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403∕T05-2020 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与建筑一体化技术规程(蚌埠市).pdf

    • 资源ID:302325       资源大小:616.68KB        全文页数:7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7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7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曲****】。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曲****】,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DB3403∕T05-2020 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与建筑一体化技术规程(蚌埠市).pdf

    1、ICS 91.040.01P 30DB3403安徽省蚌埠市地方标准DB3403/T052020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与建筑一体化技术规程2020-08-06 发布2020-09-01 实施蚌埠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403/T 05-2020I前言为促进蚌埠市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与建筑一体化应用,规范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按照蚌埠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 2019 年蚌埠市市级地方标准制定计划的函(蚌市监函2019143 号),规程编制组根据国家和安徽省现行的相关技术标准,深入调查研究国内外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与建筑一体化技术应用情况,结合蚌埠市地理、气象参数,认真总结

    2、工程实践经验,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程。本规程包括 9 章,主要内容包括: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发电系统设计;5 应用设计;6安装与调试;7 环保、卫生、安全、消防;8 工程质量验收;9 运行与维护。本规程由蚌埠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归口管理,蚌埠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为提高规程质量,请各单位在执行本规程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数据和资料,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反馈至蚌埠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地址:蚌埠市中荣街 120 号,邮编:233000),以供修订时参考。本规程主编单位:蚌埠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规程参编单位:凯盛光伏材

    3、料有限公司安徽天柱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格润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蚌埠金能移动能源有限公司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彭寿、刘士俊、尹靖、陈冰、瞿春、马银峰、王桂光、凌建祥、洪善政、马立云、张冲、陈勇、徐斌、汤红运、徐根保、董勇、卢育发、朱思猛、李虎、刘翼、李明辉、王纪松、代小磊、马玉文、吴育松、浦玉恒、朱路路、何早阳、于自龙、丁虎、袁小龙、张启飞、丁涛、张腾、马海燕、宋刚、陈书恒、杜宪军、盛华春。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张晓安、刘朝永、章维扬、方明、董传明、杨清华、常春。DB3403/T 05-2020II目次1总则.12术语.23基本规定.54发电系统设计.74.1一般规定.74.2系统分类与选型.104

    4、.3组件阵列设计.114.4直流汇流设备、逆变器.134.5交/直流配电柜.154.6配电系统.164.7布线系统.164.8系统接入.184.9储能系统.204.10 过欠压保护与接地.214.11 发电量计算.224.12 监控计量系统.235应用设计.255.1一般规定.255.2建筑设计.265.3结构设计.275.4构造要求.306安装与调试.336.1一般规定.336.2施工工序.34DB3403/T 05-2020III6.3基座.356.4龙骨.356.5薄膜太阳能组件、构件安装.366.6电气安装.376.7设备与系统调试.396.8安全文明施工和成品保护.417环保、卫生、

    5、安全、消防.437.1环保、卫生.437.2安全.437.3消防.448工程质量验收.468.1一般规定.468.2分项工程验收.468.3竣工验收.539运行与维护.559.1一般规定.559.2维护管理.55附录 A 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与建筑一体化应用工程巡检周期和维护记录.59本规程用词说明.63引用标准名录.64DB3403/T 05-202011 总则1.0.1 为推动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在蚌埠市建筑工程中应用,规范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与建筑一体化的设计、施工与安装、验收、运行与维护,做到技术先进、质量可靠、安全适用、绿色环保、经济合理、造型美观、维修方便,结合蚌埠市地方特点,制定本规程

    6、。条文说明:1.0.1随着我国绿色建筑的深入发展和超低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的推广,太阳能作为清洁优质的可再生能源日益受到重视,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与晶硅太阳能发电系统在材料性能、安装多样性、转换效率、成本及使用寿命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区别,其从技术上实现了长期、高效、安全、科学地转化利用太阳能,建筑工程中利用薄膜太阳能发电是应用可再生能源实现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的有效措施。本规程着重解决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与建筑结合,以指导、规范蚌埠市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与建筑一体化工程的设计、施工与安装、验收、运行与维护,促进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在建筑领域的推广应用,规范和加快蚌埠市薄膜太阳能产业的发展。1.0.2 本规

