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6∕T 1759-2023 布敦岩沥青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规范(江西省).pdf

    • 资源ID:284524       资源大小:525.17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VIP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曲****】。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曲****】,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DB36∕T 1759-2023 布敦岩沥青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规范(江西省).pdf

    1、ICS 93.080.20 P 66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 17592023 布敦岩沥青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 施工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onstruction of buton rock asphalt plant hot recycled asphalt pavement 2023-04-07 发布 2023-10-01 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6/T 17592023 I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材料技术要求.2 5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3 6 施工工

    2、艺.5 7 质量控制与验收.7 附录 A(资料性附录)BRA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9 DB36/T 17592023 II 前 言 本文件编写格式符合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有关要求。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江西省公路学会、南昌工程学院、江西省宏发路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江西鑫区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科力咨询监理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结友、刘福明、彭明、叶阳、黎霖、张衡中、黄海清、杜鹏广、张振、程跟成。DB36/T 1759

    3、2023 1 布敦岩沥青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布敦岩沥青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技术应用的术语、定义和符号、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与验收。本文件适用于各等级公路中、下面层采用厂拌热再生技术的建设和养护。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JTG E20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 E4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T 860.5 沥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剂第5部分:天然沥青 JTG D50 公路沥青路面设

    4、计规范 JTG F40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T 5521 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 JTG 3450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布敦岩沥青 Buton Rock Asphalt(BRA)产自印度尼西亚布敦岛的天然岩沥青矿,是石油在岩石夹缝中经过长期的沉积变化,在热、压力、氧化、触媒、细菌的综合作用下生成的沥青类物质,并经过去除杂质、脱水、碾磨等加工后形成的粉粒状材料。3.2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 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RAP)采用铣刨、开挖等方式从沥青路面上获得的旧路面材料。3.3 布敦岩沥青厂拌热再

    5、生沥青混合料 Central plant hot recycling asphalt mixture with Buton Rock Asphalt 在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按一定比例外掺添加布敦岩沥青而形成的再生沥青混合料。DB36/T 17592023 2 3.4 干法工艺 dry process 将布敦岩沥青直接投入到沥青混合料拌合楼的拌缸中,与矿料先干拌一定时间后,再加入基质沥青进行拌合的沥青混合料拌合工艺。3.5 布敦岩沥青掺量 Buton Rock Asphalt content(BRAC)布敦岩沥青占除布敦岩沥青外沥青混合料总重量的百分率。4 材料技术要求 4.1 一般规定 4.

    6、1.1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所使用的各种原材料运至现场后应进行检验,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4.1.2 布敦岩沥青宜采用防潮、不易破损的塑料编织袋包装,储存在干燥、防水的仓库中,以避免日晒、雨淋,减少原材料结团、结块。4.1.3 新集料与 RAP 的堆放场地应进行硬化处理,堆放场地排水通畅,采用防雨棚遮盖。4.2 布敦岩沥青 4.2.1 BRA 的相关技术要求见表 1。表 1 BRA 的相关技术要求 检测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颜色 黑色或褐色粉末 目测 三氯乙烯溶解度(%)18 T 0607 沥青含量(%)2630 T 0735 或 T 0722 砂、泥土等杂质含量(%)2 T 0333 含

    7、水量(%)2 T 0612 灰分含量(%)80 T 0614 密度(g/cm3)1.601.90 T 0603 闪点()230 T 0611 抽提出的沥青 软化点()80 T 0606 25针入度(0.1mm)010 T 0604 15延度(cm)实测 T 0605 4.2.2 BRA 的粒径规格要求见表 2。表 2 BRA 粒径规格 筛孔尺寸(mm)4.75 2.36 1.18 通过筛孔质量百分率(%)100 95100 80 4.3 沥青结合料 宜采用70号或9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其技术指标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JTG F40相关规定。4.4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 DB36/T 17592023

