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论语》中“孝”英译的文化负载_王倩倩.pdf

    • 资源ID:300250       资源大小:1.59M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VIP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论语》中“孝”英译的文化负载_王倩倩.pdf

    1、第4 3卷第4期湖北工程学院学报VO L.4 3 NO.4 2 0 2 3年7月J OUR NA L O F HU B E I E N G I N E E R I N G UN I V E R S I T YJ U L.2 0 2 3 论语中“孝”英译的文化负载王倩倩(武汉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4 3 0 0 7 2)摘 要:论语 作为儒家文化的经典著作,集中展示了孔子对人伦道德、行为规范乃至国家政治等方面的思考。孝文化是儒家传统思想的核心文化,在 论语 中被多次提及。孝的概念在 论语 中没有明确定义,这影响了英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传达孝的真实含义的准确度。具有丰富文化意义的孝亲观在理雅各

    2、、辜鸿铭、许渊冲、吴国珍等笔下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分析以上来自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背景的译者文本,审视“孝”英译后的文化负载,反观孝文化的丰富内涵,寻求最大限度接近原意、正确认识和理解孝文化的翻译方式。关键词:论语;孝;文化内涵;英译中图分类号:G 0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0 9 5 4 8 2 4(2 0 2 3)0 4 0 0 1 6 0 6一、孝文化英译分析之缘由 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人,其思想对西方哲学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家们因孔子真正相信道德,摒弃宗教迷信,将儒学推崇为最符合理性的哲学;1 9世纪以来,孔子再度成为世界

    3、关注的焦点,孔子热,儒学热,国学热蔚然成风。作为儒家传统思想的核心文化,孝是孔子极力推崇的道德规范,在 论语 中,“孝”字共出现1 9次1,但是,孝的概念在 论语 中并未明确界定,而是围绕这个重要的概念展开叙述,阐述如何能够达到或实现这种精神高度。这个概念即使在汉语源语篇章文化中历来的注本解读里也没有明确的概念或定义2,因而在英文中找到一个完全符合该概念的词汇是不可能的。如何在英译过程中最大限度的传达中华孝文化的丰富内涵,是正确传播中华文化精髓需要解决的问题。二、“孝”不同英译版本中的文化负载 提及 论语 的不同译本,理雅各、辜鸿铭、许渊冲和吴国珍的译本受众较广,具有代表性。理雅格是较早把 论

    4、语 翻译成英文的译者,他是一名传教士汉学家,译文有基督教色彩;辜鸿铭的版本是最早的国人译本,辜鸿铭既有母语的基础,同时也是多语言的翻译家,对 论语 的理解深入;许渊冲参照结合了两者的译本,用词简练流畅,力求英文译本的词句像诗一样优美;吴国珍对原文实现今译,被国家汉办定为推荐读物。以上译者分属不同的时期,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对中国孝文化的理解也不尽相同。笔者通过对照以上学者有关 论语 中孝的译文,分析不同英译版本中孝的含义,反思孔子弘扬的孝亲观的丰富内涵,找寻准确表达孝文化真实含义的方式。例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

    5、者,其为仁之本与!”理雅各3译 文:T h ep h i l o s o p h e rY o us a i d,“T h e ya r ef e w w h o,b e i n gf i l i a la n df r a t e r n a l,a r e f o n do fo f f e n d i n ga g a i n s t t h e i rs u p e r i o r sF i l i a l p i e t ya n df r a t e r n a l s u b m i s s i o n!a r e t h e yn o t t h er o o to f a l

    6、 lb e n e v o l e n t a c t i o n s?”辜鸿铭4译 文:A d i s c i p l eo fC o n f u c i u sr e-m a r k e d,“A m a nw h oi sag o o ds o na n dag o o dc i t i z e nw i l l s e l d o mb e f o u n d t ob e am a nd i s p o s e dt oq u a r r e lw i t ht h o s e i na u t h o r i t yo v e rh i m 收稿日期:2 0 2 3 0 5 0 6

