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恩格斯“社会革命才是真正的...状况十八世纪》为中心的考察_孙武安.pdf

    • 资源ID:300813       资源大小:1.16M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恩格斯“社会革命才是真正的...状况十八世纪》为中心的考察_孙武安.pdf

    1、2 0 2 3年第2期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J u n.2 0 2 3(总第1 5 6期)I s s u e s o f C o n t e m p o r a r y W o r l d S o c i a l i s mA Q u a r t e r l y,N o.2恩格斯“社会革命才是真正的革命”刍议 以 英国状况 十八世纪为中心的考察孙武安 陈俪语摘 要:恩格斯在 英国状况 十八世纪中提出“社会革命才是真正的革命”的重要论断。这一思想萌发于恩格斯少年时期的社会见闻和情感倾向,吸收了青年黑格尔派和自由民主运动的“社会革命”观点,在资本主义矛盾最外显的现实中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

    2、想社会主义学说,实现了对唯物史观的确认和共产主义的转向。“社会革命才是真正的革命”的论断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意思:真正具有“社会的历史”是社会革命的现实前提,产生于工业革命的无产阶级是社会革命的真正力量,“走向自由的自主联合”是社会革命的最终目标,显示了贯穿历史、现实、未来的逻辑链条。这一重要思想不仅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其科学内涵也超越时代局限,对理解2 1世纪共产主义运动、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社会革命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价值。关键词:恩格斯;真正革命;社会革命;共产主义青年恩格斯在英国曼彻斯特时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文章,学界对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和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表现出

    3、浓厚的研究兴趣,对其余篇目的关注则相对不足。实际上,在恩格斯这一时期的思想中,关于“社会革命才是真正的革命”“比任何其他一种革命都更广泛,更有深远影响”的论断极为重要,这一思想的直接文本来源正是 英国状况 十八世纪。这是恩格斯关于“英国状况”系列的三篇文章之一,也是他在曼彻斯特时期对英国社会经济研究的总结。联系这一时期恩格斯发表的系列论文,可以指证“真正的革命”言下的社会革命是指英国工业革命影响下社会关系的彻底变革。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论断是恩格斯在和马克思开始“共同的工作”之前进行独立研究的重要结论。梳理恩格斯关于社会革命思想的萌发过程,了解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科学内涵,不仅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恩

    4、格斯关于“革命”认知的超前洞见,也有助于我们全面准确地把握伟大社会革命的真义。作者简介:孙武安,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俪语,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温州 3 2 5 0 3 5)。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重点基金项目“民族复兴进程中的中国革命文化传承研究”(1 9 AK S 0 1 8);2 0 2 2年度浙江省 新 苗 人 才 计 划 项 目“从 哲 学 革 命 到 社 会 革 命:马 克 思 早 期 革 命 思 想 演 进 研 究”(2 0 2 2 R 4 2 9 C 0 5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 0 0 9年版,第8 7页。DOI:10.16012/

    5、ki.88375471.2023.02.013一、恩格斯“社会革命才是真正的革命”的思想溯源恩格斯“社会革命才是真正的革命”的思想是在与马克思合作之前产生的,如此一来,在传统马克思主义研究中这是“边缘化”和“非正统的”,被看作不成熟的思想。伴随对恩格斯思想研究的不断深入而来的另一种声音,则表示青年恩格斯的理论水平曾领先于青年马克思,即恩格斯对英国状况进行实证考察的这一时期。恩格斯少年时期便注意到教堂的荒谬和工厂的罪恶,青年时期又在英国亲历了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困境以一种直观的现象呈现在他面前,促使他对这个国家的城市和人民进行了现实和理论的双重研判。因此,较早地接触“市民社会”为恩格斯

    6、的共产主义转向提供了坚实的唯物主义立场和实证研究准备。根据历史和理论的发生发展状况,可以判定恩格斯的“社会革命才是真正的革命”思想萌发于少年时期的社会见闻和情感倾向,后从青年黑格尔派和自由民主运动中吸收了“社会革命”的观点,在资本主义矛盾最外显的现实中,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实现了革命观的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转向,从而确认了社会革命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首先,“社会革命才是真正的革命”的思想萌发于恩格斯少年时期的社会见闻和情感倾向。恩格斯出生于工厂主家庭,定居于伍珀河谷,那里是莱茵省的工业区,这使他从小就对工业城市环境有了切身的了解。恩格斯青年时期,德国经济进入普遍高涨期