    8、 3 4.4.1 RAP 使用原则 RAP在使用前必须经过破碎、筛分等预处理;不同料源、品种、规格的RAP材料应分别回收、分隔堆放、不得混杂,保证材料均匀一致。4.4.2 RAP 的回收 4.4.2.1 RAP 可以采用冷铣刨、机械开挖等方式进行回收。铣刨时针对不同路况路段宜分段铣刨、分层铣刨,做到分别回收、分开堆放不混杂。4.4.2.2 同一批次铣刨应保持恒定的铣刨速度、深度等参数,严格控制材料变异,必要时通过试验段确定铣刨参数。4.4.3 RAP 的预处理与堆放 4.4.3.1 RAP 宜采用柔性破碎设备加工,通过振动筛分装置将 RAP 筛分成不少于两档,条件允许时宜筛分成三档。4.4.3

    9、.2 经过预处理的 RAP 应均匀堆放,转运和堆放过程中应避免材料离析;预处理后的 RAP 应及时使用,避免长时期堆放引起结团。4.4.4 RAP 的检测项目与质量要求 RAP 技术指标的检测与要求见表 3。表 3 RAP 的检测项目与质量要求 再生类型 材料 检测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厂拌热再生,预处理后的RAP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含水率(%)3 T 0305 RAP矿料级配 实测 T 0302干筛法 沥青含量(%)实测 T 0722 砂当量(%)60 T 0334 RAP中的沥青 25针入度(0.1mm)10 T 0726或T 0727回收沥青,按JTG E20进行试验 60动

    10、力黏度(Pas)实测 软化点()实测 15延度(cm)实测 RAP中的粗集料 针片状颗粒含量(%)15 T 0312 压碎值(%)实测 T 0316 最大颗粒粒径(mm)设计级配允许的最大粒径 RAP中的细集料 棱角性 实测 T 0345 4.5 集料、填料等其他材料 粗集料、细集料、填料等其他材料,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 JTG F40 的相关规定。5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5.1 一般规定 DB36/T 17592023 4 5.1.1 BRA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以 RAP 中的各档矿料与新集料的合成级配作为级配设计依据。5.1.2 BRA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包括:目标

    11、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5.1.3 本文件采用马歇尔设计方法进行配合比设计。若采用其他设计方法设计,应按照本方法进行设计检验,满足要求方可使用。5.2 目标配合比设计 5.2.1 设计流程 BRA厂拌热再生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宜按照图1步骤进行,厂拌热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具体方法参见附录A。确定合适的工程设计级配确定最佳油石比RAP替代部分新集料、沥青结合料,保持原有级配和油石比RAP性能分析BRA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经济技术比较,确定最佳BRA掺量完成配合比设计,提供材料品种、矿料级配、标准配合比、新沥青用量、BRA掺量沥青混合料的类型规范规定的矿料级配范围

    12、不同BRA掺量下沥青结合料的最佳油石比BRA性能分析马歇尔法或旋转压实法新集料、矿粉、沥青结合料试验 图1 BRA 厂拌热再生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流程图 5.2.2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用量 对沥青混合料回收料进行试验检测,试验分析沥青混合料回收料中的旧沥青的老化性能指标以及旧集料的相关性能指标,并以此为参考来进行掺加沥青混合料回收料的配合比设计。并测试不同配比的再生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经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确定最佳沥青混合料回收料的用量。5.2.3 布敦岩沥青掺量 布敦岩沥青掺量宜为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2%4%,可结合项目所在地区的气候和交通设计条件、路面结构、费用成本、已有工程使用技术经验

    13、及工程案例、布敦岩沥青的检测结果进行相应调整。DB36/T 17592023 5 5.3 生产配合比设计 按照目标配合比确定好冷料仓比例及进料速度后,在热料仓取料进行矿料的级配试验,确定热料仓的矿料级配组成。并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沥青用量及0.3%三个沥青用量进行试拌及配合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5.4 生产配合比验证 拌和机按生产配合比结果进行试拌、铺筑试验段。通过路面芯样检测各参数大小,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其他宜按照JTG F40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检验。5.5 技术要求 BRA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应满足JTG F40中