    7、 作者简介:王倩倩(1 9 8 4-),女,湖北钟祥人,武汉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61N o w,t ob eag o o ds o na n dag o o dc i t i z e n,d o n tt h e s e f o r mt h e f o u n d a t i o no f am o r a l l i f e?”许渊冲5译文:“F e ww h or e s p e c t t h e i rp a r-e n t sa n dt h e i re l d e r sw o u l dd oa n y t h i n ga-g a i n s t t h e i rs u

    8、 p e r i o r sR e s p e c tf o ro n e sp a r-e n t sa n de l d e rb r o t h e r s i s t h e f u n d a m e n t a l q u a l i-t yo f ag o o dm a n.”吴国珍6译文:Y o u z i s a i d,“I t i sar a r ec a s et h a t am a nw h oh a s f i l i a l p i e t ya n df r a t e r n a l l o v ew i l l b e l i a b l e t oo f

    9、 f e n dh i s s u p e r i o r sF i l i a l p i-e t ya n df r a t e r n a l l o v ea r et h ef o u n d a t i o no fb e-n e v o l e n c e!”在这条语录中,孝弟出现了两次,理雅各先使用f i l i a l和f r a t e r n a l来解释孝弟,后文又用f i l i a lp i e t y和f r a t e r n a l s u b m i s s i o n做意义的补充,此处的s u b m i s s i o n有屈从的意思,孝弟就是顺从,这个

    10、词使孝弟带 有愚 孝 的 倾 向;辜 鸿 铭 则 使 用ag o o ds o na n dag o o dc i t i z e n来描述孝弟的人,好儿子便是“孝”,好公民便是“弟”,孝是对父母的,弟是对兄弟延展至朋友及他人的,这种翻译扩大了孝的基础含义,比第一种译文孝的内涵更深一层;许渊冲使用r e s p e c t表达孝弟的含义,认为孝弟即尊重父母及兄长,用词简练但与孝原本的意义存在偏差,他将孝的多重含义缩减为“尊重”一重含义,这种处理稍显随意;吴国珍使用的词汇是f i l i a l p i e t y和f r a t e r n a l l o v e,将理雅各版本的s u b-m

    11、 i s s i o n变成了l o v e,笔者认为此处的变化甚为精妙,孝弟从屈从变成了爱,与父母和兄弟的亲缘关系不再是负担,而是人人渴望得到的爱。例2: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理雅各3译文:T h em a s t e rs a i d,“Ay o u t h,w h e na th o m e,s h o u l db e f i l i a l,a n d,a b r o a d,r e-s p e c t f u l t oh i se l d e r s”辜 鸿 铭4译 文:C o n f u c i u sr e m a r k

    12、e d,“Ay o u n g m a n,w h e na th o m e,s h o u l db eag o o ds o n;w h e no u t i nt h ew o r l d,ag o o dc i t i z e n”许渊冲5译文:“A y o u n g m a n”,s a i dt h em a s t e r,“s h o u l db ef i l i a la th o m ea n dr e s p e c t f u la b r o a d”吴国 珍6译 文:T h e m a s t e rs a i d:“Y o u n gp e o p l es

    13、 h o u l dh a v e f i l i a l p i e t ya th o m ea n ds h o wf r a t e r n a l l o v ew h e no u t”这一条中也出现了孝和弟两个概念,理雅各使用了形容词f i l i a l和r e s p e c t f u l表达两个词的意义,f i l i a l专对父母,r e s p e c t f u l对兄长或年长者,舍弃了上一条中f r a t e r n a l s u b m i s s i o n的表达,语义色彩上有了变化;辜鸿铭仍然用了ag o o ds o n和ag o o dc i t

    14、i z e n,与前文一致,在这一句中“出则弟”明确了“弟”的对象,出门在外,像对待兄长一样善待他人,因此是好公民;许渊冲也用了f i l i a l和r e-s p e c t f u l这两个形容词,与理雅各不同的是,许并没有将尊重的情绪限制于对兄长的态度,而是出门在外对其他公民的态度;吴国珍的翻译与前文一致。后三位译者的阐释都将孝弟观延展到了整个社会,这种解释方式的正确性在此处更加明显。例3: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理雅各3译文:T h em a s t e rs a i d,“Wh i l eam a n s f a t h e r i s a