    7、程适用于蚌埠市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及仓储建筑,以及在既有建筑上安装、改造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的设计、施工与安装、验收和运行维护。条文说明:1.0.2本条明确了本规程的适用范围。民用建筑一般指供人居住和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按其使用功能大致分为居住建筑(包括住宅建筑、宿舍建筑等)和公共建筑(包括教育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医疗建筑、交通建筑、政法建筑、科学研究建筑、文化娱乐建筑、园林景观建筑、宗教建筑、纪念建筑等)。工业建筑一般指供使用者从事各类生产活动的建筑物和构筑物。考虑到大量的既有建筑有绿色、节能等改造的需求,编制时对既有建筑采取集成或附加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利用太阳

    8、能的适应性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本规程的技术内容同样适用。1.0.3 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与建筑一体化的设计、施工与安装、调试和验收、运行与维护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条文说明:1.0.3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的产品应符合其组成部分的相关国家标准,同时,应符合建筑行业的相关设计与验收规范。DB3403/T 05-202022 术语2.0.1 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与建筑一体化 Thin-film photovoltaic system and buildingintegration安装在建筑物上,将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与建筑相结合,满足建筑物的安全、功能、美观等要求,其应用形式可分为

    9、建筑集成光伏发电系统(BIPV)和建筑附加光伏发电系统(BAPV)。条文说明:2.0.1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与建筑一体化应用,可采取建筑集成、建筑附加不同的应用形式。其中,薄膜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作为建筑材料或建筑构件,成为建筑物围护结构或围护设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称为建筑集成光伏发电系统(BIPV);薄膜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不作为建筑物围护结构或围护设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仅在建筑物上附加安装薄膜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称为建筑附加光伏发电系统(BAPV)。2.0.2 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 Thin-film photovoltaic system利用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

    10、成电能的光伏发电系统。2.0.3 薄膜太阳能光伏组件 Thin-film photovoltaic modules经过模块化预制、封装及内部联结,由薄膜电池、玻璃面板、胶膜、接线盒、背板、引出线等组成,具备薄膜太阳能发电功能,可单独提供直流电输出的最小不可分割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组合装置。条文说明:2.0.3目前已经产业化规模生产的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的产品有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碲化镉(CdTe)薄膜太阳能电池等薄膜太阳能电池。2.0.4 薄膜太阳能光伏构件 Thin-film photovoltaic components经过模块化预制、封装及内部联结,具备薄膜太阳能发电功能的建筑

    11、材料或建筑构件。条文说明:2.0.4将薄膜太阳能光伏组件与建筑材料进行复合,具有相应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构件功能,成为建筑物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光伏瓦、光伏墙板、光伏砖、发电饰面一体板等新型建筑材料或构件。2.0.5 薄膜太阳能发电瓦屋面系统 Roof system of thin-film photovoltaic tilesDB3403/T 05-20203采用薄膜太阳能发电瓦和配套瓦为斜屋面覆面层,既满足传统瓦屋面的使用功能,又能利用太阳能电池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屋面发电系统。以下简称“发电瓦屋面系统”。2.0.6 薄膜太阳能发电瓦 Thin-film photovo

    12、ltaic tile采用薄膜太阳能电池、玻璃+绝缘背板或双玻结构,经过封装工艺制成的兼具太阳能发电和建筑物面覆盖及装饰功能的建筑瓦制品,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以下简称“发电瓦”。2.0.7 发电饰面一体板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integrated photovoltaic采用薄膜太阳能电池、玻璃+绝缘背板或双玻结构,经过封装工艺制成的兼具太阳能发电和建筑装饰功能的建筑饰面板,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2.0.8 逆变器 Inverter将来自太阳能电池阵列的直流电流变换为符合电网要求或电气负载供电要求的交流电流的装置。条文说明:2.0.8常见的分为直接与组串连接,室外挂式

    13、安装的单相或三相输出的组串式逆变器和用于大规模电站的、需经过直流汇流箱将不同太阳能电池阵列直流电流汇集后接入的集中式逆变器两种。2.0.9 直流汇流设备 Dc confluence equipment在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中将若干个发电组件串并联汇流后接入的装置。包括用于组串式逆变器前端的直流接线盒和用于集中式逆变器前端的直流汇流箱。2.0.10 储能蓄电池 Energy storage battery主要指用于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用的蓄电池。2.0.11 光伏控制器 Photovoltaic controller用于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控制多路薄膜太阳能电池阵列对储能蓄电池充电以及储能蓄电池给

    14、太阳能逆变器负载供电的自动控制设备。DB3403/T 05-202042.0.12 最大功率点跟踪系统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能够实时侦测太阳能板的发电电压,并对跟随太阳能电池表面温度变化和太阳辐照度变化而产生的输出电压与电流的变化进行跟踪控制,使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保持在最大输出功率的工作状态的控制策略,使系统以最大功率输出。应用于太阳能发电系统中,协调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负载的工作。2.0.13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Grid-connected photovoltaic system光伏发电系统发出电能与公共电网连接,可以向公共电网传输电能的光伏