    14、技术要求,性能技术指标见表4。江西等南方地区应重点关注BRA热再生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表 4 BRA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技术要求 技术指标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动稳定度/(次/mm)5000 T 0719 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85 T 0709 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80 T 0729 低温弯曲破坏应变/2500 T 0715 渗水系数/(mL/min)100 T 0730 6 施工工艺 6.1 一般规定 6.1.1 BRA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宜选用间歇式拌合设备,应配备独立的 RAP 加热滚筒,采用干法工艺进行拌合。6.1.2 BRA 热再生混合料必须在沥青拌合厂采用拌

    15、合机械拌制。拌合厂的设置应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规定。6.2 拌和 6.2.1 BRA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流程按图 2 的规定执行。DB36/T 17592023 6 出料计量喷入搅拌锅湿拌 15s搅拌 20s加热、保温基质沥青搅拌锅干拌 30s集料冷料仓配料冷料输送干燥滚筒烘干、加热布敦岩沥青颗粒储存、输送计量加入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破碎机破碎振动筛筛分热料提升干燥滚筒烘干、加热筛分、贮存冷料输送、提升计量加入计量加入计量加入储存、输送矿粉 图 2 BRA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拌合流程图 6.2.2 采用干法工艺拌合时,为保证 BRA 添加量的准确性,应在原拌合楼基础上

    16、加装一套全自动的提升、计量及储存装置能够将岩沥青一次性加入到每盘料中,并设置称重装置来精确记录 BRA 的掺量。当沥青混合料拌合楼存在两个矿粉仓时,可将符合质量标准的 BRA 提升到其中一个独立的矿粉仓中计量加入。当拌合楼无两个矿粉仓时,可采用加装机械装置或人工投料等方式将提前计量好的 BRA 直接投入拌合锅。必须保证投放时机,在喷入基质沥青前通过高温矿料的混合作用将 BRA 熔融分散。6.2.3 按生产配合比确定各种材料的用量参数,输入控制拌合楼的计算机,设置温度、时间等工艺参数。6.2.4 BRA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可根据具体情况经试拌确定。拌合过程中,先将 BRA、加热后的新

    17、集料和 RAP 一起投入搅拌缸中干拌不少于 30s,接着喷入基质沥青湿拌不少于 15s,最后加入矿粉拌和不少于 20s。可根据现场拌和效果及时调整干拌和湿拌时间。6.2.5 拌合后的混合料应均匀地裹覆沥青,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集料分离现象,根据现场拌合效果对初定的干拌时间进行检查和调整。6.2.6 BRA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温度应按表 5 控制。表 5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温度控制 工艺环节 控制温度()沥青加热 155165 集料加热 185195 RAP加热 110130 沥青混合料出厂 165175 沥青混合料废弃 高于195 混合料运输到场 不低于160 6.3 运

    18、输 DB36/T 17592023 7 BRA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运输,参照 JTG F40 的相关规定执行。6.4 摊铺 6.4.1 BRA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宜比热拌沥青混合料高 510,摊铺前热再生料温度应控制在 155以上,松铺系数经试验段试铺确定。6.4.2 当路面温度低于 15时或遇大风、雨雪等天气时,不得摊铺。6.4.3 BRA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摊铺的其他要求,参照 JTG F40 对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的相关规定执行。6.5 碾压 6.5.1 BRA 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温度宜比热拌沥青混合料高 510。沥青路面的压实与成型,参照 JTG F40 的相关规定