    15、 l i v e,l o o ka t t h eb e n t o f h i sw i l l;w h e nh i sf a t h e ri sd e a d,l o o ka th i sc o n d u c t.I ff o r t h r e ey e a r sh ed o e sn o t a l t e r f r o mt h ew a yo fh i s f a t h e r,h em a yb ec a l l e df i l i a l.”辜鸿铭4译文:C o n f u c i u sr e m a r k e d,“Wh e nam a n sf a t

    16、h e ri sl i v i n gt h es o ns h o u l dh a v er e-g a r dt o w h a th i sf a t h e r w o u l d h a v eh i m d o;w h e nt h ef a t h e ri sd e a d,t ow h a th i sf a t h e rh a sd o n e.As o nw h o f o r t h r e ey e a r s a f t e rh i s f a t h e r sd e a t hd o e sn o t i nh i so w n l i f ec h a

    17、n g eh i s f a t h e r sp r i n c i p l e s,m a yb es a i dt ob eag o o ds o n.”许渊冲5译 文:“J u d g ea m a nb y w h a th ew i l l d ot oh i s f a t h e rw h o i sa l i v e”,s a i dt h em a s-t e r,“a n db yw h a th eh a sd o n e t oh i s f a t h e rw h oi sd e a d.As o n w h od o e sn o ta l t e rh i s

    18、f a t h e r sw a y s t h r e ey e a r sa f t e r t h ef a t h e r sd e a t hm a yb ec a l l e df i l i a l.”吴国珍6译文:T h em a s t e r s a i d:“W ev i e wam a nb yl o o k i n gi n t oh i s i d e a lw h i l eh i sf a t h e r i ss t i l l a l i v e;w h e nh i sf a t h e ri sd e a d,w eo b s e r v eh i sa

    19、 c t i o n s.I f f o r t h r e ey e a r sh ed o e sn o tc h a n g eh i s f a t h e r sw a y,h em a yb e c o u n t e da s a no b e d i-e n t s o n.”这条语录描述了实现孝的行为方式,怎样才算孝呢?从不同的译文中笔者找到了完全不同的解释,理雅各使用t h eb e n t o fh i sw i l l表示父母在世时子女志向的倾向,辜鸿铭却表达为w h a th i sf a t h e rw o u l dh a v eh i md o,父亲让子女做什

    20、么,带有明显的父权主义倾向,许渊冲的w h a th ew i l l71 论语 中“孝”英译的文化负载d ot oh i sf a t h e r,强调子女对待父母的态度,吴国珍使用直译法选择词汇i d e a l即理想来解释“志”。在四种翻译中,第一种和第四种基本一致,取志向义。第二种和第三种解释完全相反,一个是父亲对子女的行事要求,一个是子女对父母的行为方式,这两种翻译将“志”具体化为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译者的初衷是将原文抽象的概念转换为更实际更易国外读者理解的意象,但这也可能带来误解。此处的“志”即指子女之志,父亲在世时,要看子女是否志于学、道、仁或某项事业7。子女应培养远大志向,加强自

    21、身修养,而不是父母强加的行为规范。对于“观其行”的解释,辜鸿铭的版本w h a th i s f a t h e rh a sd o n e与其他三位不同,此处的“其”应该指代子女,即剩余三位译者的理解,辜阐释为父亲曾经的行为,认为子女通过观察父母的行为方式思索他们的志向,继而坚持下去。依据上文的理解,志若指子女之志,那这里的行也应指子女之行。“三年 无改于父之 道”句中,译者们选用w a y或p r i n c i p l e来阐释“道”,笔者认为皆为精准。此条语录中的“孝”的翻译基本沿用了前文的翻译,仅有吴国珍使用了o b e d i e n t来突出子女遵从父母意愿的义场。例4:孟懿子问

    22、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 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理雅各3译文:M a n gIa s k e dw h a t f i l i a lp i e-t yw a s.T h em a s t e r s a i d,“I t i sn o tb e i n gd i s o b e-d i e n tT h a tp a r e n t s,w h e na l i v e,b es e r v e da c c o r d i n gt op r o p r i e t y;t h a t,w h e n

