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以贵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_王玲玲.pdf

    • 资源ID:304036       资源大小:2.25M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VIP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以贵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_王玲玲.pdf

    1、2023 年 20 期教 改 新 论高 教 学 刊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以贵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王玲玲,邓建华,孔德文(贵州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贵阳 550025)材料力学课程在工科本科生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在整个本科阶段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1-2。材料力学课程是贵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培养方案中的核心课程,是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由于材料力学课程概念抽象、内容繁多、公式复杂、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反映出的问题是课堂能听懂课程内容,但独立做题时思路不清晰。学

    2、生没有形成力学思维,在解题思路上很难突破原有的定式,或容易混淆概念和方法3。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总体上存在学生理解程度不够、教授难度较大、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现已开展了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研究,一方面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兴趣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变被动为主动4;另一方面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方面进行改革,如改变原有的课程内容顺序、教学方法或设计考核评价结构等5-7。如何针对贵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材料力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研究,提出具有推广价值的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模式与方法,是夯实学生力学基础、提升培养质量,助力贵州省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

    3、才培养的根本保障。一贵州大学材料力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贵州大学材料力学课程分为高学时(课堂教学 80学时)和中学时(课堂教学 64 学时),土木工程学院开设课程为 80 学时,机械工程学院、材料与冶金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部分班级开设课程为 64 学时;两种课程教学内容与内容掌握程度要求不同。材料力学课程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主要利用演示软件、幻灯、投影仪、音像、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形象化,以提高教学效果、课容量,增强学生的听课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基金项目:贵州省本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基于育人育才双目标的 材料力学 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2021030);贵州大学一流课程

    4、培育项目“材料力学”(XJG2021030);贵州大学校级教改项目“理论力学”(XJG2021028)第一作者简介:王玲玲(1985-),女,汉族,吉林四平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复合材料力学行为分析与表征。摘要:该文分析贵州大学材料力学课程教学现状,结合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特点,从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知识体系与内容结构、梳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实施方案、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提出阶梯式教学内容结构,增加扩展部分内容,给出具体解决措施与实施方案用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借助“量化课程内容、阶梯式内容结构、理论结果可视化及力学竞赛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方法创新

    5、与改革,提升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质量,并指出教学改革中的难点问题。关键词:材料力学;阶梯式教学内容;理论结果可视化;力学竞赛;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23)20-0108-05Abstract:The course teaching situations of Mechanics of Materials were analyzed.Combining the culture characterizations of civil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the course reform was conducted fr

    6、om optimizing of teaching content knowledge system and structure,teasing out the current problems and providing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methods,as well as innovating the teaching mode andapproaches.The stepwise teaching content structure was presented,and the extended teaching content was added.M

    7、oreover,thespecific solution approaches were provided to solve the actual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The innovation and reform of courseteaching mode and approach were carried out by quantifying course content,stepwise teaching content structure,visualization oftheoretical results and mechanic

    8、s competition-oriented teaching,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urse teaching quality of mechanics ofmaterials.Additionally,the difficult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were presented.Keywords:Mechanics of Materials;stepwise teaching content;visualization of theoretical results;mechanics competition;tea

    9、chingreformDOI:10.19980/j.CN23-1593/G4.2023.20.026108-教 改 新 论高 教 学 刊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2023 年 20 期题,并给出自己的想法和思路。课程教学中反映出的问题概括为以下方面。1)材料力学课程定理较多、公式繁多,给本科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困难,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程教学中期逐渐减弱,部分学生仅是为了平时成绩和应付考试来课堂听课,缺乏兴趣、重视程度不够。2)学生的基本知识掌握不牢固,部分同学对概念及定理没有清晰的认识,考试时常见混用概念、误用定理的现象,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3)期末采用闭卷考试形

    10、式,学生解题思路不清晰、计算不认真,按照卷面成绩统计,每年的材料力学课程授课一半以上班级不及格率均超过 30%,反映出学生理论知识与解题应用的结合能力不足。二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土木工程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要结合专业特点,重视知识储备的同时更要加强能力培养。材料力学是贵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的核心课程,开设在基础课(高等数学、理论力学等)之后、专业课(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土木建筑材料等)之前,是一门承上启下的基础课,是专业课程学习的奠基石。材料力学课程为学生储备力学基本知识和科学方法,建立力学思维模式,实现科学思想的传递