    7、,促进了阶级分化,加速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开展。成年之际,恩格斯随父亲前往不来梅学习经商,那里的自由主义氛围浓厚,政治和哲学的思想通过报刊书籍传播,尤其在文学作品的熏陶下,恩格斯接触了各种思想。当时,普鲁士的反封建运动和社会进步思想使恩格斯的宗教信仰开始动摇,他便开始投身斗争,为自由主义报刊撰稿。在首篇政论文章 伍珀河谷来信中,恩格斯对令他讨厌的“光明之友”城市的悲惨场景进行了描述,“他们当中最堕落的就是所谓的搬运工人即那些颓废沮丧、没有固定住所和工资收入的人”,“下层等级,特别是伍珀河谷的工厂工人,普遍处于可怕的贫困境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十分明显的。首先是工厂劳动大大助长了这种现象”。工

    8、人群体的惨状初步烙印在恩格斯的脑海,也正是早年的工厂见闻和反思奠定了他日后关注工人阶级的情感基调。同时,他看到整个地区都笼罩在神秘主义的疑云之下,虔诚派教徒利用神秘主义大行其道,“厂主中间对待工人最坏的就是虔诚派教徒”。他断定“既然虔诚主义在一个地区这样流行,那么这种虔诚主义精神就必然会散布到一切领域,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断送它们”。此外,恩格斯的家庭氛围也因此长期由一种保守的虔诚主义占据,这属于早期资本主义倾向的思想表现,科尔纽认为,恩格斯的反抗和斗争精神最初是为了应对家庭矛盾而产生的。虽然恩格斯在这一时期还不能切中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也未能触及革命思想,但他处于非工人阶级却能够看到工人阶

    9、级的不幸,认识和批判社16恩格斯“社会革命才是真正的革命”刍议 以 英国状况 十八世纪为中心的考察参见黄斐:马克思与恩格斯:思想、文本与方法 访英国布里斯托大学T.卡弗教授,世界哲学2 0 2 2年第4期。参见周嘉昕:青年恩格斯的三次思想转变,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 0 2 0年第5期。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 0 0 5年版,第4 3-4 4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 0 0 5年版,第4 5、5 4页。参见 法奥古斯特科尔纽:马克思恩格斯传第1卷,刘丕坤、王以铸、杨静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 9 8 0年版,第1 2 0页。会现实和理性的背离之处,并尽力理解和

    10、相信旧蒙昧主义终将被时代的浪潮席卷,为他后来革命立场的坚定和革命思想的跃升埋下了种子。其次,“社会革命才是真正的革命”的思想是对青年黑格尔派“社会革命”观点的继承和升华。恩格斯的革命思想是在青年黑格尔分子的影响下产生的,有过多层蜕变。先是挣脱宗教的泥沼,大卫施特劳斯动摇了恩格斯对圣经的执念,使他能够从历史角度理解基督教,接纳无神论的观点,彻底从宗教信仰中解放出来,恩格斯甚至自称“施特劳斯主义者”。随着青年黑格尔运动开始具有政治性质,也是在施特劳斯的帮助下,恩格斯走向了黑格尔,这为他的斗争实践和政治转向提供了契机。有学者指出,恩格斯并不是直接认同黑格尔的理论体系,而是接纳青年黑格尔派发展的黑格尔

    11、主义中积极的要素,即其中蕴含的批判和革命力量。那时,路德维希白尔尼要求自由、平等、人民主权的政治观点也吸引着他,因而把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和白尔尼的激进政治结合起来构成了恩格斯的新世界观。有人解读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把历史形容成一种“平行现象”或是“一条线”,恩格斯则宁愿比作弯曲不精确的“螺线”,既解释了时代中的“倒退”现象,又证明了旧思想终将在向前推进的时代中化为灰烬。白尔尼是争取自由和进步的政治实践家,恩格斯认为白尔尼以非思辨的方式阐发德国和法国关系,提出的思想和行动结合的理念是被低估了的意识,其功绩大于对黑格尔思想进行机械搬运的某些黑格尔主义者。在青年黑格尔派反对基督教国家的斗争中,莫泽斯赫斯

    12、已经认识到利己主义和社会的不平等,认为人民的贫困将引起一场社会革命,他提到德国和法国分别产生真正的宗教和真正的政治,二者结合将产生新的世界。介入青年黑格尔运动以后,在 欧洲的三头政治中,赫斯的“世界的完全解放将是英国的事情”“社会不平等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才能铲除”等观点,可以说直接影响了恩格斯在曼彻斯特时期对革命的看法。赫斯曾与恩格斯谈话,提醒他英国在未来社会革命中可能发挥的作用,以及贫富之间的阶级斗争必将导致社会革命。对于这一认识,恩格斯是认同和接受的,而且超越了前者,研究宪章派运动和接触领袖的行动,从社会关系中揭示社会革命的征兆,使他的社会主义思想没有止步于赫斯感伤的共产主义。当时,类似梅维