    23、d e a d,t h e ys h o u l db eb u r i e da c c o r d i n g t op r o p r i e t y;a n d t h a tt h e ys h o u l db es a c r i f i c e dt oa c c o r d i n gt op r o p r i e-t y.”辜鸿铭4译文:An o b l eo f t h eC o u r t i nC o n-f u c i u sn a t i v eS t a t ea s k e dh i m w h a tc o n s t i t u t e dt h ed

    24、u t yo f ag o o ds o n.C o n f u c i u s a n s w e r e d,“D on o t f a i l i nw h a t i sr e q u i r e do fy o uw h e nh i sp a r e n t sa r e l i v i n g,ag o o ds o ns h o u l dd oh i sd u-t i e s t ot h e m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u s a g ep r e s c r i b e db yp r o p r i e t y;w h e nt h e ya

    25、 r ed e a d,h es h o u l db u r yt h e ma n dh o n o u rt h e i rm e m o r y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r i t e sp r e s c r i b e db yp r o p r i e t y.”许渊冲5译文:Wh e n M e n gY iZ ia s k e da-b o u t f i l i a ld u t y,t h em a s t e r s a i d,“D on o t h i n gi nd i s a g r e e m e n tw i t ht h er i

    26、t e sP a r e n t ss h o u l db e s e r v e d i na g r e e m e n tw i t h t h e r i t e sw h i l e a l i v e;w h e nd e a d,t h e ys h o u l db eb u r i e da n dt h es a c r i-f i c eb eo f f e r e d i na g r e e m e n tw i t ht h er i t e s.”吴国珍6译文:Wh e nM e n g y i z i a s k e dh o wt os h o wf i l

    27、 i a lp i e t y,t h em a s t e rs a i d:“N e v e rg oa-g a i n s tt h er u l e so fp r o p r i e t yw h e np a r e n t sa r es t i l l l i v i n g,s e r v e t h e ma c c o r d i n gt o t h e r u l e so fp r o p r i e t y;w h e nt h e yp a s sa w a y,b u r yt h e ma c c o r d i n gt o t h e r u l e s

    28、 o f p r o p r i e t y,a n do f f e r s a c-r i f i c e s t ot h e mi nl i n ew i t ht h er u l e so fp r o p r i e-t y.”此条语录中的“孝”被翻译为f i l i a lp i e t y/d u t y或t h ed u t yo f ag o o ds o n,f i l i a l p i e t y是解释孝的通用表达,而d u t y的使用强调子女对父母应尽的职责。“无违”被辜鸿铭理解为n o t f a i l i nw h a t i sr e q u i r e

    29、 do fy o u,做好子女该做的,其实和“违”字本身的含义没有关联,辜先生应该是从后文的语义中推测出说话者想表达的真实含义,父母生时以礼侍奉,父母死后依礼祭奠,这便是子女的责任,这也和他在前文中使用的d u t y相对应。其他译者使用的n o td i s o b e d i e n t/i nd i s a g r e e m e n t/g oa g a i n s t和原词直接对应,许渊冲和吴国珍道明了违背的对象即礼节,而理雅各的选词“d i s o b e d i-e n t”后未接对象,这个词单独使用一般表示不顺从的、不听话的,描述子女对父母的态度,其实全句突出的是礼法的重要性,

    30、如此看来,许渊冲和吴国珍的版本更贴合原文内容。父母生时,细致周到地侍奉父母,父母死后,依照礼数祭奠,这是子女应尽的责任,s a c r i f i c e和h o n o u r t h e i rm e m o r y被用来表示“祭”,后者彰显了祭祀的主要意义,即追思,回忆父母生时的美好时光,表达对逝去父母的思念,祭祀不是一个无用的仪式,更不是封建迷信的表现,它是子女的精神寄托,也是向后代展示“孝”的形式。例5:孟 武 伯 问 孝。子 曰:“父 母 唯 其 疾 之忧。”理雅各3译文:M a n g Wua s k e dw h a t f i l i a l p i-e t yw a s.T