    15、系统。2.0.14 离网光伏发电系统 Stand-alone photovoltaic system不与公共电网连接的光伏系统,也称独立光伏发电系统。2.0.15 孤岛 Islanding包含负荷和电源的部分电网,从主网脱离后继续孤立运行的状态。孤岛可分为非计划性孤岛和计划性孤岛。非计划性孤岛指非计划、不受控地发生孤岛。计划性孤岛指按预先配置的控制策略,有计划地发生孤岛。2.0.16 防孤岛 anti-islanding防止非计划性孤岛现象的发生。DB3403/T 05-202053 基本规定3.0.1 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应结合太阳能资源、发电规模、建筑条件、负荷特点、安装和维护条件等因素确定

    16、系统选型,与建筑一体化的应用应遵循安全可靠、环保美观、规则有序、便于安装和维护的原则,合理选用薄膜太阳能光伏构件和薄膜太阳能光伏组件,明确安装在建筑物上的设备类型、平面位置和外观要求,与建筑自身设计相协调,使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与建筑相融合。条文说明:3.0.1薄膜太阳能光伏组(构)件具有透光率高,弱光性好,衰减率低,色彩丰富等优点,形状、尺寸可定制,适用建筑场景更广泛。与晶硅太阳能发电产品比较,薄膜太阳能发电产品在弱光环境或散射光、阴、云、雨天环境条件下,能实现持续发电,且在受意外障碍物(如落叶、飞鸟、烟雾、空气污染等)影响时,组件不易损坏。因其透光率好,产品色彩和形状可定制,在建筑的墙面、平

    17、坡曲面屋面、采光屋顶、幕墙等处更适于实现与建筑一体化的应用,实现两者的协调和统一。根据薄膜太阳能发电产品的特点,其发电系统设计应纳入到建筑设计中,建筑设计需要根据选定的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类型,确定安装位置、安装面积、尺寸大小、管线走向等技术要求,合理安排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各组成部分在建筑中的位置,使之成为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3.0.2 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与建筑一体化应用可采用建筑集成光伏发电系统和建筑附加光伏发电系统。3.0.3 建筑设计应为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安装、使用和维护等提供必要的承载条件和空间。条文说明:3.0.3一般情况下,建筑物的设计寿命是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设计寿命的数倍,为此建

    18、筑设计不仅要考虑地震、风、雪、冰雹等自然影响因素,还应为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日常维护,尤其是其光伏组件、光伏构件的安装、维护、修理、局部更换提供必要的便利条件。3.0.4 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筑安装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应纳入建筑工程设计,统一规划、设计、施工与安装、验收,与建筑工程同时投入使用。DB3403/T 05-202063.0.5 应用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建筑,在土建施工阶段,应按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施工图及土建施工图要求预留、预埋相关构件,同步施工,且应满足建筑安全、电气安全和建筑防火、消防疏散、建筑节能、防腐、防水、排水、采光、通风、隔热、防雷、接地、抗风、抗震等要求。

    19、条文说明:3.0.5为使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与建筑能更好结合,建筑在施工时,应为系统设备的安装创造良好条件,预留、预埋好相关构件,与建筑其他管线统筹设计、施工,管线布置既要安全、隐蔽、集中,又要便于安装与维修,且不得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为了保障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的使用安全,设置在建筑上或直接构成建筑围护设施的薄膜太阳能光伏组(构)件,设计时应考虑采取防漏电、防坠落伤人等技术措施,应在安装部位的显要位置设置带电警告标识,安装薄膜太阳能发电产品的阳台、建筑墙面、上人平台等部位,采取设挑檐、入口上方设雨篷、或在其周边采取有效隔离措施(如设置防护栏、绿化隔离带等),使人不易靠近。3.0.6 在既有建筑

    20、上集成或附加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时,应对既有建筑的结构安全性、耐久性和电气安全性进行复核,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的设置不得影响既有建筑的安全性和建筑的使用功能。条文说明:3.0.6在既有建筑上增设或改造的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其荷载会增加,安装过程也会对建筑结构和建筑功能有影响,因此,需由原土建设计单位或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对其进行建筑结构安全、建筑电气安全等方面的复核和验算,同时,对于城市的重要建筑、沿城市主要街道建筑,还不得影响其原有的建筑风貌。3.0.7 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安装前,建筑主体结构及相关工序应验收合格,安装时对已完成的土建工程相关部位应采取保护措施,避免对建筑防水、保温等造成损坏。