    11、,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创新意识。因此,从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知识体系与内容结构、梳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实施方案、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开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一)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知识体系与内容结构,提出阶梯式教学内容结构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理论内容与实验教学两部分,第 1 章至第 5 章是材料力学整体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部分,分别针对轴向拉压、扭转与弯曲构件的内力、应力、变形进行分析,开展强度与刚度问题的计算。第 6 章至第 9 章是在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别提出超静定问题、应力状态与材料破坏规律问题、组合变形与连接部分问题和压杆稳定的问题,第 10 章和第 11章,分别提出

    12、了能量法求解刚度问题以及动荷载下应力计算。在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优化教学内容知识体系与内容结构,将教学内容形成阶梯式的内容结构,如图 1 所示。阶梯式教学内容结构包括基本理论部分(第15 章、实验部分)、提升部分(第 69 章)与扩展部分(第 10、11 章、力学竞赛)。结合土木类本科生的后续课程需求及相关知识的需求程度,对课程内容的学时比例进行调整,采用模块式教学内容授课,基本理论模块占用 44 学时,提升部分模块占用 22 学时,扩展部分模块占用 14 学时。扩展部分教学环节安排 8 个学时,强化提升部分与扩展部分的内容,着重培养学生力学思维及强化训练学生解题能力,加强综合应用类问题求

    13、解的练习,针对全国大学生周培源力学竞赛试题,总结应用知识点,并结合历年考试真题进行讲解与训练,培养学生求解复杂强度、刚度、稳定性问题及综合应用问题的能力,为提升参与国际或国内力学竞赛学生的水平、助力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考研奠定基础。(二)梳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与实施方案材料力学课程的教学理念是夯实基础知识,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学生的力学思维,以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强化能力,达到“学有所用”的教学效果。因此,针对贵州大学材料力学课程中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缺乏重视程度、力学思维不清晰与解题能力弱、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解决措

    14、施与教学过程中图1阶梯式教学内容结构109-2023 年 20 期教 改 新 论高 教 学 刊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的实施方法,提出整体的教学实施方案,如图 2 所示。(三)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提升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质量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反映概念多、部分理论推导复杂、教学内容的理论体系与内在逻辑难以把握,难学易忘,出现了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解题逻辑思维不清晰、理论应用于实践分析的能力较弱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开展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四点。1用定量化数字体现基本理论内容的重要程度材料力学课程内容

    15、主要包括基本变形的强度刚度计算、复杂变形的强度刚度计算和刚度问题的求解方法。基本理论部分内容是后续内容的基础,需要连贯学习。主讲教师可以把握课程整体知识体系,了解基础知识点在本门课程中的应用和重要程度,例如第 2 章轴向拉伸和压缩中求解横截面内力的方法截面法,该方法在第 25 章、第 79 章中都有应用,是构件求解横截面内力的基本方法,因此主讲教师会反复强调截面法重要,但对于很多知识点授课老师都会作重要强调,学生就会不以为然,认识不到知识点的重要性。因此,本项目提出用定量化的数字来体现基本理论内容的重要程度,让学生直观意识到课程内容的重要性。以截面法为例,将截面法在课程内容中的应用量化,材料课

    16、程内容包括 11 章,该方法在 7 章(第 25 章、第 79 章)内容中都有应用,因此应用比例占 64%,如果不掌握截面法,课程至少一半内容的学习都会受到影响,用具体的定量化数字来体现学习内容的重要程度与应用范围,让学生自身意识到知识点的重要性,而不是授课教师灌输给学生,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对课程内容的重视程度。图2材料力学教学方法实施方案2阶梯式课程内容结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在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将课程内容形成阶梯式的内容结构,包括基本理论部分(第 15 章、实验部分)、提升部分(第 69 章)与扩展部分(第 10、11 章、力学竞赛)。在基本理论部分教学过程中,重点解

    17、决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理论与概念易混淆的问题,基本理论部分重点内容是基本变形形式下构件的强度刚度问题,每种基本变形都是按“外力内力应力变形强度刚度问题”的步骤进行研究,推导过程基本按照“平面假设变形几何关系物理关系静力平衡条件应力公式”,因此,在基本理论教学部分,可以采取总结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形成规范的分析问题的步骤与方法,形成基本变形的思维主线,反复练习分析过程,强化学生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求解能力,使学生对基本变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清晰的认识,为应力应变分析与组合变形问题打下基础;在提升部分的教学中,主要解决复杂问题的强度与刚度问题,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与综合运用能力,可