    19、执行,施工中各环节的温度控制见表 6。表 6 BRA 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温度控制 工艺环节 温度控制()混合料到场 160 摊铺 155 初压 150,紧跟摊铺机 复压 紧跟初压 终压 表面温度90 开放交通 路表温度50 6.5.2 接缝处理的设置等其它环节参照 JTG F40 的相关规定执行。6.6 养生及开放交通 6.6.1 碾压完毕后应封闭交通,待路表温度降至 50以下时可以通车。6.6.2 铺筑好的沥青路面应严格控制交通,不得被污染。7 质量控制与验收 7.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7.1.1 BRA 的颜色、杂质等在施工中随时目测,每批次进行一次全面质量检测,其技术要求应满足表 1

    20、的要求。对 BRA 是以同一料源、同一次购入并运至生产现场的相同规格材料为一批。7.1.2 施工过程中对预处理后 RAP 的质量检验应符合表 7 的规定。表 7 RAP 的检验频度与质量要求 检验项目 检验频度 质量要求 试验方法 高速、一级公路 其他等级路 RAP 含水率(%)每日一次 3 3 T 0305 RAP 中集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 1 次/5000t RAP 实测 实测 T 0722,T 0304,T 0330 RAP 中矿料级配0.075mm 筛孔通过率 1 次/2000t RAP 3 4 T 0722,DB36/T 17592023 8(%)0.075mm 以上筛孔通过率 1 次

    21、/2000t RAP 8 10 T 0302,T 0327 7.1.3 沥青结合料、集料和矿粉等原材料的质量检验按相关技术规范执行。7.2 再生沥青混合料生产的质量控制 BRA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生产的质量控制管理应符合表 8 的要求。表 8 BRA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生产的质量控制要求 检验项目 频率 质量标准 试验方法 外观 随时 均匀、色泽亮、无花白料、离析、油团 目测 混合料出厂温度 逐车检测评定 165175 自动检测与打印、存储 混合料温度波动 逐盘测量记录,每天 标准差评定 标准差小于 5 自动检测与打印、存储 矿料级配检查 每日 2 次 NMAS 与 0.075mm:1%T

    22、 0722 或 T 0735 2.36mm,4.75mm:4%其他筛孔:5%逐盘在线检测 NMAS 与 0.075mm:1%自动检测与打印、存储 2.36mm,4.75mm:4%其他筛孔:5%油石比 每日 2 次 0.3%T 0722 或 T 0735 逐盘在线检测 0.2%自动检测与打印、存储 布敦岩沥青掺量 每日汇总 0.1%总量检验 逐盘在线检测 0.2%自动检测与打印、存储 最大理论密度 每日 1 次 实测记录 T 0711 马歇尔试件孔隙率 每日 2 次 与设计偏差1%T 0702、T 0705 马歇尔试件 VMA 每日 2 次 与设计偏差1%T 0702、T 0705 马歇尔稳定度

    23、、流值 每日 2 次 符合设计要求 T 0702、T 0709 马歇尔残留稳定度 每 2 日 1 次 符合设计要求 T 0702、T 0709 车辙试验 每日 1 次 符合设计要求 T 0719 低温弯曲实验 必要时 符合设计要求 T 0715 热料仓筛分结果 每 2 日 1 次 实测测定 T 0302 7.3 现场施工的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的现场控制管理按 JTG F40 的相关规定执行。DB36/T 17592023 9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BRA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1 适用要求 BRA 具有较好的抗车辙性能、抗高温性能、抗老化性能,生产工艺简单,性能稳定,在国内外的路面工

    24、程中得到广泛应用。BRA 用于具有高温、多雨、重载等特点的沥青路面结构,能够提高沥青路面使用品质和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掺 BRA 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可使用于城市道路、高速公路、机场道路以及其他等级公路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可用于铺筑沥青路面的中、下面层。对于路面面层为三层沥青混凝土结构层组成的沥青路面,BRA 可在中、下面层使用;对于路面面层为两层沥青混凝土结构层组成的沥青路面,BRA 可在下面层使用。在冬季严寒区应用 BRA 时应经过论证和室内试验检验。2 BRA 技术要求 参考 JT/T 860.5 印尼布敦岩沥青的技术要求、相关标准、研究报告等技术资料的相关规定并结合实体工程检测数据,同

