网络专科教育招生人数为 50 484 人、毕 业 生 数 为 80 649

    18、人、在 校 学 生 数 为150 099 人,相关数据见表 1。此外,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学校结业生数为 320 178 人,包括县办 92 175 人、乡办 165 847 人、村办62 136 人。北京市涉农职业(专科)人才储备量为 400 827 人。考虑到成人专科、网络专科教育及培训主要面向成人教育,假设该部分人才均已从事涉农领域岗位,则 2022年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三农”服务和乡村振兴可新增涉农领域人才数量为 19 843人,预计 2023 年可释放人才资源 62 743 人。77 高秀清:构建首都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新农科职业教育体系学科大类普通专科学生数成人专科学生数网络专科学生

    19、数毕业生合计中职学生数毕业生数招生数在校生数毕业生数招生数在校生数毕业生数招生数在校生数毕业生数招生数在校生数农林牧渔1 6561 3203 87033919481 14608663 141 6871 1622 214土木建筑1 1171 0182 5852112273861 5511 3064 2992 879 2615371 231水利1085913800023022131 2574146装备制造1 4151 7204 1174182044907 1567494 6828 989 4226661 747食品、药品、粮食2532425445524415015323 230175678电子信息

    20、3 4833 3088 92767733580713 8007 17318 92417 960 1 2062 4666 887财经商贸3 6632 9828 2242 2521 1612 54031 01413 07845 70036 929 1 2051 9454 833旅游7855951 5362511203158104683 6831 846 5811 3102 974文化艺术1 0611 4783 4703782675197102 1204 0162 149 1 6852 1988 622合计13 54112 72233 4114 58123355 14956 22524 89482

    21、20774 347 6 30210 533 29 332 表 1 2022 年北京农业农村职业教育及相关专业大类学生情况 人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212025)指出,应增加职业教育适应性,深化高水平技能型大学建设。要贯彻城教融合发展理念,面向高精尖产业结构、城市运行与发展、高品质民生需求,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重点加强养老、护理、学前教育、托育、家政服务、健康管理、轨道交通、城市运行、非遗传承等专业人才培养12。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要紧密围绕首都高精尖产业发展、超大城市运行管理、高

    22、品质民生需求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持续优化职业学校的专业布局,不断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要优化技术技能人才供给结构,优先发展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产业需要的新兴专业,加快建设养老服务、学前教育、护理和托育等人才紧缺专业,撤并淘汰供给过剩、就业率低、不符合首都产业发展方向的相关专业13。四、构建新农科职业教育体系农业农村职业教育作为涉农类型职业教育,具有服务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服务“三农”及乡村振兴的独特优势和社会责任,承担着为乡村培养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力军,服务“三农”的专业化团队,以及乡村振兴所需的各类人才的职能。2023 年 3 月,教育

    23、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指出,要推进新农科建设。应面向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新生态,要推进农林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服务支撑农业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为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应主动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改造提升现有涉农学科专业。要服务国家种业安全、耕地保护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生态系统治理、乡村建设等战略需求,以及森林康养、绿色低碳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开设生物育种、农理、农医、农文深度交叉融合创新发展,培育新兴涉农学科专业。要全面加强涉农高校 78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3 年 第 4 期耕读教育,将耕读教育相关课程作为涉农专业学

    24、生必修课。要深入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2.0,加快培养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现有涉农专业,建设一批新兴涉农专业。要引导综合型高校拓宽农业传统学科专业边界,增设涉农学科专业。要加强乡村振兴发展研究院建设,加大涉农专业招生支持力度。要加强农林高校网络培训教育资源共享,打造实用精品培训课程体系。应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要加强农村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优先支持高水平农业高职院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采取校企合作、政府划拨、整合资源等方式建设一批实习实训基地。要支持职业院校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开发技术研发平台、开设特色工艺班,培

    25、养基层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应采取学制教育和专业培训相结合的模式对农村“两后生”进行技能培训。要鼓励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高素质农民、留守妇女等报考高职院校,可适当降低文化素质测试录取分数线14。(一)完善农业农村职业教育体系2021 年 4 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提出,要支持一批优质的高职专科学校独立升格为职业本科学校,指导符合条件的高职专科学校举办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到 2025 年,职业本科教育的规模将不低于10%。北京市发布的关于推

    26、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也提出,支持在若干专科层次高等职业学校、技师学院高水平骨干专业群开展职业教育本科专业试点。实际上,乡村振兴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5个方面,而人才需求涉及到方方面面。9 个专业大类的学生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首都现代农业、“三农”服务和乡村振兴各个方面的需求。要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应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北京的战略功能定位、现代农业发展、“三农”服务及乡村振兴,需要构建完善的农业农村职业教育体系,以保障对人才的

    27、多层次需求。针对首都现代农业、“三农”服务及乡村振兴的特点,构建服务都市型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首都“三农”和乡村振兴需求的新农科农业农村职业教育体系,为“三大工程”“五大产业”,培养“三融”互通的服务国家和首都发展,面向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新生态的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造就掌握新农科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因此,首都农业农村职业教育还需要根据首都现代农业、“三农”服务和乡村振兴特点,有机统筹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生物与化工大类、轻工纺织大类、交通运输大类、医药卫生大类、新闻传播大类、教育与体育大类、公安与司