    13、森这样经历过英国危机的作者,很容易从阻止社会革命的角度提出激进的改革建议。这是由于当时德国的无产阶级过于弱小,思想的进步无法和现实的落后达成统一,还不能形成真正的革命学说,使得这种空想性质的社会主义学说更容易在彼时的德国流行开来。恩格斯也曾说明,1 8 4 2年秋天青年黑格尔派争辩政治变革不足的场景,“以共有财产为基础的社会革命,是惟一符合他们抽象原则的人类状态”,同时恩格斯批判这一派并“没有打算采取这一决定性的步骤”,也就是实际的革命运动。总之,过去的历史是青年黑格尔派经常讨论的课题,社会革命问题也是青年黑格26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 0 2 3年第 2期参见唐正东:哲学与政治的结合:恩格斯

    14、与青年黑格尔派,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 0 2 0年第5期。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 1卷,人民出版社1 9 8 2年版,第3 1-3 2页。参见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 1卷,人民出版社1 9 8 2年版,第1 5 0、1 5 2页。参见 法奥古斯特科尔纽:马克思恩格斯传第1卷,刘丕坤、王以铸、杨静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 9 8 0年版,第2 5 4-2 5 5页。参见 法奥古斯特科尔纽:马克思恩格斯传第1卷,刘丕坤、王以铸、杨静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 9 8 0年版,第4 8 6页。参见 法奥古斯特科尔纽:马克思恩格斯传第1卷,刘丕坤、王以铸、杨静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 9 8 0

    15、年版,第4 8 7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 0 0 2年版,第4 9 1-4 9 2页。尔分子站在不同角度和倾向争辩的主题,一并构成其革命思想形成的主要理论场域。最后,“社会革命才是真正的革命”的思想是对英国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反思和批判。当时,恩格斯处在世界上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最严重的地方,他对英国人民的生活有着切身感受,也在思考影响资本主义社会运行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是观念和原则还是所谓的物质利益?除了外在的现实,恩格斯更想探究这种社会制度的本质和规律。他从历史和经济的书籍中发现,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对资本主义经济作了研究,阐明了

    16、劳动价值论及其他范畴,但未能考察资本主义的历史前提和未来发展。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们只是站在资本主义的狭隘世界里为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辩护,他们把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看作固定不变的真理,把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视为人类和自然界的矛盾。恩格斯坚定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不能带给无产阶级自由和平等,反而只能带来无尽的剥削。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潮中,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著作已经切中了问题的关键,认为应当建立新的社会,只不过他们未能意识到无产阶级所具有的革命力量,仅仅站在道德救赎的立场,把无产阶级看作需要被拯救的苦难一方,仍把社会改革的任务寄托于资产阶级。法国更为激进的共产主义者,则“想把世界变成工人的公

    17、社”,攻击文明中的科学和艺术,恩格斯认为“这是由于他们完全不懂历史和政治经济学而必然产生的一种偏见”。这些学说虽然提供了一定的思想基础,但世界仍然存在理论和现实无法证成的问题和矛盾。在与英国工人密切交流,并目睹了宪章运动的斗争实际后,恩格斯不再认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看法,也对德国本土的哲学共产主义进行反思,从现象世界观察到工人阶级的斗争动力和革命力量是他这一时期的重大收获。所以,一方面是对资本主义固有症结的判定,另一方面是对无产阶级革命力量的肯定,恩格斯发现了一条通过社会革命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真正道路。二、恩格斯“社会革命才是真正的革命”的思想内蕴在 英国状况 十八世纪中,恩格斯开篇点明“英

    18、国自上一世纪中叶以来经历了一次比其他任何国家经历的变革意义更重大的变革”,并对这一变革进行了肯定,“这种变革很可能会比法国的政治革命或德国的哲学革命在实践上更快地达到目的”。恩格斯论证道,“人类知识和人类生活关系中的任何领域,哪怕是最生僻的领域,无不对社会革命发生作用,同时也无不在这一革命的影响下发生某些变化”。因此,“社会革命才是真正的革命,政治的和哲学的革命必定通向社会革命”。这里首次以真命题的形式明确了革命的本质。由于命题只有真假两个取值,真命题是唯一的,恩格斯此时的判断即是说明,只有“社会”作为“革命”的限定词时,才意味着一场“真正的革命”;政治的革命和哲学的革命不是“真正的革命”,是