    25、时考虑了各批次 BRA 原材料性能存在一定的波动性。BRA 技术要求如表 1 所示。表 1 BRA 技术指标 形态 密度/(g/cm3)粒径/mm 有效成分含量/%油性黑色颗粒 1.61.9 13 3435 抽提物四组分 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1015 4560 1520 1520 抽提物筛孔(mm)通过率/%2.36 1.18 0.6 0.3 0.15 0.075 100 95100 8595 7085 5070 4050 3 BRA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流程 以 BRA 厂拌热再生 AC-20C 沥青混合料为例,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3.1 原材料 沥青:采用 70 号 A

    26、 级沥青,经测试,该沥青的各项指标符合 JTG F40 的技术要求,试验结果见表2。DB36/T 17592023 10 表 2 沥青性能指标 项目 单位 标准要求 检测结果 试验方法 针入度(25,100g,5s)0.1mm 6080 66 T0604 针入度指数 PI -1.5+1.0-0.86 T0604 软化点(环球法),不小于 46 49.0 T0606 15延度,不小于 cm 100 100 T0605 RTFOT 后残留物 质量损失,不大于%0.8-0.007 T0610 残留针入度比,不小于%61 67 T0604 残留延度(10),不小于 cm 6 7 T0605 溶解度,不

    27、小于%99.5 99.92 T0607 闪点,不小于 260 307 T0611 粗集料:各项指标应符合 JTG F40 中的技术要求,粗集料应洁净干燥。细集料:各项指标应符合 JTG F40 中的技术要求,细集料应洁净干燥。矿粉:为石灰岩矿粉,经测试,矿粉各项指标符合 JTG F40 中的技术要求,试验结果见表 3。表 3 矿粉的性能指标 项目 单位 质量要求 试验结果 试验方法 表观密度,不小于 t/m3 2.45 2.748 T0352 含水量,不大于%1 0.74 T0103 粒度范围 0.6mm%100 100 T0351 0.15mm%90100 95.1 0.075mm%7010

    28、0 80.9 外观 无团粒结块 无团粒结块 BRA:相关技术指标符合表 1 中要求。RAP:为某高速公路路段的铣刨回收料,试验结果见表 4。表 4 RAP 筛分通过百分率 RAP 规格(mm)通过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31.5 26.5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9.519 100 100 100 96.3 19.2 19.5 0.2 0.0 0.0 0.0 0.0 0.0 0.0 4.759.5 100 100 100 100 20.2 100 14.1 0.2 0.0 0.0 0.0 0.0 0.0 4.75 以

    29、下 100 100 100 100 21.2 100 100.0 54.9 26.8 9.1 4.2 1.5 0.4 3.2 矿料设计级配确定 根据本地区工程经验,通过对各种集料多次筛分确定其级配组成。经过反复调整、计算,确定AC-20C混合料的级配曲线如图 1 所示。DB36/T 17592023 11 0.0750.150.30.61.182.364.759.513.2161926.50102030405060708090100通过百分率/%筛孔尺寸/mm 级配上限 级配下限 级配中值 合成级配 图 1 AC-20C 级配曲线 3.3 最佳油石比确定 1、试件成型 按预估的沥青用量范围,中

    30、粒式沥青混合料(AC-20C 型)按 0.5%间隔变化取值区间为 3.0%5.0%的不同油石比,按 JTG F40 中要求制备 5 组标准马歇尔试件。2、马歇尔试验 1)物理指标测定。按上述方法制成型的试件,经 12 小时后测定其毛体积相对密度、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等物理指标,马歇尔试验结果见表 5。2)力学指标测定。测定物理指标后的试件,在 60温度下测定其马歇尔稳定度和流值,试验结果见表 5。表 5 马歇尔试验汇总表 编号 油石比%毛体积相对密度 毛体积密度/g/cm3 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空隙率VV/%矿料间隙率VMA/%沥青饱和度VFA/%稳定度值 MS/KN 流值FL/mm