    21、DB3403/T 05-202074 发电系统设计4.1 一般规定4.1.1 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组件或阵列的选型和设计应与建筑结合,在综合考虑发电效率、发电量、电气和结构安全、适用美观的前提下,合理采用 BIPV 或 BAPV 形式,并满足安装、清洁、维护和局部更换的要求。条文说明:4.1.1本条文主要是强调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的设计目的是形式美观、结构安全、清洁、维护方便,同时尽可能多产生电量,是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技术和现代建筑技术互相融合贯通的产物。系统设计不仅需要了解建筑物的基本情况,还需要了解到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多样性、以及不同形式的薄膜太阳能电池适合在哪些不同的环境中使用,控制器、

    22、逆变器的主要技术特性,太阳辐射情况以及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最大功率跟踪等方面的技术。4.1.2 应用薄膜太阳能发电组件的光伏发电系统中,同一组 MPPT 直流输入回路包含的所有光伏组串的类型、电压、朝向、安装倾角应一致。4.1.3 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一般由光伏阵列、直流汇流设备、交/直流配电柜、逆变器(限于包括交流线路系统)、蓄电池及其充电控制装置(限于带有储能装置的系统)、电能表和显示电性能相关参数的仪表等组成。4.1.4 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中设备及部件的性能应获得相关认证.条文说明:4.1.4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中各部件技术性能包括:电气性能、耐久性能、安全性能、可靠性能等几个方面,应符合建筑光

    23、伏系统应用技术标准GB/T 51368 第五章对于建筑光伏系统设备材料做出的相关要求。1 电气性能强调了光伏系统各部件产品应符合国家标准中规定的电性能要求。如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最大输出工作电压、最大输出工作电流等,另外,系统中各电气部件的电压等级、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绝缘水平、外壳防护类别等。2 耐久性能规定了系统中主要部件的正常使用寿命。如薄膜太阳能发电组件寿命不少于 25 年,并网逆变器正常使用寿命不少于 8 年。在正常使用寿命期间,允许有主要部件的局部更换以及易损件的更换。DB3403/T 05-202083 安全性能是光伏系统各项技术性能中最重要的一项,

    24、其中特别强调了并网光伏系统必须带有保证光伏系统本身及所并电力电网的安全。4 可靠性能强调了光伏系统应具有防御各种自然条件异常的能力,其中包括应有可靠的防结露、防过热、防雷、抗雹、抗风、抗震、除雪、除沙尘等技术措施。5 在民用建筑设计中,应尽可能结合建筑设计设置出以上防护措施。如采用电热技术除结露、除雪,预留给水、排水条件除沙尘,在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下面预留通风道防电池板过热,选用抗雹电池板,光伏系统防雷与建筑物防雷统一设计施工,在结构设计上选择合适的加固措施防风、防震等。4.1.5 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连接电缆及其输出总电缆应采用专用的太阳能光伏电缆,并符合光伏(PV)组件安全鉴定第一部分:结构

    25、要求GB/T20047.1 的相关规定。条文说明:4.1.5由于大量使用在室外环境中,专用的太阳能光伏电缆在耐高温、耐紫外线辐照和抗机械载荷等性能指标上相较普通电缆有更高的要求。4.1.6 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输配电和控制用缆线应与其他管线统筹安排,安全、隐蔽、集中布置,满足安装维护的要求,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的交流和直流电缆不应敷设于同一导管内。条文说明:4.1.6对于在既有建筑上安装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在没有可能利用既有建筑上的输电槽架和管道的情况下,通常需要另行设计,集中布置的光伏系统输配电和控制用缆线应安全可靠、尽可能隐蔽;如果在新建建筑上安装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应作为建筑电气工程设计的一

    26、部分进行统筹设计。4.1.7 在人员有可能接触或接近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的位置,应设置防触电警示标识。条文说明:4.1.7人员有可能接触或接近的、高于直流 50V 或 240W 以上的系统属于应用等级 A,适用于应用等级 A 的设备被认为是满足安全等级 II 要求的设备,即 II 类设备。当光伏系统从交流侧断开后,直流侧的设备仍有可能带电,因此,光伏系统直流侧应设置必要的触电警示和防止触电的安全措施。4.1.8 并网型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应具有相应的并网保护功能。条文说明:4.1.8对于并网光伏系统,只有具备并网保护功能,才能保障电网和光伏系DB3403/T 05-20209统的正常运行,确保无论