    31、 h em a s t e rs a i d,“P a r e n t sa r ea n x i o u sl e s t t h e i rc h i l d r e ns h o u l db es i c k.”辜鸿铭4译文:As o no f t h en o b l em e n t i o n e da b o v ep u t t h es a m eq u e s t i o nt oC o n f u c i u sa sh i sf a t h e rd i d.C o n f u c i u sa n s w e r e d,“T h i n k h o w81王倩倩a

    32、 n x i o u sy o u rp a r e n t sa r ew h e ny o ua r es i c k,a n dy o uw i l lk n o wy o u rd u t yt o w a r d s t h e m.”许渊冲5译文:Wh e nt h es o no fM e n gY i Z ia s k e da b o u t f i l i a ld u t y,t h em a s t e r s a i d,“D on o tl e ty o u rp a r e n t sw o r r ya b o u t t h e i rh e a l t h.

    33、”吴国珍6译文:Wh e nM e n g w u b oa s k e dh o wt ob ef i l i a ls o n s,t h em a s t e rs a i d:“L e tt h ep a r-e n t sw o r r ya b o u tn o t h i n gb u t t h e i r i l l n e s s e s.”四位译者对此句的阐释大相径庭,“父母唯其疾之忧”,理雅各和辜鸿铭将此处的“疾”理解为子女的疾病,许渊冲和吴国珍皆阐释为父母的疾病。关于“其”的解读,学界也众说纷纭,一说指孝子,另一说指父母8,若将词句理解为孝就是父母只担心子女的疾病,逻

    34、辑上似有不通之处,孝是子女对父母的态度,这种解释将施事者和受事者的角色颠倒,缺乏合理性。笔者认为这句话意思是父母只需担心他们自己的疾病,每个人在疾病面前都是无能为力的,在父母的生命中,疾病不可避免,尤其是父母日渐老去,保证身体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许渊冲将此句直接译成“不让父母担心他们的健康”,看上去与原文产生矛盾,其实这种处理是合乎情理的,父母不用担心其他的事务,只需关心自己的健康,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子女为父母尽孝,便要忧父母之忧,为父母解忧,让父母无忧,即好好侍奉父母,保障其基本生活,让他们不必担心自己的健康。例6: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理

    35、雅各3译文:“T h ed i f f i c u l t yi sw i t ht h ec o u n t e n a n c e.I f,w h e nt h e i re l d e r sh a v ea n yt r o u b l e s o m ea f f a i r s,t h ey o u n gt a k et h et o i lo ft h e m,a n di f,w h e nt h ey o u n gh a v e w i n ea n df o o d,t h e ys e t t h e mb e f o r e t h e i r e l d e r

    36、s,i s t h i s t ob ec o n s i d e r e df i l i a l p i e t y?”辜鸿铭4译文:“T h ed i f f i c u l t yi sw i t ht h ee x p r e s s i o no fy o u rl o o k.T h a tm e r e l yw h e na n y t h i n gi st ob ed o n et h ey o u n gp e o p l ed oi t,a n dw h e nt h e r e i s f o o da n dw i n et h eo l df o l ka r

    37、ea l l o w e dt oe n j o yi f,-d oy o ut h i n kt h a ti st h ew h o l ed u t yo f ag o o ds o n?”许渊冲5译文:“I t i sd i f f i c u l t t oa p p e a rh a p p y i nt r o u b l e.I f t h ey o u n gs e r v et h eo l da n df e e d t h e mw i t hw i n e a n d f o o db e f o r e t h e m s e l v e s,b u tw i t

    38、h t r o u b l e d l o o k s,c o u l d t h e yb e c a l l e d f i l i-a l s o n s?”吴国珍6译文:“I t i sd i f f i c u l t t oa l w a y ss h o wt h e my o u rc o m p l a i s a n tc o u n t e n a n c e.Wh e nn e c e s s a r y,t h ey o u n g m a yl a b o rt ow a i to nt h ee l d e r l y,a n ds u p p l yt h e

    39、m w i t hf o o da n dd r i n k.B u tc a nt h a ta l o n eb ec o u n t e da sr e a lf i l i a lp i e-t y?”例6中的“色”分别解释为c o u n t e n a n c e,t h ee x p r e s s i o no fy o u rl o o k以及h a p p y,皆指脸色;“难”仅在许渊冲的版本中明确了语境即i nt r o u-b l e的时候,说子女有困难时也要保持和颜悦色,其他三个版本未明说,只说保持好的容色很困难。侍奉父母时,不仅仅需要身体力行,提供饮食,还要时刻保持