    19、不成熟不完全的革命,是没有“长大”的革命,它们终将走向“社会革命”。这一思想的进步意义在于,恩格斯第一次从历史和哲学的方面,说明了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前因后果,把物质力量视为社会革命的重要推动力,参透了物质利益主导社会原则和观念的奥秘。从这一意义上讲,恩格斯触及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可以归纳,恩格斯“社会革命才是真正的革命”思想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意思:真正具有“社会的历史”是社会革命的现实前提,工业革命36恩格斯“社会革命才是真正的革命”刍议 以 英国状况 十八世纪为中心的考察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 0 0 2年版,第4 8 0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 0 0 9年

    20、版,第8 7页。产生的无产阶级是社会革命的真正力量,“走向自由的自主联合”是社会革命的最终目标。(一)真正具有“社会的历史”是社会革命的现实前提恩格斯称“社会革命才是真正的革命”,其前提是“只有英国才有一部社会的历史”,由此区分了法国的政治革命和德国的哲学革命。这样的前提不是一个在当代生活中很容易明白的道理,难道客观的社会历史在其他国家不存在吗?恩格斯说,“法国人和德国人也在逐渐走向社会的历史,可是他们还没有社会的历史。”论述的重点不在历史,而在“社会的历史”。法国和德国大部分地区“处在还没有社会、还没有生活、没有意识、没有活动的社会幼年时期”。恩格斯把社会视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高级形式,“只要

    21、国家和教会还是实现人的本质的普遍规定性的唯一形式,就根本谈不到社会的历史”。宗教革命,或者宗教改革不具有社会意义,是因为人的本质还不具有社会性;政治改革废除了封建制度,到来的资本主义社会不过是实现了“市民社会”,只是社会的部分实现。马克思在 导言中就德国落后问题所描述的“时代错乱”,与恩格斯论述英国的先进之处有异曲同工之妙。至于“社会幼年时期”,应该是受到黑格尔历史哲学的影响,在 历史哲学中,黑格尔曾指出东方世界处于“历史的幼年时期”。恩格斯指出,“所谓的物质利益在历史上从来不可能作为独立的、主导的目的出现,而总是有意无意地为引导着历史进步方向的原则服务”。英国社会,利益表现为利己的、单个的利

    22、益,活动表现为独立的、个人的原子式活动,整体行动的前提是个人利益得到满足。“只有在英国,个人本身才促进了民族的发展并且使发展接近完成,而没有意识到要代表普遍原则。只有在这里,群众才作为群众为自己的单个利益进行活动;只有在这里,原则要对历史产生影响,必须先转变为利益。”借英国社会的特殊性指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状况,恩格斯已经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利益拥有对历史产生影响的力量,从而初步确认了社会的和政治的发展并不决定于观念,而是决定于利益,从而显示出唯物史观的萌芽。恩格斯指出:“目前的普遍贫困和极端涣散就是个人之间缺乏统一性的表现。”所以,英国的经济学是为了个人利益最大化服务的,这门学科总结了资

    23、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经济学家认为,社会生产中的需求和供给从未有过健全的状态,恩格斯却认为“新的经济学只前进了半步”,“经济学没有想去过问私有制的合理性的问题”。私有制,也就是利己的、个人的利益活动的制度表现,这是产生革命的规律。私有制的生产方式造成“无意识的、不假思索的、全凭偶然性摆布的”社会生产,商业危机就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必然导向,每一次危机就使社会更接近于一场社会革命。恩格斯分析,“1 6世纪和1 7世纪创造了社会革命的一切前提”,中间阶级被提高到与贵族46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 0 2 3年第 2期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 0 0 9年版,第9 2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24、卷,人民出版社2 0 0 9年版,第9 2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 0 0 9年版,第9 7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 0 0 9年版,第9 3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 0 0 2年版,第4 0 7-4 0 8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 0 0 9年版,第9 2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 0 0 9年版,第9 2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 0 0 9年版,第5 7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 0 0 9年版,第7 5页。并列的地位,1 7世纪的动乱以后,社会关系采取了固定的形式。英国的土地占有者

    25、阶级中,乡绅和自耕农都消失了,“社会革命剥夺了它”,这种剥夺不是说人的直接消亡,而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更,好比小租佃者和自耕农离开乡村,涌入城市成为织工。“农民当时十分虔诚地、安分守己地过着平静和安宁的生活,生活中没有多少操心的事,也没有什么变动,没有普遍利益,没有文化教育,没有精神劳动;他们还处在史前阶段。”城市也只是纯粹的商业聚集地,选举制度和政治内容简单到不用市民付出过多关心,“只有在出现了现代封建主义、社会分裂为有产者和无产者之后,这种状况才得以克服”。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最早出现了有产者和无产者的实际对立,产生了社会的历史。其中无产者,也就是贫困和穷苦的现代英国工人阶级,恩格斯