    27、电网或是光伏系统发生异常情况不至于影响另一侧的正常运行。同时并网保护也是电力检修人员人身安全的基本要求。4.1.9 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应符合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T 19939 关于电压偏差、闪变、频率偏差、谐波、三相不平衡度和功率因数等电能质量指标的要求。条文说明:4.1.9光伏系统所产电能应满足国家电能质量的指标要求,主要包括:10kV 及以下并网光伏系统正常运行时,与公共电网接口处电压允许偏差如下:三相为额定电压的7%,单相为额定电压的+7%、10%;并网光伏系统应与公共电网同步运行,频率允许偏差为0.5Hz;并网光伏系统的输出应有较低的电压谐波畸变率和谐波电流含有率。总谐波电流含量

    28、应小于功率调节器输出电流的 5%;光伏系统并网运行时,逆变器向公共电网馈送的直流分量不应超过其交流额定值的1%。4.1.10 离网独立的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应符合 家用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GB/T 19064 的相关要求。4.1.11 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应设置快速关闭装置,并符合下列要求:1 快速关闭装置能控制断开建筑光伏系统直流和交流电路,直流电路包括光伏直流电源、储能装置或其他直流电源。2 在快速关闭装置开始工作的 10s 内,受控导线的电压应被限制不超过 60V 或回路电流应被限制不超过 1mA。条文说明:4.1.11快速关断装置能够在紧急状态下快速将光伏组件与光伏组件、光

    29、伏组件与逆变器、逆变器与并网点之间的电气连接断开,用于紧急关闭光伏系统的装置,降低光伏系统给建筑带来的风险。若快速关闭装置仅仅可以将光伏阵列的输出与设备断开,但无法将光伏阵列关闭,进行如下标记:“此光伏系统安装了快速关闭装置,将快速关闭装置扳至关闭位置,建筑内的光伏系统会被关闭,但光伏组件未被关闭,光伏组件高压危险!”。4.1.12 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不应作为消防用电电源。DB3403/T 05-2020104.2 系统分类与选型4.2.1 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按是否接入公共电网分为下列两种系统:1 并网光伏系统;2 离网光伏系统。4.2.2 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按是否具有储能装置分为下列两种系统

    30、:1 带有储能装置的系统;2 不带储能装置的系统。4.2.3 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按交直流输出方式分为以下三种系统:1 交流系统;2 直流系统;3 交直流混合系统。4.2.4 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按其在电网中的并网位置可分为下列两种系统:1 集中式并网系统;2 分散式并网系统。4.2.5 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按装机容量 C 的大小分为下列四种系统:1 小型系统装机容量:C8kWp;2 中型系统装机容量:8kWpC500kWp;3 大型系统装机容量:500kWpC6000kWp;4 特大型系统装机容量:C6000kWp。条文说明:4.2.5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各并网点电压等级宜根据装机容量选取,具体为:

    31、小型系统装机容量:C8kWp220V/单相或 380V/三相;中型系统装机容量:8kWpC500kWp380V/三相;大型系统装机容量:500kWpC6000kWp10kV/三相;特大型系统装机容量:C6000kWp35kV 及以上/三相。4.2.6 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设计应根据用电要求按表 4.2.6 进行选择;DB3403/T 05-202011表 4.2.6 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设计选用表系统类型输出类型有无储能装置适用范围并网光伏系统交流有用于电能平滑输出、经济调度、微电网组成等应用场所。适用于有稳定供电、电网调频调峰需要的工矿生产企业和大型公用建筑。无常规用电。适用于供电条件较好的工业

    32、及民用建筑。离网光伏系统直流有偏远无电网地区,电力负荷为直流设备,且供电连续性要求较高的场所。适用于偏远地区的通讯、遥测、监测设备电源,直流供电的航标灯塔、路灯等。无仅适用于给特殊的宽电压范围的直流设备供电。适用于光伏水泵系统,日间临时用电设备和部分旅游设施。交流有偏远无电网地区,电力负荷为交流设备,且供电连续性要求较高的场所。适用于交流负载的通讯基站,海岛、边防设施的供电。4.3 组件阵列设计4.3.1 薄膜太阳能发电组件的类型、规格、数量、安装位置、安装方式和可安装场地面积应根据建筑设计、电力负荷情况及采光条件确定,安装薄膜太阳能发电组件的建筑部位应为系统接收充足的日照创造条件,不宜长时间