    31、1 3.0 2.349 2.342 2.561 8.3 14.6 43.2 7.14 1.8 2 3.5 2.373 2.366 2.542 6.6 14.2 53.5 8.39 2.3 3 4.0 2.393 2.386 2.523 5.2 13.8 62.3 9.53 2.8 4 4.5 2.404 2.397 2.506 4.1 13.9 70.5 9.47 3.4 5 5.0 2.412 2.405 2.486 3.0 14.1 78.7 8.02 4.1 技术标准 3.06.0 13.0 6575 8.0 1.54.0 3、马歇尔试验结果分析 1)绘制油石比与物理力学指标关系图 根据

    32、马歇尔试验结果汇总表表 5,绘制油石比与毛体积密度、空隙率、矿料间隙率、稳定度、流值、有效沥青饱和度关系图,见图 2。DB36/T 17592023 12 2)确定最佳油石比初始值 OAC1 从图2得出,由于试件毛体积密度未出现最大值,则取目标空隙率4%所对应的油石比a3作为OAC1,且 OAC1介于 OACminOACmax之间,所以 OAC1=4.32%。3)确定油石比中值 OAC2 由图 2 得出,各指标符合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的沥青用量范围:OACmin=4.03%,OACmax=4.66%,OAC2=(OACmin+OACmax)/2=4.34%。4)综合确定最佳油石比 OAC 目标配

    33、合比最佳油石比OAC由OAC1和OAC2的中值综合确定,即:OAC=(OAC1+OAC2)/2=4.33%。综上所述确定最佳油石比为:4.3%;最佳沥青用量为:4.1%。计算过程见表 6。DB36/T 17592023 13 图 2 各指标与油石比的关系曲线 表 6 确定最佳油石比 密度最大值 a1 稳定度最大值 a2 目标孔隙率 a3 饱和度范围的中值 a4 OACmin OACmax 最佳油石比 OAC/%4.26 4.32 4.33 4.03 4.66 4.33 OAC1/%4.32 OAC2/%4.34 3.4 未掺 RAP 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马歇尔试验结果 AC-20C 型沥青混合

    34、料在油石比 OAC=4.3%时,其各项试验结果见表 7:表 7 未掺 RAP 时最佳油石比下马歇尔试验结果 试验项目 试验结果 试验项目 试验结果 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 2.401 试件矿料间隙率 VMA/%13.6 试件毛体积密度/(g/cm3)2.394 沥青饱和度 VFA/%66.9 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2.526 稳定度值 MS/KN 9.45 试件空隙率 VV/%5.2 流值 FL/mm 2.85 3.5 不同 RAP 掺量下 AC-20C 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确定 在确定未掺 RAP 的最佳油石比之后,由于掺 RAP 后的合成级配与未掺 RAP 相接近,如果随意选取初始油石比制作马歇尔

    35、试件,会增加试验量、造成极大的浪费。因此需要对不同 RAP 掺量下混合料的油石比(新添加沥青与总集料质量之比)进行估算,见表 8。表 8 新添加集料油石比估算 RAP掺量/%油石比/%0 4.3 20 3.5 30 2.9 40 2.5 50 2.0 按照规范,称取 1200g 混合料,制作马歇尔试件,量取试件的大小,根据直径 101.63mm、高度 63.5mm的标准尺寸再调整剩余四次称取的量,制作 5 个试件进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对 RAP 掺量为 20%、30%、40%、50%情况下的混合料,以预估油石比为中心,取0.2%为范围,DB36/T 17592023 14 也即三组,分别制取马

