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刍议能源金融化对能源企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_谭梦钰.pdf

    • 资源ID:259284       资源大小:1.97M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VIP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特别提醒    |    会员权益      免费领取5元金币
    1、推荐 2345浏览器】、 【 WPS办公】、填表 下载求助】 、 【 索取发票】 、 【 退款申请 】 、咨询 微信客服】、【 QQ客服】、【客服电话:4008-655-100 |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刍议能源金融化对能源企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_谭梦钰.pdf

    1、经济师 2023 年第 05 期摘要:能源金融化是现代能源产业发展的特点。这一特点并不是最近才有的,只是近 30 年来,由于能源革命和金融创新的结合,能源系统和金融系统加速融合的表现。尽管在实业界,能源金融开展的如火如荼,但是至今能源金融的概念和外延还在不断地变化,很难给出一个科学的定义。文章首先回顾了能源金融产生的原因和背景,将其分成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金融系统支持能源系统阶段、能源系统反哺金融系统阶段、能源产业与金融产业耦合共生阶段、国际能源金融战略形成阶段。在此基础上对能源金融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我国能源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能源金融化对能源企业影响的机制,最终从能源企业的角

    2、度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关键词:能源金融化能源企业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23)05-035-03能源金融是一个复合词,顾名思义,能源金融就是能源产业与金融产业的融合发展。能源金融化则是指能源产业和金融产业融合发展的动态过程,这也说明能源金融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因此至今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概念。1人类的一切活动离不开能源,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商品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均离不开能源,可以说能源是人类存在的物质基础。金融对于现代社会异常重要,1991 年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能源金融则是这两大领域的融

    3、合,因此,更加凸显了能源金融化的重要性。能源金融自诞生之日起就对各国的能源战略、能源产业、金融产业以及跨国能源企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能源市场和金融市场的不断融合发展,我国能源金融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因此,探索我国能源金融化的现状,厘清能源金融化对我国能源企业的影响并针对我国能源企业的发展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因此,本文将首先对能源金融化的背景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对能源金融以及能源金融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刻画,分析我国能源金融产业发展的现状,探究能源金融化影响我国能源企业发展的机制,并最终针对我国能源企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4、。一、能源金融产生和发展的背景能源金融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从人类社会形成开始,能源就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进入工业化生产后,人类对能源产生了大规模的需求,此时能源金融开始萌芽。1886 年在英国的威尔士出现了全世界首家能源交易所,当时以煤炭交易为主2。这可以看成是能源金融产生的一个标志。此后经过100 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实现了能源系统和金融系统的高度融合发展,形成了以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各类能源为基础的期权、期货、远期、价格指数等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市场。能源与货币的结合还形成了大量的石油美元,深刻影响着国际金融的发展。能源金融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金融系统支持能源系统

    5、阶段。能源产业是一个资金、技术、人才高度密集的行业。能源产业从产业链的角度可以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能源产业的上游即源头是能源资源的勘探、开发与生产。这一环节具有科技含量高、知识密集度高、建设周期长、风险性大等特点,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而且一旦出现失误,前期投入将全部损失。中游是能源运输,能源具有易燃易爆等特点,对运输环境要求高,导致运输成本高,一些能源管道运输项目的建设周期动辄十几年,耗资数十亿美元。例如,在 2011 年投入使用的俄欧“北溪1 号”天然气管道耗资约 148 亿欧元,其中陆上管道修建耗资约 60 亿欧元,海底管道铺设耗资约 88 亿欧元。而建造大型 LNG 船的费用在数

    6、亿美元。下游是能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能源产品的生产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行业,同时也是资金密集型的行业,石油炼化设备动辄数亿美元。正是由于能源行业的资金密集特点,任何一个个人或企业都无法承担全部成本,因此能源工业对金融业的依赖是由其特征决定的。同时,能源工业还具有高回报的特点,一旦建成就成为“摇钱树”,因此金融业也愿意参与能源工业的生产活动。第二阶段:能源系统反哺金融系统阶段。随着能源工业的不断壮大,为金融系统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方面,能源行业为金融行业提供了大量高回报的金融投资品。最初金融业主要通过传统的银行信贷形式为能源工业提供资金获得利息收入,逐渐扩展到债券投资、产权投资