    18、以采用对比式教学模式,与对应的基本变形情况进行对比,在基本变形问题求解的基础上,增加新知识、新方法,使学生顺利过渡到提升部分的内容;在扩展部分的教学过程中,主要目的是强化基本理论部分和提升部分的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学生力学思维及强化训练学生解题能力,加强综合应用类问题求解的练习,提升问题难度,培养学生求解复杂强度、刚度、稳定性问题及综合应用问题的能力,该部分是为提升参与国际或国内力学竞赛学生的水平、助110-教 改 新 论高 教 学 刊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2023 年 20 期力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考研奠定基础的,不占用过多课时,只为学生提供能力提升的平台,因此采用

    19、引导式教学模式,使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利用课后时间总结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针对性的自主学习能力。3结合实验或数值模拟,将理论结果可视化,提升理论联系实践能力材料力学课程研究结构中构件的承载力问题,揭示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的基本概念及必要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具有理论多、概念抽象的特点,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困难。学生对于部分理论只会计算,不了解实际应用,没有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效果。若将抽象化的概念或理论应用形象化、可视化,便能加深学生的理解,便于相关知识的掌握8-9。因此,课程教学可以结合实验或数值模拟方

    20、法,将理论结果可视化,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逻辑思维和能力。以应力状态分析为例,基于危险点的单元体应力状态,可以求任意截面上的正应力和切应力、求应力极值,确定主应力及主平面位置。这部分内容公式多、概念多、计算多,需要掌握画出单元体应力状态的方法,学生针对这部分理论多数停留在会计算阶段,但不能把理论与实际应用相关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基本变形实验现象讲授该部分内容。材料力学中开设了低碳钢和铸铁材料的轴向拉伸、压缩及扭转实验,但实验教学要求是观察低碳钢和铸铁材料在拉伸、压缩和扭转情况下的破坏现象,并没有要求从理论上进行分析。而应力状态分析理论最典型的应用就是用来

    21、解释不同受力状态下构件的破坏模式,若将实验现象和理论分析相对应,用应力状态理论解释材料破坏的本质原因,既锻炼学生理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及其应用的理解程度。对于复杂应力状态下构件的强度及刚度问题,没有对应的实验教学内容,可以借助数值模拟方法,将构件的内力、应力分布可视化,直观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将理论结果与模拟结果对应,加深教学内容理解。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可视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加深学生理解程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思维和能力,提升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效果。4力学竞赛为导向的力学思维训练与能力强化力学竞赛试题重点测试参赛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深入掌握程度及应

    22、用所学知识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总体特点是综合性强,强调多个知识点在复杂问题中的综合应用。全国大学生周培源力学竞赛是一项大学生科技赛事,也是展示高校力学教学水平的窗口。贵州大学在校本科生参与力学竞赛的人数逐年增多,但拿不到好的名次,优秀奖居多。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由俄联邦多所高校在 2005 年共同发起,经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主办方授权,考试内容为理论力学。2019 年,由土木工程学院力学教研室教师带队,组织贵州大学 5 名学生参加了河海大学承办的 2019 年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亚洲赛区),并获得个人赛二等奖与团队赛二等奖的成绩。为体现竞赛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对参加竞赛同学的理论力学

    23、期末成绩进行分析,参加竞赛的同学成绩均超过 80分,可见,经过训练的同学,能力提升效果明显。总结比赛经验发现,我校的优秀学生具备扎实的力学基础,但在求解过程与技巧方面欠缺经验,这与力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有一定关系,以往的材料力学教学过程中,对复杂问题与综合应用问题训练不足。所以,增加扩展部分教学内容,加强复杂的综合应用类问题求解的练习,着重培养学生力学思维及强化训练学生解题能力。针对全国大学生周培源力学竞赛试题,总结应用知识点,并结合历年考试真题进行训练与讲解,培养学生求解复杂强度、刚度、稳定性问题及综合应用问题的能力,为提升参与国际或国内力学竞赛的学生水平、助力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考研奠定坚实基础。