    26、称其“具有全国性意义,甚至具有世界历史意义”。也就是说,英国的社会历史和阶级关系为各国社会的未来提供了参照,英国社会革命是其他国家革命的方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以后,大多数人能够认识到物质利益对立的情况,却将其理解为一种自然规律,或者自然决定论。比如,费尔巴哈认为人的真正本质(类本质)同人的异化造成了实际生活中的对立;马尔萨斯把人口增长和生活资料的对立视为贫困和罪恶的根源。总之,理论要么绝对抽象,要么缺失人性。恩格斯认为,只要普遍的对立寓于历史之中,对立的极端发展就会产生普遍的革命,“这个革命散见于各个不同的民族,而且它在不久的将来的实现,同时就是迄今历史上的对立得到解决”。恩格斯强调十八世

    27、纪的英国在世界历史中的特殊性,并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在走上自我认识和自我解放道路之前所走的一步”。其意义可以参考马克思后来在 序言中提到的,“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以及“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二)产生于工业革命的无产阶级是社会革命的真正力量“1 8世纪在英国所引起的最重要的结果就是:由于工业革命,产生了无产阶级。”英国工业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先声,无产阶级成为社会革命的真正力量。无产者在数量上占英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这些人没有什么东西可失去的,三分之二的人都是衣衫褴褛,是真正的无产者和下层阶级的人”。而使众多

    28、无产者意识到自身力量,从自在阶级走向自为阶级,是一个需要培养的过程。此前两年,恩格斯已经对英国的国内危机以及社会各界对于危机的看法作了文章。英国统治者一致认为“不可能发生革命”,大众也认为“根本谈不上什么革命”,危机可以由财富、工业、制度或者宪法得到控制,而不会危及社会基础,人们甚至以为革命会破坏社会安宁,造成普遍的失业和饥荒。事实上,工业社会当中,工业产品生产过度和消费市场趋于饱和引起商业危机,这是一个越来越能够观察到的普遍规律。恩格斯认为危机使得大56恩格斯“社会革命才是真正的革命”刍议 以 英国状况 十八世纪为中心的考察参见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 0 0 9年版,第9 5

    29、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 0 0 9年版,第9 6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 0 0 9年版,第9 7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 0 0 9年版,第9 3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 0 0 9年版,第8 9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 0 0 9年版,第8 7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 0 1 2年版,第3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 0 0 9年版,第5 4 6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 0 0 2年版,第4 3 8页。多数无产者的财产收入无法与其劳动相匹配,造成越来越多无产者无法生

    30、存的情况。“饿死的恐惧一定会大于对法律的恐惧”,无产者“只有通过暴力变革现有的反常关系,根本推翻门阀贵族和工业贵族,才能改善无产者的物质状况”。恩格斯指出,这样的革命是社会革命,而不是政治革命。恩格斯把英国的革命称为社会革命,是因为英国率先开展了工业革命,也就是最先在物质生产领域有所作为。从这方面理解,社会的运动代替了人们对政治的兴趣,蒸汽机、陶器、纺纱机、动力织机的发明活跃了社会运动,带动了英国工业首先是棉纺织业的兴起。恩格斯指出,“所有的棉纺织业部门都发生了革命”。相应的,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随工业部门的变革发生了根本改变,这种改变一旦开始就引起更多变化。“英国工业的这一次革命化是现代英国各种

    31、关系的基础,是整个社会的运动的动力。”这里所谓“革命化”,恩格斯是指整个社会物质生产运动的过程。而从另一方面来看,社会革命是英国工业革命基础上的社会关系的变革,是消灭当前利益统治的运动。“英国的社会革命大大地发展了封建制度的废除所引起的这些结果,以致基督教世界秩序灭亡的危机已经为期不远。”所谓“封建制度废除”的结果,就是资本主义政治的发展,一种非理性的、不合乎人性的、普遍性的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社会以金钱、财产、利益为联结的纽带,这种结合表现为维持社会运作的机械性质,是在私有制裹挟下为单个利益服务的财产的统治。只有在英国,也只是从英国开始,财产的统治到达顶点。“灭亡的危机”则是工人在金钱贵族战胜