    7、、风险投资、战略投资等。最近几十年来能源期权、期货、远期、互换等衍生品市场发展异常迅速。例如:石油期货期权、天然气期货期权、煤炭期货期权、碳金融、电力金融等等。另一方面,能源企业参与金融市场,迅速扩大了金融市场规模。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能源产品由于其重要性、风险性、价值高的特点逐渐开始具备了金融属性,即能源资源开始金融化。进一步导致能源价格脱离基本的供求关系,表现出更多的金融产品的特征,也使得能源企业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金融投资活动以规避能源产品的价格风险。主要表现为大型跨国能源企业在能源衍生品市场上进行套期保值、套利和投机活动。例如:BP 以及壳牌等能源企业每年参与的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合

    8、约价值高达数千亿美元。这些企业不仅从事能源期货和期权的交易,为了完成交易,它们还需要参与外汇或利率期货、期权、远期和互换等金融投资活动。第三阶段:能源产业与金融产业耦合共生阶段。这一阶段又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方面,金融企业以产权形式参与能源生产越来越深入。由于能源产业具有高回报的特点,尤其是一些特殊国际事件可能为金融企业带来超额回报,例如:2022 年以来的俄乌冲突就导致世界能源市场价格飙升,能源企业赚得盆满钵满。另一方面,最初能源企业参与金融市场只是为了规避能源价格异常波动导致的经营风险,但是随着能源企业参与程度的加深,赚取了大量的利润,大多数大型能源企业都开始走金融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例如:

    9、目前跨国能源集团都建有自己的金融公司,形成了大型能源金融联合体。第四阶段:国际能源金融战略形成阶段。目前金融市场和能源市场已经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成为刍 议 能 源 金 融 化 对 能 源 企 业 发 展 的 影 响 及 对 策谭梦钰经济观察35经济师 2023 年第 05 期了世界大国实现自己能源战略、金融战略乃至国际竞争战略的工具。在历史上,“能源+主权货币”的组合形式造就了一个个的金融霸权。例如“煤炭+英镑”“石油+美元”霸权。我们以“石油+美元”霸权的形成介绍国际能源金融战略。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固有的缺陷,20 世纪 70 年代美元和黄金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无法继续维持,美国政府放弃美元与

    10、黄金的固定兑换比率,允许美元自由浮动。为了继续保持美元的霸权,美国利用其强大的政治和军事影响力,促使美元成为国际石油市场上的唯一结算货币。因此,全球各国都需要储备美元以用于石油交易的结算,尤其是欧洲国家,形成了大量的欧洲美元。随着 OPEC 组织的成立,石油价格不断飙升,石油输出国积累了大量的美元,由于缺乏足够的投资品,因此,这些美元只能投资于以美元计价的金融资产,因此又促进了美元在全球贸易投资中的比重,进一步强化了“石油+美元”的循环。此后三个机遇彻底巩固了“石油+美元”的国际金融秩序。一是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石油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形成了巨大的石油需求,帮助美国稳固了“石油+美元”体系;

    11、二是石油超过煤炭成为世界最主要的能源供给渠道;三是石油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使得石油金融属性越来越强。二、能源金融以及能源金融化的内涵和外延从能源金融形成的历程可以看出,能源金融的内涵以能源和金融的交叉为主要特点,但是其外延在不断地扩大。本文将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其科学内涵进行界定,并梳理其外延的构成。如前所述,目前能源金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佘升翔等(2007)认为能源金融可以从虚实两个方面分别定义,即实体能源金融和虚拟能源金融3。汲昌霖(2018)从资本的特征出发,认为正是由于能源的高收益性、易储存、高价值等属性,导致资本在追逐利润的过程中实现了能源产业的金融化4。由此可知,目前对能源金融大