    33、受遮挡。4.3.2 根据逆变器的额定直流电压、MPPT 控制范围、光伏组件的最大输出工作电压及其温度系数,确定光伏组件的串联数(或称光伏组件串或组串),光伏组件串联个数可按下列DB3403/T 05-202012公式计算:(4.3.2-1)vpmmpptvpmmpptKtVVNKtVV-+-+)25(1)25(1maxmin(4.3.2-2)公式中:Kv光伏组件的开路电压温度系数;Kv光伏组件的工作电压温度系数;N光伏组件的串联数(N 取整);T光伏组件工作条件下的极限低温(C);T光伏组件工作条件下的极限高温(C);Vdcmax逆变器允许的最大直流输入电压(V);Vmpptmax逆变器 MP

    34、PT 电压最大值(V);Vmpptmin逆变器 MPPT 电压最小值(V);Voc光伏组件的开路电压(V);Vpm光伏组件的工作电压(V)。4.3.3 接入同一组 MPPT 直流输入回路的所有光伏组串中组件电性能参数应保持一致,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串工作电源变化范围应在逆变器 MPPT 跟踪电压范围内,组件串联数量应符合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 50797 相关规定。条文说明:4.3.3接入同一 MPPT 回路的电池组串内组件功率、电流若不一致,电流偏小的组件会影响到其他组件,造成整个组件串电流减小,影响发电效率。其最大输出功率 Pm、最大工作电流 Im 的离散性宜小于3%。4.3.4 据总装机容

    35、量及光伏组件串的容量确定光伏组件串的并联数,可按下式计:(4.3.4)DB3403/T 05-202013公式中:N光伏组件并联个数;Po系统输出总功率(Wp);Pm组件最大输出总功率(Wp);Ns组件串联个数。4.3.5 光伏阵列内电缆桥架的铺设不应对光伏组件造成遮挡。4.4 直流汇流设备、逆变器4.4.1 光伏直流汇流设备应依据型式、绝缘水平、电压、温升、防护等级、输入输出回路数、输入输出额定电流等技术条件进行选择。条文说明:4.4.1用于组串式逆变器前端的直流电流汇集装置,可采用直流接线盒。用于集中式逆变器前端的电流较大的直流电流汇集装置,应采用设置直流断路器的汇流箱。4.4.2 组串式

    36、逆变器前端直流接线盒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 接线盒应汇集所有的光伏组件串输出线;2 接线盒内应设置汇流铜母排或端子;3 接线盒内宜安装过流保护装置;4 接线盒内宜设置防反二极管(或称阻塞二极管),阻止部分光伏组件产生的反向电流。防反二极管应安装在非接地极上。但不得用防反二极管代替过流保护装置。5 接线盒的外壳防护等级,户内型不低于 IP20,户外型不低于 IP65,应采用具备防腐蚀、耐紫外线辐照和阻燃性能的材料制作。条文说明:4.4.2直流接线盒内过流保护装置可以每一支路都装有过流保护装置,也可以多个支路共用一个过流保护装置,过流保护装置应安装于汇流箱(盒)输入端,若未安装过流保护装置,则应在

    37、产品说明中予以注明。4.4.3 集中式逆变器前端直流汇流箱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 汇流箱内应设置汇流铜母排或端子;2 每一个光伏组件串应分别由线缆引至汇流母排,在母排前分别设置直流分开关,每一支路均有过流保护功能,并设置直流主开关;3 汇流箱内应设置防雷保护装置;DB3403/T 05-2020144 汇流箱的设置位置应便于操作和检修,宜选择室内干燥的场所。设置在室外的光伏接线箱应具有防水、防腐措施,其防护等级应不低于 IP65。4.4.4 离网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逆变器的总额定容量应根据用电负荷最大功率及负荷性质选择,应根据建筑电气负载的功率和工作时间进行设计,系统输出功率应包括空调、供暖、照

    38、明、电梯和家用电器等所有用电设备的用电负荷。4.4.5 并网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逆变器的总额定容量应根据光伏系统装机容量确定,逆变器的数量应根据系统装机容量及单台逆变器额定容量确定,逆变器允许的最大直流输入功率应不小于其对应的组件阵列的实际最大直流输出功率。并网逆变器的选择还应遵循以下原则:1 并网逆变器应具备自动运行和停止功能、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功能和防止孤岛效应功能;2 应用于大中型建筑光伏一体化的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以及要求正极或负极接地的薄膜组件光伏系统的并网逆变器交流侧与电网间,宜设置工频隔离变压器或带高频变压器;3 具有无功和有功调节功能;4 组件串的最大功率工作电压变化范围应在逆变器的