    32、门阀世族的基础上,与金钱贵族斗争取得胜利的必然结果,至于工人,他们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从“真正的革命”所要表达的意思来看,恩格斯指出这场社会革命所要迈向的“决定性关头”,即消灭利益纽带和财产统治的可能。很明显,无产者是整个社会中地位最低的阶级。“英国表明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事实:一个阶级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越是比较低,越是就一般意义而言 没有教养,它就越是与进步相联系,越是有前途。”从一开始,恩格斯就强调英国工人阶级这个群体的存在和境况,并从这一阶级的人数力量上说明他们所拥有的威力,是可以使资产阶级政府感到威胁的。在与英国的社会主义者接触的过程中,恩格斯看到他们公开的演讲和共产主义说教时说,“我们没有

    33、通过事实得知的东西,与我们毫不相干;我们以 真正的事实为立足点”。最普通的工人也能讲述政治、宗教和社会状况。恩格斯是这样评价这个群体的:“只有工人、英国的贱民、穷人,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人,尽管他们粗野,尽管他们道德堕落。拯救英国要靠他们,他们身上还有可造之材;他们没有文化知识,但也没有偏见,他们还有力量从事伟大的民族事业,他们还有前途。”对英国的考察使恩格斯看到了有别于德国的社会景观,政治、哲学、工业等英国历史中的积累造就了英国发达的资本主义境况。但是,中间阶级和贵族物质力量的上升与贫困落后的工人阶级数量的壮大,成为了发达工业城市最为矛盾的地方。相较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商业运作的热衷和对资本主

    34、义的赞扬,以及各种进步人士对无产阶级创造历史可能性的质疑,恩格斯看到的是随之而来的新的劳动人口、新的生活关系、66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 0 2 3年第 2期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 0 0 2年版,第4 0 5、4 0 7、4 1 1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 0 0 9年版,第9 9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 0 0 9年版,第1 0 5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 0 0 9年版,第9 5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 0 0 2年版,第4 2 4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 0 0 2年版,第4 3 3页。马克

    35、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 0 0 2年版,第4 9 7页。新的需求,也就是工人阶级、利益的统治、生产的社会化,这些关系中间俨然包含了触发社会革命的因素。新生的革命无产阶级是最为重要的力量。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问题时也提到了“真正的革命”。他说:“诚然,全部国家制度总是这样变化的:新的要求逐渐产生,旧的东西瓦解,等等,但是,要建立新的国家制度,总要经过一场真正的革命。”在这里,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关于国家制度所谓“平静的和察觉不到的”逐渐过渡论,指出国家制度要想前进则必须使“人民成为国家制度的原则”。从不同方面论述同一主题,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的高度默契,他们关于

    36、“真正的革命”论断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不过,正如前文所说,恩格斯较早地从人民中发现了工人,他的革命思想更具体更深刻些。总之,这些既有的现象以及未来的预言,即英国社会发展方式的普遍性,利益统治的普遍性,工人阶级的普遍性,才使得英国的社会革命具有代表性,才有可能发展成为“真正的革命”。(三)“走向自由的自主联合”是社会革命的最终目标1 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话语流行起来。共产主义出现于1 8 3 0年法国革命以后,与1 9世纪3 0年代巴黎的秘密革命社团有关,也与法国的公社传统有渊源,1 9世纪三四十年代,共产主义在欧美广泛流传,指称一种与资本主义制度不同的新的社

    37、会制度。显然,这些主义、流派的革命活动和社会思想启发了恩格斯,他正是通过哲学的方式对基本原理进行思考成为了共产主义者。在 大陆上社会改革的进展中,恩格斯阐述了共产主义在各个国家的广泛性,欧洲三个文明大国是从不同的社会状况中产生了共产主义要求的,即“在财产共有的基础上进行社会制度的彻底革命”,说明了“共产主义不是英国或任何其他国家的特殊状况造成的结果,而是从现代文明社会的一般实际情况所具有的前提中不可避免地得出的必然结论”。如此,确定了共产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和发展的必然性。面对种种运动不能实现的现实,恩格斯归因于“社会思想进步得还不够”,所以他认为“这些国家需要相互了解”,从各个国家的革命情况

    38、中获得更多的理论和经验。恩格斯在研究总结法国革命的过程中,提出实现“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平等”的重要性。他反复强调法国的政治性,认为“法兰西民族注定要起的作用是经历一切政治发展形式,从纯粹政治开始,以达到一切国家、一切不同的道路必定要汇合的地方 共产主义”。法国社会改革的起因是政治,法国革命为欧洲带来民主制度,但是资产阶级民主制下的自由和平等却是一种假象。恩格斯揭露,“政治自由是假自由,最坏的奴隶制;是自由的假象,因而是实在的奴役制。政治平等也是这样。”法国大革命始终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酝酿革命观点的最好参照,在现实的意义上说明了政治革命的不彻底及其带来的社会问题。“要么是真正的奴隶制,即赤裸裸的