    28、法大类、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的相关专业技能型人才与现有的 9个专业大类,科学设置新农科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满足服务首都“三农”的涉农职业人才,增大相关领域急需的新生人才储备量。新农科职业教育体系定位功能框架见图 1。79 高秀清:构建首都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新农科职业教育体系(二)优化调整农业农村职业教育结构北京郊区乡村缺乏主导产业支撑,主要表现在农业产业化生产不足,农业科技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农业高效设施技术储备不足,生产效率较低,农业经营主体分散,带动性不强,乡村集体经济经营效益下降,乡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弱,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等。农业农村职业教育改革、体系优化和转型升级需要优化农业农村职业教

    29、育专业布局,聚焦“服务首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三农服务及乡村振兴”设置专业及专业群,实现职业院校专业布局与首都产业发展布局高度契合,提高涉农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中的行业、产业、岗位之间的匹配度,加速布局数字农业、生物农业、农业现代物流领域的学科专业,提升服务乡村振兴的精准度。要精准推进涉农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需求的有效对接,解决好人才模式化、标准化培养与乡村振兴个性化、差异化需求的矛盾,提升办学水平和农业农村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在全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教高厅函 2022-23)指出,新农科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应面向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新生态

    30、,对接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等国家重大新业态,促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有机衔接。应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新产业新业态,面向粮食安全、生态文明、智慧农业、营养与健康、乡村发展等五大领域,设置生物育种等 12 个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15。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使命是培养更多适应性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以与乡村振兴需要壮大人才队伍的需求相匹配;而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为农业农村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培养方向和模式创新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实践空间。农业农村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赋能增量,乡村振兴为农业农村职业教育高质量

    31、发展延伸定向,两者存在同频共振、互构发展的逻辑关系,既需要内源性力量,也需要外源性力量的协同配合。首都农业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及专业结构,应根据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结合首都现代农业发展特点、“三农”图 1 新农科职业教育体系定位功能框架图 80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3 年 第 4 期综上,应合理调整新农科专业布局,增强学科专业设置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科学研究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融合,形成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主动适应区域发展的变化。为首都现代农业、“三农”服务和乡村振兴增加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储备,不断提高农业农村职业教育服务首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与水平。【参考文献】1 央视

    32、评论员.习近平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 J.渔业致富指南,2019(19):3-4.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50-351.3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J/OL.(2022-11-01)2023-01-20.http:/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 进 乡 村 人 才 振 兴 的 意 见 EB/OL.(2021-02-24)2022-12-20.https:/ 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EB/OL.(2021-10-13)2022-12-20.http

    33、s:/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二二二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2(7):5-13.7 张英洪.走出具有首都特点的超大城市乡村振兴之路 J.农村工作通讯,2022(6):59-61.8 中共北京市委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行动方案的通知 EB/OL.(2022-05-06)2022-12-20.https:/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中共北京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图 2 新农科本科教育体系框架图服务和乡村振兴等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结合各类涉农培训、中等农业农村职业教育、高等农业农村职业教育及本科农业农村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特点,

    34、进行科学系统地优化后,形成数字化教学与实体教学相结合、知识技能培养逐步递增、“岗课赛证”相统一的完整的新农科农业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见图 2。81 高秀清:构建首都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新农科职业教育体系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北京市加快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的通知 EB/OL.(2022-09-20)2022-12-20.http:/ 贺艳.走有首都特点的乡村振兴之路 J.前线,2021(1):82-85.11 2021 年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监测公报 EB/OL.(2022-05-26)2022-12-20.https:/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

    35、规划(20212025 年)EB/OL.(2021-10-08)2022-12-20.https:/ 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EB/OL.(2022-06-06)2022-12-20.https:/ 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的通知 EB/OL.(2023-04-04)2023-04-20.http:/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的通知 EB/OL.(2022-09-24)2023-01-20.http:/ a Modern Urban Agricultural Vocat

    36、ional Education System for High Quality Talents Training in the CapitalGAO Xiuqing(Bei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Beijing 102442,China)Abstract:For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in capital,the basic support fr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alents is extremely importan

    37、t.Beijing agricultural and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takes the important mission of cultivating professionals who master the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skills of modern agriculture and serve the agriculture,rural areas and farmers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38、of Beijing suburbs and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agriculture,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social need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the paper proposes to build a new medium and high integr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that serves modern urban agriculture,agriculture,rural areas and r

    39、ural areas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optimize the distribution of agricultural and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majors,cultivate more agriculture-related professionals who love rural areas,understand technology,good management and management,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reserve of talents needed for the de

    40、velopment in the suburbs of Beijing,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transformation,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improving the services quality for agriculture,rural areas and farmer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and rur

    41、al industries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the suburbs of Beijing,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green,low-carbon,digital construc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in the capital.Keywords:rural revitalization;new agricultural science;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rural development in the suburbs of Beijing


    注意事项

    本文(构建首都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新农科职业教育体系_高秀清.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