    39、最大功率跟踪范围内;5 逆变器应按照型式、容量、相数、频率、冷却方式、功率因数、过载能力、温升、效率、输入输出电压、最大功率点跟踪、保护和监测功能、通讯接口、防护等级等技术条件进行选择;6具有并网保护装置,与电力系统具备相同的电压、相数、相位、谐波、频率及接线方式;7 应符合高效、节能、环保的要求。条文说明:4.4.5在薄膜电池组件需要对地电位为非负极性的情况下,带工频或高频隔离变压器的逆变器能够保证系统正极或负极直接接地,减少薄膜电池因漏电流产生的腐蚀。并网逆变器在高效、节能、环保等方面应通过国家认证或相关能效要求。4.4.6 逆变器进线端子数量不能满足薄膜太阳能光伏组串数量时,应配置直流汇

    40、流设备,包括直流汇流箱、直流接线盒。DB3403/T 05-202015条文说明:4.4.6薄膜太阳能发电电池相较传统晶硅光伏电池,存在工作电压高、工作电流小的特性。多路薄膜组串并联、提高回路电流后接入光伏逆变器同一输入回路,是较为经济合理的系统形式。4.5交/直流配电柜4.5.1交/直流配电柜(箱)应按使用环境、柜体型式、安装方式、电压等级、绝缘等级、防护等级、输入输出回路数、输入输出额定电流等参数选择。4.5.2交/直流配电柜(箱)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 部分型式试验和部分型式试验成套设备GB7251.1 的有关规定。4.5.3交/直流配电柜(箱)箱体和铭牌宜

    41、采用金属材质。4.5.4交/直流配电柜(箱)面板上应有明显的带电警告标示。4.5.5交/直流配电柜(箱)内测量互感器及测量表计的精确度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装置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T 50063 的有关规定。4.5.6交/直流配电柜(箱)内宜采用铜母排,母排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应有裂纹、划痕及不允许的变形扭曲。4.5.7 直流配电输入回路应具有防反功能、设置防逆流措施。条文说明:4.5.7为避免由于光伏组件阵列在阴雨和夜晚不发电或出现短路故障时,逆变器等设备给光伏组件反向的电流作用,可在逆变器的直流输入回路设置防反充二极管避免逆流。4.5.8 直流配电柜输出回路正极、负极均应设置防雷

    42、保护装置,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光伏发电站防雷与接地技术要求 GB/T32512、光伏发电站防雷技术规程 DL/T1364的相关规定。DB3403/T 05-2020164.5.9 交/直流配电柜(箱)内各个电器元件、配线端部应有清晰且长期不易脱落和脱色的标记,标记应与随同交/直流配电柜一起提供的接线图上的标记一致。4.5.10交/直流配电柜(箱)内元件的金属框架或底座等均应接地,接地及接地铜排处均应设置明显标识。4.6 配电系统4.6.1 并网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变配电间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2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35110kV 及以下变电站设计规范GB

    43、50059 的相关要求。条文说明:4.6.1根据工程规模,需要单独设置变配电间的大型、特大型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规范进行设计。变配电间、控制机房宜与建筑物中既有或新建的变配电间合并设计。小型逆变器布置宜靠近光伏阵列,大型逆变器宜集中布置在变配电间内。配电装置和控制柜的布置,应便于设备的操作、搬运、检修和实验。4.6.2 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变压器宜选用节能型干式变压器。条文说明:4.6.2目前民用建筑中的干式变压器应用较广泛,干式变压器对房间的要求较低,清洁、环保,符合太阳能发电系统本身的特点。4.7 布线系统4.7.1 线缆选择与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 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电

    44、缆的选择与敷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 的有关规定。当敷设环境温度超过电缆运行环境温度,应采取隔热措施。2 光伏组件之间、组件与汇流设备之间、汇流设备与逆变器之间的直流电缆应符合 光伏发电系统用电缆NB/T 42073 的有关规定,采用耐气候、耐紫外辐射、阻燃等抗老化的光伏专用电缆;3 光伏组件之间、组件与汇流设备之间、汇流设备与逆变器之间的电缆应有固定措施和保护措施。所有直流侧线缆应标识正负极性;4 电缆敷设宜采用电缆沟、桥架、保护套管、线槽等方式,宜利用薄膜太阳能发电组件支架系统敷设电缆,并应尽可能使电缆路径最短。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宜分开排列;5 集中敷设于