    39、专制制度,要么是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平等,即共产主义。”恩格斯提到的“共产主义”是巴贝夫建立,强调一种完全平等的公社制度,属于具有原始形态的平均共76恩格斯“社会革命才是真正的革命”刍议 以 英国状况 十八世纪为中心的考察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 0 0 2年版,第7 2页。参见黄斐:“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概念的起源和内涵考辨 兼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路径,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 0 2 2年第2期。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 0 0 2年版,第4 7 4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 0 0 2年版,第4 7 5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 0 0

    40、 2年版,第4 7 5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 0 0 2年版,第4 7 6页。产主义,带有空想性质。“人们发现,民主制不能实现真正平等,于是求助于公社制度。”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受到进步人士推崇,但也承认民主制是历史的“中转点”,“但不是转向新的改良的贵族制,而是转向真正的、人的自由”。这一时期,恩格斯的共产主义思想还没得到完全科学的阐释,共产主义观点还有些粗糙,但至少可以证明他义无反顾地站在了无产阶级的立场上,阐明了人类将走向共产主义、最终实现“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平等”的发展方向。回到 英国状况 十八世纪的语境,1 8世纪没有解决的巨大对立依旧是1 9世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1、“实体和主体、自然和精神、必然性和自由”在社会中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着对立冲突。作为自然现象的革命发展为革命的人类意识,普遍革命的时代就要到来了。英国,是德意志和法兰西的混合体,从哲学意义上讲,更多的对立面决定了英国卷入的是更为广泛的社会革命。恩格斯补充了英吉利民族在历史哲学中尚未得到充分阐发的部分,指出“日耳曼唯心主义”和“罗曼唯物主义”由于足够自由而能够在巨大的对立中转变自身,在矛盾仍旧无法解决的时候,理性原则就被抛弃,“走出自我而行动起来”的实践原则使得英国人相信经验。另一方面,如果历史地看待主体意识的建构,古代奴隶制社会完全不存在主体意识,抽象主体性的发展看似进步却也与真正的主体背离,

    42、“所以它必然会立刻变成自己的对立物,它所带来的也就不是主体的自由,而是对主体的奴役”。其后果就是“奴隶制以另一种形式即农奴制的形式重新出现;这种形式不像奴隶制那样令人厌恶,却因此而更虚伪和不合乎人性”。下一个阶段的政治改革是产生主体意识的人消灭旧的社会关系,成为社会的统治者,将物质利益作了对主体有利的分配。同样的,这时的主体意识到主体权利,问题在于理性主体是部分主体,“从表面上看这是消灭了农奴制,实际上只是使它变得更不合乎人性和更普遍”。恩格斯深刻意识到所处阶段正是部分主体意识产生的时期,也是理性与利益原则耦合而造成非理性达到顶峰的时代,在政治基础上处理社会问题就成为着力点。以政治制度作为社会

    43、外壳进行的社会剥离,第一层便是显见的政治运动,所以政治改革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却是社会历史前进中必然的一个步骤。工业革命这种物质生产领域的实践活动,是在英国首先发生的,工厂主的自由带来的是对工人的奴役。“人们普遍孤立,具有各自 粗陋的个体性,一切生活关系混乱不堪、杂乱无序,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普遍的精神沦丧,缺乏 灵魂即缺乏真正的人的意识;人数众多的工人阶级忍受着难以忍受的压迫和贫困,异常不满并反抗旧的社会制度。”恩格斯认同卡莱尔对英国状况的描写,这与他在英国所观察到的贫穷困苦的现象一致。有产者实现了财富背靠的形式的权力自由,这种拜物教造成了精神的实质贫乏,无产者受到压迫,肉身处在社会之内,

    44、身份被排除在社会之外,没有物质保障和行动自由,只能逃往精神世界。“人类今后不应该再通过强制即政治的手段,而应该通过利益即社会的手段联合起来。它以这个新原则为社会的运动奠定了基础。”恩格斯不断强调社会利益在运动中的重要性,因为利益升格为普遍原则、人类的纽带,又因86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 0 2 3年第 2期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 0 0 2年版,第4 8 1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 0 0 2年版,第5 2 3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 0 0 9年版,第9 3-9 4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 0 0 9年版,第9 4页。马克思恩格