    24、三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旨在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但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过程存在问题的多样性给课程的教学改革带来了难度,总结如下。(一)综合解决材料力学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有效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反映概念多、部分理论推导复杂、教学内容的理论体系与内在逻辑难以把握,难学易忘,出现了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解题逻辑思维不清晰、理论应用于实践分析的能力较弱等现象,因此,有必要开展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提高教学效果,而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更要注重综合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多个问题。111-2023 年 20 期教

    25、 改 新 论高 教 学 刊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二)因材施教的学生力学思维能力与解题能力强化与提升材料力学是贵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的核心课程,开设在高等数学、理论力学等基础课之后,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与学习能力、学习目标各有不同,如何针对学生因材施教,实现力学思维能力与解题能力提升效果全覆盖的目标是项目的重点难点之一。材料力学课程是专业知识学习的奠基石,教学借助“量化课程内容、阶梯式内容结构、理论结果可视化及力学竞赛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方法创新与改革,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重视程度不足、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解题逻辑思维不清晰和理论应用于实践分析的能力较

    26、弱等问题,强化学生力学思维训练与综合解题能力,可有效提升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质量,在此基础上探索具有推广价值的力学类课程教学改革途径,助力贵州省工科专业本科生培养质量提升。参考文献:1 叶志明,李俊峰,王世斌,等.基础力学课程之教材及教学体系分析(三)国外材料力学教材及其教学体系分析J.力学与实践,2019,41(6):688-698.2 王春香,周鹏,胡恒山.依据课程定位深化材料力学教学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18,27(1):53-56.3 彭旭龙,文海霞,甘秋兰,等.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的调查与分析J.科教导刊,2020(16):120-121.4 储柳,施佳佳.启发式教学在材料

    27、力学课程改革中的应用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50):245-246.5 张桂民,王贞硕,董纪伟,等.土木工程专业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典型案例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2020,29(1):181-188.6 刘静,杜金龙,罗建阳,等.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下的材料力学课程考核体系改革J.科技文汇,2021,524(8):94-96.7 范钦珊,殷雅俊,唐静静,等.改革教学,创新教学“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体会J.力学与实践,2018,40(5):543-549.8 王云洋,蒋楚,肖磊,等.新工科背景下基于铸铁扭转实验的材料力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J.大学物理实验,2021,34(1):112-

    28、115.9 安军,曾霞光,范劲松,等.材料力学课程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的开发及应用J.装备制造技术,2020(2):166-169.黑龙江畜牧兽医(上半月),2011(9):146-148.4 李震彪.本科教学虚拟仿真实验之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9):5-7.5 徐鸿毅,张昌军,刁红录,等.“辅助生殖实验室技术”课程中显微操作虚拟仿真教学模式的探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20):96-97.6 王旭.地方性本科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观察(上旬刊),2015,4(6):62-63.7 张剑葳,吴煜楠.虚拟仿真技术在文物建筑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

    29、019(11):66-69.8 王卫国,胡今鸿,刘宏.国外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现状与发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5):214-219.9 刘为浒,郝佩佩,黄骥.虚拟仿真技术在本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6(3):91-96.10 杨洋,万玲,王韦韦,等.新农科背景下拖拉机构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21(2):108-111.11 周倩倩,朱爱勇,曹文婷,等.虚拟仿真技术在助产专业教学中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1,40(7):237-240,257.12 林桂淼,陈献雄,赵滢滢,等.生殖细胞分离提取与体外受精虚拟仿真实验建设与实施J.

    30、基础医学教育,2020,22(3):213-216.13 吴江鸿,杨景峰.牛胚胎移植虚拟仿真平台在家畜繁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20(4):124-126.14 原芸姿,沈丹,姜秀文.虚拟仿真技术在 护理学基础 实验教学中的探索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33):95.15 芦晓晶,罗军,张红.虚实结合的转基因小鼠虚拟仿真实验流程的设计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8(35):239.16 何兰花,郭金彪,林树茂.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动物繁殖实践教学改革J.黑龙江畜牧兽医(上半月),2017(5):258-260.17 熊宏齐.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新时代教学特征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9):1-4.(上接107页)112-


    注意事项

    本文(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以贵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_王玲玲.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