    36、歇尔试件,取五个试件的毛体积密度、稳定度、流值,作出马歇尔试验指标曲线确定最佳油石比。不同掺量的最佳油石比如下表 9。表 9 不同 RAP 掺配率下的最佳油石比 RAP掺量 油石比/%稳定度/KN 流值/mm 空隙率/%20%3.3 11.99 2.78 5.9 3.5 11.04 2.39 4.5 3.7 10.73 2.30 4.0 30%2.7 10.55 2.83 5.9 2.9 10.93 2.53 5.0 3.1 11.06 2.51 4.5 40%2.3 11.19 1.76 5.9 2.5 12.28 2.32 5.0 2.7 11.79 1.88 4.6 50%1.8 10.

    37、99 1.53 6.5 2.0 12.38 2.11 5.7 2.2 11.00 1.87 5.1 以 5.0%空隙率为主要控制指标,结合不同油石比下的马歇尔试件的稳定度与流值,确定 20%、30%、40%、50%旧料掺量下的新集料油石比分别为 3.5%、2.9%、2.5%、2.0%。3.6 确定 RAP 最佳掺量 采用车辙试验来检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试验结果见表 10。表 10 不同 RAP 掺量下的车辙动稳定度 RAP 掺量 动稳定度/(次/mm)平均值 0%-1 2913.4 2850.2 0%-2 2787.0 20%-1 3423.9 3584.8 20%-2 3745.7

    38、 30%-1 4144.7 4165.0 30%-2 4185.2 40%-1 4390.2 4480.9 40%-2 4571.5 50%-1 5514.2 6770.9 50%-2 8027.5 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随着 RAP 掺量的增加而增加,大掺量 RAP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变异较大,但其总体动稳定度仍然呈现增长的趋势。经过进一步试验结果验证,确定热再生沥青混合料中 RAP 的掺量为 40%,油石比(即新沥青:总集料)pa=2.5%。3.7 沥青混合料中 BRA 添加量确定 DB36/T 17592023 15 以 BRA 厂拌热再生混合料车辙动稳定度5000 次/mm

    39、 为目标,在 RAP 掺量 40%的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 BRA,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体积指标。按 T 0719 试验方法测动稳定度,结果见下表 11。表 11 不同 BRA 掺量下的动稳定度 RAP 掺量 BRA 掺量 动稳定度/(次/mm)平均值 40%0%4390.2 4480.9 4571.5 2%5556.8 5341.2 5125.5 4%5669.7 5734.6 5799.5 6%5834.6 5851.2 5867.8 8%5888.5 5901.5 5914.5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 RAP 掺量 40%时,添加不同比例的 BRA,动稳定度显著提高,且

    40、随着 BRA添加比例的增加,车辙动稳定度也逐渐提高。但是,当 BRA 添加量达到 4%后,动稳定度增长趋缓,并且 BRA 掺量过大易导致再生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衰减。根据车辙动稳定度5000 次/mm 的目标值要求,BRA 的添加量达到 2%时沥青混合料的车辙动稳定值达到目标值。综合考虑 BRA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使用性能和经济性,选定 BRA 的添加量为 2%,作为试验路试铺的的配合比。3.8 BRA 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 通过混合料级配调试和相关试验,按油石比为 2.5%(即新沥青:总集料)设计的 AC-20C 型 BRA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合成矿料级配及马歇尔试件稳定度、流值、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等技术指标均满足 JTG F40 中的技术指标要求,目标配合比设计结果见表 12。表 12 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确定 混合料类型 各种矿料掺配比例/%油石比/%(新沥青:总集料)新集料/mm 回收料/mm 矿粉 0-5 5-10 10-15 10-20 9.5以上 4.75-9.5 4.75以下 AC-20C 4 17 11 13 15 11 9 20 2.5


    注意事项

    本文(DB36∕T 1759-2023 布敦岩沥青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规范(江西省).pdf)为本站上传会员【曲****】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