    45、沟道、槽盒中的电缆宜选用 C 类及以上阻燃电缆;DB3403/T 05-2020176 光伏电缆不得受到任何外力作用,安装后,电缆不得受到机械应力或张力,铠装电缆最小弯曲半径应不小于 20 倍电缆外径,电力电缆最小弯曲半径应不小于 15 倍电缆外径,控制电缆最小弯曲半径应不小于 10 倍电缆外径;7 电缆沟不得作为排水通路。4.7.2 电缆的选择应按照电压等级、持续工作电流、短路热稳定性、允许电压降和敷设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选型。电缆导体材料、绝缘类型、绝缘水平、护层类型、导体截面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 50217 的规定和建筑物电气装置 第 5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

    46、第 52 章:布线系统GB 16895.6 中关于载流量的规定。4.7.3 直流侧线缆的选择除符合本规程第 4.7.2 条规定外,还应遵循以下原则:1 耐压等级应不小于光伏阵列额定输出电压的 1.25 倍;2 额定载流量应不小于短路保护电器整定值,短路保护电器整定值应不小于光伏组件或光伏阵列标准测试条件下的短路电流的 1.25 倍;3 线路损耗应小于 2%。4.7.4 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线缆布线时,线缆、组件本体接头和接线盒要保持干燥。在有腐蚀或特别潮湿场所采用电缆桥架布线时,应采取相应防护措施。4.7.5 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在屋顶安装时,屋面布线应采用保护套管或桥架敷设电缆,接线盒不应直接接

    47、触屋面,避免磨损和长时间接触水。电缆和接线盒的敷设安装不得影响消防疏散。4.7.6 光伏直流电缆的截面积应根据并联串的数量和电缆长度进行选用,宜采用横截面积不低于 4mm2电缆,电缆与接线盒及连接器之间应相互兼容。4.7.7 直流电缆在布线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直流电缆不应在光伏组件间的胶缝内布线;2 直流电缆宜通过幕墙横梁、立柱或副框的开口型腔布线,型腔应通过扣盖扣接密封;3 直流电缆可通过固定在幕墙支承结构上的金属槽盒、金属导管布线;DB3403/T 05-2020184 金属槽盒、金属导管以及幕墙横梁、立柱、副框和型腔内光伏电缆布线的截面利用率不宜超过 40%;5 金属槽盒和金属导管的

    48、连接处,不得设在穿楼板或墙壁等孔处;6 幕墙横梁、立柱和金属槽盒的电缆引出孔应采用机械加工开孔方法并进行去毛刺处理,管孔端口应采取防止电缆损伤的措施;7 光伏组件接线盒的位置宜由光伏组件的安装方式确定,点支式、隐框式幕墙宜采用背面接线盒,明框式、半隐框式幕墙宜采用侧边接线盒;8 直流电缆正负极采用单独导体时,宜靠近敷设。4.7.8 光伏汇流设备布线应符合下列规定:1 直流电缆未经导管进出光伏汇流设备时,应采用防水端子等方式连接以防止电缆在内部断开并保持设备的外壳防护等级;2 光伏汇流设备内正极和负极导体应绝缘,避免短路;进入光伏汇流设备的导体应按极性分组或按回路编号配对。4.8 系统接入4.8

    49、.1 根据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发电量消纳方式的不同,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的方式宜在全额上网、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全部自用三种接入方式中选择。条文说明:4.8.1全额上网指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所产生的电力全部逆流入公共电网,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发电量与用户用电量分别计量;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指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产生的电量优先供用户用电负荷使用,剩余电量逆流入公共电网,逆流电量和用户用电量采用双向智能电表计量;全部自用指太阳能薄膜发电系统所产生的电力全部被用户用电负载消耗,用电不足部分由公共电网补充,太阳能薄膜发电系统没有电量逆流入公共电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点,是指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的连接点,而该电

    50、网可能是公共电网,也可能是用户电网。4.8.2 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与公共电网并网应符合电网企业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条文说明:4.8.2应用于民用建筑的采用低压接入方式的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宜通过小区或用户自管变配电房低压母线接入电网。DB3403/T 05-2020194.8.3 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与公用电网并网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设计规范GB/T 50866、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本规定GB/T 29319、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 19964、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T19939 的相关规定。4.8.4 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与公共电网之间应设隔离装置,


    注意事项

    本文(DB3403∕T05-2020 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与建筑一体化技术规程(蚌埠市).pdf)为本站上传会员【曲****】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