    40、愉悦的神色。如果面色不悦,父母可能认为给子女带来负担,子女不是真心愿意孝顺自己;如果子女因为其他事情心有不快,也不能在父母面前表现出来,父母也会因为子女的忧愁而担忧,这其实是更高一级的要求。历代学者对“色难”的阐释有三:一是和颜悦色为难,二是顺承父母容色为难,三是容色恭敬9。三种解释都有合理之处,依从礼仪人伦对父母恭敬顺从,因内心的诚敬而发出快乐的容色,从而让父母心安欢喜。在四种译文里“色难”都是按照第一种含义进行了阐释,这也是当前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意义。三、译者主体对“孝”文化阐释与传播的影响 以上几例有关 论语 中孝的译文展示了不同时期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对中华孝文化的理解和阐释。理雅各作

    41、为1 9世纪英国来华传教士,在翻译 论语 时尽量保存原文的信息,但是他并不是原文本意义的单纯接受者,他积极主动地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将原文进行改造和意义的填补。以此推之,理雅各自身对中国孝文化的理解直接影响了海外读者接收该文化意义的准确度。辜鸿铭因不满于理雅格译本的准确度,为了向西方宣扬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西渐中积极建造真实的不被扭曲的中国形象,在1 9 8 9年出版了 论语 翻译本。为了使译文更易于西方国家的普通读者理解与接受,他“努力按照一个受过教育的英国人表达同样思想的方式,来翻译孔子和他弟子的谈话”4,翻译时尽可能地贴近目的语文化,因此他的作品既保留了句子原貌,又以西方读者熟悉的文

    42、化形式呈现,更好地帮助西方人了解中91 论语 中“孝”英译的文化负载国文明。后来的许渊冲,则以意美、音美和形美的“三美”翻译标准1 0,以鲜明的个人翻译特色表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在翻译时会加入自己的理解,因为他坚信神似更胜于形似。吴国珍译文语言平实,地道流畅,简练易解,对原文的解读和英文的选词都很通顺贴切,周洽允当。综上所述,译者主体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孝”英译的译者个体身份特征译者的主体身份、自身所处社会背景以及翻译目的直接影响 论语 中孝文化的阐释。关于孝的含义,几位译者都提到尊敬、友爱、侍养、丧祭等方面。理雅各的选词如s u b m i s s i o n和d i

    43、s o b e d i-e n t强调了子女对父母的顺从,这似乎与他所信仰的教条有相通之处,上帝神圣不可侵犯,一切皆须听从上帝的旨意,父亲之于子女就如上帝之于子民,这种观念其实扭曲了孝的真实含义,孝不是无条件的退让顺从,如果父母言行有失,子女也应该劝谏。辜鸿铭以及后来的译者都修正了这个意象,吴国珍直接用爱来解释孝,子女对父母孝顺并不仅仅因为父母的养育之恩,父母自子女出生之日对子女点点滴滴的照顾与关怀凝结成浓厚的情感体验1 1,子女发自内心的爱父母,期望父母健康快乐,进而悉心照顾双亲。理雅各对原文的逐字翻译也造成他与其他译者观念的不同。理雅各将“出则弟”理解为出门在外要尊重年长的人,这与原文字面

    44、意思一致,其他三位译者都将尊重的对象范围扩大为社会上的所有人,这种处理也更加符合逻辑,不论年长、年龄相近或是年幼的人,都应礼貌对待,这也是待人接物的基本原则。译者对原文的理解造成孝含义的不同。对于“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的理解,辜鸿铭的解释强调了父母的意志,认为子女应该知晓父母的志向,并在父母去世后继承遗志,坚持父母之道。继承父辈美德是孝心的表现之一,但对于父母的指导也不能一味盲从,子女应有选择的学习父母的行为准则,并形成自己的道德规范,这才是将家族优良传统发扬光大的有效途径。理雅各和辜鸿铭都将“惟其疾之忧”中的“其”理解为子女,辜另用文字补充解释了父母担心子女疾病即是孝的原因,那就是父