    45、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 0 0 2年版,第5 1 0-5 1 1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 0 0 9年版,第9 4页。为当前利益的利己性,使它不能实现普遍的自由和平等,也不能实现真正的共同体。其次,利益外在化的形式表现为资本私有制,人的外在统治其实是财产的内在统治。从而,历史表明人从真正的人的奴役中解放出来,变成了物的奴隶,这种非人性、非理性的秩序必然要让位于合乎人性、合乎理性的制度。“人类分解为一大堆孤立的、互相排斥的原子,这种情况本身就是一切同业公会利益、民族利益以及一切特殊利益的消灭,是人类走向自由的自主联合以前必经的最后阶段。”在 英国状况 十八世纪的最后篇幅里,恩

    46、格斯批判了捍卫国家经济学说的亚当斯密、威廉葛德文、耶边沁,指出他们的理论无非是根据历史经验、自然规律得出的,“所以它不是把类的权利赋予自由的、意识到自身和创造自身的人,而是赋予粗野的、盲目的、陷于矛盾的人”。自由绝不是任意而为,恩格斯所说的自由不是盲目的绝对自由,而是意识到自身、创造自身的人,“是应该由意识到自身的人在完全自由的条件下创造的新秩序的开始”。基于恩格斯已经认识到工人阶级力量的事实,工人,或者说无产者的阶级意识就是这样一种“意识到自身”的外在表现,“创造自身”就是无产阶级以革命的方式创造新秩序,消除1 8世纪以来工业社会中的巨大对立,消除无产者和有产者之间巨大的鸿沟,使人类达到自由

    47、的自主联合,实现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平等。我们还应该看到,到达这样的自由平等是何等困难。恩格斯在 英国状况英国宪法中回答了 英国状况 十八世纪尚未说明的问题,即英国党派在革命中发挥怎样的作用。他揭露英国议院的权力交锋,指出“人们认识到进步是人类的本质,但还缺乏勇气公开宣告这种进步”,“进步是革命的,是危险的,因此至少应该给以有力的抑制;在决定承认进步之前,必须八思其事。但是,这种恐惧,它本身是毫无用处的并且只能证明心存恐惧的人不是真正的、自由的人”。所以,只要人还不是完全自由的,他们便不能意识到自身的本质和实现全面的发展,只要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平等还不具有普遍性,人类就不能达到自由的自主联合,而

    48、革命的意识和要求就永远不会被摒弃。几乎是同一时期,马克思在 前进报上刊登的 评一个普鲁士人的 一文中,恰好针对“普鲁士人”的“社会革命没有政治灵魂是不可能的”这一说法发表了意见,指出社会革命“是人对非人的生活的抗议;是因为它从单个现实的个人的观点出发;是因为那个脱离了个人就引起个人反抗的共同体,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是人的本质”。这里马克思的观点十分明显:政治和社会对立起来了,具有政治灵魂的“社会革命”是虚假的废话,以往的一般的革命都是政治意义上的推翻旧政权的革命,而社会革命要求破坏的是整个旧社会,包括内含于其中的政治外壳。人倘若处在真正的共同体是不需要反抗的,而反抗恰恰表明人的本质的丧失和共同

    49、体的虚假,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平等远未实现。由此可见,恩格斯和马克思至少在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的区分以及人的实现方面,以不同的途径完成了科学思想的交汇。96恩格斯“社会革命才是真正的革命”刍议 以 英国状况 十八世纪为中心的考察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 0 0 9年版,第9 5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 0 0 9年版,第1 0 6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 0 0 9年版,第1 0 6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 0 0 2年版,第5 6 9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 0 0 2年版,第3 9 4-3 9 5页。三、“社会革命才

    50、是真正的革命”的理论意义和启示“社会革命才是真正的革命”的思想线索不是断裂的。往前可以追寻到青年黑格尔派对革命问题的探讨,尤其是卢格、鲍威尔、赫斯等人对社会革命的思想态度,往后可以延伸至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应用,尤其是结合各国革命运动实际对社会发展和斗争前景的研判。如在 流亡者文献(五)中,恩格斯分析了俄国的社会问题,对“俄国革命青年”特卡乔夫捡拾“革命的结果是社会革命”话语而不具体分析革命问题的做法进行了批判,再次说明真正的革命都是社会革命,“因为它使新阶级占据统治地位并且让这个阶级有可能按照自己的面貌来改造社会”。可见,恩格斯思考这一重大课题的真实性和持续性。恩格斯作出“社会革命才是真正的


    注意事项

    本文(恩格斯“社会革命才是真正的...状况十八世纪》为中心的考察_孙武安.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