    12、多是从其形成原因的角度,从归因法的角度给予描述性定义。没有抓住能源金融的本质属性。根据本文对能源金融形成背景的讨论。本文将能源金融定义为:能源金融是以价格机制沟通能源资源消费属性和金融属性的市场机制,它体现了能源金融化、金融能源化以及国际金融战略的竞争格局。三、我国能源金融产业发展的现状虽然在国际上能源金融已经有 100 多年的发展历程,但是我国能源金融产业起步晚,发展缓慢,整体水平还比较低,这与我国能源市场和金融市场不发达有关。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和能源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金融市场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与西方发达市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一)能源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融资规模

    13、不大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知道,能源产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产业,生产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目前我国能源企业获得融资的渠道比较单一,以银行贷款为主,以发行债券为辅,只有少数几个大的能源企业能够通过股权方式在一级市场上融资。同时,新能源产业是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大量的中小创新型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等都来自新能源领域,但是由于缺乏风险投资和天使投资,这些企业面临比较严重的资金缺口。另外,由于我国能源企业除了几个大的国有企业外规模普遍较小,所以融资规模一般也不大。(二)我国能源体系与金融体系存在错位配置问题我国能源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错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金融行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14、,以北京、上海、深圳最为集中,而我国能源资源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这种资源地理位置的错位导致能源企业融资受到一定限制;另一方面,众所周知,金融资本追求低风险高回报。而我国能源行业具有显著的特点:传统能源行业风险低,但是被国有企业垄断,有大量的垄断利润,所以深受银行等金融资本的喜好,能够获得大量的贷款;而新能源领域是高新技术领域且大多数是民营企业,具有风险高收益高的特点,不受银行等金融资本的喜好,很难融资。但是传统能源领域污染高、新能源污染低,这种融资结构从总体上降低了我国能源产业的效率。(三)我国总体的能源风险比较高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能源进口国,总进口量在 2021 年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目

    15、前世界上的主要原油交易都是以美元为基础的,再加上我国能源企业普遍比较弱小,缺乏专业的金融能源管理团队和技术,导致在国际能源贸易中往往面临较大的风险暴露,进而危及整个国家的金融安全和能源安全。四、能源金融化影响我国能源企业发展的机制能源金融化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对能源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对我国能源企业发展的影响机制总结如下:一是能源金融化加剧了能源市场的竞争。能源金融化使得能源企业有更多的渠道来为企业的发展进行融资,解决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缺乏资金的难题,但是当大量的能源企业都获得融资的时候,为了达成金融资本所要求的高回报,各个能源企业不得不通过强化竞争的方式来获取超常规的增长,在这个过程中很容

    16、易导致企业经营出现风险。二是能源金融化对企业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源金融化使得能源企业面临更多的决策选择。例如生产的能源可以选择直接销售现货,可以签订远期合约,或者在期货市场上套期保值等。购买原材料也可以通过金融衍生品市场来进行。融资方式也呈现出多样性。如果企业管理能力不足,将会使企业经营陷入困境。三是能源金融化增加了企业的风险。能源金融化也就是能源的价格不仅仅是由能源消费市场决定,而是由消费市场和金融市场共同决定。金融产品的价格波动幅度一般都比较大,因此,能源企业将面临更加剧烈的市场波动,这增加了能源企业进行投资、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风险,如果不能有效利用能源金融市场来管理风险,企业

    17、将面临较大的风险暴露5。五、我国能源企业应对能源金融化的对策针对我国能源企业在能源金融化过程中面临的困境,结合能源金融的概念以及发展历程等特点,本文提出如下应对策略。一是主动迎接能源金融化的挑战提高企业交易的目的性。能源企业参与能源金融交易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本企业的运营效率,不要盲目参与能源金融市场,更不要以投机为目的参与能源金融市场。能源企业只有主动迎接能源金融化挑战,以我为主,不跟风,才能避免陷入无谓的过度竞争中。二是提高经营决策者的决策水平。随着能源金融化的不断深入发展,能源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水平。一方面通过企业领导人的自我学习,提高在新环境下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