    45、母在子女生病时的焦虑担忧让子女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许渊冲和吴国珍的“不让父母担心自己的健康”和“让父母只担心自己的身体”尽管表述截然相反,内在逻辑还是相通的。(二)译者对孝文化认知的时代变通几位华人译者来自不同的社会时期,辜鸿铭所处的中国内忧外患,政治、经济、文化处于弱势地位,当时的许多有识之士主张摈弃传统旧学,全盘学习西方新学,但他坚信中华文明能够拯救国难;许渊冲和吴国珍都是当代翻译家,此时的中国经济发展,文化崛起,走上了文化复兴的道路,文化强国的理念强调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性,中国需要西方了解自己,西方也需要寻求中国智慧。孝弟 从ag o o ds o n/c i t i z e n,到r

    46、 e s p e c t f u l,再 到l o v e的变化体现了时代进化过程中人们对孝文化的认知更新,好儿子突出子女的义务,尊重突出子女的敬意,而爱体现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之间无可超越的依恋之情,不是责任不是道德约束,这是当代中国人对孝的全新解读,笔者欣喜于这种变化,这正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体现。论语 的英译过程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是中西合作交流创作的结晶1 2。论语中所宣扬的孝文化在不同的译者笔下大放异彩,因文化背景和译者自身理解所带来的偏误在时代的推进中也逐渐得到修正,这无疑对孝文化的海外传播带来积极影响。四、结 语 论语 中有关孝文化的英译差异主要是因为孝本身所包含的意义丰

    47、富而广博,译者的主体身份不同,个人的理解亦有偏差,以及时代的变迁带来观念革新。几位译者对孝的处理方法是固定一个或几个基本的翻译词汇,通过正文语段补译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阐释孝的含义。这种做法充分考虑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差异,最大限度地忠于原文,但也有可能给读者带来误解,不同的意义其实都源于一个概念,读者自身不会主动将这些意义归到同一概念之下。同时,在具体化抽象概念时,译文可能带有过度简化原意的倾向。对不同版本译文的比较分析呈现了更清晰的孝文化认知,也为正确地传播孝文化起到促进作用。参 考 文 献1 张延勇.中西孝观念之比较 以 论语 和 圣经为文本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 0 1 8(3

    48、4):1 3-1 4.2 李小龙.基于语料库对论语卫礼贤德译本的跨文化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 0 2 0.02王倩倩3 理雅各.论语:英汉对照M.吴松,译注.南京:译林出版社,2 0 1 0.4 辜 鸿 铭.T h eD i s c o u r s ea n dS a y i n go fC o n f u c i u sM.S h a n g h a i:K e l l ya n dW a l s h,L i m i t e d.1 8 9 8.5 许渊冲.论语(汉英对照)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 0 1 2.6 吴国珍.论语最新英文全译全注本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

    49、 0 1 2.7 张丽华,邝邦洪.“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新释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 0 2 2(1):1 6-2 0.8 徐中原.论语“父母唯其疾之忧”正诂及相关研究之商榷J.铜仁学院学报,2 0 2 1(6):1 3-2 2.9 庞俊来.“色难”问题的精神哲学诠释J.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 0 2 0(3):4 7-5 5.1 0 崔怡清.许渊冲 论语 英译本的翻译风格赏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1 8(6):7 3 2-7 3 6.1 1 王倩倩.认知隐喻视阈下的中外孝亲观阐析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 0 2 2(5):1 9-2 3.1 2 储常胜,高璐夷.

    50、论语 英译的译者主题及传播效果研究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 0 2 2(5):4 1-4 6.T h eC u l t u r a lC o n n o t a t i o n so f t h eE n g l i s hT r a n s l a t i o no f“F i l i a lP i e t y”i nT h eA n a l e c t sW a n gQ i a n q i a n(S c h o o l o f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E d u c a t i o n,W u h a nU n i v e r s i t y,W u h a


    注意事项

    本文(《论语》中“孝”英译的文化负载_王倩倩.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服务填表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