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进入移民书写的陌生地_曾晓文.pdf

    • 资源ID:284277       资源大小:878.94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进入移民书写的陌生地_曾晓文.pdf

    1、华文文学2023.1.(总第 168 期)作者简介:加拿大作家,代表作有 白日飘行 移民岁月 等。各位老师好!首先感谢第三届浙江大学、哈佛大学世界文学工作坊的组织者,尤其是金进老师举办这次活动。活动主题“华语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真是意味深长而又意义深远。我认为移民作家因为身份和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形成较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并对这种意识以文学的方式进行演绎。我在此希望中文媒体、出版界、研究界也能像浙江大学、哈佛大学一样,继续关注移民作家的作品。我能受邀参加作家论坛感到十分荣幸。2021 年 7 月的时候,我在由海外三个文学组织主办的极光系列讲座中,以 海外写作:在双重的经验中往返为题,比较

    2、详细地回顾了过去二十几年的创作。在此我简短地概括一下:在双重经验中往返,体现在人物和主题方面,即塑造具有双重文化背景的人物,塑造多族裔的本色人物,选取东西文化共通的主题。在对双重经验的艺术处理方面,我想这体现在选取具有文化代表性的情节,选取有温度的或者有张力的细节;运用双重视角,选取具有双重文化含义的意象;还有展现汉语和英语的双重之美。另外,在那次讲座中我还讨论了在双重经验中往返与“背灵魂回家”的内在精神联系,包括落地生根的情怀,离而不散、共享时空的意念,以及“背灵魂回家”与奥德赛的历险旅程。这个讲演在 YouTube 和腾讯视频上都可以找得到,感兴趣的老师可以看看,多多指正和批评。今天因为时

    3、间的关系,我就不在这里展开了。我想重点谈谈我面临的移民书写的难题。对于我来说,移民书写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身为移民的书写,强调主体,一是聚焦移民的书写,阐明题材。当然聚焦并不局限于移民圈子,更多是表现移民与其他族裔的共同利益和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是命运和情感的交集。对这一点我一直有比较清醒的想法。2019 年底,我从 IT 业退休之后,终于有了比较多的空闲时间,对创作存在一些幻想,以为会顺水行船。但是世界变了,我想对此我无需解释,在座的每一位都不可选择地成了历史和世界的见证人。大约十年前,我在长篇小说 夜还年轻 中写过这样一段话:“生活随时荷枪实弹,而命运猝不及防地扣动扳机,我们不知道子弹是从哪

    4、一个方向射过来的,只听到自己的心倒地的声音。”现在回想起来,这篇小说的情节并不沉重,但在今天循环使用这段话倒是恰如其分。世界变成一座陌生地,我深深地感觉到书写真相时,运用恰当的艺术方式的能力变得生疏,离天国最近的隔离地,就是在陌生地里寻觅的产物。金进老师推荐这次工作坊讨论这个作品,我很感谢他,因为写作者是不可能彻底地成为一株空谷幽兰,有时候总希望听到一点回声,哪怕是批评的声音。坦率讲,我没想到会写这个作品,因为这中间有很多原因。我是那种特别需要沉淀的作者,另外在 2020 年春天的时候,我正在翻译一部美国的经典名著,这个作品非常沉重,而且我面对的是语言上的挑战。还因为疫情等原因,我的心灵在这种

    5、虚无的边缘上摇摇欲进入移民书写的陌生地加拿大曾晓文14坠。在 4 月份的时候,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一幅画面,就是美国无人岛上的万人墓。这个大家可能在新闻上都看到了。我当时不止听到了自己的心倒地的声音,还听到了众生之心倒地的声音,感觉就像是飓风中的呼喊,像地震后受困的呻吟。这种声音在睡梦中追逐我,我必须把它释放出来。写作者应该听从内心的呼唤,我想就是这个意思吧。英语中有一句谚语,bite the bullet,直译就是“咬住那颗子弹”,实际意思是“咬紧牙关应付,硬着头皮应付,勇敢地面对”。所以我就在这个题材面前选择了应对和面对。最初的构思是那些猝然死亡的人该多么心有不甘啊,有多少话要说,还来不及道别

    6、。所以我就在小说中设置了一个缓冲地带,文学可以为死者挖掘一条苦难河,开辟一个隔离地,使他们有机会反思人生和梦想。那么现在想想,也许这也是一种陌生化的手段了。当然我不是搞文学评论的,我只是跟着自己内心的感觉走。我希望这些文字,能够在这种最广博、最深邃的人性的殿堂里能添加一道烛光,并祈祷冤屈的灵魂安息。其实当时就是这样的一种想法。在最近一两年,我放弃了很多轻松的写作,当然我也用了很多的时间来放松自己,因为懂得了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至关重要的是济世的胸怀和伟大的同情心,所以我又重新关注一些名著。我就是想我们多么幸运。我们继承了关汉卿的 窦娥冤、梅里美的 塔芒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雨果

    7、的 悲惨世界,哈里特 比彻 斯托的 汤姆叔叔的小屋、狄更斯的 雾都孤儿 等等,因为这些作品都展示了作家伟大的同情心。进入移民书写的陌生地,我感觉到已经掌握的艺术方式变得很生疏,写作的时候也是力不从心,我找不到合适的形式和语言表达我的感受和理解。金进老师建议说,大家谈一下自己正在创作的作品,我说起来也很惭愧。我目前在创作的作品是关于女性命运的,是多族裔交集的一个故事吧。大概是从四五年前就开始构思,几次“猝然倒地”,频繁地改变,因为它在生活面前不停地失去张力,所以我叫它“匍匐的文本”,甚至无法许诺这个文本是否在某一天能站立起来。但是在这个多变的充满苦难的世界里,即使匍匐,也需前进。我作为一位新移民作者,能为社会做的微薄的贡献,也只有继续创作作品,试图解答“我是谁”的问题。我希望能消除一些偏见、歧视、暴虐,对人类的共同命运做一两个真情的注解。谢谢大家!(责任编辑:黄洁玲)海外作家谈进入移民书写的陌生地15


    注意事项

    本文(进入移民书写的陌生地_曾晓文.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