    18、另一方面,可以组建专业化的能源金融运营团队,聘请金融领域和能源领域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引智来提高企业的决策能力。三是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组建自己的金融板块。能源企业可以在能源价格较高时积累大量的盈余资金,利用这些盈余资金建设自己的证券公司、财务公司、期货公司、保理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实现对能源金融的全产业链布局,这样可以提高能源企业应对能源金融市场风险的能力。经济观察36经济师 2023 年第 05 期参考文献:1 林伯强,黄光晓.能源金融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2 李忠民,夏德水.国际能源金融问题研究进展J.当代经济管理.2014,36(09):81-863 佘升翔,马超群,王

    19、振红,等.能源金融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石油经济,2007,15(08):2-8.4 汲昌霖,韩洁平.能源金融的内涵、关联机制与风险传染研究理论进展与评述J.经济体制改革,2018(02):107-111.5 任璇.能源金融化对能源企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陕西煤炭,2022,41(04):23(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天津300222)作者简介:谭梦钰(2002),女,汉族,河南洛阳人,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能源金融。(责编:若佳)摘要:进入新时代,我国国内外发展条件和环境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发展形势下,如何能够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迫在眉睫。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社

    20、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依据历史、实践、理论发展所作出的科学决策。党的十九大,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高质量发展理念,并确定为未来 5 年乃至更长时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了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文章重点探析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形成过程及经济发展现状,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关键词:经济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新发展格局中图分类号:F1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23)05-037-02经济发展理论必须符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进

    21、行了一系列创新和发展,引领中国经济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等内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未来经济工作的根本指南。只有充分了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形成过程和根本要求,才能够探索出一条解决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的科学道路,推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更上一层楼。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形成过程中国共产党历来注重理论创新。回顾建党百年历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改革开放到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守正创新,根据各个历史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契合中国发展实际的经济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

    22、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不断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车轮滚滚向前。党的十九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高质量发展新理念,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增添了新的内涵。1.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高质量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历经战乱,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国外以美国为首的欧美资本主义阵营在经济上、政治上压制新中国。党和人民面对严峻的发展环境,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集中力量实现国家工业化,短短几年内,新中国在废墟上崛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决策,开辟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党的十一

    23、届六中全会,针对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明确经济发展主要任务和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初步形成。党的十二大,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确立,改革开放全面展开。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基本成熟。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目标,提出科学发展观思想,社会经济步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党的十八大,准确分析国际国内发展大势,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新发展理念,我国经济焕发新机。党的十九大,准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明确提出“三新一高”新理念,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明

    24、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实践过程。改革开放以来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方面发挥劳动力这一优势,为我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经济成果和发展成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变成“集约型”,经济得以保持快速增长,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加强对经济工作领导,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等举措,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再次取得新突破。但总体发展质量不高问题导致诸多社会矛盾出现,相互促进的滚动式发展模式没有真正形成,科技创新、核心竞争能力等方面仍存明显短板。特别是在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25、实现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人民对生活有了更高需求,人民所期所盼和党的宗旨,决定了高质量发展必须成为新时代我党的首要任务。3.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理论过程。经济理论必须建立在经济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对高质量发展的认识,是在坚持历史主动、正确认识经济现状、准确把握经济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重大理论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我党对经济工作的成功经验,深入探求中国特色经济发展规律,坚持问题导向,把握时代脉搏,对我国经济发展状况作出准确判断,形成了系统、全面、科学、务实的新时代经济发展思想,成为新时代经济工作的指针。“十四五”时期,又根据我国新发展阶段国情和我党确立的新试 论 经 济 高 质 量 发 展 的 形 成 过 程 及 实 现 路 径张思乔经济观察37


    注意事项

    本文(刍议能源金融化对能源企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_谭梦钰.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服务填表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